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背景
日軍攻陷平津後,分兵沿津浦、平漢、同蒲三條鐵路南下,企圖奪取整個華北地區,其中又把沿同蒲路南下,奪取山西作為戰略重點。1937年9月,開始分路向晉北進攻,突破晉綏軍第61軍
天鎮防線,12日攻陷
大同。並以主力由
蔚縣直趨
廣靈,矛頭指向
平型關。閻錫山急令所部在平型關布防,同時,八路軍由陝西來援,於9月19日抵達平型關右側的上寨地區。9月23日,敵向平型關發起攻擊。國共兩黨軍隊商定,除國民黨軍隊主力在平型關正面阻敵前進外,
八路軍第115師抄襲敵後,晉綏軍第71師由團城口出擊,共殲敵於平型關前。9月25日,八路軍準時出擊,取得殲敵1000餘人的重大勝利。9月28日,大同之敵南下,突破
茹越口,截斷平型關後路,平型關守軍乃被迫後撤。接著敵突破
寧武關、
雁門關以及整個內長城一線,於30日占領
代縣。
1937年7月7日,
盧溝橋事變發生,全國軍民奮起抗戰。在國共兩黨未達成合作抗日的協定之前,閻錫山於7月31日即允許
彭雪楓同志“使用紅軍和中共中央代表名義”,進行公開活動。8月下旬,紅軍被改編為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編入第二戰區戰鬥序列,八路軍駐晉辦事處正式成立。國共合作在山西進行抗戰的局面形成了。
中國政府最高軍事當局“為挽回危機。著眼於山西要地之確保,決定轉用平漢線兵力”。10月2日。命衛立煌率
國民革命軍第十四集團軍四個師又一個旅。經正太路運往太原,增援晉北,得悉南下的日軍總兵力約5萬人。攜帶眾多炮隊,總計250餘門。衛立煌與閻錫山商討之後認為“晉省在軍事上地位極占重要,在決戰上地形亦復有利,自應保持重大兵力。以求開拓戰勝之途。現平漢正耐及雄源方面。聞敵兵均少。以敵方在戰略上有利之行動判之,必轉移大兵於晉北”。鑒於此。衛建議“再設法抽調數師。即向太原以北輸送。仰於優勢兵力使用於決戰方面。”經與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周密研究,決定在太原以北忻口地區組織會戰。由衛立煌任前敵總指揮。
戰役起因
忻口,左倚
雲中河,右托
五台山,是太原北部的屏障。守住了忻口就能守住太原,守住了太原就可定山西而保華北。正是因為忻口有如此重要的戰略地位,所以,日寇為了實現迅速奪取華北的戰略企圖,在
平型關戰役結束後就調集重兵五六萬人、坦克150輛、大炮250門,在日酋板垣征四郎率領下向忻口進犯。
10月1日,日本中央統率部以臨參命第120號,命令華北方面軍應以一部兵力在山西北部作戰占領太原。10月7日,日軍攻下
崞縣(
原平)後,前鋒到達忻口。10月13日晨,敵軍開始發起全線大規模
進攻。
兵力對比
日軍
在忻口參戰的日軍部隊有:
第五師團、混成第15旅團、堤支隊、壹島支隊、第109團第163聯隊2個大隊和獨立混成第1旅團機械化步兵聯隊。共約2.05萬人。
中國軍隊
第2戰區將部隊編為右、中、左及預備等4個集團軍:
以第18集團軍及第73、第101、新編第2師為右集團軍,歸第18集團軍總司令朱德指揮,在五台山至峨口之線占領陣地。
以第14集團軍、第9、第15、第173第19軍等部為中央集團軍,歸第14集團軍總司令衛立煌指揮,在蔡家崗、南懷化、大白水一線占領陣地。
以第68、第71、第120師及獨立第7旅等部為左集團軍,歸第6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指揮,在黑峪至陽方口之線占領陣地。
以第34、第35、第61軍及第66師等部為總預備軍,歸第7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指揮,配置於定襄、忻縣地區。
主要過程
日軍第5師團長板垣接受了攻占太原的命令後便指揮所屬第21旅團和關東軍混成第2、第15旅團向太原發動進攻。10月3日,日軍第5師由
大營鎮出發,6日在代縣集結。混成第2、第15旅於10月1日由代縣沿公路分別向崞縣、原平進攻。此時,第2戰區第19軍
