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合肥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合肥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是為實現到2025年,“美麗合肥”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巢湖成為“最好名片”,城湖共生、宜居宜業的生態名城精彩呈現;到2035年,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成為常態,綠色發展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美麗合肥”基本建成的兩個目標制定的規劃。

2022年11月,由合肥市生態環境分局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合肥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 頒布時間:2022年11月 
  • 發布單位:合肥市生態環境分局
規劃全文,政策解讀,

規劃全文

“十三五”時期,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導下,合肥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的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人民民眾的生態環境幸福感、獲得感顯著增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綠色底色和成色更加濃厚。“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五年,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關鍵五年,科學編制和有效實施“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對於合肥市發揮自身特色優勢,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聚力打造城湖共生、宜居宜業的生態名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第一章 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基礎與面臨形勢
第一節 工作成效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導下,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生態環境質量大幅好轉,城市生態顏值不斷刷新,藍天白雲、群星閃爍、清水綠岸、魚躍人歡的生態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健全完善“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領導機制,接受兩輪次中央、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有力地推動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修訂《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合肥市水環境保護條例》等7部地方性法規,出台《合肥市河道管理條例》《合肥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等2部地方性法規。制定合肥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規定、市直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評和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加強“放管服”改革,簡化最佳化環評制度,完成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全覆蓋。完成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改革、省以下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改革,創新實施推行“河長制+”工作模式,在全省率先實現“河(湖)長+排長+民間河長+警長+檢察長”五長聯動的河湖管理模式,建立環境專項監督長制度。實施生態補償、損害賠償與責任追究制度。
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加有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態環境剛性約束逐漸加強,倒逼、引導、促進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明顯增強。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完成四方化工、氯鹼化工、豐樂農化等停產搬遷,啟動佳通輪胎、碳素等綠色化搬遷,煤電機組全部實現超低排放,“散亂污”企業綜合治理基本完成,共清理整頓2223家。環保產業持續發展壯大,蜀山、高新環保產業園加速布局。能源結構持續最佳化,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由2015年的50萬千瓦增長到2020年的245萬千瓦,2020年可再生能源裝機占全市發電裝機的33.51%,其中光伏裝機規模達到214萬千瓦,占全市發電裝機的29.27%,光伏規模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2020年,合肥市單位GDP能耗為0.2913噸標煤/萬元,“十三五”以來全市能耗累計下降19.15%,超額完成了省下達能耗下降17%的目標任務,能耗處於全國先進水平。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全面供應國六汽柴油,累計淘汰黃標車、老舊車5.8萬輛,推廣新能源車輛5.6萬輛。
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圓滿完成。污染防治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和七大標誌性戰役深入實施,生態環境保護約束性目標全面完成。全市PM2.5年平均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與“十二五”末相比下降42.4%,PM10年平均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與“十二五”末相比下降33.1%,均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低值;空氣品質優良率85%,與“十二五”末相比提升了13個百分點。全市地表水國考斷面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提升到73.3%,全面消除了劣Ⅴ類河流和城市黑臭水體,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巢湖水質由2015年Ⅴ類好轉為Ⅳ類。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十二五”末下降11.1%、26.4%、24%、24.2%。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土壤安全利用水平穩定提升,累計完成500個建制村環境整治。建立固體廢物污染防控長效機制,集中開展“清廢行動”,解決一批固體廢物突出環境問題。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更加紮實。深入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全市森林覆蓋率28.36%,森林蓄積量1006萬立方米,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6%。新增人工造林44萬畝、街頭遊園237個,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3平方米,“綠色福利”實現更多分享。加強濕地保護與修復,完成合肥巢湖湖濱、派河口2個濕地保護修復任務,實施黃陂湖“三退”還湖工程,累計還湖4.2萬畝。生態空間管控體系日漸完善,最佳化自然保護地,積極開展“綠盾”行動,著力消除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影響。完成全市“三線一單”編制工作,構建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基本形成相對穩定、安全的生態格局。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巢湖流域植物數量由2013年的211種,增加到275種,巢湖沿岸有記錄的鳥類總數達300多種,“國寶”東方白鸛現身巢湖濕地。完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修復年度任務,治理修復環巢湖區域52座露采廢棄礦、修復總面積近1.5萬畝。
環境治理體系和監管能力不斷提升。環境監測網路逐步完善,涵蓋大氣、水、土壤、噪聲、輻射、生態六大要素。建成143個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站,其中建設121個鄉鎮(街道)大氣小型標準站,試點建設揮發性有機物自動監測站點;建成65個水質自動站,其中南淝河流域建設23個微型水質自動站;在主要交通道路建成17個固定式遙感監測點;全市241家重點排污單位安裝1499台(套)自動監測設施並完成聯網,建成287個智慧型遠程視頻監控點,生態環境監測能力明顯提升。環境應急能力進一步增強,成立環境應急管理中心,應急預案體系初步形成。環境信息化工作有序推進,初步建成涵蓋大氣、水、污染源、固廢、機動車等要素的環保智慧大數據平台。
第二節 存在問題
合肥市生態環境問題具有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仍然處於關鍵期、攻堅期、視窗期,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仍然存在,結構性、根源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需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增強憂患意識、樹牢底線思維,勇於迎接挑戰、提高鬥爭本領,努力開創生態環境保護新局面。
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難度增大。“十三五”時期,PM2.5、PM10雖然保持“雙下降”,但同長三角其他城市相比還存在差距。大氣污染呈現複合性的特徵,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控制仍需加強。巢湖水質持續好轉但仍不穩固,湖區藍藻仍然多發。南淝河等重點河流水質達標成果還需進一步鞏固,支流水質狀況不容樂觀。土壤污染治理任務繁重,東部新中心等地塊修復周期長,資金需求量大。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存在短板,農業面源污染防控壓力大,畜禽養殖量大面廣、農藥化肥使用效率不高。
生態環境風險隱患仍然存在。長期形成的布局性環境隱患和結構性環境風險仍然存在,部分工業園區規劃建設不盡合理,企業生產區域與居民住宅、商業區混雜,帶來的矛盾糾紛問題比較突出。新污染物不容忽視,防範體系亟待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力度不夠,全市動植物生態系統趨於碎片化、斑塊化,自然保護地之間分散,缺乏連通“綠道”,自然保護地受人類活動影響,生態系統穩定性下降。生態修復效果評價體系不明確,缺乏基礎性調查數據支撐。
生態環境新增壓力仍在高位。“十四五”時期,全市工業化、城鎮化仍將持續快速增長,新增人口將相應增加能耗、水耗,對能源資源需求旺盛,新增污染物排放仍然較多。農業保供給與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化面臨一定矛盾。粗放發展慣性思維還沒有完全破除,對經濟成長速度的追求可能導致一些地方放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生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仍需提升。覆蓋城鄉的大氣監測網路和覆蓋全流域的地表水監測網路尚未建成,環境大數據平台數據採集存在短板。排污許可“一證式”監管還沒真正實現,排污權、用水權、碳排放權交易尚未破題。司法保障存在短板,生態環境公益訴訟沒有形成常態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立案數量偏少。地方環境治理法規政策體系建設步伐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尚需進一步加快。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轉化渠道偏少,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等新理念尚未深入人心。綠色金融產品服務供給不足。環境監測、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設施向公眾開放不足,公民環保素養尚需提升。
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成效有待進一步凸顯。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尚未形成,能耗總量、用水總量持續增加,經濟成長與碳排放量脫鉤難度很大,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異常艱巨。交通運輸結構仍需進一步最佳化,柴油貨車仍是貨運主要方式,鐵路、水路運輸比例偏小。能源結構調整任務艱巨,煤炭在能源消費總量中的比重仍然較高,可再生能源裝機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增長緩慢。生態環境質量距離根本好轉還有差距,優質生態產品供給還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第三節 面臨的機遇
“十四五”時期,合肥市生態環境保護將面臨眾多利好機遇。一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作出了“把生態濕地保護好”、“讓巢湖成為合肥最好的名片”等一系列指示,為合肥市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強大動力。二是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為打造美麗中國合肥樣板提供新契機。三是G60科創走廊城市協作、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一帶一路”等機遇在合肥市疊加,區域生態環境共保聯治的推進,為合肥市生態環境保護帶來新動力。四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合肥市生態環境建設,立足合肥市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提出把合肥建設成為“城湖共生的養人福地”的要求。五是合肥市節能環保產業蓬勃發展,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系統性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提供了產業支撐。
綜合研判,“十四五”時期,合肥市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必須保持戰略定力,強化系統觀念,堅持底線思維,充分把握新機遇、新條件,妥善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取得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新的更大的勝利。
第二章 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目標指標
第一節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貫徹落實省委第十一次黨代會、市委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總抓手,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為工作方針,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寬廣度,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著力把巢湖打造成為“最好名片”,讓美麗合肥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
第二節 基本原則
——堅持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按照主體功能定位,控制開發強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積極推進綠色發展、低碳發展,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推動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綠色化、產業能源結構綠色化、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堅持問題導向、環保為民。始終做到保護為了人民、保護依靠人民、保護成果由人民共享,集中攻克民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要,增加環境獲得感。進一步激發全體公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全民行動體系。
——堅持質量核心、綜合防治。以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碳達峰、碳中和”為目標,統籌運用結構最佳化、污染治理、總量減排、生態保護等多種手段,大力推進多污染物綜合防治和區域聯防聯控。
——堅持精準科學、依法治污。堅持科學思維,採用科學方法,運用現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做到精準定位、精準溯源、精準施策,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保護,用法治力量保護生態環境。
——堅持改革引領、創新驅動。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損害追責,轉變治理方式,強化綠色政策體系,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和公眾共同參與、行動有力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第三節 規劃目標
到202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基礎上,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顯著提升,人居環境更加和諧,“美麗合肥”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巢湖成為“最好名片”,城湖共生、宜居宜業的生態名城精彩呈現。
——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成效顯著。國土空間布局和承載能力最佳化提升,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應對氣候變化能力明顯增強,全民生態文明意識穩步提升。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續減少,巢湖全湖水質穩定達到Ⅳ類,地表水國家考核斷面達到或優於III類水質比例達到85%;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5%,細顆粒物年均濃度優於國家二級標準;土壤污染風險得到全面管控,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生態環境安全有力保障。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保護修復穩步推進,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更加鞏固,生物安全與生態風險防範水平顯著提高,自然生態系統基本實現良性循環,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明顯提高,人民民眾生態環境獲得感更強。
