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養教育

媒介素養教育就是培養公眾對各種媒介信息的解讀、批評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為個人生活、社會發展所套用的能力的過程。其最終目的是造就出具有較好的批判能力、能獨立思考媒介信息的優質公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媒介素養教育
  • 定義:培養公眾對各種媒介信息的解讀、批評能力
  • 起源:英國
  • 目的:造就出具有較強批判能力、能獨立思考媒介信息的優質公民
定義,內容,歐美國家,中國,發展與經驗,發展歷程,特點,我國必要性,雙刃劍,需要,整體水平偏低,中國教育理念,本質,基本理念、原則,目的,終身教育,

定義

可以將媒介素養概括成四層遞進關係的能力體系:
(1)了解基本的媒介知識,具備一定的媒介使用能力;
(2)具備一定的辨識和鑑賞力,能夠判斷媒介信息的意義和價值;
(3)具備一定的創作傳播媒介信息所需的知識和技巧;
(4)能夠有效地利用媒介信息達到發展自我的目的。
一是增加對媒介的了解,學會以批評的意識接觸、辨別媒體的信息;嘗喇拒少二是掌握與媒介交往的常識,懂得合理地運用媒介完善自我、發展自我。前者是媒介素養教育的基礎,儘可能地減少媒介信息的負面影響,後者是媒介素養教育的提升,以進一步提高利用媒介的水平並使其從中獲益。

內容

事實上,各個國家(地區)甚至一個國家範圍內的不同地域之間,由於政治、經濟發展水平、文化價值觀念以及教育白漿舉組理念等諸多方面的差異,媒介素養教育的概念、意義、內容不可能有一個世界統一的“標準”定義。英國學者大衛·帕金翰認為,各國應當發展自己的媒介教育,而不應該照搬他國模式。

歐美國家

從歐美國家的實踐來看,媒介素養教育應該包含:正確認識媒介的性質的功能;建立對媒介信息的批評意識;提高對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學會有效地利用大眾傳媒為個人成長服務等。前三點都是從認識媒介,保護客群不受媒介誤導角度出發,而第四點則側重於媒介使用者的主動性。
1989年,英國的教育科學部:“媒介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更積極、更有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者,他們將要求媒介產品的更大範圍和多樣化並為此敬連櫻做舉堡出貢獻。”
加拿大的媒介素養教育主要包括兩項內容:一項是培養學生的“自我認同能力”,即幫助他們區分虛擬和現實、個人和世界的關係,認識媒介價值和自我價值,懂得自我價值不應為媒介所主導,同時,還要提高學生作為媒介消費者的自我意識。他們還需要理解人口統計學、消費心理學、市場份額等基本概念,清楚地了解媒體在社會經濟結構中的作用;另一項是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學生應該知道公民的作用,以及如何行使好自己的公民權。在消費主義泛濫的時代,這項能力特別重要。由於學生們幾乎都淹沒在來自美國的媒介信息中,幫助他們認識到,美國價值觀與本國的價值觀是有區別的,對於他們更好地認識自我、融入社會很有幫助。
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媒介教育是整個世界上每個國家所有居民的權利,用這種能力接觸、分析和評價大眾媒介中所傳遞的諸多複雜信息。媒介素養著重於幫助人們尤其是青年人成為對媒介信息更謹慎更理性的消費者,從而在有關健康、購物和價值判斷上能作出更明智的選擇;同時也幫助人悼詢蘭們成為媒介創新性的生產者,從而更有效地傳遞他們的所思、所想和優勢。”

中國

卜衛認為:媒介教育就是培養青少年媒介素養的教育,包括如下四個方面的內容:(1)了解基礎的媒介知識以及如何使用媒介。(2)學習判斷媒介信息的意義和價值。(3)學習創造和傳播信息的知識和技巧。(4)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眾傳媒發展霸射諒自己。
鄭保衛認為:“媒介教育是指有關媒介知識及運用技能和方法的教育。通常這種教育是包括在新聞與傳播教育之中,由新聞與傳播院校向新聞學與傳播專業的學生實施的。”
張志安、沈國麟認為:所謂媒介素養教育,就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播資源的教育,通過這種教育,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評能力,使其能夠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參與社會發展。
陳先元認為:傳媒素養這一概念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指對於傳媒、傳媒信息和傳媒專業人員本質特徵的一種基本認知和解讀、評判、接受、利用傳媒信息的實際能力;二是指對於這種基本認知和實際能力教育和培養的過程。二者結合在一起,可以稱為傳媒素養教育。
白傳之、閆歡認為:所謂媒介教育,就是根據教育理論和新聞傳播理論,運用多種媒介手段,提升媒介使用者的多種媒介素養和套用技藝水平,促進協調發展的教育。

