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淮城市群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

2006年12月3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2006〕112號印發《沿淮城市群“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該《綱要》分發展基礎及環境;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發展目標;發展重點和主要任務;政策措施4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沿淮城市群“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
  • 印發機關:安徽省人民政府
  • 文號:皖政〔2006〕112號
  • 印發時間:2006年12月31日
檔案通知,規劃綱要,

檔案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沿淮城市群“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的通知
皖政〔2006〕112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沿淮城市群“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規劃綱要

沿淮城市群“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
沿淮城市群包括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陽淮南6個市和六安市霍邱縣壽縣,國土面積約占全省的1/3,總人口約占全省的一半。加快沿淮城市群發展對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中央促進中部崛起的決策部署,加快推進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實現奮力崛起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章發展基礎及環境
第一節基礎條件
1.資源優勢明顯。沿淮城市群農業耕地占全省的2/3以上,是全省耕地最多、利用率最高、旱地比重最大的旱作農業區,也是我國重要的糧、棉、豆、肉、毛、皮和中藥材等農產品生產基地。沿淮城市群礦產資源豐富,分布著我國東部和南部地區煤炭資源最好、儲量最大的整裝煤田。目前已探明煤炭保有儲量279.1億噸,占全省煤炭儲量的99.4%,居華東地區之首。霍邱鐵礦已探明儲量16.1億噸,位居華東第一,被列為全國大型鐵礦基地。已探明的其他礦產資源有金、銀、銅、瑩石、雲母等。沿淮城市群農村勞動力資源豐富,鄉村適齡勞動人1256.41萬人,占全省的44.55%。
2.經濟實力不斷增強。2005年,沿淮城市群生產總值1786億元,“十五”時期年均增長8.2%,其中“兩淮一蚌”年均增長10.8%,高於全省約1個百分點。財政總收入157.9億元,其中“兩淮一蚌”財政收入占65.4%。骨幹企業發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一批以四大煤炭集團、五大電力企業、豐原生物化工、淮化綜合煤化工、淮北紡織、亳州中藥材加工、阜陽肉類加工等為代表的大中型龍頭企業集團。
3.基礎設施建設和基礎產業發展取得新進展。“十五”期間,沿淮城市群每年新增原煤生產能力1200萬噸以上,開工建設規模近5500萬噸/年左右。電力裝備水平顯著提高,裝機規模達600萬千瓦。綜合交通網路正在加速形成,基礎設施顯著改善。
4.對外開放水平顯著提高。“十五”期間,沿淮城市群進出口貿易總額和直接利用外資年均分別增長19.1%和50.7%,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五年累計進出口總額22.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億美元。招商引資和對外貿易已成為新的經濟成長點。
第二節發展環境
1.國家促進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將推動經濟快速發展。沿淮城市群承東啟西、貫穿南北,區位優勢明顯,具有開拓大市場和發展大流通的優越條件。在促進中部崛起的過程中,沿淮城市群的煤炭、電力、重化工、生物化工、農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面臨難得的機遇。
2.產業轉移為跨越式發展增添新動力。隨著全省和沿淮綜合交通輸網路的形成和完善,沿淮城市群資源、區位、勞動力等優勢將進一步顯現。同時,我省東向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為沿淮城市群加速融入長三角和淮海經濟圈提供了契機,為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創造了條件。
3.“861”行動計畫實施將帶動有關支柱產業發展壯大。沿淮城市群資源豐富,能源、化工、農產品加工產業基礎較好。“861”行動計畫的深入推進,為能源產業基地、化工產業基地、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建設提供了契機。
加快沿淮城市群建設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經濟總量小,產業結構層次不高;民間資本、外資企業少,高素質人才缺乏;工業基礎薄弱,工業化水平和經濟外向度低;“三農”問題比較突出;水資源不足和生態環境惡化等。
第二章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發展目標
第一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實施東向發展、工業強市(縣)戰略,以“開發沿淮,促進安徽奮力崛起”為目標,以“兩淮一蚌”沿淮城市為頭,以大基地、大項目、大投資為重點,以加速重化工業發展和深入開展全民創業活動為抓手,構建具有比較優勢和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體系,逐步建成億噸煤炭基地、雙千萬千瓦火電基地、煤化工和精細化工基地、全國重要的農副產品深加工基地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基地,穩步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加強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全面改善城鄉居民生產生活,為安徽跨越式發展,實現奮力崛起做出積極貢獻。
第二節基本原則