——生態環境治理效能顯著提升。生態文明制度改革深入推進,生態環境監管智慧化水平顯著提升,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的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基本建立。
到2035年,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成為常態,生態環境空間布局進一步得到最佳化,綠色循環產業體系全面形成,資源能源集約高效使用水平大幅度提升,經濟發展、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實現良性循環,綠色發展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環境風險得到全面管控。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適應氣候變化能力顯著增強。環境公共服務實現全域均等化,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生態系統功能基本恢復,全市生態環境面貌實現根本性改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大幅提升,“美麗合肥”基本建成。
第四節 指標體系
本次規劃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和美麗中國合肥樣板為主線,提出生態環境質量、生態安全維護、應對氣候變化、排放總量控制、農業農村綜合治理、資源利用等6大類指標。
專欄1 合肥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指標體系
指標類別
序號
指標名稱
2020年
2025年
屬性
生態環境質量
大氣環境
1
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
85
85
約束性
2
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μg/m)
36
34
約束性
3
地表水國考斷面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III類)比例(%)
73.3
85
約束性
4
地表水國考斷面劣V類水體比例(%)
0
0
約束性
5
縣級及以上集中式水源地水質優良(達到或優於III類)比例(%)
100
100
約束性
6
城市黑臭水體比例(%)
0
0
預期性
7
地下水質量V類水體比例(%)
達到省定要求
達到省定要求
預期性
土壤環境
8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94
95
約束性
9
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
100
達到省定要求
約束性
生態安全
維護
10
森林覆蓋率(%)
28.3
28.6
約束性
11
生態保護紅線占國土面積比例(%)
11.44
不減少
約束性
12
放射源輻射事故發生率(起/萬枚)
0
達到省定要求
約束性
13
廢舊放射源安全收貯率(%)
100
100
約束性
14
生態質量指數(EQI)
--
穩中
向好
預期性
應對氣候
變化
15
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達到省定要求
達到省定要求
約束性
16
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
6.3
14
預期性
排放總量
控制
17
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強度
COD
101355.31
減少38292
約束性
18
NH3-N
6784.87
減少1841
約束性
19
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強度
NOX
59654
減少9108
約束性
20
VOCs
53320
減少6266
約束性
農業農村綜合治理
21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15.4
40.79
預期性
22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
92.6
95
預期性
資源利用
23
萬元GDP用水量消耗降低(%)
32.0
12.5
約束性
24
萬元GDP能源消耗降低(%)
19.15
達到省定要求
約束性
第三章 改善生態環境,
建設宜居宜業的生態名城
守住生態環境質量“只能變好、不能變壞”的底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守護綠水青山,留住藍天白雲,著力構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城市。到2025年,全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持續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第一節 加強巢湖治理,打造合肥“最好名片”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讓巢湖成為合肥最好的名片”的殷殷囑託,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為統領,協同實施碧水工程、安瀾工程、生態修復工程、綠色發展工程、富民共享工程,深化巢湖流域水污染“四源”同治,進一步提升巢湖生態環境質量,努力把巢湖打造成為大湖治理的典型範例、城湖共生的示範工程。到2025年,巢湖全湖水質穩定達到Ⅳ類,水生態環境整體趨好,水華發生頻率和面積得到有效控制,生態原真性和完整性明顯恢復,為“最好名片”增添靚麗的生態底色。紮實開展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統籌,著力加強全域水環境治理,到2025年,重要河湖生態流量(水位)得到基本保障,地表水國控斷面穩定達標,水質優良率提高至85%,消除縣(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生動演繹人水和諧的美麗河湖畫卷。
一、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
統籌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保護與修復。圍繞“一湖兩帶八區”流域生態修復單元,2023年前基本完成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重點實施修山育林、節水養田、治河清源、修復濕地、休漁養湖、空間管控、鄉村整治、智慧監管等措施,提升流域生態系統原真性、穩定性,將巢湖流域建設成湖泊型流域一體化保護和修復樣板,打造成為長江中下游的重要生態屏障。
最佳化區域水資源配置。加快推進龍河口引水、引江濟淮、潛南乾渠、舒廬乾渠的水系連通工程建設,逐步構建江淮暢通水網,最終形成“淠水東送、江水北上、淮水南下、湖水東流”四水互濟的區域水資源調配工程體系。科學確定南淝河、十五里河、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等河流湖庫生態需水量,實施十五里河生態補水工程,消除十五里河上游天鵝湖壩下-金寨路段斷流狀況。
開展濕地建設與保護。加強濕地保護管理,出台濕地保護管理規定和實施細則,建立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保護名錄。嚴厲查處違法侵占、破壞濕地的行為。加快推進肥東十八聯圩、玉帶河、肥西三河、包河湖濱、派河口、巢湖半島、槐林、柘皋河、廬江馬尾河、棲風洲等環湖十大濕地建設,恢復濕地景觀,完善濕地生態功能。到2022年,環巢湖十大濕地修復任務基本完成,濕地恢復(建設)面積27.5平方公里;到2025年,環湖濕地生態系統功能穩定向好。
加強巢湖生物多樣性保護。落實巢湖“十年禁漁”政策,修復魚類洄游繁殖通道,科學選點設定人工魚巢,逐步改善魚類繁衍生境。科學制定巢湖生態水位調控方案,為全湖水生植物萌發、魚類洄游產卵等提供水文條件。到2025年,魚類結構最佳化且生物量增加大於 10%,巢湖重現土著魚類銀鯝及水生植物輪葉黑藻。
專欄2 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
目標指標:系統修復和保護巢湖流域自然環境,到2025年,巢湖流域生態原真性和完整性明顯恢復。
實現路徑:
1.修山育林:沙河清潔生態小流域建設工程——橋頭集鎮域磷礦區修復治理工程,白石天河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工程——跡地恢復工程、水土保持防護林建設工程,兆河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工程(廬江)——廬南礦山生態修復工程項目,豐樂河生態清潔流域建設先期工程——水源涵養林建設工程,夏閣河生態清潔小流域工程——水源涵養林建設。
2.節水養田:白石天河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工程——農業面源控制工程、補水活水工程、農村環境整治工程,沙河清潔生態小流域建設工程——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水資源配置工程,兆河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工程(廬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夏閣河生態清潔小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工程。
3.治河清源:沙河清潔生態小流域建設工程——緩衝帶修復工程、近自然河道建設工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橋頭集鎮污水廠擴建工程、城鎮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白石天河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工程——集鎮污水收集處理工程、鎮區綜合治理工程、鎮區雨污分流工程和農村污水收集處理工程、生態河道建設工程和尾水深度處理工程,兆河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工程(廬江)——集鎮污水收集處理工程項目、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三期工程、城鎮面源污染治理工程、生態河道建設工程,馬槽河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工程——集鎮污水收集處理工程、農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三期工程、馬槽河生態修復工程、畜禽養殖控制工程、河道防洪保障工程,十五里河流域治理一期工程——城市點源污染治理工程、城市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內源污染治理工程、河流水質修復工程、生態補水工程、生態緩衝帶工程、河流生態修復工程,柘皋河流域綜合治理——河岸植被緩衝帶修復工程、旁側生態濕地建設工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工程、城鎮面源污染治理工程、親自然河道建設工程,豐樂河生態清潔流域建設先期工程——山南鎮、柿樹崗鄉、豐樂鎮三個鎮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生態河道建設工程,王建溝(派河)上游生態修復工程——水處理設施配套的生態化處理工程、入湖排口治理工程、翡翠湖公園海綿城市建設工程、翡翠湖出水口升級改造工程,斑鳩堰河(派河)生態清潔小流域——柏堰湖生態完善工程、初期雨水截流完善工程、渠道整治、河道生態修復工程、生態補水工程。
4.修復濕地:兆河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工程(廬江)——生態濕地建設,豐樂河生態清潔流域建設先期工程——濕地恢復建設工程,環湖十大濕地,馬槽河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工程——生態濕地工程,白石天河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工程——濕地恢復建設工程,沙河清潔生態小流域建設工程——旁側生態濕地建設工程。
5.休漁養湖:巢湖流域一級保護區水稻綠色種植全覆蓋,巢湖生態清淤試點工程,巢湖湖區十年禁漁與增殖放流。
6.水力調控:引江濟巢工程,駟馬山引江西輸工程。
7.空間管控:劃定巢湖流域水環境保護區和生態保護紅線,重點實施一級保護區的和生態保護紅線空間管控措施。
8.藍藻防控:湖區藍藻防控,派河河口藍藻防控與生態修復工程。
9.智慧監管:環巢湖水質監測系統改擴建工程(數字巢湖)和巢湖藍藻水華監測預警與模擬分析平台項目,合肥市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體系建設,全流域智慧河流建設。
二、推進流域點源污染防治
強化城鄉污水治理。補齊城鄉污水處理設施短板,全面加強城鎮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到2025年,污水處理能力達340萬噸/日,新建城市雨污管網1500公里。完善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雨水、污水管網,實施雨季溢流點“一點一策”綜合整治,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COD濃度均值不低於200毫克/升(陶沖、於灣、西部組團污水處理廠除外)。加強南淝河、派河、十五里河、塘西河、二十埠河、雙橋河等流域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合理布局建設初期雨水調蓄設施。
專欄3 污水治理重點工程
目標指標:到2025年,城鎮污水處理能力達340萬噸/日,集中處理率達到98%以上,鄉鎮污水處理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實現路徑:
1.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經開區污水處理廠四期、西部組團污水處理廠二期、北城污水處理廠、鐘油坊污水處理廠、長崗污水處理廠、高劉污水處理廠、肥東縣污水處理廠四期、西部新城污水處理廠、中派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等。
2.建設初期雨水調蓄設施。南淝河初期雨水截留調蓄工程、肥東經開區初期雨水調蓄工程、二十埠河初期雨水調蓄工程、小板橋河初期雨水調蓄工程、新站區初期雨水調蓄工程等。
3.建設雨污分流工程。白石天河流域集鎮污水收集處理工程、兆河流域集鎮污水收集處理工程、馬槽河流域集鎮污水收集處理工程、派河乾支流小流域治理污水收集處理工程等。
強化入河排污口管理。全面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建立“水體-入河排污口-排污管線-污染源”全鏈條水污染物排放管理體系,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巢湖一、二級支流排污口“查、測、溯、治、管”五項主要任務。加強入河排污口水質監測能力,到2025年,完成入河排污口監測網路建設。
加強港口、船舶廢水污染治理。完善船舶、港口污染物接收、轉運和處置協作機制,完善“船-港-城”、“收集-接收-轉運-處置”的銜接和協作機制。統籌推進港口碼頭生活污水、垃圾、含油污水、化學品洗艙水接收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排查現有港口、碼頭環保設施運行情況,限期完成整改。加快船舶更新改造,依法強制報廢超過使用年限的船舶,加快淘汰不符合標準要求的高排放、高能耗、老舊落後船舶。
持續鞏固工業水污染防治。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確保按照排污許可證要求達標排放。在全市新型顯示、積體電路、新材料、生物醫藥、汽車及零部件、家電、裝備製造、食品及農副產品加工等重點行業推行清潔生產審核,從源頭減少污染物排放。開展縣級及以上工業園區或集聚區水污染治理設施排查,全面推行工業集聚區企業廢水、水污染物納管總量雙控制度。積極推廣循環用水,發展外排廢水回用和“零排放”技術。
專欄4強化工業集聚區水污染治理設施建設
目標指標:到2025年,工業集聚區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穩定達標排放。
實現路徑:
1.開展工業集聚區污水處理設施升級、雨污分流改造和初期雨水收集治理。
2.加快推進合肥循環經濟示範園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合肥上海產業園污水處理廠新建工程、肥西縣產城融合示範區花崗污水處理廠擴建、白石天河流域廬江台創園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
3.實施板橋河流域雙鳳工業園、龍塘工業集聚區、肥東經濟開發區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工程。
三、深化流域線源污染防治
加強地表水環境質量目標管理。深化“河湖長制”,探索“斷面長制”,細化織密考核斷面網路,明確各級控制斷面水質保護目標,實施水環境精細化管理。全面開展新增國考斷面問題排查和乾支流水質監測,對水質不達標水體,編制限期達標方案。重點圍繞巢湖一級、二級支流,針對汛期水質滑坡斷面,精準、科學分析問題成因,“一斷面一策”加強水質達標整治。
抓好重點河流治理。南淝河:深入排查、完善流域內污水、雨水管網,建設初期雨水調蓄設施,削減城鎮面源污染,加強河岸綠地,河口濕地建設。派河:結合“引江濟淮”工程建設逐步增加流域濕地面積,提升流域污水處理能力,深入排查、完善流域內污水、雨水管網。十五里河:全面實施十五里河治理一期工程,補充河道生態基流,建設初期雨水調蓄設施,實施生態緩衝帶工程和水土涵養林工程。滁河: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全面推進農村污水治理,提高污水收集率,強化流域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利用駟馬山灌區棄水補水。雙橋河:深入排查、完善雨水、污水管網,建設雨水調蓄設施,增強水體與巢湖的連通。
抓好清水河流保護。白石天河:實施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工程,提高鄉鎮工業集中區污水處理能力,完善雨污水管網,建設棲鳳洲濕地,加大河道岸護坡治理力度。杭埠河、豐樂河:提高農村污水處理能力,提高收集率,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結合蓄滯洪區強化生態濕地建設。兆河:實施兆河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工程,提升農村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建設入湖口馬尾河濕地。柘皋河:擴建流域污水處理廠,加強配套污水管網建設,增加河流與巢湖的水量交換,利用中水補充河道流量。
積極創建美麗河湖。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等要素,順應公眾對美麗河湖的嚮往,在維護河湖生態功能的基礎上,合理建設親民便民設施。宣傳推廣成效好、可持續、能複製的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典型案例。力爭到2025年,十五里河、雙橋河試點建成具有全國示範價值的美麗河湖,使公眾直觀感受到“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治理成效、河湖之美。
四、加強流域面源污染防治
加強巢湖岸線管理。深入推進巢湖及其支流岸線綜合整治,開展沿湖岸線資源分類分區管控,將巢湖岸線劃分為岸線保護區、岸線保留區、岸線控制利用區和岸線開發利用區,控制岸線開發強度,推進岸線生態保護與修復。嚴格執行《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切實加強一、二、三級保護區管理,常態化開展保護區巡查。在一、二級保護區之間規劃建設環湖林帶,恢復環湖淺水區植物群落,構建城市與湖區生態緩衝區。
