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安徽生態省建設總體規劃綱要的通知
皖政〔2004〕14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安徽生態省建設總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已經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印發,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綱要》從我省實際出發,提出了生態省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保障措施和近5年的實施計畫,是指導生態省建設的綱領性檔案。2004年上半年,各市、縣和省直有關部門要依據《綱要》,開展並完成編制本地本部門的生態建設規劃和實施意見,並與即將開始編制的“十一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相銜接。要加大生態省建設的宣傳力度,為實施《綱要》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生態省建設。要研究制定生態省建設相關法規和政策,積極推進生態項目建設,為生態省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2004年是我省生態省建設開始實施之年,開好頭、起好步意義重大。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密切配合,精心組織,認真做好《規劃》的貫徹實施工作,全面啟動和加快推進生態省建設。
附:安徽生態省建設指標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四年二月二十三日
規劃綱要
安徽生態省建設總體規劃綱要
堅持用近20年的時間建成基本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生態省區,是我省新世紀初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加快發展、富民強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功在當代、惠及子孫的宏偉工程。生態省建設的主要目的是,運用可持續發展理論和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以及循環經濟理念、系統工程方法,以促進經濟成長方式轉變和環境質量改善為前提,以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線,充分發揮區域生態與資源的優勢,統籌規劃和實施環境保護、社會發展與經濟建設,實現全省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為保證生態省建設的有序進行,省政府決定編制《安徽生態省建設總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本《綱要》以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為依據,從安徽實際情況出發,重點提出了生態省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保障措施和近五年的實施計畫,是指導生態省建設的重要檔案,是地區、行業和部門編制生態建設規劃和實施意見的依據。隨著生態省建設的不斷推進,省政府將根據情況變化對本《綱要》進行適時調整、補充和完善。
一、生態省建設的必要性和艱巨性
(一)生態省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建設生態省是貫徹,全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具體行動。
隨著全球性人口增長、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惡化,實施可持續發展成為全球的共同目標。建設生態省,是我省主動融入國際潮流,加快發展先進生產力,促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消費觀念轉變,提高人民民眾生活質量,並為後代人發展提供良好基礎的根本之舉。
2.建設生態省是發揮資源優勢、構築發展新平台、樹立發展新形象的最佳選擇。
我省出口產品構成以機電產品、礦產品、服裝紡織、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為主,是受綠色貿易壁壘制約的重點領域。建設生態省,是主動適應新形勢,充分發揮生態資源優勢,促進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調整,提高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實施新型經濟發展模式的重大戰略舉措。
3.建設生態省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強大動力。
我省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快速增長與資源開發利用、環境保護的矛盾十分突出。建設生態省,發展生態經濟,可以從根本上整合和重新配置環境資源,最佳化產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和經濟質量,從而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完全符合走新型工業化的要求。
4.建設生態省是加快發展、富民強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要求。
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重要標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建設生態省,是促進我省生態環境質量與現代化進程協調發展,促進山川更秀美、人民更幸福的凝聚民心、造福子孫後代的德政工程。
(二)生態省建設的有利條件和艱巨性
1.生態省建設的有利條件。
我省東臨長江三角洲,西接中原腹地,是華北與華南的過渡帶,有豐富的資源和良好的生態條件。我省氣候適宜、降雨充沛,地形多樣、土壤肥沃,生態系統多樣,是南北物種匯集地和重要的基因庫,環境質量和物種的多樣性保持良好。可更新資源恢復能力較強,森林覆蓋率達到27.95%。我省生態環境對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生態安全和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長期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為生態省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工作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省對生態環境建設高度重視,基本實現“五年消滅荒山、八年綠化安徽”的奮鬥目標;實施了淮河、巢湖流域污染治理,江淮分水嶺地區綜合治理等一大批重點工程;一批不同類型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森林公園受到保護;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和改善;重點地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和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已開始啟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成長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經濟結構逐步最佳化,綜合實力不斷增強。2002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569億,財政收入346.7億,為建設生態省提供了一定的物質條件和基礎。
