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監測

體溫監測

體溫監測是用體溫監測儀檢查不同部位的體溫。部位有鼻咽、鼓室、食管下段、心臟和直腸。各部位的溫度可間接代表某器官的溫度。如鼻咽、鼓室的溫度與腦溫度近似。食管下段溫度代表心臟溫度。直腸溫度,指示身體內部中心的體溫。各部位溫度的監測均有其特定的意義:監測食管下段溫度,可預防嚴重心律失常的出現;鼻咽與鼓室的溫度,可指示循環阻斷後中樞神經系統對缺氧的安全時限;直腸溫度能指示復溫時中斷復溫的安全體溫。因此,低溫時最好同時選擇幾個部位進行體溫監測。目前所用的體溫監測儀,其範圍為0~50℃,誤差約為±0.5℃,測溫探頭有5~10個,可以滿足臨床要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體溫監測
  • 又稱:體溫測量
  • 測溫方法1 :水銀溫度計
  • 測溫方法2:電子溫度計 
  • 測量方法3:智慧型感溫衣
  • 測量方法4:額溫槍
  • 測量方法4:耳溫槍
測溫方法,測溫部位,臨床意義,體溫監測,分類,

測溫方法

(一) 玻璃內汞溫度計(水銀溫度計)。是臨床上最常用的一種體溫表,在一根玻璃管的貯囊內灌滿水銀,插入口腔或肛門後,利用其受熱膨脹原理,得出溫度變化,由於管理不便在麻醉中不宜套用。在一些已開發國家,在人體溫度測量方面已經完全淘汰了。原因之一是這種溫度計容易破碎,更為重要的原因是為了保護環境
(二) 電子溫度計 1.熱敏電阻溫度計 2.溫差電偶溫度計。前者利用溫度計中的電阻隨溫度改變而改變的原理,後者利用二種金屬構成的電流與其接受的溫差有關的原理製成。因為科技的快速發展,成本的下降,電子溫度計越來越流行。電子溫度計不僅可以製作成為類似水銀溫度計一樣的斷續測量的溫度計,還可以做成可以連續測量的溫度計(每秒測量一次),這為體溫的連續監測的實現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三) 紅外線體溫計 主要用於鼓膜溫度的測定,由於其反應速度快、與中心溫度有較好的相關性,在臨床上引起重視,不足的是探頭為一次性使用,位置安放不當將影響測定結果,並且只能間斷測定不能連續觀察。另外,紅外溫度計的一大優勢是:可以實現遠距離測量。這為在公共場合下進行體溫的初篩,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四) 液晶溫度計 形狀似膠帶貼於病人額部,體溫的改變可在膠帶上顯示,由於測定的是皮膚溫度,與中心溫度有一定誤差,故其臨床意義尚在認識中。

測溫部位

(一)口腔溫度
置舌下測,一般病人用。如張口呼吸,飲食可致誤差。麻醉和昏迷病人及不合作者不適用。
(二)腋窩溫度
上臂緊貼胸壁成人工體腔,探頭置腋A部,溫度近中心溫。腋溫比口溫低0.3-0.5℃,腋溫+0.55℃相當於直腸溫。腋窩測溫方便、無不適,較穩定,是BT監常用部。
(三)直腸溫度
肛溫,置肛門深部,小兒插2-3cm,成人6-10cm。缺點:BT變化迅速時,反應慢,尤CPB降溫和復溫時,存滯後現象,應予重視。
(四)鼻咽溫度和深部鼻腔溫度
鼻咽或鼻腔頂,反映腦溫。此溫隨血溫變迅速,測體內溫常用部。缺點:呼吸影響,操作輕,防鼻衄。出血傾向及已肝素化不宜用。
(五)食管溫度
置食管上段,受呼吸道影響;置食管下1/3,近心房,測溫與血溫近。對血溫變反應速,是測中心溫好方法。對體表和中心溫差大或停CPB後續降判斷有意義。
(六)鼓膜溫度
血供豐富,下丘腦近。與腦溫相關好,測中心溫最準部。置鼓膜和堵外耳道除大氣影響。柔韌性好探頭,免外耳道和鼓膜傷。
(七)其他部位測溫
皮溫差大,測>10點均值。4點法,皮溫=0.3(胸部溫+上臂溫)+0.2(大腿溫+小腿溫)。皮溫映外周灌注。管縮,CO↓→BT↓;灌注好,BT↑。肌溫測三角肌,MH時,肌溫,有診價值。

