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袋鎮(常袋鄉)

常袋鎮

常袋鄉一般指本詞條

常袋鎮位於孟津縣西南部,北依黃河小浪底旅遊風景區,南臨古都洛陽小浪底專用線貫穿全境,洛陽機場緊臨鄉境,連霍高速公路由鎮區南境穿過,洛陽北部交通幹線王常路和常平路在此交叉穿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極為便利,是八方賓朋投資興業的黃金熱土。常袋鎮南與麻屯鎮毗鄰,北和城關鎮、小浪底鎮相連,東接朝陽鎮,西與橫水鎮新安縣接壤。小浪底專用線沿線有洛陽空港產業集聚區眾多工廠企業,常袋紅提葡萄遠近聞名。全鎮轄19個行政村,45個自然村,28176人(2017),總面積41.7平方千米。2011年4月8日,常袋鄉撤鄉建鎮,更名為現在的常袋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常袋鎮
  • 外文名稱:Changdai Town
  • 別名:常袋鄉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
  • 下轄地區:常袋村、馬嶺村等19個村委會
  • 政府駐地:常袋鎮新世紀大道中段
  • 電話區號:0379
  • 郵政區碼:471133
  • 地理位置:洛陽北部邙山丘陵
  • 面積:41.7平方千米 
  • 人口:28176人(2017)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性氣候
  • 著名景點常袋紅提園區
  • 機場:洛陽機場
  • 火車站洛陽站洛陽龍門站
  • 車牌代碼:豫C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暢偉志,鎮長:張聯營
鄉鎮簡介,地理氣候,行政轄區,轄區代碼,歷史沿革,產業結構,特色產業,城鎮建設,農業建設,公路建設,水利建設,學校建設,電力通訊建設,文化衛生建設,黨建工作,模範村莊,招商引資,旅遊開發,交通提示,83路(洛陽站-常袋鎮政府),其他城鄉公交,

鄉鎮簡介

常袋鎮,隸屬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常袋鎮位於孟津縣西南部,北依黃河小浪底旅遊風景區,南臨古都洛陽。全鎮下轄19個行政村,45個自然村,28176人(2017),總面積41.7平方千米。2011年4月8日,常袋鄉撤鄉建鎮,正式更名常袋鎮。南與麻屯鎮毗鄰,北和城關鎮、小浪底鎮相連,東接朝陽鎮,西與橫水鎮及新安縣接壤。小浪底專用線貫穿全境,沿線有空港產業集聚區工廠企業,洛陽北部交通幹線王常路和常平路在此交叉穿過,南有連霍高速公路穿過,洛陽機場緊臨鄉境,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極為便利,是八方賓朋投資興業的黃金熱土。
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常袋鎮
如今下轄19個村委會:常袋村東小梵村潘莊村西小梵村酒流凹村姚凹村馬嶺村石碑凹村趙溝村英古村拐坪村楊溝村土門溝村半坡村武家灣村小崔溝村趙凹村東地村常平村。鄉鎮企業以從事商貿、建材、機械、輕工等業為主。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菸葉,盛產蘋果,飼養黃牛、豬、羊。
近年來,常袋鎮強力實施“工業強鎮”、“特色農業富民”和“科教興鎮”戰略,大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初步形成了以農業生態觀光園、沿小浪底專用線工業走廊和城鎮商貿服務區為主的綜合經濟示範區。傾力打造工業主導型、政府服務型、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經濟強鎮。
全鎮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工業經濟迅猛發展,現有企業達到75家,工業園區已逐步形成以機械、鑄造、化工、電子、耐火材料等行業為支柱產業的工業體系。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紅提種植、奶牛養殖、菸葉生產、大粒櫻桃種植四項重點產業初具規模。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形成“三縱三橫”城鎮框架,新增城鎮人口4000餘人,第三產業發展迅速。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突飛猛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力明顯增強,2008年實現區域生產總值4.44億元,同比增長20%;完成財政收入1381萬元,同比增長18%;完成工商稅收2150萬元,同比增長25%;實現農民純收入3990元。
常袋宣傳廣告牌常袋宣傳廣告牌

