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別名:發燒
- 多發群體:兒童
- 常見發病部位:額頭
- 基礎體溫:36.9℃~37.5℃
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上述基礎體溫是指的直腸溫度,即從肛門...
發熱(fever)是指體溫超過正常範圍高限,是小兒十分常見的一種症狀。正常小兒腋表體溫為36℃~37℃(肛表測得的體溫比口表高約0.3℃,口表測得的體溫比腋表高約0.4℃),腋表如超過37.4℃可認為是發熱。在多數情況下,發熱是...
小兒正常體溫常以肛溫36.5~37.5℃,腋溫36~37℃衡量。通常情況下,腋溫比口溫(舌下)低0.2~0.5℃,肛溫比腋溫約高0.5℃左右。若腋溫超過37.4℃,且一日間體溫波動超過1℃以上,可認為發熱。所謂低熱,指腋溫為37.5℃...
長期低熱是指小兒體溫在37~37.4℃之間持續2周以上。導致小兒長期低熱的疾病很多,概括起來,有因為器質性疾病而導致,也有因功能失調所致。在小兒長期器質性低熱中,以慢性感染最為常見。如小兒結核病、慢性腎盂腎炎、慢性鼻竇炎、某些...
不同的年齡階段也存在輕微的體溫差異,如小兒因代謝率高,體溫較成年人偏高;老年人由於代謝率低,其體溫也比青壯年稍低。發熱 在人們的體內有專門負責管理體溫調節的部位(大腦皮質與丘腦下部),我們將其稱之為體溫調節中樞,它通過...
午後3點左右、晚上8點左右各測一次體溫,連續測量幾天,取其最穩定的值即為正常體溫。測體溫時,應先將體溫表的水銀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簽蘸酒精擦拭消毒。多數是把體溫表挾在腋下試溫,年齡小或昏迷的小兒可採用肛門測溫。
非細菌感染引發的體溫過高不必使用抗生素(如青黴素)。溫葡萄糖水能起到利尿降溫的效果,在體溫沒有超過38。5°C時可儘量選擇物理的方式控制體溫。但如體溫超過40℃(小兒超過39℃)則可能引起頭暈、驚厥、休克,甚至嚴重後遺症,故應...
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可採用清熱降火的食療方調節,孩子體溫高時,要採用物理降溫,並多喝點水,一般天氣涼爽或將孩子轉移到較低溫度的環境中,症狀就自然消失。食療方子 蓮子羹:清心益脾,養心安神,適用於小兒夏季熱,汗出過多,乃至...
1.中暑 凡有接觸高溫環境或有在烈日下曝曬病史的小兒,突起體溫升高、大汗、脫水伴煩躁、嗜睡、肌肉抽動或意識障礙者,均應考慮中暑。體溫升高是中暑的主要特徵之一,體溫越高,持續時間越久,預後越差。體溫達41℃是一個危險指標,常...
發熱不重,體溫在38℃左右,輕度頭痛,噁心嘔吐,輕度嗜睡,神志清楚,腦膜刺激征可不明顯或為陽性,多在7~10天后進入恢復期。2.邪在氣營或邪在營血 持續高熱、體溫達40℃或更高,深度嗜睡,神志模糊或昏迷,頭痛、狂躁,頻繁抽風,...
發熱可使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增高,當體溫上升至40℃~41℃時,病人可出現煩躁不安,胡言亂語、幻覺,甚至抽搐。這種情況在小兒尤為多見,這是因為小兒的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抑制過程薄弱,興奮過程占相對優勢,興奮易於擴散。所以...
小兒丹毒一般發病較急,在發病初起多數患兒有一些前驅症狀,表現為突然寒戰、高熱,體溫可達39℃-40℃,伴有全身不適、噁心、嘔吐,嬰兒有時會出現高熱驚厥。繼之在患部出現紅腫,周圍境界比較清楚,自覺灼熱、疼痛,局部淋巴結腫大。化驗...
一般症狀:有發熱、拒食、煩躁、喘憋等症狀,早期體溫為38~39℃,亦可高達40℃。除呼吸道症狀外,患兒可伴有精神萎靡,煩躁不安,食欲不振,腹瀉等全身症狀。小嬰兒常見拒食、嗆奶、嘔吐及呼吸困難。呼吸系統症狀 咳嗽:開始為頻繁的...
