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

2006年12月22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2006〕119號印發《安徽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該《綱要》分“十五”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成就、“十一五”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主要任務、政策措施5部分。

主要任務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拓寬增收渠道,促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農村社會事業建設,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提高貧困人口生活水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徽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
  • 印發機關:安徽省人民政府
  • 文號:皖政〔2006〕119號
  • 印發時間:2006年12月22日
檔案通知,規劃綱要,

檔案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安徽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皖政〔2006〕119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安徽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規劃綱要

安徽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
根據《安徽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結合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實際,制定《安徽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
一、“十五”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時期是安徽對“三農”投入大幅度增加、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農村改革不斷深化的時期,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逐步最佳化,農民收入不斷提高,農村公共事業建設步伐明顯加快,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
(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科技興農步伐加快,每年推廣農業新品種100多個,推廣先進適用技術2億多畝次,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3984萬千瓦,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2005年,全省糧、棉、油、肉蛋奶、水產品等總產量分別達到2605.3萬噸、31.1萬噸、270.7萬噸、516.0萬噸和177.6萬噸,比“九五”末期的2000年增長5.4%、13.1%、-5.1%、26.1%和11.1%,分別位居全國第6、第6、第3、第8和第9位,水產品中淡水產品總量位居全國第4位。
(二)農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主要農產品優質率明顯提高。2005年,全省優質專用小麥面積80萬公頃,優質率達40.2%;優質水稻面積117萬公頃,優質率達50.5%;雙低油菜93萬公頃,占全省油菜面積的91%。畜牧規模化養殖比重達25%,豬、牛、羊、禽良種率分別達85%、82%、75%和86%;優質水產品養殖面積23萬公頃,名優水產品占28.4%;畜牧、漁業產值分別占農業總產值33.2%和9.9%。經濟林種植面積達到74萬公頃。隨著全省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的實施,以專用小麥、水稻、棉花、“雙低”油菜、茶葉、花生、蔬菜、豬牛羊禽肉、蜂產品、水產品10大優勢農產品為主的21個優勢農產品區域規模化生產的框架基本形成。
(三)農業產業化經營不斷推進。制定了農業產業化10大主導產業規劃,組織實施了“121強龍工程”,大力培育龍頭企業。全省農業產業化國家級龍頭企業已發展到20家,省級龍頭企業155家,其中,年行銷收入超10億元的龍頭企業6家,超5億元的14家,超億元的110家。全省龍頭企業建立生產基地267萬公頃,訂單農業214萬公頃,其中糧食訂單140萬公頃以上,帶動農戶580萬戶,戶均增收950多元。
(四)農村二、三產業加快發展。鄉鎮企業、小城鎮和農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全省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農村第一產業比重不斷下降,二、三產業比重逐步上升。2005年,全省鄉鎮企業增加值達1084億元,比2000年增長58%。隨著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農村非農勞動力占農村總勞力的比重從2000年的28%提高到2005年的40%。在城鄉結構上,農民非農化步伐進一步加快,全省城鎮化率由2000年的28%提高到2005年的35.5%,年均提高1.5個百分點。
(五)農村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全面完成了長江乾堤除險加固,新一輪治淮工程全面展開,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等工程建設步伐加快。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優質糧食產業工程、農業綜合開發等重點農業工程穩步推進。退耕還林、長江防護林、水土保持等林業生態重點工程全面展開,5年裡,全省完成營造林10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24%提高到26%,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00平方公里。農村“六小工程”全面啟動,解決了212萬農村人口飲水困難和飲水不安全問題,新改建農村公路3.4萬公里,新增節水灌溉面積6.8萬公頃,新增農村戶用沼氣約20萬戶。農村社會事業持續推進,九年制義務教育基本普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積極開展,近80%的鄉鎮衛生院得到了不同程度改造,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由行政村延伸到自然村。氣象服務農業水平及防災減災能力得到提高。
