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姚凹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河南省孟津縣常袋鎮
- 政府駐地:河南省孟津縣常袋鎮
概況,經濟產業,人民生活,基層組織,人物,
概況
全村共有4個姓氏,其中姚姓186戶,741人,占總人口的95%,其次王姓5戶21人,董姓23戶138戶,劉姓2戶4口人,喬姓1戶7口人,董姓屬後遷來,王、喬、劉屬解放前,投親靠友、逃荒、租地落戶。
經濟產業
姚凹村歷來就非常注重教育事業,姚凹國小始建於民國中後期,當時村裡有一名在外人員,名姚肖青,又名姚北辰,1938年他已具有極高的名望,時任國民黨第十五軍副軍長,此人受保長及相關人士大力支持,辦起了姚凹國小,至今已有七十餘年的歷史。該校興旺時期是在1971~1983年,年級數達到12級,為國中、高中,在校教師54人,學生達550人之多。1983年底不知何因國中搬到馬嶺村,高中也停辦了,僅有國小,在2004年上級要求合點並校,由於姚凹村全體村民的呼籲和村兩委的努力,保住了姚凹國小,並且恢復了姚凹國中,在2004年以前該村幾乎沒有高中和大學生,2004年至今,每年就有7~10名考上孟津一高、二高、三高學生,大學生人數是逐年增多,今年就有3名新大學生人校。
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常袋鎮姚凹村
人民生活
解放前後,村民以土窯為主,只有個別戶蓋起土坯泥牆的瓦房,總房數500間。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村民有了外出掙錢的門路,經濟條件不斷提高,紛紛從土窯中走出來,大部分家庭蓋起了瓦房、平房,有一些建起了樓房,迄今為止,總房數可達1100多間。解放前,家用電器為零。1967年村通電之前,只有幾部收音機。1971年有10%的戶通電燈,1972年50%的戶通上了有線廣播,80年代後黑白電視機進入農家,90年代村民購買彩電,2000年後,影碟機、洗衣機、電冰櫃、電暖氣、電風扇普及。解放前無電話,1996年程控電話開通,安裝上了第一部電話,1989年安裝10部,以後年年增長,至今已有130餘部。70年代全村僅有幾輛腳踏車,大部分外出為步行,80年代逐步增加,交通條件有所改變,90年代機車進入農家,至今已有近100輛,農用拖拉機,有190台之多,農田耕作都有自家的車輛,走親訪友,外出購物都可代步。
基層組織
解放前保甲制,1951年成立姚凹鄉,1953年成立初級社,1955年成立高級社,1958年為姚凹連,1961年成立大隊,1969年稱革命委員會,1984年建立村民委員會。現任支部書記姚建營,委員姚西剛、姚元紅,村委會主任姚西剛,委員姚壽松、陳菊紅。
人物
姚北辰:曾任國民黨第15軍副軍長,姚凹學校創始人。
姚西渠:曾任國民黨第15軍軍需處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