王靖國部憑藉有利地形,對日軍的進攻奮力抗擊,遲滯了敵軍的行動,並為主力部隊集中布防贏得了時間。
10月4日,日軍占領陽明堡,接著圍攻崞縣城,被守軍第19軍擊退。10月5日,日軍一部攻擊陽方口獨立第7旅陣地。經徹夜激戰,陣地被日軍突破,該旅於6日退守段家嶺、瓦窯、焦家寨、軒崗一帶。當日日軍占領寧武城。是日14時,日軍獨立混成第2旅團逼進崞縣北關外西橋一帶,第19軍2個團的陣地被毀,傷亡慘重。日軍混成第15旅團同時攻擊原平。在此地防守的第196旅與敵浴血搏鬥,日軍連續衝擊五六次,均被守軍擊退。
右翼軍總司令朱德和副總司令
彭德懷於10月3日即命令第
120師主力協同晉軍獨立第7旅利用神池、寧武西南山地遲滯日軍進攻;並令宋(時輪)支隊盡力破壞雁門關、
岱嶽鎮、
懷仁一帶橋樑、道路、電線,襲擊日軍的小部隊,令李(井泉)支隊在
利民堡、
神池、
八角堡地區之間尾襲南進之日軍。朱德、彭德懷隨即於6日12時又電令第
129師由同蒲路運至河邊村轉五台,準備協同第
115師從台懷間向平型關、
繁峙、
渾源出擊。
10月7日,日軍獨立混成第2旅團在飛機、大炮支援下猛攻崞縣城西北,中國守軍殘部退出崞縣城,轉移於辛章村附近。日軍即跟蹤追擊到辛章村附近,攻擊原平之日軍混成第15旅團與守軍第196旅形成對峙狀態。
10月5日,第14集團軍先頭第9軍(欠第47師)到達忻口,占領忻口附近之南懷化一帶陣地。10月6日,閻錫山下達對日軍出擊的命令。10月8日,閻錫山於命令各軍放棄10月6日發布的對日軍出擊的作戰計畫,全線改取守勢。
10月10日,第14集團軍主力到達忻口,占領忻口東西一線陣地,同時日軍猛攻原平。10月11日,原平遂陷,中國第二戰區忻口前線部隊已全部進入指定位置,占領了陣地。第二戰區作出進一步的調整部署:將中央軍擔任的25至30公里的正面防線再劃分為3個作戰地區,將中央軍區分為3個兵團,分別防守3個作戰地區。並令傅作義率總預備軍加入中央軍作戰。仍由衛立煌任總指揮,傅作義任副總指揮。
在日軍準備向忻口進犯時,八路軍各部隊即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的部署,向敵側後展開了積極主動的攻擊。第115師獨立團於10月10 日夜,攻占淶源縣城。第120師之第
358旅主力於10月8日,夜襲寧武縣城。該師
雁北支隊於10月1日襲占朔縣以北之
井坪鎮(今
平魯縣城),4日又收復平魯縣城(今平魯鎮)。接著該支隊對
同蒲鐵路朔縣至大同段展開破襲戰,10日在辛莊伏擊敵運輸隊,隨即逼近大同。當日軍主力於10月中旬向忻口陣地發起攻擊後,八路軍向該敵兩翼及後方廣泛展開了游擊戰。
日軍在10月8~11日占領崞縣、原平後,企圖一舉攻占忻口,直趨太原。10日,其第5師從代縣向忻口前進。12日,日軍各部隊集結於原平附近。板垣征四郎將混成第15旅及堤支隊等部編為右翼隊,第5師力左翼隊,於13日開始向忻口陣地攻擊。因兩翼有五台山和
雲中山相阻,日軍集中5000人兵力,在飛機30餘架、坦克50餘輛、炮50餘門掩護下,採取中間突破的戰法,向中央兵團第9軍第54師之南懷化陣地及左翼兵團之閻莊陣地發起猛攻。戰至10時許,南懷化沿河工事被毀,守軍傷亡殆盡,日軍乘機渡河,突破南懷化陣地。郝夢齡即以第17軍第21師2個團增援堵擊,衛立煌派第14軍之第10師及第61軍新編第4旅協力夾擊突入之敵。激戰終日,斃傷日軍3000餘人,擊毀坦克22輛,恢復南懷化東南高地。向閻莊進攻之敵,至黃昏時,增加到3000餘人,突破守軍前沿陣地。
10月13日夜,衛立煌組織部隊向日軍實施反擊,企圖圍殲突入之敵。14日2時,反擊開始後,中央兵團之第35軍第218旅向南懷化以北之弓家莊日軍反擊。日軍1000餘人則向第9軍第54師之第161旅下王莊陣地攻擊。第218旅以一部增援第161旅,旅長董其武率另一部繼續向弓家莊日軍反擊,7時攻克弓家莊。8時,日軍1000餘人,坦克10輛在飛機15架、炮20餘門的掩護下,向下王莊至弓家莊一線反撲。守軍連續打退敵人四次衝鋒,
