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說截教,護教陣法,十絕陣,九曲黃河陣,誅仙劍陣,萬仙陣,通天教主,截教門人,四大弟子,趙家兄妹,隨侍七仙,三代弟子,四代弟子,外門弟子,金鰲島,骷髏山,火龍島,九龍島,蓬萊島,佳夢關,澠池縣,金雞嶺,臨潼關,三山關,青龍關,穿雲關,群星列宿,九曜,二十八宿,天罡地煞,截教變故,截教神獸,截教法寶,
前言
(註:以下是小說內容,與宗教無關,請勿混淆。)
小說截教
1、創始教主
《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創截教,並掌截教教主。
2、小說教義
截,是指洞悉天道的意思。另一含義指截取一線生機,所謂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而遁去一。這遁去的一,就是截教所要截取的一線生機。
截教的道義思想是道法自然,繼承
天人合一。主張上道無德,
下道唯德。大道五十衍四十九為定數,一線生機遁去,截教的教義正是截取這一線生機。演變六道。
明代小說《封神演義》中,截教被人罵作是“左道旁門”、“不分披毛帶角之人,
濕生卵化之輩,皆可同群共處”。但也由此可見截教廣渡世人的主張。
蓬萊島碧游宮乃是通天截教的法脈道場。
![截教 截教](/img/a/662/nBnauUmYhljNzIGN5AjN3YWZxMmNiBDNhFWOmJTYwQ2NiJjYygTO1QzMjF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3、來歷考證
闡教與截教之爭,是貫穿《封神演義》全過程的主線。
小說作者許仲琳,隨便構想出一位
鴻鈞老祖作為三友師尊(實際為道教大羅天),鴻鈞老祖“一道傳三友”,
元始天尊是闡教教主,
通天教主為截教教主。
護教陣法
十絕陣
小說中,截教金鰲島十仙所擺陣法。
封神榜中記載:紂王命聞仲率兵伐周,遭闡教姜子牙率玉虛宮各門徒助周抵抗,並被姜子牙用打神鞭打傷,恩師“通天教主”八大弟子之金靈聖母所賜的蛟龍雙鞭中的雌鞭也被打斷,大挫銳氣,率殘兵敗將後退逃命七十餘里。申公豹訪四海名山,路過金鰲島,遇到金鰲島十仙:秦完、趙江,董全、袁角、金光聖母、孫良、白禮、姚賓、王變、張紹。得知十仙修的十絕陣,變幻莫測,甚是神通,便說服十仙出山,助聞仲征討大周。
十絕陣十絕陣分別為: “天絕陣”;“地烈陣”;“風吼陣”;“寒冰陣”;“金光陣”;“化血陣”;“烈焰陣”;“落魂陣”;“紅水陣”;“紅砂陣”。
九曲黃河陣
小說中,截教聖人通天教主門下二代外門精英弟子三霄娘娘(雲霄、瓊霄、碧霄)所擺陣法,將闡教門下二代精英弟子十二金仙一網打盡,盡削頂上三花、胸中五氣,後被闡教聖人元始天尊聯手人道聖人太上老君所破。
九曲黃河陣
九曲黃河陣是古典小說中《封神演義》中極為厲害的陣法。內有惑仙丹、閉仙訣,能失仙之神、消仙之魄、陷仙之形、損仙之氣、喪神仙之原本、損神仙之肢體。神仙入此而成凡,凡人入此而即絕。由通天教主門下的雲霄、瓊霄、碧霄所布。雲霄等三霄之兄趙公明為西崑侖散人陸壓以釘頭七箭書所殺,瓊霄、碧霄為給趙公明報仇、雲霄為約束其他二人故三人一齊下山。三霄在與姜子牙等人對陣時由於雲霄為姜子牙打神鞭所傷,碧霄為楊戩哮天犬所傷,三霄大怒遂擺下九曲黃河陣。
詩曰:
黃河惡陣按三才,此劫神仙盡受災。九九曲中藏造化,三三灣內隱風雷。
謾言閬苑修真客,誰道靈台結聖胎。遇此總教重換骨,方知左道不堪媒。
何處起,何處止。內藏先天秘密,生當機關;外按九宮八卦,出入門戶,連環進退,井井有條。人雖不過六百,其中玄妙不啻百萬之師。縱是神仙入此,則神消魄散。
雲霄:此陣內按三才,包藏天地之妙;中有惑仙丹、閉仙訣,能失仙之神、消仙之魄、陷仙之形、損仙之氣、喪神仙之原本、損神仙之肢體。神仙入此而成凡,凡人入此而即絕。九曲曲中無直,曲盡造化之奇,抉盡神仙之秘。任他三教聖人,遭此亦難逃脫。
陣排天地,勢擺黃河。陰風颯颯氣侵人,黑霧瀰漫迷日月。悠悠蕩蕩,杳杳冥冥。慘氣沖霄,陰霾徹地。消魂滅魄,任你千載修持成畫餅;損神喪氣,雖逃萬劫艱辛俱失腳。正所謂:神仙難到,盡削去頂上三花;那怕你佛祖厄來,也消了胸中五氣。逢此陣劫數難逃;遇他時真人怎躲?
