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實施方案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8〕91號)、《交通運輸部等九部門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的通知》(交運發〔2018〕142號)精神,為加快調整全省運輸結構,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19年3月12日
  • 實施時間:2019年3月12日
  • 發布單位: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全文,印發的通知,解讀,

全文

—、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以深化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為主攻方向,不斷完善綜合運輸網路,切實提高運輸組織水平,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污染姜歸防治攻堅戰、建設中國最美麗省份提供有力支撐。
(二)工作目標
到2020年,全省貨物運輸結構持續最佳化,昆明、昭通戰朽辯、曲靖、玉溪、楚雄、紅河、大理、麗江等重點地區運輸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鐵路承擔的大宗貨物運輸量穩步提高。與2017年相比,全省新建成鐵路專用線6條,“公轉鐵”貨運量增量達到708萬噸、增長15.5%,鐵路集裝化運輸比例增長5%以上,多式聯運貨運量年均增長20%,水路貨運量增長5.5%以上。
二、重點任務
(一)鐵路運能提升行動
1.提升主要物流通道幹線鐵路運輸能力。加快推進玉磨鐵路等在建項目建設,儘快建成成昆線永仁—廣通段擴能改造工程,進一步增強昆明、大理鐵路樞紐功能;加快攀枝花—大理(麗江)、蒙自—文山等鐵路前期工作,爭取儘快開工建設;積極開展沿邊鐵路臨滄—普洱、普洱—蒙自、文山—那坡、保山—瀘水(六庫)、臨滄—清水河、香格里拉—邦達等項目前期工作。緩解部分區段貨運能力緊張,提升路網運輸能力。
2.加快大型工礦企業和物流園牛剃艱盛區鐵路專用線建設。支持煤炭、鋼鐵、水電鋁、電力、焦化、汽車製造等大型工礦企業以及大型物流園區新建或改擴建鐵路專用線。完善鐵路專用線共建共用機制,創新投融資模式,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在許可權範圍內簡化鐵路專用線接軌審核程式,壓縮接軌協定辦理時間。合理確定新建及改擴建鐵路專用線建設等級和技術標準,鼓勵新建貨運幹線鐵路同步規劃、設計、建設、開通配套鐵路專用線。到2020年,全省大宗貨物年貨運量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和新建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接入比例達到80%以上;重點地區具有鐵路專用線的大型工礦企業和新建物流園區,大宗貨物鐵路運輸比例達到80%以上。
3.最佳化鐵路運輸組織模式。優先保障煤炭、焦炭、礦石、糧食、化肥等大宗貨物運力供給。最佳化列車運行圖,豐富列車編組形式,開發當日達、次日達等多種運輸產品,實現班期穩定銜接。在運輸總量達到一定規模的通道,開發鐵路貨運班列、點到點貨運列車、大宗貨物直達列車等多頻次多樣化班列產品,構建快捷貨運班列網路。研究推進鐵路雙層貨櫃、馱背運輸產品開發,提升通道配套設施設備能力。充分發揮高鐵運能,在有條件的通道實現客貨分線運輸。
4.提升鐵路貨運服務水平。推動鐵路運輸企業提升鐵路貨運服務水平,豐富鐵路貨運產品供給,降低鐵路運輸綜合成本,提高鐵路貨運產品競爭力。按照國家對鐵路運輸價格市場化改革的統一部署,落實運價調整機制閥謎陵,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規範鐵路專用線代維等收費行為,降低專用線收費水平。減少和取消鐵路兩端短駁環節,規範短駁服務收費行為,降低短駁成本。鼓勵鐵路運輸企業與煤炭、礦石、鋼鐵、化肥等大客姜妹邀再戶簽訂運量運能互保協定,實現服務提升、互惠共贏。加強鐵路運輸企業與港口、物流園區、大型工礦企業、物流企辯台估業等合作,構建門到門接取送達網路,提供全程物流服務。
(二)水運系統升級行動
1.完善內河水運網路。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流域生態系統保護為前提,加強內河航道建設,增強金沙江—長江幹線運輸能力,提升水運設施專業化水平。推進長江水富—宜賓段航道升級改造、瀾滄江關累碼頭升級改造和勐罕作業區建設、瀾滄江—湄公河國際河流境內外航道升級改造。進一步規範港口經營服務性收費,對實行政府定價的,嚴格執行規定的收費標準;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督促落實價格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不得違規加收任何價外費用。(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等按照職責蒸恥付分工負責)
2.推進集疏港鐵路建設。以提升港口集疏運能力為重點,推進集疏港鐵路向堆場、碼頭延伸,並加快與幹線鐵路銜接,打通鐵路進港“最後一公里”。重點推進水富港擴能集疏運工程和港區專用鐵路建設,加快港區鐵路裝卸場站及配套設施建設,最佳化鐵路港前站布局,在水富縣境內開通鐵路貨運站點。(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3.大力發展江海直達和江海聯運。積極推動金沙江—長江幹線江海直達運輸,推進乾散貨、貨櫃江海直達運輸,引導出入境貨物從水路運輸。(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公路貨運治理行動
