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常袋鎮面南伊闕,北靠
黃河,北面與
小浪底鎮交界,南與
麻屯鎮接壤,東與
朝陽鎮連線,西有
橫水鎮,
新安縣為鄰。全村12個生產小組,在籍3100人,750戶,宜種植小麥、玉米、紅薯、五穀、豆類等農作物,值得一提的是深層煤炭有待開採。村莊茂林蔚然,映帶左右,交通便利,經緯分明,大街小巷基本達到了水泥路面硬化。徹底改變了舊時常袋晴日車過塵灰飛揚,雨天泥水橫流的情景。
村莊以外,野花幽香,溝壑11條,皆有名稱:西凹溝、後凹溝、楊樹溝、下凹溝、塞北溝、血子溝、南波溝、霍凹溝、桑樹凹溝、還有狼窩溝,沙坡溝。由於多種原因,現今只有南坡溝,沙坡溝、西凹溝泉水叮咚、潺潺流水,其它溝壑均已乾竭。
常袋村名的由來來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魏晉時期“竹林七賢”之一
劉伶,不但學富五車,詞章華麗,名重當世,且喜飲酒,長飲不醉。一日南遊至杜康仙莊,見酒旗飄飄。上書“杜康造酒醉天下”,頗不以為然。遂與仙莊掌柜杜康訂下協定:杜掌握必須拿出上等好酒,劉先生如喝醉需按杜掌柜要求付酒錢;如喝不醉,掌握櫃分文不取。於是杯盤擺上,推杯換盞,劉伶飲畢,依然談笑風生,似無醉意。杜掌柜微笑相送至門口,二人話別。
常袋當時屬於北邙,還家時行至常袋村西北嶺上,山風吹來,酒意大發,遂醉倒在路旁,酣睡過去。口中汩汩流出香氣四溢的酒液,像一條小溪直達北面窪底,即現在的酒流凹村之所在。隨行家人見劉伶如此醉倒,久喚不醒,即扶車送至家中。劉伶三天三夜不曾醒來,家人以為醉死遂以棺槨盛殮,擇日下葬。
事過三年,家人正商議為劉伶舉行三周紀念之禮,見一鶴髮童顏老漢,走上門來相問:“此處可是劉伶劉先生府上?”家人說:“是!老先生有啥事情?”“三年前我與劉先生簽約,喝醉酒須付酒錢,今日特來討要,望能通報。”家人一昕,怒氣衝天,喝道:“大膽老兒,我家老爺已過世三年,今不向你索賠,反來討要酒錢,看打!”齊刷刷圍上一圈,就要動手,杜掌柜將手一拱道:“慢來,你家老爺現在何處?”家人說:“已殯葬三年。”杜掌柜道:“快快掘墓開棺,先生今日將醒!”家人以為這老頭兒說瘋話,又欲動手,內中有見多識廣之人,觀此老漢,仙風道骨,聲若洪鐘,氣度不凡,勸家人道:“老先生既如是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量他也走不了,何不開棺一試?”眾人答應,一齊前往墓地。傾刻問墓已掘開,抬出棺木。開棺一看,眾皆驚訝,劉伶面色如生,一遇陽光眼睛微睜,家人上前扶起,但聽劉伶打個呵欠口中念念有詞:“真好酒啊!真好酒啊!”眾人皆信杜掌柜之言是真,遂向劉伶說杜掌柜前來討要酒錢,劉伶即命回府款待。酒飯已畢,劉伶問道:“杜掌柜,可要多少酒錢?”杜康從腰問扯出一小布袋說:“造酒需要用糧食,只要裝滿這一袋就可以了!”劉伶一笑吩咐道:“打開庫房,盡袋裝滿。”誰知糧倉已盡,袋仍未滿,原是仙袋一條。
又據傳說,常袋村原為杜康母親的娘家,杜康為了報答舅父,從劉伶家討來的糧食和永遠盛不滿的仙袋就留給了舅家,因為杜康的舅父也是釀酒老手,於是舅家的酒坊就有了用不完的糧食,由於仙袋長,故稱該村為長袋村,不知何年何月又將長袋村改為常袋村。
因為地處黃河古渡和古都洛陽連結的交通要道上,地勢險要,經濟繁榮,常袋村隨成為洛陽西北的屏障和重鎮,所以又被稱為常袋鎮。經查證至少在清代乾隆年間,洛陽地圖就對常袋鎮有所顯示。且一直沿用至上世紀50年代,現今有人把袋寫為代這是兩者並同,並無非意。
常袋村由來已久,人口逐年遞增,現有在籍祖氏姓25個,分別是劉、李、郭、楊、喬、趙、高、張、王、武、董、孟、徐、信、崔、姜、許、和、陳、宋、范、要、薛、吳,另有最近遷入司姓的l家。上述諸姓劉、李、郭、趙、楊、喬、高七姓家族人數眾多,可謂是祖居姓,其餘18個是相繼遷入。據考證
