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綜合交通發展“十四五”規劃

《寧波市綜合交通發展“十四五”規劃》,由浙江省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於2022年2月16日印發。

規劃包括“十四五”時期寧波綜合交通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十餘個方面。根據規劃,寧波綜合交通發展目標包括:到2025年,外聯內暢、安全便捷、智慧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強港基本建成,海港空港陸港信息港“四港”聯動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成為建設交通強國的典範城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寧波市綜合交通發展“十四五”規劃
  • 發布單位:浙江省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 發布時間:2022年2月16日
發文通知,規劃全文,

發文通知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屬駐甬各單位:
《寧波市綜合交通發展“十四五”規劃》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2年2月16日

規劃全文

  • 寧波市綜合交通發展“十四五”規劃
根據《寧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銜接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等國家規劃和《浙江省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四五”規劃》等省級規劃,特編制本規劃。規劃期為2021年至2025年,其中綜合交通網路空間格局展望至2035年。
一、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著力增強綜合交通樞紐功能,著力最佳化交通設施網路布局,著力提升一體化運輸服務效率,著力提高智慧綠色發展和系統韌性水平,著力強化交通運輸治理能力,加快建設聚集力強、業態先進、國際化水平高的海港、空港、陸港和信息港,創新建設輻射面廣、層次多元、內外通暢的高品質綜合交通網和高效率運輸服務網,努力建設立足長三角、輻射中西部、連結全球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爭當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的先行官,為寧波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先行引領和基礎支撐。
(二)基本原則
——戰略拓展、圈層聯動。充分發揮綜合交通對國土空間開發、人口產業布局等的戰略牽引作用,貫徹落實國家戰略,圍繞國際、跨區域、長三角區域、都市圈、市域、城鄉等最佳化圈層式交通網路布局和運輸服務組織功能,有效提升一體聯動發展水平,全面提升戰略發展空間和輻射能級。
——服務為本、疊代升級。以服務人民為中心,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暢捷舒適多元出行的新嚮往,推動存量設施更新再造和智慧型化升級,推動交通網路、運輸結構、服務效能系統性最佳化升級,推動交通鏈、物流鏈、供應鏈、價值鏈整體升級,全面增強人民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先行引領、更高質量。按照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要求,加快補齊設施短板、功能短板、服務短板和制度短板,確保運輸能力適度超前,更好發揮先行引領作用,強化各種運輸方式一體銜接,提升交通運輸設施質量、服務質量、要素配置質量和應急保障質量,將安全發展貫穿於交通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增強發展韌性,提高支撐引領質量。
——開放包容、智慧綠色。圍繞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打造高品質開放平台,進一步提高交通運輸開放質量和內陸聯動輻射水平。加強5G、人工智慧等新型基礎設施戰略布局,以智慧型化帶動交通運輸現代化。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交通發展各環節,構建綠色發展長效機制。
——改革創新、深度融合。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尊重運輸市場經濟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提高綜合治理能力,創新發展模式,加強交通與經濟社會各領域廣泛融合,強化與能源、水利等設施融合發展,培育發展新動能。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外聯內暢、安全便捷、智慧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強港基本建成,海港空港陸港信息港“四港”聯動發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交通運輸對國家戰略大局、長三角城市群和寧波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綜合治理和融合發展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為交通運輸現代化和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奠定堅實基礎,成為建設交通強國的典範城市。
——國際門戶作用顯著增強。寧波樞紐地位層級明顯提升,綜合交通樞紐布局功能、銜接水平和協同聯動能力大幅提升,國際海港、國際空港、國內國際陸港牽引帶動作用不斷增強,初步建成立足長三角、輻射中西部、連結全球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高品質綜合交通網基本建成。對外運輸通道和城市群都市圈交通網路基本完善,“六向聯通”的跨區域對外運輸通道、互聯互通的長三角城市群交通網、同城通勤的都市圈交通網、一體高效的市域交通網、以“雙快系統”為骨幹的城市交通網框架基本形成。
——高效率運輸服務網日趨完善。綜合運輸服務能力和效率顯著提升,寧波市域內30分鐘交通圈、寧波都市圈內部以及寧波至上海1小時交通圈、寧波至長三角城市群2小時交通圈、寧波至全國主要城市群3小時交通圈加快構建。貨運結構持續最佳化,水水中轉、海鐵聯運快速發展,“123快貨物流圈”逐步形成,物流系統化組織能力和供應鏈協同能力顯著增強。
——交通智慧綠色發展和系統韌性水平顯著提升。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型化升級取得積極進展,都市圈“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全面實現,綜合交通信息平台組織功能顯著提升。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和節能減排成效明顯,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明顯下降,交通運輸領域碳排放增長得到有效控制。安全監管能力顯著提高,重特大事故有效遏制,突發事件應急保障機制更加健全。
——交通運輸治理更加科學高效。綜合交通運輸政策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交通運輸發展環境進一步最佳化,交通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更加有效,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的市場主體,民營資本參與交通運輸的積極性和比例大幅提升,區域交通一體化機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
“十四五”寧波市綜合交通發展目標
類別
序號
指標名稱
2020年實際值
2025年目標值
責任單位
指標屬性
樞紐功能
1
港口萬噸級以上泊位(個)
113
123
市交通局、寧波舟山港集團
預期性
2
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億噸)
11.7
13
