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素養,是指在社交網路革命、網際網路革命和移動革命的背景下,個人為了適應新的媒介環境和社會關係變化,構建更大、更好的社交網路,應該掌握的新的能力。李·雷恩尼(Lee Rainie)和巴瑞·威曼(Barry Wellman)在他們的新著《網路化:新的社會作業系統》(Networked:The New SocialOperating System )提出了在網際網路推動下的“網路化個人主義”時代,我們應該具有的新媒介素養(Networking literacy)包括:圖像處理能力、導航能力、信息的組織和聯通能力、專注能力、多任務處理的能力、懷疑精神以及道德素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媒介素養
- 外文名:暫無
- 分類:新媒體
- 定義:社會學 網路個人主義
定義,發展歷程,範式轉變,產生背景,社會學視角下,其他角度,教育問題,
定義
素養(literacy),在《牛津字典》中,表示的是知的狀態或性質;識字,與教育的狀況(literacy: the quality or state of being literate; knowledge ofletters; condition in respect to education)。而對於媒介素養的含義,由於人們對“媒介”的定義和理解觀點不同,歷史上對於“媒介素養”的含義發生過很多爭論。現在被普遍接受的關於媒介素養的定義是:用多種方式來獲取、分析、評估以及創造信息的能力(Aufderheide,1993;Christ&Potter,1998)。
發展歷程
由於媒介與技術和社會的發展聯繫緊密,媒介素養的內涵也隨著傳播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不停發生變化。媒介素養經歷了從閱讀、理解和書寫能力(與印刷媒體相關),視聽素養(廣播、電視等電子媒體相關)、數位化素養、信息素養(與電腦以及電子存儲設備相關)、新媒介素養(與網際網路和多媒體時代的到來相關)的轉變。
範式轉變
在現代社會,由於大眾傳播媒介早已成為公眾生活中的日常伴隨式文化實踐,公眾與大眾媒介的關係變得異常複雜,而且大眾媒介與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的關係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因此媒介素養逐漸成為了現代社會公民素養的組成部分。媒介素養是一個內涵複雜的概念,但其核心內容在於批判性的媒介認知過程,媒介素養可以籠統地看成是公眾使用、分析、評價、創造媒介內容的能力。
媒介素養的全球視野:“範式轉移”及其特徵。
1930年代的保護主義立場:第一代範式以比較精英的觀點視大眾媒介為“下九流”的“帶菌者”,傳播對社會、高尚文化尤其是對青少年有害的信息。媒介素養教育的職責是給公眾大預防針,防止侵害。
1960年代強調提升對媒介內容的選擇和判斷力。第二代範式認為並不是所有的媒介如何讓內容都是有害的,關鍵是如何引導客群進行明智的選擇。這與1960年代前後的以雷蒙德·威廉斯為代表的歷史主義文化觀一脈相承——既然文化是一種社會過程和全部的生活方式,既然大眾媒介及傳遞的大眾文化並非工業文明的副產品,而是創造文化體的機制之一(雷蒙·威廉斯,1991),那么人們需要提升的就是對不同媒介內容的分辨力。
1980年代重點對媒介文本的批判性解讀:第三代範式轉而強調大眾媒介製造假性意識(false consciousness)的巨大潛力,強加給客群主流的價值觀念,認為媒介素養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和批判解讀能力。
1990年代以來的參與式社區行動:第四代範式認為媒介素養的目的是幫助公眾成為成熟公民,而不僅僅是老於世故的消費者。提出了關於社會行動和行動建構的問題。霍布斯(Hobbs,1998)將媒介素養定義為使用、批判性媒介信息和運用媒介工具創造信息的過程;媒介素養的目標在於通過分析、推理、傳播和自我表達技能的發展來提升自主權(Autonomy)。
產生背景
新媒介素養的產生與新媒體的出現和快速發展密不可分。新媒體主要指的是以信息通信技術為核心,能夠實現通過電子設備隨時隨地獲取信息,完成用戶互動性反饋,創造性參與以及形成社群的媒體形式。
麥克盧漢“媒介即信息”的觀點已經深刻地影響到了我們對於媒介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理解。作為載體,媒介的形式本身就影響到它所傳達的內容。要想充分掌握和利用新媒介,我們首先需要的就是了解新媒體的技術特徵和社會文化特徵。