2.現實差距和建設的艱巨性。
生態省建設的主要制約因素:人均耕地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且呈不斷下降趨勢;礦產資源、水資源的人均擁有量低;資源型經濟總量的擴大與生態環境承載力有限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未來氣候變化將對農業、水資源、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環境污染尤其是水污染仍較嚴重,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中的浪費現象突出;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投入不足,環境惡化的趨勢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經濟結構不合理,資源型經濟比重過大;綜合經濟實力不強,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不高。
二、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生態省建設的指導思想
安徽生態省建設的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以加快發展、富民強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主題,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為核心,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為根本出發點,以發展生態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培育生態文化為主要內容,以科技創新、體制創新和管理創新為動力,全面促進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二)生態省建設的基本原則
1.尊重規律,和諧發展。始終堅持加快發展與尊重規律相一致,尊重自然規律、經濟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把生態省建設建立在加快發展與尊重規律的基礎之上。
2.科教支撐,不斷創新。充分發揮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和教育的先導性、全局性和基礎性作用,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大力發展各類教育,提高建設生態省的科技含量,促進可持續發展戰略與科教興皖戰略的緊密結合。
3.政府調控,市場調節。充分發揮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的積極性。加大投入,強化監管,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公共服務,發揮政府指導、引導作用。充分運用市場機制,調動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生態省建設的積極性。
4.積極參與,廣泛合作。加強對國外、省外的開放與相互合作,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利用省內、省外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在更大空間範圍內推進生態省建設。
5.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立足本地區自然條件和經濟現狀,量力而行,先易後難,選擇條件成熟的領域和區域重點突破。在此基礎上,整體推進生態省建設。
(三)生態省建設的總體目標和建設步驟
1.生態省建設的總體目標
經過近全省人民近20年的努力,全省經濟成長方式轉變取得顯著成效,資源合理利用率顯著提高,人口總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經濟實力和生態文化底蘊顯著增強,基本形成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使我省成為人民生活富裕、生態環境良好、人居環境優美舒適、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發展步入良性循環、社會文明進步的可持續發展省份。
2.生態省建設的基本步驟
(1)起步階段(2003年—2007年)
生態省建設全面啟動。建立健全生態經濟的服務網路和科技支撐體系;形成若干優勢明顯的生態產業,推出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綠色產品;樹立生態強省的理念,培育生態文化,提高公眾的生態環境意識;人為因素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基本控制淮河、巢湖、江淮分水嶺等生態脆弱地區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問題,一批重要的生態功能區要得到恢復和重建;初步建立覆蓋全省生態環境綜合監測和信息服務體系,初步建立生態安全預警機制;建立完善政策法規,形成生態省建設良性決策機制,為全面開展生態省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
(2)全面建設階段(2008年—2015年)
生態省建設走上健康軌道。樹立以綠色資源、生態產業群、生態城鎮群為主要特徵的生態安徽品牌,經濟、社會、資源、人口、環境進一步均衡發展;基本建成協調發展的生態經濟體系,可持續利用的資源體系,自然和諧、舒適優美的城鄉生態環境體系,文明健康的生態文化體系,保障有力的決策、管理、科技支撐體系等生態建設體系框架;建成一批重大生態經濟建設工程,並逐步產生較好效益,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高,社會福利和公益設施進一步完善。
(3)提高完善階段(2016年—2020年)
到2020年基本實現生態省建設三大類24項目標,全省有80%以上地級市達到生態市建設指標,3年內無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全面形成以生態經濟發達為標誌、高新技術為支撐的生態強省形象,生態省五大體系建設趨於完善,生態環境質量處於全國前列,全省生態文化氛圍全面形成,公眾生態環境意識較強,政府生態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基本建立。全省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全面協調發展,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三、生態省建設的區域布局和功能分區
(一)淮北與沿淮平原生態區
