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方案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交通運輸廳反映。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3月18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19年3月18日
  • 實施時間:2019年3月18日
  • 發布單位: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的決策部署,提高綜合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助力我省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8〕91號)和《交通運輸部等九部門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牛糠腳的通知》(交運發〔2018〕142號)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集中攻堅,到2020年實現運輸結臘遷剃龍構明顯最佳化,水路、鐵路承擔的大宗貨物運輸量顯著提高,水運優勢得到較充分發揮,全省水路貨物運輸量達到11.5億噸,較2017年增長約20%;全省鐵路貨物傳送量達到9960萬噸,較2017年增長15%以上;多式聯運貨運量較2017年增長約20%,重點港口貨櫃鐵水聯運快速發展,達到45萬標箱,較2017年增長150%以上;全社會公路貨運分擔率呈明顯下降態勢。
  二、主要任務
  (一)升級夜鴉拔水運系統。
  1.最佳化區域港口群布局。最佳化全省港口功能布局,加快推進《廣東省港口布局規劃》的編制工作。鞏固和提升廣州港作為內外貿貨櫃幹線港、煤炭和散糧中轉港、商品汽車滾裝運乃凶婆輸樞紐港,深圳港作為全國外貿貨櫃幹線港,珠海港作為煤炭中轉港和外貿進口鐵礦石接卸港,汕頭港作為粵東區域貨櫃和煤炭中轉運輸的公共物流樞紐港,惠州港、揭陽港作為外貿進口原油接卸港,佛山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主要貨櫃餵給港,東莞港作為內貿貨櫃幹線港、煤炭和散糧中轉港、商品汽車滾裝運輸樞紐港,湛江港作為外貿進口原油及鐵礦石接卸港,茂名港作為承擔煤炭、原油等大宗散貨運輸的綜合性港口,肇慶港作為珠三角連線大西南地區的水運集散中心,清遠港作為大宗貨局潤物水路運輸集散港的作用。穩步推進沿海港口主要港區大型化、專業化碼頭建設和改造升級,推進內河遙拒煮港口規模化、集約化建設,統籌推進進港航道和公共錨地等港口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港口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和綜合運輸效率。到2020年全省港口貨物吞吐量達22億噸,其中貨櫃吞吐量達到6800萬標箱。(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水利廳按職責分工負責,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落實。以下事項均需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2.完善內河航運基礎設施網路。加快出台《廣東省航道發展規劃(2019-2035年)》,統籌利用航道資源,提升內河水運系統航運能力。打造乾支聯動、高效暢通的內河水運體系,加快落實西江、北江等航道擴能升級建設方案,開展西伶通道、龍穴南水道、泥灣門至雞啼門水道、江門崖付設旋探門萬噸級航道整治工程,推進東江航道儘快恢復通航。至2020年全面建成西江幹流及珠江三角洲“三縱三橫三線”高等級航道網,全省高等級(三級以上)航道里程達1400公里。統籌最佳化內河港口布局,有序推進西江、北江沿線港口開發建設,提升內河港口裝卸設施專業化水平,加強佛山、肇慶兩個重要港口以及韶關、清遠、雲浮等大宗物資主要集散地內河港口建設。強化珠三角、粵東、粵西區域航道和船閘通航統一管理,提高航道通行效率。(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水利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3.加快集疏港鐵路專用線建設。加強港口集疏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鐵路專用線直達堆場、碼頭,完善鐵水聯運配套設施。重點推進廣州南沙港疏港鐵路、汕頭廣澳疏港鐵路、茂名東站至博賀港區鐵路、平南鐵路改造、平鹽鐵路改造、珠海高欄港疏港鐵路二期等項目,加快構建廣州、深圳、珠海、汕頭、湛江等沿海五個主要港口的鐵路集疏運網路。結合港口建設及貨物運輸需求,適時推進梅州(大埔)至潮州港疏港鐵路、揭陽港疏港鐵路、雲浮新港支線、肇慶港新基灣作業區支線項目建設。(省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牽頭,省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4.鼓勵大宗貨物集疏港向水路和鐵路轉移。進一步規範港口經營服務性收費,嚴格執行港口收費計費辦法,不得違規加收任何價外費用。最佳化港口收費制度,鼓勵各港口實施降低煤炭、礦石等大宗貨物港口作業費用。加大柴油貨車大宗貨物集疏港運輸管控力度,引導重點港口大宗物資運輸採用鐵路、水運等綠色高效運輸方式,對鐵水聯運船舶實施優先靠港政策,力爭鐵水聯運運量年均增長15%。總結大宗貨物綠色運輸北江示範工程經驗,引導北江、西江、珠江幹線沿岸大宗貨物運輸宜水則水,推進水運業務發展。(省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5.大力推進江海聯運發展。積極推動廣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湛江港等港口江海聯運配套碼頭、錨地等設施的技術改造。最佳化內貿貨櫃航線,協調外貿貨櫃航線與內河水運實現運輸聯動。積極推動南沙多式聯運中心建設,支持內河駁運航線班輪化,進一步拓展駁船運輸網路,打造精品駁運航線,鼓勵“穿梭巴士”“駁船聯盟”等發展模式,構建珠江、西江流域江海聯運網路。推進江海聯運信息化建設,研究江海聯運配套技術,制定江海聯運標準和服務規範。(省交通運輸廳牽頭)
  6.積極推進內陸無水港建設。拓展港口腹地範圍,延伸港口物流產業鏈,加強對內陸無水港建設的統籌規劃,重點支持具備鐵路運輸條件的大型公共無水港項目,依託成都、昆明、重慶鐵路貨櫃中心站建設無水港,與我省沿海港口開行貨櫃班列。鼓勵鐵路、港口、航運、公路等企業合作建設內陸無水港,統籌布局貨櫃還箱點。研究出台內陸無水港建設與運營的相關地方標準和規範,切實提高無水港轉運分撥、物流集聚等核心功能。(省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牽頭,省商務廳、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提升鐵路運能。