大力發展綠色高質高效農業。在一級保護區內,推進“優質稻+綠肥”種植模式和稻菜、果菜輪作模式,全面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種植技術,打造環巢湖綠色有機農業帶。以環巢湖農業結構調整為重點,加強北岸沿線農業園區、南岸郭河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西岸濕地和半島生態休閒區以及美麗鄉村示範區建設,打造環湖生態涵養區。建設環湖綠色有機農業帶,推進“綠肥+優質稻”種植、果蔬茶綠色種植、水產健康養殖,發展綠色生產面積12萬畝以上,推廣間種、套種、輪作等25萬畝以上。
加強農田面源污染防治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小流域綜合治理模式,積極探索開展農田排水河渠分段攔截、控制水位、循環灌溉,統籌做好節水改造、水土保持和農田尾水治理。建設多塘多渠、河湖連線生態系統,強化圩區農田尾水調控,最大限度攔截入湖污染負荷,逐片逐段逐步淨化水質。在不影響防洪條件下,排灌站閘上劣於V類水不得直接排入巢湖及主要入湖支流。
五、減少流域內源污染負荷
開展河口、湖內底泥清淤。積極套用巢湖底泥調查結果,編制巢湖流域底泥清淤實施方案,開展環湖河流河口、巢湖重點水域底泥清淤。儘快完成南淝河河口底泥清淤,及時總結工作經驗、評估清淤成效,適時推進塘西河口、杭埠河口、渡江戰役紀念館前巢湖水域底泥,以及重點河流河段底泥清淤。
強化藍藻水華治理。加強巢湖藍藻水華發生機制研究,強化藍藻水華監測、預警能力建設。使用衛星遙感、無人機拍攝、地面視頻監控等技術手段,綜合水文、氣象相關數據,對湖區藍藻水華進行監測、預警。修訂藍藻應急打撈防控工作方案,提高藍藻水華應急處置能力。完善以藍藻深井處理裝置和藻水分離站為重點,藍藻磁捕船、移動式藍藻分離站(車)為配套,防護圍隔為基礎的藍藻水華應急處置設施體系。探索套用魚類控藻技術。實施藍藻資源化利用。
開展巢湖流域控磷專項行動。統籌治理生活污水有機磷、工業廢水無機磷。加強富磷地帶水土保持。持續推進巢湖北岸水土保持,修復富磷地帶植被,構建表土覆綠、溝渠攔截、植物吸收、溢流調蓄和滲流淨化等水土保持措施體系。
六、深入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
開展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積極開展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分析地下水污染成因、分類劃定污染防治區域,評估污染風險,對高風險區域,實施風險管控。2025年底前,完成省級及以上化工園區等重點地區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
加強地下水污染源頭預防。落實地下水重點污染源防滲和監測措施,逐步推進地下水環境自動監測。摸排報廢鑽井、礦井,嚴防造成地下水串層污染。開展城市污水管網滲漏排查,到2025年,基本完成市政雨污錯接混接點治理及破舊管網修復改造,基本建立城市污水管網定期檢測制度。
推進地下水污染治理。開展地下水質量國考點位污染溯源調查,對非地質背景導致未達到水質目標要求或導致地下水質量為Ⅴ類的,制定地下水質量達標方案或改善方案。因有機污染物、重金屬等強遷移性污染造成的地下水污染,開展修複試點。
第二節 堅持協同控制,持續提升空氣品質
強化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深化固定源、移動源、面源污染治理,實施氮氧化物(NOx)和VOCs協同減排,推進多污染物和關聯區域聯防聯控,鞏固提升環境空氣品質。到2025年,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持續下降,細顆粒物年均濃度達到34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5%以上。
一、實施大氣污染治理研究
強化達標目標引領。實現大氣環境質量穩定達標及持續改善。編制實施空氣品質全面改善行動計畫(2021—2025年),明確空氣品質提升及污染防治重點任務。PM2.5已達二級標準的區域要繼續鞏固提升,確保穩定達標、持續改善;未達標的區域要於2025年底前實現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研究大氣污染特徵和演變規律。建立合肥市天地空一體化觀測網,開展污染時段和污染過程的綜合立體觀測,開展源解析、源溯源、源追蹤,深入分析污染成因。利用大數據平台,建立空氣品質演變規律模型,常態化開展污染過程推演,提高大氣污染防治的科學性與精準性。
二、加強固定污染源治理
嚴格遵守大氣污染物地方排放標準。全面推進工業企業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鼓勵已達標企業按照國內外先進水平升級改造。督促火電、水泥、生物質鍋爐企業持續穩定實現超低排放。深入推進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工業爐窯淘汰和深度治理。
協同開展臭氧與細顆粒物污染防治。推動細顆粒物濃度持續下降,有效遏制臭氧污染,推進城市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提升。開展涉氣產業集群排查及分類治理,推進企業升級改造和區域環境綜合整治。到2025年,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比2020年分別下降10%以上,臭氧濃度增長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實現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
實施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推進家具製造、汽車製造、印刷和記錄媒介、橡膠和塑膠製品等行業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原輔材料替代。推進開發區、企業集群因地制宜推廣建設涉揮發性有機物“綠島”項目,推動建設集中塗裝中心、活性炭集中處理中心、有機溶劑回收中心。將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產品納入政府採購名錄。
強化無組織排放控制。嚴格控制物料(含廢渣)運輸、裝卸、儲存、轉移和生產過程中的無組織排放,加強企業全過程無組織廢氣的收集,加強非正常工況排放控制,規範化工裝置開停工及維檢修流程。建成重點園區LDAR智慧監管平台,提升企業LDAR檢測與修復能力。
加強惡臭、有毒有害氣體等污染治理。加強污水處理、橡膠、畜禽養殖等行業惡臭污染防治。探索推動大氣氨排放控制,推動養殖業、種植業氨減排。加強消耗臭氧層物質和氫氟碳化物環境管理。推進大氣汞和持久性有機物排放控制,加強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風險管控。
三、加大移動源污染管控力度
加強油品管理。加大對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油氣污染日常監管力度,嚴格執行油品質量標準,加強車用油品、車用尿素、船用燃料油的監管。
嚴格執行車輛排放標準。全面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強化柴油貨車精細化監督管理。加強在用柴油車路檢執法、入戶監督抽測,燃油和車用尿素抽檢力度,強化檢測維修制度,實施閉環管理,到2025年,在用柴油車監督抽測排放合格率達到99%以上。
加強高污染車輛控制。依法調整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禁限行區,限制高排放車輛和機械使用,建設尾氣黑煙識別監控。鼓勵老舊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淘汰更新為新能源或清潔能源。到2025年,移動源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10%以上。
四、推進大氣面源污染防治
嚴控揚塵污染。城市建成區施工工地嚴格落實“六個百分百”,推動實施“陽光施工”、“陽光運輸”,減少夜間施工。加強堆場、碼頭、商品混凝土攪拌站揚塵污染控制,推進抑塵設施建設和物料輸送系統封閉改造。動態更新施工工地管理清單,加強現場問題處置與物聯網技術深度融合,逐步實現平台信息化實時感知、智慧型化快速預警及時處置功能。推動道路交通揚塵精細化管控,完善保潔作業質量標準,加強新能源保潔車輛配備和更新,提高城市道路環衛保潔水平。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新建礦山按照綠色礦山標準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管理,對存量礦山實行清單式管理。
整治餐飲油煙等污染。加強餐飲油煙污染治理和執法監管,因地制宜建設油煙淨化處理“綠島”項目,2025年前,城市建成區產生油煙的餐飲服務單位全部安裝油煙淨化裝置並定期維護。提高秸稈焚燒火點監測精準度,開展重點區域重點時段專項巡查。加強汽修、乾洗等生活源污染治理。
專欄5 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治理工程
目標指標:到2025年,我市重點行業、關鍵領域大氣污染得到有效防治,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以上。
實現路徑:
1.工業爐窯深度治理工程。督促火電、水泥、生物質鍋爐企業持續穩定實現超低排放;深入推進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工業爐窯淘汰和深度治理。
2.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工程。推進重點行業實施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工程,在石化、化工、工業塗裝、包裝印刷、油品儲運銷五大領域14個工業行業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控制,編制執行“一企一策”,推進治污設施改造升級。
3.移動源污染治理工程。推動老舊機動車、船舶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淘汰,推廣使用清潔能源車輛、船舶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替代工程。實施港口碼頭岸電設施提升工程。
4.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實施施工工地線上監測監控工程,易揚塵物料輸送密閉工程,道路交通揚塵污染控制工程。
五、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
增強重污染天氣預測預報能力,提高重污染天氣預報精細化程度和準確率。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啟動標準,夯實應急減排措施,實行企業分類分級管控。加強區域應急聯動,完善合肥都市圈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做好重大活動空氣品質協同保障。
專欄6 科技治氣工程
目標指標:到2025年,我市大氣污染防治科技支撐明顯增強,科技防治大氣污染的工具包進一步擴充。
實現路徑:
1. 科學研究。進一步加強大氣污染特徵和演變規律研究、大氣環境要素高時空解析度分布特徵及污染物排放輸送方式研究。
2. 科技溯源。進一步加強顆粒物雷射雷達監測、揮發性有機物走航溯源、衛星遙感監測等。
3. 污染監控。建設企業黑煙和秸稈焚燒視頻監控系統、“天地空”一體化大氣污染管控平台、雙電量線上監控系統、柴油貨車門禁系統、餐飲油煙線上監測系統。
第三節 推進低碳發展,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最佳化布局,調整結構,提升效率,增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到2025年,單位GDP能源消耗、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取得“雙降一升”。
一、開展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
制定實施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科學合理制定全市二氧化碳排放達峰時間表、路線圖、施工圖,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加強達峰目標過程管理,強化形勢分析和激勵督導,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目標。鼓勵能源、工業、交通和建築等領域制定本領域的專項碳達峰方案。率先針對火電行業提出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標。探索開展低碳社區、低碳園區、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建設。
專欄7.1 嚴控工業二氧化碳排放
目標指標:到2025年,工業清潔低碳發展水平明顯提升。
實現路徑:
1.制定工業碳達峰專項方案,堅持源頭減量、全過程控制原則,加快低碳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
2.開展碳排放對標活動,推廣先進適用的低碳環保裝備和技術,推動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降低單位產品的碳排放強度。
3.大力推行綠色設計,增加綠色低碳產品、綠色環保裝備供給。
專欄7.2 嚴控建築業二氧化碳排放
目標指標:到2025年,基本構建綠色低碳建築體系。
實現路徑:
1.制定建築業碳達峰專項方案,全面推行綠色低碳建築。
2.強化對公共建築用能監測和低碳運營管理。
3.提升節能標準,持續推進既有居住建築和公共建築的綠色節能改造。
4.加大發展裝配式建築、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推廣綠色建材。
鞏固提升碳匯能力。結合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實施,構建有利於碳達峰、碳中和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嚴控生態空間占用,穩定現有林地、濕地、土壤等固碳作用。強化森林資源保護,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提高森林質量和穩定性,加強濕地保護與恢復,增加全市森林碳匯和濕地固碳能力。加強退化土地修復治理,開展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實施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工程。鼓勵市內重點排放企業合作開發林業碳匯項目。
積極利用碳排放交易等市場化減排措施。完善碳排放總量設定、配額分配和核算清繳,融入全國、長三角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體系建設。以發電行業為突破口開展碳排放交易,逐步擴大市場範圍,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
專欄8 重大碳匯工程
目標指標:到2025年,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積極融入全國碳匯交易市場。
實現路徑:
1.林業碳匯調查工程。開展林業固碳能力調查監測,建立林業碳庫現狀及動態資料庫。
2.新造林碳匯工程。到2025年,全市重點區域新造林2萬畝。
3.林相改造碳匯工程。對第一輪退耕還商品林地、生態林地實施林相改造,持續推進退耕還林更新改造。
4.濕地碳匯工程。加快推進環巢湖濕地規劃建設,2021年底三河、半島等9個濕地全面建成,2022年十八聯圩濕地三期基本建成。到2025年,力爭完成濕地生態修復面積5萬畝。
二、加快構建低碳高效能源體系
控制煤炭消費總量。落實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嚴格實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到2025年煤炭消費總量下降達到省定目標。除列入國家煤電建設規模內的項目外,原則上不增加燃煤機組裝機規模,新增用電需求主要由非石化能源發電和區域外輸電滿足。在供熱可替代方案能夠有效落實前提下,穩步有序推進城區燃煤熱電廠整合整治、關閉工作,以大型燃煤機組供熱改造、建設天然氣和LNG清潔能源供熱機組及地熱源、空氣源、蓄能等新能源來替代現有供熱機組。建設區域熱電廠,擴大集中供熱範圍,減少煤炭消費。嚴格控制散煤燃燒。
深入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智慧能源體系。控制化石能源使用總量,大幅提高天然氣利用規模。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擴大分散式光伏發電規模,推進太陽能多形式、大範圍、高效率轉化套用。因地制宜利用生物質能源和地熱能。到2025年,全市煤炭消費比重持續下降,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14%左右。
專欄9 深入調整能源結構
目標指標:到2025年,全市煤炭消費比重持續下降,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14%左右。
實現路徑:
1.實施天然氣代煤。建設天然氣調峰電站,容量90萬千瓦;建設分散式天然氣能源站,容量80萬千瓦。
2.提升光伏發電能力。建設漁光互補光伏項目、農光互補項目,推進屋頂分散式、光伏建築一體化建設。到2025年,全市新增光伏發電186萬千瓦。
3.生物質能源套用。推廣農林沼氣發電、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等。到2025年,全市生物質能發電裝機規模達到36.12萬千瓦。
4.探索氫能套用。開展光伏+制氫/氫能發電等氫儲能項目的示範套用。
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把能源綜合利用效率提升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持續提升工業、建築、交通運輸、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能效水平。健全能源管理體系,強化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和目標責任。瞄準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加快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升級,打造能效“領跑者”。到2025年,單位GDP能耗下降比例達到省定要求。
三、深入推進低碳交通體系建設
持續最佳化交通運輸結構。重點加強貨物運輸結構調整力度,深挖結構調整潛力,謀劃推進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重大工程。最佳化多式聯運樞紐場站布局,推動一批具有較強公共服務屬性、具備多式聯運功能的綜合貨運樞紐場站建設。依託合肥南站、合肥站、新合肥西站等高鐵樞紐,探索發展高鐵快遞、電商班列、貨物快運等物流服務,與航空快遞物流共同構成“航空+高鐵”快速分撥配送體系。推動大宗物資類運輸“水鐵聯運”,打造高效便捷的鐵水聯運體系。加大推廣綠色船舶示範套用力度,推進內河船型標準化。加快港口岸電設施建設,支持機場開展飛機輔助動力裝置替代設備建設和套用。
推廣節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加大交通行業節能低碳技術開發與推廣,鼓勵使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加強新能源汽車充電、換電設施建設,公交站場、高速公路服務區快充站實現全覆蓋。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的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車輛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持續降低營運車輛和船舶單位運輸周轉二氧化碳排放量。開展港口、機場、鐵路貨場、物流園區等重點場所非道路移動機械零排放或近零排放示範套用。
引導低碳出行。強化城市公共運輸體系建設,打造以軌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為骨幹、以常規公交為支撐、計程車和電動租賃汽車為補充、腳踏車專用道和行人步道等慢行交通為延伸的綜合公共運輸體系。創造條件引導公眾低碳出行。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等多種手段,加大城市交通擁堵治理力度。