本區位於我省北部地區,黃淮海平原南部,主要包括阜陽、亳州、淮北、淮南、蚌埠、宿州等市,占全省國土面積28%。除部分地區有小面積丘陵分布外,地形平坦,自西北向東南緩慢傾斜,屬衝擊平原,光熱水等自然條件較好。
主要生態環境問題:人口密度大,土地承載力低;水污染嚴重,水資源短缺;沿淮多數湖泊窪地消失,洪水調蓄功能較低,洪澇旱災交替發生,地下水嚴重超采,礦產資源強度開發區大面積地表塌陷,屬於全省生態環境較為脆弱地區。
生態建設與保護重點: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全面整治淮河及其支流,建立沿淮調蓄洪生態功能區;綜合治理旱、澇、鹽、鹼,防止土壤退化;建立低耗、優質、高產農田生態系統;建設淮河生態防護林、平原農田林網。實施兩淮煤礦塌陷區生態復墾工程。
經濟社會發展方向:堅持在經濟社會活動中充分考慮水資源短缺這一重要限制因素;積極推廣中水回用技術,加強對污水的處理及回用,建立節水型產業體系。鼓勵發展種植業和黃牛養殖等優勢畜牧業,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和創匯農業,加快發展農副產品為主的深加工業。限制化學製漿、製革、印染等污染嚴重產業以及高耗水型產業發展。
(二)江淮丘陵崗地生態區
本區位於大別山以東、江淮之間,主要包括合肥、巢湖、滁州等市,占全省國土面積的25%。地貌類型以低山、丘陵、崗地、湖濱和沿河平原為主,水熱等自然條件比較優越,分水嶺乾旱缺水問題突出。
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江淮分水嶺水土流失嚴重,巢湖流域水污染問題突出,常有夏季旱澇、春季低溫陰雨和秋季低溫冷害等自然災害發生。
生態建設與保護重點:實施水土保持,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退田還湖,從根本上解決江淮分水嶺地區易旱問題;治理巢湖污染,重點建設巢湖重要水域功能區。
經濟社會發展方向:合理高效利用各種資源,發展高技術加工製造業、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促進合肥、巢湖經濟融合,構建合肥經濟圈,使之成為區域經濟中心和我省重要的經濟成長極。推動合肥向巢湖方向發展,“引湖入城”,把合肥建成現代化的濱湖生態城市,打造“大合肥”,帶動衛星城市和衛星鎮經濟社會發展。
(三)皖西山地生態區
該區位於大別山東段,是大別山的主體部分,主要由低山與中山組成,包括六安和安慶市的一部分,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0%。地處北亞熱帶,水熱條件優越,地貌類型複雜,垂直分異明顯。
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暴雨較多、山洪暴發、水土流失問題嚴重。佛子嶺、磨子潭、梅山、響洪甸、龍河口五大水庫庫區人口壓力大,超出土地承載能力,人為因素對生態環境干擾破壞大。
生態建設與保護重點:實施封山育林,建設生態防護林;開展小流域治理,控制水土流失;建設金寨、霍山、岳西三縣為核心的皖西水源涵養功能區;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經濟社會發展方向:調整農業用地結構,發展養殖業和綠色、有機農產品,推進農副產品深加工;實施以林茶為主,多種經營的大農業發展戰略;通過生態扶貧和人口的合理規劃布局,實施山區生態移民,減輕大別山北坡庫區人口生態壓力。
(四)沿江平原生態區
本區位於長江安徽段兩側,主要包括馬鞍山、蕪湖、銅陵、池州、巢湖和安慶市部分地區。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5%。區內地勢低平,地貌類型以崗地、沖積平原和湖泊濕地為主,水熱條件優越。
主要生態環境問題:降雨變率較大,水澇、乾旱交替發生;湖泊濕地萎縮;礦山開採、加工中造成的地表塌陷、水土流失和酸雨污染等生態破壞現象比較嚴重。
生態建設與保護重點:加強濕地和長江珍稀水生動物的保護,建設長江生態防護林;開展礦區廢棄土地復墾;建設農牧、農水結合型循環農業經濟系統;加快長江流域酸雨治理。
經濟社會發展方向:建設以長江沿岸各城市為軸線的集約型經濟走廊,圍繞中心城市整合發展城鎮密集區;發揮沿江優勢,增強沿江地區的綜合實力和集聚輻射功能,將沿江經濟帶建設成為承接長三角、輻射南北的全省新的發展動力源和經濟成長極。充分利用黑色金屬、有色金屬、非金屬礦資源和水資源優勢,重點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加工製造業。
(五)皖南山地丘陵生態區
本區屬於亞熱帶濕潤地區,包括黃山、宣城等市,占全省國土面積的22%,東北部為長江支流沖積平原、崗地與湖泊窪地及外圍低山丘陵,中部與南部為九華山、黃山和天目山形成的皖南山區,間有一系列斷陷盆地分布,黃山蓮花峰為安徽第一高峰;南部山區為新安江水庫水源區。
主要生態環境問題: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多暴雨,易發生洪澇、乾旱和低溫凍害。水土流失、地質災害和松材線蟲危害較為嚴重。
生態建設與保護重點:實施封山育林,治理水土流失,建設水源涵養林;保護森林和旅遊資源;建立祁門、休寧、歙縣、績溪為核心的皖南水源涵養功能區;通過建立自然保護區,加強生物物種保護。
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推進生態旅遊經濟。保護世界遺產,將黃山市建設成為著名的生態旅遊城市,“兩山一湖”建設成為國際旅遊休閒中心和會議中心。改善農業結構,大力發展綠色和有機食品,建設一批林、茶、果生產基地。限制有污染工業的發展。
四、生態省建設的主要任務
(一)建立協調發展的生態經濟體系
1.以生態經濟理論指導經濟結構調整
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降低資源型經濟在全省經濟總量中的比重。有重點地改造一批骨幹工程,發展一批高新技術工程。最佳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促進工業生產模式向低能耗、低污染、經濟效益好、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方向轉變,提高工業整體素質。重點抓好煤炭、冶金、建材、石化、電力、化工、家電、食品加工、汽車及機械裝備等傳統產業的污染治理與技術升級改造工作。全面推進節水、節油、節電、節煤、降噪、低電磁污染、使用潔淨燃料等先進適用技術的套用。充分延伸產業鏈條,實現資源的多次加工增值。
發揮我省農業資源比較優勢,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調整。調整種植業、養殖業內部結構,建設發展一批綠色、有機食品和特種水產畜禽養殖生產基地。以優質、高產、高效、安全農業為發展方向,加快發展生態農業,推進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的轉變。在淮北平原,積極發展節水農業,提高灌溉效率,重視農田防護,建設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主產區。在皖中丘陵,實行糧經作物種植與畜禽水產養殖相結合。在沿淮和沿江低洼平原,以稻棉、蔬菜等糧經作物種植和水產養殖為基礎,保持種植業平衡發展,促進養殖業快速發展。在皖西和皖南山地,重視發展以名特稀優農產品為主體,與林業協調發展的山區立體生態農業。
加快發展生態旅遊業。倡導將生態觀念和生態文化融入旅遊產品開發的各個環節,用生態概念包裝旅遊資源,用生態文化觀念塑造人文景觀。加強對全省各類旅遊資源的整合,開發“兩山一湖”、皖西南天柱山、皖西大別山、皖東琅琊山、皖中環巢湖、皖北生態文化等旅遊區,使生態旅遊產業成為全省新的支柱產業。
2.以循環經濟理念培育生態產業