誅仙劍陣
小說中,截教聖人通天教主授命大弟子多寶道人於界牌關擺誅仙陣,通天教主親自坐鎮,後被同級別的四大聖人元始天尊、太上老君、接引道人、準提道人聯手加上闡教十二金仙所破。
誅仙四劍誅仙四劍(
誅仙劍、
戮仙劍、
陷仙劍、
絕仙劍):天道第一兇器。一旦祭出頓時無窮毀滅之氣籠罩
混沌,無盡
殺戮之色覆蓋
鴻蒙。當年鴻鈞分寶鎮壓各方,通天教主自
分寶岩所得。便以此四劍鎮壓截教氣運。但卻終因殺戮之氣過重而不能維持長久。這也就注定了截教最後難逃滅教的厄運。
誅仙陣圖:天道第一凶物,主宰天道殺伐之氣,殺戮萬物。因其殺伐太重,逆天而行,故不能鎮壓大教氣運。
鴻鈞老祖將誅仙四劍與陣圖傳與小徒弟通天教主,還吩咐通天道:“你剛正不阿,現賜你誅仙四劍,主宰殺伐,另賜你誅仙陣圖。但切記要謹慎不可輕易拿出。一位
聖人布陣,非四聖齊至不破。劍陣之中玄妙詭變、殺機無限、兇險萬重。非天道聖人,縱然是
大羅金仙,一入此陣頃刻飛灰煙滅。之後通天教主便以誅仙四劍鎮壓截教氣運,又以
誅仙劍陣作為
截教護教大陣、成為立教至寶。
誅仙陣圖陣法威力:
(第七十八回三教會被破誅仙陣)元始曰:“此陣有四門,得四位有力量的方能破得。”老子曰:“我與你只顧得兩處,還有兩處,非眾門人所敢破之陣。此劍你我不怕,別人怎么經得起?”由此可見誅仙劍陣的厲害。除教主級別,無人能擋。
小說詩歌:
一氣三清勢更奇,壺中妙法貫須弭。
誅仙劍陣移來一本還生我,運去分身莫浪疑。
誅戳散仙根行淺,完全正果道無私。
須知順逆皆天定,截教門人枉自痴。
誅仙利、戮仙亡,陷仙四處起紅光。
萬仙陣
小說截教聖人通天教主所布仙陣,被同級別的四大聖人元始天尊、太上老君、接引道人、準提道人聯手,加上叛徒長耳定光仙出賣偷走法寶六魂幡,導致了最後的失敗。
萬仙陣截教號稱“萬仙來朝”,教徒眾多。為了集合所有的截教力量,在鑽研
誅仙陣圖之後,通天教主創立的一個陣法,叫做“萬仙陣”,雖是虛指,但也說明其中人數之多。
通天教主在誅仙劍陣被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等人破掉之後,集合截教所有弟子,為對付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等人又擺下這個終極大陣。
萬仙陣以
通天教主為陣眼,陣中有陣(太極陣、兩儀陣、四象陣),以截教教徒的法力為催動力量,端的是厲害無比。但是由於通天教主初次使用,配合不是很好,再加上闡教等人的策反等因素,以及
太上老君、
元始天尊、
接引道人、
準提道人四聖以及眾多
闡教門人的高深法術,又加上叛徒長耳定光仙偷走法寶六魂幡。最終導致了最後的失敗。
有贊為證:
萬仙惡陣列山隈,颯颯寒風劈面催。
片片祥光籠斗柄,紛紛殺氣透靈台。
魚龍此際分真偽,玉石從今盡脫胎。
多少修持遭此劫,三屍斬去五雲開。
一團怪霧,幾陣寒風;彩霞籠五色金光,瑞雲起千叢艷色。前後排山嶽,修行道士與全真;左右立湖海,雲遊陀頸並散客。正東上九華巾水合袍,太阿劍梅花鹿,都是道德清高奇異人;正西上變抓髻,淡黃袍,古定劍,八叉鹿:儘是駕霧騰雲清隱士;正南上大紅袍、黃斑鹿,昆吾劍,正是五遁三除截教公;正北上皂色服,蓮子箍,鑌鐵劍,跨糜鹿,都是移山倒海雄猛客。翠藍青雲繞繞,素自旗翠鳳翩翩;大紅旗火雲罩頂,皂蓋旗黑氣施張。杏黃旗下萬千條古怪的金霞,內藏著天上無世上少,辟天開地無價寶。又是烏雲仙,金光仙,虬首仙,神光糾糾:靈牙仙,毗蘆仙,金箍仙,氣概昂昂。七香車坐金靈聖母,分門列定;八虎車坐申公豹,總督萬仙。無當聖母法寶隨身;龜靈聖母包羅萬象。金鐘響翻騰宇宙,玉磬敲驚動乾坤;提爐排裊裊香菸籠霧隱,羽扇搖翩翩翠鳳離瑤池。奎牛上坐的是,混沌未分天地玄黃之外,鴻鈞教下,通天截教主;只見長耳仙持定了神書奧妙,德道無窮。興截滅闡六魂,左右金童隨聖駕,紫霧紅雲離碧游,通天教主身心變。只因一怒結成仇,兩教主克終有損,天翻地覆鬼神愁;崑崙正道扶明主,山河一統屬西周。
通天教主
截教教主。
混元大羅金仙,修成五氣朝元,三花聚頂。也是萬劫不壞之身。法力神通達到再立‘地水火風’,換個世界”的境界。歷萬劫不磨之體。是
老子(
太上老君)、
元始天尊的師弟,道祖
鴻鈞老祖的小弟子。故而最受師父鴻鈞道祖寵愛。將分寶岩上大部分上等靈寶都給了他。掌鴻鈞親賜
誅仙劍陣,為天道第一殺陣。主宰天道殺伐法則。
通天教主 在
封神之戰時,被元始天尊與太上老君聯合西方二聖準提道人、接引道人共破
誅仙劍陣。因
萬仙陣後戰敗欲要重煉地水火風,與太上老君、元始天尊被鴻鈞賜罰,最後跟隨鴻鈞離去。
法脈道場:碧游宮(內有紫芝崖)
通天教主出場歌詞:
鴻鈞生化見天開,地醜人寅上法台。
煉就金身無量劫,碧游宮內育多才。
闢地開天道理明,談經論法碧游京。
五氣朝元傳妙訣,三花聚頂演無生。
頂上金光分五彩,足下紅蓮逐萬程。
八卦仙衣飛紫氣,三鋒寶劍號青苹。
伏虎降龍為第一,擒妖縛怪任縱橫。
徒眾三千分左右,後隨成姓盡精英。
天花亂墜無窮妙,地擁金蓮長瑞禎。
度盡眾生成正果,養成正道屬無聲。
對對幡幢前引道,紛紛音樂及時鳴。
通天教主駕奎牛奎牛穩坐截教主,仙童前後把香焚。
靄靄沉檀雲霧長,騰騰殺氣自氤氳。
白鶴唳時天地轉,青鸞展翅海山澄。
通天教主離金闕,來聚群仙百萬名。
金鐘響,翻騰宇宙;玉磬敲,驚動乾坤;提爐排,裊裊香菸龍霧隱;羽扇搖,翩翩彩鳳離瑤池。奎牛上坐的是混沌未分、天地玄黃之外、鴻鈞教下通天截教主。左右金童隨聖駕,紫霧紅雲離碧游。
