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

《濟源“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是濟源市人民政府發布的規劃。

規劃詳情,政策解讀,

規劃詳情

濟源“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
根據《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創新和一流創新生態建設規劃的通知》(豫政〔2021〕41號)《濟源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濟源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通知》(濟政〔2021〕5號)檔案精神,為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加快構建一流創新生態,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特制定本規劃。
一、全麵塑造創新發展新優勢
“十四五”時期,是濟源建設創新型高品質現代化示範區的關鍵時期。必須深刻認識並準確把握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和國內外科技創新的新趨勢,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的邏輯起點、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為濟源創新型高品質現代化示範區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期間,濟源積極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搭建創新平台,著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不斷完善企業創新生態,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釋放創新活力,科技創新總體實力穩步提升。
1.綜合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十三五”期間,濟源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穩步增長,培育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總體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截至“十三五”期末,濟源全社會研究開發投入經費14.5億元,較“十二五”期末增長62.0%,占GDP比重達到2.0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1.2%。在綠色環保、新能源、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行業初步形成了特色和優勢,認定高新技術企業52家,數量較“十二五”期末增加38家,實現高企數量倍增,以豫光金鉛、濟源鋼鐵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集群帶動作用初步彰顯。
2.各類創新平台載體加快建設
“十三五”期間,濟源加快推進“四個一批”建設,各類研發平台建設數量實現高速增長。截至“十三五”期末,濟源建成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2家,數量較“十二五”期末增加19家。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國際聯合實驗室和省級新型研發機構實現“零”的突破,分別增加1家、1家、4家;建成市級企業技術研究中心94家、市級重點實驗室38家,數量較“十二五”期末分別增加30家、21家。共擁有國家級星創天地3家,省級星創天地9家,中原學者工作站1家、院士工作站1家、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1個、濟源創新型科技團隊51個。
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持續深化,人才發展環境不斷最佳化。申報推薦科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2人,培育評選濟源創新創業團隊73家、科技創新創業人才40人,省級創新型科技團隊3家,中原企業家領軍人才4人、中原科技創業領軍人才3人,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建成河南省院士工作站1家、中原學者工作站1家。
3.多項科技成果實現突破
“十三五”期間,濟源共承擔國家科技計畫項目1項、省級科技計畫項目33項,實施市級科技計畫項目281項。完成省級科技成果登記67項,其中1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科技成果獲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8項科技成果獲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授予市級科技進步獎37項、科學技術合作獎1項。科技成果登記67項中,國際領先1項,國際先進2項,國內領先41項,國內先進17項。“濟世藥業年產250億丸丸劑技改項目”獲科技部“科技助力經濟2020”重點專項立項支持,海灣實業和河南河大納米材料項目分別獲省重大科技專項立項支持。
4.創新創業環境持續最佳化
“十三五”期間,濟源先後出台了《中共濟源市委濟源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若干意見》(濟發〔2017〕7號)《濟源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濟源市加快科技創新驅動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濟政〔2017〕14號)《濟源產城融合示範區管理委員會關於進一步促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科技創新驅動發展若干政策的實施意見》(濟管〔2020〕10號)《濟源市科學技術局關於印發濟源市科技攻關計畫管理辦法等四個管理辦法的通知》(濟科〔2017〕55號)等一系列政策檔案,科技創新政策環境不斷改善。濟源進一步加大獎勵力度,連續五年對科研平台建設、科技創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獎金總額超過6000萬元,全社會創新、創造、創業環境氛圍不斷最佳化,創新創業活力日益增強。
5.科技體制改革深入推進
“十三五”期間,濟源發布了一系列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的政策措施,探索建立濟源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市級科技計畫項目統一管理。尊重科研人員主體地位,調動科研人員積極性,從開放橫向科研項目、提高新型研發機構待遇、促進人才雙向流動、改革財政科技資金管理制度等方面賦予科研人員更大技術路線決策權和經費支配權,為科研人員減負鬆綁,提高了項目服務能力和管理效率。加快實現政府職能轉變,率先在全省引入科技計畫項目委託第三方全程管理,全面提高科技計畫項目實施效率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濟源科技項目已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的項目管理和監督體系。
6.科技扶貧工作成效顯著
“十三五”期間,濟源堅持把科技扶貧作為全市精準脫貧攻堅戰的先鋒力量,著力構建省市鎮三級聯動的“科技特派員”體系,以省、市科研院所和參與技術推廣服務的企事業單位為依託,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和力量,出台了《中共濟源市委組織部濟源市科學技術局濟源市財政局濟源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濟源市扶貧開發辦公室關於印發濟源市科技特派員助力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的通知》(濟科〔2018〕37號)《濟源市科學技術局濟源市科技扶貧三年工作實施方案(2018—2020年)》(濟科〔2018〕14號)《濟源市科學技術局2018年科技扶貧雙月攻堅行動實施方案》(濟科〔2018〕16號)《濟源市林業局中共濟源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濟源市科學技術局濟源市財政局濟源市扶貧開發辦公室關於印發濟源市科技助力核桃產業扶貧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濟林〔2018〕164號)等一系列支持政策,立足基層,瞄準產業需求,精準服務指導,開展“線上技術培訓”“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班”等專項服務活動,累計開展科技服務1842次,服務農戶25800人、脫貧戶803戶。
(二)發展形勢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新征程、建設科技強國的關鍵開局期,是確保高質量建設現代化河南、確保高水平實現現代化河南、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絢麗篇章的關鍵時期,濟源面臨著新機遇和新挑戰。
1.國際層面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科技創新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全球科技創新進入高度密集活躍期,人工智慧、量子信息、區塊鏈、腦科學等新興技術加速疊代,學科交叉融合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和經濟社會發展加速滲透融合。國際環境錯綜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逆全球化、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思潮暗流涌動,圍繞科技制高點的競爭空前激烈,為我國引入外部創新資源、提升創新能力帶來極大挑戰。與此同時,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加速全球科技脫鉤及產業鏈重塑,各國充分意識到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是推動經濟復甦的最大動力,以美歐日韓為代表的已開發國家加緊制定面向未來產業的競爭戰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聚焦重點領域加強前瞻布局。“十四五”時期,高科技產業發展關乎全球創新版圖與經濟格局的趨勢走向,科技創新是各國應對國際競爭的戰略抉擇。