積極探索“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再生產品”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在生產和消費的過程中追求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廢棄物最少化。
建設循環型企業。以冶金、煤炭、電力、食品加工、建材、化工、白酒和啤酒行業的大企業為重點,科學協調、聯接企業內不同生產部門的生產經營布局和工藝流程,促進生產工藝橫向耦合,促使產業鏈延伸與根治污染“雙贏”。提高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創建一批廢水“零排放企業”。通過能源、水等資源的梯級利用、物料和廢物循環利用的方法,對產品從設計、製造、銷售實施全方位控制,形成工業生態鏈網。
建設生態工業園區。運用工業生態學和循環經濟理論,選擇一批工業園區開展試點,分析園區內各企業能源、水和原料現狀,以及物流、能流的連結關係,科學規劃園區內企業布局,通過引進關鍵連結項目,整合、協調園區內企業能源、水、原料的配備關係,提高園區內資源綜合利用率,降低企業生產成本,促進產業最佳化升級,增強綜合競爭力。鼓勵新建一批融生態產業鏈設計、資源循環利用、清潔生產和環境管理體系為一體的生態工業園區。
培育區域循環型社會。建立城市生活垃圾、主要廢棄物和城市中水回用系統,提高社會再生資源利用率。在城市垃圾分類收集基礎上,實現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和其它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通過資源再生和循環利用,支持城市生產環保型農用生產資料,培育城鄉產業間物質、能量良性循環。
3.按照清潔生產要求改造生產環境
按照《清潔生產促進法》要求全面實施清潔生產。促使資源依賴型的老企業把技術改造與污染防治結合起來,依靠科技進步改造傳統產業,加快淘汰落後工藝、設備和生產能力,變污染末端治理為生產全過程控制,實現資源、能源的高效利用。重點抓好化工、冶金、輕工、紡織、建材等行業,制定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開展清潔生產審計,推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實現電力行業粉煤灰、釀造行業污染物回收,煤炭行業煤矸石循環利用。
推進清潔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套用。發展新能源、再生能源和水煤漿等清潔煤技術,開發天然氣、煤層氣、水能、風能、太陽能等,加快推進西氣東輸天然氣工程建設,最佳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提升能源工業的市場競爭力。
科學合理使用化肥、農藥、薄膜和飼料添加劑,改進種植和養殖技術,實現農產品優質、無公害和農業生產廢物的資源化。健全農產品生產的生態環境監測與產品質量監管。建立農業生產基地環境質量、農產品質量監測與管理體制。建立農產品生產、綠色加工認證體系,制訂評價指標體系。
(二)建立可持續利用的資源體系
1.培育與保護森林資源
培育建設森林生態系統。實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最佳化林種結構,營造培育混交林,逐步改造和縮小純林,發展闊葉林、針闊混交林和復層林,增加森林生物產量,充分發展森林的多種功能。實行林業分類經營,建立生態公益林和商品林分類經營管理體制和發展模式,重點建設長江防護林、淮河防護林。至2020年,實施退耕還林66萬公頃,封山育林28萬公頃,全省活立木蓄積量達到2億立方米。
推廣速生豐產林和兼有生態功能的闊葉林種。重視發展林產工業,推動林業產業化進程。至2020年,建立商品用材林基地250萬公頃,經濟林基地200萬公頃。
加快森林生態網路體系建設。以市、鎮、村為點,以道路、河渠、堤岸、農田格線為線,以皖南山地、皖西山地、巢湖流域、江淮分水嶺為面,以生態公益林、標誌性景觀林為片,在全省範圍內營造點、線、面、片相結合的布局合理、結構最佳化、功能完備的森林生態網路體系。至2020年,城鎮綠化覆蓋率達到35%;全省道路、河流綠化率達到95%以上,農田林網覆蓋面積達到300萬公頃,生態公益林面積達到240萬公頃。
2.合理利用與保護水資源
統籌兼顧全流域水資源開發。實施水功能區劃管理制度,合理控制地下水開採,做到採補平衡。發展節水農業和節水工業,做好污水處理回用,提高用水效率。注重農業結構調整,優先發展節水作物,淮北北部黃泛區以低壓管灌為主,沿淮及支流河灌區注意修建防滲渠道。江淮丘陵崗地攔截徑流、興塘蓄水,積極推行水稻節水增產灌溉制度。
加強水利工程的環境影響和生態安全評估。儘可能做到充分利用自然水系的調控功能,減輕對生態干擾,保證生態蓄水,保持河道疏通、淨化。加快實施退田還湖、恢復濕地、移民建鎮工程,保證生態用水,加強功能調度,合理利用水資源防旱,化水害為水利,儘量抵消和化解水災對經濟持續發展的負面作用。
合理調配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科學制定水資源供求計畫,做好蓄水、引水、調水工作,正確處理防洪與抗旱、開源與節流、上游與下游、城市與農村的用水矛盾,管好用好水資源。
3.保護與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科學規劃、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在加快城鎮化進程中,注意最佳化用地結構,合理使用土地,儘量減少占用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通過調整、撤併、移民方式,促進村以下的農村居民點向中心村相對集中。嚴格農村宅基地管理。控制基本建設用地規模,最佳化建設工程方案減少占用土地。
加強耕地保護。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進一步完善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加強生態用地保護,禁止徵用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草地、林地、濕地。
增強農業用地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實施病蟲害生物防治和綜合防治,保護農林病蟲害的天敵,減少化學藥品施用量,促進土壤肥力再生,減輕種植業對資金投入的依賴。
4.保護與合理開發礦產資源
從嚴審批礦產開採權,治理整頓礦業秩序。科學制定礦產資源開採規劃,劃定礦產資源可採區和限採區、禁採區,禁止在地質災害重發區和易發區開採礦產資源,限期關閉不符合開採條件的礦山。嚴禁在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內採礦。對已規劃開採的小礦山進行聯合經營,實行礦山經營規模化。
促進礦產資源利用結構的調整和最佳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大力推廣新技術和新工藝,提高礦產資源的回收率。加強礦產資源勘查工作,適度進口生產必須的省外境外礦產,提高礦產資源保障程度。加強礦山生態環境的治理和保護,對已造成生態破壞和發生嚴重地質災害的礦山限期整治和進行生態環境恢復治理。
5.合理開發利用氣候資源
加強氣候資源的監測、評估和開發利用。建立健全氣候生態動態監測系統,分析評估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合理調整農業氣候區劃,改善種植結構,促進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的建設和發展。
(三)建立舒適優美的人居環境體系
1.穩定低生育水平,減少資源環境的承載壓力
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積極採用利益導向機制來控制人口,強化對計畫外生育人口社會撫養費的徵收,逐步促使計畫生育由行政推動模式向利益調節型轉變。加快人口與計畫生育信息化建設。至2020年,全省總人口不突破7100萬。