第七十二回:廣成子三謁碧游宮
且說廣成子打死了火靈聖母,逕往碧游宮來,原是截教教主所居之地。廣成子來至宮前,好個所在,怎見得?有賦為證:
碧游宮煙霞凝瑞靄,日月吐祥光;老柏青青,與山風似秋水長天一色;野卉緋緋,回朝霞如碧桃丹杏齊芳。彩色盤旋。儘是道德光華飛紫霧;香菸縹緲,皆從先天無極吐清芬。仙桃仙果,顆顆恍若金丹;綠楊綠柳,條條渾如玉線。時聞黃鶴鳴臬,每見青鸞翔舞;紅塵絕跡,無非是仙子仙童來往。玉戶常關,不許凡夫凡客閒窺;正是:無上至尊行樂地,其中妙境少人知。
截教門人
按現代小說說法,分內外二門,內門指隨
通天教主居住在蓬萊島碧游宮內的,外門則是散居東海海島之上,以及在商為官。
內門有親傳弟子、記名弟子,隨侍七仙,三代弟子四人,四代弟子四人,共為十九人。
四大弟子
通天教主座下四大弟子之首的掌教大弟子,實力強大至極,代理師傅設立
誅仙陣,在截教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寶物足有千件之多。故此道號:多寶。封神一戰中,通天教主擺誅仙陣於界牌關,座下大弟子
多寶道人取誅仙陣圖、誅仙四劍(誅仙劍、戮仙劍、陷仙劍、絕仙劍),代師布陣。戰鬥中多寶道人一時大意,被
廣成子的鎮山之寶——
番天印砸中,僅僅被打一個跟頭。須知一般仙家早就被砸得身形俱焚,此印要聚齊老子、原始、接引、王母四人手中五方旗中的四把才能抵擋,可見多寶道術高深至極。
後太上老君與通天教主在其中爭鬥,把多寶道人用風火蒲團捲走。太上老君乃是人教道聖人,掌管人道,因為人間界業力深重,難成仙道,民不修身。於封神一戰後,逗留人間,點化世人,點化多寶道人為
多寶如來。
法寶:寶物足有千件之多,代師掌管誅仙陣圖、誅仙四劍
戰績法力:擺誅仙陣,四聖聯手方破,不懼番天印。
結局:被老子用風火蒲團捲走,後被化胡為佛。
通天教主座下四大弟子之一,法力極其高強,道行遠勝闡教
十二金仙,僅次於多寶道人,為女仙之首。萬仙陣之戰時,打死
昊天上帝和
瑤池金母之女龍吉公主與截教叛徒
洪錦。之後又與
文殊廣法天尊、
普賢真人、
慈航道人對敵:“三位大士忿怒,各騎青獅、白象、金犼攻上前來,大戰金靈聖母。聖母端然不懼,龍虎玉如意左右敲搖”(青獅、白象、金犼的道行修為並不弱於三大士本尊)
法寶:龍虎玉如意、四象塔、飛金劍、七香車
相關戰績:力抗三大士及青獅、白象、金犼聯手進攻不落下風,打死洪錦、龍吉公主。
結局:被燃燈道人用截教法寶定海珠從背後偷襲而死,封為
坎宮斗姆,為星宿之首。
通天教主座下四大弟子之一,自
萬仙陣一戰中先行撤走,是通天教主親傳弟子中唯一一個活下來的,為截教保留下來一份生機。實力不詳,後以
無生老母的身份行道,在眾神仙中口碑甚好,在《鋒劍春秋》中截教的教主換成了無當老祖,疑似是無當聖母,在《薛丁山征西》中無當聖母與驪山老母同時出現,為兩位不同的女神。
明代萬曆年間的長篇神話小說《
三寶太監西洋記》,在第 《四十四回 老母求國師講和 元帥用奇計取勝 》中提到驪山老母也是無當聖母的原型之一: 卻說碧峰長老坐在千葉蓮台之上,一陣信風所過,已知其意,心裡想道:“
驪山老母動殺戒之心,他明日來時,豈不驚了我們寶船上耳目。”即時一道牒文,關會
雷音寺掌教釋迦牟尼佛,借取佛兵一枝。又一道牒文,關會東天門火雲宮元始大天尊,借取仙兵一枝。關會已畢,天色漸明。二位元帥親自來見國師,說道:“火母又請下一位師父,口稱是個甚么治世無當老母,又來挑戰,坐名要國師老爺出馬,故此特來報知。”國師心裡想道:“你們只曉得他來討戰卻還不曉得我和他賭過多少勝了。”慢慢的說道:“元帥不必費心,貧僧自有個區處。
無當聖母無當聖母的原型與無生老母、驪山老母等女神有關,無生老母的神話在明清民間十分流行,為明清民間秘密教派崇拜的最高神。
戰績:參與萬仙陣,對陣多位金仙,具體戰績不詳。
通天教主座下四大弟子之一,是通天教主親傳弟子中唯一一位非人類的上仙,於封神之戰力敵崑崙玉虛宮下數位金仙,法力高強,性真率直,比較衝動急躁,炎帝時得道,道德高深,玄妙無方,原型為萬載靈龜,倉頡氏造字而龜文有羽翼之形時化成人形,因是個女體,故此稱呼:聖母。封神時期,因廣成子三謁碧游宮間接挑起紛爭,心生憤懣,追殺廣成子因不敵番天印而現出真形,被教主革出宮外,不許入宮聽講,但卻仍然跟隨通天教主,在誅仙劍陣和萬仙陣都登過場。在後面萬仙陣追殺闡教十二金仙之
懼留孫,出了萬仙陣往西方去。而後接引道人前來搭救懼留孫,以青蓮托住其日月珠,西方教主又以念珠打其背,封了聖母周身法力,使之化出原形,由此被擒。命坐下白蓮童子收之,欲引入西方教下,然聖母命有死劫,逃過了封神,卻難逃此厄。原來白蓮童子原收有一蚊,此時誤放出來,吸其精血。可憐聖母法力被封,有若常龜,卻哪裡掙將得開?不多時便為那蚊吸盡渾身精血,萬年修為,剎那間元神渙散,三魂六魄與那無限不甘往那六道輪迴去了。
龜靈聖母 西方教主本意“我同此位道友去會有緣之客”,阻止懼留孫傷其性命,而後喚西方白蓮童子收之。且說西方白蓮童子,將一小小包兒打開,俟收龜靈聖母,不意他走出一件好東西,甚是厲害,聲音細細,映日飛來。怎見得?有詩為證:
聲若轟雷嘴若雷, 穿衿度幔更難禁,食肉飲血侵人體,畏避煙 集茂林。炎熱愈威偏聒噪,寒風才動便無情;龜靈聖母因逢劫,難免今朝萬喙臨。
話說白蓮童子打開包裹,放出