元朝末年,常袋村人是從山西
洪桐大槐樹處遷民而入的,據劉氏家譜載,遷入常袋村是在元朝末年,楊氏家譜記楊氏先祖明朝初,由山西楊家堡遷居洛西北鄉櫻桃溝村,後由櫻桃溝遷入常袋村,18個遷居姓,其中孟姓是因修建
小浪底水庫遷民而人的,在所有姓工中最具特色者應是李姓,李姓系少數民族
蒙古族的後裔,是國王木華黎父親的第八代排行的第四的兒子受貶來到洛陽,後因其它原因遷入距洛陽北25里的李家營村,這就是洛陽蒙古族人的根,現在的常袋村李姓就是自木華黎的父親數起15世時從李家營遷入常袋村的,具體年代均無法考證。
經濟產業
常袋村人均耕地面積一畝,是糧食產區,主要農作物是小麥、玉米,建國初期全部是旱田,單產只有50公斤左右,建國後,通過興修水利,搞水土保持,坡改梯等,到70年代末,畝單產還在150公斤以下。改革開放後,國家不斷加大對農業的投資,加上化肥的廣泛使用,到目前,旱田畝單產超過300公斤,70年代起,村里先後打深井4眼,使水澆地面積不斷增加,目前占耕地面積的2/5,且畝單產超過400公斤。
常袋村的養殖業一直沒有形成規模,以家庭養殖為主,大概情況如下:
奶牛10戶,每戶最多養10頭;肉牛20戶每戶最多養2頭,豬50戶每戶最多20隻,羊15戶每戶最多5隻,雞30戶每戶最多15隻,兔15戶每戶最多30隻,鴿15戶每戶最多100隻。
在建國前到建國初期常袋村的工業基本是一片空白,60年代逐漸興起,村里辦起一個有30人左右的機器零件配件廠和一個20餘人的建築工程隊,還建成一個以紅薯片為原料的釀酒廠,當時稱紅旗酒廠,為常袋村的經濟發展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70年代末,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和民營企業的迅猛發展,原有的設備跟不上形勢的需要,村里又窮,缺乏資金更新設備,配件廠、酒廠、建築隊相繼被淘汰,從業人員都轉向外出務工上了。
常袋村歷來都是洛陽通往橫水,新安縣,直至
山西省的必經之處,但道路泥濘,坑凹不平,直到70年代,才憑老百姓肩挑,人力車推拉鋪上了當地的礤礓石,但路面質量仍然很差,這時公車也從洛陽通到了常袋,每天只有兩趟,遠遠滿足不了民眾的需要。到了80年代,先後鋪通了洛陽一一常袋、孟津一一常袋兩條柏油路,但路面質量差,不久便坑凹不平,給車輛帶來諸多不便。90年代初,小浪底專用線從常袋村穿過,才有了一條象樣的水泥路。隨著政府”村村通”政策的實施,公路狀況不斷改進,到目前,高質量的水泥路四通八達,常袋村已成為孟津縣西南部的交通樞紐,南通麻屯、洛陽,東至朝陽、平樂、白馬寺、東北至縣城,北到小浪底,西至橫水、新安縣,四路班車往返行駛。10—20分鐘一班,交通相當便利。
建國前,新安縣北部的山貨(木炭、硫黃、陶瓷製品等)都經由橫水,常袋運往洛陽,當時的運輸工具相當落後,都是人擔、車推、牲口駝等,常袋村是最重要的一站,所以街上的住宿,餐飲業較為發達。有四、五家飯鋪,2家住宿店,還有2家雜貨商店和3家糧油店,因此,建國前常袋村也稱常袋鎮。50年代前期,國家進行工商業改造。局勢開始變化,在政府的”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政策實施下,成立了常袋供銷合作社,供銷社是集體經濟發展迅猛,到50年代後期完全取代了私人店鋪,統治了常袋的商業,隨後供銷社不斷發展壯大,擁有生產資料門市部、百貨部、日雜門市部、早晚門市部和營業食堂5個店鋪,並且還建立了一個食品加工廠,60年代,這些店鋪和加工廠都集中在常袋老街的民房內,相當擁擠,60年代後期,供銷社擴建,逐步搬向常袋新區,70年代中期,新區基本形成,供銷社全部搬至新區。