鼓勵創業和自謀職業。進一步培育和發展勞動力市場,逐步形成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提高勞動者就業和再就業技能和能力。發展有自身特色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中小型企業,大力發展非農產業,大力培育非公有制企業,增加就業崗位。擴大勞務輸出,加強對勞動力的職業技術培訓,提供就業信息,維護勞動者權益。
2.綜合治理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
防治水污染。實施重點區域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加快淮河、巢湖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重視長江水系和新安江水系的污染防治。加強城市污水集中處理,保護好飲用水源。到2020年,所有水體達到地表水II類標準,大、中、小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0%、80%、60%。
治理大氣污染。嚴格控制各類大氣污染物排放,減輕煙塵、粉塵、揚塵污染,不斷改善城市大氣質量。實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逐步推行二氧化硫排放許可證制度,制定城市機動車排放標準,嚴格實行機動車尾氣達標排放。到2020年,所有城市空氣環境質量達到二級以上標準。防治固體廢棄物污染。加強城鎮生活垃圾處理工程建設,清除“白色污染”,積極推進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建設城市危險固體廢棄物集中處置工程。到2020年,城市垃圾處理率達到90%以上。
防止輻射及其它污染。加強核安全、輻射安全的監管,防止放射性污染和電磁污染。擴大城市環境噪聲達標區,解決噪聲擾民問題。
加大農業面源污染控制。促進畜禽糞便資源化,確保養殖廢水達標排放,限制氮、磷嚴重超標地區的氮肥、磷肥施用量。
3.創建生態城鎮,改善農村居住環境
推進城鎮化,促進人口和產業集聚。結合人口、產業布局和資源環境條件,最佳化城市布局,著力塑造各具特色的生態城市。強化以城市為中心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增強中心城市的集聚效應和輻射功能。在城鎮化進程中要切實保護好各類重要生態用地。大中城市要確保一定比例的公用綠地和生態用地,深入開展園林城市創建活動,加強城市公園綠化帶、片林、草坪的建設與保護。至2020年,城鎮化水平達到50%以上。
著力改善農村居住環境。治理畜禽糞便污染,抓好村莊居住環境“髒、亂、差”治理,積極開展秸稈氣化、固化等綜合利用,杜絕秸稈焚燒,促進農村綠化等公益設施建設,保護和修繕具有人文歷史價值的文物古蹟。農居建築要充分體現地方建築特色與風格,著力追求建築風格與自然風貌和諧一體。
(四)建立穩定可靠的保障支持體系
1.建立生態安全保障架構
繼續構建洪澇乾旱災害防禦體系。建設水利骨幹工程和防洪保全氣象、水文保障工程,基本解決淮河流域及江淮分水嶺地區的乾旱問題。健全城市防洪工程,保證大中城市、重點工礦區、交通幹線等安全。重視大中城市水源地建設和水源地保護,建立城市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
建設地質災害防治和生態恢復工程。在地質災害多發地區,土地徵用和項目建設中嚴格實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地質災害防治內容要與在建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控制皖北缺水地區城市採用地下水,防止地下漏鬥引起城市建成區地面沉降。
加強生物安全。保護沿江、沿淮湖泊濕地、皖南山區和皖西大別山區、丘陵平原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控制外來物種入侵,對引入外來物種和轉基因動植物種源進行生物安全影響評估。加大自然保護區建設力度,到2020年,自然保護區占全省國土面積比例達到6%以上。
2.加大科技支撐力度
注重生態技術的基礎研究。開發一批對生態保護、生態經濟有重大影響的關鍵技術,加強循環經濟、清潔生產、湖泊富營養化治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以及生態修復等重大關鍵技術的創新研究與科技攻關。支持現有的與生態省建設相關的國家、省重點工程實驗室和研究中心開展生態科技原創技術研究和各類生態經濟模式設計的研究與開發,逐步建立一批在生態農業、清潔能源、中藥產業化、環保技術等生態經濟和環境保護領域具有權威性的研發中心。
推進生態科技成果轉化,組織實施生態科技示範。引進國內外適用的生態技術,推進生態科技成果產業化。重點推進清潔工藝、環保設備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以及生態農產品加工、綠色環保型農用生產資料的產業化。加快發展各種類型的生態產業技術中介機構,鼓勵企業與大學科研單位創辦生態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生態經濟促進中心。
建立健全生態省建設標準體系、認證體系、技術服務體系。建立全省各行業以及生態功能區、生態城市、生態社區、生態住宅等綠色標準體系,明確生態省建設的技術標準與規範。建立綠色和有機食品認證、監測、服務和科技示範體系,消費性工業產品的綠色認證體系,建立健全生態社區、生態城鎮、生態旅遊區的評價標準體系、檢查監督體系和認證機構體系。
3.健全管理決策機制
建立健全生態省建設決策與管理機制。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在制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產業政策、結構調整和生產力布局規劃,作出資源環境等方面的重大決策時,要充分考慮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和生態省建設各項規範標準。
建立生態環境監測預警系統。整合環保、氣象、水文、國土資源、農業、林業等行業監測網路,實行信息資源共享,對全省生態環境、災害性天氣、地質災害、農林病蟲害等生態安全因子跟蹤監測,及時預警預報。
重視培養人才,增強發展後勁。加快培養一大批熟悉生態經濟和環境保護的科技人才。完善科技人員分配製度,加大對有貢獻的科技人員的獎勵力度。注重發展各級各類職業技術教育,為生態經濟發展培養大量的中初級實用技術人才。
(五)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態文化體系
1.培育生態文明觀。
加強生態文明的研究、宣傳與教育。積極開展生態哲學、生態倫理、生態文化、生態經濟方面的理論研究;加大生態文明宣傳,提高公眾的生態意識,增強人們的生態觀念;開展形式多樣的生態文明創建活動和生態文化工程建設,培養符合生態文明的生活習慣;培養和提升公眾的生態文明素質,樹立科學、文明生態觀念的任務。
倡導綠色文化。加強文化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充分挖掘和保護老莊文化、徽文化等歷史人文遺產。興辦綠色學校,開辦大中小學生的生態夏令營。開展青年環保志願者行動和綠色家園創建活動,使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態倫理觀和生態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2.倡導綠色生產觀。