蚊蟲,那蚊蟲聞得血腥氣,俱來叮在龜靈聖母頭足之上,及至趕打,如何趕得散,未曾趕得這 ,那 又歇滿暸?不一時,把龜靈聖母吃成空殼。白蓮童子急至收時,他也自四散飛去,一陣飛往西方,把十二蓮台食暸三品,後來西方教主破暸萬仙陣回來,方能收住,已是少暸三品蓮台,
追悔無及。正是:
九品蓮台登彼岸,千年之後有沙門。(出自明代《封神演義》第083回 叄大士收伏獅象吼)
相關戰績:力敵崑崙玉虛宮下數位金仙,追殺懼留孫。
結局:被西方教主用法寶青蓮和念珠打出原型,困住法力,被西方妖蚊所吃。
趙家兄妹
截教外門精英大弟子,天皇得道的
大羅神仙,座下騎黑虎,於峨嵋山羅浮洞修行,掌中擎金鞭,更有縛龍索、二十四顆定海神珠奇寶在身。座下弟子:陳九公、姚少司。
趙公明三仙島三霄娘娘之兄,為人極重義氣,為報截教數位天君被殺被辱之恨,下山輔助聞太師征伐西歧。是個相當有特色的仙人,他出手如電,武功精熟,格鬥能力非常高,先下手意識級高,基本沒有仙人和其對陣時,發動法寶速度能比他更快。最後死於陸壓的
釘頭七箭書之下。後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財神爺)。率領部下四位正神,迎祥納福,追逃捕亡。
法寶:金鞭,縛龍索、二十四顆定海神珠
相關戰績:打死姜尚,把哪吒打下風火輪,打敗闡教十二金仙,拿下黃龍真人,打傷廣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靈寶大法師。追殺燃燈道人,將燃燈坐騎梅花鹿一闡兩段。打死散仙簫升。
結局:死於陸壓的
釘頭七箭書之下。後被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之神。
雲霄截教外門精英弟子,三姐妹一同在三仙島上修煉,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持有法寶金蛟剪、混元金斗。法力高強,特別是大姐雲霄早在闢地開天前時已經成就道行,斬盡三屍,拋盡六氣。連闡教副教主被十二金仙稱為老師的燃燈道人也不敢欺悔她們三姐妹。
為報兄長
趙公明之仇,布下九曲黃河陣,憑藉寶物混元金斗先捉了楊戩,金吒,木叉,後將闡教十二金仙盡被其所擒,在黃河陣里被削去了頂上三花,胸中五氣。算起來這次是十二金仙最大的一次劫難!後來此陣為
元始天尊及
太上老君所破,雲霄被太上老君用乾坤圖裹去,鎮壓在麒麟崖下。碧霄被元始天尊用法寶(混元寶盒)化為血水而亡。瓊霄被元始天尊用三寶玉如意擊中天靈而亡。後被封為感應隨世仙姑正神(坑三姑娘)。
碧霄法寶:金蛟剪、混元金斗。
相關戰績:用混元金斗聯合九曲黃河陣,捉了楊戩、金吒、木吒。又削去了闡教十二金仙頂上三花,胸中五氣。
結局:雲霄被太上老君用乾坤圖裹去,鎮壓在麒麟崖下。碧霄被元始天尊用法寶(混元寶盒)化為血水而亡。瓊霄被元始天尊用三寶玉如意擊中天靈而亡。後被封為感應隨世仙姑正神(坑三姑娘)。
瓊霄隨侍七仙
以下諸仙在萬仙陣後有入西方教成佛的,有被闡教收服的,有不知所蹤的。
原形是一隻金須鰲魚,七仙中法力最高的,為七仙之首連敗闡教十二金仙的
廣成子、
赤精子,要教主才能收服,法力應該不比
孔宣差多少。
烏雲仙
結局:被西方教主
準提道人六根清淨竹釣去西方七寶林八德池。
眾仙看罷方欲回蓬,只聽萬仙陣中一聲鐘響,來了一位道人,而出作歌 :“人笑馬遂是痴仙,痴仙腹內有真玄。 真玄有路無人走,惟我蟠桃付幾千。”-
----只一合, 馬遂祭起金箍,把黃龍真人的頭箍住了。
馬遂是七仙中唯一有名字的,對的也是十二金仙排第三的黃龍真人,雖然黃龍真人單看戰績是十二金仙里最差的一個,但只一合就被箍住,可見馬遂的法力之深。
戰績:一個回合擒住闡教十二金仙之一的黃龍真人。
結局:(
馬遂的金箍和觀音菩薩的金、緊、禁三個金箍貌似有聯繫)萬仙陣後與
無當聖母、金箍仙
馬遂一起不知所蹤。
馬遂七仙中描述最少的一個,只在誅仙、萬仙兩陣有提及,不過既然能逃跑,也見法力非凡,其原型應是佛教過去七佛的毗盧遮那佛。
結局:萬仙陣後歸西方教,千年之後成毗盧遮那佛。
截教叛徒,通天教主命他掌六魂幡,可見對其信任,不過定光仙看勢頭不對,立刻投靠了西方教。據長耳兩字,原型應是一隻兔子。
結局:截教的叛徒,獻出通天教主的六魂幡,破壞萬仙陣,投靠西方教後應為佛教
定光歡喜佛。
三代弟子
截教三代弟子,師父為
多寶道人,弟子為
胡雷,修有火系法術,個人法力不凡,訓練出三千能駕馭三昧火的火龍兵,群戰能力非常強大,頭戴金霞冠,有隱身效果,洪錦、龍吉公主夫婦均被其所傷,後被闡教二代、三代弟子姜子牙、哪吒、韋護、廣成子等聯手擊敗,死於廣成子番天印下。
火靈聖母他曾施法,使周軍患上痘疹,最後,被周軍大將
南宮适斬殺,死後被封為痘部中方痘神。
四代弟子
堪稱截教四代弟子第一人,汜水關守將,人稱七首將軍,戮魂幡連敗
黃飛虎等人,一柄化血神刀連傷
哪吒、再傷
雷震子,
楊戩都不敢輕攖其峰,後靠變化從其師
余元那裡偷來的丹藥才破化血神刀之毒,死於雷震子、楊戩合圍之手。其修為應稍弱哪吒,和黃天化、雷震子、土行孫一檔。
2、
胡雷,火靈聖母弟子,佳夢關守將,戰敗於
南宮适,用替身法逃脫後再次被捉,被
龍吉公主用五分乾坤針釘住泥丸宮(不能使用替身法)斬了。
聞仲弟子、隨身衛士,死於闡教三代弟子哪吒槍下,後被封雷部二十四天君之一。
聞仲隨身衛士,後被封雷部二十四天君之一。
吉立 5、鄧忠