發展與經驗

發展歷程

媒介素養教育起源於英國,發展完善在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以及其他歐美已開發國家。它的理論基礎是現代傳播學和判應達教育學,細講起來還牽涉到新聞學、美學、社會學等學科理論知識。媒介素養教育思想自20世紀30年代由英國學者提出到今天,媒介素養教育的目的、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變,由保護主義的教育思想逐漸向超越保護主義的教育理念上轉變。以下以英國為例,論述媒介素養教育發展的幾個歷史時期。
(一)保護主義時期
1.辨別和抵制媒介階段
在英國20世紀30年代,隨著小說及黃色報刊的發展,以及電影和廣播為媒體的大眾文化在歐美各國逐步流行,它所傳播的價值觀和審美情趣與精緻化的傳統文化理念多有牴牾和衝突。許多學者主張通過培養公眾對大眾文化的辨別和抵制能力來保證英國文學的“高級文化”性。他們認為媒介是一種“文化病毒”,文化一旦經由商業媒介傳播,就會變質,破壞了高雅文化,混亂了語言結構,滋長了低俗文化及娛樂活動。當時,媒介素養教育的目的就是通過媒介教育行動來同媒體“抗戰”,鼓勵學生“認清並抵制”大眾媒介的影響,媒介素養教育採取完全的保護主義方式。所以,這一階段也被稱為“反對媒介”時期。
2.文化研究和大眾藝術階段
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是媒介素養教育的第二階段。隨著大眾文化的崛起,文化似乎不再是經典巨作的代名詞。大眾文化的人文觀向傳統的文化觀發起挑戰。許多學者也漸漸意識到大眾媒介並不是一無是處的,它給人們帶來資訊和文化薰陶等作用,都是值得認同和研究,對媒介素養教育的觀點也發生了轉變,即由側重抗拒能力的培養轉變為辨別能力的培養。
3.螢幕教育與解密意識形態階段
到了20世紀70年代,一些教師開始引進結構主義和符號學視角,媒介研究的重心也轉移到對重大政治和社會問題的討論上來。媒介素養教育開始重視媒介語言建構的現實與真實現實之間的關係和差別,要求學生正確看待大眾媒介的巨大力量了解信息是經媒介更深層次的傳播過程的特性,由此看到媒介與經濟、社會、政治之間的緊密聯繫。
70年代媒介素養教育來時發生轉型,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此時提出了“螢幕理論”,其所關注的核心問題是語言、意識形態和再現問題。媒介素養教育的核心理論是借鑑了法國羅蘭·巴特主張文化及生活的基本立場,以符號學理論著眼,分析大眾文化商品與媒介文本,如摔跤、玩具、橡皮產品、脫衣舞等通俗文化的現象。媒介教育從符號學和文化研究吸收l了“再現”的觀點,延伸了學習的目標——了解媒介的人為建構本質,即所謂“去自然化”。媒介教育也因此試圖發展出跨越以媒介形式為知識分野的學習內涵,而再現的議題也可以從報紙、電視、通俗小說等不同的媒介橫切探討,強調媒介是再現而非反映真實的特質。
到了80年代,媒介研究認為,大眾媒介是社會知識主要的創造者和協調者,媒介反映現實的方式、使用的技術手段、媒介產品中包含的意識形態等應是所有公民有權了解的內容。這樣,媒介教育者開始了一種全新的闡釋工作。80年代後期,媒介素養教育已陸續進入英國部分地區國小必修課程。更引人注目的是,媒介素養教育由發源地英國延伸到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以及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等已開發國家,並得到更為廣闊的發展。80年代後,由於各國政府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介入,學校的媒介素養教育開始形成規模。媒介素養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被許多國家和地區納入正規的課程教育系統中,並不斷得到重視和強化。這一時期,對媒介素養教育的認識也在變化,由抗拒媒介轉變為認同和解讀媒介。
(二)超越保護主義時期
20世紀90年代以來,英國的媒介教育逐步脫離了保護主義的思路,這種情形也同樣發生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在某種程度上也發生在拉丁美洲。70年代至80年代流行的有關媒介素養教育作為一種破解意識形態密碼的手段或免疫工具的觀念已受到了挑戰。這種挑戰既見之於學術研究領域,也出現在課堂教育實踐領域。
首先,學生在成為媒介素養教育對象之前,業已積累的有關媒體的認知體驗受到重視。強調客群的複雜性和多樣性,要求我們應當更多地注意學生對於媒介已經知道了什麼,而不是認定他們對媒介一無所知,或認為他們對媒介認知總是畸形的。其次,對於媒介素養教育中的教與學,教師們根據各自的課堂實踐與研究狀況開展討論,認為意識形態解密論的一個核心問題:它將學生假設為易受媒介“迷惑”的同時,將老師的作用假設為向學生傳授自我解放的“鑰匙”,教師向學生展示真理,揭示事實真相,而學生們一旦得到了老師的指點,便會自動地接受和贊同。這種觀點有某種政治福音布道的味道。雖然這種方法有時確實能解釋學生的某些學習經驗,但它相對於複雜的、五花八門的課堂實踐顯然是過於簡單化了。尤其當學生將媒介內容視為“自己的文化”和能使自己開心愉悅的事物的時候,他們可能傾向於抵制或反對教師所講的內容。這種抵制和反對,特別出現在當學生感到媒介素養教育冷談了大眾文化,或者當媒介研究被用作勸導學生接受某種政治立場的工具的時候。
從以上視角出發,媒介素養教育不再被界定為一種與學生的媒介體驗天然對立的教育,它不再被僅僅視為一種甄別方式或洞察隱蔽的意識形態的方法。
(三)媒介素養教育的新趨勢:深度推進與全球擴散
進入新世紀以後,隨著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的普及,大眾媒介更加深入人們的生活世界,人們的媒介素養教育意識不斷增強,對媒介素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近年來,各國的媒介素養教育的目的呈現多元的趨勢,媒介素養教育的方法也發生了許多轉變。保護青少年抵禦媒介影響的方法已逐漸被放棄,媒介素養教育觀念更多的是以“批判意識”,“民主參與”和“媒介快感”為核心理念。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35個國家所做的調查也反映了這一變化,該調查報告開篇就指出:就國際範圍內,媒介素養教育方法已經從過去的“免疫接種”為主的模式,轉向了以“賦權”為主的教育模式。在許多國家,媒介素養教育已經走出了“保護”階段,新媒體的出現又為媒介素養教育帶來了更多的內涵。
這一時期,媒介素養教育在一些國際性組織的積極推動下,媒介素養教育不僅在已開發國家進一步規範化,而且開始在許多開發中國家擴散。新世紀以來,媒介素養教育開始了一種世界性的現象。呈現出兩個基本趨勢:一是在已開發國家體現為向深度推進、向廣度拓展;二是許多開發中國家也意識到媒介素養教育的必要性和意義,開始研究和實施媒介素養教育,媒介素養教育呈現出向全球擴散的態勢。