董其武身受重傷,仍率部將日軍擊潰。在中央兵團對南懷化附近日軍開始攻擊之際,日軍亦增兵向南懷化反撲,戰鬥甚為激烈。經一日激戰,南懷化陣地又為日軍占領。右翼兵團經一日激戰,於20日將當面日軍壓迫於
滹沱河東岸至靈山腳下一帶;左翼兵團於拂曉攻占舊練莊,遇日軍增援部隊反撲,激戰終日,成對峙狀態。
10月14日20時許,衛立煌親率獨立第5旅至忻口督戰,將指揮關係作了調整:由第61軍軍長
陳長捷指揮第21師、獨立第2、第3旅(欠第4團)及新編第4旅,負責肅清南懷化之敵 ;由郝夢齡指揮第54師附第217、第218旅及獨立第3旅之第4團等部,擔任忻口-正面守備及向當面之敵反擊。
10月15日,忻口正面守軍向中泥河、
東泥河之敵反擊,曾一度攻占中泥河,但在日軍增援到達後,被迫撤回。攻占南懷化之日軍,自拂曉起,繼續向1300高地攻擊,情勢極為嚴重。左 、右翼兵團經一日激戰,仍與日軍處於對峙狀態。
10月13日至14日,八路軍第115師之第
344旅主力在平型關東北小寨村附近,斷絕日軍交通。15日,截擊由
靈丘方向駛來的日軍汽車130餘輛,並打退該敵一個營的數次反撲,迫其退回靈丘。接著第344旅主力幹當日夜襲團城口,隨後收復平型關及渾源縣城。第344旅之第688團於15日夜襲沙河鎮日軍,繳獲大批糧秣和軍用物資。18日,該團又一舉攻克繁峙。
10月15日,八路軍115師獨立團於
廣靈以南之馮家溝設伏,殲滅日軍步騎兵100餘人,繳獲滿載軍用物資的大車120餘輛、騾馬300餘匹。16日乘勝收復廣靈縣城。隨後收復靈丘、蔚縣、
易縣、渾源、
陽原等縣城。向冀西挺進之騎兵營等部,於18日克復
曲陽縣城。至29日,騎兵營等部又連克
平山、唐縣、
完縣等城,嚴重威脅了日軍
平漢鐵路北段的交通。經20餘天的作戰,第115師先後收復縣城10座,切斷了
張家口至代縣間日軍後方交通線。第120師向進攻忻口之日軍右翼及後方展開廣泛襲擊。其第358旅旅部率第715團於10月13日夜向崞縣西南之日軍進擊,一舉攻占大牛店。隨即於14日乘勝向南北大常、永興村之敵進襲,斃傷日軍120餘人。第358旅之第716團深人日軍側後,打擊敵人的運輸隊。18日,該團在黑石頭溝公路兩側進行伏擊,斃傷日軍300餘人,擊毀汽車20餘輛。20日夜,又以一部襲占雁門關;另一部破壞了廣武至大和嶺間的公路及橋樑,一度切斷了雁門關至忻口的交通。
衛立煌鑒於南懷化為全線鎖鑰,關係忻口戰役的全局,遂決定集中第21師、獨立第2、第5旅及新編第4旅等部共5個旅的兵力,殲滅南懷化日軍;並以第68師由秦家莊、舊練莊向前後城頭行動,夾擊該敵。限於16日零時前後開始攻擊。閻錫山得知當面之敵增加,恐中央集團軍兵力不足,遂電令朱德總司令指揮所屬截斷敵後交通,以阻敵續增;並即派第73師及第101師之第201旅等部,迅速輕裝赴忻縣,歸傅作義指揮。
10月16日2時,南懷化陣地反擊戰正式展開。第218旅由弓家莊向南懷化敵側背攻擊,7時攻占舊河北,9時占領南懷化北端河岸。是時,日軍飛機10餘架,協助其地面部隊一再反撲,終被擊退。郝夢齡率部向占領南懷化之敵奮勇反擊,陣地得而復失、失而復得,戰鬥異常激烈。經晝夜激戰,占據南懷化以南之日軍,大部被殲。此戰,日中雙方軍隊均傷亡數千人, 9軍軍長郝夢齡中將、第54師師長劉家麒少將(犧牲後被追晉為中將)、獨立第5旅旅長
鄭廷珍少將等,均壯烈殉國。連日鏖戰,部隊傷亡慘重,衛立煌除派陳長捷統一指揮中央兵團各部隊繼續作戰外,並電呈蔣介石,請求迅籌援軍。蔣介石即派
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二集團軍之第41軍由
潼關一帶兼程馳援。閻錫山也急令第94師及第177師之第529旅由五台山之
耿鎮、
龍泉關一帶星夜趕赴蘭台鎮、二十里舖間,歸衛立煌指揮。
與此同時,日軍汽車400餘輛,滿載步兵,由團城口西進。衛立煌遂決心固守陣地,以等援軍到達,再行反擊。乃令第217、第218旅分別撤至忻口附近集結;第54師界河鋪北岸之一部亦撤至界河鋪以南占領預備陣地。並以