聞太師西征西岐時於黃花山收得的鄧辛張陶四將之首,面如藍靛,發似硃砂,巨口獠牙,聲如霹靂,使一柄開山斧,勇猛異常。後征西岐兵敗,死於闡教三代弟子哪吒的乾坤圈下。姜子牙歸國封神,封鄧忠等為雷部天君正神。
6、辛環
聞太師黃花嶺所收鄧、辛、張、陶四天君其二。封神演義中的辛環與雷震子是一對,都是生有一雙翅膀,可以飛天作戰的得道之人。是雷部二十四位正神之一。在與西歧作戰中,先被哮天犬把腿咬住,後被雷震子棍打頂門而死。 詩讚:
二翅空中響,頭戴虎頭冠,面如紅棗色,頂上寶光寒,
錘鑽安天下,獠牙嘴上安,一怒無庶擋,飛來勢若鸞。
7、張節
張節,使單槍,是雷部二十四位正神之一。在與西歧作戰中,被武成王黃飛虎一槍挑死。“武成王大戰張節,黃飛虎槍法如神,大吼一聲,把張節一槍刺於馬下。一靈也往封神台去了。”死後封神榜上封雷部二十四位天君之一。
8、陶榮
陶榮本是黃花山占山為王的土匪。因為聞仲討伐西岐路過黃花山,將其與結義兄弟鄧忠、辛環、張節一併收服,跟隨聞仲一同出征。 陶榮擅使雙鐧,有法寶聚風幡,一旦搖動霎時間飛砂走石,播土揚塵,天昏地暗。他是一位法力擁有法寶又武藝超群的將軍。後來“十絕陣”被破,趙公明和三宵娘娘、十天君先後陣亡。姜子牙率軍半夜劫營,陶榮把守左營,被黃飛虎之子黃天祥所殺。死後封神榜上封雷部二十四位天君之一。因是凌霄寶殿玉皇大帝鎮殿大將。掌管風雷水火之職。在西遊記版本:陶榮,鄧忠,辛環,張節等人曾經奉玉皇大帝聖旨大戰孫悟空。
外門弟子
外門有三千弟子,從接引道人一乾坤袋收走‘三千紅塵客’便可以看出,截教號稱‘萬仙朝聖’也不是沒有道理,除九曜、二十八宿、一百零八天罡地煞外,提及名字的有四五十位,其中詳細描寫的,竟有二三十人之多。總共弟子一萬兩千二百一十二位。
東海海島
金鰲島
居住在金鰲島,菡芝仙和彩雲仙也在此島,煉陣卻在白鹿島。
(與金靈聖母、無當聖母、龜靈聖母、火靈聖母為截教五大聖母)
金光聖母(電母)
十天君之白禮:烈焰陣陣主。
十天君之王變:紅水陣陣主。
居住在金鰲島,三霄好姐妹,與十天君關係也不錯,有一口風袋,能放黑風,黃河陣以風袋黑風遮住
姜子牙面目,死後封神封為雷部二十四天君之助風神(風婆婆)
居住在三仙島,三霄好姐妹,有一把戮目珠,黃河陣上以戮目珠打傷黃天化,後來又打
元始天尊,慘被殺死,死後封神封為雷部二十四天君之興雲神(有些版本里彩雲仙子未被封神)。
骷髏山
1、石磯娘娘
石磯娘娘 在骷髏山白骨洞修行(和
馬元是道侶?),天地玄黃外一塊頑石成精,法寶八寶雲光帕、八寶龍鬚帕,座下碧雲童子和彩雲童子,被
哪吒殺害,後收了
哪吒二寶,又慘被
太乙真人九龍神火罩燒死,封為月遊星。
2、馬元
骷髏山白骨洞一氣仙。
生來最惡,先戰武榮,將其生吃了,再戰土行孫、楊戩,抵敵不過,後追捕姜子牙時,
又想吃文殊廣法天尊遁龍樁所化的女人,卻被遁住,後來被準提道人收走。
馬元和
石磯娘娘的關係,二人並未一同出場,可能是道侶,也有可能石磯死後,
一氣仙馬元馬元才到骷髏山修行,也有可能骷髏山有兩個白骨洞,二人互不牽扯。
他在網路小說《
西遊往生錄》里,被杜撰成馬元尊王佛。
火龍島
火龍島焰中仙,後封為南方
火德星君,師弟接火天君劉環。
![截教(小說《封神演義》中門派) 截教(小說《封神演義》中門派)](/img/7/974/nBnauYWOkZjZlFTOxEzNlRGZkVWOkJDMjBzMyIzYmRDM1IWO4MTOiVmMlJ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騎赤煙駒、有飛煙劍、萬鴉壺、五龍輪、照天印、萬里起雲煙等法寶。
有三頭六臂之象,一人大戰哪吒、楊戩、雷震子、土行孫、韋護、
姜子牙,敗於子牙打神鞭,喪命於李靖三十三層黃金玲瓏寶塔之下。
九龍島
1、王魔
![截教(小說《封神演義》中門派) 截教(小說《封神演義》中門派)](/img/a/1ce/nBnauQzN5E2M2EmN5ATZiZWMiZGMiRmYycTYmF2Y3Q2MmNGMlBjM3IjM5k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王魔的名字與道教一些雷部武將神有相似之處,或許是以一些雷部姓王的武將神為原型而創作的。)
2、楊森
3、高友乾
4、李興霸
5、九龍島鍊氣士
呂岳,
![截教(小說《封神演義》中門派) 截教(小說《封神演義》中門派)](/img/6/8db/nBnaugDMkJTZjJzYjZGOjJTMxI2YmBzYiZDN0ETMkNWMhFmYwATMkNGZ5Y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師弟
陳庚、李平,弟子周信、李奇、朱天麟、楊文輝,騎金眼駝,有三頭六臂之能,擺下瘟癀陣。
亡於
楊任五火七禽扇,死後封為瘟璜昊天大帝,即
瘟神。
部下六位正神:東方行瘟使者
周信、南方行瘟使者
李奇、
西方行瘟使者
朱天麟、北方行瘟使者
楊文輝、勸善大師陳庚、和瘟道士李平。
蓬萊島
弟子有汜水關
韓榮之子,左輔星韓升、右弼星韓變,以及界牌關先行官,計都星
王豹,結局被
準提道人收到西方,在網路小說《
西遊往生錄》里,被杜撰為托生祇陀太子。
二、在商為官
還有羅睺計都、左輔右弼、二十八宿、
斗部天罡星三十六、地煞星七十二位。僅有名諱者就有二百多位,號稱萬仙來朝。
佳夢關