特點

1.媒介素養教育正規化和普及化
西方一些已開發國家已將媒介素養教育納入正規的教育課程,相關研究及訓練課程由教育行政機構負責。國家的政府部門對學校實施媒介素養教育作了規定,要求國小、中學乃至大學開設媒介素養教育課程,或在有關學科中增加媒介素養教育的內容。媒介素養教育從英國起源,逐漸擴展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等已開發國家,並且各國的媒介素養教育都有自己的特色。
2.教育對象全民化和教育主體社會化
總體來看,無論已開發國家還是開發中國家,媒介素養教育的主要對象仍然是未成年人,但也明顯呈現出全民化的趨勢,即媒介素養教育從青少年教育延伸至終生教育。
西方國家近年來經常開展的媒介素養活動,不僅包括不同的學科和機構,還包括大量的社會工作者、教育者、父母以及媒體專業人員。非政府組織和非贏利組織的加盟,是媒介素養運動的又一個顯著的特點。
3.教育內容階梯化和課程設定形式的多樣化
階梯化教育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青少年設計不同課程。以加拿大安大略省為例,由於媒介素養教育從一年級至十二級時間跨度大,該省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主要分三個時期:低年級、中年級和高年級。
目前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國家,課程設定方式各不相同,比較多樣化,這種不同的設定一般都與國家的文化傳統和社會背景有關。主要有四種模式:一是媒介研究作為一門獨立的科目;二是媒介研究作為某一科目中的一種組成部分;三是把媒介教育融入所有的科目中;四是媒介研究作為一門整合的、跨學科的課題。
4.媒介資源網路化
媒介素養教育應該和媒介結合起來,利用媒介強大的資源優勢,提供媒介素養教育所需要的各種資料。在媒介素養教育開展較好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英國等不僅依託大多媒介的網際網路站製作了媒介素養教育網頁,更有許多媒介素養教育團體建立的專業網站,為從事媒介素養教育的理論研究者和實踐從事者提供了一個理論和資源交換的平台和空間,促進了溝通和互動,也為有意識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人們提供了支持。

我國必要性

雙刃劍

1.媒介的正面功能
1)監視環境:無論什麼時代,人類都必須不斷地監測、了解自己生活的環境。用英國當代作家麗貝卡·韋斯特夫人的話來說:“社會需要新聞,正如人們需要眼睛,因為社會也得隨時看清自己的去向。”
2)協調關係:把社會的各個部分、各個環節、各類因素整合為一個相互協調的有機整體,以應付環境的變化和挑戰。如果說,監視環境主要體現在報導里,那么協調關係就體現在言論和新聞評析中。大眾媒介在協調關係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其傳播的廣泛性,使意見能再社會的最大範圍內得到溝通,以實現最大程度上的理解和共識。
3)傳承文化:延續社會的文化傳統,使社會的精神遺產,如科學知識、文學藝術、價值觀念得到繼承和發揚。
4)提供娛樂
5)商業功能:媒介產業不單單位其他產業提供信息服務,它本身就是知識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2.媒介的負面功能
1)大眾媒介持續不懈的宣傳會使人們完全喪失辨別力,從而不加思索地順應現狀。以美國的媒介為例,在美國媒介都以大企業為支柱,而大企業又同現存制度密切關聯,因而媒介便始終不渝地宣揚現存制度的合理性,久而久之人們變回覺得這個制度只有好於更好的區別,而不存在不好的一面,除了義無反顧地接受它別無選擇。這裡尤為明顯的不僅在於媒介反覆傳播一些內容,而且更重要的是還在於對另一些內容不予傳播。
2)媒介是使大眾的審美鑑賞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媒介不得不降低藝術的品味,久而久之,人們的審美力當然日趨退化。例如,一家電台盡播貝多芬、莫扎特、巴赫、蕭邦、德彪西而根本不理睬那些港台歌曲、流行音樂,那它的收聽率就會低得可憐,對這樣的電台廣告商肯定不會感興趣,電台也就難以維持下去。大眾文化具有明顯的娛樂性、通俗性、消遣性和商業性特徵。這樣,它往往一味注重迎合大眾的口味,過分追求經濟效益,又導致文化庸俗化的嫌疑。商業化傳播的特點是講求直接報償和閱聽快感,它助長那些文化上平庸、易於即時吸收和理解的“資訊快餐”大行其道,而文化上深刻的、無法或較少給予人們直接閱聽快感的“資訊補藥”將漸失陣地。這一發展變化,將直接導致青少年一代知識結構的“扁平化”。
3)媒介常以廉價的代價占用或剝奪了人們的自由時間。中國兒童研究中心對全國30多個省市的12418名學齡兒童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做功課、玩、看電視時中小學生課餘生活的三大活動。近年來,少年兒童1/3的課餘活動時間是在於媒體接觸中度過的,超過了做功課時間,躍居第一位。
4)麻醉精神。大眾媒介具有麻醉精神的消極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讓人沉醉在虛幻滿足之中,二是由此剝奪了人的行動能力。具體地說,隨著媒介的日益發達,人們正把越來越多的時間花費於收聽、觀看和閱讀大眾媒介產品,這些為數眾多的產品使人們對社會問題的關心只停留在表面,而這種表面性常常掩蓋了民眾的冷漠態度。
3.媒介反映與建構現實的虛擬性
大眾媒介所傳達的信息是經過“把關人”取捨過的片面的信息,其中的媒介人物、媒介事件往往帶有人為的成分。因此,媒介帶給我們的是經過它轉述的世界,而不是現實本身,成為媒介現實。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習慣並依賴媒介帶來的虛擬世界,媒介在大眾和真實世界之間加入的這一虛擬的媒介世界成為了大眾諸多選擇的依據。

