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與社區教育》是2015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征,本書適合學前教育專業的本、專科生和中專生作通用教材,也適合學前專業工作者研究和幼兒教師職後教育培訓參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家庭與社區教育
- 作者:夏征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7162501
《家庭與社區教育》是2015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征,本書適合學前教育專業的本、專科生和中專生作通用教材,也適合學前專業工作者研究和幼兒教師職後教育培訓參考。
《家庭與社區教育》是由常瑞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可作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材及在職幼兒教師的培訓教材。《家庭與社區教育》共五個單...
《家庭與社區教育》是2015年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征,本書適合學前教育專業的本、專科生和中專生作通用教材,也適合學前專業工作者研究和幼兒教師職後教育培訓參考。內容簡介 《家庭與社區教育》是“套用型學前教育專業系列教材”之一,以《教師教育課程標準(試行)》為指導,專門針對三年制高職學前教育...
《兒童家庭與社區教育》是2018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梅,本書可以作為學前教育專業、國小教育專業學生的教材,也可以作為廣大的家長、社區工作者、關注兒童家庭與社區教育的學者們以及幼稚園、國小、特教機構等教師的參考用書。內容簡介 《兒童家庭與社區教育》從當前我國家庭變革和社區教育改革發展的實際出發,...
《學前兒童家庭與社區教育》是2017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力求緊扣“建立基本概念”、“梳理教育規律”、“理解操作要點”等三個關鍵,拓展並提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內容簡介 《學前兒童家庭與社區教育》依據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標準,針對高職生學習特徵,結合托幼機構的教育職能和學前兒童的身心...
《學前兒童家庭與社區教育》是2016年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學前兒童家庭與社區教育/面向“十三五”職業教育精品規劃教材》一書從生態學視角,立足我國親職教育的實際,結合我國學前兒童親職教育相關指導精神,創新性地構建了學前兒童親職教育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學前兒童家庭與社區教育/面向“...
《學前兒童家庭與社區教育》是2012年8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雪艷。本書主要介紹了學前兒童親職教育的相關知識。內容簡介 《全國學前教育專業(新課程標準)"十二五"規劃教材:學前兒童家庭與社區教育》根據現代社會背景下我國親職教育的現狀,結合幼稚園教育改革的實際,較系統全面地闡明了學前兒童親職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則和...
《家庭與社區教育(第二版)》是由常瑞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五年制高職教材。該書可作為五年制高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教材及在職幼兒教師的培訓教材,並可供家長參考閱讀。全書共分四個單元,21個主題。第一單元親職教育概述,第二單元學前兒童家庭...
《社區發展與親職教育》是2020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在責任共擔、資源共享和終生教育理念的代領下,社區發展與親職教育成為當下教育和社會管理等相關學科領域的重要研究內容和主幹課程,主要研究家庭、學校和社區協同育人的規律與特點。 《社區發展與親職教育(修訂版)/新時代網路教育融媒體教材》共包...
《幼稚園家庭社區協同共育》是2020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幼兒教育是一項需要幼稚園、家庭與社區共同參與的系統工程。構建幼稚園、家庭、社區三位一體協同共育的教育格局,營造積極健康的幼兒成長整體環境,有助於促進幼兒的終身學習與發展。本書為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幼稚園半個多世紀以來對“幼稚園、家庭、社區協同...
學前兒童家庭與社區教育 《學前兒童家庭與社區教育》是201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第三節 學步期兒童的親職教育 第四節 入園適應期兒童的親職教育 第五節 幼小銜接期兒童的親職教育 第五章 特殊類型家庭學前兒童的親職教育 第一節 單親家庭學前兒童的親職教育 第二節 隔代教育問題 第三節 留守、流動兒童的親職教育 第六章 社區教育發展 第一節 社區教育概述 第二節 家庭與社區的教育互動 第...
學前兒童家庭與社區教育 《學前兒童家庭與社區教育》是2015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雪艷。
《幼稚園與家庭社區合作共育的研究》是2003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生蘭。內容介紹 《幼稚園和家庭、社區合作共育的研究》共有八章。第一章論述了幼稚園與家庭、社區合作共育的價值及理論,指出了教師、家長在完園合作共序中的作用及策略。第二章從學前教育方案、學前教育課程、學前教育途徑、學前...
《大教育:學校、家庭與社區合作體系(第三版)》是2016年11月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喬伊絲·L.愛潑斯坦。內容簡介 《大教育:學校、家庭與社區合作體系(第三版)》旨在將研究工作和實地調查過程中學到的各種知識,轉變為實際的工作策略,以便幫助學校、學區和州部門做好合作體系的開發工作。具體...
