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宏(十六國時期北魏名臣)

崔宏(十六國時期北魏名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崔宏(?-418年),字玄伯。清河郡東武城縣(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縣)人。十六國時期北魏名臣,曹魏司空崔林六世孫。

崔宏出身關東名門“清河崔氏”,少時號稱冀州神童。前秦苻堅時任陽平國侍郎兼領冀州從事、著作佐郎等職。苻堅死後,為翟釗及晉叛將張願所留。繼仕後燕慕容垂,任吏部郎、尚書左丞、高陽內史。後被北魏道武帝求得,獲授黃門侍郎,與張袞執掌機要,草創典章。皇始三年(398年),議改國號為魏,為道武帝採納。改任吏部尚書,總裁律令、朝儀官制,又通制三十六曹,權傾一時。北魏明元帝即位,奉詔與穆觀查處不法官吏,又與長孫嵩疏決刑獄,為“八公”之一。曾建議明元帝起用壽光侯叔孫建,討平并州羯胡。升任天部大人,累封白馬公。泰常三年(418年),崔宏逝世。獲贈司空諡號“文貞”。

崔宏不僅政績卓著,其書法也自成一家,他善寫草、隸、行書,為世人所推重。《全後魏文》錄有其文。

概述內圖片來源:陳閎《八公圖》

基本介紹

  • 本名:崔宏
  • 別稱:白馬文貞公
  • 字號:字玄伯
  • 所處時代十六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清河郡東武城縣
  • 去世時間:418年
  • 主要作品:《國號議》
  • 主要成就:議改國號為魏;總裁律令、朝儀、官制
  • 官職:天部大人
  • 爵位:白馬公
  • 追贈司空
  • 諡號:文貞
人物生平,名族神童,議魏國號,信寵隆盛,總機任重,倍極哀榮,主要成就,政治,書法,個人作品,人物評價,親屬成員,史料記載,

人物生平

名族神童

崔宏出身關東名門士族“清河崔氏”,是三國時期曹魏司空崔林的六世孫。其祖父崔悅、父親崔潛,分別仕於後趙前燕,都以才學而著稱。
崔宏從小就才智過人,被稱為冀州神童。前秦陽平公苻融冀州牧時,虛心向崔宏請教,對其十分尊敬,並任命他為陽平國侍郎兼冀州從事,對外總理日常事務,入內被視為賓客密友。崔宏對各種事務的處置,毫不拖延。前秦世祖苻堅知道他的才幹,征其入朝任太子舍人。崔宏以母親患病為由,不肯就任,因而被降為著作佐郎。太原人郝軒有識人之名,他稱讚崔宏是“王佐之才,近代以來從未有過”。苻堅敗亡之後,崔宏避亂於齊魯之間,被翟魏皇帝翟釗東晉叛將張願所挽留。郝軒嘆息著道:“這個人(指崔宏)啊,遇到這樣的時機,不因此而扶搖直上,卻跟燕雀(指翟釗、張願等)一起升降,豈不是可惜了!”
崔宏後出仕於後燕成武帝慕容垂,任吏部郎尚書左丞、高陽內史等職,在所擔任的職務上,崔宏都得到良好的評價。他立身正派,雖身處兵荒馬亂之時,卻仍一心學習,不把資產經營之事放在心上,他的妻兒因此也免不了受饑寒之苦。

議魏國號

魏王拓跋珪即北魏道武帝)攻打後燕惠愍帝慕容寶時,行軍至常山,崔宏棄城逃亡海濱。拓跋珪早就聽說他的名聲,派使者追到崔宏,將他請回,擔任黃門侍郎一職,與張袞一同總理機要大事,草創典章制度。
當時,東晉遣使前來問聘,拓跋珪準備遣使回訪,讓有司商議國號。群臣認為應該定國號為“代”,崔宏則建議說:“三皇五帝立號,有的用出生地,有的用封國的名稱。所以虞、夏、商、周開始時都是諸侯,當聖德宏隆之後,萬國擁戴,國號也隨其本號,不再更改。只有商因多次遷移,改號叫殷。但仍兼用,不去掉起初的稱號。所以《詩經》中說‘殷商之旅’,便是這個原因。我國雖然統管廣闊土地,到了陛下時,國運如龍騰飛。雖是舊邦,卻是新受天命。所以登國初年改‘代’稱為‘魏’,慕容永也奉進魏地。魏是大國名稱,是神州的上等之國,這也是革命的驗證,有利之處已見之於符瑞了。臣認為應當稱為魏。”拓跋珪同意,於皇始三年(398年)六月下詔,正式定國號為“魏”。