地理氣候

常袋鎮地處豫西邙山丘陵地區,溝壑縱橫,地勢北高南低,屬亞熱帶溫帶的過渡地帶,季風環流影響明顯,春季多風常乾旱,夏季炎熱雨充沛,秋高氣爽日照長,冬季寒冷雨雪稀。平均氣溫13.7℃,1月最冷,平均為-0.5℃,7月最熱平均為26.2℃。平均降水量為650.2毫米。

行政轄區

常袋、東小梵、潘莊、西小梵、酒流凹、姚凹、馬嶺石碑凹、趙溝、英古、拐坪、楊溝、土門溝、半坡、武家灣、小崔溝、趙凹、東地、常平19個行政村。

轄區代碼

410322201:~200常袋村 ~201東小梵村 ~202潘莊村 ~203西小梵村 ~204酒流凹村 ~205姚凹村 ~206馬嶺村 ~207石碑凹村 ~208趙溝村 ~209英古村 ~210拐坪村 ~211楊溝村 ~212土門溝村 ~213半坡村~214武家灣村 ~215小崔溝村 ~216趙凹村 ~217東地村 ~218常平村

歷史沿革

常袋鎮建國前隸屬洛陽縣。1955年11月隨洛陽縣一區(麻屯區)劃歸孟津縣。1962年建立常袋人民公社,1984年體改時變為常袋鄉。2011年4月8日,常袋鄉撤鄉建鎮,正式更名常袋鎮。
常袋鎮(常袋鄉)
常袋鎮地處丘陵,土壤瘠薄,分為黃壤土、紅黏土加燎礓及黑鹵土三個類型。其中黃壤土約占總土地面積的40%,紅黏土約占50%。農作物以小麥、玉谷、豆類、穀子、紅薯為主。建國前,小麥畝產100斤左右,建國後小麥產量逐年增長,1984年夏糧總產1216萬斤,平均畝產436斤。1985年春夏乾旱,夏糧總產量仍達1550.7萬斤,畝產442斤。
1980年以後,菸葉成為全鎮主要經濟作物,播種面積逐年擴大,經濟效益比較顯著。1985年種煙4034畝,占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62%,畝產263斤,總產105.9萬斤,產值約120萬元。
1985年全鄉農業機械總動力7048.4馬力。機耕面積8334畝,占播種面積15.3%。機收面積150畝,占播種面積0.3%。農村用電量42萬度。化肥施用量443萬斤,氮肥占64%。
1979年以來,養殖業發展迅速,全鄉大牲畜以牛為主。1985年大牲畜存欄數為3842頭,其中牛3111頭,占大牲畜總數的81%,母牛1316頭,占牛總數的42.3%。當年生仔畜461頭。1985年,肉類產量43.4萬斤,奶類產量100萬斤,禽蛋產量39萬斤。
常袋鎮林木缺少,1984年造林120畝,零星植樹14.3萬株,育苗730.5畝;1985年植樹12.6萬株,育苗900畝。有果園1536畝。
常袋鎮水源缺乏。1970年以前,大部分村的人畜用水靠水井供應。全鄉僅龍王、趙溝、英古等村臨近麻屯鄉柏樹溝水庫的百餘畝農田能夠灌溉。自1971年起,開始水利建設,當年打機井22眼,修建提水站6處,水庫1座,自流渠2條,可灌溉面積835畝。1975——1980年的5年間,修建蓄水池3個,打機井42眼。建小型提水站11處,灌溉面積增加到4280畝。至1985年,全鄉有機電井68眼,其中配套61眼;機電灌站29處(均已配套),灌溉面積10597畝,占耕地面積25.8%。
鄉鎮企業於1969年創辦後,歷經曲折,到1985年已發展到12個,從業人員141名。其中彩色印刷廠、煤礦設備廠的年產值分別達到18萬元、20萬元,村辦企業12家,從業人數374名;聯辦企業53家,從業人數667名;個體企業753家,從業人數2649名。
建國前,常袋村僅有兩家小雜貨鋪,1家小藥鋪,2家簡易飯鋪。建國後,陸續建立起常袋供銷社和馬嶺、石碑凹、潘莊、武家灣4個代銷點。1969年社會零售額72萬元,利潤2.9萬元;1979年150萬元,利潤0.4萬元;1985年212萬元,利潤3.8萬元。1981年後,個體商戶遍布各村。
1985年常袋村已成為一個中心集鎮,除鄉供銷社所屬的飲食、收購、日用百貨、化工電器、生產生活資料等9個門市部外,各種形式的聯辦、個體工商戶經營的門市、攤點共18家。每月3會(逢8為會期),每會成交額平均80餘萬元。拐坪村有生產經營眼鏡的傳統,1983年後成為生產經營眼鏡的專業村。全村有90餘戶(占總戶數40%),140餘人經營,年收入約3萬餘元。所生產的產品遠銷山西、陝西、甘肅、深圳、溫州、廣州等省市。