加強交通運輸組織管理。加快相關公共信息平台建設和信息共享,發展甩掛運輸、共同配送。最佳化運輸組織,提高運輸效率,降低柴油貨車空駛率。加快構建“天地人車”一體化監控平台和技術支撐體系,實現公安、交通、環保、城管、城建等部門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信息互聯互通、共建共享,通過大數據實現全鏈條環境監管。
專欄10 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體系
目標指標:到2025年,綠色交通體系基本建成,低碳出行成為首選,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取得突破,公路貨運比例降低到82%以下。
實現路徑:
1.建設城市公交體系。鞏固擴大國家公交都市創建示範城市成果,提升城市公交換乘效率,聚焦最佳化軌道與公交接駁線路。加強公交場站的規劃與建設,新建場站100%配建充換電設施。
2.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三期、4號線、5號線、2號線東延線、3號線南延線、4號線南延線、6號線一期、7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工程,新橋機場S1線。
3.推進水鐵聯運。建設江淮運河港區、南淝河港區,基本完成轄區航道網建設和支持保障系統等航運中心硬體建設,建成區域航運樞紐。
4.推廣新能源及清潔能源車輛。加大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輛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城市配送、郵政快遞、機場、鐵路貨場、港口等領域套用,完善充電加氣配套設施體系。
四、主動適應氣候變化
推動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相關管理制度的融合。與環境調查統計融合,在環境統計工作中協同開展溫室氣體排放相關調查,完善企業碳排放信息披露等制度。與監測體系統籌融合,試點開展二氧化碳濃度監測,探索開展重點企業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監測。與環境影響評價融合,將溫室氣體管控納入環評管理,逐步納入“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強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管控。強化從生產源頭、生產過程到產品的全流程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管理,有效控制工業生產中的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溫室氣體排放。最佳化種植結構,強化標準化規模種養,積極推廣選育高產低排放良種,改進耕作技術,控制農田和畜禽養殖甲烷和氧化亞氮溫室氣體排放。加強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甲烷排放控制和回收利用。
推進氣候適應型試點城市建設。開展氣候變化風險評估,識彆氣候變化對水資源保障、糧食生產、城鄉環境、人體健康、生態安全及重大工程的影響。堅持預防為主,加強監測預警,提升城市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減少氣候變化引起的各類損失。到2025年,普遍實現將適應氣候變化相關指標納入城鄉規劃體系、建設標準和產業發展規劃,城市應對內澇、乾旱缺水、高溫熱浪、強風雨雪、冰凍災害等問題能力明顯增強,適應氣候變化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位居全國前列,適應氣候變化科學知識廣泛普及,城市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全面提升。
第四節 堅持分類施策,有效防治土壤污染
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風險管控,加快構建土壤污染“防控治”體系,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4%,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有力保障“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一、深入開展土壤環境調查
以用途變更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的地塊以及騰退工礦企業用地為管理重點,依法開展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風險評估,建立優先管控名錄,到2025年底,完成一輪重點監管單位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強化耕地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加快實施耕地土壤污染溯源排查和整治,2025年底前,基本建立耕地污染源全口徑清單,做到“發現一處、管控一處”。
二、強化農用地分類管理
動態調整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實施分類管理。嚴格管理優先保護類農用地,確保面積不減少、土壤環境質量不下降。加強嚴格管控類耕地監管,依法劃定特定農產品管控區域,鼓勵採取種植結構調整、退耕還林還草等措施,推動嚴格管控類耕地實現安全利用。
加強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術攻關。建立完善安全利用技術庫和農作物種植推薦清單,實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評估。嚴守農產品質量安全,以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重點污染物為著力點,開展耕地土壤污染成因分析,持續推進耕地周邊重金屬行業企業排查整治,實施“斷源行動”。
三、加強建設用地監管力度
健全建設用地全生命周期聯動監管制度。將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要求納入空間規劃和供地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重點監管單位、疑似污染地塊、污染地塊空間信息與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管理,及時更新重點監管單位名錄、土地使用權收回、轉讓、地塊空間規劃變更等信息。定期開展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周邊土壤環境監測。
加強建設用地風險管控。開展典型在產企業(園區)土壤污染風險管控試點,鼓勵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實施防滲、防漏等提標改造,實施一批重點污染地塊管控和修復,在東部新中心區域內探索開展“環境修復+開發建設”模式。對存在地下水污染的,協同推進土壤和地下水風險管控和修復。
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加強疑似污染地塊和污染地塊的監管,嚴格建設用地準入,實行開發利用“負面清單”管理。列入污染地塊名錄的,不得作為住宅、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未達到土壤污染風險評估報告確定的風險管控、修複目標的建設用地地塊,禁止開工建設任何與風險管控、修復無關的項目。
專欄11 重點建設用地修復
目標指標:到2025年,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實現路徑:實施原馬鋼(合肥)地塊中部、西北、東南與鐵路、捷運六號線站點片區,原中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瑤海區老廠區東一、東二、東三、西區地塊,軌道交通5號線官塘車輛段原鋁廠A、B地塊,原合肥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一廠區LHGDE-01、LHGDE-02地塊、市兒童醫院住院樓等地塊治理修復工程。
第五節 堅持多措並舉,守護鄉村生態環境
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加強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有效保障米袋子、菜籃子,打造美麗鄉村,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讓百姓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碧水、記得住鄉愁。
一、推進農村環境整治
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補齊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因地制宜、穩步推進農村“廁所革命”與生活污水治理有效銜接,具備條件的地區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運營。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構建穩定運行的長效機制,加強日常監督,不斷提高運行管理水平。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探索符合農村特點和農民習慣、簡便易行的分類處理模式。到2025年,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治理率穩定在100%。深入開展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大力推進村莊整治和庭院整治,最佳化村莊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促進村莊形態與自然環境、傳統文化相得益彰。
二、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加強種植業污染防治。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大力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有機肥替代,推動農藥購買實名制、重要水體周邊化肥限量使用,建設一批綠色防控和化肥減量增效示範區。到2025年,全市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95%以上,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60%。
加強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健全種養循環發展機制,加快推進畜禽糞污收集、存儲、運輸、處理和利用等環節的基礎設施建設,到2025年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6%以上。加快推進水產養殖綠色發展,因地制宜推廣池塘工程化循環水養殖、貨櫃式養殖、工廠化養殖、稻漁綜合種養等生態健康養殖模式。
提升農業廢棄物資源利用水平。全面建立廢棄農藥包裝物、廢棄農膜回收貯運和綜合利用網路,農藥包裝廢棄物、當季農膜回收率均超過90%。強化圩區農田尾水調控,最大限度攔截入湖污染負荷。
三、加強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做好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核查。合理選擇治理技術模式,因河因塘施策,系統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糞污、畜禽養殖、水產養殖、農業種植等污染治理。實施截污控源、清淤疏浚、生態修復、水系連通等工程。對完成治理的黑臭水體進行監測評估,對治理效果進行動態監管。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向村級延伸,實現農村黑臭水體有效治理和長效管護。
規範新建農村污水治理工程建設。遵循“因地制宜、分類治理、實用為主、建管並重”原則,科學合理選擇治理模式,新建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以巢湖一級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等生態環境敏感區域為重點,藉助建制村環境整治以及較大自然村人居環境整治等,每年安排一批行政村開展污水治理工作。2025年底巢湖一級保護區內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90%,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0.79%。
推進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開展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工藝、設備、運維等情況排查,整改存在問題,確保正常穩定運行。以管網改造和延伸為主要任務,梯次推進鎮村污水處理設施升級改造,加強雨污分流,提高管網覆蓋率和進水污染物濃度。加強鄉鎮政府駐地污水處理設施污泥的全過程監管,推進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防止二次污染。
加強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管理。構建以專業化運維為主的立體管護機制,鼓勵村民參與監督。在有條件的地區,積極推動城鎮污水管網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推行城鄉污水處理工作的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行、統一管理。培育一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示範點,探索適應不同區域、不同村莊規模和不同經濟條件的差異化處理模式,打造“合肥樣板”。
專欄12 農村黑臭水體治理
目標指標:到2025年底,納入國家監管清單的農村黑臭水體整治率達到40%。
實現路徑:
1.農村黑臭水體調查評估工程。開展農村黑臭水體現狀及治理成效調查評估,總結凝鍊典型案例和先進技術模式。
2.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以環巢湖等重點生態功能區、引江濟淮工程輸水沿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質需改善的控制單元等環境敏感區為重點,實施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質增效行動。
3.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程。統籌實施截污納管、清淤疏浚、水體及岸線垃圾清理、水體生態修復、水系連通等。
四、強化生態系統保護修復
構建生態網路體系。高標準建設以巢湖為中心的連通水系廊道、江淮運河廊道、鐵路綠色廊道、高速綠色廊道、城市快速路綠色廊道,串聯全市生態網路。以南淝河、江淮運河、十五里河、淮南鐵路—板橋河4條一級生態廊道建設為骨架,以店埠河、京台高速、合安高鐵等10條二級廊道建設為重要構成,保育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環巢湖十大濕地、紫蓬山3大生態綠楔,合理劃分城市組團,避免城市建設過度蔓延,構建多層次生態網路體系。
完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以保持生態系統完整性為原則,推進紫蓬山省級風景名勝區、濱湖國家森林自然公園、廬陽董鋪國家濕地自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2025年前,完成自然保護地整合最佳化工作。建立統一規範高效的自然保護地管理體制,完成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清晰界定區域內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的產權主體。強化自然保護地監管,開展生態系統保護成效監測評估,持續開展“綠盾”行動,推進自然保護地內違法違規問題整改。
實施國土綠化行動。完善江淮分水嶺等重點水源涵養林區布局,高標準建設環巢湖、江淮運河、淠河乾渠、滁河乾渠等生態林帶,積極營造護堤護渠林、水源涵養林、生態景觀林和特色經濟林,推動江淮分水嶺地區生態系統質量穩步提升。推進十五里河、塘西河等沿河生態廊道及城市高壓廊道造林綠化,跟進公路、鐵路、高速公路兩側綠廊綠化。到2025年,森林蓄積量達到1350萬立方米。
實施森林質量提升工程。建設大別山—江淮分水嶺區域,江淮運河等生態緩衝帶,董鋪水庫等水源保護區,環巢湖生態保護帶等。新改造林地20萬畝,其中更替修復15萬畝、補造修復3萬畝、撫育修復2萬畝。進一步提升森林生態效益,改良土壤,最佳化森林林分結構和質量,增加活立木蓄積量,提升碳匯能力,提高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能力,提升環境承載力,促進城湖共生可持續發展。
開展礦山生態修復。探索實施“生態修復+廢棄資源利用+產業融合”的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新模式。以巢湖市石灰石礦,廬江縣鐵礦、礬礦等礦山為重點,有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增加山坡植被覆蓋度,恢復山地林區水源涵養功能,實現礦產資源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高標準按期完成鐘山、中材、皖維、宏光、威力等礦山生態修復。到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環湖廢棄礦山治理修復。
第四章 堅持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安全的養人福地
牢固樹立環境安全底線思維,紮實開展環境風險防控,嚴防生態環境領域“黑天鵝”“灰犀牛”事件,加強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從源頭上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積極開展系列生態文明創建,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建設安全美麗的養人福地。
第一節 加快綠色轉型,減少污染排放
堅持綠色發展導向,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綠色生活方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從根本上減少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
一、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
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堅持工業立市、製造強市不動搖,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突出“芯屏汽合”、“急終生智”產業特色,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環保產業等。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第五代移動通信(5G)等新興技術與綠色低碳產業深度融合。
構建綠色循環產業鏈條。加快建立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為導向的採購、生產、行銷、回收及物流體系,推廣循環經濟,打通循環堵點。大力提高節能、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等綠色產業技術裝備水平。到2025年,循環型生產方式得到全面推行,實現企業循環式生產、園區循環式發展、產業循環式組合,單位產出物質消耗、廢物排放明顯減少。
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綠色化改造。以鏈長制為抓手,精準實施政府補貼、稅收優惠、綠色金融、信用保護等激勵政策,推動企業主動開展生產工藝、清潔用能、污染治理設施改造,引領帶動各行業綠色發展水平提升。加快構建“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品-綠色供應鏈-綠色園區”的綠色製造體系。鼓勵企業開展綠色設計、選擇綠色材料、實施綠色改造、製造綠色產品、推行綠色包裝、開展綠色運輸、做好綠色回收處理,實現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到2025年,培育綠色工廠不少於50戶,開發綠色設計產品不少於100款。
