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寺(呼和浩特崇福寺)

小召(崇福寺)在呼和浩特舊城小召街,蒙語原稱作把格召(是小的意思),漢譯為“小”,俗稱小召,又稱崇福寺,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建成。小召原是明朝俺答汗(阿拉坦汗)的後裔俄木布洪台吉所建的寺院。到了清初順治年間已經頹廢失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崇福寺
  • 位置:呼和浩特舊城小召街
  • 建成日期: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
  • 俗稱:小召
歷史
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康熙委派在小召坐床的托音二世做了呼和浩特掌印扎薩克達喇嘛。從此,托音二世展開活動,一方面受命入藏聯絡班撣,以後又隨康熙皇帝出征協助策劃。因這些原因,康熙西征凱旋迴京時路經歸化城,駐蹕小召,並將甲宵、弓箭、腰刀等隨身之物,留在小召做為紀念。以後又在小召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刻立石碑,紀念他的勝利,同時也表彰了小召活佛有功。
從此,小召在當時的歸化城召廟中的地位曾一度凌駕於大召之上。小召喇嘛受到清皇帝的許多特殊恩賜。例如,獨許套用蒙文經典。小召除了得到本地人的布施外,康熙皇帝還特別批准內蒙東部科爾沁十旗做為托音呼田克圖的化緣地點。托音二世赴科爾沁一次,就得到布施銀五萬兩,駝、牛三千頭,貂裘、馬鞍、金珠,哈達等不計其數。
小召這種顯赫一時的地位,維持時間並不長久,在托音二世死後,逐漸走了下坡路。到了嘉慶年間,呼和浩特召廟的權利中心已經轉移到席力圖召。
近年來,人民政府拔款重新修葺了小召,加築了圍牆,保護了這座三百年前的古代建築。現在也成為名勝古蹟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