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大鼠覺醒的腦神經通路研究

影響大鼠覺醒的腦神經通路研究

《影響大鼠覺醒的腦神經通路研究》是2012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謝麗娟、陳煥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影響大鼠覺醒的腦神經通路研究
  • 作者:謝麗娟、陳煥文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7月
  • 頁數:87 頁
  • 定價:25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3010078
內容介紹,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介紹

《影響大鼠覺醒的腦神經通路研究》通過逐級毀損的系列實驗方法,確定了三個基於神經通路的可以導致大鼠出現較為穩定昏迷狀態的毀損位置,最終確定了一條與大鼠意識狀態相關的神經通路,那就是VTA—乳頭體—丘腦通路。這一通路的暢通與否直接決定了大鼠是否處於意識覺醒狀態;同時,我們通過電擊被毀損大鼠VTA,觀察幾個相關腦區的原癌基因c—fos表達,確信了在毀損通路之後電刺激信息沒有順利上傳到腦的各個相關的區域,說明當VTA—乳頭體—丘腦這一通路被切斷時,電擊信號被阻斷。由此我們初步推斷:VTA—乳頭體—丘腦這一通路可能是信息傳遞的關鍵通路,它的通暢與否直接關係到大鼠的昏迷與覺醒。原癌基因c—fos表達從形態學的角度對行為學觀察結果進行了驗證和補充。

作者簡介

陳煥文,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院長。主要科研方向: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生物神經系統整合,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橫、縱向科研課題,發表相關學術論文80餘篇。 謝麗娟,女,1964年生,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博士(博士後),長沙理工大學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心理學的生理基礎,人工智慧、生物神經系統整合等,發表相關學術論文30餘篇。

目錄

第一章 大鼠第一個昏迷實驗以及兩種毀損方法的結果比較
1.1 材料和方法
1.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1.1.2 主要試劑和設備
1.1.3 處理因素的施加
1.1.4 大鼠意識及神經行為觀察等級
1.1.5 大鼠意識喪失後的餵養
1.1.6 組織病理檢查
1.1.7 統計方法
1.2 實驗結果
1.2.1 意識及神經行為變化
1.2.2 生命體徵變化
1.2.3 瞳孔改變
1.2.4 超微結構及組織病理觀察
1.3 討論
1.3.1 通過KA毀損組大鼠得出的結論
1.3.2 通過線刀毀損組與KA毀損組大鼠比較得出的結論
第二章 大鼠第二個昏迷實驗以及在電擊大鼠VTA後幾個相關腦區的原癌基因c—fos表達
2.1 材料和方法
2.1.1 實驗動物與分組
2.1.2 主要試劑和設備
2.1.3 處理因素的施加
2.1.4 大鼠意識分級及意識喪失後的餵養
2.1.5 銀纖維工作電極
2.1.6 電刺激VTA與電極校準
2.1.7 組織材料的處理
2.1.8 損傷位置及組織病理的電鏡鑑定
2.1.9 c-fos免疫組織化學法(漂浮法)
2.1.10 結果觀察、圖像採集以及統計學處理
2.2 實驗結果
2.2.1 意識及神經行為變化
2.2.2 生命體徵變化
2.2.3 瞳孔改變
2.2.4 EEG動態變化
2.2.5 觀察組織病理及超微結構
2.2.6 三種處理方式下,大鼠腦內齒狀回c-fos表達對比觀察
2.2.7 正常大鼠只電擊右側VTA,不做其他的處理
2.2.8 毀損雙側乳頭被蓋束(MTG),並伴有電擊右側VTA
2.2.9 Fos陽性神經元表達的主要位置
2.3 討論
2.3.1 本實驗行為學觀察結果顯示
2.3.2 本實驗c-fos結果顯示
2.3.3 實驗陽性神元主要分布區
2.3.4 乳頭被蓋來與動物覺醒狀態的相關性
第三章 大鼠第三個昏迷實驗以及在電擊大鼠VTA後幾個相關腦區的原癌基因c-fos表達
3.1 材料和方法
3.1.1 實驗動物與分組
3.1.2 主要試劑和設備
3.1.3 處理因素的施加
3.1.4
大鼠意識分級及意識喪失後的餵養方法、電刺激VTA與電極校準方法、組織材料的處理方法、損傷位置及組織病理的電鏡鑑定方法、c-fos免疫組織化學方法、結果觀察、圖像採集
以及統計學處理等均與第二部分相同
3.2 實驗結果
3.2.1 意識及神經行為變化
3.2.2 生命體徵變化
3.2.3 瞳孔改變
3.2.4 EEG動態變化
3.2.5 組織病理及超微結構改變
3.2.6 兩種處理方式下,大鼠腦內齒狀回c—fos表達的變化
3.3 討論
3.3.1 行為學觀察結果
3.3.2 本實驗c-fos結果
第四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圖
附錄一
附錄二
致謝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