(六)農民收入較快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0年的1934.6元上升到2005年的2641元,增加了706.4元,年均增速達6.4%,成功走出“九五”後3年的低增長困境。5年間,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在人均純收入中所占比重由67.1%下降到56.8%,工資性收入所占比重由28.3%上升到38.2%,工資性收入特別是外出務工收入持續增長,成為農民增收的最大亮點。2005年,工資性收入對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貢獻率達到88.6%,比2001年增加了15.1個百分點,外出務工收入約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4。扶貧開發取得新進展,全省農村貧困人口從500萬人減少到383萬人。
(七)農村改革邁出重要步伐。稅費改革全面展開,全部免徵農業稅,取消特產稅,減少和規範了涉農收費,農民負擔明顯減輕。實行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加強了對農業和農民的支持與保護。糧棉流通體制改革穩步推進,糧食購銷市場化和經營主體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林權制度改革穩步開展,林木資產流轉不斷完善。農村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對農村的信貸投入逐年增加。土地徵用制度改革提上日程,征地補償和安置辦法不斷完善。城鄉勞動力市場的制度性分割開始打破,農民外出務工環境明顯改善。
二、“十一五”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
“十一五”時期是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跨越式發展、實現奮力崛起的重要時期,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時期,農村經濟發展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也存在嚴峻挑戰。
(一)農村經濟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
1.政策環境優勢明顯。我國總體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中央提出了統籌城鄉發展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重大戰略思想,不斷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在農業和農村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我省將得到更多的支持。
2.農村經濟發展條件良好。東部地區產業正加速向內地轉移,我省地處“長三角”腹地,農業資源豐富,有利於承接東部轉移和搶占東部市場;我省國民經濟進入重要戰略機遇期,人均GDP已超過1000美元,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大幅提高,有利於加快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拓展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空間;我省財政收入快速增長,不斷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農業和農村經濟長足發展,為進一步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3.各項改革不斷深化。隨著農村綜合改革的不斷深化,農村經濟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為農村經濟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二)農村經濟發展仍處在艱難的爬坡階段。農業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抗災能力不強,農業穩定性差,主要農產品總產量豐歉起伏大;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層次較低,種植業比重偏大,高效經濟作物比重較小,二、三產業發展滯後,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帶動力弱,農民組織化程度低;農業效益不高,多數農產品經濟效益都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農民收入水平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與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仍在擴大,建立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仍面臨不少困難;農業科技水平不高,增長方式粗放,勞動力素質總體偏低,資金供求矛盾突出,影響農業的競爭力和現代化進程;植物病蟲害、動物疫病、農業污染等對農業生產及農產品質量安全構成威脅;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滯後,與農村社會全面進步的要求不相適應;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沒有完全形成,深化農村改革的任務還很重。
三、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農村生產力為中心,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加強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為保障,以發展現代農業和農村公共事業為重點,以科技進步和深化農村改革為動力,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進一步改善農民生產和生活條件,加快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二)發展目標。
1.主要農產品產量穩定增長。糧食總產穩定在2750萬噸左右,棉花總產達到40萬噸,油料總產達到330萬噸,肉蛋奶總產達到620萬噸,水產品總產達到210萬噸。
2.農村產業結構提升最佳化。養殖業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達到50%以上,主要農產品優質率達到60%左右,基本實現農產品無公害生產,經認證的綠色、有機農產品的比重進一步提高。農村二、三產業加快發展,農村非農勞動力占農村總勞力比重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人數每年增加60萬。