建國前,常袋僅有一條洛陽至橫水可行牛車的土面路過境,全長8公里。1958年擴寬路基,1982年柏油鋪面。長華至常袋公路(石子路面),1982年修通,鄉境內長6公里。1983年修建鄉村公路30餘公里。
民國初期,常袋地區僅有幾個私塾、初小。民國初年,常袋喬作棟等籌資創辦常袋高等國小校和女子學校,1940年喬作棟等人籌資建立達德中學。1945年更名常袋公正中學。建國後,1962年常袋公社建立,全公社設高小3所,其中常袋高小附設國中2班。1969年成立社辦高中1所,國小戴帽國中12班。1982年以後,高中撤銷中學並點。至1985年,全鄉有國小19所,國中6所。
常袋鎮民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石碑凹符家溝符永安家的嗩吶吹奏藝術,自清至1985年已傳五世,技藝精湛,傳人甚眾,被譽為“嗩吶世家”。常袋村的業餘劇社創辦於1928年,趙凹、英古、馬嶺、潘莊、楊溝村業餘劇團也相繼成立。其它民間社火,或一村獨辦,或數村聯合,遍及大小村莊。其中以半坡村的高蹺、旱船,趙凹村、石碑凹的排鼓,酒流凹的獅子聲譽最高。每逢春節、元宵節演出。1968年鄉建立了廣播放大站。各村設廣播室。全鄉有放大機1台,擴大機25台,大喇叭40隻,戶用小喇叭3480隻。1981年後收音機、錄音機逐年增多,1984年達到4184部。1978年鄉建立文化站。1984年,投資30萬元,建成一座磚木結構的影劇院,面積1350平方米,座位1275個。
民國年間,常袋集市上設有益壽堂、德聚堂、祥生堂三家中藥鋪。建國初期,陳景春、楊聚等在常袋村開設聯合診所,有中醫2人,西醫1人,司藥1人。1954年診所開始分設中西醫內科、外科、婦科、兒科。1962年成立公社衛生院,至1985年有醫務人員17人,床位16張,心電圖機一部,電動吸引器2部。1982年全鄉持有行醫許可證的醫生35名,分散於各村衛生室,每村均配有一名婦幼保健員和防疫員。
1976年鄉計畫生育領導機構成立。1985年已婚育齡婦女節育率為81.39%,出生132人,計畫生育率為91.6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81‰(死亡182)。1983年獲河南省計畫生育先進單位稱號。
1956年由洛陽縣劃入孟津縣。1958年建常袋公社,1984年改鄉。1997年,面積41.7平方千米,人口2.4萬,轄常袋、東小梵、潘莊、西小梵、酒流凹、姚凹、馬嶺、趙溝、英古、楊溝、土門溝、半坡、武家灣、小崔溝、石碑凹、趙凹、拐坪17個行政村,後增加東地、常平兩個小浪底工程移民安置村。2011年4月8日,常袋鄉撤鄉建鎮,正式更名常袋鎮。

產業結構

常袋鎮強力實施“工業強鎮”、“特色農業富民”和“科教興鎮”戰略,大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初步形成了以農業生態觀光園、沿小浪底專用線工業走廊和城鎮商貿服務區為主的綜合經濟示範區。全鎮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工業經濟迅猛發展,截至2009年,有企業達到50餘家,工業園區已逐步形成以機械、鑄造、化工、電子、耐火材料等行業為支柱產業的工業體系。
常袋鎮(常袋鄉)
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紅提種植、奶牛養殖、菸葉生產、生態林建設四項重點產業初具規模。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形成“三縱三橫”城鎮框架,新增城鎮人口4000餘人,第三產業發展迅速。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突飛猛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力明顯增強,2006年實現區域生產總值2億元,較上年增長53.8%;完成限額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4900萬元,較上年增長145.5%;完成財政收入720萬元,較上年增長57.4%;完成工商稅收1483萬元,較上年增長19.8%。

