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有機小分子催化反應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龔流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手性有機小分子催化反應研究
- 項目類別:重點項目
- 項目負責人:龔流柱
- 依託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批准號:20732006
- 申請代碼:B0106
- 負責人職稱:教授
- 研究期限:2008-01-01 至 2011-12-31
- 支持經費:170(萬元)
《手性有機小分子催化反應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龔流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
《手性有機小分子催化反應研究》是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龔流柱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中文摘要根據氫鍵活化設計與合成一系列手性Br?nsted酸催化劑,研究其在不對稱多組分反應、Freidel-Crafts反應和Man...
有機小分子手性催化反應進展 有機小分子手性催化作為繼酶催化和金屬催化之後的第三類手性催化反應,近年來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成為手性催化研究的一個新熱點,有學者稱現在是“手性有機小分子催化的黃金時代”。手性酮催化烯烴的環氧化反應是早期有機小分子催化反應的代表之一,楊丹和史一安等分別作出了出色的工作,特別...
《有機小分子催化的不對稱IFB反應研究》是依託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由姜茹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手性2,3-二氫呋喃衍生物是一類非常重要的藥物中間體,如何簡便製備這類手性砌塊一直是化學家面臨的難題。不對稱IFB反應是2005年首次報導的一種新的不對稱有機催化反應,是合成手性2,3-二氫呋喃...
《手性有機酸鹽催化酮的不對稱腈化反應研究》是依託四川大學,由劉小華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手性氰醇是許多天然產物、生物活性物質及手性藥物的重要中間體,羰基化合物與有機氰化物(如HCN,TMSCN,氰甲酸酯,丙酮氰)的不對稱加成反應是製備手性氰醇直接而有效的途徑。由於有機小分子催化劑高...
《有機小分子催化醛的不對稱矽腈化反應研究》是依託北京理工大學,由陳甫雪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由醛與三甲基矽腈(TMS-CN)的不對稱加成反應所製備的手性氰醇,是重要的手性砌塊和藥物中間體,如在農藥工業中,用於生產全球範圍內大量使用的高效、安全的菊酯類殺蟲劑。它還可以轉化為α-羥基...
《D-A環丙烷參與的Lewis酸/有機小分子接力催化反應研究》是依託蘭州大學,由張歡歡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Donor-Acceptor環丙烷在Lewis酸催化下可以發生多種環加成反應與親核開環反應,其中部分反應已成功套用在天然產物全合成中。目前此類反應的手性控制主要是通過底物或手性配體的手性傳遞來實...
《基於多酸的手性分子複合材料構建及催化性能研究》是依託東北師範大學,由李陽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以特定功能為設計導向的新型手性分子材料構建與性能開發正成為21世紀的研究熱點。多金屬氧酸鹽(簡稱多酸)作為一類具有優異催化活性,且在分子水平上可進行結構、組成和尺寸靈活調整的多功能型無機金屬氧...
《新型手性七元氮雜環卡賓的設計合成及套用研究》是依託西北大學,由陳潔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氮雜環卡賓作為有機小分子催化劑催化的極性翻轉反應成為近年來研究的熱點領域之一。具有聯萘骨架結構化合物如BINOL/BINAP在金屬不對稱催化領域,聯萘手性磷酸、螺環季銨鹽類相轉移催化劑等在有機小分子...
研究了反應過程的動力學,獲得較可靠的動力學模型,為連續胺化反應的改進與推廣套用奠定基礎。 2、利用天然產物氨基葡萄糖的手性中心,結合其官能團多變性特徵,構築了糖基的吡啶甲酸類有機小分子催化劑,催化亞胺的不對稱還原合成手性胺,收率最高達93%,ee值最高為75%,並且提出了可能的催化機理。將N-甲基纈氨酸類的...