臨床意義

重要生命體徵。腦皮質和下丘腦調節中樞,經N、體液調產熱散熱,維BT恆定。危重病人除疾病表現外,BT紊亂,BT過高或過低。
一、體溫升高
正常37土0.4℃。>正常,BT↑。
(-)升高分級
1.低熱 37.5-38℃
2.中等度熱 38.1-39℃
3.高熱 39.1-41℃
4.超高熱41℃以上
(二)體溫升高的原因
1.感染病原體(細菌、病毒
等)→傳染病和感染→發熱 ......

體溫監測

(一)體表溫度與深部溫度
測量體溫常用特製的汞溫度計,也可用熱電偶、熱敏電阻溫度計和溫度圖儀等。
通常說人的體溫為37℃,指的是身體內部的溫度。其實仔細研究,身體各部分的溫度並不一樣,可分為深部溫度和體表溫度兩部分。這裡所說的深部和體表無嚴格的解剖含義,僅是指功能模式的劃分。
1.深部溫度 人體深部溫度是相對穩定而又均勻的。但是,由於代謝水平不同,各個內臟器官的溫度也略有差異。肝臟溫度最高可達38℃。腦產熱量較多,溫度也接近38℃。 腎臟、胰腺及十二指腸等處的溫度略低些。由於血液不斷循環,會使深部各器官的溫度趨於一致。因此在理論上,體溫是指機體深部的血液溫度,它可代表身體內部 器官溫度的平均值。
2.體表溫度 體表溫度要低於深部溫度,而且由里及表存在著明顯的溫度梯度。體表具有一定的厚度,在體溫調節中可起隔熱層作用,通過它維持著深部體溫的相對穩定。
體表的最外層,即皮膚表面,其溫度稱為皮膚溫。機體各部位的皮膚溫相差很大。在環境溫度為 23℃時測定,額部的皮膚溫為33~34℃,軀幹為32℃,手為30℃,足為27℃。在寒冷的環境中,隨著氣溫下降,四肢末梢(手和足)的皮膚溫度顯著降 低,而頭部皮膚溫的變動相對比較少。皮膚內含有豐富的血管,凡能影響皮膚血管舒縮的因素都能改變皮膚的溫度。
(二)體溫的測試部位及其正常值
由於機體深部血液的溫度不易測量,在臨床檢查和實驗研究中,為了方便,通常測定腋窩、口腔或直 腸的溫度來代表體溫。一般直腸溫度最高,比較接近機體深部溫度,約為37.5℃,量2-5分鐘,但不方便量測,不建議。口腔溫度比直腸溫度低0.5℃左 右,約為37.0℃,量3-5分鐘。腋窩溫度約比口腔溫度低0.4℃,量5-10分鐘。報告體溫時,要註明測定的部位。