引導企業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實現企業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的有機結合。試點推行企業綠色生產經營管理目標責任制,建立完善企業綠色管理考核制度,使之與企業總體經營管理目標有機融合。加大綠色管理的學習培訓、設立分級綠色管理部門和其它相關專職職能部門等多種組織設計與再設計措施,建立健全企業綠色管理組織,造就有強烈社會責任感,具備綠色生產經營管理技能的領導者和企業家,以企業為主體推進綠色生產。
3.弘揚綠色消費觀。
大力倡導綠色消費方式,引導消費觀念的轉變,增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自覺性。在食品消費上,提倡食用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不食用野生動物;在建築材料上,注重使用綠色建築材料;在生活日用品方面,鼓勵購買通過生態標準認證的商品;通過調整消費結構,擴大綠色產品有效需求,引導人們改變消費習慣。倡導創立生態環保型生活環境,鼓勵有利於身體和身心的健康消費;鼓勵進行教育科研、文藝探討、體育欣賞等知識型消費;鼓勵有利於降低紙幣消費污染的信用型消費。
五、生態省建設優先發展重大項目
(一)生態工業工程
主要是建設重點企業清潔生產示範項目、重點生態工業園區項目、重要綠色工業產品開發項目、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工業污染治理項目等。
(二)生態農業工程
主要是建設有利於發展生態農業的基礎設施項目、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開發項目、生態農業和精準農業示範區項目、農藥和化肥減量及配方使用技術推廣項目等。
(三)生態林業工程
建設天然林保護工程項目、公益林項目、封山育林項目、退耕還林項目、平原綠化項目、綠色長廊項目等森林生態網路項目,速生經濟林和生態防護林項目、林產品開發項目、林業災害防治項目等。
(四)生態旅遊工程
利用生態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重點建設促進旅遊經濟發展的重大項目,建設與旅遊業發展相結合的生態功能區、自然保護區、主題公園項目等。
(五)生態水系工程
重點建設防洪排澇、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防洪保全項目,建設防旱抗旱、調節氣候、調節水源的大中型水庫等設施,建設保證城市供水和農村人畜飲水的清潔水源工程,繼續建設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治理項目、濕地自然保護區項目、節水項目、氣象預測和氣象控制項目等。
(六)清潔能源工程
深度勘查煤炭、石油、煤層氣資源,建設核電站等清潔能源項目,實施傳統能源技術改造、鍋爐等設備改造項目,開發利用為農村和城鎮居民生活服務的沼氣、太陽能等生物能源,建設重大能源節約項目等。
(七)環境治理工程
建設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項目,建設城鎮污水處理、垃圾處理項目,建設固體廢棄物處理、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理項目、大氣污染治理項目,建設農業面源污染防治項目、礦山生態環境重建與綜合治理項目、地質災害防治項目等。
(八)生態家園工程
主要建設生態城鎮和生態社區項目、重要城市園林項目、歷史文化名城和街區保護項目,建設生態村莊項目、農村改水、改廁、改圈和沼氣項目、生態移民項目。
(九)生態文化工程
重點建設生態教育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等設施,普及生態文化知識,建設生態文明宣傳設施項目,創建綠色學校。
(十)能力保障工程
重點建設重大科技攻關及示範項目、生態環境監測預警系統、管理信息系統,地質、氣象、病蟲害等災害預警預測系統,資源可持續利用系統,生態示範區項目等。
以上十大工程約為70個大類項目,靜態總投資約近2800億元,到2020年基本建成。
六、生態省建設的政策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目標責任
省政府成立生態省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研究解決生態省建設中的重大問題;生態省建設領導小組下設辦事機構,就生態省建設的具體工作進行綜合協調和監督。省直各有關部門要通力協作,各司其職,形成合力,整體推進生態省建設。
建設生態省的組織實施工作主要由地方政府負責。各市、縣人民政府根據本《綱要》的精神,制定生態市的建設規劃、生態縣的實施計畫;省政府有關部門制定本部門的行業規劃。逐級分解落實生態省建設目標任務,實行定期考核。進一步改進幹部政績考核辦法,既要考核經濟發展方面指標,也要考核社會發展方面指標,特別是要加強對促進生態經濟發展和保護生態等方面情況的考核。
(二)健立健全法規,加大執法力度
建立健全法規體系。加強生態省建設方面的立法工作,研究制定一些新的法規和規章,重點制定生態省建設、發展循環經濟、清潔生產、飲用水水源保護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加快修改完善現有規定,不斷完善、配套生態省建設地方法規、規章和政策措施,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安徽特色的生態省建設法規體系。各市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地方性規章制度,把生態省建設工作納入依法管理的軌道。
加大檢查、執法力度。切實保障各級政府和執法部門依法行使管理職能,注意發揮新聞單位、社會中介組織的監督作用。各級政府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部分專家組成執法檢查組,開展生態省建設執法檢查,對違反生態省建設法規的責任人進行質詢,責令其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力,造成重大損害或嚴重社會後果的,依法查處。
(三)完善經濟政策,發揮市場調節
完善生態產業政策。制定生態經濟建設產業指導意見,定期修改和發布優先發展的產業、產品、技術與工藝目錄和生態產品標準。培育生態產品品牌,鼓勵和支持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型項目,鼓勵發展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的新型能源、新型建築材料、新型環保材料等產業,在投資、融資和其它方面給予政策傾斜。
實施生態補償政策。對因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而損害生態功能和生態價值的單位和個人徵收生態補償費。進一步落實退耕還林的有關政策措施,繼續深化林地產權制度改革,放手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切實保護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完善價格和收費政策。建立有利於引導各類利益主體參與可持續發展的價格調節機制,引導各類要素資源按市場規則進行配置。通過價格調節,引導各類相關利益主體的法人強化節約資源,嚴格保護城鄉生態環境,真正發揮價格機制在資源的市場供求和可持續利用等方面的調節功能。
(四)改革投資體制,拓寬融資渠道