1.強化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健全貨運車輛非法改裝聯合監管工作機制,杜絕非法改裝貨運車輛出廠上路。加大貨物裝載源頭監管力度,重點加強礦山、水泥廠、港口、物流園區等重點源頭單位貨車出場(站)裝載情況檢查,禁止超限超載車輛出場(站)上路行駛。嚴格落實治理車輛超限超載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工作要求,嚴格執行治超工作紀律和貨運車輛超限超載認定標準,加大對貨運車輛超限超載的執法力度。進一步最佳化完善公路治超網路,最佳化國省幹線公路超限檢測站點布局,完善農村公路限寬限高保護設施。加強科技治超,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車輛超限超載檢測,實現跨區域、跨部門治超信息資源交換共享,落實“一超四罰”。繼續加強信用治超,嚴格落實公路治超“黑名單”制度,對嚴重違法超限超載運輸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全省新建和在建高速公路的入口同步建設稱重檢測設施(設備),與高速公路項目同步建成投入使用;全省已通車運營高速公路的入口全面安裝稱重檢測設施(設備),於2020年底前投入運行。到2020年底,全省高速公路貨運車輛平均違法超限超載率不超過0.5%,普通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得到有效遏制。(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2.大力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鞏固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成果,穩步開展危險貨物運輸罐車、超長平板半掛車、超長貨櫃半掛車治理工作。做好既有營運車輛情況排查,建立不合規車輛資料庫,制定車輛退出計畫,按照標準引導、疏堵結合、更新替代、循序漸進的原則強化執法監管,引導督促行業、企業加快更新淘汰不合規車輛,促進標準化車型更新替代。探索中置軸汽車列車示範運行,加快輕量化掛車推廣套用。 (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3.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集約高效發展。促進“網際網路+貨運物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深入推進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健全完善無車承運人監管體系,推動貨運物流平台健康有序發展。支持引導貨運大車隊、掛車共享租賃、甩掛運輸、企業聯盟、品牌連鎖等集約高效的運輸組織模式發展,發揮規模化、網路化運營優勢,降低運輸成本,有效整合分散經營的中小貨運企業和個體運輸業戶。支持大型道路貨運企業以資產為紐帶,通過兼併、重組、收購、控股、加盟連鎖等方式,拓展服務網路,延伸服務鏈條,實現資源高效配置,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升級。到2020年,力爭培育2家左右企業成為全國無車承運人品牌企業。(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公安廳、省商務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多式聯運提速行動
1.加快聯運樞紐建設和裝備升級。推進具有多式聯運功能的物流園區建設,加快鐵路物流基地、鐵路貨櫃辦理站、港口物流樞紐、航空轉運中心、快遞物流園區等規劃建設和升級改造,加強不同運輸方式間的有效銜接。進一步拓展高鐵站場貨運服務功能,完善貨運配套設施。大力開闢貨運航線,拓展機場貨運服務功能,積極支持開展全貨機航空貨運。大力推廣集裝化運輸,支持企業加快多式聯運運載單元、快速轉運設備、專用載運機具等升級改造,推廣套用45英尺貨櫃和35噸敞頂貨櫃,促進集裝化、廂式化、標準化裝備套用。(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省郵政管理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2.加快發展貨櫃鐵水聯運。鼓勵鐵路、港口、航運等企業加強合作,推動以貨櫃多式聯運為重點的中轉場建設,積極拓展貨櫃鐵水聯運產品。鼓勵鐵路運輸企業增加鐵路貨櫃和貨櫃平車保有量,提高貨櫃共享共用和流轉交換能力,利用物聯網等技術手段提升貨櫃箱管和綜合信息服務水平。(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3.深入實施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加大支持力度,打造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加強示範工程運行監測,推動運輸組織模式創新。鼓勵骨幹龍頭企業在運輸裝備研發、多式聯運單證統一、數據信息交換共享等方面先行先試,充分發揮引領示範作用。支持各地開展貨櫃運輸、滾裝運輸、全程冷鏈運輸、電商快遞班列等多式聯運試點示範創建。推動省內各物流樞紐、園區同國內外各大港口集團形成合作夥伴關係,設立陸港。(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省郵政管理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城市綠色配送行動
1.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引導具備條件的城市規劃建設綠色貨運配送網路,完善乾支銜接型物流園區(貨運樞紐)和城市配送網路節點及配送車輛停靠裝卸配套設施建設。鼓勵郵政快遞企業、城市配送企業創新統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間配送等集約化運輸組織模式。積極支持昆明、大理等城市申報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項目。(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公安廳、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2.加大新能源城市配送車輛推廣套用力度。