需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媒介成為一種工具,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憑藉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強大的技術手段,利用媒介將其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向其他國家進行文化滲透。面對全球化,一個民族越是要保持自己的個性和特殊性,需要積極提高國民的媒介認知、批判、運用能力,讓廣大公眾了解當前的傳播環境,掌握必要的媒介知識,抵禦外來文化的不良影響,傳播和發揚民族文化。通過媒介素養教育來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與民族精神的傳承,就顯得十分必要和非常緊迫。

整體水平偏低

首先,媒介素養是建立在知識素養的基礎之上的。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文盲眾多的國家。據統計,目前全球成人文盲約為8.6億,占總人口的20%,而世界上每10個文盲中就有一個是中國人,每15箇中國人中就有一個基本不識字。我國90%的文盲分布在農村,其中一半文盲分布區在西部地區。我國東西部發展不平衡,決定了我國媒介素質教育推廣的複雜性和艱巨性。
其次,在我國,長期以來大眾媒介略嫌呆板的、宣傳色彩濃厚的教化模式,使得客群對媒介傳遞的信息喪失了基本的警覺性。我國的客群是很好的接受者,卻不是很好的分析者、判斷者和批判者。

中國教育理念

本質

媒介素養教育的本質是在思辨人的價值問題,所以具有強烈的批判教育風格,其終極目的也在促進個人的釋放與賦權。釋放是指個人在心智上能夠能夠穿透媒體所構建的迷障,不被媒體左右;更能進行社會參與,使用媒體表達對公共事務的關心,促進公民民主素養。賦權則指個人有自主能力分辨、選擇、評估媒體及其內容,進而透過理性的思考與對話,去影響和督促媒體改善內容,乃至培養公民產制創意的、良性的、教育的訊息,共同建構社區品位,從而提高社會的文化品質。媒體教育的目的除了教授知識外,還在於培養“行動的資訊觀”,學生學會了解“語言的政治”以及運用“政治的語言”,這樣才能正確使用被賦予在他們身上的權利,以及試圖去挑戰與轉變那些既存與未來會出現的媒體問題。至於媒體創作和媒體使用,說穿了是要翻轉“專業主義”對媒體的獨占,把媒體還給社會,做公民直接發聲的論壇,不再經由所謂的媒體專業人士“嚼飯與人”。這樣的反轉,也是一種“話語權”。亞洲第一本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台灣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中明確指出:“媒體素養教育的終極願景,在於透過媒體素養教育機制,強化公民對媒體的釋放與賦權,建立‘健康媒體社區’。”

基本理念、原則

1.媒介素養教育要實現本土化
國外的媒介素養教育經過70多年的發展,已經積累了相當成熟的經驗和豐碩的研究成果,我們要注意引入國外有關媒介素養教育方面前沿的理論和方法,但僅僅採取拿來主義是行不通的,要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即實現媒介素養教育本土化,要真有中國的特色,要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已開發國家媒介素養教育理論的產生和發展提醒中國教育界,有必要提升國內現有的媒介教育理論層次,從而推動我國媒介素養教育從技能型向素養型轉化;從媒介的製作技能和方法的教育轉向提高大眾對於媒體系統所傳信息的選擇能力、思辨反應能力等。
2.以保護主義和賦權主義的相結合為價值取向
從我國目前的社會發展看,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應傾向於保護主義和賦權主義並重的原則,這是因為:一方面,保護和防禦是所有國家媒介素養教育早期的指導理念,我國媒介素養教育尚處於起步階段,公眾的媒介素養水平普遍偏低,而媒介市場化、商業化的弊端日益突出,媒介全球化的影響逐步顯現,面對複雜的媒介環境,我國也應採取保護主義的價值取向。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媒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大,公眾參與意識不斷提高,通過媒介素養教育發展公眾利用媒介表達自我、參與社會發展的能力也越來越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超越一般意義的保護主義,採用賦權主義的理念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說,根據我國的國情,媒介素養教育應採取保護主義和賦權主義相結合為價值取向。
3.媒介素養教育要以人為本
媒介素養教育不同於傳統的教育模式,它增強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教育者之間和被教育者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尊重學生對於媒介與媒介信息的理解與認識,建立一種平等的學習模式。媒介素養教育教學與學習是從了解並重視學生知道媒介概念(知識或常識)開始,不論是透過從老師直接的指導或經由學生自己的練習與發現,都是體驗媒介素養的技巧與知識的過程。因此媒介素養教育“不是簡單黑白分明的知識,也不是照單全收直接吸收老師分析的結果,學習必須要包括教與學兩者平等的對話”。作為一種教育方式,我們在媒介素養教育過程中一定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以人為本,將媒介素養教育這個舶來品發展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媒介素養教育體系。
4.媒介素養教育要多層次和全方位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教育大國,各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很不平衡。城鄉差別和東中西部的差距明顯。我國媒介素養教育應該根據城鄉及各地區的不同情況制定媒介素養教育目標和內容。媒介素養教育還應該針對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特點制定出不同的教育目標和內容。同時,媒介素養教育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應該以政府為主導,學校教育為主體,家庭、社區活動為輔助,媒介和其他社會力量參與,全方位發展中國的媒介素養教育。