東向發展。堅持東向發展戰略,努力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引進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推進產業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參與國內國際分工與合作。
大工業帶動。依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重點培育煤炭、火電、煤化工和精細化工、農副產品深加工等主導產業,形成中部地區頗具規模的產業基地。
統籌城鄉發展。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統籌城鄉發展。適度擴大城鎮規模,推進生產要素集聚,完善服務功能,增強城鎮綜合競爭力,提高就業水平,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進一步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和新農村建設,增強農業抗災能力。
堅持可持續發展。牢固樹立可持續發展理念,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創新發展模式,促進經濟成長方式根本轉變。調整產業布局和經濟結構,提高區域經濟的整體競爭力。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第三節發展目標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經濟總量顯著增加,綜合效益不斷提高;社會發展更加和諧,城鄉居民生活日益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左右,2010年達到3500億元左右,其中“兩淮一蚌”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5%以上,力爭超過1600億元。
經濟結構明顯最佳化。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鞏固,工業化進程加快,服務業比重顯著提高,民營經濟規模進一步壯大。產業集聚效應更加明顯,到2010年產業集群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0%;形成3~5個能夠參與國際產業分工、產值超過100億元的產業集群;5~10個具有較強國內競爭力、年產值超過50億元的產業集群。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
區域城鎮化水平迅速提升。“十一五”期間城鎮化率每年提高1.42個百分點,到2010年,城鎮化率超過37%。
社會事業穩步發展。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就業崗位大幅度增加,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有序推進,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城鄉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健全,醫療衛生狀況明顯改善,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 第三章發展重點和主要任務
第一節強力推進工業化進程
1.積極最佳化產業布局。
構建“兩淮一蚌”重化工業經濟帶。大力培育“兩淮一蚌”區域經濟成長極,把“兩淮一蚌”逐步建成為在沿淮城市群有帶動力、在淮海地區有競爭力的新興城市經濟圈。依託資源和技術優勢,推進煤電、煤化一體化,建設坑口電站,實施重大煤電、煤化工項目,開發煤化工下游系列產品;大力發展生物質經濟,重點建設工業酒精和燃料酒精、生物乙烯項目、L—乳酸大型生物化工項目。擴大生物醫藥、生物農藥以及其他生物發酵酸的產量,鞏固和擴大在國際市場的份額。繼續加快霍邱鐵礦開發利用步伐,努力將“兩淮一蚌”重化工業經濟帶建成我國最大規模之一的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和重化工城市群。
構建阜亳農副產品深加工及新興能源經濟帶。依託宿州、亳州、阜陽等地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大力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把阜亳經濟帶建設成為農副產品加工基地、新興能源基地、現代中藥基地和繅絲基地。
2.大力推進產業集聚。
---集成壯大煤電化一體化產業
依託大型煤、電、化企業,積極引進資金雄厚或具有技術優勢的戰略合作者,集成發展煤電化產業特別是煤化工產業。努力延長碳一化學產業、煤基燃料化工、煤基合成油產業鏈。推進煤化工業與煤炭、電力相結合,力爭實現煤、電、化一體化,延長產業鏈。推進原煤資源的簡單生產向煤炭產品的精深加工轉變。
繼續以清潔工藝技術改造合成氨生產線,以合成氨為龍頭髮展化肥和無機化工,形成煤一化肥一無機化工產業鏈。促進煤制甲醇和碳一化工相結合,進一步延伸到有機化工領域,形成碳一化工產業鏈。加快煤液化轉化為成品油,形成煤基合成燃料產業鏈。以煤制甲醇再轉化為烯烴,發展乙烯、丙烯的下游產品,形成甲醇制烯烴的產業鏈。開展焦化副產品焦油和苯的加工,逐漸形成焦油化工的產業鏈。
——重點培育四大主導性產業集群
發展煤電、煤化產業集群。在淮南、淮北、阜陽和宿州等地,重點推進坑口電廠、合成氨、甲醇、煤炭氣化液化、煤層氣等產業的發展。形成以成品煤、電力、有機化工等煤電化系列產品為重點的煤電化一體化的產業集群;加快億噸煤炭基地、雙千萬千瓦火電基地、大型煤化工和精細化工基地建設,重點推進顧橋、顧北等一批新煤礦,田集、鳳台、平圩等火電廠,以及煤化一鹽化一體化項目等一批煤化工系列項目。到2010年,力爭全區原煤生產能力達到1.5億噸,火電裝機規模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形成3000萬噸原煤的深加工能力。建成並投運淮北一馬鞍山一江蘇和淮南一皖南一浙江的500千伏東、西通道輸電工程,爭取基本建成淮南一皖南一浙北一上海的1000千伏特高壓輸電工程,基本建成煤化一鹽化一體化、煤制甲醇等一批重大工程。
形成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集群。在蚌埠、阜陽、亳州、宿州等地,積極發展生物質再生資源利用、畜產品加工、糧油及食品加工、飼料加工、果蔬貯藏保鮮及加工、林木板材加工等產業,利用小麥、玉米等經濟作物,拓展生化、食品深加工等產業,延伸產業鏈。重點發展生物質轉化和食品營養化、功能化、個性化精深加工產品。建立標準化的專用優質原料種植基地,形成原料、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集群。重點推進水果糧食及食品深加工等一批農產品深加工項目,到2010年,建成全國最大的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加工、最大的肉類及肉食品加工基地之一。