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各級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財政的要求,把生態省建設資金納入本級年度財政預算,保證逐年有所增長。對於生態保護和建設、重要生態功能區、自然保護區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建設、生態環境監督能力建設等社會公益型項目,要以政府投資為主體,實施多元化投資。重大的生態省建設項目應優先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設立生態省建設引導資金。各級財政加大對生態省建設的支持,採取財政貼息、投資補助和安排項目前期經費等手段,發揮示範和牽動作用,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扶持生態省重點建設項目,並使社會資本對生態建設投入能取得合理回報,推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項目的社會化運作。
建立多元化融資渠道。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支持生態省建設重大項目進行設備融資、發行企業債券和上市融資,允許經營生態省建設項目的企業以特許經營權、林地、礦山使用權等作抵押進行貸款。實施財政貼息貸款、延長項目經營權期限、減免稅收和土地使用費等優惠政策,調動全社會資金投入的積極性。充分利用現代金融工具,在國際國內資本市場上為生態省建設項目融資。
(五)創新管理方式,加強巨觀調控
轉變政府職能。各級政府通過完善法規、制定規劃、維護市場秩序保證公平競爭、蒐集和提供信息、典型示範、搞好服務等,為生態省建設和生態經濟發展創造條件。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儘快完成從審批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的轉變,促進生產要素的最佳化組合。各級領導要不斷增強生態意識,把生態強省、強市、強縣理念融於決策和管理之中。
創新工作機制。改變單純靠行政命令、靠政府推動的工作方式,充分尊重自然規律、市場規律和民眾意願,把生態省建設與發展生態高效產業、富民小康工程緊密結合起來,引導民眾積極主動、自覺自愿地參與生態省建設。生態建設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杜絕簡單化、一刀切、強迫命令和瞎指揮。
形成整體合力。進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一切不利於生態省建設的觀念,改革一切不利於生態省建設的體制。淡化行政區劃界限,強化區域經濟聯繫,加強合作,聯動開發。省直機關要加強整體意識,克服部門分割現象,整體謀劃、整體投入、整體實施、整體推動。
(六)完善決策機制,提高決策水平
建立戰略決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繼續堅持“三同時”制度,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環境影響評價法》,將環境影響評價由現行的建設項目評價提升到戰略決策評價,從決策和源頭上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政府制定的發展計畫、重大的區域開發和建設規劃、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方案等,決策或起草過程中必須進行生態環境影響和對策評估,並將評估結論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對實施項目可能造成的生態破壞和不利影響,必須有相應的減輕對策和修復治理措施。
建立生態省建設諮詢制度。成立專家諮詢委員會,組織專家對重大項目實施可能帶來的生態環境損益和需要採取的補救措施認真論證預審,為決策機關科學決策提供支撐。
加強生態省建設政策研究。針對生態省建設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組織開展重大課題研究,制定相關政策。
(七)加強合作交流,擴大對外開放
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引進、推廣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努力擴大利用外資規模。各級政府要把生態省建設項目納入招商引資範圍,採取多種手段有針對性地面向國際組織、國外大企業、大財團和省外客商,推介一批經過科學論證、精心編制、有較好市場前景和回報效益的生態省建設項目。積極利用世行、亞行、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等國際組織以及外國政府的贈款和長期低息、無息貸款,優先安排生態省建設項目。
加強國內交流與合作。開展與兄弟省市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借鑑其他省份的生態省建設寶貴經驗,結合我省實際,探索一條適合安徽省情的生態省建設之路。按照區域一體化發展要求,積極探索一切可能的合作方式,主動融入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八)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公眾參與
加強宣傳教育。加強在全社會基本國情、基本國策的宣傳教育,不斷增強各級幹部和廣大民眾的生態理念、環境意識和法制觀念。各級教育、勞動部門要重視生態知識、生態經濟技能教育的培訓,面向社會、面向基層、面向青少年,抓好生態基礎教育、專業教育、社會教育和崗位培訓,讓可持續發展戰略深入人心,把發展生態經濟、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變成全體公民的自覺行動。
鼓勵公眾參與生態省建設。積極發動、組織引導人民民眾參與生態省建設工作,形成、做好生態省建設的廣泛民眾基礎,建立和完善公眾參與制度,涉及民眾利益的規劃、決策和項目,應充分聽取民眾的意見,及時公布生態省建設重點內容,擴大公民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大力開展生態省、生態市、生態縣的民眾性創建活動,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社會團體作用,積極組織和引導公民從不同角度、以多種方式,積極參與生態省建設。
七、生態省建設起步階段工作重點
(一)實現生態省建設階段性目標
本屆省政府任期的五年(2003年—2007年)是生態省建設的關鍵時期和起步階段。經過五年的努力,要在重點領域取得突破,確保實現生態省建設起步階段目標,初步建立生態省建設的基本框架和支撐體系。
1.經濟保持較快發展。2003年—2007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5%左右,到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620億元,人均達到1000美元以上;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700元左右,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8800元左右;工業化率達到40%左右,城鎮化率達到37%左右;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7%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通過ISO14000認證的比率達到5%。