市交通局、寧波舟山港集團
預期性
3
寧波舟山港貨櫃吞吐量(萬標準箱)
2872
3500
市交通局、寧波舟山港集團
預期性
樞紐功能
4
港口遠洋航線數量(條)
115
180
市交通局、寧波舟山港集團
預期性
5
貨櫃海鐵聯運量(萬標準箱)
100.5
170
市交通局、寧波舟山港集團
預期性
6
機場旅客吞吐量(萬人次)
897.2(2019年為1241.4)
2000
寧波臨空管委會、寧波機場集團
預期性
7
機場貨郵吞吐量(萬噸)
11.9
30
寧波臨空管委會、寧波機場集團
預期性
8
機場國際/地區航點(個)
19
30
寧波臨空管委會、寧波機場集團
預期性
9
機場國內航點(個)
82
101
寧波臨空管委會、寧波機場集團
預期性
10
通用機場(個)
0
2
寧海縣、寧波前灣新區管委會
預期性
11
高鐵站數量(個)
5
6
市鐵路建設
辦公室
預期性
12
高鐵車站旅客到發量(萬人)
4051(2019年為6234)
8000
市鐵路建設辦公室、市交通局
預期性
交通網路
13
鐵路里程(公里)
378
440
市鐵路建設
辦公室
預期性
14
#幹線鐵路里程(公里)
224.5
286.5
市鐵路建設
辦公室
預期性
15
市域(郊)鐵路規劃期內開工建設里程(公里)
70.2
200
市鐵路建設辦公室、市軌道交通集團
預期性
16
公路里程(公里)
11433
11600
市交通局
預期性
17
#高速公路里程(公里)
567
690
市交通局
預期性
18
油氣管道里程(公里)
1023
1344
市能源局
預期性
19
城市軌道交通里程(公里)
134
180
市軌道交通集團
預期性
20
中心城區快速路里程(公里)
86.8
174
市住建局
預期性
21
百人以上自然村農村公路通達率(%)
98
100
市交通局
約束性
運輸服務
22
高速公路“15分鐘”服務覆蓋鄉鎮比例(%)
67
85
市交通局
預期性
23
普通國省道鄉鎮覆蓋率(%)
75
100
市交通局
預期性
運輸服務
24
城區公交站點300米覆蓋率(%)
60
75
市交通局
約束性
25
民航航班放行正常率(%)
83.40
80
寧波機場
預期性
26
動車組列車承擔鐵路客運量比重(%)
90
95
市鐵路建設辦公室、市交通局
預期性
智慧綠色韌性
27
智慧高速公路里程(公里)
0
100
市交通局
預期性
28
公路營運車輛ETC使用率(%)
95
100
市交通局
約束性
29
單位周轉量碳排放量下降率(%)
-
5
市交通局
預期性
30
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率(%)
65
80
市交通局
約束性
31
新能源營運車輛保有量(萬輛)
1
1.5
市交通局
預期性
32
全市公車清潔能源化比例(%)
60
75
市交通局
預期性
33
重要貨櫃泊位具備岸電供應能力比例(%)
86
100
市交通局
預期性
34
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人/年)
1.47
1.2
市公安局
約束性
到2035年,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更加完善,建成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成為世界一流強港,海港空港陸港信息港“四港”高效聯動,全面形成“123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貨物流圈”,為寧波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先行引領和關鍵支撐。
二、空間布局
聚焦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堅持戰略性統籌與分階段推進相結合,以國際海港、國際空港、國內國際陸港為戰略支點,加快構建面向中長期的綜合交通樞紐格局和現代綜合立體交通網路格局。
(一)綜合交通樞紐總體格局
1.海港、空港、陸港戰略性樞紐支點。圍繞國內國際雙向循環和內陸拓展輻射,積極參與建設面向世界的長三角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強化客貨流等要素資源海、陸、空多向高效組織銜接,以物流樞紐站場和綜合客運樞紐站場為載體,打造立足長三角、輻射中西部、連結全球的海港、空港、陸港聯動樞紐格局。
2.提升綜合客運樞紐功能。全力推進寧波西樞紐工程,即櫟社國際機場聯動鐵路西站,打造“空鐵一體”主樞紐。加快建設寧波北樞紐,最佳化提升區(縣、市)客運場站功能。
3.最佳化物流樞紐布局。立足大港口、大產業、大貿易,結合海港、空港、陸港發展以及疏港大通道規劃建設情況,圍繞港口物流、專業物流和城市配送等,分層分類布局物流場站節點。
專欄1  中長期綜合交通樞紐總體格局
(一)樞紐聯動總格局
海港、空港、陸港三大戰略性樞紐支點。
(二)綜合客運樞紐
寧波西樞紐,寧波北(慈谿),寧波、餘姚北、奉化、寧海、象山、北侖西、雲龍等。
(三)綜合物流樞紐
北侖臨港智慧物流園區、梅山國際供應鏈物流園區、鎮海海鐵聯運綜合物流園區、寧波空港綜合物流園區、北部(慈東)綜合物流園區,寧波陸港物流中心、寧海現代物流園區、象山現代物流園區、寧南貿易物流區、寧波西內陸港物流園區等。
(二)綜合立體交通網路布局
1.“六向聯通”的跨區域對外運輸通道。由北向跨灣、南向沿海、西向沿江、西南向甬昆、西北向甬寧鄭西和東向海上通道等綜合運輸通道構成,積極對接國家“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廣泛連通我國主要經濟區和國際主要經濟體,實現與國內主要經濟區快速通達,與周邊國家和全球主要港口城市高效聯通。
2.大都市圈“扇形放射”的城際運輸通道。積極推進甬嘉、甬紹杭、甬金、甬麗、甬台和甬舟等長三角城市群和寧波都市圈城際通道規劃建設,深化滬甬通道研究,強化寧波至上海、嘉興、杭州、金華、麗水、台州、舟山等方向的通道聯繫。
3.市域“圈層環繞”的綜合運輸通道。由市域軌交通道以及城區內環、市域北外環、市域南外環高速通道等寧波市域環網通道構成,加強寧波主城區與周邊組團、外圍區(縣、市)聯繫,最佳化城區格局,拓展城市發展空間,高效串接全市重要經濟中心和綜合樞紐場站。
專欄2  中長期綜合立體交通網路總體布局
(一)跨區域對外運輸通道
北向跨灣大通道:向北連線山東半島、京津冀和東北,是寧波接軌江滬、連線京津冀、輻射東北亞的主要通道。
南向沿海大通道:向南連線溫州都市區、海峽西岸和粵港澳,是寧波連線粵港澳、聯繫東南亞、面向亞太的主要通道。
西向沿江大通道:向西連線杭州都市區、沿長江的九省二市,是寧波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參與國家海陸統籌、雙向開放,銜接新亞歐大陸橋的主要通道。
西南向甬昆大通道:向西南連線金華義烏、南昌都市圈、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等,是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背景下拓展寧波輻射縱深的主要通道。
西北向甬寧鄭西大通道:向西北連線中原、關中平原、天山北坡等城市群,是寧波對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連線廣大內陸地區、聯繫絲綢之路經濟帶陸路沿線國家的主要通道。
東向海上輻射大通道:向東協同舟山,是寧波加強與日韓及東協各國重點港口聯繫,拓展面向歐美澳以及拉美地區遠洋航線網路的主要通道。
(二)都市圈城際運輸通道
甬嘉通道:主要連線寧波主城區、慈谿、嘉興、蘇州和南通。
甬紹杭通道:主要連線寧波主城區、餘姚(慈谿)、紹興及杭州。
甬金通道:主要連線寧波主城區、奉化及義烏、金華。
甬麗通道:主要連線寧波主城區、奉化、寧海、台州及麗水。
甬台通道:主要連線寧波主城區、象山-梅山、寧海、台州、溫州。
甬舟通道:主要連線寧波主城區、北侖、舟山。
(三)市域環網運輸通道
城區內環通道:依託寧波繞城高速、城市軌道交通等,主要連線主城區。
市域北外環通道:依託余慈、寧慈等市域(郊)鐵路,以及甬舟高速、杭甬高速複線、杭州灣跨海大橋杭甬高速連線線、杭甬高速、繞城高速等,主要連線主城區、慈谿、餘姚、前灣新區等。
市域南外環通道:依託寧象等市域(郊)鐵路,以及甬台溫高速、寧海聯絡線、甬莞高速(甬台溫高速複線)、繞城高速等,主要連線主城區、寧海、象山等。
三、提高綜合交通樞紐能級
(一)建設世界一流強港
1.最佳化港口功能布局。整合碼頭資源,推進貨主碼頭合作和開放經營,促進碼頭連片化、專業化、集約化運作。推進梅山、穿山港區一體化發展,加快建設大榭、穿山、梅山等港區深水碼頭,最佳化提升北侖港區,打造3個千萬級貨櫃泊位群。實施梅山等港區大型貨櫃碼頭自動化改造,大力提升港口智慧型化、綠色化水平。加快建成石浦港區主航道一期,強化沿海進出入港航道和內河航道養護。