加快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推廣套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輕型物流配送車輛中,新能源車輛和達到國六(B)排放標準清潔能源車輛的比例超過50%。各地要將公共充電樁建設納入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範圍,加大用地、資金等支持力度,在物流園區、工業園區、大型商業購物中心、農貿批發市場等貨流密集區域,集中規劃建設專用充電站和快速充電樁。結合城市配送需求,制定新能源城市配送車輛便利通行政策,改善車輛通行條件。在有條件的地區建立新能源城市配送車輛運營補貼機制,降低使用成本。在重點物流園區、鐵路物流中心、機場、港口等推廣使用電動化、清潔化作業車輛。(省交通運輸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能源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3.推進城市生產生活物資公鐵聯運。充分發揮鐵路既有站場資源優勢,完善乾支銜接的基礎設施網路,創新運營組織模式,打造“軌道+倉儲配送”的鐵路城市物流配送新模式,提高城市生產生活物資運輸中公鐵聯運的比例。加快城市周邊地區鐵路外圍集結轉運中心和市內鐵路站場設施改造,構建“外集內配、綠色聯運”的公鐵聯運城市配送新體系。(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省交通運輸廳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信息資源整合行動
1.加強多式聯運公共信息交換共享。加快推進多式聯運共享平台建設,實現跨層級、跨部門、跨地域、跨系統、跨業務的信息交換共享和業務協同。加強交通運輸、海關、市場監管等部門間信息開放共享,為企業提供資質資格、認證認可、檢驗檢疫、通關查驗、違法違章、信用評價、政策動態等一站式綜合信息服務。擴大鐵路貨運信息開放共享,建立公鐵、鐵水聯運信息共享機制,研究開發面向客戶的多樣化信息服務產品。加快鐵水聯運信息交換接口標準體系套用,推進我省主要港口鐵水聯運信息交換共享。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省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台。(省交通運輸廳、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昆明海關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2.提升物流信息服務水平。升級我省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進鐵路、港口、航運和第三方物流等龍頭企業加強合作,強化貨物在途狀態查詢、運輸價格查詢、車貨動態匹配、貨櫃定位跟蹤等綜合信息服務,提高物流服務智慧型化、透明化水平。(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3.加強運輸結構調整信息報送和監測分析。按照國家制定的運輸結構調整指標體系,做好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運行動態、多式聯運發展狀態、新能源車輛推廣套用等信息監測和報送工作。各地要按季度形成運輸結構調整工作情況報告及《運輸結構調整工作監測分析表》,於每季度結束後7個工作日內報送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牽頭;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要加強統籌協調和組織調度,完善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協調機制,及時研究解決運輸結構調整中的重要問題。各地要按照“一地一策、一企一策”要求,組織編制本地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實施細則,細化分解目標任務,制定責任清單,健全責任體系,科學安排工作進度,出台配套政策,確保按時保質完成各項任務。各地實施細則報省交通運輸廳備案。
(二)落實財政等支持政策。積極籌措資金,加強對運輸結構調整工作的支持。對除原礦(磷礦石、金屬礦、煤炭等)外的鐵路大宗出省工業製品等重點領域重點產品給予運費補助。對大力淘汰老舊車輛、推廣套用新能源汽車的有關企業和人員依照有關政策及時給予經濟補償。鼓勵社會資本依法設立多式聯運產業基金,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快運輸結構調整和多式聯運發展。
(三)完善用地政策。提高運輸結構調整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用地服務水平,加大鐵路專用線用地支持力度,按照有關規定辦理用地手續。各地要在國土空間規劃指導下組織編制港口集疏運鐵路、物流園區和工礦企業鐵路專用線建設方案,保障用地指標。
(四)加強督導考評和輿論引導。加強對各地和有關部門運輸結構調整工作的督查考核,考評結果向社會公布。各地要建立健全動態評估機制,加強對鐵路、港口、工礦等重點企業的督導,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加大對運輸結構調整工作的宣傳報導力度,加強正面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為運輸結構調整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有關部門參與)

印發的通知

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雲南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
《雲南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實施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3月12日

解讀