3.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發展。產業化龍頭企業快速增加,實現年銷售收入超50億元的1家,超20億元的5家,超10億元的15家,50%以上的農戶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農產品加工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例力爭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4.生態環境建設進一步加強。全省有林地達到390萬公頃,林木蓄積量達到2億立方米,林木覆蓋率達到33.3%,森林覆蓋率達到28.6%;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500平方公里,生態修復面積2000平方公里;新增自然保護區面積44萬公頃。
5.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7%以上,力爭至“十一五”末達到3800元。
6.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全省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341萬公頃;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4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60%以上;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5萬公里;解決813.3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農村戶用沼氣普及率達到26%;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保持在99%以上,全面實施“兩免一補”(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對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免費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達到80%;掃除鄉鎮宣傳文化機構空白點。
7.扶貧開發加快推進。基本解決現有農村絕對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按現行貧困標準,全省貧困發生率降至5%以下。
四、主要任務
(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轉變農業增長方式。
加快科技興農步伐,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促進資源的節約和綜合利用,全面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1.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把抓好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舉措。一是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業生產標準體系,積極引進適用的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認真制定我省不同產地、不同條件下各類農產品的生產標準,逐步建立由農業投入品標準、農產品質量標準以及配套支撐標準構成的農業標準化生產體系。二是推動無公害食品行動計畫的實施。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三位一體,整體推進”的要求,切實加強農業“三品”認證管理工作,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全民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積極開展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示範區、示範縣建設。三是加強農產品質量認證和安全檢測。分層次、分區域、分品種建立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擬定標準,規範行為,突出產地環境監控、投入品質量監管、生產技術規程及市場準入控制等關鍵環節,建立起運轉高效、反應迅速、檢測準確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
2.進一步最佳化農業結構。以市場為導向,以氣候、土質、地域環境為依據,以科技為依託,提高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區域化、集約化水平,使農業結構在深度和廣度上得到調整最佳化。一是穩定發展糧食生產。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切實保護好基本農田。認真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和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項目,開展小麥高產攻關和水稻產業提升行動,使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單產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完善糧食主產縣獎勵政策,穩定糧食直接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二是大力發展畜牧業。以“畜牧富民工程”為載體,加快生產方式轉變,推進養殖小區和規模建設。深化畜牧業結構調整,穩定發展生豬、禽蛋生產,加快發展牛羊肉和優質禽肉生產,大力發展奶業和蜂業。加強動物疫病防治,促進畜產品安全生產。突出發展畜牧產業化,加快畜產品加工業發展。三是積極發展水產業。以“漁業富民工程”為載體,重點抓好特種名優魚種生產。加快發展水產品加工,推進漁業產業化。全面推進養殖證制度,保護好漁業資源,加強名優水產品品牌推介和市場行銷工作。四是加快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著力推進《安徽省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的實施,加快建立21個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引導優勢農產品向優勢區域發展,提高農產品優質化水平,帶動農產品區域市場和優勢產業的發展。
3.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深化農業科學技術研究和推廣機構改革,逐步建立面向生產實際、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趨勢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推廣體系。支持建設一批重點農業科研基地、實驗室、工程中心和示範園區。加快農業品種更新,使水稻、小麥等主要糧食品種優質率達到55%以上。抓好農業科技進村入戶工程實施,充分發揮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和農業院校的作用,鼓勵科技人員深入第一線。以示範點、示範戶、示範片建設為依託,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十一五”時期,力爭使農業科技貢獻率從47%提高到52%。加強對農民的教育和培訓,抓好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力爭使全省鄉村科技人員總量、農民專業職稱資格證書獲得者、致富帶頭人以及農民企業家及行銷能人分別達到10萬人以上,有一技之長的農民達到300萬人,“綠色證書”獲得者達到150萬人。