2.國內層面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面向現代化建設全局,強調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十四五”時期,科技創新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被寄予厚望,推動科技創新既是當前實現社會發展轉型、破解經濟發展深層次矛盾的必然選擇,也是未來新發展階段推動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的應有之義。全國各地都在爭相搶占科技創新制高點,打造區域創新發展的新引擎。北京懷柔、上海張江、合肥、深圳聚力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北京、長三角、粵港澳加快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成都、重慶、武漢、西安著力打造區域性科技創新中心。
3.省級層面
我省區位優勢突出、產業基礎堅實、套用場景豐富、市場潛力巨大,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原城市群、國家中心城市等戰略相繼落地,特別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疊加效應日趨凸顯,創新發展勢頭強勁、創新需求日益迫切。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能力依然不足,科技基礎仍然薄弱、科技投入不足、高端創新人才團隊匱乏、創新鏈產業鏈結合不夠緊密、科技開放合作不夠廣泛深入、省市、部門協同不夠。
4.自身層面
濟源作為豫西北核心發展區,連線豫西北、晉東南,具有重要樞紐位置優勢和區域合作發展優勢。鄭洛新國家級自主創新示範區獲批、鄭州“1+8”都市圈擴容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濟源帶來歷史性發展機遇。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立後,將在鄭州、洛陽、新鄉三個國家高新區著力打造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重點開展科技服務業區域試點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企業孵化體系、新型研發組織、科技金融結合等方面的試點示範。作為緊鄰洛陽的濟源,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成立對濟源的高質量發展無疑具有重大意義。
總體來看,濟源科技創新正處於新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十四五”時期,必須抓住重大歷史機遇,堅持科技創新在濟源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強化奮勇爭先的競進意識,乘勢而上,抓住關鍵領域重點突破、瞄準競爭前沿求得先機,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與水平,在新一輪競爭中爭取掌握主動、贏得未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啟創新引領濟源高質量發展新局面,開啟豫西北創新高地建設新征程。
(三)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立足構建新發展格局,緊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鄭州“1+8”都市圈等重大戰略機遇,增強不進則退、慢進亦退、不創新必退的緊迫感,全面推動省委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在濟源落地生根,完善創新體系,做強創新平台,壯大創新主體,集聚創新人才,健全創新制度,最佳化創新環境,加快形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為濟源創新型高品質現代化示範區建設提供有力科技支撐。
(四)基本原則
——創新引領。堅持創新在濟源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對標先進,加快趕超引領步伐。以推動科技創新為核心,激發全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潛能,充分發揮高質量發展第一動力作用,加快創新型高質量現代化示範區建設。
——引聚融通。暢通高水平開放通道,積極融入國際國內科技創新網路,加快匯聚各類高端創新資源。打破創新主體間的體制壁壘,加強各類創新基地、平台、團隊的協同聯動,加速創新要素整合,加快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融合,打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通道。
——支撐賦能。面向國家戰略和省市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科技需求,明確主攻方向,建立健全政產學研用統籌協調機制,集中優勢資源,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儘快實現共性關鍵技術和“卡脖子”技術的突破,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
——科技惠民。聚焦鄉村振興戰略,把科技創新與改善民生福祉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相結合,整合科技創新資源,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和人民生活品質,助推城鄉統籌共同富裕,助力現代化城市建設。
(五)主要目標
到“十四五”末,濟源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台階,基本構建起完備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高端創新平台、創新主體、創新要素充分集聚,產學研合作更加緊密,創新成果不斷湧現,高新技術企業群體不斷壯大,實現科技創新能力的大提升。
——創新投入大幅增長。加大財政科技投入,把科技投入作為重要的公共投入和戰略性投入,在年初預算安排時予以重點保障。引導全社會加大創新投入,發揮財政科技投入對全社會創新投入的放大、示範、增效作用,科技促進經濟發展的能力穩步提升。
——創新平台集聚倍增。建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高能級科技創新平台,圍繞重點產業集群聯合或單獨建設一批創新平台或機構。到“十四五”期末,市級及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機構總量較“十三五”末實現倍增。
——創新企業不斷湧現。聚焦重點產業領域,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大力培育科技型創新型企業,擇優孵化創新龍頭企業、“瞪羚”企業和“雛鷹”企業。到“十四五”期末,高新技術企業增速位居全省前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基本實現研發活動全覆蓋。
——創新人才加速薈集。實施更具吸引力的高端人才政策,人才發展環境不斷最佳化。培養一批本地創新人才隊伍,提升企業家隊伍建設,縱深推進人才評價、職稱評審機制改革,創新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增強。
——開放合作能級提升。鄭州“1+8”都市圈、豫陝晉、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合作不斷拓寬加深,吸引集聚一批高端創新資源和科技成果,打造區域創新資源合作共享和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平台。
——創新環境更加最佳化。政府職能加快由管理向服務轉變,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創業孵化、培訓推廣、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務日趨活躍,專業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快速壯大,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市場化新型研發組織、研發中介和研發服務外包新業態逐步顯現,創新創業良好生態基本形成。
表1 濟源“十四五”科技創新預期性指標
序號
指  標
2020年基礎
2025年預期性目標
1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增長(%)
6.8
8(年均)
2
財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
1.52
不低於省定預期目標
3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支出
占營業務收入的比重(%)
0.98
1.5
4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
工業增加值比重(%)
31.2
35
5
技術契約交易額(億元)
1.09
3.8
6
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家)
76
150
7
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家)
71
140
8
市級及以上科研機構(家)
169
340
9
科技進步貢獻率(%)
60
65
二、加快構建創新平台建設體系
深入落實科研機構倍增提質專項行動,面向濟源產業創新發展需求,打造“企業(院所)—市級—省級—國家”創新平台梯次建設升級機制,到“十四五”末,爭取市級及以上各類研發機構總量達到340家,實現濟源市級以上創新平台提質倍增目標。
(一)加快培育戰略創新平台
積極融入省實驗室體系。整合濟源創新資源,圍繞省實驗室體系,在納米新材料、有色先進材料等領域積極創建省實驗室或成為其分支(基地),積極推進濟源與河南大學聯合共建龍子湖實驗室,積極參與建設中原關鍵金屬實驗室,支持濟源現有省級重點實驗室改造提升、最佳化重組,加快提升濟源戰略創新能力。
爭創高端特色創新平台。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在納米材料、有色金屬、特殊鋼材料、電子信息、現代化工、高端裝備、食品飲料、綠色環保、現代農業等領域爭創省級產業研究院、中試基地和技術創新中心,打造集研發、中試、產業化、工程化於一體的創新聯合體,帶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對成功獲批的省級及以上產業研究院、中試基地、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高等學校協同創新中心等高端特色創新平台,建立市級和承載主體聯動支持機制。
(二)鍛造提升高能級創新平台
