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出生地:北京附近
- 出生日期:1225年
- 逝世日期:1294年1月10日
- 本名:拉班·掃馬
- 信仰:天主教
- 外文名:Rabban Sauma
- 民族:畏兀兒(維吾爾族)
- 職業:亞述教會神父,著名旅行家
人物生平,詳細經歷,社會評價,
人物生平
1276年,掃馬和馬古斯得到忽必烈的許可,決心踏上朝聖之途,前往敘利亞拜見景教大主教馬·登哈(Mar Dinha),並前往耶路撒冷。經過四年的跋涉,兩人經過了西夏、和田、喀什、苦盞、摩蘇爾等地,最終到達亞美尼亞,但由於耶路撒冷被埃及占領,無法前行,二人只好折回巴格達,見到了馬·登哈。馬·登哈為馬古斯改名馬·雅巴拉哈,任命其為契丹(北中國)景教總管,掃馬為巡查總使。但是,在二人剛剛踏上回程時,馬·登哈突然病逝,在接下來的大總管選舉中,馬·雅巴拉哈因為自身的蒙古出身,被選為新一任的景教大主教 ,稱“馬·雅巴拉哈三世”。
他首先抵達君士坦丁堡,見到了東羅馬帝國皇帝安德洛尼卡二世。其後他又前往羅馬,不走運的是,當時羅馬教宗何諾四世剛剛去世,其位恰好空缺,無人能給與其明確的答覆。於是,掃馬又轉道前往巴黎,拜見法國國王腓力四世,腓力表示願意派軍與伊爾汗國合作奪取耶路撒冷。接下來,他又在加斯科涅見到了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
1288年,在回程中,他會見了新任的教宗尼古拉四世,向其遞交了阿魯渾的國書。尼古拉四世則允許其留在羅馬過復活節。在此期間,掃馬舉行了景教彌撒,受到尼古拉四世的認可,認為“語不同但禮相同”。5月,尼古拉四世通過掃馬分別向忽必烈和阿魯渾回信,感謝他們對基督教的支持。同時,尼古拉也承認馬·雅巴拉哈為東方基督徒的主教。
1289年,掃馬回到巴格達,他的出使雖然未能使伊兒汗國同基督教世界建立直接的軍事合作,但是卻促使東西方教會之間建立了直接的交流。不久以後,景教教會正式承認羅馬教宗為領袖。1294年,掃馬逝世於巴格達。
詳細經歷
景教在東方的傳播
比如為了傳教,傳教士將十字元號和突厥人原始信仰里的“萬”字元號結合起來。哪怕牧民們不懂十字的宗教含義,也會把這些十字做成護身符或者腰牌,甚至刻在身上。
景教原本有嚴格的齋戒傳統。但在草原地區,人們的主要飲食就是肉和奶。所以傳教士就允許牧民們以奶來代替素食。
但這樣的高度本土化和隨意世俗化,結果就是景教徒變得極其不虔誠。他們不懂得用敘利亞文祈禱,即便有用敘利亞文寫成的經典但卻無法解讀其含義。在婚姻上,他們和蒙古人或漢人一樣,允許一夫多妻。就連那些向蒙古王公子弟們傳授教義和福音書的天主教徒,雖然懂得關於經典的知識,但也是非常的入世。醉心於妻子兒女和現世的名利而不能自拔。
所以在西方旅行者的眼裡,景教徒的習俗已經被韃靼化或者撒拉森化。一些虔誠的漢人道士或者佛教僧人都比他們虔誠。
在這樣喧囂而功利的大環境下,年輕的掃馬不流於時俗,苦心研讀基督教經典。他師從名師,閉關苦讀7年,為日後在外交和宗教場合的隨機應變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後來,一位來自山西霍山(今內蒙古東勝)的汪古部貴族的後裔馬可,聽聞了拉班的大名。於是也來到了他的門下,一邊耕種,一邊修行。掃馬之所以被稱為拉班·掃馬,也是因為“拉班”在敘利亞語中就是大師和長老的意思。這也是對他學歷和見識水平的肯定。
前往中亞
在這種跨文化交流的歷史上,僧侶發揮著易被忽視,但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在普遍對宗教懷有敬畏的古代,僧人以宗教為掩護,可以從容地往來於各種勢力之間。他們也可以選擇為不同的政權充當使者、間諜與情報人員。當時蒙古貴族中很多人信奉基督教,包括忽必烈的母親唆魯忽帖尼(克烈·唆魯禾帖尼)也是如此。受此影響,忽必烈對基督教至少不是完全陌生的,可能會抱有一些好感。他也想要知道,如果蒙古軍隊攻取阿拉伯人占領的耶路撒冷,是否能夠得到那些歐洲君主的支持。