  7.加快推進鐵路貨運網路建設。以“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和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為指導,進一步完善鐵路線網布局,推進廣州樞紐東北貨車外繞線、廣茂線、廣梅汕線龍川至龍湖南段電氣化改造等項目建設,提升鐵路運輸能力。積極推進瑞金至梅州、韶關至柳州、柳州至廣州鐵路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充分利用高速鐵路客運網逐步完善釋放的運能,加速提升京廣、京九重要幹線及其他既有普速鐵路網的貨運能力。(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參與)
  8.提升鐵路貨運樞紐物流服務能力。強化鐵路物流樞紐貨物集散功能,加快推進廣州大田、深圳平湖南、東莞石龍等鐵路物流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廣州、深圳等全國性鐵路物流節點和佛山、東莞、肇慶等區域性鐵路物流節點的作用。整合鐵路現有傳統物流資源,構建現代物流信息系統,拓展鐵路物流增值業務,完善公鐵聯運、鐵水聯運中轉設施,與公路運輸貨站、港口碼頭構成高效率的綜合物流中心,推動傳統鐵路貨運場站向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現代物流園區轉型發展。(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牽頭,省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9.加快大型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建設。支持鋼鐵、水泥、汽車製造等大型工礦企業、大型物流園區、港口新建或改擴建集疏運鐵路專用線,完善鐵路專用線共建共用機制,創新投融資模式,吸引企業和社會資本投入,並配套出台財政、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省發展改革委、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牽頭,省財政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10.最佳化鐵路運輸組織模式。最佳化鐵路貨運受理方式,簡化受理環節,優先保障煤炭、鋼鐵、礦石、糧食等大宗貨物及貨櫃運力供給。構建快捷貨運服務網路,開發多形式運輸產品,在運輸總量達到一定規模的鐵路線,大力組織開行鐵路貨運班列、點到點貨運列車、大宗貨物直達列車等多樣化多頻次班列。推進鐵路敞頂貨櫃、雙層貨櫃等產品開發。充分發揮高鐵運能,在有條件的通道逐步實現客貨分線運輸,積極探索推進高鐵運輸快件業務。最佳化鐵路貨場短駁運輸環境,完善城市內鐵路貨場周邊道路交通限行區域車輛通行政策,在特定時段適當給予進出鐵路貨站的集疏運貨車特別通行權。(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公安廳、交通運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11.提升鐵路貨運服務水平。深化鐵路運輸價格市場化改革,建立健全靈活的運價調整機制,充分發揮價格調節和引導作用,最佳化和促進鐵路運力資源合理配置。充分發揮鐵路運價對煤炭、礦石等大宗貨物運輸的整體優勢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鐵路貨運量。規範鐵路專用線委託運輸管理收費行為,推動降低專用線共用收費水平。減少鐵路兩端短駁環節,規範短駁服務收費行為,降低短駁成本。推進鐵路運輸企業與煤炭、礦石、鋼鐵、石油產運銷大客戶、港口及大型生產企業簽訂運量運能互保協定,確保原材料及生產產品的運輸需求。加快套用鐵路冷藏運輸新裝備,拓展鐵路冷鏈運輸市場份額。構建鐵路門到門接取送達網路,提供全程物流服務,拓展城市配送功能。(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負責)
  12.大力發展貨櫃鐵水聯運。推動形成以廣州港、深圳港等主要貨櫃集散港口為中心的鐵水聯運樞紐,提升鐵水聯運比例。支持港口與鐵路相互合作,將具備條件的內陸鐵路貨場建設為無水港,鼓勵開行貨櫃班列,促進我省內外貿經濟發展。以深圳港為試點,探索建立近距離內陸港體系,統籌布局貨櫃還箱點,推動貨櫃集疏港由公路向鐵路轉移。加強貨運設施設備建設,滿足貨櫃多式聯運增量需要。至2020年,全省重點港口貨櫃鐵水聯運達到45萬標箱。(省交通運輸廳、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發展多式聯運。
  13.強化多式聯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多式聯運樞紐建設,完善鐵路物流樞紐布局,加強航空物流中心建設,重點推進廣州、深圳等國家多式聯運樞紐,廣東鐵路國際物流基地和廣州白雲、深圳寶安機場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加強不同運輸方式間的有效銜接。進一步拓展高鐵站場貨運服務功能,完善貨運配套設施。進一步提升空港經濟區物流服務功能,拓展國際國內貨運航線網路,重點推進深圳空港經濟區、湛江空港經濟區等重點工程建設。(省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省機場集團,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14.推動多式聯運服務與裝備標準化。加快完善多式聯運技術標準體系,大力推廣貨櫃、托盤等標準化運載單元,鼓勵發展多式聯運先進裝備技術。加快推進供應鏈創新與套用試點工作,加快標準化托盤套用及循環共用,提高供應鏈協同水平。推廣套用大型轉運吊裝設備、馱背運輸特種鐵路車輛等專用裝備,實現裝卸設備和轉運設備的無縫對接。(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市場監管局,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15.深入實施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建立多式聯運重點企業聯繫制度,成立廣東省多式聯運創新發展聯盟,深入推進“東協—廣東—歐洲”公鐵海河多式聯運、鹽田港亞太-泛珠三角-歐洲國際貨櫃多式聯運、粵港澳大灣區“7+5”多層節點網路多式聯運等國家示範工程建設。啟動省級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建設,加強運行監測,及時掌握進展情況,總結推廣示範經驗。(省交通運輸廳、發展改革委牽頭,省財政廳、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16.積極發展航空多式聯運。完善航空樞紐集疏運體系建設,積極推動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接駁機場,強化空鐵聯運、陸空聯運。加快建設航空綜合物流信息平台,推動實施貨運便利通關政策,提供全過程一體化信息服務。