鞏固發展輕紡產業集群。紡織業。加快培育沿淮城市群乃至全省紡織行業新的經濟成長點和出口創匯基地,力爭在5~10年內,把沿淮紡織業發展成為全省一流、華東知名的紡織品生產和出口基地,形成以棉紡為特色,集研發、製造、貿易等為一體的紡織一印染一服裝一條龍紡織產業集群。造紙業。加快推進林紙一體化工程建設,集中力量發展中高檔捲菸紙、高檔文化紙、新聞紙、包裝紙和紙板等產品,開發新型建築、裝修裝潢材料和人造紙板等產品。釀酒業。鼓勵古井、雙輪、口子、皖酒、金種子等大型骨幹企業和優勢白酒企業發揮名酒優勢,繼續擴大市場份額;鼓勵開發名貴藥酒、保健酒,促進釀酒工業與中藥產業互動發展。到2010年,沿淮釀酒業銷售收入力爭達到100億元。
發展循環經濟產業集群。大力發展生物化工、煤化工、醇類燃料推廣和煤泥矸石、煤泥、秸稈垃圾廢棄物發電、煤層氣綜合利用、太陽能和風能利用等工程。以煤矸石和粉煤灰為原料,加速發展新型牆體材料和節能型建材,主要生產煤矸石磚、粉煤灰磚和砌塊、摻粉煤灰水泥等。依託上述資源,重點培育循環經濟型企業集群,實施能源、水的梯級利用和廢棄物的再利用,形成工業生態鏈網。開展電廠循環水、污水處理廠中水和礦井排水的綜合利用。
——大力扶持四大成長性產業集群
醫藥產業集群。以淮南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建設為依託,加快建設生物醫藥研發和生產基地。積極推進亳州現代中藥基地建設,到2010年,亳州市中藥產業產值達40億元,中藥材加工、飲片生產和中成藥生產企業達到100家。大力發展生物醫藥、化學藥物和天然藥物,加快發展中成藥,大力發展原料藥。到2010年,實現醫藥品種開發一批、生產一批、儲備一批的梯次結構,研發約20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醫藥新品種。
機械電子製造產業集群。重點實施天然氣壓縮機及加氣站集成、數控銑床等專用機械裝備項目;積極發展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建設濾清器、汽車空調電磁離合器、汽車安全玻璃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快推進煤礦機械加工項目建設;積極利用微電子、機電一體化等高新技術提升傳統設備,提高汽車裝備智慧型化和數位化水平。大力發展新型轎車軸承、高速鐵路軸承、低噪音軸承、電機軸承、冶金礦山用軸承等。以區內大型軸承企業為龍頭,重組一批軸承生產企業,推進集群化生產。到2010年,汽車零部件2010年,建成若干各具特色、具有較強集聚力、輻射力和競爭力的工業園區,園區產值達到1000億元。
第二節加強交通水利設施建設
1.建立健全綜合交通網路。
鐵路。建設合肥一淮南一蚌埠客運專線、北京一上海高速鐵路安徽段,建設阜陽一六安鐵路、宿州一淮安鐵路以及“兩淮”億噸煤炭基地運輸通道和礦區鐵路,建設阜陽和蚌埠鐵路樞紐。公路。建設亳州—阜陽—六安、合肥—淮南—阜陽、亳州—泗縣、淮南—蚌埠、阜陽—新蔡、淮南—滁州—南京等高速公路,加快徐州—明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建設高速公路縣城連結線工程和現有國省道、重要縣道新改建工程,以及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工程。水運。改善淮河乾、支流航道運輸條件,改造沙潁河、渦河、澮河航道,加快建設沙潁河太和、阜陽、潁上船閘,開工建設蚌埠複線船閘。積極推進蚌埠、淮南新港區建設。航空。建設空軍蚌埠機場民航站工程。管道。建設利辛至阜陽天然氣管道,規劃建設利辛至淮北、亳州、宿州等天然氣管線工程。
到2010年;沿淮城市群區域新、改建鐵路通車裡程590公里以上,新增礦區鐵路鋪軌里程35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通車裡程1204公里以上;淮河幹流及支流通航里程1506公里以上,港口吞吐能力增至2410萬噸以上;蚌埠機場開通若干條民航線路,阜陽機場民用航空業務明顯擴大;建成325公里以上的天然氣管線。
2.堅持不懈地開展水利建設。
——繼續加強淮河乾支流治理
加強淮河防洪體系建設。統籌安排堤防、樞紐、河湖疏浚和行蓄洪區建設,完善防汛通信指揮調度系統,確保沿淮城市群和重點地區的防洪安全。加快沙潁河治理、淮北大堤加固等治淮工程建設,提高淮河窪地防洪除澇標準,加快淮河重點平原窪地治理世行貸款項目前期工作。
加固堤防。重點加強淮河乾支流堤防建設和河道整治,以及其他重要堤防建設。完成淮河幹流及重要支流堤防的加高加固,使淮河重點堤防達到流域規劃標準。對淤積嚴重的河湖進行整治和疏浚,擴大行蓄洪能力。
建設控制性水利樞紐。加強淮河乾支流以供水為主的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合理確定防洪庫容和興利庫容,發揮其防洪和興利雙重效益。
確保行蓄洪區安全。加強沿淮行蓄洪區安全設施和蓄滯洪設施建設,重點提高行洪區的防洪標準。完善進洪泄洪、安全轉移道路、通訊等設施和標準圍堤工程,保障人民民眾生命安全和生產、生活穩定。繼續開展平垸行洪、退田還湖、移民建鎮工作。“十一五”末,行蓄洪區移民建房力爭超過10萬戶。
城市防洪。在做好城市防洪規劃基礎上,全面推動沿淮城市群特別是蚌埠和淮南的防洪排澇設施建設。以地方投資為主,結合淮河堤防加固進行防洪工程建設,逐步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興建水資源開發利用工程
積極推進引江濟淮前期工作,加快建成“淮水北調”臨渙管道工程,著力解決臨渙工業區水資源不足的問題,加快中線明渠引水前期工作。將“引淮濟阜”工程、淮河洪水資源利用工程納入全省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積極建設蓄水、引水、提水等骨幹水源工程和一批中小型蓄水工程。在地下水尚有一定開發潛力的地區,有計畫地建設地下水資源工程。重點保障城鄉生活和工業用水,提高重點缺水地區的供水和抗旱能力。充分利用礦井水,積極開展雨洪資源利用和人工增雨,擴大污水處理廠中水回用規模,多渠道開源,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十一五”期間,沿淮城市群新增供水能力15億立方米,其中城市新增供水能力10億立方米。
——注重農村水利建設
加大人畜飲水工程投入力度,因地制宜地修建小型微型水利工程,在有條件的地區修建集中供水工程,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困難。加強對現有灌區的配套工程建設和以節水為中心的技術改造。適當擴大灌溉面積,新增灌溉面積必須充分考慮節水措施。通過完善灌排設施,實行綜合治理,逐步對現有的中低產田進行改造,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水土資源的利用效率。
——確保防洪安全
進一步加強以淮河堤防為基礎,乾支流水庫、蓄滯洪區、河道整治相配套的防洪工程體系建設,把防洪工程建設的重點轉移到淮河行蓄洪區安全建設和湖窪地及支流治理上來。進一步加強洪水的風險管理,劃分淮河流域洪水風險等級,進行洪水風險程度評價,逐步從洪水風險分析向洪泛區風險管理轉變。最大限度地利用洪水資源,提高利用效率。“十一五”期間,淮河乾堤的,防洪能力達到100年一遇標準,重要支流防洪能力達到20年一遇標準,城市城區防洪能力達到50年一遇標準,建制鎮防洪能力達到20年一遇標準,農田防禦達到5年以上一遇標準。