從80年代開始,由於”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私人店鋪逐年增加,到目前為止,常袋街上大小店鋪220餘家,有日用百貨、土雜電器、餐飲、蔬菜、服務業等應有盡有,其中規模較大的商店有:常袋供銷社日雜綜合門市部,常袋供銷社五金電料門部,常袋供銷社綜合超市,常袋供銷社紡織百貨商場,常袋百貨門市部,永昌商店,友誼綜合超市,常袋綜合批零部,有同時接待300人以上就餐的餐飯店有:常盛緣酒樓,家家飯店,振安飯店。
建國前,常袋村有一個古廟會,日其是農曆每年的三月二十日,支址在村南廟前,還有一個是每年“小滿”節前六天的物交會,會址在常袋老街上,建國初,根據需要,把廟會會址移到街上,並規定每月的二十日都是會期,由於經濟不斷發展,60年代中期,在小滿會的基礎上又規定農曆每月的初八都是會期,到了80年代由於改革開放,經濟更加繁榮,政府確定,取消每月二十日的物交會,改為每月的初三、十三、二十三日、初八、十八、二十八日為物交會,每到會期,商戶雲集,市場熱鬧異常,一片繁榮景象,目前常袋已成為孟津縣境內較大的集貿市場之一。
社會事業
常袋村由於地理位置及氣候特徵所致,總是十年九旱,收成欠佳。舊時全村只有影響較大的三眼淺水井(九組老井,六組胡洞井和l組喬家大院井),和三個大波池(上往波池,西門波池和南廟波池),以此供給人畜用水,一遇旱情,即發生水荒,要到鄰村和西窪河,北窪河遠距離去挑水,抬水。真可嘆常袋村人只能靠天吃飯,生活十分維艱,只從解放後興修水利開始,此一問題才逐步得以緩解,關於水利工程,從略概述。後窪水庫,也稱同心水庫,始建於1957年,是常袋村時間最早,影響最大的水利工程,其次就是西溝水庫,修建於1965年,隨著兩個水庫的落成,又先後開鑿深井8眼,以下以時間為序明示,10組1974年,3組1975年,ll組1992年,1組1993年,4組1994年,7組1996年。應該說明的是6組1975年開鑿的深井由於廢棄不能使用,於是1996年又在原井南10米處新開鑿深井一眼。
在上述水利工程基礎上,1965年北窪提水工程建成,1972年西溝提水工程建成,此兩個工程對當時澆灌農作物起到了應有的作用。1981年,選常袋村最高點10組深井之處,始建容量為120噸的水塔一座,主要是供全村人畜用水,完工於1983年,常袋村就從這個時間開始用上了自來水。
諸多的水利工程,成全了常袋村的千古美夢,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都有著不同的特殊意義。
常袋村道路縱橫,經緯分明,一條主道南北貫通,北接黃河古渡,南連洛陽花城。當年公社遷址,古今聞名的後大路在為今日昌盛的新街,這條新街與南北主道交加,形成了物資交流的會址。和上街平行向南200米處開通的東西大道,西半部1991年開通,東部2002年開通,大街以北是小浪底專用線。三條平行大道,間隔距離均勻,美觀而適用。現今的常袋村莊以內還有很多水泥硬化的小道,戶戶相通,家家相連,不論颳風下雨,行走起來,都十分方便。雖然如此,還有兩條村內道路尚未能硬化,一條是5組6組,另一條是9組10組。
1962年村里通電,起初主要是一些單位如學校的照明用電。同年還建立了電站,首開先河使用動力電的第七生產組1964年安裝的電磨。在這之後,機井、副業等也相繼使用了動力電。2000年電網進行了改造。
在通訊方面:解放初期有搖把電話,僅在大隊和一些單位使用,1992年固定電話進入尋常百姓家,電訊事業發展速度很快,現在常袋村人用手機的不亞於1500人。村委有電以來就有廣播,用起來方便,關於郵政,常袋村解放前早已有之,並設在李應祿家,人們稱李家是郵政局,解放後一段時間因李家偏僻,故將郵電局搬到上街郭潤生家。而後郵電局規模壯大,人數隨之增多。出由原來的單一郵寄發N_N現在的多種營業,現在的郵政局設在新街與鄉政府鄰邦。 ’