不對稱光化學反應);1998年4月,進有機所工作。研究方向 綠色化學-二氧化碳的固定,小分子活化,環境友好的硝化反應,在超臨界二氧化碳流體中的化學反應。主要貢獻 手性催化-新型的手性配體的合成,不對稱Baylis-Hillman 反應的研究。金屬有機化學-基於亞甲基環丙烷的新基元反應的開發。有機小分子催化的反應研究。
《碳納米籠的手性修飾及其不對稱催化作用研究》是依託陝西師範大學,由李寶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設計合成具有不同比表面積、不同孔徑且孔徑分布範圍窄的納米籠型碳材料;以共價形式將具有不對稱催化作用的手性有機小分子脯氨醇、麻黃鹼、脯氨酸支載於這種材料之上,製得多種手性修飾的碳納米籠。探索...
《不對稱有機小分子催化反應及其套用的研究》是依託上海大學,由吳小余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文摘要 2000年以來有機小分子不對稱催化逐漸成為有機化學領域一個新的研究熱點。本項目通過構建一個有機小分子手性催化劑庫,包括以手性天然產物為原料,合成系列含優勢結構的小分子催化劑;在一些胺基酸骨架結構...
另外近年來隨著有手性機小分子催化劑的快速發展,有機小分子催化已經成為不對稱合成中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本申請項目計畫開展有機小分子催化劑介入的新型不對稱交叉脫氫偶聯反應研究,從而實現相對綠色而有效的新穎手性中心的構建,進而並將其相關方法套用於手性藥物以及其它具有生物活性的手性化合物的合成中。結題摘要 ...
2016年3月—2019年3月,擔任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吳雲東提出夏普萊斯(Sharpless)不對稱環氧化反應的機理,用理論方法解決過渡金屬不對稱催化機理及其立體化學對鉬—烷烯基催化物催化烯烴開環複分解聚合反應和炔烴複分解聚合反應的機理,及立體化學進行了理論研究在手性有機小分子催化,...
但是,該反應重複性差,適用的底物範圍窄,立體選擇性也不好。因此,在後續的工作中,除了繼續探討手性伴侶陰離子的合成方法外,更多地研究了其他不對稱催化反應。 後續的研究內容有三方面: 1. 手性雙膦-Rh配合物催化的烯丙醇衍生物和α,β-不飽和羧酸衍生物的不對稱氫化反應,在溫和的條件下,轉化率100%,...
申請者已在催化不對稱多組分Strecker反應和亞胺的烯丙基化反應研究中獲得了好的活性和對映選擇性,在此基礎上,申請者擬設計合成系列簡單、易得、價廉的手性雙功能有機小分子催化劑和手性金屬絡合物催化劑用於催化不對稱多組分亞胺的氰化反應,aza- Diels-Alder反應,Mannich反應及其它串聯反應,為手性含氮化合物的合...
然而,對於多催化中心作用的串聯催化反應研究的還比較少。本項目的主要內容和目標就是以一些具有生理活性小分子的骨架構建為指導,結合催化反應的原理,通過合理設計,發展新的多催化中心催化的串聯反應方法學,從而將不同催化劑、不同催化類型的反應結合起來,從簡單的化合物出發,實現多個共價鍵或手性中心的一鍋法或...
構建了具有酒石酸骨架的手性胍有機小分子催化劑庫;在基於酒石酸及樟腦的手性胍催化劑的不對稱催化性能研究方面,實現了β-二羰基化合物的不對稱羥基化、不對稱氟化,3-取代羥吲哚的不對稱羥基化,β-酮酸酯的不對稱氨化等不對稱催化反應;此外,還開展了組合手性路易斯酸催化的不對稱插烯Mukaiyama Aldol反應。
本課題致力於發展金配合物/布朗斯特酸催化的新型不對稱反應,取得了一些有特色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以烯炔基矽醇化合物為底物,通過金(I)催化分子內氫矽醇化反應生成環狀烯醇矽醚,再在手性磷醯胺的催化作用下與苯醌和乙醛酸酯類化合物發生不對稱Diels-Alder和雜Diels-Alder反應,一步構建複雜多環體系;(...
《高原子經濟性和對映選擇性的有機催化環化反應研究》是依託華中師範大學,由肖文精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尋找高效的有機合成反應是21世紀綠色化學發展的方向之一。本課題的核心是以手性有機小分子替代手性Lewis酸及過渡金屬複合物(Complex)作為催化劑,催化高效的分子內及分子間的環化反應。其主要內容有...