加快廣州空港過境電商集聚區建設,打造冷鏈產品跨境電商進口樞紐,打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商品國際分撥中心。(省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省機場集團,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17.加強多式聯運信息資源互聯互通。加快建設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台,重點推進順豐鐵聯多式聯運平台示範工程,實現鐵路、公路、水路、民航、海關等信息資源整合,打通物流信息鏈。加快完善鐵水聯運信息交換,依託廣州港、深圳港、湛江港等重點港口,實現組織調度、作業計畫及監管服務等生產動態信息的實時交換,推行“一單制”全程物流運輸體系,促進口岸通關檢驗“三個一”全面實施。(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省機場集團,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18.加快提升物流信息服務水平。按照我省“數字政府”建設總體要求,加快實施“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研究制訂現代物流發展基礎公共信息公開目錄清單,促進政府部門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提高綜合信息服務能力,構建“一站式”信息服務平台。鼓勵各類物流專業平台、車貨匹配平台等開放數據接口,促進貨源、車(船)源和物流服務等信息的高效匹配。促進鐵路、港口、航運、公路等領域龍頭企業合作,強化貨物在途狀態查詢、運輸價格查詢、車輛物品軌跡查詢等綜合信息服務,提高物流服務的智慧型化、透明化水平。(交通運輸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公安廳、商務廳、市場監管局,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推進綠色配送。
  19.推進城市貨運綠色發展。鼓勵郵政快遞企業、城市配送企業探索統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間配送等集約化運輸組織模式。統籌最佳化城市末端共同配送網路節點建設,探索建設“集約、高效、綠色、智慧型”的城市貨運配送服務體系。研究制定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相關扶持政策,積極推進廣州、深圳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建設,推動在相關地市開展省級示範工程建設。(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牽頭,省公安廳、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0.加大新能源物流車輛推廣套用力度。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在物流領域的套用。珠三角地區每年更新或新增的城市物流配送車輛、郵政快遞車輛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逐步提升城市物流配送領域車輛電動化率。廣州、深圳試點制定新能源物流車優惠通行政策,探索在城市市區劃定新能源物流車夜間專用停車區,分類支持新能源物流車使用,物流企業可利用自有停車站場建設集中充電站,並鼓勵對外提供公共充電服務。(省發展改革委、公安廳、交通運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1.建設珠三角區域綠色物流片區。研究在珠三角地區城市中心區逐步試點設立“綠色物流片區”,最佳化城市公路貨運站場布局,引導貨運站場向城市外圍地區發展。以發展樞紐園區經濟為導向,推進傳統鐵路貨運場站向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現代物流園區轉型發展,逐步改變中長距離用公路大規模轉運貨物的狀況,減少公路貨運量和貨車使用量。(省交通運輸廳、商務廳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市場監管局,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強貨運治理。
  22.強化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健全貨運車輛非法改裝聯合監管工作機制,杜絕非法改裝貨運車輛出廠上路。加大貨物裝載源頭監管力度,重點加強礦山、砂石廠、水泥廠、混凝土攪拌站、港口、物流園區等重點源頭單位貨車出場(站)裝載情況檢查,禁止超限超載車輛出場(站)上路行駛。嚴格落實車輛超限超載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工作要求,加大對超限超載行為的監管力度,推進跨區域、跨部門治超信息資源交換共享,落實“一超四罰”。大力推進科技治超工作,推動全省治超工作科技化、高效化。嚴格落實公路治超“黑名單”制度,對嚴重違法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省交通運輸廳、公安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3.大力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鞏固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成果,穩步開展危險貨物運輸罐車、超長平板半掛車、超長貨櫃半掛車治理工作。引導督促行業、企業加快更新淘汰不合規車輛,促進標準化車型更新替代。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家中置軸汽車列車示範工程,加快輕量化掛車推廣套用。鼓勵發展廂式運輸、冷鏈運輸、城市配送專用運輸車輛,積極發展貨櫃運力,大力推進貨運車輛標準化、專業化。(省交通運輸廳、公安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4.推動貨運組織模式創新。大力發展公路甩掛運輸,推廣網路化、乾支銜接等甩掛運輸模式,不斷壯大延伸甩掛運輸網路。推進“網際網路+高效物流”新業態發展,鼓勵發展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業務,建設完善省級道路無車承運人監測平台,健全監督監測機制。探索“網際網路+專線整合”“網際網路+共同配送”等新管理模式,推動網際網路、物流、金融、保險理賠等業務融合發展。支持大型貨運物流企業、快遞物流企業以資產為紐帶,通過兼併、重組、收購、控股、加盟連鎖等方式,拓展服務網路,延伸服務鏈條,實現資源高效配置,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升級。(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牽頭)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有關單位要建立健全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協調機制,及時解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檢查督導工作落實情況。2019年5月底前,完成本地區、本行業運輸結構調整具體實施方案制訂工作,並報省交通運輸廳備案。省交通運輸廳會同省有關單位加強統籌督導考核,建立動態督導考評機制,確保各項任務舉措落實到位。