2.完善樞紐港服務網路功能。建立以寧波舟山港為主樞紐,嘉興、溫州等為輔樞紐的“幹線大中轉+支線小中轉”貨櫃港航線網路格局。加強與太倉、南京、蕪湖、九江、武漢、重慶等長江經濟帶沿線港口合作,加快構建與沿江港口業務一體化聯動發展體系。謀劃梅東國際港航物流樞紐區,提高寧波(鎮海)大宗貨物海鐵聯運物流樞紐港、寧波(北侖)貨櫃海鐵聯運樞紐中心服務能力,推進雙層貨櫃海鐵聯運發展。加強與義新歐班列陸海統籌,深化與義烏陸港關務、港務、船務一體化。增強鐵路貨運場站與港區銜接協同,謀劃輻射西南戰略複合通道。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完善內陸“無水港”布局,積極開拓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重慶等中西部地區貨櫃海鐵聯運市場。鞏固中歐、中美貨櫃航線,重點拓展至東協、中東、非洲等地區航線。推進與中歐、中國—中亞—西亞等國際經濟走廊對接,爭取中亞及歐洲國際過境貨源。以中東歐為突破口,加強與港口、船舶公司在市場和航線開發方面的合作,積極發展跨境電商等進出口貿易。
3.推動臨港大宗商品產業鏈邁向價值鏈高端。做大做強浙江海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加快發展大宗商品現貨交易、金融衍生、貿易融資、資金結算、物流監管、信息服務等業務。推進東北亞國際鐵礦石中轉基地建設,提升礦石碼頭全程物流服務功能,構建“海港+江港”鐵礦石服務體系。推進糧油集散貿易加工中心建設,提升接卸倉儲、中轉運輸和加工交易能力,吸引國際大型糧食供應貿易商、生產加工商入駐,擴大糧食進口業務。研究構建大宗商品定價體系,形成大宗商品定價指數,持續提升寧波海上絲路系列指數影響力。
4.提升滬甬舟港航協同發展水平。積極參與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建設,從港口建設、港口交通船舶組織、港口監管、航運服務等方面推動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面向中長期戰略性謀劃和探索建設滬甬舟組合型自由貿易港。加強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功能分工,鞏固船舶代理、貨運代理、引航、理貨等傳統航運服務業規模和優勢,加快油氣全產業鏈開發,基本建成以保稅燃料油供應服務為核心,外輪供應服務、特色航運交易、船舶融資租賃和海事衍生服務全面發展的創新引領型國際航運中心。
5.加快探索郵輪港口和遊艇碼頭髮展。以郵輪掛靠港起步,加快研究布局郵輪碼頭建設,謀劃打造寧波國際郵輪中心,構建“海上絲綢之路”旅遊圈。支持環象山港片區以濱海旅遊休閒度假區為依託,重點發展遊艇業務,建設旅遊碼頭,發展海島旅遊航線。
(二)高標準打造國際航空樞紐
1.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空港。深度參與長三角世界機場群建設,實施寧波櫟社國際機場四期擴建工程。全面提升機場貨運樞紐功能,擴建寧波櫟社機場貨運區國內、國際貨站。最佳化機場交通中心布局,提高軌道交通接入能力,聯動鐵路西站打造“空鐵一體”綜合門戶樞紐。構建空港乾支聯動體系,建設寧海、寧波杭州灣等通用航空機場及寧波櫟社國際機場通用航空功能區,推進象山、餘姚等地通用航空發展,積極培育航空旅遊、商務飛行、飛行培訓等特色業務。
2.拓展航空網路輻射空間。加密主力航線及省會機場、千萬級國內樞紐機場航線,加強與京津冀、成渝、長江中游、粵港澳等城市群樞紐機場的聯繫,打造北京、廣州、深圳等商務快線。強化西南、東北等地區直達航線布局,探索空鐵、空海等多種聯運網路服務體系,與高鐵、海港等形成互補優勢。精準布局國際航線,提高至東南亞、日韓、中東歐、北美等重點地區的通達能力,加強與中東歐國家基地航空公司合作,構建以中東歐為基地面向歐洲的輻射網路。拓展全貨機航線網路,打造全國重要國際貨運機場和全球物流體系重要節點。積極推進寧波都市圈內異地候機樓建設,提高周邊區域乘機便利度和吸引力。
3.提升航空服務保障能力。加快組建本土航空公司,增強航空運輸發展主導權。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鼓勵航空貨運公司通過購買、租賃全貨機等方式擴大機隊規模,加快提高航空貨運服務能力。統籌軍民航發展需求,調整區內航路航線結構,最佳化空域使用效能。著力構建航空服務、航空物流產業鏈,重點推進臨空製造、國際貿易等產業集聚,加快推動跨境電商、保稅物流等產業發展,高質量建設寧波臨空經濟示範區。
(三)強化陸港樞紐網路建設
1.完善公鐵物流樞紐網路。暢通港口鐵路“最後一公里”,加強港區鐵路支線和貨運環線建設,推動陸路交通物流樞紐與海港、空港高效銜接,重點謀劃建設北侖支線複線、梅山支線等進出港支線工程。結合貨運樞紐、生產服務、商貿服務、口岸服務和綜合服務等需求特徵,完善鐵路物流基地及配套設施,最佳化調整公路物流園區布局,增強供應鏈設計、管理諮詢、金融、保險、貿易等服務功能,推動傳統貨場轉型升級。
2.加快建設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依託重要製造業基地、主要產業集聚區、大型特色農業基地等,建設與企業需求精準匹配的倉儲配送設施和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完善農產品物流和冷鏈物流設施,鼓勵傳統運輸、倉儲企業向供應鏈上下游延伸發展,提供原材料供應、中間產品和產成品儲運、分銷等一體化及供應鏈金融、信息追溯集成服務,打造支撐產業鏈和供應鏈協同發展的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
3.提升商貿物流樞紐服務功能。依託商貿業聚集地、大型批發市場等,加快專業市場配套物流設施建設,推動商貿物流樞紐功能拓展,建設一批具有展示交易、價格發布、信息交流、電子商務等一體化物流服務功能的現代商貿物流基地。重點圍繞蔬菜、漁業、畜牧、果茶和苗木花卉五大農業產業,結合區位優勢,培育發展區域性特色產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或物流中心。結合重點批發市場整合搬遷工程,規劃建設現代化、公益性農副產品物流中心,推動物流資源轉移、整合和規模化發展。
4.完善郵政快遞分撥基地布局。規劃建設航空快遞功能集聚區,擴大航空運輸業務規模,打造服務高附加值航空快件為特色的臨空快遞智慧綜合體。規劃建設跨境寄遞快遞功能集聚區,疊加海關、稅務、供應鏈金融等配套服務,加強與跨境購物平台的深度合作,打造以進出口快件為特色的快遞智慧綜合體。
5.提升客運樞紐換乘效率和服務水平。按照“站城一體”理念,在既有交通樞紐改造升級及新建樞紐時,實施樞紐與周邊區域一體開發。推動鐵路、公路、民航、城市交通等運力匹配、組織銜接、時刻對接,加強大客流和早晚時段客流等接駁運輸。提升取購票、值機、安檢、驗票等環節運行效率,完善樞紐內部與周邊區域的交通導向服務信息銜接。推廣智慧型自助服務。完善樞紐公共便民服務設施,推進無障礙設施連續、成網。最佳化車站周邊交通組織,有效治理樞紐周邊地區擁堵。推動公路客運站布局最佳化和轉型發展。
專欄3  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重點項目
(一)世界一流港口建設項目
續建項目:梅山港區6—10號貨櫃碼頭工程。
新建項目:穿山港區光明碼頭改造工程、大榭港區東華能源礁門石化碼頭、大榭港區中信礁門液體散貨碼頭、大榭港區招商國際貨櫃碼頭二期、寧波舟山港配套停車場和堆場。
前期謀劃項目:梅山滾裝碼頭二期工程、寧波國際郵輪碼頭、杭州灣港區碼頭、象山港5萬噸級主航道工程。
(二)航空樞紐重點項目
續建項目:寧海通用航空機場、跑滑系統最佳化工程、1號航站樓工藝流程改造工程。
新建項目:寧波櫟社國際機場四期擴建工程、杭州灣通用航空機場。
前期謀劃項目:餘姚通用航空機場、象山通用航空機場。
(三)陸港樞紐網路重點項目
續建項目:寧波農副產品物流中心二期(冷鏈物流中心)、寶灣電商國際智慧物流中心、傳化寧波供應鏈中心、國際郵件交換中心(兼快件交換站)。
新建項目:新建北侖貨運支線複線、梅山鐵路支線、順豐華東創新產業總部基地、寧波梅山國際冷鏈供應鏈平台、寧波西內陸港(餘姚東港區)。
前期謀劃項目:杭州灣新區出口物流中心、象山現代物流園(二期)、順豐豐泰寧海產業園。
四、構建都市圈綜合交通網路
(一)拓展多向跨區域運輸通道
1.加強圍繞沿海通道的南北交通走廊能力建設。依託國家沿海運輸通道,強化與東北、京津冀、山東半島、海峽西岸、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交通聯繫,加快推進通蘇嘉甬鐵路建設,規劃建設甬台溫福高鐵,積極謀劃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第二高鐵通道。推進G15瀋海高速寧波段改擴建和G228沿海通道建設。
2.打通高效輻射長江中上游腹地的綜合運輸通道。以沿江國家綜合運輸大通道為依託,全面對接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加強杭甬高鐵與沿江等高速鐵路銜接,謀劃杭州灣貨運鐵路、象山港貨運鐵路,完善東西向公路網路布局和功能結構,貫通串接中上游腹地的大能力高速運輸通道,高效連線長江中游、成渝等重點城市群以及中上游其他腹地。