綠色環保、高效經濟是現代有機合成化學的大勢所趨,而有機小分子催化和可見光催化的發展則從不同的角度踐行了該研究趨勢。儘管已有一些有機小分子和光敏劑協同催化的不對稱反應報導,但目前無論從策略和反應多樣性上都存在較大的局限性。本項目擬開拓一類全新的多官能手性光催化劑,並探索其在若干重要不對稱有機反應...
截止目前,通過aza-dienamine或aza-trienamine活化歷程進行的不對稱催化反應還未有文獻報導,如何提高反應的活性以及如何實現反應的立體和位置選擇性具有極大的挑戰性。本項目的成功實現,對手性胺催化機制的基礎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並將進一步拓展不對稱催化合成反應的套用研究。結題摘要 手性含氮化合...
開發新穎的高效多組分反應;以多樣性導向開發不同類型的多組分串聯反應;發展高選擇性不對稱催化體系、金屬/手性有機小分子協同催化體系,實現該類多組分反應的高效高選擇性控制;採用實驗和理論計算手段,深入探究該類反應的反應機制,並在理論計算的指導下,進一步發展新類型的多組分反應。
1、手性有機小分子催化研究領域:(1) 設計了L-脯氨醯胺類催化劑,提出“烯胺-雙氫鍵”過渡態模型 手性有機小分子催化作是繼酶催化和金屬催化之後的第三類手性催化反應。其中脯氨酸為代表的烯胺催化是這一領域的引領性和標誌性工作之一,但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當時的催化劑設計局限於胺基酸體系。2003年,龔流柱與...
主要從事新型手性有機催化劑的設計、合成及不對稱催化反應研究以及生理活性物質的設計、合成等方面的工作。重點在手性有機小分子催化的不對稱合成領域開展研究並獲得了系列成果:(1)在基於氫鍵活化的手性硫脲等催化劑的設計及其促進的不對稱反應進行了多方面研究,建立了結構、功能多樣的基於氫鍵活化的有機催化劑庫,在...
研究方向 1. 新藥創製與精細化學品合成工藝的開發 2. 腫瘤靶向成像用近紅外螢光探針的設計、合成與套用 3. 受阻胺光穩定劑的設計、合成與套用 4. 氮磷膨脹型阻燃劑的設計、合成與套用 5. 手性有機小分子催化的不對稱合成反應 6. 醇、酮的催化胺化反應的研究 科研項目 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橫向科研項目近...
譚斌博士2005年碩士畢業於廈門大學化學系。同年去新加坡留學,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化學與生物化學系鐘國富教授的指導下從事新型手性有機催化劑的設計合成及不對稱domino反應的研究並於2010年3月取得博士學位。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有幸在有機小分子催化領域的發源地之一美國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師從Barbas...
化學系, 博士後 2010/10-2011/01香港浸會大學, 化學系, 研究助理 2007/9-2010/9香港浸會大學,有機合成,博士 2004/9-2007/9廈門大學,有機化學,碩士 2000/9-2004/7徐州師範大學,化學,學士 研究方向 1. 手性有機小分子催化的不對稱反應 2. 不對稱合成方法學 3. 天然產物和手性藥物中間體合成 ...
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基金項目,新型介孔材料修飾的有機手性小分子催化劑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2011/1-2015/12 , 在研,主持。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地區基金項目, 新型多氮雜環席夫鹼鍵合MCM-41對胺參與三組分反應的催化性能研究 , 2014/01-2017/12 ,在研,主持。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年科學基金,雜多酸...
回國入職四川大學開始獨立工作之後,鄭柯博士主要圍繞以藥物分子為導向的綠色有機合成方法學的研究。重點開展基於利用小分子的弱相互作用來穩定光催化和電催化反應中的高活性中間體,利用產生的高活性的自由基物種來實現以前傳統歷程不能實現的反應,實現新反應的拓展。同時引入具有手性結構的小分子催化劑來實現一系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