魔家四將![截教(小說《封神演義》中門派) 截教(小說《封神演義》中門派)](/img/2/941/nBnauQTY0IjYxMDZlFDZ3IzYkFmM2EzM1UjYkhDO2QWN0ITOzAzYmRmZyM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此四人駐守佳夢關,令周軍多日不能前進,後來楊戩變化殺死了魔禮壽的花狐貂,黃天化又有攢心釘,才殺死了魔家四將,死後封為駐守天門四大天王,原型來源於佛教四大天王。
澠池縣
澠池縣守將,有地行術,可日行一千五百里,騎獨角烏煙獸,殺五嶽{
黃飛虎、
崇黑虎、
崔英、
聞聘、
蔣雄),姬叔明、姬叔升、黃飛彪和
土行孫,與楊戩大戰,不分勝負,楊戩靠變化殺其坐騎和老母惑亂其心,再更與韋護、楊任合力大戰張奎,張奎才匆匆逃跑,楊戩於懼留孫處取得指地成鋼法,困住張奎,死於韋護降魔杵之下。
後封為
七殺星。其個人實力絕對和
楊戩旗鼓相當,堪稱截教在商為官第一人,土行孫鄧嬋玉夫婦高配版,只是不知師從何人。
2、妻子
高蘭英,後背一葫蘆,內有太陽神針四十九枚,封為
桃花星。
金雞嶺
金雞嶺五軍救應使,有蜈蜂袋,叮了闡教
黃天化的玉麒麟一口,趁機斬殺黃天化,後來蜈蜂袋被
崇黑虎鐵嘴神鷹所破,力戰五嶽而死,為
黑煞星。個人實力稍遜哪吒,但能殺黃天化可見其不俗,想必也知道
孔宣是大能,不然不會心甘情願屈居其下。
臨潼關
臨潼關副將
卞金龍的兒子,手持方天畫戟,精通左道之術,有一件密寶白骨招魂幡,可以吸人魂魄,非常厲害。
姜子牙岐山封神,封其為天殺星。
三山關
三山關總兵
洪錦,威武大將軍,精通五行道術,領兵征伐西岐,兵敗後降周,並與
龍吉公主成婚。在闖萬仙陣時,與妻子
龍吉公主一同被金靈聖母打殺。姜子牙封神時,封洪錦為
龍德星,龍吉公主為
紅鸞星。
![截教(小說《封神演義》中門派) 截教(小說《封神演義》中門派)](/img/0/46f/nBnaugjMzYjZlZTY2MmN3YWZ5kzNlZWN4IzMyUzM1gjM2UDZyMmZ0ATNhl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部下先行官
季康,善用一種法術,頂上生出一道黑氣,黑氣中現一狗頭,用狗頭傷人。封為
天狗星。
偏將
龍安吉,善用大斧,有寶物“四肢酥”,此圈兩個,左右翻覆,如太極一般,扣就陰陽連環雙鎖,有叮噹之聲,耳聽眼見,渾身四肢,骨解筋酥,手足齊軟,死於哪吒之手,封為欄桿星。
青龍關
青龍關總兵,神威大將軍,蛐蟮得道,能吐白光,上冒黑氣紅珠 ,專門吸人魂魄,封為
貫索星。
黃飛虎打破青龍關,在萬仙陣又出現,死於
斬仙飛刀之下。
3、風林
穿雲關
潼關守將,穿雲關守將
陳梧之弟,有火龍標,黃天化初次出山對陣陳桐,用水火籃收走了陳桐的火龍標,死於其莫邪寶劍之下,封為
天羅星。
穿雲關總兵徐芳的副將,又稱神煙將軍,有左道之術,能口噴黑煙傷人。姜子牙東伐紂,馬忠在穿雲關阻擋周軍被哪吒破了法術,用寶物九龍神火罩將其燒死。被封為地網星。
群星列宿
另有九曜星、二十八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皆是截教門下,原著里也說接引道人一乾坤袋收走了截教三千紅塵客,可見截教弟子的確有三千,號稱‘萬仙來朝’不是沒有道理的。
九曜
隨斗部九曜星官名諱(俱萬仙陣亡):
崇應彪、高系平、韓鵬、李濟、王封、劉禁、王儲、彭九元、李三益
此九曜非彼九曜,正史里的九曜乃太陽、太陰、東方木德重華星君,南方火德熒惑星君,西方金德太白星君,北方水德伺辰星君,中央土德地侯星君、羅睺、計都,共為九曜,若再加上紫氣、月孛二星,稱為十一大曜。
《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里的九曜顯然都沒有按照正統的九曜來寫,只是當做惡宿,太白金星李長庚和熒惑火星羅宣應當都為十一大曜里的。
十一大曜在《水滸傳》宋江征遼時遼人曾排出進行模仿過。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組成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又分日月金木水火土七部,其中水火兩部六星君直接供職。
原著出場描寫:
只聽得萬仙陣門裡有一竿翠藍旗搖,隱隱調出一位道者,乃是按二十八宿之星,正應萬仙陣而出。元始見翠藍旗搖動,來了四位道人,俱穿青色衣。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一字青紗腦後飄,道袍水合束絲絛。元神一現群龜滅,斬將封為角木蛟。九揚紗巾頭上蓋,腹內玄機無比賽。降龍伏虎似平常,斬將封為斗木豸。三柳髭鬚一尺長,煉就三花不老方。篷萊海島無心戀,斬將封為奎木狼。修成道氣精光煥,巨口獠牙紅髮亂。碧游宮內有聲名,斬將封為井木犴。元始又見一聲鐘響,一桿大紅旗搖,又來了四位道人,俱穿大紅絳綃衣,好兇惡!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碧玉霞冠形容古,雙手善把天地補。無心訪道學長生,斬將封為尾火虎。截教傳來煉玉樞,玄機兩濟用工大。丹砂鼎內龍降虎,斬將封為室火豬。秘授口訣仗妖邪,頂上靈雲天地遮。三花聚頂難成就,斬將封為翼火蛇。不變榮華止自修,降龍伏虎任悠遊。空為數載丹砂力,斬將封為觜火猴。