第三節打造區域性物流中心
1.構建完善的現代物流體系。
充分發揮綜合交通和區位優勢,以“建設大市場、發展大貿易、搞活大流通”為目標,重點建設若干個專業特色濃、輻射區域廣、經營規模大、裝備水平高、服務功能全、年成交額大的大型物流園區(基地)和一批物流中心(專業市場)。到2010年,沿淮城市群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900億元,培育建設50個年交易額10億元以上的大型專業市場,努力把蚌埠、阜陽建設成為沿淮城市群及周邊地區的區域性物流中心,成為中部區域性現代商貿物流中心之一。
2.推進流通產業的現代化、多元化。
積極發展以連鎖經營、分銷、代理、配送、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為標誌的現代物流業,大力支持發展第三方物流。充分發揮交通運輸網路的作用,建立現代綜合交通運輸平台和網路信息平台。加快建設區域性客貨聯運中心,完善鐵路公路集疏運系統。積極開拓空海鐵聯運業務,不斷擴大運輸範圍。進一步增強現有國家糧食儲備庫、國家棉花儲備庫的功能,儘快建成糧食、棉花、石油和肉食品等重要的商品倉儲中轉基地和物流中心。
以重點優勢商貿流通企業為主體,加大資產重組力度,組建一批大型“龍頭”商貿企業集團,帶動一批中小商貿企業共同發展。到2010年,培育組建20家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跨地區跨行業發展、銷售收入5億元以上的大型物流企業集團。通過調整結構、盤活存量、制度創新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放開搞活中小商貿企業。大力發展民營商貿流通中介組織、農民運銷商,組建縣鄉農產品銷售公司和銷售協會,探索“政府+企業+中介”的流通模式。
第四節加快城鎮化和城鎮體系建設
1.加快城鎮化步伐。
著力培育皖北區域增長極。加快“兩淮一蚌”城市群發展,發揮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推進蚌埠—淮南和淮北—宿州經濟一體化建設,集約發展中小城鎮;以大、中城市和區域城鎮群建設作為提升城鎮化質量的戰略重點,以中心鎮作為推動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戰略基地,走大中小城市與小城鎮協調發展的道路。
加快培育區域中心城市和中心鎮。重點建設蚌淮(南)、相(淮北)宿、阜陽等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和發展一批優勢互補、聯動發展的城鎮群,相(淮北)—濉(濉溪)—宿(州)、宿(州)—靈(璧)—泗(縣)、亳(州)—渦(陽)—蒙(城)、界(首)—太(和)—阜(陽)—潁(上)等重點區段要率先突破。積極發展一批縣城,帶動縣域經濟加快發展。優先培育發展一批區位優勢、產業優勢、規模優勢明顯的中心鎮,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
2010年,淮南、蚌埠的人口超過100萬,淮北市人口接近100萬,形成2個特大城市、3個大城市、1箇中等城市和1個達到中等城市規模的縣城(界首),6個10~20萬和11個萬人口左右的縣城及若干建制鎮,沿淮城市群城鎮化水平超過37%。
2.建立錯落有致、富有競爭力的城鎮體系。
依託京滬鐵路、京九鐵路、商景高速沿淮段、合徐高速、界阜蚌高速一蚌寧高速、泗亳高速、阜陽至新蔡高速公路,拉開城鎮體系建設框架,形成多層次的城鎮空間結構網路。
依託東向聯繫主軸,帶動區域東向發展,加快融入長三角。推進產業發展、區域基礎設施的合理分工與合作;阜陽、亳州、通過境內高速公路、鐵路加強與豫東地區的聯繫;淮劍匕、宿州憑藉境內高速公路和鐵路及優越的區位積極融入徐州都市圈,加快與蘇北經濟一體化進程;突出推進蚌淮、相宿經濟一體化,積極培育區域經濟成長極。
以蚌埠、淮南市為中心的蚌淮次區域,加快交通沿線地區的城鎮化進程,同步推進礦區開發和城鎮建設,重點建設蚌淮城鎮群。以宿州、淮北市為中心的宿相次區域,聯合組成皖東北的中心城市,推進經濟一體化,統一規劃城鎮建設,進一步開發利用淮北礦區的煤炭和其他資源,提高經濟效益。以阜陽市為中心,亳州市為次中心的阜亳次區域,主要依託大京九,集中力量發展阜陽市、亳州市,爭取在工業和第三產業方面取得長足發展,突出特色產業,不斷壯大綜合經濟實力,增強凝聚力和輻射力,逐步建成皖西北的中心城市。
3.實施區域空間管治。
根據依法行政、有限干預、事權清晰的原則,實施區域空間管治,以滿足全區各地發展與區域空間資源保護雙重需要。堅守區域自然生態的“安全底線”,保障地區生態安全,塑造沿淮城市群良好的綜合環境和空間建設形態;引導區域資源合理配置,對戰略性空間資源進行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保障區域經濟和產業可持續發展,提升沿淮城市群的整體競爭力;最佳化空間結構,對空間進行分類、分級和分區管治,建立健全區域空間管治機制,改變無序發展的狀態,促進區域與城鎮協調發展;加強對區域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引導,形成合理布局,減少重複建設,促進資源共享;統籌區域發展,引導公共財政的空間投向,縮小區域差距,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協調矛盾衝突,保障區域整體利益,實現區域利益主體間平衡和共贏。
第五節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
1.加快現代農業建設,鞏固大糧倉的基礎地位。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建好灌排水利設施整修配套工程,增加蓄水和抗旱能力。加快實施沿淮平原窪地綜合治理工程。加快大型灌區續建配套節水改造和節水示範項目建設,開展田間配套節水設施建設,不斷提高用水效率。加快灌區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
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進一步明晰土地使用權主體,提高農民對耕地投資的積極性。建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市場,健全有效的流轉機制。
加強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套用。加強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完善農業監測檢驗體系。
到2010年,改造750萬畝中低產田為標準農田,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高到1500萬噸以上,主要農作物品種2—3年更新一次,良種覆蓋率達到100%。
2.加快農業產業化,提高農業規模經濟效益。
