海子牛

海子牛

海子牛,水牛的一種,分布南通東部沿海一帶。

海子牛,其祖先是亞洲野水牛,公元前4000年被馴化,成為人類活動的一部分。如東海子牛和四川德昌水牛、雲南德宏水牛等合稱為中國五大優等水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牛
  • 外文名:海子牛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描述,人文,旅遊,海子牛,

描述

如東海子牛體形健碩,背部平直,肩部拱出來,雙角圓張,四肢粗壯,四蹄寬大,可以勒拉江海自由來往。歷史
海子牛
人老早就把海子牛作為牲口,驅趕牛車接海。勒拉唐代個辰光,日本和尚圓仁率領弟子訪問賓城(掘港舊稱),勒《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書里向有記載:“掘港庭沿海村”用牛拉船。《兩淮鹽法志》則描寫了清朝嘉慶年間海子牛拖船運鹽個場景,里向還有插圖:兩牛拉一車爬坡。

人文

也就是通常所說個“海子牛精神”。其主要內容是號召民眾要“弗待揚鞭自奮蹄”。善於開拓,勤勞負重。在如東縣城掘港,沿人民路朝南到影劇院,有一塑雕像,就是如東的標誌——海子牛。

旅遊

進如東縣城掘港,沿人民路南行到影劇院,驀然間,廣場中央一橢圓巨柱劈面闖入您的眼帘,一座青銅牛雕穩立其上,環角寬背,厚臀圓蹄,頭南而尾北,好一副“不待揚鞭自奮蹄”的模樣。這便是如東縣城標誌性雕塑——海子牛。
海子牛因海而姓。溯其源,亞洲野水牛是其遠祖,約於公元前4000年被馴化,成為人類的朋友。如東海子牛與四川德昌水牛、雲南德宏水牛等合稱我國五大優等水牛,聞名於世。如東海子牛之奇特不僅在於體形碩健,背部平直,肩部隆起,雙角圓張,四肢粗壯,四蹄寬大,而更為奇特之處是唯有如東海子牛能遨遊於江河湖海,自由來往,其它水牛隻能在淡水的江河湖畔生息。
如東人早就將海子牛作役畜,挽牛車接海。早在唐代,日本僧人圓仁率弟子造訪蟲賓城,在其所著《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一書中留下“掘港庭沿海村”用牛拉船的記載。《兩淮鹽法志》則細細勾勒了清代嘉慶年間海子牛水中拖船運鹽的情景,還有兩牛並挽一車爬坡圖等,足見海子牛役用歷史之久。近海漁民用海子牛接港運貨,看重的是其挽力之大和靈性之妙。一牛車魚貨兩三千斤,一頭牛便能拉走。在丫槽密布的潮間帶,潮漲潮落,上灘下灘,稍有不慎,便有車翻貨傾之虞。而海子牛爬坡身子前傾,軛架深陷,“力拔山兮氣蓋世”;下灘則厚臀抵車,四蹄平穩,風刀雨劍心不驚。令人稱奇的是,海子牛老“牛”識途,趕海人儘管放心自說自話、自娛自樂,一任它在灘涂上穩穩噹噹地把您送到目的地。
海子牛還有一奇,嗅覺靈敏,能為人“探寶”。在如東灘涂開發初期,為了尋找淡水,人們將它四散放開,凡是牛飲之處,其下必有淡水,俗稱“甜水塘”。
終年勞作的海子牛也有小憩之時,那是它們在草地上的自由覓食。三五成群,或立、或馱,或臥,或停,或行,或嬉戲浪花,或歡快哞叫,或駐足遙望海天一色,或側耳傾聽天籟之音……這時的海子牛如同一群歡樂的海娃,其韻味與“風吹草低見牛羊”足可媲美。
歷代文人吟詠如東之詩篇甚多,有清人楊廷專寫恬淡閒適之情的《海上乘車牛口占》:微醉登牛車,雲容忽晴晦。海灘不見人,夕陽上牛背。通篇純用白描,海子牛與牛車之情狀歷歷如在眼前。
如東的黃海灘涂,水草豐茂,是海子牛繁衍生長的天然牧場。海風,吹得沙盡始見金;海浪,洗盡鉛華成天然;海氣,浩然天地見偉岸……正是這浩淼無邊的大海孕育了海子牛的樸實沉穩、寬厚大度、剽悍健美。如同縣城海子牛雕塑銘文所述: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精靈。繁衍、勞作於南黃海之濱的海子牛,臨海闊而期高遠,挽沉載而甘負重,經風浪而勤奮爭,長跋涉而善開拓。今立此青銅雕塑,昭示子子孫孫,弘揚如東人所崇尚的海子牛精神,成就富民強縣、振興中華之偉業。
從生於斯長於斯的海子牛到源於斯妙於斯的牛雕,其間所彰顯的正是銘文中所傳達、頌揚的海子牛精神。
如果您有機會來如東一游,不妨先在縣城看一看牛雕:它長5米,高3米,以錫青銅為材質,重達4噸多,昂然挺立於6米之高的花崗石柱上,一眼望去令人精神為之一振。由上海油畫雕塑院設計的這一牛雕以海子牛為對角,整個雕塑介於寫實與抽象之間,純以圓弧曲面構成,連牛角也誇張成環形,再加上國內少見的橢圓基柱,渾厚古樸,凝練圓潤,別具一格。欣賞過牛雕,便可直奔海邊,一睹海子牛的風采。坐牛車,趕小海,與牛為伴,與海為鄰,念海灘之曠遠,發思古之幽情,工作之疲勞、旅途之勞頓剎那間煙消雲散,這時海子牛將引領您向更為壯闊的大海進發……

海子牛

海子牛的生命力極旺盛。除了耕種、勞作、運輸外,一頭小牛自1~1.5歲成熟,2~2.5歲初配,可延續到20歲還能產犢。即便淘汰屠宰,淨肉率還高達32%~40%,且均為瘦肉,經濟價值可觀。
海子牛渾身是寶,其牛角可入藥,可做工藝品,牛毛可制繩具,牛皮更是製作各種皮件的上好原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