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實行“兩高”項目清單管理、分類處置、動態監控。充分發揮區域戰略環評、規劃環評作用,做好產業布局、結構調整、節能審查與能耗雙控的銜接,嚴控高排放、高能耗項目落地。符合規劃、確需落地的要嚴格落實能耗等量或減量置換。針對能效水平低於本行業能耗限額準入值的項目,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引導和倒逼企業加強節能技術改造,進一步降低單位產品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快落後產能淘汰,推進重污染企業搬遷。進一步嚴格常態化執法和強制性標準實施,促使一批能耗、環保、安全、技術達不到標準和生產不合格產品或淘汰類產能,依法依規關停退出。最佳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快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完成佳通輪胎、合肥炭素等企業綠色搬遷工作,有效化解“鄰避”投訴。
二、推動形成綠色生活方式
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大力宣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強對公眾的生態文明科普教育。適時開展合肥“兩山”實踐創新中心展廳建設,展示合肥市生態環境保護的風雨歷程、鏗鏘腳步、顯著成效,推演突發環境災害、突發環境風險場景,開展浸入式、互動式教育,提高市民環境保護素養。將生態環境保護納入全民教育體系,培養青少年生態文明行為習慣,在各級黨校(行政學院)開設生態文明教育課程。加大生態文明文藝創作,將環境保護、綠色低碳理念有機融入文藝作品。拓寬媒體宣傳渠道,研發推廣環境文化產品和公益宣傳活動品牌。持續開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世界水日、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等主題宣傳活動,增強社會公眾綠色低碳意識,推動生態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培養綠色生活習慣。推行《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範(試行)》,堅決遏制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著力破除奢靡鋪張的歪風陋習,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積極踐行“光碟行動”。鼓勵市民採用公交、軌道等公共運輸出行方式,開展公交月、騎行月等活動。鼓勵賓館、飯店、景區推出綠色旅遊、綠色消費產品,禁止“過度包裝”、治理快遞垃圾。推廣綠色低碳產品,完善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制度,全面推廣使用節能、節水、環保、再生等綠色產品。鼓勵市民廢舊物品循環利用,強化社區垃圾分類。組織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創建等行動,讓人民民眾理念上自主認同,行動上積極參與,把綠色生活方式體現到吃穿住行用各個環節。
營造寧靜和諧的生活環境。嚴格落實《合肥市區聲環境功能區(2020修訂)劃分方案》,開展縣級聲功能區劃分方案制定,試點繪製城市噪聲地圖,加強噪聲與城市建設、經濟活動的相關性分析,最佳化城市建設布局,減少噪聲擾民。以高速公路、快速路、軌道交通為重點,強化交通噪聲污染防治。加強工業噪聲污染源頭控制,加大建築施工噪聲管理與執法力度。強化社會生活噪聲管控,倡導公民參與噪聲環境管理。到2025年,全國聲環境功能區夜間達標率達到85%。
強化公眾監督參與。充分利用“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合肥環境”APP等平台,暢通公眾監督舉報渠道,實行有獎舉報,鼓勵舉報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和環境違法行為。發揮新聞媒體輿論監督作用,探索建立媒體與環保督察、執法、排查、暗訪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和相關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引導其依法有序參與環境監督。引導符合規定的環保組織依法開展生態環境公益訴訟等活動。建立完善全市生態環保志願服務體系,培育一批精品志願服務項目。加大對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的表彰力度。
專欄13 生態環境保護公眾參與工程
目標指標:創新公眾參與機制,讓公眾更便捷、更靈活、更深入地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加強對公眾的生態文明科普教育,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實現路徑:
1.推進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到2025年,新建10個以上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
2.推進一批有條件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垃圾分類設施、垃圾焚燒發電廠、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設施、重點排污單位等向公眾開放。
3.通過“合肥環境”APP、政府網站等渠道,及時公布環境質量情況和企業環境信息。
4.暢通監督舉報渠道,實行有獎舉報,提高舉報獎勵金額,鼓勵民眾監督。
三、壯大節能環保產業
打造節能環保產業高地。支持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在環境產業領域的發展,組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環境研究院,加強前沿環境科學研究、先進環境技術研發。聚焦環境污染機制研究、環境立體監測技術裝備研發、環境污染協同防治、環境產業發展等方面,實現“環境問題認知—環境技術研發—環境產業發展”融通發展,打造面向長三角、輻射全國的節能環保產業高地。
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市場主體。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加強G60科創走廊城市合作,強化“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引導發展要素向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培育具有核心技術的市場主體。出台《合肥市加快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支持領軍企業做大做強、培育壯大骨幹企業、扶持引導中小企業,促進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重點支持節能、低碳、資源綜合利用、環境治理等重點領域先進裝備和產品研發製造和推廣,培育一批高水平的節能環保綜合解決方案供應商。
支持節能環保產業集聚發展。研究制定蜀山區、高新區節能環保專項規劃,加快打造中國環境谷、合肥高新國際環保科技園等節能環保產業園區,形成若干特色鮮明、相對集中的產業基地,積極引導節能環保企業、資金、技術、人才等資源要素向優勢區域集聚,促進節能環保產業規模化、集群化、專業化發展。
鼓勵節能環保產業研發創新。依託合肥豐富的科教資源,發揮科技創新優勢,完善節能環保技術創新體系,不斷提升創新策源能力。支持節能環保領域國家實驗室、工程實驗室、技術中心、產業研究院等創新平台建設。推進節能環保領域產學研轉化,激發企業創新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加快形成具有影響力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品牌產品。
最佳化節能環保產業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深化“四送一服”活動,減少惡性競爭,確保節能環保市場公開透明、規範有序。設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基金,引導各類資本參與環境治理投資、建設、運行。積極組織節能環保企業參加各類展會,加強G60科創走廊企業合作。
專欄14 節能環保產業培育工程
目標指標:“十四五”期間,力爭培育產值100億元以上的企業2-4戶,50到100億元的企業6-8戶,10到50億元的企業20-30戶,到2025年形成國內領先的兩千億級節能環保產業集群,成為合肥市支柱產業之一。
實現路徑:
1.“雙招雙引”推進工程。立足現有產業優勢,依託“鏈長制”工作體系,緊盯薄弱環節,明確目標企業、目標人才,加強招引力度。
2.強鏈延鏈補鏈工程。圍繞“強基礎、全鏈條、優布局、強產業”,緊抓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節能環保服務4個重點領域,通過“創新+推廣”“領軍+中小”“補鏈+集聚”“製造+服務”,增強產業創新能力、擴大重點領域優勢、推進行業企業協同發展,構建完善的節能環保產業體系。
3.產業集聚發展工程。加快引導環境監測、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智慧環保等環境產業向蜀山區、高新區集聚;引導節能家電、節能電機、高效變壓器等節能產品裝備生產企業加快向經開區、長豐縣集聚;加快引導退役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廢舊電子電器回收利用、固廢制新型建築材料等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向廬江縣、肥東縣、安巢經開區集聚。
第二節 嚴控環境風險,守牢安全底線
緊盯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核輻射、水源地水質、生物安全等重點領域,強化風險預警與應急防控,推進新污染物基礎研究,保障公眾環境健康與安全。
一、完善環境風險防控體系
強化環境風險排查評估。開展市級區域環境風險評估,形成環境風險源清單,明確防控重點區域和領域,制定有針對性的風險管控措施。在巢湖、董鋪水庫、南淝河等重點流域以及廬江龍橋工業園區、肥東循環示範經濟園等重點區域開展突發環境事件風險排查和評估,編制重點流域“一河一策一圖”環境應急回響方案。
專欄15 重點區域、流域風險評估
目標指標:到2025年,形成區域環境風險源清單和重點流域“一河一策一圖”環境應急回響方案,增強環境風險預警防控。
實現路徑:
2022年底,完成合肥市行政區域環境風險評估報告編制。
2021年底,完成滁河乾渠流域“一河一策一圖”環境應急回響方案編制。2022年底,完成羅埠河流域“一河一策一圖”環境應急回響方案編制。2023年底,完成柘皋河流域“一河一策一圖”環境應急回響方案編制。
加強生態環境應急管理。探索推動環境應急管理體制創新,建立健全市、縣、鄉三級環境應急回響工作體系。發揮各級環境應急機構樞紐作用,完善跨部門橫向應急管理聯動機制,推進跨區域信息共享和突發生態環境應急事件協作聯動機制建設。加強環境應急管理關鍵技術研發,提高環境風險評估和預警信息發布時效性和準確性。
開展環境應急演練。落實企業環境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督促企業開展風險評估,根據自身的環境風險及安全風險,編制或修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建立常態化應急演練機制,制定演練計畫,定期組織開展參與度高、針對性強的應急演練,提高環境應急處置能力。
專欄16 應急演練計畫
目標指標:“十四五”期間,每年以實戰演練的形式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提升環境應急處置能力。
實現路徑:
2021年,尾礦庫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
2022年,化學品泄漏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
2023年,污水處理廠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
2024年,化學品泄漏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
2025年,飲用水水源地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
強化環境應急物資保障。完善市縣級重要環境應急物資調度網路,健全應急物資儲備、調撥和緊急配送體系。合理設定環境應急物資儲備點和物資代儲點,構建“實體庫+代儲庫+大型企業物資信息庫”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保證物資儲備充足,用時有效。
專欄17 環境應急物資儲備體系
目標指標:到2025年,通過構建“實體庫+代儲庫+大型企業物資信息庫”應急物資儲備體系,為積極應對和科學處置各類突發環境事件提供有力保障。
實現路徑:
1.建設實體庫。市生態環境局:吸油材料、吸油顆粒、粉狀惰性吸材、酸性、鹼性泄漏中和劑、重金屬消除劑、生物消油劑、防化服、防滲膜。
廬江生態環境分局:吸油墊、生物消油劑、酸性泄漏中和劑。
長豐生態環境分局:吸油墊、粉狀惰性吸材、吸油顆粒。
肥東生態環境分局:吸油墊、粉狀惰性吸材、吸油顆粒。
肥西生態環境分局:吸油墊、粉狀惰性吸材、吸油顆粒。
廬陽生態環境分局:吸油墊、粉狀惰性吸材、吸油顆粒、生物消油劑、重金屬消除劑。
2.建設代儲庫。華南城倉庫:吸油墊、吸油棉。
二、提升核與輻射安全水平
強化輻射安全監督管理。加強輻射安全許可證規範化管理,推進放射源及射線裝置執法檢查、輻射安全培訓全覆蓋,形成規範化、制度化的監管網路格局。持續開展輻射環境安全專項檢查,督促各涉源單位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及時清除各類潛在的輻射環境安全隱患,確保不發生放射源輻射事故。
提升輻射監管和應急能力。適應輻射監管體制改革要求,加強市縣兩級輻射監管機構隊伍建設。有序推進輻射監測、設備設施和信息化建設。制定《合肥市核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加強與公安、衛生等部門之間信息交流、工作協調,開展聯合執法。修訂完善市縣兩級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定期開展應急演練,不斷提升輻射環境監管和應急處置能力。
加大核與輻射安全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路等新聞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普及輻射方面的知識,引導公眾對輻射有科學理性認識,避免不必要的恐慌,維護社會穩定。
專欄18 輻射風險防控重點工程
目標指標:到2025年,確保不發生放射源輻射事故,廢舊放射源安全收貯率100%。
實現路徑:
1.建設線上實時監控與報警系統。在重要輻射工作場所安裝放射源可視化實時監控與監測系統,初步建成輻射動態實時監控系統;對移動γ源安裝GPS定位系統,監控γ放射源位置。
2.完成市縣兩級監督性監測能力建設項目。完成各縣(市)區相關輻射檢測儀器設備的配備,主要包括:攜帶型劑量率儀、長桿式劑量率儀、低能快速劑量率儀、表面沾污儀、個人劑量報警儀、電磁輻射綜合測量儀等。
3.建設應急處置體系。組織開展輻射應急相關培訓和應急演練,評估、修訂市級輻射事故應急預案進行,配備輻射應急搜源車、日常監察車。
三、加強化學品環境安全管理
加強重金屬環境風險防控。建立全口徑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清單,鼓勵並引導現有涉重金屬企業入園進區。嚴格環境準入,新改(擴建)項目嚴格實施“減量置換、等量置換”。強化重金屬行業企業排查整治,加快涉重金屬企業落後產能淘汰步伐,確保完成減排目標任務。聚焦鉛、汞、鎘、鉻和類金屬砷,深入推進巢湖、飲用水水源地、農田等環境敏感區周邊涉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控。
強化化學品風險源頭防控。強化區域開發和項目建設環境風險評價,嚴格把關涉及有毒有害化學品、重金屬和新型污染物項目。加強涉化企業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治,建立完善重大環境風險名錄,強化隱患問題錄入、督辦、銷號的全過程管理。督促企業建立嚴格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落實《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辦法》,做好化學品環境管理,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汞等公約管制的化學物質實施禁用、限用、限排等措施。加快推動城市建成區、重點流域的化工企業搬遷至化工園區,建立健全化工園區環境風險預警體系。
加強危險化學品環境風險管控。建立合肥市危險化學品環境風險分布檔案,重點摸排危險化學品生產、儲運、使用和廢棄處置等環節,以及涉及危險化學品的物流園區、工業園區、化工園區等領域的環境風險,落實環境風險防控措施。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儲存設施與居民區安全距離等有關規定。強化廢棄危險化學品收運、貯存、處置規範化管理。
專欄19 加強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
目標指標:到2025年,基本建立化學品環境風險管理制度體系,大幅提升化學品環境風險管理能力。
實現路徑:
1.建設化學品環境管理風險預防控制體系。制定危險化學品環境管理辦法,開展化學品環境風險評估及風險控制措施研究。
2.提高重點行業企業環境準入標準。嚴格把關涉及重點管控化學品、重金屬的項目,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建立全口徑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清單。
3.規範化工園區建設。加強對化工園區和化工企業監管力度,推動園區外化工企業依法搬遷入園,落實園區環境管理責任。
4.配合完成國際公約履約任務。配合完成《關於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斯德哥爾摩公約》、《關於汞的水俁公約》等化學品環境國際公約的履約工作。
5.提升突發環境事件應急回響能力。制定切實可行的危險化學品環境風險防範措施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加強各級應急預案建設和管理。制定和完善各類應急預案編制指南和演練指南。
重視新污染物治理。根據國家發布的環境風險評估、管控計畫、程式和技術方法,對國家篩查確定的優先管控新污染物,按要求逐步開展重點行業生產使用信息調查、環境監測和環境風險評估。加強石化、塗料、紡織印染、橡膠、醫藥等行業新污染物環境風險管控。
四、保障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
加強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護。鞏固飲用水水源保護與治理成果,推進縣級水源地規範化管理,加強鄉鎮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完善水源保護區標誌、隔離防護等風險防控設施。定期開展水源地環境巡查,嚴格落實格線化監管和問題排查整治三聯簽制度,嚴厲打擊水源地污染行為。到2025年,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穩定達到100%。
強化飲用水安全風險管控。提升水源地風險防控及應急能力,建立飲用水水源地隱患排查整治台賬和風險源名錄。開展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水源保護區內水源涵養林建設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推進眾興水庫、果園山水庫、巢湖三水廠、瓦埠湖、下湯水庫、羅埠河、滁河乾渠等縣級水源地保護區內農業面源、生活污染等綜合治理。開展飲用水水源、供水單位供水和用戶水龍頭出水等飲用水安全狀況監測評估,加強信息公開力度,確保公眾飲水安全。探索開展水源地新污染物監測和防控研究。
五、築牢生物安全螢幕障