  (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落實財政稅費支持政策,加大對大宗貨物“公轉鐵、公轉水”、鐵路專用線建設、老舊柴油貨車淘汰、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推廣、多式聯運創新發展等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各地要結合實際研究制訂具體財政支持政策。
  (三)完善用地用海等相關支持政策對納入運輸結構調整的鐵路專用線、內河航運基礎設施等重點項目建立審批“綠色通道”,推進發展改革、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運輸等部門實施並聯審批。加大鐵路專用線用地支持力度,對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予以優先安排,落實國家相關規定,對占用永久基礎農田的項目積極納入用地預審受理範圍;加大對納入港口總體規劃和運輸結構調整的“公轉水”、鐵水聯運、“水水”中轉碼頭及配套的防波堤、航道、錨地等項目用海支持力度。
  (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強化貨運市場和重點企業監測,跟蹤了解行業動態和行業從業者訴求,及時掌握行業動態,完善從業人員社會保障、職業培訓等服務。積極培育拓展新興市場,推動貨運行業創新穩定發展和轉型升級。加強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定期發布運輸結構調整行動進展和成效,增強數據和信息的公開性、透明性和一致性。

政策解讀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的決策部署,助力我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我省印發了《廣東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根據《廣東省政府系統政策解讀工作細則(試行)》(粵辦函〔2018〕360號),解讀如下:
  一、出台背景及必要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交通運輸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人民交通為人民,要建設人民滿意交通;提出要平衡各種運輸方式,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當前,我省交通運輸已進入結構最佳化、服務提高和轉型發展的黃金時期,加快運輸結構調整對提高運輸發展質量、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有力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意義重大。
  二、制定總體思路
  《實施方案》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的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系統謀劃,統籌各方力量,分清輕重緩急,講究方式方法,不斷推動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向縱深發展。總體思路如下:
  (一)軟硬結合。以升級水運系統、提升鐵路運能、發展多式聯運、推進綠色配送、加強貨運治理等5個重大工程強化“硬”措施,以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狠抓落實考核、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4個保障措施提升“軟”實力。
  (二)統籌推進。將運輸結構調整與生態文明建設協同推進,把運輸結構調整作為重大的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大力發展鐵路、水運等清潔、環保運輸方式,加快推動形成運輸領域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為建設美麗中國,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貢獻行業應有的力量。
  (三)協同治理。運輸結構調整涉及基礎設施建設、運輸組織協調、供應鏈上下游對接、市場環境治理、配套政策引領等多方面,發展改革、工信、公安、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運輸等部門間要強化工作協同,在行動計畫執行、目標任務分解、財稅政策出台、項目審批管理等方面加強溝通,為運輸結構調整創造條件,營造環境。
  三、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包括指導思想、工作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工作要求以及附表,共8大部分29條。總體上可概括為“圍繞1個目標,堅持3個重點,實施5大行動,提供4項保障,落實1項要求”。
  1個目標:按照國家方案要求,結合廣東省實際發展需求,力爭通過三年左右的集中攻堅,實現運輸結構明顯最佳化,水路、鐵路承擔的大宗貨物運輸量顯著提高,至2020年,水運優勢得到較充分發揮,全省水路貨物運輸量年均增速達到6%;全省鐵路貨物傳送量達到9960萬噸,較2017年增長15%以上;多式聯運貨運量增長20%,重點港口貨櫃鐵水聯運快速發展,達到45萬TEU,較2017年翻一番;全社會公路貨運分擔率呈明顯下降態勢。
  3個重點:推進大宗貨物和貨櫃運輸公轉水、公轉鐵,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進綠色配送、推廣新能源物流車輛。
