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韌性城市評價與政府治理研究》是202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澤照、馬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安全韌性城市評價與政府治理研究
- 作者:劉澤照、馬瑞
- 出版時間:2023年12月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22731261
- 裝幀:平裝
《安全韌性城市評價與政府治理研究》是202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澤照、馬瑞。
《安全韌性城市評價與政府治理研究》是202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澤照、馬瑞。內容簡介該書以當代城市面臨的複合型風險及防災、減災、救災為背景,探討安全韌性城市建設的基本理論、經驗啟示、發展演進及評價。在...
全國各地政府官員培訓內容:1.公共治理績效評價與治理能力現代化;2.領導幹部的能力建設與領導藝術;3.政府績效評估中的問題與對策;4.組織執行力鍛造;5.總體國家安全觀和領導幹部的安全意識;6.數位化智慧型化背景下廉政建設與領導幹部智慧。等等。出版圖書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政府績效評估、公共政策、信息社會...
防範和化解城市發展中的各種安全風險,增強城市系統在災害等環境中承受、適應和恢復的能力,提高市域社會治理能力,建設宜居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第四條 城市安全發展工作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系統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統籌推進、綜合施策的基本原則。第五條 城市安全發展工作...
安全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n Safety)是通過安全韌性城市評價體系,在深入了解城市的安全狀況的基礎上,通過評價指標體系的對比分析,找出城市運行過程中潛在的各種不安全因素,及時發現和掌握創建安全韌性城市工作的不足和薄弱環節,識別城市系統的脆弱性,採取針對性改進措施。在自然資源、交通、住建、水利、能源、...
我們狠抓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實,認真開展督查,引入第三方評估和社會評價,建立長效機制,有力促進了各項工作。2014年,外交工作成果豐碩。習近平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出訪多國,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亞歐首腦會議、達沃斯論壇等重大活動。成功舉辦亞太經合組織...
(二)對城市社會、經濟、文化、環境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中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開展學術研究、組織交流、提出政策建議,為政府部門在城市發展中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三)接受有關部門、組織和城市政府部門委託,承擔城市科技諮詢服務、項目評估、成果鑑定、技術評價,參與並承擔技術標準制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等工作。
支持企業與在京高校院所共建產教融合基地、特色研究院、交叉學科實驗室,加快培養高精尖產業急需緊缺人才。深化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等體制機制改革,以務實舉措把服務做到人才心坎上。(四)著力擴大內需,積極促進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和高質量發展 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發揮超大城市...
刑事治安警情持續下降,獲評首批“全國禁毒示範城市”。這些成績,是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取得的,是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關懷指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在市委帶領下團結拼搏、開拓創新的結果,是海內外鄉親關心支持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老領導、老同志,向各位人大代表、...
(3)城市景觀更具魅力。完成第一輪352個“美麗街區”創建。完成360公里道路架空線入地和合桿整治,平均減桿率達到60%。實現黃浦江核心段45公里和蘇州河中心城段42公里濱水岸線貫通,公共空間品質不斷提升,世界級濱水區框架初步形成。 3.運行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服務效率效能持續提高 (1)韌性城市...
第三節 建設安全韌性城市群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建設食品藥品醫療器械創新和監管服務平台,協同構建食品藥品安全防控網路。夯實生物安全保障,實現縣級以上疾控機構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全覆蓋。加強礦山、危險化學品、消防、道路交通、建築施工、電力、城鎮燃氣、特種設備、核設施等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加強長期穩定支持,提高基礎研究經費占全社會研發經費比重。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國家實驗室和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發揮好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用,改進重大科技項目立項和管理方式,深化科技評價激勵制度改革。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開展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加強科普...
第二十條 本市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及國土空間規劃、應急管理規劃、城市綜合防災減災規劃等規劃時,應當綜合考慮安全防控需要,實行地上地下空間統籌和一體化提升改造,推進韌性城市建設。本市按照國家規定,對於嚴重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實行淘汰制度。對於列入國家和本市淘汰目錄的危及生產安全的工藝、設備,本市有關部門...
第四條 市、區(縣級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精緻城市建設的領導,制定精緻城市建設規劃綱要、指標評價體系和行動方案,將精緻城市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年度計畫。第五條 市、區(縣級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精緻城市建設推進工作議事協調機制,負責精緻城市建設重大政策研究、重點問題協商等工作。市、區(...
(十)法治城市建設邁上新台階。深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累計提請市人大審議法規草案45件,立改廢政府規章58件,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推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率先建立行政複議標準體系,獲評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營造更加法治化的營商環境,依法實施最嚴格的智慧財產權...
二、加快建設城市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 (一)進一步完善城市可持續發展標準體系。圍繞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結合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需求,構建目標明確、層次分明、統一完善、國際接軌的城市可持續發展標準體系。研製綜合管理、實施指南、評價改進、數據資源、基礎設施管理等標準。建立統一普適、橫向可比的城市可持續發展...
在指標體系方面,主要參照城市體檢、海綿城市、園林城市、節水型城市、人居環境五大細分評價體系;在綜合要素方面,主要選擇自然生態環境、綠色循環經濟活力、城市更新、新城建、歷史文化保護、城市治理、韌性城市、社會和諧、城市印象等方面的公開數據作要素分析。政研中心根據上述方法形成《中國美麗城市》城市典範年度名單,...