《雲南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方案》(雲政辦發〔2019〕29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於日前印發,為便於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和社會公眾更好地理解《實施方案》的相關內容,現就制定的背景和主要內容作如下解讀。
一、推進運輸結構調整的重要意義
2017年,我省全社會完成貨運總量13.74億噸,貨運周轉量1798.67億噸公里,有效支撐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但從我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看還存在四大方面問題:一是綜合運輸體系結構不合理。公路貨運量在全社會貨運中占比過高,以2017年為例,我省公路貨運量12.41億噸,同比增長13.3%;鐵路貨運量1.26億噸,同比增長7.5%;水路貨運量0.07億噸,同比增長3.2%。公路運輸占比達90.32%。二是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一方面是鐵路和水路運輸成本低、能耗低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另一方面是公路運輸不同程度存在著車輛非法改裝、超限超載以及過度競爭的問題,所以造成鐵路的運價和公路的運價倒掛,降低了鐵路的比較優勢。三是綜合運輸組織化的水平不高。主要體現在信息資源共享不足,標準規範和運輸服務規則不能有效銜接,跨方式、一體化運輸組織程度低,多式聯運市場主體少,發展嚴重滯後。四是基礎設施銜接不暢。各種運輸方式規劃建設、統籌協調不夠,樞紐站場、集疏運體系不完善,“連而不暢、鄰而不接”的問題突出,跨方式運輸銜接不暢,倒裝次數過多,影響了運輸效率,也增加了物流成本。加快推進運輸結構的調整,是當前十分重要的工作。
交通運輸行業既是能耗大戶,也是排放大戶,公路貨運車輛特別是中重型的柴油貨車尾氣排放是主要的大氣污染源之一。據《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18)》顯示,2017年柴油貨車保有量僅占全國汽車保有量的7.8%,但是氮氧化物的排放占了57.3%,顆粒物的排放占了77.8%,而且研究表明,鐵路單位貨物周轉量的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僅為公路的七分之一和十三分之一。無論從能耗還是從排放看,鐵路比公路在長距離運輸方面具有較大優勢。因此推進運輸結構調整既是支撐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交通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
二、《實施方案》制定的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財經委員會議上指出要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貨運量,增加鐵路貨運量。2018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8〕91號),對運輸結構調整工作進行總體部署。2018年10月,交通運輸部等九部門印發了《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運輸結構調整的目標和任務。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運輸結構調整工作,並就我省運輸結構調整工作進行系統部署。《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雲發〔2018〕16號)提出要推進重點工業企業和工業園區貨物由公路運輸轉向鐵路運輸,大力推廣清潔能源及新能源車使用,推動交通運輸節能。《雲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雲政發〔2018〕44號)明確提出要積極調整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交通體系。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的決策部署,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補齊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短板”,逐步建成“宜鐵則鐵,宜公則公,宜水則水,宜空則空”的綜合運輸體系,提高綜合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我省制定了《實施方案》。
三、意見徵求和採納情況
2018年11月下旬,雲南省交通運輸廳起草了《雲南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向16個州、市和省直有關部門、有關企業等39個單位和部門書面徵求意見建議。至12月初,共收到反饋意見32份,其中17個單位提出具體修改意見,22個單位無修改意見。根據提出的修改意見,省交通運輸廳進行了認真梳理和研究,並充分吸收採納。
四、《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進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緊圍繞國家污染防治攻堅戰和藍天保衛戰的總體部署,統籌推進我省運輸結構調整,努力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的最優組合和最大整體效率。《實施方案》分為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三個部分,並立足雲南實際,突出問題導向,進一步明確了工作原則和目標任務,提出到2020年底,全省建成6條鐵路專用線,全省“公轉鐵”貨運量比2017年增量708萬噸、增長15.5%;水路運輸貨運量增長5.5%以上。為確保目標實現,《實施方案》以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為主攻方向,從“鐵路運輸提升行動、水運系統升級行動、公路貨運治理行動、多式聯運提速行動、城市綠色配送行動、信息資源整合行動”等六項行動入手,重點開展29項工作。