  5大行動:一是升級水運系統,包括最佳化區域港口群布局,持續完善內河航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集疏港鐵路專用線建設,鼓勵大宗貨物集疏港向水路和鐵路轉移,大力推進江海聯運發展,積極推進內陸“無水港”建設。二是提升鐵路運能,包括加快推進鐵路貨運網路建設,提升鐵路貨運樞紐物流服務能力,加快大型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建設,最佳化鐵路運輸組織模式,提升鐵路貨運服務水平,大力發展貨櫃海鐵聯運。三是發展多式聯運,包括強化多式聯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多式聯運服務與裝備標準化,推進多式聯運信息資源互聯互通,深入實施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四是推進綠色配送,包括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加大新能源物流車輛推廣套用力度,建設珠三角區域綠色物流片區。五是加強貨運治理,包括強化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大力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推動貨運組織模式創新。
  4項保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各級人民政府檢查督導工作推進落實情況。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實財政稅費等優惠力度,完善項目用地用海支持政策。三是狠抓考核落實,制定運輸結構調整工作監測分析表,各地按時上報。四是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做好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保障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此外,為保證《實施方案》的實施效果,編制附表1廣東省運輸結構調整鐵路貨運增量分解表、附表2廣東省鐵路專用線建設項目表、附表3廣東省航道重點建設項目表、附表4廣東省多式聯運型貨運樞紐(物流園區)項目表,明確了具體責任部門及建設主體,確保重點項目落地實施。
  3.加快集疏港鐵路專用線建設。加強港口集疏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鐵路專用線直達堆場、碼頭,完善鐵水聯運配套設施。重點推進廣州南沙港疏港鐵路、汕頭廣澳疏港鐵路、茂名東站至博賀港區鐵路、平南鐵路改造、平鹽鐵路改造、珠海高欄港疏港鐵路二期等項目,加快構建廣州、深圳、珠海、汕頭、湛江等沿海五個主要港口的鐵路集疏運網路。結合港口建設及貨物運輸需求,適時推進梅州(大埔)至潮州港疏港鐵路、揭陽港疏港鐵路、雲浮新港支線、肇慶港新基灣作業區支線項目建設。(省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牽頭,省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4.鼓勵大宗貨物集疏港向水路和鐵路轉移。進一步規範港口經營服務性收費,嚴格執行港口收費計費辦法,不得違規加收任何價外費用。最佳化港口收費制度,鼓勵各港口實施降低煤炭、礦石等大宗貨物港口作業費用。加大柴油貨車大宗貨物集疏港運輸管控力度,引導重點港口大宗物資運輸採用鐵路、水運等綠色高效運輸方式,對鐵水聯運船舶實施優先靠港政策,力爭鐵水聯運運量年均增長15%。總結大宗貨物綠色運輸北江示範工程經驗,引導北江、西江、珠江幹線沿岸大宗貨物運輸宜水則水,推進水運業務發展。(省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5.大力推進江海聯運發展。積極推動廣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湛江港等港口江海聯運配套碼頭、錨地等設施的技術改造。最佳化內貿貨櫃航線,協調外貿貨櫃航線與內河水運實現運輸聯動。積極推動南沙多式聯運中心建設,支持內河駁運航線班輪化,進一步拓展駁船運輸網路,打造精品駁運航線,鼓勵“穿梭巴士”“駁船聯盟”等發展模式,構建珠江、西江流域江海聯運網路。推進江海聯運信息化建設,研究江海聯運配套技術,制定江海聯運標準和服務規範。(省交通運輸廳牽頭)
  6.積極推進內陸無水港建設。拓展港口腹地範圍,延伸港口物流產業鏈,加強對內陸無水港建設的統籌規劃,重點支持具備鐵路運輸條件的大型公共無水港項目,依託成都、昆明、重慶鐵路貨櫃中心站建設無水港,與我省沿海港口開行貨櫃班列。鼓勵鐵路、港口、航運、公路等企業合作建設內陸無水港,統籌布局貨櫃還箱點。研究出台內陸無水港建設與運營的相關地方標準和規範,切實提高無水港轉運分撥、物流集聚等核心功能。(省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牽頭,省商務廳、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提升鐵路運能。
  7.加快推進鐵路貨運網路建設。以“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鐵路“十三五”發展規劃和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為指導,進一步完善鐵路線網布局,推進廣州樞紐東北貨車外繞線、廣茂線、廣梅汕線龍川至龍湖南段電氣化改造等項目建設,提升鐵路運輸能力。積極推進瑞金至梅州、韶關至柳州、柳州至廣州鐵路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充分利用高速鐵路客運網逐步完善釋放的運能,加速提升京廣、京九重要幹線及其他既有普速鐵路網的貨運能力。(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參與)
  8.提升鐵路貨運樞紐物流服務能力。強化鐵路物流樞紐貨物集散功能,加快推進廣州大田、深圳平湖南、東莞石龍等鐵路物流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廣州、深圳等全國性鐵路物流節點和佛山、東莞、肇慶等區域性鐵路物流節點的作用。整合鐵路現有傳統物流資源,構建現代物流信息系統,拓展鐵路物流增值業務,完善公鐵聯運、鐵水聯運中轉設施,與公路運輸貨站、港口碼頭構成高效率的綜合物流中心,推動傳統鐵路貨運場站向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現代物流園區轉型發展。(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牽頭,省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9.加快大型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建設。支持鋼鐵、水泥、汽車製造等大型工礦企業、大型物流園區、港口新建或改擴建集疏運鐵路專用線,完善鐵路專用線共建共用機制,創新投融資模式,吸引企業和社會資本投入,並配套出台財政、土地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省發展改革委、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牽頭,省財政廳、自然資源廳、生態環境廳、交通運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10.最佳化鐵路運輸組織模式。最佳化鐵路貨運受理方式,簡化受理環節,優先保障煤炭、鋼鐵、礦石、糧食等大宗貨物及貨櫃運力供給。