特色產業

常袋鎮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圍繞示範村和重點整治村,積極培育支柱產業,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
於少成是常袋鎮半坡村村民,幾年前,鄉村斥資二十餘萬元修通了連線村里和外界的道路,並在道路兩邊規劃了葡萄種植觀光園。看到這,於少成一下子承包了80畝土地,搞起了葡萄種植。
葡萄種植戶於少成:藉助這新農村建設,道路通了,村容村貌也好了,葡萄是觀光農業,效益也不賴,遊客也不少,銷售上各方面都不錯。
常袋鎮組織各村黨員、特色農業種植戶20多人到西小梵村學習大棚草莓的栽培技術和先進經驗。這是常袋鎮立足低於優勢,發展特色農業,著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縮影。常袋鎮不斷最佳化農業結構調整,加大經濟作物種植力度,引進美國紅提、烏克蘭大櫻桃、愛宕梨,增加了農民收入,推動了產業化發展。常袋鎮組織各組黨員和種植戶進行觀摩學習的同時,還組織信用社的工作人員為發展大棚草莓農戶提供資金扶持。
常袋鎮(常袋鄉)
在常袋鎮,像於少成這樣的種植大戶有300多家,這些農戶在相關部門政策、資金和信息的扶持下,發展特色高效農業種植。已形成了葡萄、草莓、桃子、溫棚蔬菜等四大產業基地,年實現綜合效益830餘萬元,農民戶均增收2100多元。
常袋紅提採摘節勝利開幕常袋紅提園區涉及半坡、武家灣、小崔溝及麻屯鎮後樓村四個村。1999年引種美國紅提300畝,畝產紅提1500公斤,市價16元/公斤。由於經濟效益良好,吸引洛陽紅提生態園有限公司、孟津金田紅提觀光公司等10餘家龍頭企業進區發展,使園區面積擴大到1500畝,全鄉2500畝。2003年通過河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認證,被市科協授予十佳科普示範基地,2004年河南科技大學教學實習基地在該園區掛牌,2005年被省委組織部授予黨員遠程電化教育示範點。
為了讓豐收的紅提葡萄賣出好價錢,該鄉組織的紅提葡萄採摘節,讓廣大市民走進園區,一邊自己動手摘葡萄,一邊欣賞田園風光,還可以吃農家飯,住農家院,既為市民休閒娛樂提供了好去處,又為農民增收添了新辦法。

城鎮建設

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形成“三縱三橫”城鎮框架,新增城鎮人口4000餘人,第三產業發展迅速,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突飛猛進。2008年經過合理選址,科學論證,嚴格施工,建成大容量垃圾填埋場20個,可吞吐垃圾10000立方米,使用年限30年,並對常袋村、常平村、半坡村、武家灣等按新農村標準修建下水道等排水設施。
目前,按照孟津縣委縣政府部署確定的2012年新型社區建設試點項目,現在全鎮又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常袋鎮中心社區項目建設順利進行。

農業建設

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特色農業富民”穩步推進。已經形成以“紅提種植、奶牛養殖、菸葉生產、大粒櫻桃種植”為特色重點產業體系。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990元。
近幾年,常袋鎮以“三個千畝”工程為龍頭全力實施林業生態建設。常袋鎮堅持把林業生態建設與鎮區綠化、土地流轉和現代觀光農業開發相結合,強力實施“三個千畝”工程。
一是林業生產與鎮區周邊環境綠化、美化相結合。在翠灣果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千畝環保花卉苗木林,綠化荒山荒坡的同時,美化鎮區環境。
二是林業生產與土地流轉相結合。在馬嶺村集中流轉土地1000餘畝,採取有償出讓承包的辦法,將土地承包給1家實力雄厚的農業開發公司種植特色水果。目前,全鎮已有3家公司前來投資休閒觀光農業。
三是林業生產與休閒旅遊開發相結合,在趙溝村規劃建設千畝園工程,以種植薄皮核桃、軟籽石榴等高檔水果為重點,積極發展休閒觀光農業。目前,土地流轉工作已經結束,開發公司已種植軟籽石榴300餘畝,薄皮核桃200餘畝。在建設好“三個千畝”工程的同時,常袋鎮還將在小崔溝、趙凹、石碑凹村種植優質花椒1000畝。在林業生態建設中,常袋鎮已完成100公里的村道及生產道綠化、2000畝的小雜果經濟林種植。
目前,常袋鎮已完成總栽植面積5500畝,在全鎮真正掀起了植樹造林的高潮。