3.強化與西南部內陸地區交通連線。依託滬昆國家綜合運輸通道,加強寧波與中部和西南內陸地區的聯繫。重點加快推進金甬鐵路、甬金衢上高速寧波段建設,謀劃推進甬金高鐵等項目前期,強化與西南部內陸地區客貨運鐵路、高速公路連線,實現寧波與長株潭、黔中和滇中等城市群的快速交通聯繫。
4.加強與西北部內陸腹地交通連線。依託通蘇嘉甬等通道,謀劃暢通寧波經南京、鄭州至西安、蘭州、新疆的西北向大通道,加強寧波與西北內陸腹地的聯繫,實現寧波與中原、關中平原、天山北坡等城市群的快速交通聯繫,加快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
5.加強區域油氣管網建設。強化油氣資源儲運設施建設,提升油氣管輸能力。加快推進天然氣設施建設,擴大接收液化天然氣(LNG)能力,實現天然氣主幹管網全覆蓋,形成與區域天然氣、沿江沿海原油及成品油管道有機銜接的長三角管道網路體系。
專欄4  區域交通網路重點項目
(一)區域幹線和高速鐵路
續建項目:金甬鐵路寧波段(含寧波動車所)、莊橋至寧波段增建三四線項目。
新建(儲備開工)項目:通蘇嘉甬鐵路寧波段、甬台溫福高鐵寧波段。
前期謀劃項目:甬金高鐵、杭州灣貨運鐵路、象山港貨運鐵路。
(二)高速公路
新建項目:G15瀋海高速姜山北樞紐至麻岙嶺段改擴建工程、甬金衢上高速象山港東通道(瞻岐至牆頭段)、甬金衢上高速(牆頭至梅林段)、甬金高速聯絡線。
前期謀劃項目:甬台溫高速大碶至五鄉樞紐段改擴建工程。
(三)普通國道
續建項目:G329北侖富春江路至陳華段改建工程、G228寧海西店至桃源段公路工程、G228旗門港大橋、G228改建工程(黃箭山至姚東大橋)。
新建項目:G228寧海下陳至三門界段公路工程(一期)、G228庵東至梨洲段工程、G228海曙段新建工程(姚江—通途路—鄞縣大道)、G329育王段改建工程(環城南路東延寶瞻公路至富春江路段)、G329姚北大道至上虞界新建工程、G527石浦至長街段(岳井洋大橋及接線)寧海段、G527力洋毛嶼港大橋至長街下蔡段拓寬工程、G527石浦至長街段(岳井洋大橋及接線)象山段。
前期謀劃項目:G527深甽至新昌段、G228寧海下陳至三門界段公路工程(二期)。
(四)能源管網
新建項目:杭甬天然氣複線、舟山—寧波—紹興成品油海底管道(海域段)、甬紹杭成品油管道、甬紹幹線東段。
(二)暢通同城化城際交通網路
1.著力推進城際鐵路建設。統籌人口分布、國土空間開發和城鎮化格局,積極構建寧波都市圈城際鐵路網,加快推進甬舟鐵路建設,謀劃滬甬、杭甬、甬麗城際鐵路建設,提升杭紹甬三市利用既有線開行城際列車運行效率。
2.完善高速公路網路。圍繞“五向十徑”高速公路網建設,加快構建南、北對外高速通道,重點推進杭甬高速複線寧波段、寧波舟山港六橫公路大橋一期、甬舟高速複線好思房樞紐至戚家山互通段等區域高速線網規劃建設。
3.推進普通省道幹線提質改造。加快完善“五縱七橫”省道格線局,推進建設未貫通路段,強化省道幹線低等級路段、擁擠路段提質改造。加快建設旅遊幹線公路,推動構建聯通山海城的旅遊大廊道。
4.完善內河水運網路。重點完善由姚江、甬江航道及奉化江組成的“一縱一橫”骨幹航道網,謀劃提升杭甬運河通航能力,積極疏通江海河海聯運通道。加快餘姚、城西、奉化等內河港區建設,統籌重點水域客運碼頭布局。
專欄5  城際交通網路重點項目
(一)城際鐵路
新建項目:甬舟鐵路寧波段。
前期謀劃項目:滬甬跨海通道、杭甬城際、沿海二通道(甬麗城際)。
(二)高速公路
續建項目:杭甬高速複線寧波段一期。
新建項目:杭甬高速複線寧波段二期、杭甬高速複線寧波段三期、杭甬高速複線慈谿(新浦)服務區及互通工程、六橫公路大橋一期、甬舟高速複線(好思房樞紐至戚家山段)。
(三)普通省道
續建項目:S310省道奉化G228至S203段、S203省道奉化段、鄞縣大道(環湖北路-東吳界)改建工程、甬臨線楊梅嶺至堤樹嶺改線工程(方前互通北段)、甬臨線桐洲至麻岙嶺改道工程一期、S314城逐線南門(大橋)至前洋段(二期)、215省道盛寧線茅洋至泗洲頭段改建工程、S206餘梁公路北延。
新建(儲備開工)項目:202省道鄞州區梅湖至寶瞻公路段改建工程(即鄞縣大道東吳段改建工程)、S202省道烏岩港大橋及接線工程、203省道鄞州段、S307駱霞線(通途路北延—算山)拓寬工程、S307駱霞線(算山—錢塘江路)拓寬工程、309省道東錢湖段、309省道鄞州鹹祥段改建工程、S309荷梁線改造一期(餘姚曉雲村至斤嶺下村段)、S309荷梁線餘姚段二期(海曙界至曉雲、斤嶺下至梁弄)、S312省道沿海中線拓寬工程、313省道橋頭胡至強蛟段改建工程、省道甬梁線大隱段改建工程、202省道寶瞻公路(勤勇至沿海中線段)、S312奉化區連山快速路(一期)、S312奉化區連山快速公路(二期)、S204奉化寶化路至東環線路、S314省道桃源至茶院段、S309荷梁線(甬臨線—鄞江段)改造提升工程、省道滸溪線梁弄穿鎮段改建工程、S314寧海岔路至白溪段改建工程(二期)。
前期謀劃項目:S310梨白線餘姚四明山鎮至上虞界改建工程、S314象山交界至胡陳段、甬臨線岔路桐洲至麻岙嶺(二期)、S312沿海中線西延、S314盛寧線泗洲頭至寧海界、S309省道荷梁線(滸溪線至上虞段)、省道甬梁線(G228至余梁公路段)。
(四)內河航道
前期謀劃項目:杭甬運河寧波段三期(二通道)、杭甬運河寧波段四改三工程。
(三)織密快速化市域交通網路
1.加快推進市域(郊)鐵路建設。通過既有線路改造和新建線路等方式,加快寧波至慈谿、余慈(餘姚至慈谿段)、象山—梅山等市域(郊)鐵路建設,因地制宜發展多制式軌道交通,強化軌道交通與外部組團的通勤交通銜接。研究推進旅遊鐵路專線建設。
2.完善市域快速幹線建設。推進構建中心城區連通北翼、南翼的市域北外環、南外環,加快推進十一塘高速、象山灣疏港高速昆亭至塘溪段建設。圍繞強化市域片區連線,謀劃建設中心城區至余慈、梅山等地區的快速通道,提升市域快速路與高速公路、軌道交通間的銜接轉換效率。
專欄6  市域交通網路重點項目
(一)市域(郊)鐵路
新建(儲備開工)項目:寧波至慈谿市域(郊)鐵路、寧波至余慈市域(郊)鐵路二期、余慈市域(郊)一期增加中間站點、寧波至象山(梅山)市域(郊)鐵路。
(二)高速公路
續建項目:十一塘高速公路一期、象山灣疏港高速昆亭至塘溪段、石浦連線線。
新建項目:穿好高速白峰互通及與329國道連線線、杭甬高速公路寧波集士港互通。
前期謀劃項目:慈余連線線肖東至梁弄段。
(三)市域快速路
新建項目:環城南路—梅山快速路。
前期謀劃項目:古乍線市域快速路、世紀大道快速路(沙河互通—杭甬複線)。
(四)構建現代化城區交通網路
1.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完善城市軌道交通網路,加快推進軌道交通三期項目建設,謀劃城市軌道交通四期工程。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與市域(郊)鐵路、城際鐵路、幹線鐵路等高效銜接,推動軌道“四網”融合發展,構建寧波都市圈多層次、多制式軌道交通系統。
2.最佳化城市道路布局。圍繞強化城市功能組團間連線,加快推進重要交通樞紐、功能板塊間城市快速路及聯絡線建設。提高道路稀疏地帶路網密度,改善城市支路微循環,形成通暢、便捷的城市路網系統。最佳化城市過境公路、集散公路布局,加強幹線公路與城市道路一體銜接,實現城市內外交通順暢銜接。
3.完善地面公共運輸設施。依託城市軌道交通主骨架,加快構建以快速公交為補充、普通公交為基礎的地面公共運輸網路。積極發展新型快速公共運輸系統,合理分配城市道路資源,推進公交專用道建設,加密中心城區公交首末站等公交場站,提高公共運輸系統的線網覆蓋率。加快主城區與機場直接聯繫的快速通道建設,強化城市公共運輸、軌道交通與機場、鐵路等樞紐對接。
4.推進慢行和靜態交通設施發展。積極構建廣泛覆蓋、環境友好的城市慢行交通網路和數量充足、布局合理的靜態交通網路體系。重點加強城市綠道建設,推進步行道、腳踏車道等慢行交通系統網路化建設,打造良好的慢行交通環境。積極推進停車設施改造升級,完善城市公共停車以及立體停車設施建設,加快軌道交通換乘(P+R)停車設施建設,補齊城市專業化貨運配送快遞停車設施短板,加強城市道路與停車設施一體化布局和協調發展。
專欄7  城區交通網路重點項目
(一)城市軌道交通
續建項目:2號線二期工程、3號線二期工程、5號線一期工程。
新建項目:1號線西延工程、4號線延伸工程、6號線一期工程、7號線工程、8號線一期工程。
前期謀劃項目:3號線延伸工程、5號線二期工程、6號線延伸工程、7號線延伸工程、8號線延伸工程及其他規劃線路。
(二)城市快速路
續建項目:機場快速路南延工程北段(鄞州大道—奉化岳林東路)、世紀大道快速路(東明路—永樂路)、環城南路西延(機場路—高橋環鎮北路)、鄞州大道—福慶路快速路東錢湖段。
新建(儲備開工)項目:鄞州大道快速路(機場路—鄞橫線、秋實路—機場路)、世紀大道快速路(百丈路—東明路、永樂路—沙河互通、環城南路—鄞州大道)、環城南路快速路東延(東外環—富春江路)、秋實路快速路(鄞州大道—繞城高速、環城南路—鄞州大道)、廣德湖南路(環城南路—泰康西路、泰康西路—慶元大道、慶元大道—景江路)、通途路(廣元大道—機場路、機場路—世紀大道、世紀大道—東外環)、東環北延快速路(北外環立交—繞城高速)。