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組織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強化生物多樣性觀以巢湖為重點區域,開展生態系統、物種、遺傳資源的調查,摸清生物多樣性家底,重點調查分析魚類、底棲生物、藻類現狀。加大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原生境的保護力度,修復巢湖閘、裕溪閘過魚設施,保護魚類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設立濕地觀鳥區域和鳥類保護區。依法嚴厲打擊野生動植物偷獵偷捕等違法行為。
加強生物安全管理。開展外來入侵物種普查,加強農田、漁業水域、森林、濕地等重點區域外來入侵物種的調查、監測、預警、控制、評估、清除、生態修復等工作。完善外來物種入侵防範體系,加強外來物種引入審批管理,強化入侵物種口岸防控,加強加拿大一枝黃花、美國白蛾等外來物種防控。推進野生動物外來疫病監測預警平檯布局建設,構建外來物種風險評價和監管技術支撐體系,進一步加強早期預警狙擊、應急控制、阻斷撲滅、可持續綜合防禦控制等技術研究和示範套用。
第三節 創建生態示範,提升城市品質
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著力開展“無廢城市”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生態文明示範市縣”創建,加強重要生態空間保護監管,持續最佳化提升城市品質,實現更高水平的生態文明。
一、創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開展全市生態產品基礎信息調查,探索制定符合合肥市情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體系,鼓勵生態資源稟賦優越地區試點開展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加強核算結果在生態保護補償等方面的實踐套用。研究“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生態環境價值轉化方式,培育一批特色鮮明的生態產品,實現生態產品增值溢價,推動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
拓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加快培育生態產品市場經營開發主體,鼓勵盤活廢棄礦山、工業遺址、古舊村落等存量資源,推進相關資源權益集中流轉經營。依託潔淨水源、清潔空氣、適宜氣候等自然本底條件,適度發展數字經濟、潔淨醫藥、電子元器件等環境適應型產業,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依託優美自然風光、歷史文化遺存,引進專業設計、運營團隊,在最大限度減少人為擾動前提下,打造旅遊與康養休閒融合發展的生態旅遊開發模式。通過統籌實施生態環境系統整治和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教育文化旅遊開發價值。
探索創建“兩山”實踐創新基地。選取生態環境優良,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基礎紮實,“兩山”轉化成效突出,“兩山”轉化體制機制健全,具有以鄉鎮、村或小流域為單元的“兩山”轉化典型案例的地區,開展“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結合巢湖“最好名片”打造,優先探索在環巢湖區域建設“兩山”實踐創新基地。以創建為抓手,進一步推進巢湖綜合治理,進一步實施富民共享工程,建設富民、利民、為民巢湖。
二、創建“無廢城市”
建立無廢城市指標體系。學習先發地區“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經驗,建立“無廢城市”關鍵指標體系,探索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的城市發展模式。強化制度、技術、市場、監管制度創新,以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建築垃圾、農業廢棄物、危險廢物為重點,將固體廢物管理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有機融合。到2025年,城市固體廢物產生強度穩步下降,綜合利用水平和比例大幅提升,區域處置設施缺口基本補齊,“無廢”理念得到廣泛認同,固體廢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提升固體廢物利用處置水平。嚴格控制新(擴)建固體廢物產生量大、難以實現有效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置的項目。對產廢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推廣套用先進成熟的清潔生產技術工藝。建設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和示範工程,拓寬粉煤灰、爐渣、副產石膏等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渠道。推動一般工業固廢處置能力建設,因地制宜採取水泥窯協同處置、製造建築材料等方式處置固體廢物。開展廬南“綠色礦山”建設,強化尾礦庫污染深度治理。完善建築垃圾回收利用體系,推動處理方式多元化。
強化生活垃圾分類和塑膠污染治理。堅持共建共治共享,以可回收物、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4個分類為基礎,建設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嚴格落實轉運處理體系生態環境保護措施,促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推進垃圾分類回收與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鼓勵全生物降解塑膠替代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推動塑膠製品和替代品產業化、綠色化,建立涵蓋生產、流通、消費等領域的廢塑膠源頭減量機制。監督快遞行業落實國家快遞綠色包裝標準。
強化危險廢物全過程環境監管。建立危險廢物重點監管源清單,實行危險廢物全過程信息化監管,提升危險廢物規範化環境管理水平,危險廢物產生單位、經營單位規範化環境管理評估合格率分別不低於90%、95%。提升飛灰、廢鹽、廢酸等危險廢物利用處置能力,完善小微企業及社會源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轉運體系,建立健全廢鉛蓄電池、新能源汽車退役動力電池、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等回收網路,確保危險廢物利用處置率100%。開展危險廢物“點對點”定向利用豁免試點。持續排查危險廢物環境風險隱患,嚴厲打擊危險廢物違法犯罪活動。
提升醫療廢物處置與應急能力。壓實醫療衛生機構主體責任,加強醫療廢物分類和精細化管理,完善醫療廢物集中暫存和轉運體系,按照國家、省要求建設醫療廢物處置設施並保障穩定運行,確保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置率100%。高度重視醫療機構污水規範化處理,加強污水收集、設施運行、污泥排放的監督管理。完善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物資儲備,保障重大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能力。
專欄20 重點“無廢”工程
目標指標:到2025年,城市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和比例大幅提升,區域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置設施缺口基本補齊。
實現路徑:
1.建設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工程。市政污泥工業化處置、廢橡膠輪胎綜合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工業固體廢物改造、廢鋰電池綜合利用、石膏綜合利用項目。
2.建設危險廢物處置工程。資源循環利用和生態處置項目(一期、二期、生態屏障),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轉運項目,水泥窯協同處置市政污泥和生活垃圾飛灰項目,工業固廢資源循環利用項目,廢舊貴金屬催化劑綜合利用項目。
3.建設醫療廢物處置工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提升改造項目,到2025年全市醫療廢物總處置能力達到25000噸/年。
三、創建生態文明示範區
積極開展生態文明示範區創建試點。堅持區域特色,結合各縣(市)自身定位,調整最佳化空間布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態文明建設典型模式。到2025年,長豐縣、肥西縣等縣區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肥東等縣區成功創建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複製推廣生態文明示範區創建經驗。總結創建有效做法,以點帶面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最佳化經濟成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強化節能減排、加強城鄉環境保護,提高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提升人居環境質量,不斷培育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示範典型。
第五章 發揮科創優勢
建設智慧型信息化管理體系
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制度創新引領,最佳化完善環境治理體制機制,積極構建政府有為、企業有責、市場有效的生態環境保護新格局。堅持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依法治污,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智慧化、信息化轉型,在新形勢、新要求下系統提升環境治理能力。
第一節 堅持創新引領,完善環境治理體系
健全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到2025年,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現代化治理體系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一、完善生態環境管理體制機制
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運行機制。改革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架構,成立各行業、各領域生態環境保護專業委員會,研究制定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及各專業委員會工作規則,壓緊壓實各專業委員會職責,進一步凝聚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合力。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統籌做好監管執法、資金安排、宣傳教育等工作,每年向上級報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情況。
強化環境目標考核機制。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指標,納入市縣兩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以及相關專項規劃。制定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評方案,考評結果作為市委年度綜合考核、市政府目標管理考核以及領導幹部任期考核、離任考核的重要依據之一。釐清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市級財政重點推進全市、跨區縣等環境治理,各區縣環境治理主要由本級財政承擔。市級每年統籌考慮治理任務,有針對性加大轉移支付力度。
完善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機制。完善生態環境突出問題領導包保、部門包保、“點對點、長對長”整改責任制,以及核查考核、驗收銷號、責任調查等制度。縱深推進“大保護大治理大修復、強化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專項攻堅行動,聚焦中央及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舉一反三開展生態環境突出問題起底、整改、鞏固專項行動,健全長效常態工作機制。
建立健全環境專項監督長制度。構建“4+1”環境監督長組織模式,即市、縣(區)、鄉鎮(街道)、村居四級環境長+自然村、城市小區環境監督員,建立健全全方位、全領域、全時段問題排查機制,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021年底前,基本建立四級環境長責任體系。2022—2023年,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制定環境專項監督長制度運行規範。到2025年,責任清晰、監督有力、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環境監督體系全面形成。
推深做實河(湖)長制、林長制。最佳化河湖長組織體系,組織開展常態化“清湖清河”專項行動,壓實各級河湖長職責,建立聯防聯控的協作制度。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實施“五大森林”行動,健全“五綠”並進機制。推進林長制改革示範區建設,加快林長制重點項目建設提升,推動省、市級示範區先行區體制機制創新點建設。
落實生態環境分區引導機制。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落實“三線一單”,完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促進“三線一單”融入“多規合一”,加強在政策制定、環境準入、園區管理、執法監管等方面的套用。不斷健全環境影響評價等生態環境源頭預防體系,對重點區域、重點流域、重點行業依法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開展重大經濟、技術政策生態環境影響分析和重大生態環境政策經濟社會影響分析。
依法實行排污許可管理。建立以排污許可證為主要依據的生態環境日常執法監督工作體系,加強排污許可證後管理,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加強排污許可、總量控制、環境統計、環境監測、環境執法等生態環境管理制度銜接,基本實現固定污染源全要素、全周期管理,基本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
二、健全生態環境法規政策
完善地方法規規章制度。開展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地方性立法研究,修訂《合肥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出台《合肥市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氣污染防治條例》。深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進一步明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範圍、責任主體、索賠主體、損害賠償解決途徑等,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強化環境領域司法保障。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部門、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信息共享、案情互通、案件移送制度,常態化開展聯動執法、聯合辦案,強化對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查處偵辦。健全檢察院環境資源司法職能配置,逐步完善符合環境污染、生態破壞、自然資源非法開發利用等案件特點的訴訟程式規則,探索建立“專業化法律監督+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生態檢察模式。嚴格依法有序推進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完善合肥鐵路運輸法院集中管轄部分環境資源類刑事、民事、行政訴訟案件的工作機制。
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激勵作用
落實企業財稅金融支持。建立健全常態化、穩定的環境治理財政資金投入機制。研究出台支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政策,鼓勵企業提標升級改造污染治理設施等。對排放應稅大氣污染物或水污染物的濃度值低於國家和地方規定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納稅人,按規定予以減征。鼓勵各類創業投資企業、股權投資企業、社會捐贈資金和國際援助資金等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領域。
創新環境治理模式。加強企業環境治理責任制度建設,督促企業嚴格執行法律法規,接受社會監督。開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試點,推行“環保管家”等新模式,支持有條件的區域爭創環境綜合治理託管服務國家試點。建立健全“污染者付費+第三方治理”等機制。
融入環境權益交易市場。適應資源要素市場化改革,融入全省、全國排污權、用能權、用水權交易市場,完善確權、登記、抵押、流轉等配套管理制度。積極開展排污權交易試點。
強化企業環境治理信息公開。排污企業應通過企業網站等途徑依法公開相關環境信息,全面反映企業遵守生態環境法律、法規和環境治理情況。到2025年,基本形成環境信息強制性披露制度。鼓勵排污企業在確保全全生產前提下,通過設立企業開放日、建設教育體驗場所等形式,向社會公眾開放。建立“環境議事廳”、“環企直通車”制度,開展“廠群”對話,暢通溝通渠道。
健全企業環境信用體系。完善環境信用評價和綠色金融聯動機制,持續開展企業環境信用動態評價和應約評價。將信用評價結果,通過公共信用平台向社會公布。對誠信企業,開展聯合激勵。對失信企業,依照失信懲戒措施清單,根據失信行為的性質和嚴重程度,採取輕重適度的懲戒措施,確保過懲相當。完善失信修複製度。
四、加強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與交流
健全跨區域環境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建立跨界水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定期會商制度和協作應急處置機制,實施聯合監測、聯合執法、應急聯動、信息共享,形成治污合力。積極推進滁河、豐樂河等跨界河流水污染突發事件的雙邊協調機制與應急處理能力建設。從能源、交通、工業、建築、生活、城市、生態七大領域,因地制宜落實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方案。強化固體廢物跨區域轉移監管執法合作,嚴厲打擊固體廢物非法傾倒、轉移等違法行為。建立風險防控應急資源共享機制。
構建跨區域生態補償長效機制。落實省級大別山區水環境生態補償機制,構建以縣級橫向補償為主、市級縱向補償為輔的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機制。學習借鑑新安江水環境補償試點經驗,深入推進空氣、森林、濕地、耕地等重點領域和重點生態功能區、禁止開發區域等重點區域生態保護補償。加快實現由單一財政資金補償向市場化、多元化補償轉變。
加強跨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建設。共抓長江、淮河生態大保護,加強合六走廊、合淮走廊生態經濟建設。全面落實“1515”三道防線,持續推進“禁新建、減存量、關污源、進園區、建新綠、納統管、強機制”七大行動,深入推進水清岸綠產業優美麗長江(合肥)經濟帶、淮河生態經濟帶建設。