公路建設

新修高質量水泥路連線19個行政村,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20公里,道路硬化率100﹪。已形成村村相通,組組相連,戶戶相串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
小浪底專用線提升改造工程2012年3月全面啟動,這項全市旅遊重點工程預計在2012年10月前將竣工投入使用。改造是對現有水泥路面進行破除,重新鋪設路基後加鋪瀝青混凝土路面,同時將對現有路面進行加寬,改造後路面寬度將達到11米,道路設計時速仍為每小時60公里。為提高道路通行舒適度,還將增設兩側綠化景觀。郊野路段兩側列植楊樹、紅葉石楠、棣棠等長勢強健、易於管理、色彩鮮艷的樹種;過村路段兩側列植高大挺拔的雪松並配以成片種植的紅葉碧桃、海桐球、金葉女貞、小葉女貞等花灌木。綠化頻寬度3米至5米,形成串珠景觀,在過村路段還將設定觀景平台,綠化帶和道路之間將設定防護欄,以保障周邊村民安全。同時,為美化周邊環境,兩側邊溝也將增加蓋板。

水利建設

自來水入戶率已達100%,修建20處人畜吃水工程,解決了19個村12000口人、5123頭牲畜飲水困難問題,鋪設地埋管道20000米,灌溉用水率達84.6﹪。常袋鄉境內綠樹成茵、四季常青,全鄉森林覆蓋面積達到75%。
投資2.3億元,設計工期3年的“引黃入洛”工程也於2010年3月中旬全線開工建設,工程隧洞由常袋鎮中部穿過。

學校建設

總投入1000萬元,新建常袋鎮中心中學(即常袋中學)和姚凹中學分校2所及4所村級中心國小,建築總面積48000平方米。全鎮教育水平日益提高、教學條件從根本上得到改善,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100%。

電力通訊建設

實現了戶戶通電和組組通電話,移動、聯通基站9個,覆蓋全鎮,電話裝機容量達5000部,電網改造全部完成,變電站設備3台套,配變電容量1500千伏安。

文化衛生建設

全鎮有文化站1個,文化大院19個,文化廣場、健身器材設施完善,文化娛樂活動十分豐富,全鎮98.9%居民有電視,有線電視入戶達到82%,電視覆蓋率達100%。全鎮有衛生院1所,新建門診樓1座,醫護人員30名,病床50張,村級標準化衛生室19個,實現了“一村一所”的目標,基本解決了民眾就醫難問題。