培育大型農產品加工和銷售企業,爭取在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和特色農產品領域,培育一批外向型的跨國農業企業,創造一批出口創匯的名牌農產品。通過市場牽龍頭、龍頭引基地、基地帶農戶,推動龍頭企業與農業基地、農戶形成利益共同體。加強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特別是農產品及其加工品出口基地建設,逐步形成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十一五”末,力爭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超過1以上。
3.最佳化農業生產布局,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糧經作物。進一步調整品種結構,提高良種覆蓋率,推廣優質專用品種和保優節本栽培技術,改變混種、混儲狀況,提高品種的穩定性和一致性。推廣適用技術,逐步擴大高新技術的套用範圍,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抓好現代化農業示範區和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到2010年,優質專用小麥面積發展到800萬畝以上,優質特色水稻種植22萬畝以上。
果蔬。發展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產品;爭創優質產品和名牌產品,提高科技含量,發展多品種經營,解決上市集中問題;加強產區批發市場建設,提高輻射能力。
林特產品。在名特優經濟林基地建設基礎上,加大林特產品的科技開發力度,提高集約化經營水平,增強產品競爭力和出9創匯能力。.
中藥材。建立一批穩定高產的中藥材生產基地,根據市場需求逐步調整中藥材種植結構,擴大特色中藥材的生產規模,走科工貿結合的道路,提高產品檔次,延長中藥材產業鏈。
畜禽產品。擴大玉米和優質牧草的種植面積,充分發揮沿淮地區群飼草資源和畜禽的品牌優勢,帶動牛羊等草食型畜禽產業發展,積極扶持有市場、上規模、效益好的產銷一體化的特色養殖業。到2010年,牧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40%以上。
水產品。建設適度規模生產基地,保持河蟹生產優勢。通過“一地一品”戰略,積極養殖黃鱔、泥鰍、黃顙魚等優質小品種。加快國家級和省級的原種、良種場建設。到“十一五”末,水產品良種覆蓋率達90%。
4.加大農村公共事業投入,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注重村莊規劃工作
選擇部分中心村,按照城鄉一體化的要求,加強規劃工作,形成中心城市、中心鎮、中心村“三位一體”的規劃體系。按照縣(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和鄉鎮總體規劃的要求,全面完成村莊規劃的編制任務。
選擇部分基礎設施好、地理位置優越、帶動作用明顯的行政村,開展示範村建設試點,逐步形成農民居住城市化、環境園林化、交通信息網路化、種植養殖集中化的新格局。到2010年,逐步建立科學合理的村莊建設規劃管理體制,通過新農村示範村建設,使村容、村貌有較大改觀,90%行政村實現通瀝青路或水泥路。
——優先發展農村教育
鞏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成果,積極推進農村教育體制整體改革進程。調整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的布局,按照“國小就近入學、國中相對集中、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的原則,撤併一些規模較小的學校,提高教育資源使用效益。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辦學,減輕縣鄉兩級政府辦學的壓力。“十一五”末,義務教育的質量明顯提高,基本實現免除農村學生雜費,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保持在99%以上。
以中等職業教育為重點,努力構建初、中、高相互銜接的職業教育體系。以縣級職教中心為龍頭,以鄉鎮成人學校和培訓中心為補充,大力推進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辦學體制改革,逐步形成政府主導,企業、社會等力量參與的多元辦學格局。
——加強農村公共衛生事業建設
深化農村衛生體制改革。進一步改革縣、鄉醫療衛生機構內部運行機制,全面實行幹部聘任制和工人契約制,鄉鎮衛生院管理上劃到縣。大力推廣村級衛生室“村辦鄉管、鄉村一體”的管理模式。
積極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2010年,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基本覆蓋沿淮城市群地區。
合理調整農村醫療機構布局。對中心衛生院在資金投入、技術和設施裝備上給予傾斜,使其真正成為區域性醫療衛生技術中心。強化一般鄉鎮衛生院預防保健和衛生管理職能。
——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
制定和完善農業生態平衡的環境政策。遏制鄉鎮企業對環境的污染破壞,防止水土流失,堅決取締、關停並轉污染嚴重、治理無望的小企業。鼓勵對土地施用有機肥、實施生物防治、地膜回收,研究農牧產品優質優價政策。認真執行新上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等制度。
切實做好農村綠化工作。以農村居住相對集中的自然村為“點”,建設環村林帶,開展“四旁”綠化,實現村莊美化、香化,庭院經濟化;以村級主次幹道、河流兩岸為“線”,栽培行道樹、護岸林、水土保持林。到2010年,沿淮城市群地區森林覆蓋率總體上達到20%,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60%。
實施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在有條件的地方實施“戶戶通”自來水工程。加快沿淮低洼地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到2010年,農村自來水受益人口達到35%,解決50%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的飲水問題。對露天舊式廁所、糞坑進行整治改造,推廣“三格式”和“雙瓮式”衛生廁所,建設沼氣廁所。到2010年,農村戶用沼氣普及率達到26%,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60%以上。
利用生物工程加強環境保護,推廣高效、清潔養殖模式,規範畜禽養殖企業的環境管理,統籌建設農作物秸稈處理設施。開展農村生產、生活垃圾收集系統和處理設施建設試點,使農村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第六節建設黃淮海平原旅遊區