加強區域環境保護合作。推動長三角、長江經濟帶區域環境保護體系建設,參與區域環境防治項目合作與互動,加快建立組織化、網路化、社會化程度較高的環境保護運行機制。以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為重點,共同加強系統性、流域性、區域性生態環境問題治理,建立專門的環境保護協調機制、信息(包括重大環境事件)通報機制、污染防治工作協作機制,共享環境監測信息。
專欄21 生態環境保護區域聯防聯控
目標指標:到2025年,生態環境協同監管預警體系基本建立,跨區域環境應急聯動機制基本形成,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能力顯著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總體改善。
實現路徑:
1.完善區域生態補償機制。推動與六安市、舒城縣開展杭埠河流域聯查聯測聯防聯治,與滁州市開展滁河流域聯防聯控。完善落實合肥市、六安市、岳西縣大別山優質水源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設立補償資金,實現下游地區對上游地區的合理生態補償。
2.加強污染聯防聯治。與長三角區域城市協同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共同推進實施機動車國六排放標準,將城市高污染車輛基本信息納入長三角統一信息平台管理。探索跨行政區域涉危險廢物信息共享及聯合執法,開展打擊跨市非法傾倒固體廢物犯罪行為。
3.生態環境保護合作交流。強化長三角區域城市生態保護領域的合作交流,加強太湖-巢湖污染防治經驗交流,共同推進長江流域湖泊治理。
第二節 推進智慧監管,提升環境治理能力
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各領域重點任務,統籌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建設。以信息化建設為抓手,創新生態環境監管模式,構建環境信息“一張圖”、監測監控“一張網”,提升標準化、規範化、智慧化建設水平,推進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到2025年,高質量生態環境監測網路基本建成,生態環境大數據套用水平大幅提高,生態環境信息化綜合套用體系基本建成,促進生態環境精細化監管和科學化決策,有力支撐環境治理。
一、全面提升生態環境保護監管信息化水平
加強生態環境大數據資源採集存儲。升級最佳化全市生態環境監測網路,充分運用無人機、雷射雷達、衛星遙感等手段,補齊地下水、水環境功能區、入河排污口、農業面源等方面監測短板,形成生態環境“天空地”一體化立體感知體系。加強生態環境數據標準規範體系建設,健全數據管理制度,編制環境數據標準清單。搭建“生態雲”數據平台,逐步將各類環境數據及業務系統向雲端遷移,建立分散式存儲體系,確保數據安全。
提高生態環境大數據治理能力。推動環境數據資源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共享交換,構建統一的生態環境大數據交換共享標準體系,推動氣象、水利、自然資源、農業、建設、公安、交通等部門環境相關數據融合。強化大數據綜合分析和實戰套用能力,引入圖像識別、智慧型語音、目標識別、行為識別、語義理解等新技術,提升生態環境數據深度挖掘、智慧型研判、預測預警、問題溯源、智慧型推薦等能力。搭建統一業務中台,提高數據管理效率,為開發業務類套用提供統一支撐。
構建“數智環境”信息化套用體系。整合完善大氣環境管理、水環境管理、土壤環境管理、自然生態保護等系統,建設“數智環境”平台,通過統一標準規範、業務流程梳理、系統整合集成、人工智慧賦能等措施,深挖信息化套用場景,逐步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決策智慧化,生態環境監管精準化。
專欄22 構建“數智環境”信息化套用體系
目標指標:到2025年,構建完整的“數智環境”信息化套用體系,逐步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決策智慧化,生態環境監管精準化。
實現路徑:
1.建設“數智大氣”精準監管系統。推動大氣環境質量綜合監管、精準分析、監控預警、污染溯源、達標推演、重污染應急、移動源聯動監管,支撐大氣污染防治對策決策制定。
2.建設“數智碧水”精準監管系統。建立基於“源—網—站—廠—河”的精準監管系統,實現水污染早期預警及線上溯源,提升區域水安全風險監測預警能力,推進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進程。
3.建設“數智淨土”精準監管系統。建立涉土負面清單庫,綜合分析重點行業企業土壤污染信息,實現重點監管單位線上管理、預警和工作指令下達;分析農村土壤污染來源和程度,加強分類管控。
4.建設“數智固廢”信息化管理系統。面向產廢單位、運輸單位、處置單位、管理部門建立“多端”門戶套用,實現固體廢物監管的全信息化管理流程。
5.建設污染源圖像識別系統。開展基於高解析度衛星遙感、無人機航空遙感的污染源識別技術套用,建立全覆蓋、多尺度、多時相、多源的污染源空間數據信息庫。
6.建設企業環境健康智慧型體檢系統。構建重點排污單位大數據畫像評估技術體系,解析排污單位環境行為特徵,關聯企業環境信用評價,開發智慧型評估模型,實現對企業差異化、精細化監管。
7.建設“數智應急”化工園區環境風險防控決策和應急系統。利用三維建模、 VR 實景、數字預案等技術手段,推進環境風險管理信息化,實現風險源識別與動態監管、應急物資管理、危險品運輸車輛動態管理、管道輸送監管、事故應急決策支持、應急預案與演習模擬等。
8.建設“數智監管”排污許可證證後監管系統。建設排污許可制度的“一證式”證後監管系統,突出企業排污主體責任,探索“一證式”證後監管的實踐運用。
9.建設環境綜合智慧型執法大數據系統。以精準、科學、依法治污為指導,構建從執法到處罰到監督到評估的一體化執法系統,實現執法工作線上開展、規範運行的全過程閉環管理。
10.建設“三線一單”大數據輔助決策系統。全面對接“多規合一”,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環境資源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大數據輔助決策系統,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精細化管理。
11.建設企業工況與污染物排放監控系統。通過對企業異常行為涉及的數據項、時間範圍、可能的異常方式等進行智慧型識別,及時發現企業污染防治設施不正常運行等情況。
12.建設生態環境管理“駕駛艙”。依託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體系,構建生態環境日常管理全景圖,形成生態環境管理駕駛艙,提高協同工作能力、辦事效率和管理水平。
最佳化生態環境電子政務服務體系。促進與省、市政務服務平台對接,全面推廣線上、線下融合的生態環境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模式。加強人工智慧辦公助手輔助,達到“一網通辦、全程網辦”的一站式智慧型政務服務標準。強化智慧型終端和人工智慧助手套用,便捷公眾對環境信息的查詢,一鍵式收集環境投訴舉報信息並實時動態反饋處理情況。
二、織密生態環境監測立體網路
提升空氣品質監測能力。根據複合型大氣污染治理需求,構建以自動監測為主的大氣環境立體綜合監測體系,新建大氣顆粒物組分自動監測站、灰霾監測站。完善揮發性有機物組分自動監測網。在公路、港口、機場、貨運中心建設交通污染自動監測站,開展PM2.5、氮氧化物、黑碳、揮發性有機物等污染物監測。試點開展PM1監測,推動大氣環境監測從質量濃度監測向機理成因監測深化。
提升水環境質量監測能力。根據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三水共治”需求,合理整合、增加水質監測斷面,打通水質監測和水量監測,全市市控斷面數量從93個整合增加至140個左右。加強地表水斷面水質自動監測,實現自動監測全覆蓋,做好與手工監測評價結果的平穩銜接。完成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自動監測能力建設,試點開展水中揮發性有機物監測。
完善污染源和生態狀況監測。持續推進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三個全覆蓋”,推動揮發性有機物和總磷、總氮重點排污單位安裝線上監控。建立涵蓋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和油氣回收系統的移動源監測體系,完善移動源周邊環境空氣品質、交通流量、噪聲一體化監測網路。開展生態狀況監測,初步建成覆蓋巢湖、大蜀山、紫蓬山等典型生態系統和生態保護紅線重點區域的生態狀況監測網路,生態狀況評估體系基本確立。
提升土壤、聲、農村、輻射、生物多樣性等監測能力。以保護土壤環境、支撐風險管控為核心,健全分類監測、動態調整、輪次開展、部門協同的土壤環境監測體系。實現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增加農村環境質量監測點位,已列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縣域全部進行監測。推進輻射環境監測、應急監測、重點尾礦庫監測和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開展巢湖流域水生物監測,逐步實現水質監測向水生態監測轉變。
專欄23 環境質量自動監測能力提升工程
目標指標:到2025年,實現地表水斷面、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全覆蓋,全市水質自動監測站不少於160座;大氣環境質量自動監測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全市大氣自動監測站不少於130座;揮發性有機物組分自動監測網初步形成。
實現路徑:
1.巢湖流域微型水質自動站建設。新建95座微型水質自動站,構建自動監測為主、手工監測為輔的地表水水質監測體系,實現全市主要入湖河流及支流、重要湖庫、地表水考核斷面等自動監測全覆蓋。
2.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自動監測。按照“原則上每個水源地應分別在取水口和上游預警斷面各建設1個水站”要求,對全市3個已建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自動站進行站點改造和監測設備加裝;新建10個(簡易式固定站和浮船式監測站各5個)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源地自動監測站。
3.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控制監測網路能力建設。新建2座揮發性有機物組分自動監測站;1座港口(大興集危險品碼頭)監測站;1座機場大氣環境自動監測站;1座鐵路貨場(合肥北站)大氣環境自動監測站。
強化縣級監測站能力建設。結合縣級站當前實驗室裝備水平,配置性能好、自動化程度高等實驗室監測設備。制定縣級站人員跟班培訓計畫,充實各縣級站監測技術人員,開展能力考核和能力驗證,提高監測人員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
加強第三方檢測機構監管。以扶持環保產業發展為契機,規範和培育社會化環境監測市場。定期開展第三方檢測機構監測質量監督檢查專項行動,綜合採用信用懲戒、強制退出、激勵獎補等措施,加強對第三方服務機構的監管,對弄虛作假“零容忍”。
三、進一步提升執法監管能力
深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科學設定合肥市各級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理順市縣兩級執法隊伍管理體制。有序推進各縣(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局隊站合一”體制試點工作。建立健全市縣鄉村四級環境格線化監管體系,進一步夯實鄉鎮(街道、園區)生態環境監管基礎。
專欄24 執法機構示範化創建
目標指標:到2022年,全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體制基本建成,運用“網際網路+執法”能力持續增強;到2025年,建成一支機構規範化、裝備現代化、隊伍專業化、執法信息化、管理制度化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基本建成與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現代化環境執法監管體系。
行動路徑:按照“運行管理一個模式、執法辦案一套流程、裝備配備一個標準、標識服裝一種樣式”的原則開展試點工作,最佳化工作流程、強化人員管理、提升執法裝備、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執法效能,力爭2022年底前完成執法機構示範化創建工作。指導幫扶基礎條件好、代表性強縣區執法大隊同步創建。適時出台規範化示範單位建設標準,逐步全面深化示範單位建設工作。
創新環境執法方式。充分利用5G、大數據、“網際網路+”等信息化手段,完善移動執法系統,建設完善全市統一的行政處罰系統,實現生態環境行政執法全過程信息化管理。大力推進非現場執法,創新執法方式方法和手段,配齊配全無人機、無人船、走航車以及衛星遙感等“非現場”執法裝備設備,建立“非現場”監管執法程式規範。推進污染源線上監測監控設施、污染治理設施用電監控和視頻監控、污染源線上遠程質控系統建設,確保各項設施正常運行,實現生產全過程、排污全時段監控,提高精準執法、精準打擊能力。
專欄25 推廣使用“網際網路+執法”新模式
目標指標:到2025年,基本實現對重點污染源、重點排污企業進行線上數據監測,建立“天網”、“地網”、“水網”等進行實時監控,推廣使用“網際網路+執法”新模式。
實現路徑:
1.完善重點污染源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加強自動監控套用於非現場執法,進一步完善證據鏈。
2.加強執法信息化建設。到2023年,基本建成一體化環境執法辦公系統,實現與排污許可、建設項目管理、市環境保護大數據平台的內容共享,做到企業基本信息查詢、信訪件投訴轉辦、污染源線上監控、案件全過程辦理、執法遠程指揮等等。
3.加強科技裝備使用。積極利用無人機、無人船、走航車及衛星遙感等科技手段提高執法效能。
規範環境執法行為。完善執法程式、科學設定工作流程、規範統一執法文書。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強化事前公開,規範事中公示,加強事後公開。落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做到執法全過程留痕和可回溯源管理。落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嚴格進行法制審核。規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最大限度壓減自由裁量空間,探索裁量電子化。嚴格落實《說情干預生態環境執法登記備案規定(試行)》,對黨員幹部違法違規干預執法活動、插手具體案件實行干預留痕和報告。
提高環境執法能力。全面推進執法標準化建設,實現統一著裝、統一標識、統一證件、統一保障執法用車和裝備。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制度,做到持證上崗。持續開展生態環境領域執法大練兵,定期開展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等領域業務培訓,提高執法人員綜合素質。
四、切實提升環境治理科技水平
加強重點領域基礎研究。開展碳達峰及減污降碳協同增效、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巢湖綜合治理、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土壤地下水污染協同防治與受污染耕地綠色修復技術等領域科技攻關,推進區域性、流域性生態環境問題研究,強化關鍵技術創新研發和集成示範。加強環境保護科研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裝備水平,完善創新體系,增強科研攻關和技術創新能力。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充分利用長三角生態環保產業鏈聯盟優質資源,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創新企業等力量,在科研初始創新、技術成果轉化等環節形成合力。深化與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的戰略合作,建設肥西多源固廢集約化協調處置循環經濟產業基地,開展長三角典型流域多源有機固廢集約化處置集成示範項目。加強與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大院大所合作,推動組建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環境研究院,建設大氣環境立體監測試驗研究設施,開展大氣環境立體監測試驗研究等。
促進環境保護國內國際合作。拓寬環境保護國內國際合作渠道,推動合肥市成為環境領域全國技術策源地、重大關鍵產品來源中心。以國家級戰新產業集群“中國環境谷”為平台,開展環境類論壇、技術峰會等,積極尋求合作,引入環保技術研發、環保新材料等項目。以中德合作為契機,積極謀劃合肥市對德合作,開展廢棄物處置和再循環、空氣污染防治等研究合作,推進環保產品和環保工藝合作開發。高標準規劃建設長三角 G60 科創走廊環境產業合作示範園區,籌建長三角 G60 科創走廊環境產業聯盟,增強區域生態環境聯防聯控聯治。
第六章 規劃實施保障第一節 加強組織領導
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完善市委、市政府負總責、縣區抓落實工作機制。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要根據本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措施和重大工程,制定並公布生態環境保護年度目標和重點任務。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要加強調度、協調,推動規劃落實。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制定落實方案計畫,強化部門協作和地方指導,推動目標任務落實。各地各部門編制相關規劃時,要與本規劃做好銜接。
第二節 強化規劃實施
各縣(市)區、開發區,相關市直部門是規劃實施主體,對規劃實施過程中試行有效的經驗,要儘快總結提煉提升,適時在全市範圍內推廣;對不成熟的但具有推廣價值的改革經驗、創新工作方法和思路,可適當擴大試點範圍,繼續深入探索;對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實踐證明不成功、不可行的舉措,要及時調整,提出相關建議。
第三節 完善投入機制
建立環境保護財政投入保障機制,各級人民政府應統籌有關資金,逐步加大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等專項資金支持力度。最佳化環保專項資金使用方式,加大對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支持力度。對環境監管能力建設與運行經費、環境執法工作經費、環境犯罪偵查檢測鑑定經費分級予以必要保障。推動建立受益地區向生態保護地區給予補償的機制,共同分擔生態保護任務。
第四節 打造環保鐵軍
積極推進新形勢下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建設,培養一批政治硬、專業強、層次高、複合型、實用型的環保人才隊伍,重點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固廢和化學品環境管理、土壤環境監管等急需緊缺領域人才隊伍建設。創新基層環保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業務培訓、比賽競賽、經驗交流等多種方式,提高業務本領。
第五節 實施評估考核
探索引入第三方評估,開展對規劃指標、政策措施和重大項目實施情況的跟蹤監測分析,增強規劃考核的客觀性。建立規劃實施進度年度調度機制,對規劃組織實施單位定期開展督促檢查,及時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完善規劃實施的公眾參與,主動接受社會監督。2023年和2025年底,分別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和終期考核,評估考核結果向市政府報告。
附屬檔案1
合肥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重點工程項目清單
序號
項目類型
主要建設內容
一、綠色低碳發展工程
1
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
工程
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鼓勵工業企業實施綠色化改造,到2025年,培育綠色工廠不少於50戶,開發綠色設計產品不少於100款。
