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構想
1.選擇需要進行融資的項目。
確定所要發行的債券屬於
一般責任債券還是收入債券, 為償付債券進行擔保抵押。
決定債券的銷售方式: 採用競爭機制還是協商機制
2.如果債券採取協商發行機制, 需要選定一個
承銷商團隊或者承銷財團。 該
承銷團通常包括一名或者多名首席經理人和許多共同經理人以及銷售組成員。
向市場上銷售債券的責任需要在承銷財團成員之間進行分配。
由首席經理人對任務進行分配。
3.這些任務包括:準備相關檔案、獲得債券評級、聘用債券律師、購買保險、確定銷售結構和銷售日期,以及許多其它重要關鍵的任務。
一旦獲得債券評級並得到公布,對是否購買
債券保險達成協定並將正式聲明(招債說明書)向公眾發布,便可以開始債券銷售。
4.在採用協商機制交易的情況下,承銷財團集體決定銷售債券的最佳時機。在採用競爭機制交易的情況下,發行人決定期望收到承銷行業對
債券發行權進行的競標的日期和時間。
一旦債券向購買者銷售完畢,必須對債券進行收盤。
5.在債券收盤時,
信息披露檔案被最終定案、核定數量、正式向購買者分配債券、所有的評價和證明都將被最終確定。然後,從債券購買者那裡收取資金,扣除債券發行支出和
承銷商費用,將淨收益轉交給發行人。
開發建議
1.使潛在的投資商獲取容易使用格式的關鍵性檔案。
考慮發展一家獨立的國內評級機構,但是要求該機構負有報告責任並具有很高的職業道德水準。
確定誰將是債券的購買者,並確定是否有必要提供激勵機制,從而在儘可能廣泛的市場範圍和
市場深度吸引更多的購買者參與債券購買。
開發並強制實行財務報告制度。
3.建立"透明"的價格和報告制度,從而使市場的參與者 -- 特別是債券的購買者 -- 能夠確定新
發行債券和現有債券的有效價值和級別。
提前確定規避某些"利益衝突"的方法。
向該行業的眾多參與者進行諮詢,尋求建立一個新的債券市場的最佳創意。
在美國,
市政債券是指州和地方政府及其授權機構發行的有價證券,目的是一般支出或特定項目融資。一般劃分為
一般責任債券和收益債券。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美國的市政債券市場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值得我們關注;同時,美國市政債券的規模可以為我國發行市政債券提供一定的借鑑,值得我們分析。
市場概況
美國市政債券市場的變化 70年代末至今,美國的市政債券市場在發行和購買兩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美國市政債券市場的變化
1.美國市政債券市場在發行方面的變化
從發行上看,首先在發行者方面。全美國的政府機構已經控制住了稅收的規模,政府活動很大程度上由稅收支持轉向由政府服務機構的使用者支持,其結果是出現了新的政府代理機構和授權機構,這使得
市政債券的發行規模加大,複雜性增強,整體質量下降。由於政府活動很大程度上轉向依靠服務收費,所以收益
債券發行總量的比重上升並超過了
一般責任債券的比重,由1974年的44%上升到1998年的66.9%,收益債券的比重在80年代初期達到峰值75%左右。
其次在發行方式方面。市政債券的競爭發行(發行人邀請
競爭性投標)逐漸被協定發行(發行人自行選擇願意合作的
承銷商)所取代。1974年競爭發行的債券約占70%,協定發行約占29%,而到了1998年競爭發行的債券只占23%左右,協定發行占到77%左右。
表1美國長期市政債券發行情況單位:10億美元
│1980│1985│199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發行總額│45.6│ 202.4│ 125.9│ 289.9│ 162.2│ 156.2│ 181.4│ 214.3│279.7
一般責任債券│13.7│39.6│40.2│91.4│55.6│60.2│64.2│72.2│ 92.6
收益債券│31.9│ 162.8│85.7│ 198.5│ 106.7│96.0│ 117.3│ 142.1│187.1
競爭發行│19.3│27.8│30.2│55.6│49.5│41.0│47.0│47.8│ 65.2
協定發行│26.4│ 174.6│95.9│ 234.3│ 112.8│ 115.4│ 134.4│ 166.5│214.5
注:數據來源“Statistical A 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1999.