1.科學規劃布局,大力開發旅遊資源。
圍繞皖西北魏晉文化旅遊區建設,著力打造亳州老莊文化、魏晉文化、中草藥文化、酒文化和原始文化等5個文化旅遊品牌。圍繞皖東北宿州楚漢旅遊區建設,著力打造楚漢文化、奇石文化、黃河故道文化和軍事旅遊文化等4個文化旅遊品牌。利用淮河阜陽段特殊地位和抗洪知名度,科學合理開發淮河沿線優良的自然生態資源,打造從阜南縣王家壩風景點開始,經南照古鎮、古清涼寺、八里河風景區、臨淮崗壩區、賽澗流泉牧野、壽州古城,至焦崗湖旅遊區的淮河風情觀光帶。
充分結合淮河沿岸的眾多歷史遺蹟和歷史事件,開發淮河淮南段和蚌埠段旅遊資源,打造淮宿地區淮海戰役舊址紅色旅遊景點,重點推動皇藏峪國家森林公園、譙城商埠老街巷等一批旅遊項目建設。到2010年,實現旅遊總收入120億元,國內外旅遊人數超過2500萬人次。
2.著力推進旅遊產業化。
高起點規劃旅遊業發展。立足旅遊消費需求,抓好旅遊點的建設、旅遊商品的開發和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遵循“尊重歷史、保護環境、發掘文化”的原則,重點開發富有地方特色的旅遊商品,推動旅遊商品的生產、銷售上規模、上檔次。
加快旅遊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優先發展進入景點的交通,加強縣鄉道路建設。注重發展餐飲業,從傳統飲食中吸取營養元素,創出品牌。因地制宜地發展旅遊業。
第七節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1.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建立節水型社會
加強農業節水。進一步挖潛改造,提高灌、溉渠道的輸水能力,儘量減少從水源到田間輸水環節的水量損失。充分利用天然雨水資源,積極發展雨養農業和旱作農業。結合農業結構調整,壓縮高耗水作物的種植面積。到2010年,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1萬公頃,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5左右。
積極推進工業節水。結合產業布局、工業結構調整和工業技術改造,加大工業節水力度,施行按計畫定額供水、超額加價等鼓勵節水、用水的政策,提高工業用水的重複利用率和單位水量生產效率,減少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到2010年,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超過65%。
推進城鎮生活節水。積極推行定額用水,通過經濟手段減少和杜絕用戶隨意取水和浪費水的現象。加強城市供水管網設施改造和管理,大力推行節水型器具和設備,推廣套用先進的工業節水技術和工藝,更新改造陳舊的城市供水管網設施,降低配水管網的漏損率。
——建立合理的巨觀調控機制,最佳化配置水資源。
通過興建跨流域調水工程,實現水資源的跨區域合理配置。加強對地下水的監測和採補平衡分析,逐步做到地下水採補基本平衡,改善地下水條件。在缺水的農村和偏遠地區,積極興建塘窖工程,最大可能地蓄積降雨資源。在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優先考慮生態環境用水,防止過度開發導致下游地區河流湖泊萎縮,生態退化。
完善水質監測網路,加強重點水源地水質監測預報工作,嚴禁污水未經處理直接向河湖庫排放,確保淮河和城鎮生活用水的水質安全。劃定供水水源保護區,建立保護監督機制,實行取水許可制度,合理徵收水資源費,嚴格控制地下水取用量,在城市公共供水管網延伸區域逐步封閉自備井。
——加強水資源保護,推行污水處理資源化利用
加大污染監控和水資源有效保護力度,實行污水排放的總量控制,強化工業污染源管理,嚴格限制重污染型和高耗水型工業項目,加強對工業污水排放的監管,促進達標排放。大力推廣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綜合治理和循環利用畜禽養殖排放物和農作物秸稈。控制點源污染,減少面源污染,恢復河湖生態環境。
加強污水處理回用。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逐步提高.處理標準,使排放的中水分別達到生態、農業、工業或生活用水標準。到2010年,工業污水基本實現達標排放,城市生活供水水源地的水質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
——提高沿淮城市群綜合供水能力
重點保護城市現有水源,提高供水質量,加大老化供水管網改造,促進節約用水,提高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加強城鎮公共供水工程建設,提高供水能力,推廣集中供水,積極推進有條件的城鎮供水向農村延伸,加強城鎮供水水質監測網路系統和監管體系建設,保障城鎮生活和工業用水。加強鄉鎮及農村供水工程建設,逐步把重點轉到農村,努力使廣大農民民眾吃上衛生水、方便水。“十一五”期間,區內每日供水能力30萬立方米左右。
2.礦產資源可持續利用。
加快重要礦產資源勘查。重點勘查兩淮煤田的朱集、丁集、張大屯、徐廣樓、口孜集等礦區,以及亳州市的環保煤。在有利成礦帶加大勘查投入,尋找鐵、銅、金、銀和鉛鋅等重要礦產資源,提高礦產資源保障程度。
加強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力度。綜合開採礦產資源,探索節約利用的治本辦法。對稀有煤種進行保護性開採,促進“一礦多采”和“一礦多用”。防止和制止對礦產資源的破壞和浪費。
最佳化資源利用結構。加快推進煤化工基地建設,開工建設兩淮潔淨煤生產基地、地下煤層氣開發利用和煤炭液化工程,促進兩淮煤田煤層氣勘查開發。
3.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
——強化管理,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認真貫徹有關環境監察監測、許可證發放與管理、污染物總量控制等法規,配套完善實施細則。嚴格新建項目審批,提高環保準入門檻。全面推行規劃環評和重大決策環評,將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實到規劃與決策階段。推動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城市規劃、土地規劃、區域資源開發、各類開發區及工業小區建設、產業結構調整等重大決策過程中的落實。建立各級政府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環境保護問責制、行政責任追究制和行政監察制。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遏制生態環境惡化。強化資源開發項目的生態環境監管,嚴格環評審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加大主要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力度,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對衰退礦井、廢棄土地和沉陷區實行限期恢復治理,重點推進兩淮礦區沉陷區生態恢復和開發利用。堅持地下水開發審批制度,嚴格控制地下水超采,提倡儘可能利用地表水、礦井水,防止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保護生態環境。