學校的發展:舊社會開始,始於私塾,1940年由喬作棟、郭仙舫、姚北辰、李茨潘等人倡儀並捐款在常袋村創辦洛陽縣私立達德初級中學,首任校長孟燦亮,1943年10月達德中學更名為洛陽私立公正中學,校長李太亞,1947年學校停辦c,之後在此校址辦起了初級國小,和完整國小,文革期間在國小基礎上,增加了國中部分,人們稱戴帽國中。1969年在原國小操場建起了青磚結構的大通洞房,在這裡創辦了”五七”高中,後因師資力量達不到要求故而停辦。停辦時高中在原校址以東也建起了一些教室和辦公住室,所以借些又辦了一所鄉初級中學,與原戴帽國中並存。只不過兩國中之間相隔一條小溝(北廟溝,現已不存在)。在三級辦學階段,常袋中學建教學樓兩幢,當時的鄉黨委書記是周宗良,小城鎮建設時,鄉黨委書記郭建平,上下奔波,征地36畝,投資400萬餘元,在小浪底專用線以西,常袋村東北處又新建一所全縣一流,規格上檔次的初級中學,於2004年11月28日正式使用。原有的國中也將國小搬了進去,需要說明的是這一時期戴帽國中已不存在了。而今中學、國小、東西並立,環境四時如春,師長辛勤耕耘,學子奮力筆耕,家庭學校、社會相互溝通,景象熱烈而且蒸騰。現今國小12個班,學生428人,25名教師,中學18個班,千餘名學生,61個教職工。如今的兩所學校,可謂是學校亦稱是樂園。
常袋村幼稚園,早在1958年已經存在。60年代初停辦,80年代至今,幼稚園相繼興起,並且不只一處,也都比較正規,寓學寓樂,為人學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常袋村的教育,村兩委會支持,廣大民眾關心,1992年通過多方協商,成立了常袋國小校董委員會。常務主任郭潤生,會計劉北海,出納楊凌欣,成員劉廣漢、梅育林、劉長信、郭平仲、劉長在等。後聘請劉友信為名譽主任,期間人員不斷增多喬百勤為主任,劉景雲、楊永順納為新成員,校董會主要成績有6點,一為國小建樓一座,因臨街,所以上面住教師,下面出租,增加了學校收入。二為國小翻修教學樓一座,三為國小建教室一棟,兩個教室,四動員楊瑞立為國小捐款建教學樓一棟(教室三個),五做課桌150張,六對考上大學的學生人給以獎學金,激勵學生深造。除此上述六條,董事會還出面先後有兩次對國小的捐款活動,第一次社會捐款2.1萬元,第二次是1998年全民捐款3.7萬元,總計捐款5.8萬元,董事會成績之大,功不可沒,應載入史冊,影響後人。
常袋村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醫療衛生條件很差,僅有楊聚、趙富生、劉富山等人自行看病,直至1953年村里才有衛生室。常袋公社成立,遂有公社衛生院,現在是常袋鄉衛生院,2007年元月1日,常袋村新農合作醫療正式成立。此即常袋村醫療衛生的沿革情況。
常袋村文化設施,解放前主要有遠近聞名的經正樓、南廟舞樓、學校舞樓等,解放後經正樓的後面是戲台,每年的物資交流大會都要在這裡唱大戲三天,村戲不斷,特別是春節期間年年唱戲盡興,這個戲台不平凡,直到1962年,才又在6組建起了一個四面有土圍牆的大劇院,舞台大,場地更大,一些大型會議都在這裡召開,能容納萬人余。80年代初,在新街新建現代一流劇院,上書五字t·常袋影劇院”,好大氣派,從書法藝術角度觀賞者。絡繹不絕,因為此書是書法家劉景陽的親筆,城鎮規劃時影劇院被拆作,現蕩然無存。
人民生活
建國前常袋村內蕭條冷落,人們衣不遮體,窮困寥倒,揭不開鍋者較為普遍,逃荒要飯到處可見。住房磚木結構很少見,大都鑿坑靠牆打洞避雨擋風,夜間照明油也用不上,更談不上什麼文化生活。徒步外出,擔銷為生無任何交通工具。
