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發不均質大國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模式與政策機制研究

後發不均質大國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模式與政策機制研究

《後發不均質大國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模式與政策機制研究》是2013年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後發不均質大國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模式與政策機制研究
  • 作者:易先忠
  • 出版時間:2013年10月
  •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 ISBN:9787543222922
  • 類別:經濟學理論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的支撐理論一直是有待突破的重大理論問題。《後發不均質大國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模式與政策機制研究》立足於“後發不均質大國”的基本國情,刻畫了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模式的決定與轉型機理,釐清了智慧財產權保護政策、研發補貼政策以及人力資源政策在兩種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模式下的作用機制,構建了提升後發不均質大國技術創新能力的路徑與戰略構局,為推進“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提供理論支撐與政策建議。
《後發不均質大國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模式與政策機制研究》由易先忠編著。

圖書目錄

第1章 導論
1.1 後發不均質大國的自主創新道路
1.2 從技術模仿向自主創新轉變的理論思考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內容
1.4 研究創新點
第2章 後發不均質大國技術創新能力提升過程中的兩個問題與相關研究進展
2.1 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模式的界定與問題提出
2.2 從國家層面如何選擇適宜的技術進步模式並促進其轉型
2.3 科技戰略政策如何實現不均質大國差異性技術進步模式的耦合
2.4 相關研究進展
第3章 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模式選擇對技術趕超的影響
3.1 後發優勢悖論及其解釋與評述
3.2 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模式選擇與技術趕超的基本模型
3.3 國際歷史經驗
3.4 處理好自主創新與技術模仿關係的必要性
第4章 技術差距與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的主導模式轉換
4.1 問題的提出
4.2 技術差距與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模式的決定模型
4.3 技術差距雙面效應與主導模式轉換
4.4 不均質大國區域技術進步模式差異性的再檢驗與解釋
4.5 結論
第5章 技術差距與人力資本約束下的主導模式轉換
5.1 問題的提出
5.2 基本模型構建
5.3 後發國主導模式的決定與轉型
5.4 主導模式與技術趕超政策效應
5.5 結論與實踐指導意義
第6章 研發資源分配與技術趕超的動態分析
6.1 問題的提出
6.2 研發資源分配的模型構建
6.3 技術差距與研發資源的分配
6.4 改變研發資源分配的政策效應
6.5 基於省際動態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
6.6 結論與實踐指導意義
第7章 後發不均質大國智慧財產權保護政策作用機制
7.1 自主創新與國外模仿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政策權衡
7.2 基於我國時間序列數據的實證分析
7.3 國外模仿、國內模仿與自主創新的知識保護政策權衡
7.4 後發不均質大國智慧財產權保護政策的困境與選擇
第8章 人力資本約束下兩類科技政策作用機制
8.1 模仿與創新的一般均衡模型構建
8.2 激勵研發還是改善研發資源供給
8.3 中國的經驗分析
8.4 結論及政策建議
第9章 後發不均質大國技術創新能力提升路徑
9.1 經濟發展階段、技術選擇與我國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的路徑
9.2 區域經濟多元與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的多元模式及其協調機制
9.3 行業經濟技術多元與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路徑
9.4 促進企業技術進步模式轉型的政策機制
第10章 後發不均質大國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的戰略構局與體制改革
10.1 後發不均質大國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的“圈層模式”構局
10.2 體制改革與技術創新能力提升
第11章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易先忠,1977年生,湖南常德人。2008年獲得湖南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2012年赴牛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現為湖南商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大國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大國對外貿易與開放經濟。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和湖南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的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世界經濟》、《管理科學學報》、《中國工業經濟》、OxfordAnalytic等刊物發表論文30多篇,獲得湖南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