目的

媒介素養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主動的閱聽人,就是在面對媒介時具備積極的批判意識的主動的客群,是媒介批判意識培養的結果。媒介批判意識的培養,主要是強調客群接觸媒介和大眾傳播活動時的主動意識、主動權的培養,是在目前和未來的大眾傳播媒介信息的“狂轟濫炸”面前保持獨立思考的習慣,並不是對大眾媒介和大眾傳播活動的盲目否定。

終身教育

一言以蔽之,時代在變,媒介在變,個人的知識素養(包括媒介素養)也必須隨時更新。終生學習是現代社會的標誌之一,也是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對每一個人提出的要求。
鄭保衛認為:“媒介教育是指有關媒介知識及運用技能和方法的教育。通常這種教育是包括在新聞與傳播教育之中,由新聞與傳播院校向新聞學與傳播專業的學生實施的。”
張志安、沈國麟認為:所謂媒介素養教育,就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播資源的教育,通過這種教育,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評能力,使其能夠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參與社會發展。
陳先元認為:傳媒素養這一概念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指對於傳媒、傳媒信息和傳媒專業人員本質特徵的一種基本認知和解讀、評判、接受、利用傳媒信息的實際能力;二是指對於這種基本認知和實際能力教育和培養的過程。二者結合在一起,可以稱為傳媒素養教育。
白傳之、閆歡認為:所謂媒介教育,就是根據教育理論和新聞傳播理論,運用多種媒介手段,提升媒介使用者的多種媒介素養和套用技藝水平,促進協調發展的教育。