瞄準國際前沿,聚焦國家戰略目標和我省重大需求,加快謀劃布局一批省級以上高能級創新平台。鼓勵支持企業聯合中國科學院、西安交通大學、北京化工大學、鄭州大學等高等院校以及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建設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各類省級及以上研究平台。支持行業骨幹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建設申報省企業技術中心、省工程研究中心、等高能級創新平台。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設高層次科研機構,引導支持高校院所科研人員通過兼職創新、長期派駐、短期合作等多種方式與企業共建省級及以上創新機構,提高研發機構建設能力;面向濟源產業發展需求,加強與鄭州“1+8”都市圈城市的交流合作,加大校企合作、校地共建研發機構力度,大力支持濟源企業與國內外科研機構開展對接與合作,主動引進、建設一批高水平科研機構。“十四五”期間,爭取新建設(備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發機構等省級各類研發機構40家。
(三)支持建設新型研發機構
鼓勵支持行業龍頭企業、骨幹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產學研用協同推進機制,組建獨立法人性質的新型研發機構,布局建設一批重大新型研發機構。繼續強化政策支持力度,促進濟源新型研發機構健康發展,加強與省內外知名高校交流合作,以中試熟化研發、科技成果轉化、中小企業孵化為主要任務,引進建設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圍繞重點產業、新興產業研究組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積極與省科學院合作,構建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協同創新機構體系。
(四)加快培育市級創新平台
圍繞濟源優勢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謀劃建設一批市級技術創新平台,開展共性關鍵技術和工程化技術研究,推動套用示範、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力爭在具有特色和優勢的關鍵領域首先實現創新平台建設的量變和質變。結合工業、農業、林業、教育、衛生健康、環保全全等領域需求,研究增設新類型市級創新平台或機構,制定完善市級平台管理辦法,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優惠政策引導作用,積極指導推動各行業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公益機構建設申報市級各類科技創新平台,對市級研發機構的建設和評選採取“應建盡建、達標即準”原則,提高市級研發機構的建設質量與數量,進一步壯大省級創新平台的後備建設力量。對已建成的市級創新平台,加強實驗儀器設備等硬體提升和科研項目研發支持力度,組織指導其對照相應省級平台標準逐步升級,提高平台建設質量。“十四五”期間,爭取新建設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各類研發機構130家。
(五)培育壯大創新平台後備力量
對未建設市級創新平台的企事業單位,鼓勵其結合自身發展需求,加強產學研合作,按照“有場地、有人員、有經費、有設備、有活動”的標準,在本單位內部優先建設技術(研究)中心、檢驗中心、設計中心、實驗室、中試車間、試驗基地、研究所(院)等各種形式的科研創新機構,參照市級平台規範機構人員、經費、項目管理,逐步提質升級,有效培育壯大市級及以上研發機構後備建設力量。優先支持企事業單位內部研究機構升級建設市級平台。
(六)構建創新平台梯次升級機制
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優惠政策引導作用,積極指導推動各行業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公益機構分類分級建設研發機構;依託企事業單位內部研發機構,建設市級及以上創新平台培育後備庫,加強幫扶指導,推動企業內部機構、市級研發機構向上對標、逐步升級,進一步打造“企業(院所)—市級—省級—國家”創新平台梯次建設升級機制,系統推進高水平、高層次和高質量創新平台建設。
三、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力量
加大對科技型企業的引育力度,完善“微成長、小升規、高變強”創新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加快形成以創新龍頭企業和“瞪羚”企業為引領的創新型企業集群,充分發揮本地院校科研創新能力,壯大科技創新主體規模。
(一)重點培育創新引領企業
聚焦濟源新興產業和戰略支柱產業發展,實施創新型企業樹標引領行動,把科技型企業作為創新引領企業重點培育對象,擇優培育行業帶動性強、創新能力優的創新龍頭企業。指導培育一批國家、省“專精特新”企業,遴選培育1—2家核心競爭力強的創新龍頭企業,2家創新水平高、發展速度快、成長性好的“瞪羚”企業。爭取引進培育若干科創板後備企業,引導企業向特定細分產品領域延伸、發展,爭取在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方面實現“零”的突破。
(二)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
大力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畫,重點圍繞有色金屬、裝備製造、化工等傳統支柱產業和新材料、節能環保、食品飲料等新興產業,梳理挖掘培育高新技術企業,進一步提升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數量及質量。加強部門協同、上下聯動,進一步創新管理方式、最佳化工作流程、提升便利化服務水平,推動高新技術企業提質增量。加大高新技術企業支持和引進力度,做好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指導和服務,落實對高新技術企業的獎補和稅收優惠等政策,激勵企業開展持續創新,推動高新技術企業高質量發展,為高新技術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到“十四五”末,濟源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50家。
(三)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
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春筍”計畫,完善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體系,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舉辦創新創業大賽等方式,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管理指導、技能培訓、市場開拓等服務,推動一批傳統製造業企業成長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中小企業上檔升級。建立“應評盡評、應入盡入”的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機制,發展壯大科技型中小企業隊伍規模。加強創新創業孵化生態體系建設,引導各類社會資本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到“十四五”末,濟源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40家。
(四)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
積極引導企業走創新發展之路,支持規上工業企業自建、合作建立或產業鏈共建各類研發機構,指導其創建國家、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試基地、市級研發平台、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台。通過政策宣傳、財政獎補、優先支持等方式鼓勵引導企業加強科研投入並做到研發活動應統盡統。引導國有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完善國有企業經營業績考核辦法,提高創新轉型考核權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利用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共享平台等開展研發活動。大力推動規上工業企業平台建設、項目申報和校企合作,在全省率先實現濟源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
(五)支持組建創新聯合體
引導和支持有條件的領軍企業以共同利益為紐帶、市場機制為保障,聯合行業上下游、產學研力量,組建體系化、任務型的創新聯合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套用,承擔重大租技項目,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著力突破制約產業發展關鍵技術,推動濟源產業轉型升級。鼓勵創新龍頭企業發揮自身的研發、資本、技術、市場等優勢資源,吸引中小企業圍繞新業務新產業聯合創新,鼓勵中小企業以專業化分工、研發外包等方式與大企業建立穩定的合作關係。引導行業龍頭企業擴大協同創新範圍,支持不同行業骨幹企業加強技術交流,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產業研究院、重大新型研發機構等基礎上,跨區域跨行業組建更加聚焦產業目標、更加緊密協作、更加高效利用資源的創新聯合體,共同發展提高區域內創新資源利用率和科技創新水平。
(六)提升高校院所創新能力
堅持科教融合、學科交叉、開放協同,加大對濟源職業技術學院、黃河科技學院提質培優建設支持力度,支持高等院校學科學院、專業設定最佳化調整,引進培育高水平技術人才,加強學術交流合作,發揮學術交流作為激發創新火花的源頭活水作用。加強與省科學院合作,建設河南省科學院濟源先進材料研究院,組建濟源科學院,堅持“四個面向”,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提升科研機構創新能力。支持濟源市農業科學院重建重塑,做優做強濟源市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綜合實力,打造中原特色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實現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轉化活動全覆蓋。
四、加快打造創新人才高地
強化濟源創新驅動發展的人才支撐,實施濟源招才引智等人才計畫,創新人才引育模式,建立結構合理、梯次發展的高質量人才自主培養體系,完善創新型科技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強化人才服務保障,最佳化人才創新創業發展環境。
(一)積極引進創新人才和團隊
完善“全職+柔性”引才引智機制,全方位落實人才獎勵補貼、薪酬待遇、醫療社保、子女入學、居留便利等政策,建立完善具有競爭力的人才政策體系。加大柔性用才、項目引才力度,實施“高層次人才雙引雙培”計畫(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雙引進雙培育),多渠道開闢“綠色通道”,大力引進院士和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並加大對其創新創業扶持力度。依託“院士工作站”“中原學者工作站”“國際聯合實驗室”等創新載體建設聚集高層次科技專家人才,拓寬高層次人才來濟開展合作研究和學術交流渠道。對高層次人才來濟創新創業,且其項目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或技術成果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或填補國內空白,具有較高科技含量、良好市場潛力和市場化條件的,給予相應的創業場所、工業用地、獎勵補貼、創業補貼、生活補貼等。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開展特別重大的科技項目,採取“一事一議”方式予以支持。