國民革命軍第19軍軍長王靖國為中央兵團總指揮,第61軍軍長陳長捷為副總指揮。是日24時,衛立煌又對部隊部署作了調整,將部隊區分為左地區隊、右地區隊、中央地區隊(即原左、中、右翼兵團),分別配置於張家莊、靈山、界河鋪、大白水、南峪之線陣地,待後續部隊到達,再由兩翼轉移攻勢,包圍殲滅當面之敵。
10月17日至19日,日軍陸空協同不斷向中央集團軍之靈山、南懷化東北高地、官村、大白水等陣地猛烈攻擊。守軍擊毀其坦克、裝甲車各20餘輛,使日軍攻擊未能得逞。自20日起,日軍先後對中央集團軍各陣地施放大量催淚性毒氣,並向守軍陣地實施爆破。
日軍在地面攻擊受挫,遂由代縣西南之陽明堡機場頻繁出動飛機,加緊了對忻口陣地的轟炸 。此時,八路軍第129師先頭部隊第769團,進抵滹沱河南岸蘇龍口一帶,發現日軍飛機不斷由北岸的陽明堡機場起飛,遂決定出其不意,夜襲機場。
10月19日凌晨,第769團各部隊分別進至預定地區。擔任主攻的第3營順利偷渡滹沱河,潛入機場,發起攻擊,經過1小時激戰,共毀傷日軍飛機24架,殲滅日軍100餘人,八路軍傷亡30餘人,營長
趙崇德殉國。(“129師之
陳錫聯和
謝富治團,乘黑夜襲入陽明堡機場,燒毀日機二十餘架,殲滅守敵約一個大隊”)
10月22日,日軍增援部隊萱島支隊也投入了戰鬥。守軍頑強抗擊,並適時組織反突擊,雙方形成拉鋸戰,戰至11月1日,守軍雖“戰鬥員傷亡三分之二以上”,“日耗兩團上下”,但陣地仍巍然屹立。
10月23日,八路軍第
359旅(欠第718團)在陽明堡西南之王董堡伏擊日軍運輸隊,毀敵汽車7輛。此後 ,不斷襲擾過往日軍,使敵交通運輸進一步陷入癱瘓。由於第115師和第120師的積極作戰,使進攻忻口之日軍與大同、張家口的交通中斷,糧、彈、油料等供應斷絕,迫使敵人不得不借飛機來輸送給養。衛立煌10月24日在給蔣介石的密電中稱:“敵自雁門被截斷,糧秣極感困難,現向地方徵發雜糧中。”為此,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連電嘉獎,蔣介石於10月17日致電朱德、彭德懷:“貴部林師及張旅,屢建奇功,強寇迭遭重創,深堪嘉慰。”
忻口前線守軍與日軍對峙了20餘日,日軍無法前進,其後方及交通運輸線又受到第18集團軍游擊戰的嚴重威脅,陷於被動的境地。但晉東守軍防禦失利,
娘子關、平定、陽泉等地相繼失守,部隊正在向太原潰退,因此閻錫山於10月31日夜間決定忻口地區的守軍全線後撤。11月2日10時,衛立煌遵照閻錫山的電令,下達轉進命令。
忻口地區前線各兵團遵照衛立煌命令,於2日黃昏後脫離陣地向後撤退,由於事先已有撤退的準備與部署,因此秩序尚好。日軍於當夜發覺守軍撤退,於3日拂曉發動追擊,爾後從太原北方協同由晉東進入太原附近的日軍會攻太原。
歷史意義
忻口戰役沉重打擊了日軍囂張氣焰和不可一世的驕蠻姿態,極大地增強了中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是全面抗戰開始後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緊密配合下取得的一次成功的防禦戰,各部隊密切配合,協同作戰,以傷亡10萬餘人的代價,殲滅日軍2萬餘人,創造了華北戰場殲敵最新的紀錄。(人民網)
這一戰役破壞了日軍的河北平原會戰計畫,使平漢線中國軍隊得以南撤。
歷史評價
“敵曾以全力猛攻忻口,遭受了忻口抗戰部隊的猛烈的襲擊。忻口戰爭是華北抗戰中最激烈的戰爭,郝、劉兩將軍在前線同時作了壯烈的犧牲,衛立煌將軍指揮下的全線部隊,雖遭受了重大傷亡,毫未動搖;許多忠勇將士的英勇奮鬥,是值得每個同胞永遠紀念的。”
(任弼時《山西抗戰回憶》)
“抗戰初期國民黨軍隊在盧溝橋戰鬥和淞滬、忻口、台兒莊等戰役中英勇作戰,鼓舞了全國軍民的鬥志,打破了敵人在幾個月內滅亡中國的神話。”
(彭真《在首都各界人民紀念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四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後世紀念
紀念建築
相關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