發展與經驗

發展歷程

媒介素養教育起源於英國,發展完善在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以及其他歐美已開發國家。它的理論基礎是現代傳播學和教育學,細講起來還牽涉到新聞學、美學、社會學等學科理論知識。媒介素養教育思想自20世紀30年代由英國學者提出到今天,媒介素養教育的目的、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變,由保護主義的教育思想逐漸向超越保護主義的教育理念上轉變。以下以英國為例,論述媒介素養教育發展的幾個歷史時期。
(一)保護主義時期
1.辨別和抵制媒介階段
在英國20世紀30年代,隨著小說及黃色報刊的發展,以及電影和廣播為媒體的大眾文化在歐美各國逐步流行,它所傳播的價值觀和審美情趣與精緻化的傳統文化理念多有牴牾和衝突。許多學者主張通過培養公眾對大眾文化的辨別和抵制能力來保證英國文學的“高級文化”性。他們認為媒介是一種“文化病毒”,文化一旦經由商業媒介傳播,就會變質,破壞了高雅文化,混亂了語言結構,滋長了低俗文化及娛樂活動。當時,媒介素養教育的目的就是通過媒介教育行動來同媒體“抗戰”,鼓勵學生“認清並抵制”大眾媒介的影響,媒介素養教育採取完全的保護主義方式。所以,這一階段也被稱為“反對媒介”時期。
2.文化研究和大眾藝術階段
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是媒介素養教育的第二階段。隨著大眾文化的崛起,文化似乎不再是經典巨作的代名詞。大眾文化的人文觀向傳統的文化觀發起挑戰。許多學者也漸漸意識到大眾媒介並不是一無是處的,它給人們帶來資訊和文化薰陶等作用,都是值得認同和研究,對媒介素養教育的觀點也發生了轉變,即由側重抗拒能力的培養轉變為辨別能力的培養。
3.螢幕教育與解密意識形態階段
到了20世紀70年代,一些教師開始引進結構主義和符號學視角,媒介研究的重心也轉移到對重大政治和社會問題的討論上來。媒介素養教育開始重視媒介語言建構的現實與真實現實之間的關係和差別,要求學生正確看待大眾媒介的巨大力量了解信息是經媒介更深層次的傳播過程的特性,由此看到媒介與經濟、社會、政治之間的緊密聯繫。
70年代媒介素養教育來時發生轉型,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此時提出了“螢幕理論”,其所關注的核心問題是語言、意識形態和再現問題。媒介素養教育的核心理論是借鑑了法國羅蘭·巴特主張文化及生活的基本立場,以符號學理論著眼,分析大眾文化商品與媒介文本,如摔跤、玩具、橡皮產品、脫衣舞等通俗文化的現象。媒介教育從符號學和文化研究吸收l了“再現”的觀點,延伸了學習的目標——了解媒介的人為建構本質,即所謂“去自然化”。媒介教育也因此試圖發展出跨越以媒介形式為知識分野的學習內涵,而再現的議題也可以從報紙、電視、通俗小說等不同的媒介橫切探討,強調媒介是再現而非反映真實的特質。
到了80年代,媒介研究認為,大眾媒介是社會知識主要的創造者和協調者,媒介反映現實的方式、使用的技術手段、媒介產品中包含的意識形態等應是所有公民有權了解的內容。這樣,媒介教育者開始了一種全新的闡釋工作。80年代後期,媒介素養教育已陸續進入英國部分地區國小必修課程。更引人注目的是,媒介素養教育由發源地英國延伸到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以及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等已開發國家,並得到更為廣闊的發展。80年代後,由於各國政府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介入,學校的媒介素養教育開始形成規模。媒介素養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被許多國家和地區納入正規的課程教育系統中,並不斷得到重視和強化。這一時期,對媒介素養教育的認識也在變化,由抗拒媒介轉變為認同和解讀媒介。
(二)超越保護主義時期
20世紀90年代以來,英國的媒介教育逐步脫離了保護主義的思路,這種情形也同樣發生在澳大利亞、加拿大,在某種程度上也發生在拉丁美洲。70年代至80年代流行的有關媒介素養教育作為一種破解意識形態密碼的手段或免疫工具的觀念已受到了挑戰。這種挑戰既見之於學術研究領域,也出現在課堂教育實踐領域。
首先,學生在成為媒介素養教育對象之前,業已積累的有關媒體的認知體驗受到重視。強調客群的複雜性和多樣性,要求我們應當更多地注意學生對於媒介已經知道了什麼,而不是認定他們對媒介一無所知,或認為他們對媒介認知總是畸形的。其次,對於媒介素養教育中的教與學,教師們根據各自的課堂實踐與研究狀況開展討論,認為意識形態解密論的一個核心問題:它將學生假設為易受媒介“迷惑”的同時,將老師的作用假設為向學生傳授自我解放的“鑰匙”,教師向學生展示真理,揭示事實真相,而學生們一旦得到了老師的指點,便會自動地接受和贊同。這種觀點有某種政治福音布道的味道。雖然這種方法有時確實能解釋學生的某些學習經驗,但它相對於複雜的、五花八門的課堂實踐顯然是過於簡單化了。尤其當學生將媒介內容視為“自己的文化”和能使自己開心愉悅的事物的時候,他們可能傾向於抵制或反對教師所講的內容。這種抵制和反對,特別出現在當學生感到媒介素養教育冷談了大眾文化,或者當媒介研究被用作勸導學生接受某種政治立場的工具的時候。
從以上視角出發,媒介素養教育不再被界定為一種與學生的媒介體驗天然對立的教育,它不再被僅僅視為一種甄別方式或洞察隱蔽的意識形態的方法。
(三)媒介素養教育的新趨勢:深度推進與全球擴散
進入新世紀以後,隨著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的普及,大眾媒介更加深入人們的生活世界,人們的媒介素養教育意識不斷增強,對媒介素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近年來,各國的媒介素養教育的目的呈現多元的趨勢,媒介素養教育的方法也發生了許多轉變。保護青少年抵禦媒介影響的方法已逐漸被放棄,媒介素養教育觀念更多的是以“批判意識”,“民主參與”和“媒介快感”為核心理念。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35個國家所做的調查也反映了這一變化,該調查報告開篇就指出:就國際範圍內,媒介素養教育方法已經從過去的“免疫接種”為主的模式,轉向了以“賦權”為主的教育模式。在許多國家,媒介素養教育已經走出了“保護”階段,新媒體的出現又為媒介素養教育帶來了更多的內涵。
這一時期,媒介素養教育在一些國際性組織的積極推動下,媒介素養教育不僅在已開發國家進一步規範化,而且開始在許多開發中國家擴散。新世紀以來,媒介素養教育開始了一種世界性的現象。呈現出兩個基本趨勢:一是在已開發國家體現為向深度推進、向廣度拓展;二是許多開發中國家也意識到媒介素養教育的必要性和意義,開始研究和實施媒介素養教育,媒介素養教育呈現出向全球擴散的態勢。