(二)加強培養中青年科技創新人才
實施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行動和青年人才托舉工程,注重培養使用青年科技人才。研究並最佳化整合“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等項目,建立創新人才資源庫,有重點地遴選支持一批學者、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加強青年科技人才戰略儲備。加大對中青年科技創新人才的發現、培養、使用和資助力度,各類培養計畫、項目向其適當傾斜,擴大支持規模,形成科技人才成長梯隊。設立針對45歲以下中青年創新型人才的專項扶持計畫,發掘有潛質的培養對象,支持各開發區管理辦公室、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對成績突出、潛力巨大的個人和創新團隊實行“一事一議,按需支持”的方式,為中青年優秀人才創造寬鬆的創新環境,開闢成長成才的綠色通道。
(三)著力培育企業創新管理人才
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戰略眼光、市場開拓精神、管理創新能力的優秀企業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業創新管理人才隊伍。加大企業家創新能力培育力度,積極實施本地企業家培訓工作,組織企業家走進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等高等院校開展定向培訓,搭建濟源和北上廣、江浙滬、粵港澳大灣區等先進地區人才交流學習平台,開拓企業人才思維,形成科技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共識。鼓勵包括非公有制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積極選送優秀管理人才到國家有關培訓機構、國際跨國公司和國內外知名大學研修,提高戰略思維和變革創新能力。每年組織民營企業家尤其是新生代企業家參加高質量創新培訓交流活動,提升本土企業家綜合素質,積極培育並推薦優秀人才評選中原科技創業領軍人才、中原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原學者等“中原英才計畫(育才系列)”。
(四)努力拓寬招才引智新渠道
加強濟源在外人才的聯繫服務,做好“鄉情”人才,廣泛吸引濟源籍和有濟源成長工作經歷的人才回濟創新創業,不斷凝聚濟源在外人才力量。結合河南省招才引智大會和博士服務團選派,指導企業結合自身需求認真發布人才需求,搭建人才對接洽談平台,幫助企業引進所需高端人才,全面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加強與國際人才中介機構、外國專家組織、駐外機構、華人社團的交流合作,建立市場化引才薦才長效機制,搭建常態化互動平台,重點引進在國外大學、科研機構擔任教授級的華人教授和華人科學家,做到供需有效對接、工作一體聯動。
(五)持續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
整合濟源人才評選項目,打破信息壁壘,構建高質量人才發展體系。允許國有企業與發明人事先約定科技成果分配方式和數額,允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歸屬研發團隊所得比例不低於70%。支持和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兼職創新,兼職獲得的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不計入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不作為績效工資總量基數。探索採用年薪工資、協定工資、項目工資等方式聘任高層次科技人才。改革人才評價機制,構建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
(六)不斷最佳化人才安居發展環境
制定落實濟源構建高質量人才發展體系若干措施,設立人才建設專項資金,對引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團隊),在個人住房、生活補助、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方面予以政策保障支持。對重大關鍵技術和項目的創新創業人才(團隊),其引進支持政策可實行“一事一議”。打造“一城一窗一卡一碼”人才服務平台,實行引才跟蹤服務機制,籌建濟源專家人才服務中心,建立重點企業引進人才問題信息庫,定期對相關問題進行綜合研判協調解決,吸引留住一批緊缺急需科技人才和技術骨幹,為實現濟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持。
五、縱深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
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打破制度藩籬,打通科技成果與現實生產力的“最後一公里”,充分釋放科技創新活力。
(一)完善創新主體政策體系
持續完善科技政策支撐制度,結合國家、省最新政策和濟源實際,在項目經費管理、科研自主許可權、人才培育建設等方面研究完善科技創新制度,構建促進深度融通發展的創新關聯政策,強化以提升產業創新能力為導向的產業創新政策,加強促進區域創新“優勢互補”格局形成的政策,塑造適應全球科技創新競爭新格局的開放創新政策,營造公平、公正、有利於科技創新的環境政策。修訂製定一批科技投入、基礎研究、創新主體、重大創新平台、高層次人才隊伍等方面的政策制度,加強對企業創新的直接支持。強化頂層設計和統籌最佳化,加強部門間的統籌協調,促進科技、教育、產業、財稅、金融、人才等政策協同,充分發揮系統效應和整體效能。
(二)重塑科技管理體制機制
對科技管理部門進行重塑性改革,探索引入聘任制公務員,探索實施項目專員制,規範提升科技項目委託專業機構管理模式,形成職責清晰、銜接精準的項目管理監督創新機制,構建從研發到產業化全程跟蹤服務的科研管理體制,推動科技部門由管理機構向作戰隊伍轉變、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集中精力抓戰略、抓改革、抓規劃、抓服務。
(三)深化科技計畫管理改革
創新科技項目遴選組織方式,最佳化市級科技計畫體系,建立面向產業需求的科技項目形成機制,完善“企業出題、政府立題”的科研攻關模式。綜合運用公開競爭、定向擇優、滾動支持等差異化方式遴選項目,推行實施“揭榜掛帥”、首席科學家制等科研項目組織機,完善項目管理鏈條,形成政府部門、承擔單位、專業機構“三位一體”的科研管理體系。
提高科研項目實施效率,在市級科技重大專項中指導推行首席專家(技術總師)負責制,探索建立科研財務助理、項目服務專員或項目經理人制度,保障科研人員集中精力實施研發。最佳化科技管理流程,持續升級“濟源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全面推行項目材料網上報送和“一次報送”,開展市級科技計畫項目經費“包乾制”改革試點,實行項目負責人科研誠信承諾制,簡化一般科技項目和重大科技項目管理環節,實行“里程碑”考核等管理方式,將評價重點放在科研成果的質量、效果上,進一步簡化申報流程和申報內容,切實減輕科研單位負擔,提高企事業單位科技創新積極性,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科技創新活力。
(四)推進科技領域放權賦能改革
賦予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大項目自主權,進一步向項目負責人下放技術選擇、經費調劑、人員調配等許可權。擴大科研單位收入分配和用人自主權,推進落實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濟源市農業科學院等事業單位崗位設定、人員聘用和績效考核自主權。
深入推進科研人員“減負鬆綁”行動,指導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簡化科研儀器設備採購流程,合理確定採購方式。鼓勵科研單位探索試行更靈活的薪酬制度,對急需緊缺、業績突出的極少數高層次人才探索實行年薪制。支持科研單位建立完善科研人員職務發明成果權益分享機制,支持科研人員帶著創新成果兼職創新創業,支持科研人員與企業合作開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
轉移下放科技管理許可權,結合濟源放權賦能改革,加強溝通協調和業務培訓,依法賦予開發區管理辦公室、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更多科技事項管理許可權,進一步擴大各開發區管理辦公室、各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科技創新工作自主權,提高科技創新工作效率。
(五)推行人才評價機制改革
改革人才評價機制,持續開展“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清理活動,堅決破除“唯論文”不良導向,確立以質量、貢獻、績效為核心的評價導向,樹立良好人才選拔評價機制。支持高校院所增強科研創新能力,簡化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濟源市農業科學院等人才智力密集型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和其他特殊人才的招聘程式。最佳化完善濟源初級職稱評審流程,推進網上評審、評審政策進企業,提升人才吸引力度和服務保障水平。
六、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套用
圍繞濟源重點產業發展需求,以及農業發展和社會民生科技需求,重點突破一批重點領域關鍵技術,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引領支撐現代產業的技術體系。
(一)加強傳統優勢產業關鍵技術突破
圍繞有色金屬、鋼鐵及裝備製造、化工、綠色食品及飲料加工等領域,加強自主創新和產學研合作,重點突破一批促進產業技術升級的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傳統優勢產業進入創新鏈的中前端,促進傳統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
專欄1:傳統優勢產業關鍵技術重點方向
有色金屬。高附加值產品關鍵生產技術,重點開展高純有色金屬和材料、高端銅材料、高性能合金材料、鍍鋅材料、靶材、稀貴合金、粉體材料和鈦基新材料研究生產技術,高性能鉛合金、鋅合金、銅合金以及銦銻鉍等小金屬合金材料研究生產技術,鉛碳電池、高品級海綿鈦、高性能綠色新型鈦白粉研究生產技術。有色金屬材料回收高效利用技術,最佳化提升金、銀、硒、碲、鎘、砷、銻、鉍等伴生元素稀有元素綜合提取技術,重點開展鍺、鎵、鉈綜合提取技術,降低鋅冶煉直流電耗技術,廢氣廢水治理回收技術,餘熱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鋅冶煉氟氯脫除技術,高純硫酸、新能源鋰電池材料研發生產技術,有色產業固廢資源化技術,大宗固廢高效清潔技術、廢水中氟氯脫除技術、廢水中無機鹽治理技術,石膏工業固碳技術。