賴斯(Rice)把新媒體定義為電腦和通信技術(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通過這些技術用戶能夠實現互相交換信息。普拉特(Pratt)將新媒體與傳統的廣播錄音技術相比較,認為新媒體的特徵是多媒體的集成。新媒體的主要技術特徵是數字性(digital)、可網路性(networked),互動性(interactive)、超文本性(hypertextual)、可操作性(manipulated)。
而在社會文化方面,新媒體的出現使得普通的用戶參與構建媒介內容的過程。正如Jenkins所說,媒介消費者不再是處於信息流通的最底層,作為被動接受者,而是能夠通過積極參與以及與其他媒介使用者的合作改變信息的流動過程。
其次,媒介總是隱含著創造者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沒有一個媒介會是完全客觀或者中立的。新媒體給曾經被動的客群提供了一個平台,使得他們的聲音被聽到,使得他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
最後,媒介總是服務於各種各樣的目的,媒介信息具有社會、政治、商業和教育的目的。比如臉譜網、人人網這類社交網路是根據年輕人的需要應運而生的。根據一項民族志的非正式研究,大多數青少年都通過社交網路擴大了自己的社交圈,他們能夠總是和新朋友和老朋友們保持聯繫,不論是通過私人的或是公共的新媒體空間。也有一些研究說明新媒介的使用,能夠增強線上的公民意識,促使公民身份的自我實現。
社會學視角下
根據上述的媒介素養範式,當前,學界對於媒介素養的討論正處於參與式社區行動的第四範式。特別是在社交網路革命、網際網路革命和移動革命這三重革命帶來的網路個人主義浪潮背景下,對於新媒介素養的討論影響的客群範圍更大,實踐意義更強。
李·雷恩尼(Lee Rainie)是皮尤“網路與美國人生活計畫(the Pew internet &American Life Project)”的研究部門的主任,此項目致力於研究網際網路對家庭、社區、人們的工作,生活,教育,保健和民主政治生活的影響。
巴瑞·威曼(Barry Wellman)是加拿大多倫大大學社會學的教授,在“網路化的社會”研究領域具有權威的地位。他擅長用社會網路的分析方式分析社會現象。他首創了術語“網路化城市”(network city),“網路個人主義”(networked individualism)。
在《網路化:新的社會作業系統》(Networked:The New Social Operating System )書中,李·雷恩尼(Lee Rainie)和巴瑞·威曼(Barry Wellman)基於他們在社會關係的深厚理論基礎和對人們行動的長期觀察,創造性地提出了在網路化的社會中,成功的網路達人應該具備的新媒介素養。
(1)圖像處理能力。網際網路時代也是讀圖時代,人們正在以圖像的方式體驗越來越多的生活,螢幕上的交流和媒體形式幾乎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網路達人們能夠理解這種狀況並且積極地參與其中。他們總是知道如何參與到數位化的對話和創造中。他們擅長以圖像化處理為主要方式的網路工作行為。
(2)導航能力。他們總是能在網路上紛繁複雜的信息渠道和格式間遊刃有餘。他們知道,以印刷和廣播為代表的線性信息格式正在逐步被超文本的、網路化信息所取代。他們不僅自己通曉如何操作,還通過交流和貢獻的方式幫助他人理解。他們常常孜孜不倦地在網路溝通中,分享連結和撰寫技術帖。
(3)信息的組織和聯通能力。他們能夠快速地將湧入他們生活的信息甚至是無意義的牢騷組織在一起並且快速地理解。即使他們蒐集到的小道新聞和任何大一點的社會背景看上去沒有什麼直接聯繫,他們也擁有必要的手段——通常伴隨著來自網路社區提供的幫助——從而對他們收集到的材料進行解惑。網路達人們充分利用他們的家庭、朋友和各種關係,總是能給他們遭遇的、發生在他們周圍的事情提供合理的解釋。
(4)專注力。他們對線上和線下的生活有著嚴格的區分。他們能夠縮減網路上讓人分心的事物的影響力,專注地完成有助於個人能力提升和職業要求的工作。這裡存在一個悖論:當人們和多樣的社會網路發生關係時,數位技術使他們幾乎堅信要保持與智慧型手機和網路的聯繫。但即使如此,人們仍然會面臨需要一些需要專注力和獨立思考的緊急作業或個人項目。最成功的網路化個人知道在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時候啟動“獨處模式”。
(5)多任務處理的能力。成功的網路化個人能夠同時處理來自家庭、朋友、工作、公共機構的任務。這就像在大城市開車的時候一樣:個人既要轉向、制動、檢查儀表、掃視周圍環境、還要和乘客閒聊,同時聽著音樂。