2.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30%,受保護地區占國土面積比重達到10%,水土流失率在9%以下;二氧化硫排放強度7.5千克/萬元,COD排放強度8千克/萬元,城市空氣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年均濃度基本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水環境質量有較大改善,長江幹流水質保持三類標準,淮河幹流基本達到三類水質標準,淮河主要一級支流達到四類標準,巢湖湖體水質富營養化程度得到有效控制。
3.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0.7%以內,總人口控制在6600萬人以內,城、鄉恩格爾係數分別控制在35%、43%以內,基尼係數在0.3左右,科技、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3%,貧困人口比例低於2%,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居民家庭計算機普及率9%,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普及率超過90%。
(二)宣傳“生態強省”理念
1.強化起步階段的宣傳教育。樹立“生態強省、生態富民”觀念,培育綠色消費觀、綠色生產觀、綠色管理觀等,引導民眾參與支持生態省建設。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報刊、電視台、廣播電台等媒體開闢生態省建設專欄,建立“生態安徽”網際網路站,宣傳生態文化知識和生態省建設相關的法律法規。發揮學校教育作用,通過幼稚園、中國小的基礎教育和高等院校的專業教育,使生態省建設理念深入人心。組織編寫面向中小學生的生態文化教育普及讀物和教材。在高等院校設立生態經濟專業和選修課程,開創生態心理學教育,培育生態與科技、經濟和社會緊密結合的新生學科。創辦安徽生態學院,培養生態經濟方面的高等專門人才。建立安徽省生態經濟研究機構。
2.開展生態文明社會教育活動。積極配合和利用地球日、環境日、土地日、生物多樣性保護日等活動,普及生態及環境保護知識,對社會公眾進行生態文化教育。組織大中小學生參加生態夏令營、冬令營活動,開展青年環保志願者行動、綠色家園創建活動。
3.開展生態文明創建活動。將生態文明創建內容納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之中。繼續推動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園林城市、旅遊城市和生態示範城、生態示範縣、生態示範區和生態旅遊景點等創建工作。積極開展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工廠等生態文明基層單位創建評選活動。在部分企業、建設項目、城市開展清潔生產試點示範工作。組織社會志願者參與生態建設和保護環境工作。表彰生態省建設方面的先進單位和有突出貢獻的人員。
(三)建立生態經濟體系基本框架
1.發展綠色車輛及配件。增強綠色車輛技術研發能力,擴大開發綠色產品系列,積極發展綠色車輛配套產品,提升我省汽車行業整體競爭能力。到2007年,奇瑞、江淮等汽車污染排放達到歐盟II以上標準,實現節油、減少尾氣排放、降噪、使用潔淨燃料及可回收零部件基礎上,初步形成以轎車、商用車、改裝車、微型車、農用車、叉車、挖掘機、拖拉機為主體,零部件配套產業較為發達,在國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綠色車輛產業體系。
…………。
(四)加強重點流域和地域的污染防治
1.繼續加強淮河、巢湖流域污染防治。加強工業污染防治,鞏固工業企業達標排放成果。加快淮河、巢湖流域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建設,流域各市、縣實施截污、減排、引水、節流、生態等有效措施,對污染嚴重的製漿、釀造、製革等行業實行關小上大,有效控制入河入湖污染物總量。加大禁磷力度,推廣有機肥和沼氣能源,促進土壤肥力再生,控制面源污染。到2007年,淮河流域幹流水質COD要達到地表水III類標準,主要一級支流COD要達到地表水Ⅳ標準;巢湖水體和主要支流高錳酸鹽指數達到地表水III類標準,遏制湖體水質富營養化加重趨勢。
…………。
(五)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1.構築綠色生態屏障。進行生態公益林、兼用林、商品林功能劃分和分類管理。在山區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採取自然封育為主、人工造林為輔,恢復天然植被,退耕還林,有計畫地改造純林為混交林,增加天然林面積。恢復和保護山區、庫區森林植被,禁止採伐森林,毀壞植被。加強自然保護區的建設,重點建設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建20個左右省級和一批市級自然保護區,使自然保護區面積占全省國土面積的5.1%。
…………。
(六)建設城鄉生態家園
1.加強城市生態建設。加快合肥現代化大城市生態基礎工程建設,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功能區域均衡發展,提高城市首位度;加快馬鞍山、蕪湖、銅陵、池州、安慶等皖江城鎮群建設;加快發展以阜陽、毫州為重點,以鐵路和高速公路為紐帶的皖西北城鎮群;以蚌埠、宿州、淮北、淮南、滁州為重點的京滬鐵路城鎮帶;以及黃山為中心的皖南生態旅遊城鎮群的建設。重視保護市區土地、湖泊、河流及水系、文化遺產和古樹名木,提高城鎮文化品位。把建設生態經濟城鎮作為生態省建設總體布局的核心,重點規劃建設合肥森林生態城市、馬鞍山山水園林城市和黃山旅遊生態城市。到2007年初步形成全省功能明確、各具特色的生態城鎮體系雛形。
…………。
(七)完善生態省建設法規政策體系
1.加快生態省建設建章立制步伐。研究制定一批地方法規和規章,重點制定生態省建設、發展循環經濟、清潔生產、飲用水水源保護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使生態省建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制定《生態省建設目標責任制及責任追究制管理辦法》,把本《綱要》中的目標任務分解到相關責任單位,每年底由責任單位向省政府專門報告;生態省建設領導小組分年度檢查全省目標任務落實情況,編制生態省建設年度報告白皮書;制定《安徽生態省建設先進單位和個人獎勵辦法》。
2.加強生態省建設執法檢查。嚴厲打擊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及時組織執法檢查組,開展生態省建設執法檢查。開展清理整頓不法排污企業專項活動,遏制污染反彈,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分子,下氣力解決一批矛盾突出、民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問題。
(八)推進生態省重大項目建設
1.本建成一批重大項目。重點建設糧油深加工基地、現代中藥產業化基地、退耕還林、長江淮河防護林工程、淮河巢湖治理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綠色通道工程、生態家園富民工程,生態旅遊功能區建設及地質公園保護開發工程、沿江二氧化硫控制區污染治理、黃山和九華山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生態社區和城鎮工程、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工程,建成部分礦區塌陷區生態恢復工程和一批循環經濟示範工業園區、綠色安全農業示範工程、綠色產品開發和有機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基本建成阜陽和亳州黃牛系列開發項目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