鋼鐵及裝備製造。特殊鋼關鍵共性技術,重點發展高潔淨度及夾雜物控制關鍵技術,高均質化凝固及組織控制技術,成品材表面質量控制關鍵技術,高品質特殊鋼生產用關鍵耐火材料質量控制關鍵技術,含硫鋼的硫含量控制及硫化物綜合控制技術,特殊鋼軋制過程的組織控制關鍵技術、高韌性產品關鍵技術等;
特種鋼關鍵生產技術,重點發展高強度和高品質優質模具鋼、核心基礎零部件用鋼研發及生產技術,氫冶金、非高爐煉鐵、高潔淨鋼冶煉、無頭軋制等前沿技術,鍛造用非調質鋼、微合金化棒材鋼開發與套用技術、石化工程用不鏽鋼及其製品關鍵技術、高端彈簧鋼冶煉、軋制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傳統裝備製造技術,重點發展高性能軸承、高應力彈簧、傳動聯結件、輪轂等汽車零部件專用裝備深加工技術,礦用電器、石油裝備、電力裝備、機械零部件加工技術;節能減排關鍵技術,重點發展裝備大型化改造技術,燒結煙氣循環、高爐煤氣精脫硫、燒結機頭高效脫硫脫硝技術,熔融鋼渣餘熱回收、中低溫餘熱利用、高溫超高壓煤氣發電技術。
現代化工。煤化工領域,重點發展苯、焦油等副產品深加工技術,電子溶劑、醫藥中間體等苯下游產品研發生產技術,針狀焦、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碳纖維、碳微球等高端碳材料開發技術;鉑、釕、銠基等煤化工催化劑研發生產技術,綠色甲醇(液態可燃氫)製備技術;鹽化工領域,重點發展高性能、高品質、特種PVC樹脂等產品研發生產技術;石油化工領域,重點發展重點發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氨脂等高附加值產品;精細化工領域,重點發展推廣高有機物高含鹽及污酸廢水處理工藝,特種膜回收淨化技術,鋰電池原料、新型綠色水處理劑研發生產技術,高純四氯化鈦、高純海綿鈦製備技術,亞氧化鈦功能材料研究套用,納米二氧化鈦、電子級鈦白研發生產技術。
綠色食品及飲料加工。加工製造技術,圍繞小麥主食製品、肉製品、速凍食品、休閒食品等,重點開展綠色節能工藝挖掘與最佳化、食品添加劑與配料綠色製造、資源精深加工和高值利用等關鍵技術研發,突破高效提取、質構重組、綠色殺菌、節能速凍、標準化調理、連續化烹調、便捷化復熱等核心共性技術;保鮮物流技術,重點開展食品冷鏈物流過程中品質劣變控制、微環境智慧型化監控和品質質量及安全溯源技術研究,突破食品原料綠色保鮮減損技術、食品高效節能預冷降溫技術、微環境及產品質量安全信息的實時感知技術,新型食品包裝材料研究開發。
(二)加強新興產業關鍵技術突破
聚焦納米新材料、電子信息、高端裝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綠色環保等新興產業重大科技需求,建設一批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創新與轉化平台,組織實施市級重大科技專項並給予財政資金支持,加快攻克產業發展關鍵共性技術。
專欄2:新興產業關鍵技術重點方向
納米新材料。重點研究發展納米金屬材料、納米碳纖維材料、綠色納米催化材料、電子級球形納米材料、硫化物納米材料、稀土納米材料、納米土壤修復劑材料、高性能濕法混煉膠等新材料,微懸浮法糊樹脂等高性能PVC樹脂,差異化尼龍6切片、特種尼龍纖維新材料,生物基聚合物及複合材料,冶金用關鍵耐火材料、新型高效節能耐火材料等新型高溫材料,特種工業陶瓷、電子陶瓷、防爆陶瓷等新型陶瓷材料,發片式多層陶瓷電容等新型電子元器件材料,高純靶材、高純度單晶銅線、半導體封裝用鍵合線等工藝輔助及封裝材料,鋰電池正、負級和電解液等材料,碳纖維、超高分子聚乙烯纖維等高性能纖維材料。
電子信息。突破2代/3代半導體材料、新型顯示與智慧型終端、智慧型感測器、新一代顯示技術等領域關鍵技術瓶頸,重點研究發展砷化鎵、磷化銦、碲化鎘等半導體材料,5G智慧型終端產業化生產技術,顯示功能薄膜材料、封裝材料、高純度靶材等關鍵材料及配套技術,光敏、聲敏、熱敏等智慧型感測器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技術,陣列探測器、非線性光電器件等設計製造工藝技術,高可靠片式元器件、複合元件和集成無源元件製造技術,片式高溫高頻大容量多層陶瓷電容器產業化生產技術,片式熱敏、壓敏電阻技術,高頻高穩定高精度頻率器件產業化生產技術。
高端裝備。突破礦用裝備、石油裝備、電力裝備、高端儀器儀表、重型起重機械等細分領域關鍵技術,重點研究發展新型掘錨機、大直徑硬岩掘進機等高端智慧型設備,煤礦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統開發套用,熱處理、摩擦焊接、高強度鑽桿、抗硫鑽桿、低溫鑽桿等先進技術和產品研發,大型智慧型起重機研發生產技術,碲化鎘、銅銦鎵硒及矽薄膜等電池產業化技術及設備研發套用,線上測量、分析、監測專用儀器儀表研究開發,3D列印、核心零部件關鍵技術研發攻關,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產品研發套用。
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圍繞可再生能源研發風電核心零部件,重點發展風電機組配套部件及基礎結構件、設備監測與智慧型診斷等關鍵技術,高性能、低能耗光伏材料製備工藝;圍繞先進儲能發展高密度新能源儲存技術,重點發展鋰電池、鈉電池、純鉛電池、鉛炭電池、鋅鎳電池、鋅溴電池等高密度新能源儲存電池,新能源電池換電技術及設備;圍繞動力電池技術開展氫燃料電池、固態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和產業化,重點發展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膜電極等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動力電池運輸倉儲、維修保養、安全檢驗、退役退出、回收利用等全周期技術體系。
生物醫藥。立足傳統優勢的同時,發揮新勢能、新工藝、新技術的突破帶動作用。突出生物技術藥物、化學藥物、中藥等重大產品研製,著力打造國家硒源研究轉化基地,創新開發、篩選相關新硒化合物,在糖尿病、腫瘤、肝病等領域重點突破,為開發相關新藥提供前期準備;重點研究開發冬凌草、懷藥等道地藥材新型系列產品,中藥片劑、針劑、膠囊、口服液等專科用藥現代藥物製劑技術,冬凌草藥食同源新產品、L—硒保健食品、富硒食品等系列綠色優質健康產品,昆蟲病毒生物農藥新品種。
綠色環保。圍繞新型水處理裝備,重點發展高通量、持久耐用的膜材料和組件,地下水高效淨化技術及產品,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成套處理裝備,污泥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技術裝備;圍繞資源清潔回收利用產業化,重點發展大件物品破碎剪下、分選等技術及裝備,精細分離提純、高效分揀、全組分回收利用等技術及裝備。
(三)加強未來產業關鍵技術突破
聚焦氫能與儲能、前沿新材料、未來網路、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重大科技需求,以“現有產業未來化”和“未來技術產業化”為指引,強化基礎研究,形成技術突破,打造“研發+產業+套用”技術轉化鏈條,支撐引領未來產業起步發展、不斷壯大。
專欄3:未來產業關鍵技術重點方向
氫能與儲能產。聚焦氫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校企合作推動基礎前沿和共性關鍵技術自主研發,研究開發臨氫材料、碳捕集、綠色制氫與儲運等產業關鍵技術。
前沿新材料。依託納米產業重點開展量子點發光材料、球形氧化鋁氮化硼導熱材料、FCC催化劑、金屬導電抗菌劑等先進納米材料關鍵技術攻關,研究開發金屬球形粉末、納米結構和納米改性球形粉體材料成形與製備技術;依託化工產業重點開展碳基材料、石墨烯複合材料、特種石墨、聚氨酯新材料等高端碳材料關鍵技術攻關和套用;依託有色金屬產業布局開展碳化矽、氮化鎵、氧化鋅等半導體材料研究攻關,開展碳纖維等複合纖維材料、高熵合金、液態金屬等先進材料關鍵技術研究。
未來網路及量子信息。重點發展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6G)、碳基晶片、虛擬(增強)現實等領域關鍵技術,研究探索現有設備和系統向感知網際網路、全息通信等未來網路升級技術,聯合研究開發量子通信套用產品與核心裝備。
七、實施鄉村振興和生命健康支撐行動
(一)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
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糧食安全等科技需求,提升農業科技研發能力,強化農業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推動農業生產、生活、生態方式的綠色化機械化、智慧型化、高值化發展。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建立面向農業農村的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服務網路,支持農業領域先進適用成果培育、轉化、推廣推動農業農村科技成果跨區域流動與落地。
1.布局種業關鍵技術攻關。圍繞主要農作物、園藝經濟作物、畜禽水產等領域種業創新需求,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圍繞蔬菜制種、小麥雜交制種、玉米制種、花卉制種,以陽光種兔、綠茵種苗等現有特色優勢產業為基礎,按照種質創新、基因挖掘、育種技術、新品種選育、良種繁育等科技創新鏈條,實施種質資源、遺傳育種、品種創製與測試、種子生產與加工等全產業鏈育種科技攻關,攻克基因編輯、規模化轉基因、單倍體生產、高通量表型與基因型精準鑑定、全基因組選擇等領域一批關鍵核心術,育成一批高產優質綠色高效農作物新品種,打造濟源蔬菜種業發展中心,建設一流的十字花科蔬菜良種繁育基地、洋蔥雜交種子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蔬菜種子供應保障基地。發揮濟源市農業科學院等作用,助推“中原種穀”建設。
2.加強美麗鄉村建設技術支撐。推動大數據、物聯網、農業雲、人工智慧等領域先進技術與鄉村建設的融合創新,開展跨學科、跨產業的交叉研究與集成示範,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和數字鄉村建設,重點開發農業多功能、新業態、新產品技術,建設種植、園藝、養殖等物聯網示範基地,健全農業氣象服務和農村氣象災害防禦等現代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加速農業農村生產生活方式變革。積極開展糧作生物工程、組學、食品化學等套用研究,構建農產品加工、儲運、物流、貿易技術體系,支撐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3.大力推進農業農村創新發展。引導科研院所、高等學校開展專家服務基層活動,派駐研究生深入農村開展實用技術研究和推廣服務工作,推動科技人才不斷向基層匯聚,帶動農村科技不斷創新進步。持續推進星創天地等農業領域高水平創新創業平台載體建設,支持培養農業農村科技領軍、科技創新、科技推廣人才,加快培育一批高科技領軍人才和團隊。實施科技特派員助力鄉村振興行動,發展壯大科技特派員隊伍。堅持政府選派、市場選擇、志願參加原則,完善科技特派員工作機制,拓寬科技特派員來源渠道,充分發揮各級科技特派員科技服務和創業帶動功能。持續加大對科技特派員工作支持力度,支持科技特派員領辦創辦協辦農民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和農業企業,引導科技特派員將服務環節從產前、產中延伸至產後,開展全過程服務。