黨建工作

常袋鎮為了進一步增強農村遠程教育培訓的效果,真正形成“幹部受教育,民眾得實惠”的長效機制,孟津縣常袋鄉緊緊圍繞“五個結合”,服務於新農村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常袋鎮(常袋鄉)
一、遠程教育與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增強遠程教育的服務性。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提高廣大農民的思想文化素質和致富能力,是推動農村小康建設的關鍵。鄉黨委把遠程教育培訓這種新的形式、新的載體運用到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中,與“黨員先進性教育”、“雙培雙帶”等活動有機結合,堅持“虛”功“實”做,進一步豐富和拓寬各項載體的內涵,通過強化遠程教育活動領導小組各部門在遠程教育建設中的作用和職責,形成了上下聯動、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時,積極開展“利用遠教抓基地,抓好基地促經濟”宣傳活動,真正使遠程教育成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助推器”。
二、黨員教育與農民民眾相結合,增強遠程教育的廣泛性。鄉黨委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這個教學平台,摸索支部引導黨員學、黨員帶領民眾學的有效途徑。一方面,突出黨員幹部學習教育這個重點,經常性地對廣大農村黨員幹部進行政治理論、科技知識和致富本領的教育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帶頭致富、帶領民眾致富的能力。另一方面,組織開展對農民民眾的專業技能培訓和農業適用技術、農業科技知識培訓。在已建成的7個站點上,採取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的辦法,共組織農村黨員幹部、民眾、入黨積極分子、村級後備幹部、科技示範戶等培訓40場次,受教育黨員幹部民眾達到1200多人(次)。
三、“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結合,增強遠程教育的針對性。在“規定動作”上,鄉黨委先後制定下發遠程教育實施方案和遠程教育培訓3年規劃等檔案,要求每個農村黨支部每月至少安排1-2次遠程教育,每次收看完遠程教育節目內容後,及時組織黨員幹部座談討論,並要求寫出心得體會,以加深理解和認識。同時,認真開展“黨員示範崗”、“黨員結對幫扶”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實踐活動,先讓黨員帶頭收看,帶頭套用,並組織黨員示範戶和民眾結成幫帶對子和學習小組,指導民眾搞好教學知識的理解和套用,以點帶面,增強學習效果。
四、課堂教學與基地實踐相結合,增強遠程教育的實效性。各遠程教育站點圍繞“發揮作用、注重實效”目的,創新教學方式,將課堂教學延伸到生產實踐中來,充分發揮近幾年全鄉建立的生態養殖示範基地、2000畝紅提種植基地、200頭奶牛養殖基地、1000畝大力櫻桃等基地的示範帶頭作用,邀請縣農業局、林業局專家和鄉專業技術人員、農村黨員能人、鄉土人才現場指導,現身說法,傳授經驗,將課堂教學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有效地提高黨員幹部民眾致富技術和本領,促進全鄉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全鄉組織黨員、致富帶頭人到示範基地培訓5場次,培訓黨員民眾200多人(次)。同時,各支部還利用遠程教育網路資源下載農產品市場、價格信息,定期向農民發布,指導農民按照市場規律發展生產,從而減少農民生產風險,最大限度的增加了農民收入,真正達到了黨員幹部受教育、農民民眾得實惠的目的。

模範村莊

常平村位於常袋鎮東部,全村100餘戶,500餘人,耕地570畝,屬小浪底工程移民村。2001年移民搬遷至常袋鎮,因位於常平公路沿線而得名。村黨支部、村委會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制建設、經濟社會事業均取得明顯成效。建成中心國小一棟,輻射東小梵、拐坪等村;建成村委會辦公樓一棟。村內主次幹道均實現硬化、綠化、亮化。2007年大力發展生豬養殖、200畝菸葉種植、100畝板藍根和大粒櫻桃種植,組織富餘勞動力外出打工,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2800餘元。規劃整治1860平方米休閒廣場1個、鋪設彩磚300平方米、栽植綠化樹1200餘棵,沿村莊安裝鐵柵欄680餘米。新建村便民超市、標準化衛生室11間,安裝健身器材8件,粉刷牆壁6200平方,硬化村莊路口8處,新建沼氣池54座。規劃建設養殖小區1處,建成養豬大棚9個,存欄生豬1200餘頭。
常袋鎮(常袋鄉)