我們狠抓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實,認真開展督查,引入第三方評估和社會評價,建立長效機制,有力促進了各項工作。一年來,外交工作成果豐碩。習近平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出訪多國,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亞歐首腦會議、達沃斯論壇等重大活動。成功舉辦亞太經合組織...
2021年度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諮詢研究重點課題《上海安全韌性城市建設的思路和對策研究》(課題編號:2021-A-033-A),已結題。(12 )2019年度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諮詢研究重點專項課題《基於陸域聯通視角上海推進“一帶一路”貿易暢通的思路和對策研究》,已結題。(13 )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畫”軟科學研究...
對標《安全韌性城市評價指南》規定,以創建國家安全發展示範城市為契機,構建周期性、常態化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機制,全面開展水旱災害、地震與地質災害、氣象災害、森林火災等自然災害綜合風險調查評估。健全自然災害和城市安全風險動態管理機制,完善落實重大風險排查日誌制度、重大隱患報告制度、隱患動態銷號制度,實現...
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建設,全面提升全市城鄉本質安全水平,切實維護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為廣州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加快推進實現老城市新活力,以“四個出新出彩”引領各項工作全面出新出彩,為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中勇當排頭兵提供持續穩定的安全...
在安全生產監管方面:進一步樹立了安全監管執法權威,進一步夯實了安全生產基層基礎,進一步營造了安全文化氛圍,牢牢守住了基本盤,事故防範成效顯著,保持了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向好,實現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同比三下降。2016年、2017年、2019年、2020年均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安全生產優秀市州,2019年、2020年連續...
北京市社科基金《首都突發事件中基於社會情緒演變的政府回應機制與認同構建研究》(18GLC069)在研 北京市社科聯項目《韌性城市視角下的北京市基層公共安全風險治理研究》(2018QNRC16)在研 2019年全國黨校(行政學院)重點調研課題《國外學者對中國政治領域重大風險研究的評述》(2019dfdxkt001)在研 國家行政學院院級...
建設部項目:商品住宅質量政府監督與社會化管理相結合機制研究、工程總承包企業核心競爭力研究、城市舊區住宅性能綜合評價與改造研究、我國工程質量檢測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研究、我國工程監理行業發展定位研究,主持人 教育部博士基金項目:生態城市發展模式研究,主持人 威海市政府項目:威海市城鎮化發展戰略規劃(2014-2027...
經濟發展對環境污染的影響——基於地區差異角度的研究,《經濟問題》(CSSCI),2014年第8期(第二作者)北京市物流業集聚區空間分布演變,《城市問題》(CSSCI),2014年第3期(第一作者)論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的融合互動發展,《廣東社會科學》(CSSCI),2013年10月(第一作者)生產性服務業空間集聚適度性評價——...
2.參與天津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重大項目“大數據支持下群體性突發事件早期智慧型預警與體系化治理研究”3.參與天津市教委人文社會科學重大項目“高校突發公共事件的風險管理與應急決策研究”4.參與天津市教育規劃重大項目“基於韌性理論的城市中國小校園安全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研究”5.參與天津市教委重點調研課題“基於供需關係的...
強化海洋經濟分析研判和發展政策措施研究,及時、準確把握海洋經濟發展趨勢,推進海洋經濟信息產品供給。構建現代海洋城市發展評價體系,編制發布上海現代海洋城市發展藍皮書。(三)高標準提升海洋災害防禦能力 1.推進海洋觀測站網建設 編制海洋觀測網中長期規劃,基本形成由岸基、海基和空基組成、覆蓋重點海域、岸段和海島...
“產業化建築施工期碳排放量化與裝配式裝修環境影響評價”;“預製裝配式地下車站關鍵技術研究及套用-技術經濟及相關政策研究”;“建築工程建設期碳排放量化評估及最佳化研究”;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重大項目“小城鎮交通規劃及安全管理研究”;建設部項目“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標準對國民經濟與社會影響研究”;國家電監會項目...
加快建立技術攻關和創新套用兩張清單,建立星級成果分段分級評價機制,配套完善支持機制。加大對重大創新產品和服務、核心關鍵技術的政府採購力度,擴大首購、訂購等非招標方式的套用,加快推進重大技術裝備首台(套)、材料首批次、軟體首版次的示範套用。支持前沿先進技術在城市建設、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率先套用、...
(七)促進超大特大城市最佳化發展。疏解非核心功能,提高健康宜居安全水平。系統運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城市體檢結果,開展城市風險評估。中心城區人口密度高且人口持續流入的超大特大城市要有序實施功能疏解。高質量高標準推進國家級新區建設,完善郊區新城功能,推動組團式發展。(發展改革委、自然...
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簽約服務質量綜合評價機制,落實獎懲和激勵約束制度,穩步提升履約服務質量。第四章 高起點最佳化城鎮空間布局 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各縣區主體功能區定位,充分發揮比較優勢,逐步形成甘州臨澤城市化地區、黑河流域農產品主產區、祁連山生態功能區三大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進一步最佳化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