專欄4:科技特派員助力鄉村振興
聚焦鄉村振興戰略,整合科技創新資源,統籌農業部門、農技推廣人員、農業科學院和各鎮農業人員,探索構建“省市鎮三級科技特派員+技術推廣+精準服務+鄉村產業”的新型立體式農業科技賦能服務體系,促進農民增收、助推城鄉統籌共同富裕。
(二)實施生命健康科技支撐行動
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為目標,強化重大疾病醫療技術、產品臨床轉化,突出創新中醫藥、醫療器械等產品研製和成果轉化,推動具有濟源特色的生物醫藥創新研發、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發展。提升公共安全服務科技支撐能力。
1.提升生命健康科技服務能力。圍繞人口健康問題,重點在生物醫藥、精準醫療等方向,組織實施重點研發專題,開展中醫藥防治重大、疑難疾病及預防、保健、康復技術研究。加強保健品、化學藥品製劑、醫療器械、衛生材料等產業技術創新建設,深入推動冬凌草藥理學、毒理學研究和抗癌、抗疫藥物成分研究開發,加快冬凌草、道地中藥材規模化種植技術研發套用,加快濟世藥業冬凌草藥食同源新品種、希百康有機硒產品、康安衛材防疫產品等規模化產業化開發,培育壯大一批生命健康綠色示範引領企業。支持醫院等醫療機構建設健康領域套用基礎研究平台,提升臨床研究水平和醫療技術臨床套用試驗能力。推進智慧診療、健康管理、生物安全治理等重點領域技術攻關和套用示範,促進生命健康服務更加精準、高效、智慧型。
2.增強公共安全科技保障能力。圍繞平安濟源建設和保障百姓安全與社會穩定的重大科技需求,重點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生產安全、社會治理與社會安全、防災減災救災、消防、白色污染(塑膠污染)治理、生物安全等領域關鍵技術研發、集成和示範套用,不斷提升重大自然災害、公共安全事件的主動應對和保障能力,構建主動保障型公共安全技術體系。
食品藥品安全。支持食品藥品安全風險防控關鍵技術和試劑裝備研發。推進食品藥品安全檢測、溯源、預警等技術的智慧型化,構建食品藥品安全監控與預警立體交叉網路信息體系。
生產安全。加強危險化學品、礦山、建築施工、交通運輸等重點行業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防控、預警技術研發,開展數位化、信息化、智慧型化技術與安全生產深度融合及套用研究,重點研發災害預警與防治、地下工程、井下空間工程安全、路網運行監測智慧型化等方向關鍵技術、材料和裝備。
社會治理與社會安全。研究社會安全基礎信息綜合技術、社會綜合治理信息共享交換技術、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關鍵技術等,構建網路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強化政法網路信息系統總體設計與集成技術攻關,研發安全可靠、自主可控執法技術裝備。
防災減災救災。開展消防、自然災害、公共衛生等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技術研究,加強多災種綜合監測預警關鍵技術研究。推進氣象保障技術研究,發展氣象智慧型監測預報服務技術和人工影響天氣技術,提升雲水資源利用水平。全面強化消防科技支撐、激發消防科技創新活力,結合濟源實際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基礎研究、套用研究和重大科技攻關,推動消防智慧型化應急技術研究、關鍵技術攻關、重大裝備研發,推進消防科研成果在消防領域的轉化套用,鼓勵支持消防救援裝備向通用化、系列化、標準化方向發展。
生物安全。加強生物技術風險防控,開展人類遺傳資源 保護、新突發傳染病、動植物檢驗檢疫、生物入侵、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物安全領域技術研究,提升生物安全風險評估、溯源、監測、預警、處置能力。
環境治理。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水土資源綜合治理與國土空間最佳化管控、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廢物源頭減量減害等方向開展關鍵技術研究。重點圍繞綜合治污與廢棄物循環利用技術、節能低碳生產技術、垃圾焚燒發電技術,以及重金屬、化肥、農藥等有機污染物治理等方向開展研究。積極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推動開展白色污染(塑膠污染)治理相關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能力建設。
專欄5:環境治理關鍵技術
黃河生態保護與綜合性治理。研究黃河流域(濟源)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與國土空間開發布局最佳化技術,突破資源環境多要素動態監測評估技術瓶頸;研究黃河中下游生態廊道構建技術,破解下遊河道生態功能提升、灘區高質量發展與洪水防禦多目標綜合治理技術難題;研究黃河流域水—土—氣協同治理,突破多因子影響與多要素協同治理的技術瓶頸;黃河中下游濕地退化機制與生態修復技術,破解面向河流健康、濕地生態系統改善的黃河水工程生態調度技術瓶頸。
黃河水資源調控和配置。研究黃河中游乾支流梯級水庫多維協同調控技術,破解供水、發電、輸沙、生態等多過程耦合與協同調度技術難題;研究多流域水土資源一體化配置技術;研究極端洪水乾旱早期預警與災害風險管控,突破水旱災害早期精準預報、多水源應急挖潛增供、極端水旱災害風險管控技術等,提升河南省黃河水資源高效利用與水安全保障技術水平。
重點領域節能降碳關鍵技術。研發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儲能關鍵技術;研發鋼鐵、有色、化工等行業餘熱模組化多級利用技術、工業含塵廢氣餘熱回收等無廢、少廢技術與設備;研發低成本、高效化二氧化碳捕集、封存和利用等關鍵技術研發。
大氣污染物減排。研發鋼鐵、化工、有色等非電行業煙氣污染物協同治理技術及集成工藝、成套裝備與催化劑;研發垃圾焚燒煙氣、VOCs(揮發性有機物)廢氣淨化處置技術及裝備。
廢水減排。研發園區廢水高效綜合治理技術;發展生態鄉村節水、控污、降鹼協同處置技術;研發低成本、高性能的城鎮生活污水深度脫氮技術及裝備,同步研究污水中有機污染物深度去除技術,攻克再生水處理技術,達到相應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用於生態補水。
土壤污染防治。研究重金屬、化肥農藥等污染土壤的治理與改良關鍵技術,推進面源污染防治技術研發。研發異位熱脫附、生物修復、重金屬鈍化、原位注入等土壤污染治理關鍵技術裝備,突破功能材料(藥劑)、土壤調理劑和修復藥劑技術及成本瓶頸,著力解決鉻、鎘、鉛、汞等重金屬污染和土壤板結酸化等突出問題。
固體廢物處置。開展選礦尾砂、工業廢石膏、赤泥等大宗固廢循環利用、城市礦產精細化高值利用、重點產品領域再製造等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研發醫療廢物收集轉運過程病原體控制、焚燒過程二次污染控制技術;突破重大疫情高感染性複雜醫療廢物破碎、消毒一體化可移動式集成處置裝備、配套消毒效果快速檢測技術。研發生活垃圾焚燒飛灰、濃縮滲濾液處理技術裝備;研發餐廚垃圾和污泥協同處置利用技術;研發加快村鎮低成本小型垃圾范套用;研發基於先進信息技術的跨行業跨區域產業發展—廢物控制—生態治理廢物循環利用技術。
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面向保障生態安全,提升生態服務供給能力的需求,重點研究退化生態系統修復關鍵技術和治理模式,開發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健康評估,及系統治理技術;研發區域生態風險綜合評價技術體系和模型。
生態環境監測。推進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物聯網、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與環境監測、污染治理的深度融合,加強污染物排放動態監測網路技術、環境質量預報預警與應急保障技術和裝備研發。研發土壤污染精細調查、智慧監測、綠色修復的全鏈條關鍵技術,建立區域土壤環境質量長期觀測基地與信息服務平台,建成河南省土壤環境標準化監管和治理體系;研發生態保護紅線和自然保護地體系構建與重要保護對象監測技術。
可降解綠色材料。研發改進塑膠可降解替代材料、環境修復新材料和可降解新材料的工藝技術。
八、著力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
加快建設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搭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平台,促進產學研用多方合作,完善科技服務體系,強化區域科技服務,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
(一)促進科技成果中試熟化
積極爭取國家、省重大科技專項、重點研發計畫等取得的成果在濟源落地轉化,擇優予以支持。重點圍繞濟源戰略新興產業和戰略支柱產業,依託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能夠大量進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創新資源集聚區域,以及河南省先進有色金屬材料產業研究院、河南省特殊鋼材料創新中心、河南省特殊鋼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大納米材料中試基地等重大新型創新平台機構,搭建“創新平台+中試基地+產業園區”的成果轉化模式。以中試熟化研發、科技成果轉化、中小企業孵化為主要任務,培育建設一批集技術集成、中試熟化和工程化試驗服務為一體的開放共享中試基地,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從實驗研究、中試熟化到生產過程的“一站式”科技服務,逐步實現重點產業集群全覆蓋。對省政府命名的中試基地納入財政資金支持範圍。
(二)促進產學研用協同合作
加強校企合作、校地共建力度,推動濟源企業與中科院過程所、華東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鄭州大學等院所高校的合作,形成“企業+科研院所+產業基地”的產學研轉化模式。支持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通過共建新型研發機構、實施科技計畫項目、開展聯合技術攻關等方式,不斷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協同的技術創新組織模式。篩選凝練濟源技術需求並發布,建立校院企地協同創新機制。常態化開展“校企雙進”系列活動,組織“企業家進校園”和“科學家進園區”活動,聯合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及地市等舉辦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科技成果對接活動。
(三)加快雙創載體布局建設