建國後各種政策深得人心,人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生產力得到了很快的發展,60~70年代,電開始進村入戶,路上有了腳踏車,大隊部有了搖把電話,人們基本上解決了溫飽問題,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更得人心,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住房由人土木結構逐步轉化為磚混結構,多為平房。接著部分人家也建成小樓,人們已開始講究房屋結構外觀典雅,式樣新穎。室內擺設合理自然,村內開始鋪設自來水管網。手扶拖拉機、黑白電視機、摩托普遍使用,農業機械化小有規模,架子車已過時落後。80~90年代至今,村內硬化道路數條,住房不光是樓上樓下,而且逐步走上了套房結構,鐵門鋁窗,金裹銀鑲,有庭有室寬暢舒適,沙發壁畫,矮櫃壁燈裝飾庭中,彩電風扇戶戶皆有,部分人家已購置了空調、冰櫃,黑白電視銷聲匿跡。大部分人家已有機動三輪,個別人家已有小汽車,小麥種收也用上了播種機,收割機,基本上實現了農業機械化。手機已普遍使用,有事外出,田間幹活都用手機聯繫。閉路電視、影碟機普遍發展。街上馬路平坦,路燈齊亮人行道上,樹木成行,各種門市、超市齊列兩旁,時尚衣服,生熟肉店,水果鮮菜,任你挑選。解決了溫飽問題後,人們已開始注意多吃副食,營養搭配,注重保健,早晚休閒。街上有中老年活動室,農閒雨天,來此休閒,麻將、象棋娛樂熱鬧非凡。政府的文化教育投資逐年增大,生活質量大幅度提高。
民間藝術
常袋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較厚,
扇搭造臨時舞台)戲,日本侵略中原,民不聊生,時有中斷,後在楊創、楊雙貴帶領下,請洛南戲曲教師劉樂培育出劉寶劍、楊東明、楊水生、楊富、黑旦等,使戲曲藝人發展到十幾人。解放後,又有一批戲曲愛好者如楊萬順、劉景軒、劉紅娃、高黑、張池、楊兆民、郭黃、劉金鳳、郭榮平、楊琴、郭愛、劉運來、李中舉參與演出,所演時裝劇《白毛女》、《二溜子改造》等受到社會各界好評,加之村領導喬守恭、趙天福、李山峰、郭潤生、楊尉林的參與和支持,常袋業餘劇團迅速壯大,制有胸徽,可謂南至洛陽市,北至黃河沿,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先後赴新安堰寺溝、義馬、觀音堂、鹹陽等地演出。雖然反映抗日戰爭的《掩護》、解放戰爭的《三月三》,以及公私合營的《游鄉》等民眾喜聞樂見的時裝劇受到好評,但常袋業餘劇團在文革期間仍受到致命摧毀,在包村支部書記張文淵(公社幹部)帶領下,大破四舊,將戲裝焚之一炬。在樣板戲盛行之際,村劇團又演出移植革命樣板戲《紅燈記》,1972年又排演小戲曲,有劉撈子、和西川、校壯、楊宏曉、劉景湖等率領在各村巡迴演出,併到馬屯公社的明達、南達宿和小浪底工地,後溝演出受到縣、公社領導的好評,其中郭圈、李孝悌受到嘉獎。文革結束後的1977年,在支部書記李山峰、副書記楊蔚林、大隊長郭潤生率領下召集老藝人又演出了古裝戲《十五貫》等曲目,1980年分田到戶,戲劇再次擱淺。1991年在支部書記劉萬敏支持下,又購置了四面排鼓、饒、鑔和銅鑼,使這一瀕臨失傳的民間藝術得以挽救,1992年在村委會主任李孝悌和民間藝術社社長郭潤生帶領下,又將停滯了十餘年的戲劇恢復壯大起來,添戲裝、購幕布、置音響,買樂器傳幫教,使戲劇名聲大震,赴西小凡、馬嶺、九泉廟會和新安縣望頭物資交流會演出,戲曲排鼓相爭輝,所到之處讚揚喝彩聲一片,同時又增添了花轎、旱船、大頭舞、秧歌,到1998年排鼓增至20面,另有一面四人齊擂的1.5米直徑大排鼓,歷年代表鄉赴縣匯演,實現了村領導李孝悌組建孟津西半縣第一排鼓隊的誓言。加之文化大院的落成,“精神文明傳播牆”的創建,升國旗、辦舞會吸引了鄰村鄰鄉的人前來共歡,受到省、市領導好評,參觀團絡繹不絕,達到鼎盛時期。