招商引資

常袋鎮加快小城鎮建設、打造服務型政府,使常袋鎮成為一片投資熱土。該鎮從外部引進資金3億多元,新上企業30多家,鄉稅收連續兩年實現翻番,被市委副書記李興太稱為“常袋現象”。
2002年以前,常袋鎮還是孟津縣經濟發展水平最差的鄉,鎮政府所在地基礎設施陳舊,沒有一條平整的道路,沒有一棟像樣的建築。2002年以來,鎮黨委、鎮政府抓住全市小城鎮建設機遇,投資1700萬元新建鎮區31項重點工程和100餘戶住宅工程,城鎮面貌一新。與此同時,又投資1150萬元,規劃建設了占地2000餘畝的工業園區。
常袋鎮以建成的小城鎮為載體,以工業園區為依託,廣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在剛開始的半年裡,不少客商對常袋的投資環境有顧慮。2002年下半年,當得知濟源一企業有意在洛陽城市附近選址建廠的訊息後,鄉主要領導先後10餘次登門洽談,誠心終於感動“上帝”——這家企業的老總下決心把企業搬到了常袋工業園區。
兩年多來,不少外地客商慕名前來建廠,有的還介紹其他企業到常袋投資興業。洛陽碩朋化工設備廠本來已在某地工業園區預付了投資定金,但後來得知常袋的投資環境好時,毅然把企業建在常袋。
2008年,新引進100萬元以上項目10個,其中1000萬元以上項目6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3個,簽約資金2.5億元,實現工商稅收215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7%,全鎮企業數量達到65家,工業園區已逐步形成以機械、鑄造、化工、電子、耐火材料等行業為支柱產業的工業體系,招商引資工作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工業興鄉戰略邁出新步伐。2008年在現有限額以上企業的基礎上,新培育限額以上企業4家,稅收超百萬元企業2家,稅收超50萬元以上企業4家,同時注重做好對隆華製冷、瑞仕曼立車製造等重點企業的服務,發揮它們的龍頭作用,實現以誠招商,以商招商;投資80餘萬元,對小浪底專用線工業二區進行統一規劃、統一綠化,栽植綠化樹木4萬餘棵,分別投資30餘萬元和50餘萬元,安裝路燈100餘盞,全面完成工業二區亮化工程,修繕排污管道1000餘米,把工業園區納入鎮區統一管理,全天24小時保潔,保持工業園區綠化、亮化、美化、彩化、淨化的效果,極大的提升了園區品位;工業經濟迅猛發展,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工業園區現已入駐企業達到75家,包括洛陽隆華製冷集團、瑞士曼數控立車製造有限公司、洛陽方圓工業爐設計製造有限公司等全國知名企業。已逐步形成以機械製造、立車零部件、化工、電子、耐火材料等行業為支柱產業的工業體系。

旅遊開發

常袋鎮南部的千畝紅提葡萄遠近聞名,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舉辦盛大的洛陽常袋紅提採摘節。文物古蹟有石碑凹村西北的石守信及其後人神道碑,石碑凹村南部的明清時期古寨和九龍神木台,拐坪村東的佛爺台,半坡村的冰月龍泉庵和娑羅窯遺址。此外,趙凹村等村也有多處廟宇。
常袋鎮(常袋鄉)

交通提示

83路(洛陽站-常袋鎮政府)

在洛陽火車站廣場西側的公交站乘坐83路(洛陽站-常袋鎮政府)公車。附83路(洛陽站-常袋鎮政府)公交信息:
途經站點:
1
洛陽站
19
飛機場
2
紗廠北路道南路口
20
飛行學校
3
紗廠路口北
21
盧村
4
紗廠路口西
22
劉樓
5
紗廠北路王城大道口東
23
麻屯南
6
隴海鐵路立交橋南
24
麻屯
7
隴海鐵路立交橋北
25
飛機場開發區
8
王城大道邙山渠北
26
航蕭鋼構
9
王城大道三一零國道口南
27
董村
10
王城大道三一零國道口北
28
半坡南
11
望朝嶺
29
半坡村
12
邙山鎮(王城大道機場路口南)
30
武家灣南
13
邙山鎮政府
31
武家灣
14
國際牡丹園(機場路王城大道口)
32
雙月路口北
15
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
33
常袋南
16
冢頭
34
常白路口
17
冢頭西
35
常袋鎮政府
18
飛機場候機樓
起點站首末車時間:06:30-19:00
常袋鎮(常袋鄉)
終點站首末車時間:07:25-19:55
發車間隔:10-15分鐘
票制:單一票制無人售票
全程票價(元):1.00
所屬公司:公交二公司
是否空調車:否
根據常袋鎮政府、沿途各村居民和多家企業要求,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市公交集團從2011年6月15日起恢復83路公交線到常袋鎮政府。83路公車自1978年開通,營運洛陽站至常袋鎮政府線路;1993年,由於修建小浪底專用線改發至麻屯鎮政府,83路公車的路線也退出了常袋村村民的視野,這一別就18年之久。

其他城鄉公交

火車站西的錦遠汽車站裡面,有“洛陽 - 常袋”、“洛陽 - 鐵樓”(過路車)的中巴車。火車站東有個洛陽一運汽車站,那裡有“洛陽 - 小浪底”(過路車)的班車,十五分鐘一輛,票價三塊。這些城鄉公交都是招手停車,下車應提前提醒司機師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