分類

嬰兒體溫監測
發燒是人體自身與疾病鬥爭的一種典型表現,寶寶也不例外。當寶寶發燒時,定期測量和觀察寶寶體溫的變化十分重要,而畫出體溫曲線,有利於觀察病情和判斷藥效。
傳染性疾病高發期,幼稚園通常要求每個孩子常規測體溫,可以選擇一個固定的時間測體溫,一般是晨起七點左右,幼稚園還可以監測到下午兩點體溫。
如果是發熱的寶寶,可以監測四次體溫:晨起7點——如果體溫高加測10點——下午2點——晚6點——睡前。基本上是日間每4小時1次,如果發現孩子的精神狀況異常(無論是焦躁興奮還是萎靡不振)或者食慾下降,都要加測體溫。體溫正常後,仍應該每日測體溫1次,至少3天。
一般而言,人體的體溫晨起是最低點,下午2點開始逐漸升高,發病時至夜間達峰值。所以晨起體溫>38C的,你就可以預見到午後或者夜間一定會高,服用退燒藥也不過是4~6小時暫時退熱,而體溫再次升高並不是醫生或者藥沒用,而是疾病的必經過程。
需要尋求醫生幫助的徵兆
腋測法正常體溫為36-37.4℃,超出37.4℃稱為發熱。
37.4C~38℃是低熱,38~39℃是中等熱,>39℃以上是高熱。
對於發熱的包包應每2-4小時測量一次體溫,吃退熱藥或物理降溫30分鐘應測量體溫,以觀察嬰兒熱度變化。
出現以下情況之一時,請儘快帶寶寶去看醫生:
(1)高燒(體溫>38.5C)持續24小時以上。
(2)體溫>40C(務必先服用退燒藥再上路,以免發生高溫驚厥
如果高燒並伴隨以下任何一種症狀時,請撥打120急救電話:
1)呼吸困難——可能是喉炎、支氣管炎或肺炎。
2)脖子僵硬、嘔吐或出現皮疹——可能是腦膜炎。
3)噁心並有腹瀉,嬰兒口乾舌燥,或者幼兒的眼睛凹陷,可能是脫水的表現。
基礎體溫監測
什麼是基礎體溫:人體在較長時間(6小時)的睡眠後醒來,尚未進行任何活動之前所測量到的體溫稱之為基礎體溫。
基礎體溫的原理:正常育齡婦女的基礎體溫與月經周期一樣,呈周期性變化,這種體溫變化與排卵有關。
女性月經周期以月經見紅第一天為周期的開始,周期的長短因人而異,約為21-35天不等,平均約為28天,其中又以排卵日為分隔,分為排卵前的濾泡 期,與排卵後的黃體期。濾泡期長短不一定,但黃體期固定約為14天上下兩天。排卵後次日,因卵巢形成黃體,分泌黃體素會使體溫上升攝氏0。6度左右,而使 體溫呈現高低兩相變化。高溫期約持續12-16天(平均14天)。
1、若無懷孕,黃體萎縮停止分泌黃體素,體溫下降,回到基本線,月經來潮
2、若是已經懷孕,因黃體受到胚胎分泌荷爾蒙支持,繼續分泌黃體素,體溫持續高溫。
3、若卵巢功能不良,沒有排卵也沒有黃體形成,體溫將持續低溫。
有正常排卵的曲線圖
上圖表示正常月經周期28天,基礎體溫曲線呈現標準的高低溫兩相變化。從月經開始-排卵日,低溫期14天;排卵後持續高溫14天,其中第14天為排卵日。準備懷孕的未準媽媽們,在第14天的排卵日同房是比較好的受孕時機。每個未準媽媽的月經周期不一定是28天,所以觀察到的基礎體溫曲線圖和圖示會有差異,關鍵是在清楚自己的低溫期、高溫期,找準排卵日,合理安排自己的同房日期,成功懷孕!
體溫監測
已經懷孕的基礎體溫曲線圖
圖示為已經懷孕的基礎體溫曲線圖,高溫從第15天持續到第34天,已經持續20天。一般來說高溫持續超過16天就是懷孕的徵兆。
體溫監測
疑似早期流產的基礎體溫曲線圖圖示為疑似早期流產的基礎體溫曲線圖,高溫從15號到24號持續了20天之後降溫。一般是早期流產的徵兆,女性如發現有這樣的基礎體溫,應及早到醫院就診,查明原因。
體溫監測
沒有排卵的基礎體溫曲線圖
圖示為沒有排卵的基礎體溫曲線圖,持續低溫,沒有高溫期,沒有形成高低溫雙相變化,如果是測量發現有如圖示的姐妹需要到醫院就診,檢查是什麼原因造成沒有排卵,以便對症下藥,及早治癒。
體溫監測
黃體功能不良導致體溫緩慢下降的基礎體溫曲線圖
圖示為黃體功能不良導致體溫緩慢下降的基礎體溫曲線圖,一般而言,當沒有受孕的狀態下,黃體素的濃度會因子宮內膜即將脫落而急速下降。如果體溫下降速度緩慢,表示說黃體功能不良,也不利於懷孕。
體溫監測
黃體素濃度不夠導致排卵期體溫上升緩慢的基礎體溫曲線圖
圖示為黃體素濃度不夠導致排卵期體溫上升緩慢的基礎體溫曲線圖,可以觀察到在14號排卵之後,15號開始體溫緩慢上升。這種情形代表著體內分泌的黃體素濃度不夠快,因而導致體溫上升緩慢。通常也代表著排卵狀況不良,受孕機率下降。
體溫監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