前期謀劃項目:鄞州大道西延(秋實路—繞城高速)、北外環快速路東延(東外環—杭甬複線威海互通)、奉化西環線、富春江路快速路(進港路—環城南路)、九龍大道(北外環—繞城高速)。
(三)過江通道
續建項目:中興大橋及接線工程(江南路—青雲路)、姚江大橋拓寬及西側地道工程、新典橋及接線工程(鄞奉路—廣德湖路)、西洪大橋及接線工程(環鎮北路—北環快速路)。
新建(儲備開工)項目:邵家渡大橋及接線工程(新園路—北環快速路)、甬山橋、首南橋及接線工程(廣德湖路—萬隆路)、四明路跨江通道(雅戈爾大道—廣德湖路)、鎮浦路過江通道及接線工程(北環東延—江南路)、開明橋、青雲路過江通道(中興路—下江路)。
前期謀劃項目:大運通道(寧鎮路—江南路)、梅墟通道(寧鎮路—江南路)、鵲渡橋及接線工程(姚江西路—麗江西路)、句章大橋(萬金路—檀江北路)、廣澤橋(通途路—靜江路)。
(五)打造一體化城鄉交通網路
1.加強城鄉交通網路一體銜接。以快速聯通為重點,加強城鄉交通一體化。統籌農村地區和城鎮地區道路網路規劃、建設、布局。強化農村公路與高速公路、國省幹線銜接,積極消除斷頭路。有序推進農村公路的市政化改造,對於具備條件的農村公路,將其吸納為城區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2.提升縣城交通基礎設施能力。加強縣(市)既有交通基礎設施提質升級和對外交通網路建設,推進縣城交通與幹線交通的銜接。加快推進寧海、象山等縣城和特大鎮區停車場和公路客運站建設,推進公路客運站與市域主要鐵路、航空客運樞紐間的便捷換乘銜接設施建設。
3.加快補齊農村交通設施短板。加強農村地區縣鄉道建設,深入實施通村公路提質工程,建設全域“四好農村路”,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市,實現鄉鎮通三級以上公路,有條件行政村通雙車道公路,百人以上自然村通等級公路。
五、提升綜合運輸服務質量
(一)提升客運服務品質
1.推進國際區際客運快速化發展。加快構築以高鐵、航空為主體的大容量、高效率跨區域客運服務網路。加強與國際國內航空公司合作,積極拓展歐美國際航線、擴大航線國內機場覆蓋範圍、加密重點機場航線網路,建設全向輻射、連通性好、直達性高的空中大通道,提升航空服務水平。爭取鐵路部門支持,增加寧波通達全國重要城市的高鐵列車車次,減少中途停靠,提高與我國主要節點城市直連互通水平。
2.推進都市圈客運同城化發展。統籌推動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融合發展,打造軌道上的寧波都市圈。優先利用既有鐵路富餘能力,通過新建部分鐵路聯絡線、改造提升既有站台功能、完善車站集疏運體系、最佳化便捷服務舉措等改造提升措施,開行市郊列車。完善高速公路服務區布局及功能,統籌城市公交線路與城市間道路客運班線,開行跨市公交線路。
3.提升城市客運服務品質效率。全面提升慢行系統網路,打造人民滿意的品質化城市客運網路。構建幹線、普線和微循環相協調的多層次地面公交服務網路,繼續增加公交專用道里程,推動公交專用道連續、成網,強化與軌道交通協同發展,實現精準服務、準時高效。改善非機動化出行環境,建設連續、安全的綠色交通通道。加強停車管理,構建規模適宜、區域差異和結構合理的停車服務系統,促進停車供給與車輛增長協調發展。加強傳統客運與新業態融合,發展個性化、定製化服務,建設多樣化城市客運服務體系。
4.促進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高質量推動城鄉公交一體化發展,實現“一城一公交”,全面覆蓋中心鎮和中心村,為建設共同富裕先行市提供支撐。創建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縣。探索“城鄉客運+旅遊”融合發展,鼓勵城鄉客運企業與旅遊平台企業合作,開展“車票+門票+賓館”等增值服務,結合景點布局,開闢旅遊直達專線、旅遊精品專線、運游融合線路。
(二)發展現代物流服務
1.提高國際物流服務水平。強化寧波舟山港寧波櫟社國際機場等物流樞紐國際服務功能,拓展港口國際航線和境外物流服務網路,積極開闢全貨機國際航線,推動“甬新歐”班列規模化發展,構建通達全球的海陸空國際物流立體通道網路。推動寧波空港保稅物流園區向綜合保稅區轉型,統籌現有保稅區、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國際物流功能。依託浙江自貿區寧波片區,提升國際物流功能,加強與舟山片區物流聯動。構建開放共享跨境電商物流體系,加快聚集大型跨境電商企業,拓展海外倉和國際快遞服務網路,以小商品出口和快消品進口等領域為重點,創新多模式並存、線上線下深度融合、進出口雙向輻射的跨境電商物流服務模式。支持跨國物流集團在寧波設立區域總部和分支機構。提高寧波國際郵件互換中心和快件監管中心運行水平,拓寬郵路“出海”通道,提供面向全球的一體化、綜合性跨境寄遞服務。
2.增強專業物流服務能力。發展先進物流組織模式,穩步擴大海鐵聯運班列等開行範圍,推動公路港業態升級和跨區域網路化發展,大力發展航空物流。以寧海建設全省快遞發展先進縣為突破口,推動全市快遞物流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智慧型配送、零接觸配送新業態,拓展精準投遞、預約定製、個性化服務等新領域。推進全國冷鏈物流示範城市建設,積極發展農產品物流和冷鏈物流,加強鮮活產品產銷地全程冷鏈銜接,規範公路冷鏈物流,發展航空、鐵路冷鏈物流,提高冷鏈幹線運輸規模化集約化水平,推動冷鏈共同配送,建設冷鏈信息服務和資源交易平台,爭取建設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最佳化完善危化品物流設施布局和運輸線路設定,提高危化品物流服務水平。
3.提升城鄉物流服務品質。完善區(縣、市)級物流中心、鄉鎮配送中心、村級公共服務點三級物流網路,推動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雙向流通。推動幹線運輸與城市配送銜接,完善寧南貿易物流園區、寧波(鎮海)大宗貨物海鐵聯運物流樞紐港等配送基地功能。建成一批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範項目,拓展“菜籃子綠通車”同城配送公共服務信息平台功能。統籌交通、郵政、商務、供銷等農村物流資源,推廣“多站合一”的農村物流站點模式和寧海交郵合作模式,大力實施快遞進村工程,完善智慧型快遞櫃等末端投遞設施設備布局,解決“最後一公里”和“最後一百米”難題。推進農村客運和物流融合發展,推廣農村客運班線捎貨下鄉和“貨運班線”等服務模式。
(三)提升交通組織效率
1.提升旅客聯程運輸組織水平。著力強化旅客一體化交通出行聯程組織能力,加快構建聯動長三角、輻射全國、面向國際的旅客聯程運輸組織體系,推動電子客票、安檢互認、無感支付等智慧服務全覆蓋。拓展寧波交通一卡通在區域、省域內出行套用範圍。以便捷乘客出行換乘為根本,最佳化不同交通運輸方式在基礎設施、載運設備、運輸組織、管理規則等方面的組織銜接。
2.創新貨物多式聯運組織方式。提升江海聯運服務組織能力,完善內河集疏運體系,推進港口水水轉運平台建設。提升寧波櫟社國際機場貨運組織能力,以航空快件和高端製造業供應鏈物流為重點,打造空鐵、公空聯運精品服務。持續推動寧波至紹興雙層貨櫃海鐵聯運發展,推動甬金鐵路按照雙層高箱運輸班列標準建設。加快甩掛運輸模式發展。鼓勵郵政快遞企業、城鄉配送企業加強車輛統籌調配和返程調度。創新統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間配送等集約化運輸組織模式,推廣托盤、周轉箱、貨櫃、冷藏箱等標準化裝備器具循環共用。謀劃打造“軌道+倉儲配送”的公鐵聯運城市物流配送試點。持續做大做強“四港”運營商聯盟,鼓勵組建聯運專業化組織,促進多式聯運市場健康發展。
3.分類分區最佳化交通流循環組織。加強私家車、公車、旅遊巴士、集卡車、城市配送車等各類車輛交通組織最佳化,合理調控客貨車輛以及通勤、商務、過境等交通流時空分布,均衡交通流負荷,減少交通流衝突,提升交通順暢性。以北侖、鎮海等緊鄰中心城區的港區為重點,謀劃疏港貨運專用通道建設和組織最佳化。合理劃定中重型貨車禁行範圍和禁行時段,加強對集卡車輛亂停亂放和堆場設定侵占道路等問題的管理。加快中心城區交通組織,合理設定交通流線,統籌使用單向交通、路口路段渠化、交通信號最佳化等組織手段,加強微循環組織,提升交通流的連續性,持續推進交通擁堵有效治理。
(四)拓展供應鏈服務功能
1.暢通國內供應鏈大循環。面向超大規模國內市場,以保障基本民生和服務消費升級為導向,完善流通領域內循環供應鏈體系。改造傳統市場群,完善電商物流倉配和快遞分撥中心等網路建設,升級商貿物流基礎設施,積極融入國家物流樞紐網路。打通線上線下消費渠道,減少流通環節,降低物流成本,補足冷鏈物流等短板領域,拓展旅遊物流等新市場,發展到家服務、定製服務等新業態新模式,提升消費安全水平與服務體驗。圍繞汽車製造、高端裝備、能源化工、電子信息、智慧型家電、紡織服裝等重點產業,依託國家物流樞紐和乾支倉配物流運作系統,推動供應鏈多點布局,構建支撐專業化分工的供應鏈網路,深度融合5G、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打造製造業供應鏈創新中心。