4.提高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認真實施“農機富民工程”,加強先進適用農機具的研製、示範和推廣,不斷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到2010年,全省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5000萬千瓦;小麥、水稻、玉米和油菜等作物生產農機化水平分別達到95%、60%和30%;培育1000個新型農機化服務組織。推進農用工業技術進步,為農業生產提供優質投入品。按照複合化、高效化、緩釋性、可控性的要求發展高濃度肥料和復混肥料,開發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新品種,研製高強度、易清除、可降解地膜。穩步發展設施農業。
5.加快發展循環農業。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大力開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農業技術。重點推廣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相關產業連結技術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積極推廣以沼氣為紐帶、種養業相互促進的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實現人畜糞便、農作物秸稈、有機生活垃圾等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鼓勵生產和使用節電、節油農業機械和農產品加工設備。加強水資源節約循環利用,提高農業用水效率,“十一五”時期,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從0.45提高到0.5。認真做好林木、秸稈等生物質能源培育和轉化利用試點工作。積極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推進土地復墾,引導農村節約和集約用地。
(二)拓寬增收渠道,促進農民收入較快增長。
按照“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城鄉統籌方略,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努力建立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的長效機制。
1.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大力推進糧食和畜牧產業化經營,延伸產業鏈條,拓展增收空間。適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需要,積極發展優質農產品、特色農產品、專用農產品和園藝產品,推進“一村一品”,努力提高農業效益。開發農業新功能,積極發展休閒農業、觀光農業和旅遊農業,建設好“農家樂”旅遊示範點。合理利用荒山、荒坡、荒灘、荒水和草地等各種農業自然資源,採取承包、租賃、拍賣等形式,發展多種經營。
2.創新鄉鎮企業發展模式。運用市場機制,努力解決鄉鎮企業技術裝備水平不高、布局分散、產權不清晰等問題,充分發揮鄉鎮企業在吸納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壯大縣域經濟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技術創新,推廣新工藝、新能源、新材料,淘汰落後工藝、技術和設備,提高鄉鎮企業技術裝備水平。加大對規模以上鄉鎮企業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促進產品更新換代和產業最佳化升級。降低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集中的門檻,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業集聚和產業基地成長。推進鄉鎮企業機制創新,明晰產權,鼓勵有條件的鄉鎮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3.加快發展農村二、三產業。積極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發揮勞動力和自然資源豐富的優勢,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加工型產業,特別是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扶持一批重點加工企業。積極發展為城市大企業配套的“小而專、小而特、小而精”企業,把城市適合在農村發展的加工業轉移到農村。同時,積極改善投資環境,吸引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切實轉變農村工業增長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高度重視農村第三產業特別是服務業的發展,重點建設好一批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一批中型區域型農產品交易中心,加快發展現代物流、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方式,積極扶持交通運輸、餐飲、旅館等服務業的發展。
4.繁榮小城鎮經濟。加快縣城和重點中心鎮建設,推進縣域經濟發展。重點建設一批小城鎮經濟綜合開發示範鎮,大力發展園區經濟,示範帶動全省小城鎮培育壯大主導產業。把小城鎮經濟發展同調整鄉鎮企業結構布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小城鎮對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吸納能力,逐步形成產業發展、人口集聚、市場擴大的良性互動機制。逐步加大各級財政對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小城鎮供水、供電、道路、通信等公用基礎設施建設,同時,積極穩妥地推進小城鎮戶籍、土地、財稅等制度改革,改善經濟發展的軟硬環境。
5.大力發展勞務經濟。進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種針對務工農民流動和進城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限制,保障務工農民的合法權益。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建立和完善勞務開發的培訓體系,積極開展針對性強、實用性廣、形式多樣的職業技能培訓,逐步形成“先培訓、後就業”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制度。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實施規模,力爭培訓農民120萬人以上。進一步拓寬勞務輸出渠道,鞏固、擴大東部沿海地區以及中部大中城市市場份額,加強與西部及東北老工業基地省份的勞務合作。通過開展對外工程承包、勞務承包以及境外辦企業等形式,擴大境外勞務輸出規模。加強跨地區就業管理服務,為外出務工農民免費提供法律政策諮詢、就業信息、就業指導和職業介紹。發展多種形式的勞務中介組織、勞務輸出公司,大力培育和規範勞務經紀人隊伍。鼓勵和扶持外出勞務人員回鄉創業。