在打通了絲綢之路後,蒙古人興建的驛站和郵政系統,極大地便利了掃馬等人的西行之旅。他們途徑西夏故地寧夏府時,受到了當地景教社團的接風洗塵。在補充足體力和給養後,又經過河西走廊,穿越渺無人煙的白龍堆沙漠,踏上了漢唐時代的絲綢之路的南道。
在那裡,掃馬和馬可見到了窩闊台汗國的海都汗,並獲得了海都頒發的通行護照,因此一路上都比較順利。他們沿著絲綢之路的古道繼續西行,進入伊利汗國統治下的波斯地區,途徑馬什哈德、馬拉蓋和大不里士。一路上遍訪各地的景教基督教教堂和修道院,會晤各地區的教會人士。
當時,伊斯蘭教和景教都在爭奪各個蒙古派系勢力的上層,希望對文化相對落後的征服者施加影響,打上自己的烙印。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景教大總管馬屯哈在1280年任命馬可為當時中國北部兩大教區“契丹城市和汪古都”的大主教。任命掃馬為巡察總監,派兩人回國傳教。於是,掃馬和馬可兩人便動身返鄉。
第二年,正走在半路的兩人,聽說馬屯哈死於巴格達。便立即改變了主意,馬上回到巴格達為馬屯哈送葬。
出使歐洲
這段往返於巴格達與波斯的時間,又讓掃馬意外地獲得了伊利汗國統治者阿魯渾汗的賞識和重用。在成吉思汗去世後,蒙古四大汗國的關係逐漸疏遠乃至陷入敵對。他們名義上承認元朝皇帝忽必烈的“大汗”地位,實際上天各一方。占據波斯的伊利汗國,暫時和元朝保持著較好的關係。
阿魯渾不僅希望藉助忽必烈的力量牽制察合台大汗和北方的金帳汗國,也希望聯合的歐洲基督教諸國征服穆斯林控制的敘利亞部分地區。所以阿魯渾經常對基督教徒施行善舉和善政,以便傳教士和旅行者們向西方傳播自己的美名。
大約是在1145年的第二次十字軍東征期間,敘利亞主教加巴拉向教皇尤金三世報告,遠東有一位約翰王,是一位虔誠的景教徒。他戰勝了波斯和米底,奪取了埃克巴塔納,並向聖城耶路撒冷進軍。但此時底格里斯河的河水上漲,使得大軍無法通過,只好暫時撤軍東返。從那時起,西方世界就有了聯繫遠方的基督教勢力,從而東西夾攻穆斯林的宏大構想。隨著蒙古勢力的逐步登場,西歐國家就將對約翰王的期待,轉移到了他們頭上。
作為投桃報李,那海大汗之後派出了軍隊防禦保加利亞人對拜占庭的武力威脅。此後拜占庭和蒙古各派系勢力的聯姻和合作延續了約80年。
當時來迎接掃馬的是皇帝安德羅尼庫斯二世(安德羅尼卡二世)。這個君主在位期間,拜占庭的貨幣海佩倫一再貶值,拜占庭的經濟入不敷出。為了增加國庫儲備,他一面提高賦稅,一面解散了拜占庭艦隊。通過授予貿易特權的方式,收買熱那亞艦隊為己所用。但他卻在威尼斯和熱那亞的戰爭中下錯了籌碼,因為熱那亞戰敗而遭到了威尼斯的報復與打擊。而拜占庭在小亞細亞的領土也是一再後退。未來,這個老皇帝還會被自己的親孫子小安德羅尼庫斯廢黜,並被送進修道院過完餘生。這樣的國勢,顯然不足以回響蒙古對穆斯林的戰爭計畫了。
雖然國勢山河日下,但這個皇帝的知識分子氣質和精通神學的拉班-掃馬很談得來。在皇帝的帶領下,拉班掃馬參觀了聖索菲亞大教堂,抬頭瞻仰了教堂穹頂上的巨幅聖母瑪利亞畫像。雖然十字軍破壞和劫掠的痕跡依舊可見,但是色彩斑斕的大理石裝飾和眾多視窗營造出的光影效果,還是讓拉班掃馬讚嘆。
在受到希臘人的熱情接待之後,掃馬使團再次踏上了旅途。他們乘船航行兩個月,穿越了蔚藍的愛琴海和亞得里亞海,經過散發著硫磺氣息的火山島嶼。最後使團在義大利的那不勒斯港登入。在義大利地區,使團一行人還為古代羅馬的巨石建築遺蹟所震驚。
當他們從那不勒斯登入趕到羅馬時,原先的教皇鄂魯諾四世已經駕崩。由於新教皇尚未選出,所以接待他們的是12位紅衣主教。
基於正統教派的優越感和莊嚴感,這些紅衣主教們對使團百般刁難。從景教和12門徒的關係,三位一體等經典命題出發,對這些東方的基督徒們各種盤問,試圖把優越感建立在這些看起來像韃靼人的東方教友身上。但是從小苦心研讀基督教文獻的掃馬對答如流,回應得頭頭是道,清晰地闡釋了聖父-聖子-聖靈的關係。
9月間,一行人風塵僕僕地來到了法國都城巴黎,向有著“美男子”之稱的法王腓力四世呈交了阿魯渾的信件及禮物。相比於路易九世的那兩次幾乎毫無收益的燒錢遠征,腓力國王顯得更加精明而實際,對於海外的征戰缺乏興趣。此時他已經迎娶了納瓦拉的女王胡安娜,忙於積極擴大王室的直屬領地和王室實力。