2.拓展穩定國際供應鏈。順應後疫情時代國際經濟貿易和產業分工格局變化趨勢,最佳化調整供應鏈布局,加快集聚供應鏈總部企業。提升大宗物資供應鏈服務水平,依託鎮海大宗貨物海鐵聯運物流樞紐港,打造集運輸、儲存、加工、交易、金融等功能於一體的大宗商品交易服務中心。鼓勵製造、商貿、物流企業攜手“走出去”,建設國際生產、行銷和倉儲物流網路,提高國際供應鏈境外資源獲取能力與保障水平。對接鐵路、公路、航運、航空等物流企業平台和社會化平台,促進物流信息共享共用,推進“四港”聯動發展。
3.促進供應鏈與產業鏈、價值鏈融合。構建以製造物流、商貿物流為龍頭,冷鏈物流、農產品物流、電商物流為重點,旅遊物流、應急物流等其他專業物流協同發展的現代物流體系,深度嵌入產業鏈,完善供應鏈,支撐相關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鼓勵傳統運輸、倉儲企業向供應鏈上下游延伸服務,為製造企業提供供應鏈計畫、供應鏈金融等服務,培育發展具有競爭力的供應鏈企業。推動“快遞進廠”,促進快遞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鼓勵套用供應鏈技術,高效整合上下遊資源,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快遞+製造業”示範項目。依託綜合物流園培育交易市場,加強產銷合作,暢通流通渠道,拓展供應鏈增值服務,提高流通環節附加值。
4.提高供應鏈柔性與韌性。重點圍繞寧波“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積極搭建服務於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柔性供應鏈管理系統。套用大數據、電子數據交換、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開展訂單處理、貨物進出庫、在途跟蹤、狀態查詢等,實現供應鏈全程可視化,提高數據交換處理效率。支持鏈上企業將柔性理念納入發展戰略,建立供應鏈市場需求協同預測機制,在保證適度安全冗餘前提下,採取分類化、延遲化、準時化、定製化等生產管理方式,統籌供應鏈安全可靠性和市場靈敏度。推動聯合庫存管理,加快庫存周轉,提高供應鏈庫存管理效率。
六、積極布局智慧交通新基建
(一)加強融合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1.建設智慧公路基礎設施。依託重要公路通道構建車路間高效信息互動體系,強化路網運行主動安全和出行引導功能。推動車聯網在重點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布局,構建全生命周期監測、管理和服務體系。推進公路重點路段重要節點全時空交通信息採集系統建設,強化交通網路運行協調與應急調度能力,研究構建基於車路協同的高水平自動駕駛公路。面向港口、鐵路貨運站等重點物流樞紐集疏運,研究建設自動駕駛貨運公路,推動實現貨櫃卡車、自動引導車等貨運車輛鐘擺式運行。推動非現場執法前置末端信息感知設施建設。
2.建設智慧型航運基礎設施。推進新一代自動化碼頭、堆場建設和改造,重點在梅山港區貨櫃碼頭推廣套用自動化碼頭技術,全面推動遠控橋龍、無人集卡投運。構建貨櫃貨物物流監測系統,推動港區集卡和特殊場景集疏運通道集卡自動駕駛示範。在寧波舟山港升級最佳化智慧碼頭管理系統,推進全面感知、泛在互聯、港車協同。推動數字航道技術在杭甬運河、沿海航道的運用,逐步建成適應船舶自主航行需求的E航海服務體系。
3.建設新型城市軌道交通基礎設施。以寧波城市軌道交通網路為骨架,針對市郊周邊客流增速較快區域以及中心區客流需求密集區域,合理髮展新型中小運量軌道交通。針對重點樞紐、園區、住宅小區等客流相對密集場所與城市軌道交通站點短距離銜接和“最後一公里”聯通問題,探索運用中小運量新型軌道交通。推動全自動運行智慧軌道交通5號線建設。
4.建設智慧機場。建設櫟社機場智慧空港工程,實現對機場管理和服務的全區域、全業務領域的智慧型化覆蓋和支撐。推動從航站樓到登機口,實現全流程自助,無紙化一證通行,實現旅客行李全流程的跟蹤管理,推進自動接駁服務。構建機場運行信息數據平台,整合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全面掌握航班運行狀態與地面保障各環節的信息,實現信息精準掌握、運行智慧型決策,提升機場的運行效率。
5.最佳化基礎設施協同布局。推動信息通信設施和交通設施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預留。推進對公路、鐵路、航道沿線以及交通樞紐場站的5G信號全覆蓋。推動“智慧桿塔”新建和存量改造,加強5G基站站址共建共享。研究謀劃地下物流系統發展項目。
(二)推進城市智慧型交通服務發展
1.完善公眾出行信息服務。推廣套用綜合交通大數據基礎交換和服務平台,提升城市交通出行服務水平。鼓勵企業套用信息技術,提升寧波區域聯網、聯程聯運、異地往返以及退訂票票務服務水平,發展聯程聯運“一站式票務服務”。全面推廣套用交通運輸電子客票,鼓勵鐵路出行使用電子客票,推廣套用道路客運電子客票,探索推進水路客運電子船票套用。
2.推動智慧物流服務發展。推動既有物流園區、配送設施、快遞設施、倉儲設施等數位化、智慧型化升級改造,積極創建浙江智慧物流園區試點。完善智慧型末端配送設施,發展無接觸配送,推廣利用無人駕駛配送車輛。加快智慧物流設施終端布局,力爭實現城鎮社區和行政村全覆蓋。重點推進智慧型投遞終端建設。
3.鼓勵發展共享交通新業態。發展“出行即服務”(M a a S),完善網際網路出行平台服務。在寧波機場、火車站等重大交通樞紐加強網路預約出租汽車停車設施部署,完善網際網路租賃腳踏車停放點位設定規劃,促進小微型客車分時租賃健康發展,推進交通樞紐小微型客車租賃營業網點以及客流密集區域停車場(站)建設。鼓勵各類行業物流平台、車貨匹配平台等開放數據接口,開放共享物流數據。
(三)打造交通智慧管理組織平台
1.打造“城市大腦”交通管理控制平台。構建寧波城市大腦交通組織和管理平台,加快推動智慧交管大數據套用。加快推動寧波交通運輸智慧套用系統和平台整合。推進交通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套用,研究開發智慧城市大數據分析與決策輔助模型。推進交通綜合執法大數據指揮中心建設。
2.構建“工業網際網路+供應鏈”組織平台。打造“工業網際網路+供應鏈”組織平台,完善物流、資金、運營、技術、數據、倉儲等全鏈條服務,打通工業網際網路和物流運輸網路,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精準匹配智慧型製造發展新模式新要求,推動交通運輸與製造業融合發展。
3.建設交通應急組織中心。著眼長三角地區,研究構建基於大數據的長三角交通物流應急組織調配中心、重點人員流動與防護監測保障平台等。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數位技術,強化重大自然災害、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疫情等特殊時期的監測分析、資源調配、防護防控等功能。
4.搭建綜合交通信息交換平台。支持建設綜合信息服務平台,推進各專業信息系統接入,推廣多式聯運數據交換電子報文標準套用,加強運輸方式之間、企業與行業管理部門之間信息互認,實現海陸空信息串聯共享,推廣一批面向社會服務的多式聯運信息產品。
(四)推動先進技術裝備創新套用
1.推廣套用先進技術裝備。結合寧波本地重大工程實施,推廣套用基礎設施智慧型製造技術,推動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領域全面運用建築信息模型(BIM)技術,推動自動駕駛汽車、貨場自動裝卸堆存、無人配送、中小運量軌道交通等前沿技術發展。
2.構建交通運輸創新合作平台體系。結合寧波優勢產業基礎,推動人工智慧、磁懸浮鐵路、自動駕駛、無人船、出行服務、綠色能源、先進材料等領域科研平台在寧波布局,推進交通運輸行業基礎研究資源在寧波集聚,加強與國家重大科技專項與交通運輸行業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的銜接。
七、促進交通運輸綠色發展
(一)最佳化交通運輸方式和結構
1.最佳化旅客運輸結構。積極融入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路,穩步提高寧波鐵路和軌道交通客運比重。大力發展城市公共運輸,提高公共客運舒適性和可靠性,吸引中短距離城際出行更多轉向公共客運。強化機場、鐵路、公路運輸合作,推動空鐵聯運、空巴聯運、公鐵聯運。