一是鐵路運輸提升行動。加快重點幹線鐵路項建設進度,力爭到2020年,全省建成6條鐵路專用線,全省大宗貨物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和新建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接入比例達80%以上。降低鐵路運輸綜合成本,提升鐵路貨運服務能力和水平。
二是水運系統升級行動。推進水富滿倉擴能集疏運工程和綜合物流園區建設,增強金沙江—長江省際幹線和瀾滄江—湄公河國際運輸能力。積極推進乾散貨、貨櫃江海直達運輸。
三是公路貨運治理行動。深化公路貨運超限超載治理,最佳化國省幹線公路超限檢測站布局,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加快淘汰老舊貨車,促進“網際網路+貨運”,推進道路貨運向現代物流轉型升級。
四是多式聯運提速行動。加快多式聯運樞紐建設和裝備升級,發展貨櫃鐵水聯運,深入實施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推進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向更高質量、更深層次發展。
五是城市綠色配送行動。引導城市規劃建設綠色貨運配送網路,制定新能源城市配送車輛便利通行政策,加大新能源車推廣套用。
六是信息資源整合行動。加強聯運公共信息交換共享,著力打通各類信息孤島,推動政府資源信息開放,加快建設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台。
(二)水運系統升級行動
1.完善內河水運網路。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流域生態系統保護為前提,加強內河航道建設,增強金沙江—長江幹線運輸能力,提升水運設施專業化水平。推進長江水富—宜賓段航道升級改造、瀾滄江關累碼頭升級改造和勐罕作業區建設、瀾滄江—湄公河國際河流境內外航道升級改造。進一步規範港口經營服務性收費,對實行政府定價的,嚴格執行規定的收費標準;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督促落實價格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不得違規加收任何價外費用。(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2.推進集疏港鐵路建設。以提升港口集疏運能力為重點,推進集疏港鐵路向堆場、碼頭延伸,並加快與幹線鐵路銜接,打通鐵路進港“最後一公里”。重點推進水富港擴能集疏運工程和港區專用鐵路建設,加快港區鐵路裝卸場站及配套設施建設,最佳化鐵路港前站布局,在水富縣境內開通鐵路貨運站點。(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3.大力發展江海直達和江海聯運。積極推動金沙江—長江幹線江海直達運輸,推進乾散貨、貨櫃江海直達運輸,引導出入境貨物從水路運輸。(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商務廳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公路貨運治理行動
1.強化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健全貨運車輛非法改裝聯合監管工作機制,杜絕非法改裝貨運車輛出廠上路。加大貨物裝載源頭監管力度,重點加強礦山、水泥廠、港口、物流園區等重點源頭單位貨車出場(站)裝載情況檢查,禁止超限超載車輛出場(站)上路行駛。嚴格落實治理車輛超限超載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工作要求,嚴格執行治超工作紀律和貨運車輛超限超載認定標準,加大對貨運車輛超限超載的執法力度。進一步最佳化完善公路治超網路,最佳化國省幹線公路超限檢測站點布局,完善農村公路限寬限高保護設施。加強科技治超,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車輛超限超載檢測,實現跨區域、跨部門治超信息資源交換共享,落實“一超四罰”。繼續加強信用治超,嚴格落實公路治超“黑名單”制度,對嚴重違法超限超載運輸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全省新建和在建高速公路的入口同步建設稱重檢測設施(設備),與高速公路項目同步建成投入使用;全省已通車運營高速公路的入口全面安裝稱重檢測設施(設備),於2020年底前投入運行。到2020年底,全省高速公路貨運車輛平均違法超限超載率不超過0.5%,普通公路貨運車輛超限超載得到有效遏制。(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2.大力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鞏固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成果,穩步開展危險貨物運輸罐車、超長平板半掛車、超長貨櫃半掛車治理工作。做好既有營運車輛情況排查,建立不合規車輛資料庫,制定車輛退出計畫,按照標準引導、疏堵結合、更新替代、循序漸進的原則強化執法監管,引導督促行業、企業加快更新淘汰不合規車輛,促進標準化車型更新替代。探索中置軸汽車列車示範運行,加快輕量化掛車推廣套用。 (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公安廳、省市場監管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3.推動道路貨運行業集約高效發展。促進“網際網路+貨運物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深入推進無車承運人試點工作,健全完善無車承運人監管體系,推動貨運物流平台健康有序發展。支持引導貨運大車隊、掛車共享租賃、甩掛運輸、企業聯盟、品牌連鎖等集約高效的運輸組織模式發展,發揮規模化、網路化運營優勢,降低運輸成本,有效整合分散經營的中小貨運企業和個體運輸業戶。支持大型道路貨運企業以資產為紐帶,通過兼併、重組、收購、控股、加盟連鎖等方式,拓展服務網路,延伸服務鏈條,實現資源高效配置,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升級。到2020年,力爭培育2家左右企業成為全國無車承運人品牌企業。(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公安廳、省商務廳、省國資委、省市場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多式聯運提速行動