第一節幼稚園與家庭、社區合作共育的價值及理論 第二節教師與家長合作共育的角色及扮演 第三節家長與教師合作共育的意義及策略 第四節家長與教師合作共育的角色及扮演 第五節教師與社區合作共育的角色及扮演 第三章幼稚園與家庭、社區合作共育的國際視野 第一節融人家庭和社區的世界學前教育 第二節走進家庭和...
育兒社區以打造成專業育兒社區網站為目標,是為推動中國科學育兒運動而創辦的公益網,專注於親職教育、學校教育等育兒領域,營造國內最專業、最大的育兒文化空間。創建國內最大的、專業化的兒童成長檔案社區。願景 讓寶寶們健康、自信、獨立地成長,擁有幸福、歡樂和無限美妙的童年,為整個華人社會的繁榮做出自己的貢獻。
《家庭和社區消防安全》根據我國國情,總結全國各地取得的成功經驗,參考已開發國家先進做法進行編寫。該書針對家庭和社區消防安全現狀,較為全面地分析了家庭和社區火災產生的原因,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火災防範、火災撲救等基礎知識,科學地指導社區開展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安全教育,系統介紹了不同場所初期火災的撲救及火場逃生...
三結合”教育網路;教育部門加強幼稚園、中國小校家長學校的指導與管理;衛生、人口計生部門大力發展新婚夫婦學校、孕婦學校、人口學校等公共服務陣地,對家長進行科學養育的指導和服務;人口計生部門負責0—3歲兒童早期發展的推進工作,逐步納入公共服務範疇;婦聯、民政、教育、人口計生、關工委等部門共同承擔做好城鄉社區...
《家庭學校與社區》是2013年1月出版的圖書,共 488頁。在美國,“合作”的觀念已被各個與教育工作相關的機構所認同,其中最顯著的表現是爭取家庭、學校與社區等更多合作者參與到兒童教育中去。學校必須積極建立和引領合作關係,而一些教育性的合作項目也被當作有效合作的橋樑。錢德勒·巴伯、尼塔·H.巴伯、帕特麗夏·...
第四章勞動技能教育保障 一勞動技能教育保障的基本內容 二勞動技能教育保障的開展形式 三勞動技能教育保障的發展困境 四勞動技能教育保障的最佳化路徑 第五章公民素質教育保障 一公民素質教育保障的基本內容 二公民素質教育保障的開展形式 三公民素質教育保障的發展困境 四公民素質教育保障的最佳化路徑 第六章社區親職教育保障...
2021年11月2日,山東省親職教育大會“百名優秀家長進社區”志願服務活動啟動儀式在濟南舉行。大會主題 大會主題為“貫徹親職教育促進法,推動家校社協同育人”。大會內容 為深入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大力培育少年兒童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積極向上的意志品質和健康心態,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省文明辦、省教育廳、...
《兒童成長與社區教育:基於湘縣的田野調查》是一本2022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網成。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在一個全國百強縣的農村社區收集的實證資料,在家校社協同育人理論的指引下,從親職教育、學校教育和社區教育三個方面全面檢視了農村兒童成長的環境系統,呈現了農村兒童接受親職教育、學校教育和...
賈洪波 賈洪波,遼寧省遼陽市人,1974年出生。記者,兒童及青少年教育學者 ,《學前兒童家庭與社區教育》副主編 ,《美好生活 從新開始: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家長版》副主編 人物經歷 2024年,出席“關愛成長”學前兒童親職教育公益論壇。
通過家庭個案工作來進行,並開展一些社區組織化活動,以改善整個家庭互動體系為目標的家庭聯合治療、家庭懇談等。中國歷史上大家庭制度長期占居主導地位,家庭的功能大都比較完備,個人的經濟生活、就業、社會交往、教育與娛樂均由家庭承擔責任並自行調適。但中國歷史上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家庭社會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學校、社會、家庭三者緊密聯繫,形成立體化教育網路 ,在當今已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為了更好地教育好下一代,學校不能再關門辦學,只有努力構建三結合的教育模式,才能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事半功倍地實現教育目標。因此,最佳化與社區的聯繫,發揮其育人功能成了我校在進行德育實驗改革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密切與...
1. 科學性原則。遵循國家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大政方針,適應時代需求和兒童身心特點,認真做好前期調研,力爭使創建工程貼近實際,解決問題,取得顯著實效。2.協同性原則。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緊密協作的教育網路,全面提高家長素質,促進兒童健康成長。注重家庭、社區教育在教育目標和方向上與學校(幼稚園)協調一致,...
有關家庭與學校在兒童教育過程中的作用與相互關係,歷來有很多的解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NNPS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學家愛普斯坦(Joyce L. Epstein)在深入研究了美國中國小校與家庭、社區關係後,提出必須要在學校、家庭與社區之間發展一種新型的夥伴關係,因為只有這樣的關係才能夠改善學校的教育實踐活動和學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