從表1我們可以看出發行的變化,原先
市政債券主要採用競爭發行方式,且主要是
一般責任債券;現在主要採用協定發行,且主要是收益債券。
第三,在發行量方面。從表1可以看出美國長期市政債券發行量的變化情況。1994年期間,美國市政債券的發行數量有一個大的下降,這主要是由於
石油危機引起的,石油危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
通貨膨脹,國家採取收縮的貨幣政策,使得
存款利率上升,導致了
發行債券的
利息成本上升,發行
長期債券的
利率風險加大,所以長期債券的發行數量明顯降低了,而市政債券
中長期債券所占的比例很大,因此整個市政債券的發行量都有所下降;隨後市政債券的發行數量又逐步回升,並不斷增長。
市政債券的融資目的決定了市政債券發行的期限,由於
市政債券的融資主要套用於一些期限較長的項目,所以發行的市政債券也以長期債券為主,占市政債券總額的97%以上。
美國市政債券市場在購買方面的變化
從購買上看,在投資者當中銀行和保險公司的重要性明顯下降,而私人投資者所占的比例明顯上升。1996年稅法的調整使市政債券對銀行的吸引力大大減弱,銀行占有流通中市政債券的總量由1980年的41%左右下降到1993年的8%左右。保險公司的地位下降不如銀行那樣明顯,但相對於70年代中期還是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據美國債券市場協會的資料,1998年的市政債券持有結構為:住房30.5%,共同基金16.6%,
貨幣市場基金13.2%,封閉式基金4.3%,銀行個人
信託基金7.2%,商業銀行7.2%,財產和
災害保險13.4%,其他7.6%。由此可見,住戶個人和以零散投資者為基礎的共同基金、貨幣市場基金、
封閉式基金和銀行
個人信託持有的
市政債券份額占了71.8%。
美國市政債券的規模分析 美國的市政債券市場發展較早,到目前為止體制已趨於完善和成熟,而且因為市政債券是美國地方基礎設施融資的主要工具,所以其規模也相當巨大。
借鑑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資本市場的深化、產業結構的調整,培育和發展我國的市政債券市場已經勢在必行。我國已有學者發表文章對發行
市政債券的必要性作了充分的論述,這是筆者僅就美國的市政債券市場情況對我國發行市政債券提出一些借鑑。
在市政債券的發行上,美國使用的兩種方式各有利弊,我國如果要發行市政債券應根據具體情況選用發行方式。對於市政債券的種類,由於我國還處於嘗試階段,
信用風險成為投資者關注的問題,所以在發行初期應以政府提供全面信用支持的
一般責任債券為主,在具備一定基礎後再逐漸增加收益債券的比重。發行的市政債券期限應與用途結合來確定。美國市政債券的購買者中,各類基金占了很大比例(60%以上);而我國機構投資者的發展還很不足,
市政債券的發行對象必然以個人為主,同時我國應當鼓勵和支持機構投資者的發展。
發債規模是我國發行市政債券的難點,美國市政債券的規模與
國內生產總值、各級財政收支以及整個
政府債務體系規模的比較僅僅是對市政債券規模的簡單分析。我們以北京和上海的財政收支為依據,基於財政收入的真實分布,對這兩個城市適合的發債規模進行研究得出:如果以各年扣除自發性支出後的地方財政收入(不包括中央政府返還)作為市政債券的擔保,那么每年發行的市政債券應低於可用於擔保的財政收入額度的50%(這一比例下的
違約機率小於0.4%)。對於北京,可行的發債規模應低於地方財政收入的20%;對於上海,應低於地方財政收入的25%。由此計算出的北京與上海的發債額占當地GDP的比例恰好與美國的同一比例相當;而且各年發債額均遠低於當年全市財政收入(包括中央政府返還)的增加額。由此可見,每年發行的
市政債券低於當年可用於擔保的財政收入的50%這一發債規模基本上是合理的。
可行性分析
市政債券作為一種重要的投融資工具,目前在我國仍處於冰凍狀態,但市場需求的陽光正在化解市政債券的冰凍,“
準市政債券”便是市場需求催生出來的市政債券的萌芽。市政債券在我國的套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我國應適時地進行市政債券融資的試點工作。
現實意義
市政債券在市政建設融資中具有廣泛的套用前景,對於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調整國家債務結構,推行債務品種多樣化和地方化,集中體現城市政府功能,集中市政建設的融資需求,降低
融資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現實意義,至少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發展市政債券市場,有利於充分利用閒置資源更好地帶動投資的增長
當前,外部需求的放緩對中國
擴大內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國債只占全社會投資的5%,進一步擴大的潛力十分有限。在這種
巨觀經濟背景下發展市政債券市場,能夠將更多的社會資金引入公共部門,促進閒置資源的利用,帶動其他類型投資的增長,從而有利於擴大內需。
(二)發展市政債券市場,有利於促進社會
融資結構的合理化
在當前的金融體系中,專門服務於公共部門和公共項目的大規模、長期性、低成本資金需求的融資渠道實際上並不存在。這些資金需求要么依靠財政直接投資,從而增加財政負擔;要么向銀行借款,從而增加銀行的資金壓力,降低銀行資金的流動性,影響銀行的
資產質量和
收益水平。如果把
市政債券做為一個新渠道,能夠逐步改善目前的社會融資結構,減少社會資金錯配所產生的金融風險。
(三)發展市政債券市場,有利於減輕中央財政的壓力
市政債券用於公共事業可在資金供求上獲得平衡,會明顯減少對於直接財政投資的壓力。市政債券以地方政府為主要的發行主體,在制定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後,中央和地方政府可以清晰地劃清職責,尤其是落實了用錢和還債的責任。因此,有些重點項目由地方政府通過發行市政債券的形式籌資比中央直接進行投資的效果會好得多。
(四)發展市政債券市場,有利於資本市場的均衡發展
在資本市場中引入
市政債券,能有效填補當前資本市場的空白。由於市政債券的公信力僅次於國債,市政債券將成為眾多投資者追逐的新品種。
注意問題
1 中央政府在政策、法規制定中必須占據主導地位。在賦予地方政府公債發行權時,中央政府可根據該
地方財政的
債務依存度、債務累積額、債務清償情況、地方稅徵收水平及國家經濟調控方針等因素,決定是否準許該地方政府發行公債以及發債的額度和種類。
2
市政債券應以中長期的專項
建設公債為主,主要用於能為當地帶來整體和長遠效益的項目,並通過地方稅收或合理收費的增長來保證公債本息的清償。
3 為杜絕濫用市政債券行為,市政債券可以納入
地方預算體系進行管理。在
複式預算制度下,地方公共預算要堅持收支平衡的原則,公債資金可由建設性預算加以反映和控制,並規定嚴禁用舉債方式為地方政府的
行政經費支出籌資。
4 為避免因
市政債券的發行引起資金在區域間的不合適流動,協調平衡各地方的財力,促進經濟相對落後地區的開發,對不同地方的公債發行,可實行區別對待政策。貧困地區的市政債券可在全國範圍內發行,發達地區的市政債券只在當地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