構建快捷貨運服務網路,開發多形式運輸產品,在運輸總量達到一定規模的鐵路線,大力組織開行鐵路貨運班列、點到點貨運列車、大宗貨物直達列車等多樣化多頻次班列。推進鐵路敞頂貨櫃、雙層貨櫃等產品開發。充分發揮高鐵運能,在有條件的通道逐步實現客貨分線運輸,積極探索推進高鐵運輸快件業務。最佳化鐵路貨場短駁運輸環境,完善城市內鐵路貨場周邊道路交通限行區域車輛通行政策,在特定時段適當給予進出鐵路貨站的集疏運貨車特別通行權。(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公安廳、交通運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11.提升鐵路貨運服務水平。深化鐵路運輸價格市場化改革,建立健全靈活的運價調整機制,充分發揮價格調節和引導作用,最佳化和促進鐵路運力資源合理配置。充分發揮鐵路運價對煤炭、礦石等大宗貨物運輸的整體優勢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鐵路貨運量。規範鐵路專用線委託運輸管理收費行為,推動降低專用線共用收費水平。減少鐵路兩端短駁環節,規範短駁服務收費行為,降低短駁成本。推進鐵路運輸企業與煤炭、礦石、鋼鐵、石油產運銷大客戶、港口及大型生產企業簽訂運量運能互保協定,確保原材料及生產產品的運輸需求。加快套用鐵路冷藏運輸新裝備,拓展鐵路冷鏈運輸市場份額。構建鐵路門到門接取送達網路,提供全程物流服務,拓展城市配送功能。(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負責)
  12.大力發展貨櫃鐵水聯運。推動形成以廣州港、深圳港等主要貨櫃集散港口為中心的鐵水聯運樞紐,提升鐵水聯運比例。支持港口與鐵路相互合作,將具備條件的內陸鐵路貨場建設為無水港,鼓勵開行貨櫃班列,促進我省內外貿經濟發展。以深圳港為試點,探索建立近距離內陸港體系,統籌布局貨櫃還箱點,推動貨櫃集疏港由公路向鐵路轉移。加強貨運設施設備建設,滿足貨櫃多式聯運增量需要。至2020年,全省重點港口貨櫃鐵水聯運達到45萬標箱。(省交通運輸廳、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發展多式聯運。
  13.強化多式聯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多式聯運樞紐建設,完善鐵路物流樞紐布局,加強航空物流中心建設,重點推進廣州、深圳等國家多式聯運樞紐,廣東鐵路國際物流基地和廣州白雲、深圳寶安機場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加強不同運輸方式間的有效銜接。進一步拓展高鐵站場貨運服務功能,完善貨運配套設施。進一步提升空港經濟區物流服務功能,拓展國際國內貨運航線網路,重點推進深圳空港經濟區、湛江空港經濟區等重點工程建設。(省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省機場集團,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14.推動多式聯運服務與裝備標準化。加快完善多式聯運技術標準體系,大力推廣貨櫃、托盤等標準化運載單元,鼓勵發展多式聯運先進裝備技術。加快推進供應鏈創新與套用試點工作,加快標準化托盤套用及循環共用,提高供應鏈協同水平。推廣套用大型轉運吊裝設備、馱背運輸特種鐵路車輛等專用裝備,實現裝卸設備和轉運設備的無縫對接。(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市場監管局,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15.深入實施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建立多式聯運重點企業聯繫制度,成立廣東省多式聯運創新發展聯盟,深入推進“東協—廣東—歐洲”公鐵海河多式聯運、鹽田港亞太-泛珠三角-歐洲國際貨櫃多式聯運、粵港澳大灣區“7+5”多層節點網路多式聯運等國家示範工程建設。啟動省級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建設,加強運行監測,及時掌握進展情況,總結推廣示範經驗。(省交通運輸廳、發展改革委牽頭,省財政廳、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16.積極發展航空多式聯運。完善航空樞紐集疏運體系建設,積極推動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接駁機場,強化空鐵聯運、陸空聯運。加快建設航空綜合物流信息平台,推動實施貨運便利通關政策,提供全過程一體化信息服務。加快廣州空港過境電商集聚區建設,打造冷鏈產品跨境電商進口樞紐,打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商品國際分撥中心。(省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廳,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省機場集團,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17.加強多式聯運信息資源互聯互通。加快建設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台,重點推進順豐鐵聯多式聯運平台示範工程,實現鐵路、公路、水路、民航、海關等信息資源整合,打通物流信息鏈。加快完善鐵水聯運信息交換,依託廣州港、深圳港、湛江港等重點港口,實現組織調度、作業計畫及監管服務等生產動態信息的實時交換,推行“一單制”全程物流運輸體系,促進口岸通關檢驗“三個一”全面實施。(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交通運輸廳、商務廳,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省機場集團,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18.加快提升物流信息服務水平。按照我省“數字政府”建設總體要求,加快實施“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研究制訂現代物流發展基礎公共信息公開目錄清單,促進政府部門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提高綜合信息服務能力,構建“一站式”信息服務平台。鼓勵各類物流專業平台、車貨匹配平台等開放數據接口,促進貨源、車(船)源和物流服務等信息的高效匹配。促進鐵路、港口、航運、公路等領域龍頭企業合作,強化貨物在途狀態查詢、運輸價格查詢、車輛物品軌跡查詢等綜合信息服務,提高物流服務的智慧型化、透明化水平。(交通運輸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公安廳、商務廳、市場監管局,海關總署廣東分署、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推進綠色配送。