特點

1.媒介素養教育正規化和普及化
西方一些已開發國家已將媒介素養教育納入正規的教育課程,相關研究及訓練課程由教育行政機構負責。國家的政府部門對學校實施媒介素養教育作了規定,要求國小、中學乃至大學開設媒介素養教育課程,或在有關學科中增加媒介素養教育的內容。媒介素養教育從英國起源,逐漸擴展到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德國等已開發國家,並且各國的媒介素養教育都有自己的特色。
2.教育對象全民化和教育主體社會化
總體來看,無論已開發國家還是開發中國家,媒介素養教育的主要對象仍然是未成年人,但也明顯呈現出全民化的趨勢,即媒介素養教育從青少年教育延伸至終生教育。
西方國家近年來經常開展的媒介素養活動,不僅包括不同的學科和機構,還包括大量的社會工作者、教育者、父母以及媒體專業人員。非政府組織和非贏利組織的加盟,是媒介素養運動的又一個顯著的特點。
3.教育內容階梯化和課程設定形式的多樣化
階梯化教育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青少年設計不同課程。以加拿大安大略省為例,由於媒介素養教育從一年級至十二級時間跨度大,該省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主要分三個時期:低年級、中年級和高年級。
目前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國家,課程設定方式各不相同,比較多樣化,這種不同的設定一般都與國家的文化傳統和社會背景有關。主要有四種模式:一是媒介研究作為一門獨立的科目;二是媒介研究作為某一科目中的一種組成部分;三是把媒介教育融入所有的科目中;四是媒介研究作為一門整合的、跨學科的課題。
4.媒介資源網路化
媒介素養教育應該和媒介結合起來,利用媒介強大的資源優勢,提供媒介素養教育所需要的各種資料。在媒介素養教育開展較好的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英國等不僅依託大多媒介的網際網路站製作了媒介素養教育網頁,更有許多媒介素養教育團體建立的專業網站,為從事媒介素養教育的理論研究者和實踐從事者提供了一個理論和資源交換的平台和空間,促進了溝通和互動,也為有意識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人們提供了支持。

我國必要性

雙刃劍

1.媒介的正面功能
1)監視環境:無論什麼時代,人類都必須不斷地監測、了解自己生活的環境。用英國當代作家麗貝卡·韋斯特夫人的話來說:“社會需要新聞,正如人們需要眼睛,因為社會也得隨時看清自己的去向。”
2)協調關係:把社會的各個部分、各個環節、各類因素整合為一個相互協調的有機整體,以應付環境的變化和挑戰。如果說,監視環境主要體現在報導里,那么協調關係就體現在言論和新聞評析中。大眾媒介在協調關係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其傳播的廣泛性,使意見能再社會的最大範圍內得到溝通,以實現最大程度上的理解和共識。
3)傳承文化:延續社會的文化傳統,使社會的精神遺產,如科學知識、文學藝術、價值觀念得到繼承和發揚。
4)提供娛樂
5)商業功能:媒介產業不單單位其他產業提供信息服務,它本身就是知識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2.媒介的負面功能
1)大眾媒介持續不懈的宣傳會使人們完全喪失辨別力,從而不加思索地順應現狀。以美國的媒介為例,在美國媒介都以大企業為支柱,而大企業又同現存制度密切關聯,因而媒介便始終不渝地宣揚現存制度的合理性,久而久之人們變回覺得這個制度只有好於更好的區別,而不存在不好的一面,除了義無反顧地接受它別無選擇。這裡尤為明顯的不僅在於媒介反覆傳播一些內容,而且更重要的是還在於對另一些內容不予傳播。
2)媒介是使大眾的審美鑑賞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為了迎合大眾的口味,媒介不得不降低藝術的品味,久而久之,人們的審美力當然日趨退化。例如,一家電台盡播貝多芬、莫扎特、巴赫、蕭邦、德彪西而根本不理睬那些港台歌曲、流行音樂,那它的收聽率就會低得可憐,對這樣的電台廣告商肯定不會感興趣,電台也就難以維持下去。大眾文化具有明顯的娛樂性、通俗性、消遣性和商業性特徵。這樣,它往往一味注重迎合大眾的口味,過分追求經濟效益,又導致文化庸俗化的嫌疑。商業化傳播的特點是講求直接報償和閱聽快感,它助長那些文化上平庸、易於即時吸收和理解的“資訊快餐”大行其道,而文化上深刻的、無法或較少給予人們直接閱聽快感的“資訊補藥”將漸失陣地。這一發展變化,將直接導致青少年一代知識結構的“扁平化”。
3)媒介常以廉價的代價占用或剝奪了人們的自由時間。中國兒童研究中心對全國30多個省市的12418名學齡兒童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做功課、玩、看電視時中小學生課餘生活的三大活動。近年來,少年兒童1/3的課餘活動時間是在於媒體接觸中度過的,超過了做功課時間,躍居第一位。
4)麻醉精神。大眾媒介具有麻醉精神的消極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讓人沉醉在虛幻滿足之中,二是由此剝奪了人的行動能力。具體地說,隨著媒介的日益發達,人們正把越來越多的時間花費於收聽、觀看和閱讀大眾媒介產品,這些為數眾多的產品使人們對社會問題的關心只停留在表面,而這種表面性常常掩蓋了民眾的冷漠態度。
3.媒介反映與建構現實的虛擬性
大眾媒介所傳達的信息是經過“把關人”取捨過的片面的信息,其中的媒介人物、媒介事件往往帶有人為的成分。因此,媒介帶給我們的是經過它轉述的世界,而不是現實本身,成為媒介現實。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習慣並依賴媒介帶來的虛擬世界,媒介在大眾和真實世界之間加入的這一虛擬的媒介世界成為了大眾諸多選擇的依據。

需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媒介成為一種工具,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憑藉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強大的技術手段,利用媒介將其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向其他國家進行文化滲透。面對全球化,一個民族越是要保持自己的個性和特殊性,需要積極提高國民的媒介認知、批判、運用能力,讓廣大公眾了解當前的傳播環境,掌握必要的媒介知識,抵禦外來文化的不良影響,傳播和發揚民族文化。通過媒介素養教育來促進民族文化的發展與民族精神的傳承,就顯得十分必要和非常緊迫。