1.加快聯運樞紐建設和裝備升級。推進具有多式聯運功能的物流園區建設,加快鐵路物流基地、鐵路貨櫃辦理站、港口物流樞紐、航空轉運中心、快遞物流園區等規劃建設和升級改造,加強不同運輸方式間的有效銜接。進一步拓展高鐵站場貨運服務功能,完善貨運配套設施。大力開闢貨運航線,拓展機場貨運服務功能,積極支持開展全貨機航空貨運。大力推廣集裝化運輸,支持企業加快多式聯運運載單元、快速轉運設備、專用載運機具等升級改造,推廣套用45英尺貨櫃和35噸敞頂貨櫃,促進集裝化、廂式化、標準化裝備套用。(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省郵政管理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2.加快發展貨櫃鐵水聯運。鼓勵鐵路、港口、航運等企業加強合作,推動以貨櫃多式聯運為重點的中轉場建設,積極拓展貨櫃鐵水聯運產品。鼓勵鐵路運輸企業增加鐵路貨櫃和貨櫃平車保有量,提高貨櫃共享共用和流轉交換能力,利用物聯網等技術手段提升貨櫃箱管和綜合信息服務水平。(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3.深入實施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加大支持力度,打造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加強示範工程運行監測,推動運輸組織模式創新。鼓勵骨幹龍頭企業在運輸裝備研發、多式聯運單證統一、數據信息交換共享等方面先行先試,充分發揮引領示範作用。支持各地開展貨櫃運輸、滾裝運輸、全程冷鏈運輸、電商快遞班列等多式聯運試點示範創建。推動省內各物流樞紐、園區同國內外各大港口集團形成合作夥伴關係,設立陸港。(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省郵政管理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城市綠色配送行動
1.推進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工程。引導具備條件的城市規劃建設綠色貨運配送網路,完善乾支銜接型物流園區(貨運樞紐)和城市配送網路節點及配送車輛停靠裝卸配套設施建設。鼓勵郵政快遞企業、城市配送企業創新統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間配送等集約化運輸組織模式。積極支持昆明、大理等城市申報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項目。(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公安廳、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2.加大新能源城市配送車輛推廣套用力度。加快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推廣套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輕型物流配送車輛中,新能源車輛和達到國六(B)排放標準清潔能源車輛的比例超過50%。各地要將公共充電樁建設納入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範圍,加大用地、資金等支持力度,在物流園區、工業園區、大型商業購物中心、農貿批發市場等貨流密集區域,集中規劃建設專用充電站和快速充電樁。結合城市配送需求,制定新能源城市配送車輛便利通行政策,改善車輛通行條件。在有條件的地區建立新能源城市配送車輛運營補貼機制,降低使用成本。在重點物流園區、鐵路物流中心、機場、港口等推廣使用電動化、清潔化作業車輛。(省交通運輸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省公安廳、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能源局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3.推進城市生產生活物資公鐵聯運。充分發揮鐵路既有站場資源優勢,完善乾支銜接的基礎設施網路,創新運營組織模式,打造“軌道+倉儲配送”的鐵路城市物流配送新模式,提高城市生產生活物資運輸中公鐵聯運的比例。加快城市周邊地區鐵路外圍集結轉運中心和市內鐵路站場設施改造,構建“外集內配、綠色聯運”的公鐵聯運城市配送新體系。(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省交通運輸廳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信息資源整合行動