老子見萬仙陣中一枰白旗搖動,又言四位道人出來,身穿大白衣,體態凶頑,各有妖氛氣概,因謂元始曰:“似這等業障都來枉送性命,你看出來的都是如此之類。”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五嶽三山任意游,訪玄參道守心修。空勞爐內金丹汞,斬將封為牛金牛。腹內珠璣貫八方,包羅萬象道汪洋。只因殺戒難逃躲,斬將封為鬼金羊。離龍坎虎相匹遇,煉就神丹成不朽。無緣頂上現三花,斬將封為婁金狗。金丹煉就脫樊籠,五遁三除大道通。未滅三屍吞六氣,斬將封為亢金龍。
四位教主又見通天教主把手中劍望東、西、南、北指畫,前後又是鐘鳴,陣門開處,又有四位道人出來,真好稀奇!有詩為證,詩曰:
自從修煉玄中妙,不戀金章共紫誥。通天教主是吾帥,斬將封為箕水豹。出世虔誠悟道言,勤修苦行反離魂。移山倒海隨吾意,斬將封為參水猿。箬冠道服性聰敏,煉就白氣心無損。只因無福了長生,斬將封為軫水蚓。五行妙術體全殊,合就玄中自丈夫。悟道成仙無造化,斬將封為璧水?。
元始曰:“此俱是截教門中,並無一人有根行之士,俱是無福修為,該受此劫數也,深為可悲!”又見皂蓋旛搖,出來四位道人。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跨虎登山觀鶴鹿,驅邪捉怪神鬼哭。只因無福了仙家,斬將封為女土蝠。頂上祥光五彩氣,包含萬象多伶俐。無分無緣成正果,斬將封為胃上雉。采煉陰陽有異方,五行攢簇配中黃。不歸闡教歸截教,斬將封為柳土獐。赤發紅須情性惡,游盡三山並五嶽,包羅萬象枉徒勞,斬將封為氏土貉。
元始與老子同西方教主共言曰:“你看這些人,有仙之名,無仙之骨,那裡做得修行辦道之品!”四位教主正談論之間,只見旗門開處,又來了四位道人。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修成大道真瀟灑,妙法玄機有真假。不能成道卻凡塵,斬將封為星日馬。鐵樹開花怎得齊,陰神行樂跨紅霓。只因無福為仙侶,斬將封為昴日雞。面加藍靛多威武,赤發金睛惡似虎。呼風喚雨不尋常,斬將封為虛日鼠。三昧真火空中露,霞光前後生百步。萬仙陣內逞英雄,斬將封為房日兔。
話說通天教主在陣中調出第七對來,展一桿素白旛,旛下有四位道者,凶兇惡惡,凜凜赳赳,手提方楞鐧出來。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道術精奇蓋世無,修真煉性握兵符。長生妙訣貪塵劫,斬將封為畢月烏。發似硃砂面似靛,渾身上下金光現。天機玄妙總休言,斬將封為危月燕。面加赤棗落腮鬍,撒豆成兵蓋世無。兩足登雲如掣電,斬將封為心月狐。腹內玄機修二六,煉就陰陽超凡俗。誰知五氣未朝元,斬將封為張月鹿。
話說通天教主把九曜二十八宿調將出來,按定方位。只見四七二十八位道者,齊齊整整,左右盤旋,簇擁而出。但見了些飛霞紅氣,紫電青光,有多少者層層密密,凶凶頑頑,真箇是殺氣騰騰,愁雲淒淒,好生利害!
天罡地煞
隨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共為一百零八之數。
天魁星(高衍);天罡星(黃真);天機星(盧昌);天閒星(紀丙);
天勇星(姚公孝);天雄星(施檜);天猛星(孫乙);天威星(李豹);
天英星(朱義);天貴星(陳坎);天富星(黎仙);天滿星(方保);
天孤星(詹秀);天傷星(李洪仁);天玄星(王龍茂);天健星(鄧玉);
天暗星(李新);天佑星(徐正道);天空星(典通);天速星(吳旭);
天異星(呂自成);天煞星(任來聘);天微星(龔清);天究星(單百招);
天退星(高可);天壽星(戚成);天劍星(王虎);天平星(卜同);
天罪星(姚公);天損星(唐天正);天敗星(申禮);天牢星(聞傑);
天慧星(張智雄);天暴星(畢德);天哭星(劉達);天巧星(程三益)
地魁星(陳繼真);地煞星(黃景元);地勇星(賈成);地傑星(呼百顏);
地雄星(魯修德);地威星(須成);地英星(孫祥);地奇星(王平);
地猛星(柏有患);地文星(革高);地正星(考鬲);地辟星(李燧);
地闔星(劉衡);地強星(夏祥);地暗星(余惠);地輔星(鮑龍);
地會星(魯芝);地佐星(黃丙慶);地佑星(張奇);地靈星(郭巳);
地獸星(金南道);地微星(陳元);地慧星(車坤);地暴星(桑成道);
地默星(周庚);地猖星(齊公);地狂星(霍之元);地飛星(葉中);
地走星(顧宗);地巧星(李昌);地明星(方吉);地進星(徐吉);
地退星(樊煥);地滿星(卓公);地遂星(孔成);地周星(姚金秀);
地隱星(寧三益);地異星(余知);地理星(童貞);地俊星(袁鼎相);
地樂星(汪祥);地捷星(耿顏);地速星(邢三鸞);地鎮星(姜忠);
地羈星(孔天兆);地魔星(李躍);地妖星(龔倩);地幽星(段清);
地伏星(門道正);地僻星(祖林);地空星(蕭電);地孤星(吳四玉);
地全星(匡玉);地短星(蔡公);地角星(藍虎);地囚星(宋祿);
地藏星(關斌);地平星(龍成);地損星(黃烏);地奴星(孔道靈);
地察星(張煥);地惡星(李信);地魂星(徐山);地數星(葛方);
地陰星(焦龍);地刑星(秦祥);地壯星(武衍公);地劣星(范斌);
地健星(葉景昌);地耗星(姚燁);地賊星(孫吉);地狗星(陳夢庚)
《
水滸傳》將梁山一百零八人寫為天罡地煞下凡,《