  19.推進城市貨運綠色發展。鼓勵郵政快遞企業、城市配送企業探索統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間配送等集約化運輸組織模式。統籌最佳化城市末端共同配送網路節點建設,探索建設“集約、高效、綠色、智慧型”的城市貨運配送服務體系。研究制定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相關扶持政策,積極推進廣州、深圳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建設,推動在相關地市開展省級示範工程建設。(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牽頭,省公安廳、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0.加大新能源物流車輛推廣套用力度。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在物流領域的套用。珠三角地區每年更新或新增的城市物流配送車輛、郵政快遞車輛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逐步提升城市物流配送領域車輛電動化率。廣州、深圳試點制定新能源物流車優惠通行政策,探索在城市市區劃定新能源物流車夜間專用停車區,分類支持新能源物流車使用,物流企業可利用自有停車站場建設集中充電站,並鼓勵對外提供公共充電服務。(省發展改革委、公安廳、交通運輸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21.建設珠三角區域綠色物流片區。研究在珠三角地區城市中心區逐步試點設立“綠色物流片區”,最佳化城市公路貨運站場布局,引導貨運站場向城市外圍地區發展。以發展樞紐園區經濟為導向,推進傳統鐵路貨運場站向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現代物流園區轉型發展,逐步改變中長距離用公路大規模轉運貨物的狀況,減少公路貨運量和貨車使用量。(省交通運輸廳、商務廳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市場監管局,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強貨運治理。
  22.強化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健全貨運車輛非法改裝聯合監管工作機制,杜絕非法改裝貨運車輛出廠上路。加大貨物裝載源頭監管力度,重點加強礦山、砂石廠、水泥廠、混凝土攪拌站、港口、物流園區等重點源頭單位貨車出場(站)裝載情況檢查,禁止超限超載車輛出場(站)上路行駛。嚴格落實車輛超限超載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工作要求,加大對超限超載行為的監管力度,推進跨區域、跨部門治超信息資源交換共享,落實“一超四罰”。大力推進科技治超工作,推動全省治超工作科技化、高效化。嚴格落實公路治超“黑名單”制度,對嚴重違法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省交通運輸廳、公安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自然資源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3.大力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鞏固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成果,穩步開展危險貨物運輸罐車、超長平板半掛車、超長貨櫃半掛車治理工作。引導督促行業、企業加快更新淘汰不合規車輛,促進標準化車型更新替代。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家中置軸汽車列車示範工程,加快輕量化掛車推廣套用。鼓勵發展廂式運輸、冷鏈運輸、城市配送專用運輸車輛,積極發展貨櫃運力,大力推進貨運車輛標準化、專業化。(省交通運輸廳、公安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4.推動貨運組織模式創新。大力發展公路甩掛運輸,推廣網路化、乾支銜接等甩掛運輸模式,不斷壯大延伸甩掛運輸網路。推進“網際網路+高效物流”新業態發展,鼓勵發展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業務,建設完善省級道路無車承運人監測平台,健全監督監測機制。探索“網際網路+專線整合”“網際網路+共同配送”等新管理模式,推動網際網路、物流、金融、保險理賠等業務融合發展。支持大型貨運物流企業、快遞物流企業以資產為紐帶,通過兼併、重組、收購、控股、加盟連鎖等方式,拓展服務網路,延伸服務鏈條,實現資源高效配置,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升級。(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牽頭)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有關單位要建立健全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協調機制,及時解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檢查督導工作落實情況。2019年5月底前,完成本地區、本行業運輸結構調整具體實施方案制訂工作,並報省交通運輸廳備案。省交通運輸廳會同省有關單位加強統籌督導考核,建立動態督導考評機制,確保各項任務舉措落實到位。
  (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落實財政稅費支持政策,加大對大宗貨物“公轉鐵、公轉水”、鐵路專用線建設、老舊柴油貨車淘汰、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推廣、多式聯運創新發展等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各地要結合實際研究制訂具體財政支持政策。
  (三)完善用地用海等相關支持政策對納入運輸結構調整的鐵路專用線、內河航運基礎設施等重點項目建立審批“綠色通道”,推進發展改革、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運輸等部門實施並聯審批。加大鐵路專用線用地支持力度,對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予以優先安排,落實國家相關規定,對占用永久基礎農田的項目積極納入用地預審受理範圍;加大對納入港口總體規劃和運輸結構調整的“公轉水”、鐵水聯運、“水水”中轉碼頭及配套的防波堤、航道、錨地等項目用海支持力度。
