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77畝(其中:水田42畝,旱地235畝),人均耕地1.51畝,主要種植玉米、蔬菜、馬鈴薯等作物;擁有林地1144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畝,主要種植橘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26畝;草地144畝;荒山荒地625畝,其他面積28.23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年底,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0戶通自來水,有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 18.37%)。有49戶通電,有3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61.22%和61.22%);安裝
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9戶(分別占總數的18.37%和18.37%)。
該村到鄉道路為村通公路;進各小組道路為人馬驛道;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公里。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9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0畝,有效灌溉率為10.8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8 畝。
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有3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還有1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經濟總收入29.8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41.33%;畜牧業收入10萬元,占總收入的 27.7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67頭,肉牛10頭,肉羊70頭);林業收入0.57萬元,占總收入的2.25%;第二、三產業收入4.47萬元,占總收入的 17.65%;
工資性收入2.8萬元,占總收入的11.05%。
農民人均純收入113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人(占勞動力的4.57%),在省內務工2人,到省外務工7人。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排各國小,中學生就讀到遠福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2公里,距離中學1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1人,其中小學生29人,中學生12人。
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48戶,共有鄉村人口197人,其中男性100人,女性97人.農業人口197人,勞動力108人。該村全為僳族。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7人,參合率100%.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2公里。該村無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1戶,占農戶總數的2.04%。
村務公開
該村到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77畝,已建立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勞100個(勞均1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新型合作醫療、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村級換屆等。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村公共設施差,無垃圾坑,村內街道需硬化,村容村貌有待整治。
2、進小組道路為人馬驛道,交通極為不便;基礎設施建設落後。
3、沒有農田引水溝渠及人畜飲水損毀,急需新建及修復;
4、鄉村道路等級低,養護難;
發展重點主要是:
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力爭在
十一五規劃結束時全村年人均純收入增加到1650元。
1、大力發展經濟林果種植,力爭達到核桃40畝,想盡一切辦法增加農民收入。
2、積極發展生豬、家雞為主的養殖,力爭年出欄生豬250頭、雞1000隻以上。
3、大力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力爭每年達到3以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