推進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星創天地等雙創平台高質量發展,加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新創業載體建設,改善提升園區科研基礎條件,建設重點產業關鍵技術創新轉化與服務保障平台。建設一批眾創空間、孵化器、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創業孵化基地等孵化載體,爭創國家級、省級雙創示範基地,著力構建“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園區”全鏈條孵化服務體系。積極建設高新區智慧島等創新創業服務基地,推廣運用“雲創業”模式,實現創業共性要素集合運作、個性要素專業經營。
(四)加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
圍繞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建立完善科技創新全鏈條的科技服務體系,大力提升科技服務能力和科技服務市場化水平。加快推動科技服務機構聯合高校院所開展科技成果價值評估,加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專業化機構培育引進力度,完成一批科技轉化服務機構、檢驗檢測機構、投融資機構等各類機構的培育。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技術轉移機構落戶濟源,加快推動河南省中科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濟源分中心建成投用,吸引高水平研發平台和技術轉移機構等入駐,依託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公共服務平台促進技術成果與需求高效對接。培育一批從事技術轉移業務的中介服務機構,市場化招聘、遴選一批具有專業素養、投行思維、服務意識的高水平科技經紀人隊伍,加強專業化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培育市場化研發中介和研發服務外包,促進技術交易、科技成果轉化。
九、加快形成科技開放合作新格局
實施科技開放合作拓展行動,積極融入中部地區新發展和鄭州“1+8”都市圈發展新格局,以全域思維謀劃推動科技創新,以開放交匯加快集聚創新資源,統籌利用國內外省內外各類資源,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合作新格局。
(一)深度融入全球創新體系
引進來,走出去,積極融入全球創新體系。積極連結國際國內高層次人才、先進技術、科技項目等高端創新資源,發揮現有國際聯合實驗室橫向協作和資源共享作用,積極引進世界500強企業人才、技術來濟,鼓勵企業、行業機構走出去,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的科技合作與產業協作。大力推進離岸創新、跨境創新,積極引導濟源龍頭企業與境內外高科技企業、頂尖科研機構、科研團隊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同組建高端實驗室和人才基地等,打造集研發、小試、中試與產業化為一體的的國際化開放技術創新體系。充分利用好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海歸博士等頂尖人才。
(二)深入推進跨區域跨部門合作
積極拓展科技交流合作範圍,深度融入省開放發展戰略規劃,緊抓鄭州“1+8”都市圈機遇,堅持錯位發展、共建共享,深入推進與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雙一流高校以及省科學院的戰略合作,加強校地共建、校企合作力度,藉助全省“研發在鄭州、孵化在周邊、轉化在全省”的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格局,加快推動河南省科學院濟源先進材料研究院建設,實現省內創新資源共享和成果轉化落地濟源。主動嵌入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強晉陝豫合作,積極融入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主動對接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等一流高校院所,吸引集聚晉陝高端創新資源和科技成果,加快技術、人才市場一體化建設,圍繞濟源優勢產業集群培育更多創新型企業和項目。
全面深化與北上廣、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科技資源充沛地區的交流合作,積極推進與中科院及其所屬院所等大院大所、雙一流高校、知名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開展務實深度合作。堅持引進與共建並舉,推動優勢產業與省內外創新主體的深度融合、協同創新,著力建設一批研發機構及創新平台。加快推進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共建國科濟源創新技術研究院,跨省聯通推動項目、人才互認,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跨區域跨部門合作共享機制。
(三)推進軍民科技協同創新
建立健全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組織管理體系,完善軍民科技協同創新能力和布局,最佳化配置科技創新資源要素,健全軍民科技協同創新重點研發任務組織和實施機制,建立完善軍民科技協同創新重點項目和人才庫。協同型軍民協同創新創業服務聯合體,打造開放式創新創業對接服務平台,精準開展供需對接服務,促進軍民兩用科技成果雙向轉移轉化。鼓勵濟源企業積極參加軍民科技協同創新創業比賽和成果推介等活動,參加省軍民科技協同創新成果推介會和創新創業大賽。
十、全力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生態
最佳化創新創業服務,強化科技金融保障,營造創新氛圍,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提升創新效能,讓科技創新成為社會共識,促進創新創業蓬勃發展。
(一)促進科技與金融緊密結合
構建廣覆蓋、多層次的科技金融體系,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與資本鏈融匯貫通。發揮政府創業投資基金作用,深入推進“科技貸”“專精特新貸”,加強與省級科技研發計畫聯合基金、新興產業投資引導基金和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合作,有效引導社會資本支持種子期、初創期科技企業。面向金融機構加大定向招商力度,讓更多金融機構入駐濟源。加強與銀行業金融機構合作,建立銀企對接機制,出台“科技貸”業務貸款貼息政策,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參與科技創新,支持金融機構成立科技支行,設立科技貸風險補償資金池和科創基金,增加科技信貸準備金規模,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無還本續貸業務,推廣應收賬款、特許經營權、政府採購契約、收費權等質押融資方式和提供綜合化金融服務,進一步緩解科技型企業融資發展難題。支持濟源上市公司、龍頭企業設立創業風險投資機構。鼓勵企業參加科技保險,對參加研發責任保險、關鍵研發設備保險、產品質量保證保險、小額貸款保證保險、“揭榜險”等保險的,由財政金融部門給予補貼。支持科技企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掛牌。
(二)提高政府創新服務能力
將“萬人助萬企”活動和科技創新工作有效融合,著力推動解決科研單位的實際困難和重大問題,引導科研單位加大創新投入。持續加強科技政策宣講服務力度,全面落實國家省市各級科技創新優惠扶持政策,確保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技術轉讓稅收優惠等政策和濟源科技創新扶持政策應享盡享。持續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力度,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引導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加大研發投入。加大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重點新材料、首版次高端軟體以及綠色低碳等領域創新產品套用支持力度。抓好法治宣傳,持續推進依法行政,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激勵創新的法治環境。
(三)強化科技中介服務
大力發展研究開發、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證、創業孵化、智慧財產權、科技諮詢、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務業,培育壯大濟源科技大市場等科技服務機構和骨幹企業。按照市場化、專業化原則,加強技術評估、智慧財產權服務、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能力建設。培育市場化新型研發組織、研發中介和研發服務外包新業態。
(四)提升創新載體發展水平
加快開發區創新能力和提質發展。推動濟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濟源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端化發展,爭創國家級開發區。支持開發區先行先試,積極組建現代服務業開發區,率先在全省完成“三化三制”改革任務,在重大科研設施布局、高層次人才引進、科技型企業培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技服務業發展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助力濟源區域創新高地建設。
標準化建設“智慧島”雙創載體。成立濟源智慧島建設運營管理辦公室,堅持市場化運作方式,出台支持“智慧島”建設的專項政策,加快數字經濟在智慧島的布局,推進濟源智慧島建設,成立科創集團,設立科創基金,形成集科技創新、雙創孵化、金融賦能、人才引領於一體的創新生態圈。
推進創新創業載體高質量發展。加大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等孵化載體建設力度,提高對創新創業載體平台的財政資金獎補力度,構建雙創全產業鏈培育體系。探索新型孵化業態,打造高端“雙創”生態。
(五)營造良好創新文化
加強科學普及,開展全域科普試點工作,探索“科普+”服務模式,促進科普與黨建、文化、重點產業等深度融合,推動科普全地域覆蓋,促進科普全媒體傳播,實現科普全民共享,全面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建立科學家俱樂部、科技大講堂等宣講交流制度,建立健全創新創業先進典型獎勵激勵機制,加大對創新成果、創新人物、創新經驗的獎勵宣傳力度,大力營造崇尚創新的濃厚氛圍,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風尚。健全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合理容錯機制,對因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出現失誤,以及在科技成果轉化、科研項目實施等科技創新過程中未能實現預期目標,但符合規定、勤勉盡責、未謀取非法利益的,準確把握政策界限,依規依紀依法免除相關責任,最大限度保護和調動創新創造的積極性。