  (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強化貨運市場和重點企業監測,跟蹤了解行業動態和行業從業者訴求,及時掌握行業動態,完善從業人員社會保障、職業培訓等服務。積極培育拓展新興市場,推動貨運行業創新穩定發展和轉型升級。加強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定期發布運輸結構調整行動進展和成效,增強數據和信息的公開性、透明性和一致性。

政策解讀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的決策部署,助力我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我省印發了《廣東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根據《廣東省政府系統政策解讀工作細則(試行)》(粵辦函〔2018〕360號),解讀如下:
  一、出台背景及必要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交通運輸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人民交通為人民,要建設人民滿意交通;提出要平衡各種運輸方式,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當前,我省交通運輸已進入結構最佳化、服務提高和轉型發展的黃金時期,加快運輸結構調整對提高運輸發展質量、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有力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意義重大。
  二、制定總體思路
  《實施方案》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的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系統謀劃,統籌各方力量,分清輕重緩急,講究方式方法,不斷推動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向縱深發展。總體思路如下:
  (一)軟硬結合。以升級水運系統、提升鐵路運能、發展多式聯運、推進綠色配送、加強貨運治理等5個重大工程強化“硬”措施,以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狠抓落實考核、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等4個保障措施提升“軟”實力。
  (二)統籌推進。將運輸結構調整與生態文明建設協同推進,把運輸結構調整作為重大的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大力發展鐵路、水運等清潔、環保運輸方式,加快推動形成運輸領域綠色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為建設美麗中國,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還老百姓藍天白雲、繁星閃爍貢獻行業應有的力量。
  (三)協同治理。運輸結構調整涉及基礎設施建設、運輸組織協調、供應鏈上下游對接、市場環境治理、配套政策引領等多方面,發展改革、工信、公安、財政、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交通運輸等部門間要強化工作協同,在行動計畫執行、目標任務分解、財稅政策出台、項目審批管理等方面加強溝通,為運輸結構調整創造條件,營造環境。
  三、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包括指導思想、工作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工作要求以及附表,共8大部分29條。總體上可概括為“圍繞1個目標,堅持3個重點,實施5大行動,提供4項保障,落實1項要求”。
  1個目標:按照國家方案要求,結合廣東省實際發展需求,力爭通過三年左右的集中攻堅,實現運輸結構明顯最佳化,水路、鐵路承擔的大宗貨物運輸量顯著提高,至2020年,水運優勢得到較充分發揮,全省水路貨物運輸量年均增速達到6%;全省鐵路貨物傳送量達到9960萬噸,較2017年增長15%以上;多式聯運貨運量增長20%,重點港口貨櫃鐵水聯運快速發展,達到45萬TEU,較2017年翻一番;全社會公路貨運分擔率呈明顯下降態勢。
  3個重點:推進大宗貨物和貨櫃運輸公轉水、公轉鐵,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進綠色配送、推廣新能源物流車輛。
  5大行動:一是升級水運系統,包括最佳化區域港口群布局,持續完善內河航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集疏港鐵路專用線建設,鼓勵大宗貨物集疏港向水路和鐵路轉移,大力推進江海聯運發展,積極推進內陸“無水港”建設。二是提升鐵路運能,包括加快推進鐵路貨運網路建設,提升鐵路貨運樞紐物流服務能力,加快大型工礦企業和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建設,最佳化鐵路運輸組織模式,提升鐵路貨運服務水平,大力發展貨櫃海鐵聯運。三是發展多式聯運,包括強化多式聯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多式聯運服務與裝備標準化,推進多式聯運信息資源互聯互通,深入實施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四是推進綠色配送,包括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加大新能源物流車輛推廣套用力度,建設珠三角區域綠色物流片區。五是加強貨運治理,包括強化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大力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推動貨運組織模式創新。
  4項保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各級人民政府檢查督導工作推進落實情況。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實財政稅費等優惠力度,完善項目用地用海支持政策。三是狠抓考核落實,制定運輸結構調整工作監測分析表,各地按時上報。四是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做好政策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保障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此外,為保證《實施方案》的實施效果,編制附表1廣東省運輸結構調整鐵路貨運增量分解表、附表2廣東省鐵路專用線建設項目表、附表3廣東省航道重點建設項目表、附表4廣東省多式聯運型貨運樞紐(物流園區)項目表,明確了具體責任部門及建設主體,確保重點項目落地實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