2.最佳化貨物運輸結構。按照“宜水則水、宜陸則陸、宜空則空”的原則,促進不同運輸方式各展其長、良性競爭、整體更優。完善寧波舟山港集疏運體系,促進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減少重載柴油貨車運輸比重。統籌寧波北、鄔隘、鎮海西鐵路場站發展,打造“軌道+倉儲配送”新模式,提高城市生產生活物資運輸公鐵聯運比例。
3.最佳化城市交通結構。統籌公共運輸、慢行交通和無障礙出行系統建設,完善“步行+公交”“腳踏車+公交”綠色交通體系。積極打通寧波城區道路微循環系統,提升公共運輸、慢行交通的可達性、便利性和安全性。科學規劃、加快補齊停車設施短板,引導調控機動車總量、布局和使用。
(二)推廣綠色交通裝備與模式
1.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在公交、環衛、出租、公務車等公共領域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鼓勵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研究新能源公車和燃料電池汽車購買補貼辦法,加大充電(加氫)基礎設施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支持力度。建設覆蓋全市、對內對外互聯互通的快充網路,完善“網際網路+充電設施運營體系”,提供全天候充、換電服務,合理確定收費標準。積極開展氫氣等燃料電池汽車相關技術和套用場景研究,預留相關發展空間。
2.大力發展綠色物流。支持物流企業淘汰老舊車輛,鼓勵使用符合標準的低碳環保配送車型或新能源汽車。落實新能源貨車差別化通行管理政策,提供通行便利,擴大通行範圍。發展綠色倉儲,鼓勵和支持在物流園區、大型倉儲設施套用節能管理模式。
3.推進交通建設工程工業化發展。布局建設一批交通建設領域工業化生產基地,發布一批工業化產品目錄,制定一批構件製造標準圖集和生產技術要求,形成一批預製構件商品化流通制度,逐步建立交通建設工程工業化管理體系,推進交通建設工程集約化、綠色化發展。
(三)強化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
1.加強交通生態環境保護。堅守長江經濟帶生態紅線,加強交通基礎設施生態選線。推行生態環保設計和生態防護技術,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植被與表土資源保護和利用,落實環境保護、水土保持要求,做好臨時用地的生態恢復。增強公路排水系統對路面和橋面徑流的消納與淨化功能。探索套用濕地保護、動物通道設定、能源高效利用及節能減排、路域生態防護與修復、公路碳匯建設等新技術,推動綠色公路發展。
2.推動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全面推進交通運輸領域能源消費革命,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推廣機場地面車輛“油改電”,液化天然氣動力船舶、港口岸電,隧道設施節能通風與採光等節能措施。深入實施船舶排放控制區政策,進一步推進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淘汰老舊運輸車輛、船舶等,降低單位運量能耗和排放水平。
(四)推動資源集約節約利用
合理確定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模,最佳化設計,最大限度減少土地等資源占用。鼓勵利用舊路改擴建,因地制宜採取“低路堤”、提高橋隧比例等措施控制新增工程用地。推進綜合交通樞紐用地綜合立體開發和港口岸線資源有序開發利用,提高公路用地和港口岸線資源利用效率。
八、增強交通運輸系統韌性
(一)提升交通安全監督管理水平
嚴把交通運輸行業從業人員資質準入關,加強安全管理職業資格制度建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培訓教育體系。加強對重點場所、重點車船、重點工程的安全防範,嚴格落實運輸“三實名”、行包“三必查”、防範“三到位”等舉措,提升突發事件的防範能力。
(二)推動設施裝備全周期安全運行
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安全防護能力建設,建立基礎設施安全風險管理制度,加強風險評估,提升橋樑、隧道等基礎設施安全性。全面推廣新改建交通設施安全性評價,加強道路、橋樑、隧道、港口等安全運行監測與預警系統建設,合理配置安全設施,提升關鍵基礎設施安全防護能力。以關鍵通道和重要節點為重點,提高設施能力冗餘和運力彈性。
(三)增強突發事件應急保障能力
最佳化交通物流應急組織協調方式,加強跨部門信息共享和協同聯動。充分發揮專業性網路化物流企業主體作用,提高社區、小區、企業單位等多元化主體參與深度和協同程度,增強整體應急回響和保障能力。做好突發應急事件前瞻性政策儲備,保障突發事件應急狀態下交通物流暢通和供應鏈、產業鏈穩定。加強從業人員安全應急培訓。
(四)強化戰略物資安全保障能力
圍繞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發展,統籌規劃建設戰略物資儲備庫及轉運設施系統。精準補齊交通物流設施裝備短板,強化專業化物流、配送、倉儲等基礎設施以及應急、救災、防疫防護配套設施建設和模式創新,加快冷鏈物流配送設施在城市和農村地區布局銜接。
九、推動交通運輸深度融合發展
(一)加強交通運輸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
1.大力發展樞紐經濟和通道經濟。以鐵路站場為載體,推動站城一體開發,發展高鐵經濟和站區經濟,打造集交通、商業、經貿等為一體的現代城市綜合體。依託國家物流樞紐,強化鐵路貨運站場、物流基地與公路站等銜接整合,加強貨運樞紐與工業園區、產業園區、製造業集聚區等聯動。以航空樞紐為依託,促進臨空經濟發展,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與航空運輸業、製造業、服務業等深度融合。依託綜合運輸通道,為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和生產要素集聚創造條件,推動沿線客貨流、資金流、信息流等高速流動與集聚,加快構建交通沿線經濟帶。
2.積極培育交通新消費新業態。推進智慧交通、數字交通、通航經濟等新業態新領域發展,帶動交通運輸轉型升級。促進停車場產業化發展。推進地下空間綜合開發,提升交通“地下”經濟效益。培育郵輪、遊艇新消費,發展海島旅遊。加快推進自駕旅遊及汽車房車營地建設。
3.深入推進交通與產業聯動發展。推動製造企業最佳化供應鏈組織,依託交通運輸推動網路化協同製造。鼓勵製造企業進行設備製造與採購、施工安裝、維護管理、交通物流等一體化服務集成。圍繞跨境電子商務等新業態新模式,強化交通運輸與商貿流通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快遞海外倉,推動快遞入駐各類園區,建設公共倉儲和寄遞服務中心,深化與農業農村、製造業、電商等協同發展。
4.加強交通運輸軍民融合發展。在鐵路、公路、機場、輸油氣管道、城市交通等設施建設中切實貫徹國防要求。以鐵路、公路、航空等工程和裝備領域為重點,推進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積極發展軍民兩用技術,促進軍民兩個領域的雙向技術交流。
(二)推進交通與其他基礎設施深度融合
1.強化交通與能源設施聯動協同發展。發揮港口以及油氣、煤炭儲運體系優勢,推進石油裝卸碼頭、港口天然氣設施建設,增強煤炭通用和專用碼頭的接卸能力,推進港口岸電套用。加快推進停車場與充電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推進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謀劃研究高速公路廊道加氫站。根據車輛和船舶“油改氣”需求,最佳化天然氣加氣站布局。
2.統籌交通與水利設施功能銜接預留。統籌水網與內河航道網路,同步規劃建設航道、船閘、碼頭、客運中心、航運服務區等港航設施。統籌水網與岸上公路網路,兼顧水網通航與跨江、跨河交通需求,合理布局跨江、跨河通道。統籌水網與慢行交通網路,兼顧河道水體排澇、環境、生態、慢行交通等功能,加強沿線旅遊交通設施建設,打造濱水生態旅遊帶。
3.加強交通與城市市政設施一體發展。推動幹線公路與城市道路一體化發展。加快軌道交通換乘停車設施建設,推進輻射範圍較廣的軌道交通線網邊緣站點小汽車與城市公共運輸換乘停車設施建設。統籌利用地下空間最佳化交通市政網路,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和地下物流系統建設。
十、提高交通運輸現代治理能力
(一)完善綜合交通政府治理體系
1.健全綜合交通法治體系。完善綜合交通運輸政策法規體系,以公共運輸、物流發展、智慧交通等為重點,建立符合寧波實際的交通運輸標準、統計等體系,修改、廢止與實際情況和改革要求不適應的法規規章。深化綜合執法改革,強化“四基四化”建設,實現非現場執法全覆蓋,改善基層執法條件。建設清廉交通,打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