1.加強多式聯運公共信息交換共享。加快推進多式聯運共享平台建設,實現跨層級、跨部門、跨地域、跨系統、跨業務的信息交換共享和業務協同。加強交通運輸、海關、市場監管等部門間信息開放共享,為企業提供資質資格、認證認可、檢驗檢疫、通關查驗、違法違章、信用評價、政策動態等一站式綜合信息服務。擴大鐵路貨運信息開放共享,建立公鐵、鐵水聯運信息共享機制,研究開發面向客戶的多樣化信息服務產品。加快鐵水聯運信息交換接口標準體系套用,推進我省主要港口鐵水聯運信息交換共享。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省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台。(省交通運輸廳、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市場監管局、省郵政管理局、昆明海關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2.提升物流信息服務水平。升級我省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進鐵路、港口、航運和第三方物流等龍頭企業加強合作,強化貨物在途狀態查詢、運輸價格查詢、車貨動態匹配、貨櫃定位跟蹤等綜合信息服務,提高物流服務智慧型化、透明化水平。(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商務廳、省郵政管理局、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3.加強運輸結構調整信息報送和監測分析。按照國家制定的運輸結構調整指標體系,做好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運行動態、多式聯運發展狀態、新能源車輛推廣套用等信息監測和報送工作。各地要按季度形成運輸結構調整工作情況報告及《運輸結構調整工作監測分析表》,於每季度結束後7個工作日內報送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牽頭;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等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要加強統籌協調和組織調度,完善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協調機制,及時研究解決運輸結構調整中的重要問題。各地要按照“一地一策、一企一策”要求,組織編制本地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實施細則,細化分解目標任務,制定責任清單,健全責任體系,科學安排工作進度,出台配套政策,確保按時保質完成各項任務。各地實施細則報省交通運輸廳備案。
(二)落實財政等支持政策。積極籌措資金,加強對運輸結構調整工作的支持。對除原礦(磷礦石、金屬礦、煤炭等)外的鐵路大宗出省工業製品等重點領域重點產品給予運費補助。對大力淘汰老舊車輛、推廣套用新能源汽車的有關企業和人員依照有關政策及時給予經濟補償。鼓勵社會資本依法設立多式聯運產業基金,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快運輸結構調整和多式聯運發展。
(三)完善用地政策。提高運輸結構調整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用地服務水平,加大鐵路專用線用地支持力度,按照有關規定辦理用地手續。各地要在國土空間規劃指導下組織編制港口集疏運鐵路、物流園區和工礦企業鐵路專用線建設方案,保障用地指標。
(四)加強督導考評和輿論引導。加強對各地和有關部門運輸結構調整工作的督查考核,考評結果向社會公布。各地要建立健全動態評估機制,加強對鐵路、港口、工礦等重點企業的督導,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加大對運輸結構調整工作的宣傳報導力度,加強正面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為運輸結構調整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省交通運輸廳、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有關部門參與)

印發的通知

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雲南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
《雲南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實施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3月12日

解讀

《雲南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實施方案》(雲政辦發〔2019〕29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於日前印發,為便於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門和社會公眾更好地理解《實施方案》的相關內容,現就制定的背景和主要內容作如下解讀。
一、推進運輸結構調整的重要意義
2017年,我省全社會完成貨運總量13.74億噸,貨運周轉量1798.67億噸公里,有效支撐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但從我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看還存在四大方面問題:一是綜合運輸體系結構不合理。公路貨運量在全社會貨運中占比過高,以2017年為例,我省公路貨運量12.41億噸,同比增長13.3%;鐵路貨運量1.26億噸,同比增長7.5%;水路貨運量0.07億噸,同比增長3.2%。公路運輸占比達90.32%。二是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一方面是鐵路和水路運輸成本低、能耗低的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另一方面是公路運輸不同程度存在著車輛非法改裝、超限超載以及過度競爭的問題,所以造成鐵路的運價和公路的運價倒掛,降低了鐵路的比較優勢。三是綜合運輸組織化的水平不高。主要體現在信息資源共享不足,標準規範和運輸服務規則不能有效銜接,跨方式、一體化運輸組織程度低,多式聯運市場主體少,發展嚴重滯後。四是基礎設施銜接不暢。各種運輸方式規劃建設、統籌協調不夠,樞紐站場、集疏運體系不完善,“連而不暢、鄰而不接”的問題突出,跨方式運輸銜接不暢,倒裝次數過多,影響了運輸效率,也增加了物流成本。加快推進運輸結構的調整,是當前十分重要的工作。