(三)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認真落實中央提出的把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重點轉向農村的重大戰略決策,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築堅實的物質基礎。
1.加強水利建設。重點加強重大水利工程建設,不斷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提高農業抗災能力。一是提高淮河、長江防洪保障能力。完成淮河幹流上中遊河道整治、堤防加固和行蓄洪區安全建設,以及白蓮崖水庫、渦河與沙潁河近期治理、湖窪及支流治理等治淮骨幹工程建設。實施好治淮“新三項”和淮水北調工程。繼續實施安慶、銅陵、蕪裕、馬鞍山等長江重點河段整治,積極實施長江幹流崩岸治理,逐步實施水陽江、青弋江、漳河、滁河、皖河、巢湖、菜子湖等主要支流、湖泊的重點防洪工程。二是加快大型灌區體系建設。繼續加快淠史杭、駟馬山等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更新改造。三是實施大型排澇泵站更新改造。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備、高效運行、管理先進”原則,對全省40處大型泵站進行更新改造,力爭使沿江萬畝以上圩區排澇標準達到10年一遇,沿淮重點低洼地排澇標準達到5年一遇以上。四是加快重點水庫除險加固。以確保水庫安全和完善水庫功能為目標,完成梅山等大型水庫除險加固,全面開展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積極開展重點小型水庫加固改造。五是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建立起以政府補助專項資金為引導,農民出資出勞為主體和社會力量參與的多元化、多層次投入新機制,保障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穩步發展。
2.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抓好農民最關心、最急需的飲水、道路和能源等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在鞏固人畜飲水解困成果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投入,組織實施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二是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實施“村村通油(水泥)路”工程,5年內力爭改造和新建農村公路6萬公里,建設鄉鎮客運站1000個,農村客運候車點1萬個。加快建立規範、有效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逐步推行管養分離、事企分開,基本實現“有路必養”。三是加強農村能源建設。加快以沼氣池、改圈、改廁、改廚為基本內容的農村戶用沼氣普及工程建設,支持規模化畜禽養殖場開展大中型沼氣工程建設。同時,在適宜地區積極發展秸稈氣化、太陽能、風能等適合農村特點的清潔生活能源。
3.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把加快林業發展放在生態建設中的重要地位。重點建設長江、淮河和巢湖流域生態防護林、退耕還林和封山育林、平原綠化和防沙治沙、綠色長廊等重點林業工程,5年內使全省平原地區、丘陵地區和山區村莊綠化覆蓋率分別從55%、35%和23%提高到60%、45%和25%以上。加強林木種苗生產和服務管理,提高種苗生產能力。繼續強化林地保護管理和採伐限額管理,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力度。加強一、二級重點火險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安徽林業“百千萬”增綠增效示範項目,加強生態經濟示範基地建設。積極爭取實施黃山松材線蟲病三道防線建設項目。加強沿江和沿淮濕地、皖南和皖西水源涵養區、國家和省級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重要生態功能區建設和保護。組織實施“百鎮千村萬戶生態示範工程”和“農村小康環保行動計畫”,開展土壤現狀調查及污染防治專項工作。加強水土保持工作,推進江淮分水嶺地區綜合治理開發。
4.加強村鎮規劃和人居環境整治。編制完善鄉鎮規劃,5年內完成所有行政村村莊規劃編制工作。加快修訂完善國有農場規劃。加強對宅基地建設的規劃和管理,免費向農戶提供具有多種特色的新農村房屋設計圖紙。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地推進村莊整治工作,最佳化房舍布局,清理拆除閒置、廢棄及私搭亂建的房屋,硬化村內道路,加強溝渠治理,解決好住宅與畜禽圈舍混雜問題,搞好農村污水、垃圾治理和改廁工作,改善農村環境衛生和村容村貌,完善村莊功能。
(四)加快農村社會事業建設,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加強農村公共服務,增加對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的投入,提高廣大農民生活質量和綜合素質,實現城市和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1.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事業。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積極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經費投入保障新機制改革。普及和鞏固農村九年制義務教育,2007年全面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對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繼續提供免費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不斷完善農村中國小布局規劃,實施好農村中國小校舍維修改造、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進一步改善農村中國小辦學條件。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使全省一半以上的農村教師得到專業培訓,優先補充農村學校師資,實行城市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交流制度。積極發展農村中國小遠程教育。