信寵隆盛

拓跋珪前往鄴城時,詢問舊事,崔宏應答如流,深受其讚賞。拓跋珪回軍途中抵達恆嶺時,親自登上山頂,安撫新近歸附的人員,正遇上崔宏扶著老母親爬上山頂,拓跋珪便賞賜給他耕牛和粟米。拓跋珪有感於崔宏的事跡,於是下令但凡遷徙的人自己難以前行的,由地方配給車和牛。
後來,崔宏被改授為吏部尚書。皇始三年(398年)十一月,朝廷分派諸人擬定官制、爵級,撰集朝儀、協理音樂、制定律令、申明禁令,崔宏奉命總管並作最後裁定,使之成為永久的定式。
拓跋珪又設定八部大夫,如同過去的八座之官,崔宏通管三十六曹官員的任命,如同尚書令尚書僕射統管一般。
崔宏深受信任,權傾朝廷。但他能夠自我約束,生活儉樸,不置產業,家中空空如也;外出時沒有車馬乘坐,早晨、下午都是步行上朝。崔宏的母親年已七十,他供養母親也沒有多樣食物。拓跋珪知道後,更加敬重他,對其厚加賞賜。有人譏笑他過於節儉,而崔宏卻更加自我約束。
崔宏時常被召去詢問古今舊事、帝王制度,他陳述古代制定的體制以及歷代興廢的原因,很符合拓跋珪的心意。他雖然不曾有犯顏進諫的謇諤之風,但也從不阿諛奉承來取得寵幸。拓跋珪晚年時,群臣多有觸怒道武帝而獲罪的,崔宏因其謹慎清廉的為人,從未受到譴責。
拓跋珪曾經召崔宏講論《漢書》,他講到西漢大臣婁敬勸說漢高祖魯元公主出嫁匈奴時,拓跋珪頗為讚賞,感嘆許久。所以各位公主都嫁給了附屬北魏的各國,朝臣們的子弟及高門才士都娶不到公主。尚書之職被罷除後,拓跋珪賜崔宏爵位為白馬侯,加周兵將軍,不僅得與舊功臣庾岳奚斤等同列,受到的寵信也超過他們。

總機任重

天賜六年(409年)十月,拓跋珪的次子、清河王拓跋紹作亂,弒殺拓跋珪。拓跋紹因為人心不安,便取出大量財物絹帛,賞賜朝臣,群臣之中只有崔宏不肯接受,南平公長孫嵩以下的朝臣都為之羞愧。同年,齊王拓跋嗣殺拓跋紹,即位為帝,即明元帝。拓跋嗣派使者們外出視察各郡國情況,檢舉糾正那些違法的地方官員,崔宏與宜都公穆觀等最後審定,拓跋嗣稱讚他們做得公平適當。
永興三年(412年)十二月,拓跋嗣下詔讓崔宏、長孫嵩與任城公嵇拔在朝堂判決刑罰獄訟,“務在平當”。
拓跋嗣因為各郡國中的豪門士族頭領有害於地方和國家,便下優詔徵召他們到京師。人們大多留戀故土,而官吏仍強逼遣送,一些輕率青年便趁機相互煽動,在各地聚集起事。河西、建興盜賊四起,守宰們討伐卻難以制止。拓跋嗣便召崔宏和北新侯安同、壽光侯叔孫建、武元城侯元屈等問計。崔宏請求朝廷宣布大赦以緩和情緒。元屈說:“不如先殺掉首惡,赦免其同黨。”崔宏說:“帝王治理天下,以安定民心為本,何須糾纏於小的曲直呢?大赦雖不是最好的辦法,卻可作為權變的方法。如果大赦之後仍不改正,再殺也不遲。”拓跋嗣同意。
神瑞元年(414年),拓跋嗣令崔宏與南平公長孫嵩等坐在止車門右側,聽理軍政機密大事,世人稱其為“八公”。并州的數萬胡人南侵至河內,朝廷所派將軍公孫表等征討不利。拓跋嗣向群臣問計。崔宏說:“公孫表等諸軍,並非數量不足,只是失於指揮,所以只能使小盜暫時平息下來。胡人數量雖多,但缺少勇猛的主將,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千奴共一膽啊!應當派一位一向為胡人所信服的大將,帶領數百騎兵,統率公孫表所部進行討伐,胡人知道後,必定聞風震驚。壽光侯叔孫建,以前曾在并州任職,眾將都沒有能比得上他的。”拓跋嗣聽從其建議,胡亂得以平息。不久後,崔宏被任命為天部大人,進封白馬公。