常袋村原村委舊址是文化大院,琴棋書畫,元奇不有。老藝人劉景陽書畫,在村民郭潤生老人家裡展出,景陽善畫牡丹,兼寫其它,他的作品奇特,墨香意深。
人 物
劉逢山:在解放軍中化名李冰,曾任
濟南軍區政治部主任。
劉友信:又名王謹,曾任孟津縣商業局局長、工商局局長。
李萬欣:曾用名鑫,1926年生,蒙古族人,原
甘肅省甘南州
夏河縣稅務局工作,後調
舟曲縣糧食局任局長。
楊燦文:1928年生,曾任
北京華泰建築師事務所助理工程師。
李北海:蒙古族人,1954年生,任舟曲縣公安局任黨委書記、政委(副縣級)。
李緒滾:蒙古族,1957年生,任舟曲縣礦泉水開發公司經理,2005年調舟曲縣城市管理監察大隊任辦公室主任。
高雪蘭:洛陽市飲食服務總公司黨委書記。
別開生面的婚禮 喬守寬老人如今82歲高齡,退休在家,子孫滿堂,樂享晚年,他身上有很多常袋第一。
喬守寬1949年秋經駐村工作隊幹部李君子(後任孟津縣組織部長)介紹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由於立場堅定,工作積極,認真負責,1950年任團支部書記兼公安員,管制改造地、富、反、壞、土匪、惡霸,捍衛保護貧下中農的勝利果實,維護紅色政權,使黨支部的得力助手。但他有一個父母包辦的婚姻,雖元感情基礎,但也勉強湊合。女方出身於富農家庭,加之女方父親兄長曉知他參加村里工作,不予支持,提出讓他出門學門手藝,看不起他參與政治,因此工作恍恍惚惚,情緒低落。駐村工作幹部李君子知情後開導說:青年人要有報國之志,革命者決不能讓四類分子拖住後腿,不行就離婚,再找個貧下中農子女。在唯成份論的年代裡,婚姻服從組織也不為過,於是喬守寬與前妻到麻屯區(常袋村當時受洛陽縣第一區麻屯所轄)辦了離婚手續,領回常袋村第一個離婚證。因經過土改分田、分房,所以二人也進行了房產田地分割。由於這樁離婚是第一個到區政府辦理手續,並且是為了革命工作,此事深受時任區長的張世裕關注(張世裕現安葬在洛陽烈士陵園),急召後樓村婦聯主任陳素商談,為喬守寬務色對象,立即牽線搭橋讓楊溝村婦聯主任楊玉芳與喬守寬見面,楊溝、常袋是鄰村,為工作二人都風風火火,經常見面,多有了解,因此一拍即成,雖無花前月下,但有會前會後,二人相見恨晚。1951年3月便到區里辦理常袋村第一個結婚證。在駐村幹部李君子新事新辦,不騎馬、不坐轎、不破張浪費、不要彩禮、不擺宴席、不拜天地、要拜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操辦原則下,一切有序進行,新娘只買了一身衣服,連一瓶認為是奢侈品的雪花膏也沒買,便萬事俱備。結婚當天,村里派出全副武裝民兵十人,荷槍實彈,國小校長寧玉坤相繼16人腰鼓秧歌隊前去迎親,隔溝鳴槍三響,新娘隻身步行前往,一路秧歌鼓點,“一、二、三、四”口號,一進常袋老街,腰鼓秧歌達到高潮,乾群齊聚,萬巷皆空,隨隊前行,在街南堂前,黨支部書記喬守恭、農匯主席趙天富講話致詞,並請新人談戀愛經過,因新娘楊玉芳是婦聯主任,思想開放,講了一個滿堂彩,贏得熱烈掌聲,隨後眾人蜂湧到喬家院中,由支書喬守恭主持,二人向偉大領袖毛主席行三鞠躬,便告禮成。這是常袋村有史以來,第一對新婚夫婦向毛主席行禮。
因為此次婚禮破千年舊俗,樹一代新風,影響較大,廣為流傳,參加當年腰鼓隊的老黨員、退休人員郭榮賢近年還對喬守寬老人講起此事,引起老人朗朗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