交通運輸行業既是能耗大戶,也是排放大戶,公路貨運車輛特別是中重型的柴油貨車尾氣排放是主要的大氣污染源之一。據《中國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18)》顯示,2017年柴油貨車保有量僅占全國汽車保有量的7.8%,但是氮氧化物的排放占了57.3%,顆粒物的排放占了77.8%,而且研究表明,鐵路單位貨物周轉量的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僅為公路的七分之一和十三分之一。無論從能耗還是從排放看,鐵路比公路在長距離運輸方面具有較大優勢。因此推進運輸結構調整既是支撐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和交通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
二、《實施方案》制定的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財經委員會議上指出要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貨運量,增加鐵路貨運量。2018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印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8〕91號),對運輸結構調整工作進行總體部署。2018年10月,交通運輸部等九部門印發了《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運輸結構調整的目標和任務。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運輸結構調整工作,並就我省運輸結構調整工作進行系統部署。《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雲發〔2018〕16號)提出要推進重點工業企業和工業園區貨物由公路運輸轉向鐵路運輸,大力推廣清潔能源及新能源車使用,推動交通運輸節能。《雲南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雲政發〔2018〕44號)明確提出要積極調整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交通體系。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推進運輸結構調整的決策部署,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贏藍天保衛戰,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補齊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短板”,逐步建成“宜鐵則鐵,宜公則公,宜水則水,宜空則空”的綜合運輸體系,提高綜合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我省制定了《實施方案》。
三、意見徵求和採納情況
2018年11月下旬,雲南省交通運輸廳起草了《雲南省推進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畫(2018—2020年)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向16個州、市和省直有關部門、有關企業等39個單位和部門書面徵求意見建議。至12月初,共收到反饋意見32份,其中17個單位提出具體修改意見,22個單位無修改意見。根據提出的修改意見,省交通運輸廳進行了認真梳理和研究,並充分吸收採納。
四、《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進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緊緊圍繞國家污染防治攻堅戰和藍天保衛戰的總體部署,統籌推進我省運輸結構調整,努力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的最優組合和最大整體效率。《實施方案》分為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三個部分,並立足雲南實際,突出問題導向,進一步明確了工作原則和目標任務,提出到2020年底,全省建成6條鐵路專用線,全省“公轉鐵”貨運量比2017年增量708萬噸、增長15.5%;水路運輸貨運量增長5.5%以上。為確保目標實現,《實施方案》以推進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為主攻方向,從“鐵路運輸提升行動、水運系統升級行動、公路貨運治理行動、多式聯運提速行動、城市綠色配送行動、信息資源整合行動”等六項行動入手,重點開展29項工作。
一是鐵路運輸提升行動。加快重點幹線鐵路項建設進度,力爭到2020年,全省建成6條鐵路專用線,全省大宗貨物年運量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和新建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接入比例達80%以上。降低鐵路運輸綜合成本,提升鐵路貨運服務能力和水平。
二是水運系統升級行動。推進水富滿倉擴能集疏運工程和綜合物流園區建設,增強金沙江—長江省際幹線和瀾滄江—湄公河國際運輸能力。積極推進乾散貨、貨櫃江海直達運輸。
三是公路貨運治理行動。深化公路貨運超限超載治理,最佳化國省幹線公路超限檢測站布局,推進貨運車型標準化,加快淘汰老舊貨車,促進“網際網路+貨運”,推進道路貨運向現代物流轉型升級。
四是多式聯運提速行動。加快多式聯運樞紐建設和裝備升級,發展貨櫃鐵水聯運,深入實施多式聯運示範工程,推進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向更高質量、更深層次發展。
五是城市綠色配送行動。引導城市規劃建設綠色貨運配送網路,制定新能源城市配送車輛便利通行政策,加大新能源車推廣套用。
六是信息資源整合行動。加強聯運公共信息交換共享,著力打通各類信息孤島,推動政府資源信息開放,加快建設多式聯運公共信息平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