2.完善綜合治理組織架構。最佳化全市綜合交通統籌發展體制機制。合理減少期限過長、內容重疊的交通規劃編制。健全以綜合交通發展規劃為戰略導向,以市場化為主要手段,財政、產業、投資、消費、區域等政策協同的市域交通運輸調控體系,深化交通行業政府數位化轉型。探索滬甬、杭紹甬等跨行政區的交通一體化管理機制改革。
3.理順政府職責範圍關係。更好發揮交通運輸職能部門政策規劃、市場監管等作用。在鐵路、民航等領域探索構建中央、省、市聯動推進機制。以財權、財政事權、支出責任三向均衡為目標,明確市、區(縣、市)交通領域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鞏固公益性交通兜底性資金保障。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探索構建跨部門、跨區域、跨行業的交通物流應急保障機制。
4.最佳化公平穩定營商環境。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交通運輸發展環境。推動“多評合一”“多審合一”“多驗合一”,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政務服務最優、全城通辦最廣、民眾企業獲得感最強的“五最”交通審批體系。
5.提升綠色交通治理水平。加強城市綠色交通發展頂層設計,完善交通運輸能耗統計監測體系。完善交通基礎設施、運輸裝備、運輸組織等綠色發展領域相關地方標準規範體系。提升綠色交通科技支撐能力,加快科技研發和推廣套用。積極培育交通運輸節能環保技術服務市場,引導交通運輸企業參與碳排放交易試點。
(二)構建交通要素市場配置機制
1.推進用地市場化供應。探索試點交通樞紐等用地地上、地面、地下分層出讓,科學確定項目農轉用、耕地占補平衡、土地徵收及供地方案,儲備樞紐影響範圍的土地,實施城鄉土地統一調查、統一規劃、統一整治、統一登記。健全長期租賃、先租後讓、彈性年期供應、作價出資(入股)等交通樞紐和線路周邊工、商業用地市場供應體系。
2.加快發展技術創新市場。強化科技創新激勵政策,支持電動等新能源車船的開發推廣。鼓勵在甬交通龍頭企業牽頭開展技術攻關。加強寧波高校交叉學科建設和學術研究,積極爭取交通類重點院校設立寧波分校。扶持交通運輸企業建設科技孵化器、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大學生實習實踐基地。建立市場化科研成果評價制度,加快推進交通套用技術類科研院所市場化、企業化發展。
3.加速建設數據要素市場。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加快各部門涉及基礎設施數據共享交換。發揮交通運輸、公共運輸等協會商會作用,推動人工智慧、車聯網、物聯網等領域數據採集標準化。探索建立統一規範的數據管理制度,提高數據質量和規範性,豐富數據產品。制定數據隱私保護制度和安全審查制度,加強對政務數據、企業商業秘密和個人數據的保護。
4.持續完善人才發展機制。建立健全科學規範的選人用人、教育培訓、輪崗交流、考核評價和獎懲機制,完善技術技能評價制度,創新評價標準,加快人才跨界交流,適應交通與各領域跨界融合發展趨勢。充分發揮各類交通運輸專業性智庫、科研院所、諮詢單位、行業協會等機構的綜合支撐能力。
5.穩妥推進運輸價格市場化改革。更好發揮價格在合理調節出行需求中的槓桿作用,完善運輸價格形成機制,根據服務質量實行不同定價。加強政府定價成本監審工作,對競爭性服務收費實行市場調節。
(三)加快現代綜合市場主體培育
1.培育交通綜合投資主體。以資本為紐帶,支持軌道交通、航空、交通建築、港航物流、高端船舶裝備、智慧交通等領域重點企業做優、做強,鼓勵產業鏈較長的頭部企業開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聯合兼併和控股參股,開展規模化、多元化、品牌化經營。鼓勵交通融資平台在政府支持下向項目運營和商業開發延伸,實現全周期運轉。
2.培育供應鏈骨幹企業。加快集聚供應鏈總部企業,對符合條件的大型企業在設立分支機構、增設經營網點等方面提供便利。支持適合網路化運營的骨幹企業發展連鎖、直營、區域分撥配送中心等,鼓勵具備條件的貨運企業向綜合物流服務商轉型發展。鼓勵運輸企業與大型製造企業、商貿流通企業等開展戰略合作。
3.鼓勵民營資本參與交通發展。引導社會資本特別是社保基金、保險機構等中長期資本和民間資本參與交通項目,形成競爭有序、充滿活力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環境。對具備經驗的民間資本,優先引導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或企業投資進行重資產全周期投資。
(四)推動重點領域改革試點示範
1.逐步推進一體化與協同運行機制。探索市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一體化運營機制。以寧波舟山港口一體化為先導,推動甬舟交通一體化,打造全國交通一體化運行管理先行示範區。強化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在多式聯運、貨類結構、應急物流等方面互補互促。推進寧波機場與杭州、溫州機場協同發展,探索在全省一體化管理下大型國際機場發展新路徑。
2.開展交通運輸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政策創新。持續推進口岸貿易便利化,加快推進口岸管理相關部門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探索推行“聯合查驗、一次放行”等通關新模式。依託寧波舟山港加快建設浙江自貿區寧波片區,複製上海自貿區制度創新,爭取啟運港退稅、航運服務業稅收優惠等政策覆蓋,爭取試點離岸金融業務。對標海南自由貿易港,以“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區內自由”為方向,推動市場準入、過程監管、產權保護等便利化。
3.健全交通全周期運營管理機制。統籌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監管、開發等全周期,強化建、管、養、運各環節政策引導,發揮土地在串接交通項目全生命周期的關鍵作用。強化規劃指引,打造交通運輸精品工程,有序推進交通項目與商業項目捆綁發展。牢固樹立安全底線思維,強化在交通基礎設施運營監管中的安全考核管理。按照“建管一體”要求,構建公益性交通日常養護、預防性養護和專業化養護三向並行機制。
4.最佳化出行供需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政策。系統實施步行範圍內高密度混合、遠密度遞減的以公共運輸為導向的用地(TOD)開發策略,科學引導用地布局多中心、職住平衡發展。以公交都市示範城市建設為載體,積極探索全域公交一體化支持政策。完善與動態交通系統相協調的靜態交通系統政策框架,運用市場手段降低用車需求,研究動態停車費等政策。
5.深化清廉交通建設。完善清廉交通制度體系,聚焦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集聚等高風險領域,強化制度設計和疊代更新。強化清廉交通風險評估,建立健全跟蹤評估機制,加強共性特徵、典型案例、主要風險點等綜合研判和專業指導。強化用人、工程建設、資金等重點領域的廉政監管,提高行業廉政建設和廉潔治理水平,為高水平交通強市建設提供堅強保障。
十一、保障措施
(一)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寧波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全過程。健全市綜合交通發展協調機制,定期組織協商對接,跟蹤重大項目、重點任務推進建設情況,協調解決重大問題。
(二)強化組織協調
強化部門協同、上下聯動。市直有關單位和各區(縣、市)要按照職能分工,結合實際制定具體措施,科學統配資源,完善配套政策,協同推進規劃落實。加強縱向銜接和橫向聯動,積極推進跨區域項目規劃建設。
(三)強化規劃引領
堅持規劃的嚴肅性,建立科學的規劃實施評估機制和調整機制,凝聚各方力量參與規劃實施監督。加強規劃的統籌指導,綜合交通各領域專項規劃、各地各部門交通工作年度計畫要以本規劃為指導,確保發展思路、目標符合本規劃要求,切實將規劃目標落到實處。
(四)強化要素保障
統籌重大項目建設時序,建立綜合交通發展“十四五”重大項目儲備庫,在資金、用地指標等方面按規定予以優先保障。按照市、區(縣、市)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探索重大項目投融資模式創新。加快項目用地、選址、環評等審批審核和報批工作,推動重大項目儘早落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