倍極哀榮

泰常三年(418年)夏天,崔宏病重,拓跋嗣派侍中穆觀前往其府邸,聽受遺言。近臣奉命前去問病探視,一夜之間數次往返。同年,崔宏逝世,拓跋嗣追贈他為司空諡號“文貞”。其喪禮完全依照安城王叔孫俊之例辦理(據《魏書·叔孫俊傳》載,叔孫俊死後賜溫明秘器,靈柩用轀輬車裝載,衛士在前引導並隨從),拓跋嗣詔令群臣及各附屬國首領都參加葬禮,除親王以外,所有人都要拜送崔宏。
太和(477年-499年)年間,孝文帝拓跋宏追記前朝功臣,允許崔宏在太廟配祭。

主要成就

政治

崔宏入仕北魏後,與張袞執掌機要,草創典章制度。皇始三年(398年),議改國號為“魏”,為北魏道武帝採納。
《八公圖》局部,從左至右依次為長孫嵩、崔宏、王建《八公圖》局部,從左至右依次為長孫嵩、崔宏、王建
崔宏任吏部尚書時,總裁律令、朝儀官制。通制三十六曹,權傾一時。
北魏明元帝在位時,崔宏身為“八公”之一,參預朝政,奉詔查處不法官吏,參與疏決刑獄。
神瑞(414年-416年)初年,崔宏建議明元帝起用壽光侯叔孫建,討平并州羯胡。

書法

崔宏的家族世代研習“衛瓘體”,北魏初年論及工於書法之家,必稱清河崔氏范陽盧氏二門。他本人在書法上也頗有造詣,善寫草、隸及行書,被時人引為摹本。遺憾的是,崔宏並沒有墨寶傳至今世。

個人作品

據《新唐書·藝文志》記載,崔宏著有《帝王集要》三十卷,今已佚。《全後魏文》錄有其文一篇:《國號議》。

人物評價

郝軒:斯人也,遇斯時,不因扶搖之勢,而與鴳雀飛沈,豈不惜哉!(魏書》引
魏收:玄伯世家雋偉,仍屬權輿,總機任重,守正成務,禮從清廟,不亦宜乎?(魏書
令狐德棻:洎乎有魏,定鼎沙朔。南包河、淮,西吞關、隴。當時之士,有許謙、崔宏、宏子浩、高允、高閭、游雅等,先後之間,聲實俱茂,詞義典正,有永嘉之遺烈焉。(周書

親屬成員

主詞條:清河崔氏
崔業傳至崔林
廣韻》說
崔昱
崔紹
崔雅
崔忠
崔泰
崔恪
崔因
崔雙
崔邯
崔寓
不祥
不祥
不祥
崔琳
崔景
唐人姓書說
崔業
崔昱
崔紹
崔雅
崔忠
崔泰
崔景
崔恪
崔因
崔雙
崔寓
不祥
不祥
不祥
崔琳
附:崔業,字伯基,居清河東武城。註:崔琳,字德孺,即漢末三國的崔林。“世孫”定義有兩種,茲從中文百科第一種。
接上表
崔林
崔悅
崔潛
崔宏
崔恬

史料記載

十六國春秋·卷四十二·前秦錄十》
魏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
北史·卷二十一·列傳第九》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晉紀三十》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一十·晉紀三十二》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一十一·晉紀三十三》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一十五·晉紀三十七》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一十七·晉紀三十九》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一十八·晉紀四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