——鞏固污染治理成果,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
全面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城市城區和縣城應建集中污水處理廠,條件較好的建制鎮建設小型污水處理廠(站),新建城鎮供水設施同步規劃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缺水城市應因地制宜地加強中水回用設施和系統的建設,擴大中水回用規模。“十一五”末,城市污水處理率力爭達到70%。
加大城鎮人口稠密區工業企業“關停並轉遷”的力度,使城鎮工業區與居民區適當分離。大力提高礦井瓦斯的回收利用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利用,逐步減少城鎮直接燃用原煤量,在人口稠密的區域建立高污染燃料禁用燃區。建立並強化汽車環境監管制度,儘快淘汰尾氣排放不達標的機動車。
加強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提高無害化水平。加快城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儲運和處理系統建設,逐步實現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探索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規範建設廢棄物回收和處理系統,提高廢棄物無害化利用和處置水平。繼續推進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處置收費標準和辦法。
——推行清潔生產,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全面提高發展,循環經濟的意識,加大政府發展循環經濟的引導和支持力度,推進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產品生命周期評估,積極探索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工業園區和城市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通過政府的綠色採購引導綠色製造。制定清潔生產方案,實施清潔生產。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開發區申報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
——加大環境保護投入,實施重點工程
重點實施環境監管、危險廢物處置、城市污水處理、城市垃圾處理、燃煤電廠達標排放、生態功能保護區管理、自然保護區管理、核安全及輻射環境保護等八大重點工程。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公共財政體制,加大政府在環保公共投資領域的投入力度。研究制定生態補償政策,建立科學合理的轉移支付制度。
到2010年,城市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率占80%以上,城鎮空氣品質維持在2005年水平,農村環境質量基本保持穩定。淮河幹流規劃控制斷面水質達到國家Ⅲ類水質標準率大於50%、Ⅳ類水質標準率大於70%。重點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大於95%,礦區復墾率達到80%。
第八節構建“和諧沿淮”
1.加強人口管理,穩定生育水平。
控制總人口。繼續制訂和實施沿淮城市群人口發展計畫,提高人口素質,最佳化人口結構,穩定並逐步降低人口自然增長率,2010年沿淮城市群總人口控制在3300萬人以內。
健全完善計畫生育和優生優育服務網路。進一步加強縣鄉兩級計畫生育和優生優育基層服務站的基本建設,培養一批有一定業務素質的基層技術服務人員隊伍。初步建立計畫生育和優生優育技術信息網路服務體系。建立有利於計畫生育的利益導向機制,對人口出生性別比偏高問題進行綜合治理,嚴厲打擊非醫需要的胎兒性別鑑定行為。加強農村和城鎮流動人口計畫生育管理,繼續實施“少生快富”工程,完善農村獨生子女和兩女戶家庭獎勵扶持制度。
2.發展文教衛體事業。
——大力發展各級各類教育
全面提高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水平和質量,到2010年,區內適齡兒童國小入學率保持在99%以上,國中階段兒童入學率達到95%以上。青壯年文盲率控制在4%以下,基本達到全省平均水平。
快速發展普通高中教育。加強省、市級示範高中建設,提高高中階段入學率。到2010年,沿淮城市群農村高中階段入學率達到60%以上,城市及城鎮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以培養技術套用型人才為目標,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基本建成高等職教為龍頭、中等職教為重點、職業培訓為補充、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層次分明的現代職教體系。努力緩解高中階段教育的瓶頸制約,擴大中等職業教育規模,到2010年,沿淮城市群地區職業高中和普通高中辦學規模大體相當,職業教育的規模和比例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建設特色鮮明的高等院校。以重點學科建設為抓手,在逐步形成學科特色鮮明、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若干高等院校。重點發展安徽財經大學、蚌埠醫學院、宿州學院、阜陽師範學院、安徽理工大學和淮南煤炭職業技術學院。儘快成立阜陽大學。
——建立健全公共醫療衛生體系
建立和健全公共醫療衛生體系。完善疫情信息網路體系、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應急醫療救治體系、公共衛生信息體系和衛生執法監督體系,提高政府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加大愛滋病、結核病等重大疾病的防控力度。
扶持和發展中醫事業。堅持中西醫並重,以農村中醫工作為重點,提高中醫治療水平和防病能力。
推進市縣級疾控中心、婦幼保健機構、中醫院、衛生監督所和縣級中醫院醫療用房,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建制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及設備配套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