年輕的國王給予掃馬他們以很高的禮遇,並答應派軍隊幫助阿魯渾奪取耶路撒冷,甚至願遣使攜帶他的覆信去見阿魯渾。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20多年後,正是這位風度翩翩的美男子,會對失去了聖地卻有著巨額財富的聖殿騎士團痛下殺手。
英王愛德華一世讓遠道而來的貴客領彌撒,體現了對這些使者的重視與尊敬。在獲悉阿魯渾大汗約請歐洲各國共同收復失地後,國王表面上非常高興。他表示英格蘭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都是承載著十字架的國土。他們當然有義務收復聖地耶路撒冷。
此外,早在在1270-1272年之間,還是王子的愛德華就曾經帶領1000人的英格蘭十字軍到達過聖地的港口阿卡。他親眼目睹了十字軍勢力萎靡不振。也是在阿卡期間,蒙古人曾經從北方對阿卡發動過一次襲擊,協助愛德華一世對哈蘭城發動劫掠。但是這兩次軍事行動都無果而終。
後來賽普勒斯的十字軍國王和馬穆魯克蘇丹拜巴爾簽訂了10年契約,讓年輕的愛德華氣憤不已。不久,他還遇到了穆斯林刺客的暗殺。這個刺客將一枚疑似餵毒的匕首,插入了愛德華的手臂里。這讓他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身體虛弱,提心弔膽。在歸國的路上,愛德華又收到了父王駕崩的噩耗。
所以年輕時在聖地的不愉快回憶和當下的政治需要,都讓愛德華對於掃馬一行人僅僅是虛與委蛇,假裝應付。英法君王的實際態度,已經暗示了十字軍東征的尾聲。
滿以為得到了肯定答覆的掃馬,帶著使團於12月間來到了航海共和國熱那亞。當船隻駛入海港時,他們看到這個城市被山地所環抱,如同依山而建的古希臘劇場一般。這一行使者們在這個四季常青的花園城市裡度過了冬天,同時等候羅馬的訊息。
第二年春天,教皇尼古拉斯四世繼位並接待了掃馬一行。掃馬向他遞呈了阿魯渾王及大總管亞伯拉罕三世送的禮物及書信。新教皇對阿魯渾王優禮基督教和準備約請歐洲各國共同收復失地的舉動表示感謝。
1288年4月,掃馬在詳細觀看了一系列複雜而隆重的復活節慶典並交流了彼此的宗教儀式後,帶著一大批信件及宗教聖物踏上返程。這些禮物包括了耶穌基督衣服的殘片和抹大拉的瑪利亞的披肩布料。在腓力國王的公使團陪同下,掃馬離開羅馬,經熱那亞順原路返回。
阿魯渾大汗對掃馬順利完成出使任務非常高興,專門給予了嘉獎。1294年,掃馬最後在巴格達去世,同行的馬可也於1317年死於伊朗的大不里士。他們都沒有再返回東方。而與歐洲國家夾攻穆斯林的理想,則隨著十字軍國家的最後淪陷,以及合贊汗對伊爾汗國的伊斯蘭化政策而不了了之。
掃馬的歐洲之行,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西方人對蒙古人的看法。在早期的模糊認識和為數不多的接觸中,前兩次西征的蒙古人給西歐世界以“異教徒-野蠻人”的負面印象。
但是隨著互相遣使的次數變多,而且有掃馬這樣高素質的使節登場,蒙古人的形象得以改觀。歐洲人試圖和蒙古統治者結成聯盟去共同對付“異教徒”。羅馬教廷甚至還夢想使蒙古統治者改宗天主教,將教廷的勢力擴展到東方各國。為達此政治目的,最方便的辦法便是派遣僧侶充當使者兼傳教士,通過擴大宗教影響來謀求政治利益。
在拉班-掃馬去世後,他的經歷在很長時間內都不為人所知。這是因為他後來沒有回到元朝,也沒有在西歐各國的記載中留下痕跡。所以他的傳奇主要保留在本地的敘利亞文的記載中。
1887年,一名占星家在一個土耳其景教徒家裡,發現了寫於伊爾汗國時代的《拉班-掃馬和馬可的西行記》(拉班:掃馬和馬克西行記)手抄本。於是,在整整六個世紀過去之後,這段外交傳奇才得以重見天日。
社會評價
掃馬出使西方恰與馬可·波羅基本處於同一時代,他對於自身旅途的記載,告訴了後人當時東方世界是如何看待西方世界的,恰與馬可·波羅的記載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