(6)懷疑精神。網路化個人要有能力評估獲得的信息。對於社會關係網路比較廣泛的人而言,這種懷疑精神尤為重要。從朋友和媒體資源那裡接受的信息,要經歷精確性、權威性、關聯性、客觀性和實用範圍的檢驗。懷疑精神能幫助淘汰過時的、帶有偏見的、不完整的、目的性強的,僅提供錯誤觀點的人群和媒介。
(7)道德素養。人們通過網際網路相互關聯。成功的網路化個人通過創造或傳遞精確的、經過深思熟慮的信息來獲得信任、提升價值。網際網路時代,當每個人都能夠成為出版者和傳播者時,誰能夠提供更可信、更透明的信息,誰就更受他人歡迎。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社會終將會懲罰那些使用虛假信息、歪曲事實、抄近路、壓榨人際關係和隱瞞信息來源的人。
其他角度
哈利(Hartley,2002)則認為素養從來不是個人化的技巧和能力,它是國家意識形態和政治的一部分,它可以用作社會控制或社會規範的一種方式,但同樣也可以用作爭取解放的進步性武器。
倫敦政經學院社會心理學的教授蘇菲·利文斯通(Sonia Livingstone)在談到新媒介素養時表達一些其他的觀點。她認為素養的定義和三個部分相關:1)素養是知識、文化和價值觀的標誌性的、實質的代表2)在分層的人群中闡釋性的技巧和能力的擴散3)素養是制度化的,是國家權力對知識和技巧管理化,後定義的“誰才是有素養的”。
當我們步入信息社會,新媒介素養是不是成為我們公民身份的一部分?是我們參與社會的重要部分?還是說,新媒介素養仍主要用於自我實現,文化表達和美學創造?還是說,新媒介素養最主要的任務是,讓我們在日益全球化的資訊時代獲得經濟、文化上競爭中的優勢地位?”
在蘇菲·利文斯通看來,新媒介素養最主要的應該是:讓人們能夠不再僅僅是一個被動接受的、被選擇的,而是批判性的、主動參與的。簡而言之,人們不再是消費者,而是公民。
教育問題
網際網路作為新媒介,由於網路傳播的信息擁有量大、內容豐富、檢索方便、複製便利、多媒體、互動性,也給信息的接收、處理造成了隱憂。特別是網路的重要適用人群——青少年,由於知識結構的不完善,社會閱歷、情感特徵的限制,對網路信息的處理上易受干擾。隨著人們對於新媒介素養的認同,如何提高新媒介素養也成為了社會關注的問題。
對於網路信息質量,目前有個較為普遍的標準,那就是CARS法則(Credibility, Accuracy, Reasonableness, Support)。測量信息的可信度(Credibility)的指標為:訊息源(機構、組織、出版書籍或期刊的信息)、作者背景(工作單位、工作頭銜、職務、知名度和聯繫方式)、信息質量把關(信息把關人、文中的語法、錯別字現象)。測量信息準確性(Accuracy)的指標為:信息的時效、信息的真實度、信息的細節、信息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測量信息的合理性(Reasonableness)的指標為:信息是否公正、客觀、觀點是否偏激、激進、思想前後是否統一。衡量信息的權威性(Support)的指標為:信息出處、數據引用的確鑿性、注釋、與外圍信息的統一度。人們可以通過參照CARS標準,提高對信息的判斷力和培養質疑能力。
而對於兒童,青少年,這類特殊群體方面,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已經認識到新媒介素養的重要性,並積極在學校教育中滲透新媒介素養的相關理念。以美國的Lee Elementary School為例,其素養教育的目標就是:在全球化網路時代背景下,網路素養教育應將培養兒童具備開放的視野(open),合作共享的理念(cooperation)、強烈的責任意識(respontbility)為重任,讓兒童“會選擇、會判斷、會思考、會決策、會交流,會創造”,成為當今網路社會“會學習、會生活、會合作、會創造”的一代新人。
例如在“天空”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中,教師利用網路將兒童帶入MIT實驗室天文研究實驗室,觀察該實驗室發布的通過衛星反射到地球的天文現象,獲得關於最近太陽離地球最近而引起的天文現象研究最新進展的數據。同時讓兒童觀察、記錄一段時間天氣變化情況,觀察龍捲風到來前後的天氣特徵。將網路世界和現實世界有機融合起來。
除此之外,學校還會開展與新媒介素養相關的一些研究性主題活動,圍繞兒童網路學習、網路生活、網路交往等方面的多種探究主題,主題探究的形式有多種,非常靈活。
其實,除了對兒童、青少年這一類特殊主體外,身處新媒介環境中的每一個媒介使用者都需要面對如何提升自己的新媒介素養的問題。媒介素養教育正在向全民化、社會化轉變,提高新媒介素養,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