力爭到2010年,區內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平均期望壽命達到73.5歲,嬰兒死亡率比“十五”末下降9%以上,市區和縣城社區衛生服務人口覆蓋率分別達100%和80%。
——積極發展文體事業
加快城鄉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繼續推進區內縣鄉“兩館一站”建設,力爭設施達到或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強化城鎮社區服務能力建設;加強農村以建制鎮為中心的文體設施建設。逐步形成結構最佳化、布局合理、覆蓋全區域的文化體育設施和服務網路體系。
加快建設大型文化基礎設施,重點建設一批區域標誌性文化體育設施。大力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的文化體育產品和服務。重點發展、豫劇、泗州戲、花鼓燈、武術、摔跤等沿淮傳統和特色的文體事業,推廣全民健身,提高競技體育總體實力。
全面改善區內廣播電視基礎設施狀況,推行數位化、網路化,大力發展有線數位電視、地面數位電視技術,提高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和覆蓋質量。在農村鞏固完善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
到“十一五”末,區內人均享有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達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85%的人口達到國民體質測試合格標準,城鎮居民人均文化娛樂消費支出占全部消費性支出的比重提高到12%以上。
3.高度關注城鄉社會保障工作。
在城鎮逐步建立以醫療、養老、失業為主體的保險體系,力爭覆蓋到全體城鎮居民。大力推進保險體系建設,增強保險意識,基本做到人人生活有保障。以保障農民生活為目的,逐步建立政府基本保障、家庭保障和民眾互助保障相結合,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相銜接的社會保障體系。適度發展自願性保險。
第四章政策措施
第一節強化項目支撐
積極爭取國家對沿淮城市群特別是“兩淮一蚌”重大工業項目的指導和支持,在項目布局方面適當傾斜。
實行省、市、縣三級政府領導分工負責制,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抓緊抓實項目前期工作,及時、動態研究提出一批高質量的重點項目,充實到“861”行動計畫中。建立健全投資風險約束機制和投資決策責任制,推行項目聯審和限期審批制,規範項目招投標制和監管制度,強化績效考核,切實提高工程質量和效率。
第二節強化資金保障
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整合沿淮及皖北地區各類財政性扶持資金,完善資金管理辦法,進一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支持沿淮城市群的重化工、生物化工及農副產品深加工等產業發展。積極爭取國家對重大建設項目的資金支持。
擴大招商引資。積極推進對外開放,力爭引進更多的投資、技術、項目,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支持、鼓勵、引導省內發達地區和大型企業,對口幫扶沿淮城市群的相關市、縣和企業。
最佳化投資結構。加大對農村落後地區基礎設施、義務教育、衛生事業的投入,積極爭取國家財政、外國政府貸款等多種資金。在繼續投資技術先進、資本密集、規模較大的工程項目的同時,更多考慮勞動密集、有一定技術含量的中小型項目。
解決中小型企業融資難問題。推動地方商業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貸款力度,鼓勵市、縣採取政府、企業、個人等入股的方式組建擔保公司。積極幫助、引導園區內企業爭取省財政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對一些條件較好、有發展前景的中小企業,幫助爭取信貸擔保資金的支持。
第三節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
全面實施就業優先的政策,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大力扶持中小企業和發展民營企業,推行靈活多樣的就業形式,努力控制城市人口失業率。繼續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實現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健全失業保險制度,擴大保障範圍,提高保障水平。
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支持勞務輸出市場、勞動力轉移基地建設,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完善就業服務體系,規範勞動用工管理,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實行城鄉勞動力就業公平競爭、同工同酬、同等待遇的制度,發展勞務經濟,打造沿淮城市群勞務品牌。
第四節對外開放和人才政策
積極實施東向發展戰略,圍繞工業興區、工業立市、工業立縣,加強同周邊地區的聯繫與交流。主動融入南京經濟圈、黃淮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積極承接產業和資本轉移,充分發揮農業、能源、礦產、人力、市場等資源優勢,努力實現無縫對接。重點在煤炭、電力、重化工等產業上,積極尋求與國內其他地區特別是東部發達地區的合作。
加強省直與省轄市之間的幹部交流,進一步最佳化和充實區內縣(市、區)領導班子。鼓勵省直經濟部門、省內各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選派懂經濟、善管理的優秀人才到沿淮城市群特別是“兩淮一蚌”工作,積極探索省屬高校與沿淮市、縣合作辦學的新模式,進一步做好皖北地區現有各類人才的管理、培養及使用工作,為沿淮城市群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第五節加強協調配合
省發展改革委統籌、協調沿淮城市群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重大項目的前期建設工作;省有關部門結合各自職能,切實加大對沿淮城市群發展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強發展後勁,推進跨越式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