2
節能環保產業培育工程
“十四五”期間,力爭培育產值100億元以上的企業2-4戶,50到100億元的企業6-8戶,10到50億元的企業20-30戶,到2025年形成國內領先的兩千億級節能環保產業集群,成為合肥市支柱產業之一。
3
重大碳匯
工程
到2025年,全市重點區域新造林2萬畝,完成退耕還林楊樹林更新改造20萬畝,完成濕地生態修復面積5萬畝。
4
能源清潔化替代工程
建設漁光互補光伏項目、農光互補項目,推進屋頂分散式、光伏建築一體化建設。到2025年,全市計畫新增光伏發電186萬千瓦推廣農林沼氣發電、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生物質成型燃料供熱等。到2025年,全市生物質能發電裝機規模達到36.12萬千瓦。開展光伏+制氫/氫能發電等氫儲能項目的示範套用。
二、藍天工程
5
軌道施工揚塵控制工程
軌道交通3、4、5號線土建工地揚塵治理。
6
重污染企業搬遷項目
加快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完成佳通輪胎、合肥炭素等企業綠色搬遷工作。
7
合肥市大氣污染特徵和演變規律研究項目
引入第三方大氣污染防治專家團隊進駐合肥市,開展大氣污染特徵和演變規律研究,編制高解析度大氣污染源排放清單,制定適合合肥地區的大氣污染解決方案。
8
工業爐窯
深度治理
督促火電、水泥、生物質鍋爐企業持續穩定實現超低排放;深入推進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工業爐窯淘汰和深度治理。
9
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工程
推進重點行業實施揮發性有機物(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工程,在石化、化工、工業塗裝、包裝印刷、油品儲運銷五大領域14個工業行業開展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控制,編制執行“一企一策”,推進治污設施改造升級。
10
移動源污染治理工程
推動老舊機動車、船舶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淘汰,推廣使用清潔能源車輛、船舶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替代工程。實施港口碼頭岸電設施提升工程。
11
面源污染
治理工程
實施施工工地線上監測監控工程,易揚塵物料輸送密閉工程,道路交通揚塵污染控制工程。
12
大氣科技溯源及智慧
監管項目
建設顆粒物雷射雷達監測系統、揮發性有機物走航溯源系統、衛星遙感監測系統、企業黑煙和秸稈焚燒視頻監控系統、“雙電量”線上監控系統、柴油貨車門禁系統、餐飲油煙線上監測試點系統等。
三、碧水工程
13
城鎮污水治理重點工程
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經開區污水處理廠四期、西部組團污水處理廠二期、北城污水處理廠、鐘油坊污水處理廠、長崗污水處理廠、高劉污水處理廠、肥東縣污水處理廠四期、西部新城污水處理廠、中派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等。
建設初期雨水調蓄設施。肥東經開區初期雨水調蓄工程、南淝河初期雨水截留調蓄工程、二十埠河初期雨水調蓄工程、小板橋河初期雨水調蓄工程、新站區初期雨水調蓄工程等。
雨污分流工程。白石天河流域集鎮污水收集處理工程、兆河流域集鎮污水收集處理工程、馬槽河流域集鎮污水收集處理工程、派河乾支流小流域治理污水收集處理工程等。
14
工業集聚區水污染治理設施建設
項目
實施板橋河流域雙鳳工業園、龍塘工業集聚區、肥東經濟開發區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加快推進合肥循環經濟示範園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合肥上海產業園污水處理廠新建工程、肥西縣產城融合示範區花崗污水處理廠擴建、白石天河流域廬江台創園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
15
流域清潔
工程
白石天河、兆河、馬槽河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工程項目,豐樂河生態清潔流域建設先期工程。
16
巢湖藍藻暴發成因及控制途徑研究項目
開展巢湖藍藻生長機理、暴發條件研究,提出控制途徑和措施。
17
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一體化修復
工程
系統修復和保護巢湖流域自然環境,到2025年,巢湖流域生態原真性和完整性明顯恢復。
18
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工程
開展農村黑臭水體現狀及治理成效調查評估,開展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質增效行動,統籌實施截污納管、清淤疏浚、水體及岸線垃圾清理、水體生態修復、水系連通等。
四、淨土工程
19
土壤污染風險管控與修復工程
原馬鋼(合肥)地塊中部、西北、東南與鐵路、捷運六號線站點片區,原中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瑤海區老廠區東一、東二、東三、西區地塊,軌道交通5號線官塘車輛段原鋁廠A、B地塊,原合肥鋼鐵有限責任公司一廠區LHGDE-01、LHGDE-02地塊、市兒童醫院住院樓地塊治理修復工程。
20
危險廢物處置工程
資源循環利用和生態處置項目(一期、二期、生態屏障),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轉運項目,水泥窯協同處置市政污泥和生活垃圾飛灰項目,工業固廢資源循環利用項目,廢舊貴金屬催化劑綜合利用項目。
21
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工程
市政污泥工業化處置、廢橡膠輪胎綜合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工業固體廢物改造、廢鋰電池綜合利用、石膏綜合利用項目。
22
醫療廢物處置工程
醫療廢物處置能力提升改造項目,到2025年全市醫療廢物總處置能力達到25000噸/年。
五、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工程
23
礦山修復
工程
以巢湖市石灰石礦,廬江縣鐵礦、礬礦等礦山為重點,推進環巢湖周邊119座廢棄礦山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高標準按期完成鐘山、中材、皖維、宏光、威力等礦山生態修復。到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環湖廢棄礦山治理修復。
24
森林增長
工程
聚焦林業高質量發展,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到202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8.6%,森林蓄積量達到1350萬立方米。
25
濕地修復、保護工程
加快推進環巢湖濕地規劃建設,2021年底三河、半島等9個濕地全面建成,2022年十八聯圩濕地三期基本建成,濕地保護率達到75%。
26
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
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評估,修復巢湖閘、裕溪閘過魚設施,保護魚類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設立濕地觀鳥區域和鳥類保護區。
六、環境風險管控及應急工程
27
重點區域風險評估
到2025年,形成區域環境風險源清單和重點流域“一河一策一圖”環境應急回響方案,增強環境風險預警防控。
28
建設環境應急物資儲備體系
“十四五”期間,通過構建“實體庫+代儲庫+大型企業物資信息庫”應急物資儲備體系,為積極應對和科學處置各類突發環境事件提供有力保障。
29
輻射風險防控重點工程
線上實時監控與報警系統。完成在重要輻射工作場所,安裝放射源可視化實時監控與監測系統,初步建成輻射動態實時監控系統;對移動γ源安裝GPS定位系統,監控γ放射源位置。
市縣兩級監督性監測能力建設項目。完成各縣(市)區相關輻射檢測儀器設備的配備,包括攜帶型劑量率儀、長桿式劑量率儀、低能快速劑量率儀、表面沾污儀、個人劑量報警儀、電磁輻射綜合測量儀等。
應急處置體系建設項目。配備輻射應急搜源車、日常監察車。
七、智慧監管工程
30
構建“數智環境”信息化套用體系
開發建設“數智大氣”、“數智碧水”、“數智淨土”、“數智固廢”、“數智應急”精準監管系統。
開發建設污染源圖像識別系統,企業環境健康智慧型體檢系統、化工園區環境風險防控決策和應急系統。
開發建設“數智監管”排污許可證證後監管系統、環境綜合智慧型執法大數據系統、“三線一單”大數據輔助決策系統、企業工況與污染物排放監控系統。
開發建設生態環境管理“駕駛艙”。
31
環境質量自動監測能力提升工程
巢湖流域微型水質自動站建設。新建95座微型水質自動站,構建自動監測為主、手工監測為輔的地表水水質監測體系。
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自動監測。對全市3個已建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自動站進行站點改造和監測設備加裝;新建10個(簡易式固定站和浮船式監測站各5個)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源地自動監測站。
細顆粒物與臭氧協同控制監測網路能力建設。新建2座揮發性有機物組分自動監測站;1座港口(大興集危險品碼頭)監測站;1座機場大氣環境自動監測站;1座鐵路貨場(合肥北站)大氣環境自動監測站。
八、公眾參與工程
32
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建設
推進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到2025年,再建成10個以上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
33
推進環保設施向公眾
開放
推進一批有條件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垃圾分類設施、垃圾焚燒發電廠、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設施、重點排污單位等向公眾開發,到2025年,新增開放場所不少於20個。
34
生態環境質量、企業環境信息公開
工程
升級疊代“合肥環境”手機APP。
附屬檔案2
合肥市“十四五”國考斷面水質目標
河流
(湖庫)
斷面
名稱
目標
河流
(湖庫)
斷面
名稱
目標
南淝河
施口
董鋪水庫
靠近大壩
十五里河
希望橋
杭埠河
北閘渡口
派河
牛角大圩
兆河
廬江缺口
豐樂河
三河鎮大橋
大房郢水庫
水庫庫心
杭埠河
三河鎮新大橋
羅昌河
程家墩
柘皋河
柘皋大橋
西河
楊柳村
兆河
入湖口渡口
滁河
西趙村
雙橋河
入湖口
滁河乾渠
南淝河閘上
白石天河
石堆渡口
巢湖
東半湖
裕溪河
三勝大隊
巢湖
西半湖

政策解讀

一、出台背景
“十三五”時期,省委、省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出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紮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順利完成“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目標,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長江大保護取得重大進展,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生態環境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協同推進,全省上下形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濃厚氛圍,人民民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但是,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當前我省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還不穩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尚不能完全滿足新形勢要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任重道遠。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規劃》編制工作,將其列為全省22個省級重點專項規劃之一。2020年2月規劃編制工作正式啟動以來,在省委、省政府有力領導下,在省直有關部門、各市縣的大力支持下,省生態環境廳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部署要求,緊密銜接國家“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我省“十四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及省級有關專項規劃,在深入調查研究和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立足我省實際,編制形成《規劃》,經省政府第165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於2022年1月27日,由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實施。
二、總體考慮
為確保《規劃》既有效銜接國家政策要求,又緊密結合我省實際,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特色:
一是深入謀劃指標體系。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只能更好,不能變壞”指示精神,將國家及省委、省政府明確的“持續改善”要求,落實到目標設定中,並區分皖北、皖江和皖南山區不同情況,合理規劃指標體系。
二是體現我省特色。緊扣我省實際,將全面綠色轉型發展、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實施長三角區域共保聯治等作為我省重點任務和特色工作,統籌謀劃納入到“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整體工作,充分體現省情特色。
三是注重開門問計。通過廳網站、微信公眾號廣泛徵求社會對我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建議;廳領導主持召開規劃編制社會各界建言會,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代表、環保公司等,廣泛聽取了有關專家、單位(企業)、民眾代表的意見建議,切實把社會期盼、民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我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
四是明確重點項目方向。省級層面系統謀劃了“十四五”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水生態環境提升、土壤和地下水領域、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治廢領域、長三角共保聯治、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提升7大類重大工程專欄,提出重點項目方向,指導各地謀劃好重點支撐項目。
三、主要目標
《規劃》按照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質量核心、強化協同;穩中求進、重點突破;多方參與、共同推進的基本原則,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立足我省實際,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總體目標:到202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基礎上,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顯著提升,人居環境更加和諧,逐步形成“綠色、共享、高效、低耗”的生產生活方式。
展望2035年,碳排放達峰後穩中有降,生態環境質量根本好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顯著提升,生態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安徽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規劃主要指標中,共設立環境治理、應對氣候變化、環境風險防控、生態保護四大板塊17項指標,其中,約束性指標11項,分別是: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地表水劣V類水體比例、主要污染物減排量、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森林覆蓋率、生態保護紅線面積。預期性指標6項,分別是:城市黑臭水體比例、地下水質量V類水比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放射源輻射事故年發生率、生態質量指數。
四、重點任務
《規劃》立足我省實際,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和區域共保聯治,強化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謀劃確定了“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任務。
一是全面推動綠色轉型發展。把減污降碳作為源頭治理、綠色轉型的抓手,持續推進產業、能源、交通等結構調整,廣泛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強應對氣候變化體系建設。
二是切實推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以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圍繞人民民眾關心的大氣、水、土壤、農業農村、生態安全、環境風險、應對氣候變化等重點領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三是協同實施區域共保聯治。堅持共建共享和共保聯治,落實“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戰略,聚焦生態環境保護區域性、跨界性重難點問題,健全區域協作機制,探索區域共保聯治新路徑。
四是構建現代化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加快推進制度創新引領,完善環境治理法規標準,健全綠色發展激勵機制,注重調動社會資本力量,最佳化環境治理監管服務機制,系統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積極構建生態環境保護新格局。
“十四五”時期,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徽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認真落實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減污降碳總要求,注重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和綜合治理,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推進“提氣降碳強生態,增水固土防風險”,積極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下更大功夫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加強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把安徽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堅實的生態環境支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