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產業
東地村產業的調整,經濟的發展搬遷安置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搬遷前自然條件差,村民最重要的運輸工具是扁擔和籮筐,重要的動力是人的雙手的肩膀,少有的是牛拉輛架子車,普遍的耕作方式是用牛拉犁耕作,突出種植的是小麥、玉米、紅薯三大農作物。也是民眾的主要食糧。搬遷後在上級各部門與移民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土地平整深翻,水利設施配套,東地村人均水澆地0.4畝,秋夏兩個季節糧食畝產700公斤左右,2000—2007年,在移民部門支持下,我村大搞生產開發,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栽種愛瘩梨120畝,菸葉84畝,扶持養殖戶18戶,小型養殖戶30戶,同時鼓勵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近幾年務工經商人員超過260人,以各個方面增加村民收人,從1998年村民年人均收入從600——800元增加到3200元。搬遷前東地村由於交通條件的限制,村民生活拮据,諸多村沒有一輛機械化運輸工具。十年的發展,現有汽車一輛,三輪車60輛,機車120輛,拖拉機86台,產業結構調整增加了村民經濟收入,交通便利,機械運輸工具的增加,活躍了村民經濟,促進東地村步人良性發展軌道。
1998年東地村移民搬遷,東地村民告別了昔日的
窯洞,建成現代化的新村,有占地5000多平方米投資100餘萬元的國小一所,教學樓兩棟,可容納肆百多學生就讀,具有電腦室、圖書室、遠程教育等現代化教學設備,有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德優秀學生。村民自來水、電力、閉路電視都已全部人戶。
人民生活
解放前,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個別農民有少量土地,因地處山區地理條件差,使用原始的耕作套路,畝產只有八十斤,好的上百斤,村民生活根本無保障,許多人靠挖野菜摘野果充飢,生活上缺吃少穿,年壯男丁給富裕人家做長工,打短工換糧養活全家。婦女們白天下地幹活,磨麵做飯,還要紡花織布,給全家人縫衣做鞋。窮人有了病常是聽天由命,熬過來的活下去,熬不過去的也只能等著死。
解放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進入八九十年代農村實行責任制分地到
基層組織
1949——1950年反匪反霸,成立農會,東地、老河溝兩自然村屬後村農會,農會主席李相臣,成員賈克科、郭永福、李耀榮。郭家咀、盛家溝、孟家網、謝家莊四個自然村屬寺院坡農會,農會主席崔占坤,成員:揚烈俊、盛新正、呂秀英、於石滾。
1951—1952年成立互助組,以自然組為單位。
1953年建初級社:老河溝、東地社長:李兆瑞。
郭家咀、謝家莊社長:謝海。
盛家溝、孟家網社長:盛新府。
1955年下半年建立高級社,上級政府根據住地情況行政區域變更成立高級社。老河溝、東地、郭家咀、盛家溝、孟家閒、謝家莊合併為一個社,社址郭家咀。社員:李月慶、謝海、李兆瑞、盛新法、李祖斌。
1958年轉入人民公社,下設管理區(含石門、東地、後村)為俊峰管理區,地址老扒窩,支部書記:陳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