2.積極發展農村衛生事業。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基本覆蓋全省農民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保障農民人人享受基本醫療服務和初級衛生保健。完善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路,增強縣級綜合醫院、中心鄉鎮衛生院服務技術和能力,建立城市醫院與鄉鎮衛生院結對幫扶制度。強化以鄉鎮衛生院為重點的農村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地方病、傳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繼續實施農村部分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建立農村獨生子女家庭合作醫療補助制度。以縣、鄉計畫生育技術服務站為重點,建設以縣服務站為龍頭、中心鄉鎮服務站為骨幹、流動服務車為紐帶的農村計畫生育服務體系。
3.繁榮農村文化體育事業。繼續加強縣文化館、圖書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扶持民營文藝表演團體發展。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和農村電影“2131”工程,全面實現20戶以上的自然村通廣播電視,進一步活躍農村電影放映市場。加快“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鼓勵農民興辦文化產業,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繼續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加強鄉村體育設施建設,為農村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創造條件。
4.繼續發展農村社會保障事業。逐步加大財政對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的投入。推進個人養老儲蓄,弘揚家庭養老傳統。建立與農村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有條件的地區和群體可先行納入社會養老保險體系。認真落實軍烈屬優撫政策和各項救災救濟政策。保障農村困難民眾的基本生活,積極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進一步完善農村五保戶供養、特困戶救助、災民補助等社會救助體系。
(五)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提高貧困人口生活水平。
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以增加貧困農民收入、減少貧困人口為目標,增強貧困民眾自我脫貧和可持續脫貧的能力,加快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步伐。
1.實施“整村推進”工程。繼續在國家和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實施“整村推進”工程,根據扶貧資金規模,每年實施500個重點村;同時,進一步兼顧非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特別是其中重點貧困村的扶貧開發。按照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要求,以重點村為單元整合各方面的資金,進行配套投入,提高投資效益。
2.實施勞動力資源開發工程。加大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培訓力度,以貧困家庭初、高中應屆畢業生為主要對象,力爭培訓轉移貧困地區勞動力25萬人。通過勞動力轉移培訓,提高貧困人口轉移就業能力,穩定增加貧困農民非農收入,力爭實現“培訓一人、輸出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的目標。
3.實施產業化帶動工程。著力抓好產業化扶貧工作,力爭5年安排扶貧貼息貸款15億元,支持貧困地區區域性支柱產業發展,重點扶持扶貧龍頭企業和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一批優質高效農產品基地,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積極推廣小額信貸扶貧模式,擴大財政貼息資金規模,力爭5年安排小額貼息貸款1.2億元,幫助2萬戶貧困農民生產適銷對路的農副產品。
4.實施通達、片區綜合治理和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加強貧困地區農田水利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實施連片綜合開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鞏固溫飽成果。重點建設鄉村道路,基本實現中心居民點的道路晴雨通車。新建和改建道路1.1萬公里,改善4000個左右行政村的通行條件。提高安全飲用水覆蓋面,解決50萬人安全飲水問題。實施易地扶貧搬遷,結合新農村建設,移民搬遷和改造草危房8000戶。
5.實施扶貧助學助醫工程。實施扶貧助學工程,在實施“兩免一補”政策的基礎上,資助貧困家庭子女高中和大學階段就讀費用,防止因學返貧,遏制貧困代際傳遞。大力開展城市醫療衛生單位下鄉扶貧工作,用財政扶貧資金代特困農民繳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金,建立貧困人口大病救助基金。
6.實施扶貧帶頭人工程。把重點村基層組織建設作為扶貧開發的基礎性工程,納入扶貧開發工作綜合評價考核內容。繼續選派優秀年輕黨員幹部到村任職,認真解決農村基層組織在服務“三農”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積極發展貧困地區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各類扶貧協會,培養扶持脫貧致富能手,提高貧困農民組織化程度和參與市場競爭能力。
7.實施扶貧濟困工程。繼續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和機關、企事業單位聯繫扶貧工作重點縣、重點鄉(鎮)、村制度。加強對口支援工作,組織動員更多社會資源投入扶貧濟困。探索民間組織、民營企業和廣大公民參與扶貧濟困的機制和方法,積極爭取外國政府、非政府組織等國外資金扶貧濟困。幫助貧困村建立“扶貧互助基金”,扶持農民發展生產。
五、政策措施
(一)拓寬投資渠道,加大農業和農村建設投入。
認真落實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切實加強對農業和農村的支持與保護,建立多層次、多形式、多元化的農業投入機制。積極開展農村重點項目前期工作,努力爭取和落實中央投資。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各級財政支農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進一步調整最佳化政府支農投資結構,在繼續建設好水利和生態環境等大中型項目的同時,將投資向能夠直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項目傾斜。創新政府支農投資方式,建立政府直接投資、資本金投入、投資補貼等多種投資方式,充分發揮財政對農業投入的導向和啟動作用。整合政府支農投資,建立以規劃定項目、以項目定投資的政府支農投資管理制度,提高投資效率。擴大信貸支農投入,堅持農村信用社主要服務“三農”的投資方向,加大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支農力度,鼓勵商業銀行為農業和農村發展服務。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外資投入農業。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工商資本開發農業。進一步完善“一事一議”制度,引導廣大農民建設家園。