封神演義》里的天罡地煞應該模仿《
水滸傳》而來。
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
西遊記》里的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般變化,皆是取其數,並非天罡便比地煞高了一級。
截教變故
由於通天截教的勢力最大,在封神榜上籤下的人名也是最多。通天教主不忍弟子、門人誤上封神榜,受天庭控制、被天庭
奴役。於是警告截教門下群仙:彌封
名姓,當宜
謹慎。可是通天教主又擔心那些
急公好義、
根行淺薄的弟子、門人無法領悟,便透露天機在碧游宮外貼了兩句話:緊閉洞門,靜誦
黃庭三兩卷;身投西土(西岐),封神榜上有名人。但最終不敵天數,截教弟子大多在商朝為官,在太師聞仲的邀請下以及闡教叛徒申公豹的蠱惑下與姜子牙對抗,因而不斷被殺,申公豹的一句“道友請留步”將無數截教弟子(三十六路人馬)送上了封神榜。
由於闡教首徒廣成子(電視劇中改編成姜子牙)打死火靈聖母三謁碧游宮後,通天教主又受自己大徒弟
多寶道人(火靈聖母的師傅)挑撥,通天教主終於無法隱忍,為了幫門徒出氣也參與了這場爭鬥。在界牌關布下“誅仙陣”會斗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但兩人請來了西方二聖
準提道人和
接引道人。之後在四大教主的聯夾擊下惜敗;隨後通天教主又率領門下弟子布下“萬仙陣”再戰,可惜最終被叛變的長耳定光仙偷走法寶,導致大敗。
封神一役,
截教十損其九,無疑大敗;榜上的有三百一十七人也就算了,八千截教門人慘遭屠戮、三千截教弟子受困被擄。最後只剩通天教主、無當聖母和二三百名散仙,連誅仙四劍也被闡教搶了,就剩一牛一劍。雖然皆是變數,但此恨怎可消除。截教覆滅,通天截教道統大傷。三清情義破裂。
闡教看起來獲勝,然而教中十之三四的弟子投靠了
西方教,卻也是元氣大傷;其實獲利最大的是
西方教。
1、截教中,內門親傳弟子,
多寶道人後來成為西方教
釋迦牟尼(有爭議)、
金靈聖母成為斗部斗姆元君,
龜靈聖母被一隻蚊子吸了精血,慘遭魂飛魄散,
趙公明管理財部,可謂大材小用;三仙姑更可憐用鎮世之寶
混元金斗主掌輪迴,為民俗中崇拜的三霄娘娘是也,只留下三弟子
無當聖母後來成為無生老母。
2、隨侍七仙,虬首、靈牙、金光三仙直接被三大士收為坐騎,
烏雲仙也被準提道人釣往西方,長耳定光仙自己投靠西方教,只剩下金箍仙、毗蘆仙不知所蹤。
不過從毗蘆仙原型
毗盧遮那佛,以及《
西遊記》里的金、緊、禁、三個金箍來看,二人也難逃毒手。
通天教主的隨侍七仙,應當是根據佛教過去七佛而創作的(有爭議),那么不難理解,除虬首、靈牙、金光三仙外,烏雲仙、金箍仙、毗蘆仙、定光仙,加上闡教
懼留孫(原型佛教拘留孫佛)、一氣仙馬元、頭陀法戒,可以組成準提道人座下的‘’過去七佛’。
3、三代里太師
聞仲可謂忠義千秋,成為雷祖,統率雷部二十四天君也不在話下。
陣法只可惜
余元、
火靈聖母兩位神通廣大,卻只封了區區水府星、火府星。
就連從師
烏雲仙的余德,也連同其父,兄弟一起成為痘部主神。
4、外門更慘,雖然號稱三山五嶽、五湖四海,但經誅仙、萬仙兩陣,想必也剩不下多少了。
5、在商為官的,
魔家四將成為四大天王,可謂聲名大顯;
九龍島四聖為鎮守凌霄寶殿四聖大元帥,卻沒那么出名了。
截教神獸
名稱 | 使用人 |
---|
奎牛 | 通天教主 |
墨麒麟 | 聞太師 |
陛犴 | 王魔 |
狻猊 | 楊森 |
猙獰 | 李興霸 |
獨角烏煙獸 | 張奎 |
神威黑虎 | 趙公明 |
鴻鵠鳥 | 瓊霄娘娘 |
花翎鳥 | 碧霄娘娘 |
青鸞 | 雲霄娘娘、石磯娘娘 |
金眼駝 | 呂岳、火靈聖母 |
鯨龍 | 洪錦 |
火眼金睛獸 | 陳奇、余化 |
五雲駝 | 余元 |
赤煙駒 | 羅宣 |
花斑豹 | 高友乾 |
五點斑豹駒 | 金光聖母 |
八叉鹿、梅花鹿、黃斑鹿、麋鹿 | 截教散修弟子 |
截教法寶
截教法寶 | 所有人 |
---|
誅仙四劍(誅仙劍、戮仙劍,陷仙劍、絕仙劍)、 誅仙陣圖、萬仙陣圖、六魂幡、青萍劍、紫電錘、漁鼓、穿心鎖(其餘法寶或分予門下弟子、或存放在碧游宮珍寶庫中) | 通天教主 |
金鞭、二十四顆定海珠、縛龍索 | 趙公明 |
混元金斗、金蛟剪 | 三霄娘娘 |
混元錘 | 烏雲仙 |
金霞冠、混元錘 | 火靈聖母 |
四象塔、龍虎如意、飛金劍、七香車 | 金靈聖母 |
列瘟印、瘟癀傘、形天印、瘟疫鐘、指瘟劍 | 呂岳 |
金光銼、如意乾坤袋 | 余元 |
日月珠 | 龜靈聖母 |
照天印、五龍輪、萬鴉壺、萬里起雲煙、飛煙劍 | 羅宣 |
八寶雲光帕、八卦龍鬚帕、太阿劍 | 石磯娘娘 |
火龍標 | 陳桐 |
化血神刀、戮魂幡 | 余化 |
開天珠 | 楊森 |
劈地珠 | 高友乾 |
混元寶珠 | 李興霸 |
青雲劍、金剛鐲 | 魔禮青 |
金剛鐲、混元傘 | 魔禮紅 |
地水火風琵琶 | 魔禮海 |
花狐貂 | 魔禮壽 |
萬刃車 | 韓升,韓變 |
幽魂萬骨幡 | 卞吉 |
太陽神針 | 高蘭英 |
雌雄雙鞭 | 聞仲 |
奇門遁 | 洪錦 |
金箍 | 金箍仙 |
風袋 | 菡芝仙 |
戮目珠 | 彩雲仙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