十一、加強規劃實施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堅持黨對科技工作的全面領導,建立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深入抓、持續抓創新的領導機制,充分發揮黨工委科技創新委員會作用,加強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的謀劃實施,加大對重大問題和重要任務的協調推進力度,積極爭取上級領導部門在創新資源布局、重大項目安排、國際交流合作、公共平台建設、政策先行先試、審批綠色通道等方面對濟源給予大力支持,落實創新驅動發展主體責任。強化科技、教育、財稅、投資、土地、人才、產業、金融、智慧財產權、政府採購、審計、紀檢監察等政策協同,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推進機制。
(二)加大財政支持
將科技創新投入作為財政支出重點方向,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不斷提高財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比重。積極爭取上級財政加大對濟源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持續最佳化財政科技支出結構,將財政科技資金投入到關鍵主體、重大項目、重點產業,提高財政科技投入中研發經費比重。探索設立科技創新風險投資基金,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多渠道投入機制,建立重大科技創新需求與財政投入保障的銜接機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激勵支持擁有自主核心關鍵技術並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創新型企業發展壯大。
(三)完善政策體系
針對高層次人才隊伍的引進和培育、園區企業與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的產學研合作、在孵企業的創新發展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圍繞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載體、創業人才、科技金融等方面,制定創業培育政策,在雙創載體和技術人才上給予政策支撐。完善創新創業產品和服務政府採購等政策措施,出台支持創新和中小企業的政府採購政策,加大對重大創新產品和服務、核心關鍵技術的採購力度,擴大首購、訂購等非招標方式的套用。
(四)加強落實考核
完善科技創新統籌協調機制,深化多部門溝通協作,加強主體連通、部門連通、政策連通和基礎設施連通,促進科技、教育、產業、財稅、金融、人才等多方協同,充分發揮系統效應和整體效能,確保主要任務銜接到位、落實到位。建立健全規劃實施政策保障、績效考評機制,加大創新工作考核力度,適時開展規劃實施進展情況的激勵、監督和考核工作。建立動態調整機制,根據科技發展趨勢和經濟社會需求,對規劃指標、目標和重點任務進行動態調整。

政策解讀

《濟源“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政策解讀
一、檔案出台的背景是什麼?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省委省政府把“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作為“十大戰略”之首。
為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首位戰略,根據省委工作會議、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和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結合《河南省“十四五”科技創新和一流創新生態建設規劃》《濟源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零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示範區工科委編制了《濟源“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二、檔案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規劃主要分析了濟源科技創新的發展基礎和形勢,提出了“十四五”期間的發展戰略,明確了發展重點和保障措施。規劃共分為十一章,主要圍繞“形勢目標、重點任務、組織保障”三個方面謀劃布局。
第一章“全麵塑造創新發展新優勢”,主要圍繞形勢目標對科技創新發展基礎、發展形勢進行了闡述,總結了“十三五”期間科技創新發展重大成績,分析了濟源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確定了新的發展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科技創新主要工作目標,創新投入大幅增長,創新平台集聚倍增,創新企業不斷湧現,創新人才加速薈集,開放合作能級提升,創新環境更加最佳化,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基本構建完備,創新創業良好生態基本形成。
第二章至第十章圍繞“重點任務”主要突出“九項任務”,即加快構建創新平台建設體系、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力量、加快打造創新人才高地、縱深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套用、實施鄉村振興和生命健康支撐行動、著力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加快形成科技開放合作新格局、全力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生態。具體如下:
第二章“加快構建創新平台建設體系”,主要通過加快培育戰略創新平台、鍛造提升高能級創新平台、支持建設新型研發機構、加快培育市級創新平台、培育壯大平台後備力量、構建平台梯次升級機制等措施,到“十四五”期末市級及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技創新機構達到340家,實現總量倍增目標。
第三章“培育壯大創新主體力量”,主要通過重點培育創新引領企業、加快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引導企業加大創新投入、支持組建創新聯合體、提升高校院所創新能力等措施,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到“十四五期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基本實現研發活動全覆蓋,創新龍頭企業實現新突破,高新技術企業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第四章“加快打造創新人才高地”,主要通過積極引進創新人才和團隊、加強培養中青年科技創新人才、著力培育企業創新管理人才、努力拓寬招才引智新渠道、持續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不斷最佳化人才安居發展環境等措施,持續最佳化創新人才發展環境,進一步增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
第五章“縱深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主要通過完善創新主體政策體系、重塑科技管理體制機制、深化科技計畫管理改革、推進科技領域放權賦能改革、推行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等措施,加快推動政府職能由管理向服務轉變,全面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
第六章“加快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套用”,主要通過加強傳統優勢產業關鍵技術突破、加強新興產業關鍵技術突破、加強未來產業關鍵技術突破等措施,重點突破發展一批重點領域關鍵技術,構建現代產業技術支撐體系,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第七章“實施鄉村振興和生命健康支撐行動”,主要通過實施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和生命健康科技支撐行動,在種業關鍵技術、美麗鄉村建設、農業農村創新發展等方面推動農業科技研發能力和成果培育轉化,助力鄉村振興;在人口健康、生命安全等方面強化生物醫藥創新研發、防災減災救災關鍵技術套用,提升生命健康精準服務能力和預防保障能力。
第八章“著力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主要通過促進科技成果中試熟化、促進產學研用協同合作、加快雙創載體布局建設、加強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等措施,搭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平台,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
第九章“加快形成科技開放合作新格局”,主要通過深度融入全球創新體系、深入推進跨區域跨部門合作、推進軍民科技協同創新等措施,積極融入鄭州“1+8”都市圈發展新格局,打造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合作新格局。
第十章“全力營造創新創業良好生態”,主要通過促進科技與金融緊密結合、提高政府創新服務能力、強化科技中介服務、提升創新載體發展水平、營造良好創新文化等措施,最佳化創新創業服務,強化創新共識,全面激發社會創新創造活力。
三、檔案如何保障落實?
主要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財政支持、完善政策體系、加強考核落實4個方面強化規劃實施保障,確保規劃貫徹落實。
在加強組織領導方面,建立黨政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深入抓、持續抓創新的領導機制,充分發揮黨工委科技創新委員會作用,強化科技、教育、財稅、投資、土地等政策協同,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推進機制。
在加大財政支持方面,將科技創新投入作為財政支出重點方向,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不斷提高財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比重。
在完善政策體系方面,針對人才引進培育、產學研合作、企業創新發展等,給與政策支持;在雙創載體和技術人才上給予政策支撐,出台支持創新和中小企業的政府採購政策。
在加強落實考核方面,完善科技創新統籌協調機制,深化多部門溝通協作,建立健全規劃實施政策保障、績效考評機制,加大創新工作考核力度。
政策解讀人:李定均 示範區工業和科技創新委員會發展與資源配置科科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