(二)深化農村改革,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穩定並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和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在有條件的地方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對被征地農民的合理補償機制。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完善主產區與主銷區糧食經營合作關係。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加快鄉鎮機構改革,創新鄉鎮事業單位運行機制,紮實穩妥地精簡機構和人員。深化義務教育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各級政府責任明確、財政分級投入、經費穩定增長、管理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完善“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和“鄉財縣管”改革,規範縣鄉財政行為,完善財政補貼農民資金管理和支付方式。轉變鄉鎮政府職能,建立農村基層管理新體制、公共產品供給新機制和“三農”社會化服務新體系,改進農村工作考核評價辦法。加快農村金融改革,構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產權明晰、監管有力的農村金融體系。穩妥推進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鞏固和發展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成果。支持在縣域內設立多種所有制社區金融機構,培育小額信貸組織,發展農戶資金互助組織。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發揮用水戶協會作用。加快國有農場、林場等改革。
(三)培育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以省政府確定的10大農業產業化主導產業為重點,加快專項規劃的實施。突出抓好龍頭企業建設,強力推進“121強龍工程”,在資金投向、推介上市、債券發行、工商管理、稅收減免等方面對龍頭企業優先優惠,重點扶持一批競爭力和帶動力較強的龍頭企業。鼓勵龍頭企業自辦科研機構或出資參與科研開發項目。著力培育基礎較好的加工型龍頭企業,引導有實力的工商企業介入農業開發,利用其資金、技術優勢,從事農副產品加工。以龍頭企業為主體,努力開拓農產品的國際、國內市場,積極開展農產品展銷活動,實施好農產品進超市工程,擴大皖優農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加強農產品品牌的培育和管理工作。積極培植龍頭企業帶動型、服務組織帶動型、專業市場帶動型等多種產業化運行模式,在各類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建立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運行機制。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探索農民用土地、產品、資金、技術等入股,採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種形式,與龍頭企業形成緊密型的利益共同體。
(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
積極推進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試點工作,制定配套的扶持政策。按照“政府引導、農民自願、因地制宜、多元創辦”的思路,圍繞主導產業和優勢產品,引導各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大戶、經營大戶、致富帶頭人和農業科研技術人員,積極領辦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並引導他們進一步明晰產權,健全制度,完善機制,增強活力,積極參與市場競爭,打破區域、行業和所有制界線,實現更大範圍和更高層次上的聯合與合作。重點培育200家省級示範性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爭取5年內使全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總量翻一番。加快農產品行業協會建設,對現有糧、油、棉、果、菜等協會進一步完善和規範,加快建立農業產業化10大主導產業省級行業協會,充分發揮協會對行業發展協調、政策建議、市場開拓等方面的作用。
(五)推進全民創業行動,增強農村經濟發展活力。
把最佳化環境作為基礎工程,取消一切限制農民創業的政策規定,革除一切束縛農民創業的體制弊端,激發農民自主創業的潛能,為農村各類人才的脫穎而出和施展才幹提供廣闊的舞台和空間。進一步清理和取消限制農村個私經濟發展的有關政策和措施,依法放寬涉農企業市場準入條件。簡化農村個體工商戶登記手續,對農村經紀人實行“低門檻準入”政策。廣泛動員農民民眾不拘形式、不拘規模,爭創殷實家業,著力營造鼓勵創業的輿論環境。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股份合作制改造,妥善解決債務問題,不斷增強其服務功能。
(六)加強農村經濟巨觀調控,提高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
各涉農部門都要加強對農業和農村經濟運行情況的監測和預警,及時提出調控的方向和力度。要充分發揮經濟槓桿的作用,綜合運用各種調控手段,確保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逐步提高、農村經濟加快發展和農民收入持續增長,避免出現大的起伏波動。增強政府調控糧食市場的責任和能力,加強對糧食市場的監管,搞好動態監測。整頓農資市場秩序,控制農資價格過快上漲,減緩農業成本上升趨勢。適應形勢發展需要,制定和完善相關應急預案,建立農村重大突發事件信息報告、新聞發布和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制度,建立預警機制,不斷增強動物疫情、植物病蟲害、有害生物及外來生物入侵、森林火災、農業環境污染、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村安全生產事故、假劣農資坑農害農等重大突發事件的應對處置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