整體水平偏低

首先,媒介素養是建立在知識素養的基礎之上的。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文盲眾多的國家。據統計,目前全球成人文盲約為8.6億,占總人口的20%,而世界上每10個文盲中就有一個是中國人,每15箇中國人中就有一個基本不識字。我國90%的文盲分布在農村,其中一半文盲分布區在西部地區。我國東西部發展不平衡,決定了我國媒介素質教育推廣的複雜性和艱巨性。
其次,在我國,長期以來大眾媒介略嫌呆板的、宣傳色彩濃厚的教化模式,使得客群對媒介傳遞的信息喪失了基本的警覺性。我國的客群是很好的接受者,卻不是很好的分析者、判斷者和批判者。

中國教育理念

本質

媒介素養教育的本質是在思辨人的價值問題,所以具有強烈的批判教育風格,其終極目的也在促進個人的釋放與賦權。釋放是指個人在心智上能夠能夠穿透媒體所構建的迷障,不被媒體左右;更能進行社會參與,使用媒體表達對公共事務的關心,促進公民民主素養。賦權則指個人有自主能力分辨、選擇、評估媒體及其內容,進而透過理性的思考與對話,去影響和督促媒體改善內容,乃至培養公民產制創意的、良性的、教育的訊息,共同建構社區品位,從而提高社會的文化品質。媒體教育的目的除了教授知識外,還在於培養“行動的資訊觀”,學生學會了解“語言的政治”以及運用“政治的語言”,這樣才能正確使用被賦予在他們身上的權利,以及試圖去挑戰與轉變那些既存與未來會出現的媒體問題。至於媒體創作和媒體使用,說穿了是要翻轉“專業主義”對媒體的獨占,把媒體還給社會,做公民直接發聲的論壇,不再經由所謂的媒體專業人士“嚼飯與人”。這樣的反轉,也是一種“話語權”。亞洲第一本媒體素養教育白皮書《台灣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中明確指出:“媒體素養教育的終極願景,在於透過媒體素養教育機制,強化公民對媒體的釋放與賦權,建立‘健康媒體社區’。”

基本理念、原則

1.媒介素養教育要實現本土化
國外的媒介素養教育經過70多年的發展,已經積累了相當成熟的經驗和豐碩的研究成果,我們要注意引入國外有關媒介素養教育方面前沿的理論和方法,但僅僅採取拿來主義是行不通的,要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即實現媒介素養教育本土化,要真有中國的特色,要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已開發國家媒介素養教育理論的產生和發展提醒中國教育界,有必要提升國內現有的媒介教育理論層次,從而推動我國媒介素養教育從技能型向素養型轉化;從媒介的製作技能和方法的教育轉向提高大眾對於媒體系統所傳信息的選擇能力、思辨反應能力等。
2.以保護主義和賦權主義的相結合為價值取向
從我國目前的社會發展看,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應傾向於保護主義和賦權主義並重的原則,這是因為:一方面,保護和防禦是所有國家媒介素養教育早期的指導理念,我國媒介素養教育尚處於起步階段,公眾的媒介素養水平普遍偏低,而媒介市場化、商業化的弊端日益突出,媒介全球化的影響逐步顯現,面對複雜的媒介環境,我國也應採取保護主義的價值取向。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綜合國力日益增強,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媒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大,公眾參與意識不斷提高,通過媒介素養教育發展公眾利用媒介表達自我、參與社會發展的能力也越來越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超越一般意義的保護主義,採用賦權主義的理念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說,根據我國的國情,媒介素養教育應採取保護主義和賦權主義相結合為價值取向。
3.媒介素養教育要以人為本
媒介素養教育不同於傳統的教育模式,它增強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教育者之間和被教育者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尊重學生對於媒介與媒介信息的理解與認識,建立一種平等的學習模式。媒介素養教育教學與學習是從了解並重視學生知道媒介概念(知識或常識)開始,不論是透過從老師直接的指導或經由學生自己的練習與發現,都是體驗媒介素養的技巧與知識的過程。因此媒介素養教育“不是簡單黑白分明的知識,也不是照單全收直接吸收老師分析的結果,學習必須要包括教與學兩者平等的對話”。作為一種教育方式,我們在媒介素養教育過程中一定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以人為本,將媒介素養教育這個舶來品發展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媒介素養教育體系。
4.媒介素養教育要多層次和全方位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教育大國,各地區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很不平衡。城鄉差別和東中西部的差距明顯。我國媒介素養教育應該根據城鄉及各地區的不同情況制定媒介素養教育目標和內容。媒介素養教育還應該針對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特點制定出不同的教育目標和內容。同時,媒介素養教育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應該以政府為主導,學校教育為主體,家庭、社區活動為輔助,媒介和其他社會力量參與,全方位發展中國的媒介素養教育。

目的

媒介素養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主動的閱聽人,就是在面對媒介時具備積極的批判意識的主動的客群,是媒介批判意識培養的結果。媒介批判意識的培養,主要是強調客群接觸媒介和大眾傳播活動時的主動意識、主動權的培養,是在目前和未來的大眾傳播媒介信息的“狂轟濫炸”面前保持獨立思考的習慣,並不是對大眾媒介和大眾傳播活動的盲目否定。

終身教育

一言以蔽之,時代在變,媒介在變,個人的知識素養(包括媒介素養)也必須隨時更新。終生學習是現代社會的標誌之一,也是複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對每一個人提出的要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