...003小兒體溫調節有哪些特點?...003什麼是小兒發熱?...004小兒發熱的類型有哪些?各類型發熱有什麼特點?...004 小兒發熱就一定是病重的表現嗎?...
體溫監測是用體溫監測儀檢查不同部位的體溫。部位有鼻咽、鼓室、食管下段、心臟和直腸。各部位的溫度可間接代表某器官的溫度。如鼻咽、鼓室的溫度與腦溫度近似。食管下段溫度代表心臟溫度。直腸溫度,指示身體內部中心的體溫。各部位溫度的...
一、 保暖:溫度變化,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降低支氣管黏膜局部的抵抗力,加重支氣管炎病情,因此,家長要隨氣溫變化及時給患兒增減衣物,尤其是睡眠時要給患兒蓋好被子,使體溫保持在36.5℃以上。二、 多餵水:小兒支氣管炎時有不同...
在下丘腦位置,有一個體溫調節平衡中樞。根據設定溫度通過產熱和散熱來維持體溫的恆定。感染以後,病毒、細菌等外來的微生物引起了體溫中樞變化,體溫變化1度身體也會隨之增加產熱,體溫隨之上升。很多敏感因素都會影響體溫中樞。發燒是孩子最...
小兒正常體溫常以肛溫36.5~37.5℃,腋溫36~37℃衡量。通常情況下,腋溫比口溫(舌下)低0.2~0.5℃,肛溫比腋溫約高0.5℃左右。肛溫雖比腋溫準確,但因種種原因常以腋溫為準。若腋溫超過37.4℃,且一日間體溫波動超過...
6、新生兒體溫在37-37.5℃之間為正常。如不注意保暖,體溫會降低到36℃以下。7、多數新生兒出生後第2-3天皮膚輕微發黃,若在出生後黃疸不退或加深為病態。8、新生兒出生後有覓食、吸允、伸舌、吞咽及擁抱等反射。9、給新生兒照射光...
正常小兒體溫在36℃~37℃之間,若測量腋溫大於37.5℃,肛溫大於38.2℃應確認是發燒了。若在家中無體溫表或一時找不到體溫表,可根據下列徵象判斷孩子正在發燒:母乳餵養兒,當媽媽給寶寶餵奶時感到乳兒口唇燙;孩子臉紅耳赤,前額...
長期低燒也可以是生理性的,即並非有病的表現。這種低燒多為37.2℃~37.5℃(腋下體溫),小兒精神食慾好,無病症表現,通過各方面的檢查也沒有發現不正常。最好同時測量肛溫,如肛溫在38℃以下,不應認為發燒(肛溫較腋下溫度高1℃...
兒童感冒發燒是小兒內科常見疾病,多數感冒患者沒有高熱及全身症狀,只有發低燒、頭疼、不舒服等感覺。兒童感冒發燒對人體有利也有害,發燒時人體免疫功能明顯增強,這有利於清除病原體和促進疾病的痊癒。因此,體溫不太高時不必用退熱藥,...
小兒發熱時應查明原因,再作對症治療或病因治療。 如果小兒體溫不超過38℃,一般不需要用退熱藥,在治療中密切觀察就行。當然,小兒體溫過高,如達39℃或以上就會嚴重影響孩子健康,且可發生驚厥、抽搐等。這種情況下,在積極治療的...
一、保暖:溫度變化,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降低支氣管黏膜局部的抵抗力,加重支氣管炎病情,因此,家長要隨氣溫變化及時給患兒增減衣物,尤其是睡眠時要給患兒蓋好被子,使體溫保持在36.5℃以上。二、多餵水:小兒支氣管炎時有不同程度的...
引起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大體而言可分為以下三大類:一、外在因素:小兒體溫受到外在的環境影響,如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二、內在因素:生病、感冒、氣管炎、喉嚨發炎或其他疾病。三、其他因素:如預防注射,...
,使體溫保持在36.5℃以上。二、 多餵水:毛細支氣管炎時有不同程度的發熱,水分蒸發較大,應注意給患兒多餵水。可用糖水或糖鹽水補充,也可用米湯、蛋湯補給。飲食以半流質為主,以增加體內水分,滿足機體需要。三、 營養充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