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殘疾預防行動計畫(2021-2025年)

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8月8日印發天水市殘疾預防行動計畫(2021-2025年).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水市殘疾預防行動計畫(2021-2025年)
  • 頒布時間:2022年8月8日
  • 發布單位: 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殘疾預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省、市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強殘疾預防工作,有效控制和減少殘疾的發生,助力健康天水建設,根據《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畫(2021—2025年)》《甘肅省殘疾預防行動計畫(2021—2025年)》《天水市“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等政策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計畫。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殘疾人事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對甘肅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堅持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控,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關口前移、依法推進、科學施策的原則,全面實施覆蓋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殘疾預防三級防控策略,努力提高全社會殘疾風險綜合防控能力,有力保障人民民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到2025年,全市殘疾預防工作體系和預防防控網路更加完善,全社會殘疾預防意識與能力顯著增強,全民殘疾預防素養明顯提升,主要致殘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殘疾康復服務狀況持續改善,殘疾預防主要指標處於全省前列,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目標。
二、主要指標
領 域
指 標
2020年
2025年
殘疾預防知識普及行動
1
重點人群殘疾預防知識普及率
>80%
出生缺陷和發育障礙致殘防控行動
2
婚前醫學檢查率
53.31%
>70%
3
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群覆蓋率
>80%
>80%
4
孕產婦系統管理率
>90%
>90%
5
產前篩查率
>60%
>75%
6
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率
≥98%
≥98%
7
新生兒聽力篩查率
98.64%
≥90%
8
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
≥80%
≥85%
疾病致殘
防控行動
9
高血壓患者基層規範管理服務率
>60%
≥65%
10
2型糖尿病患者基層規範管理服務率
>60%
≥65%
11
百萬人口白內障復明手術(例)
>2000
>3000
12
以社區為單位心理諮詢室或社會工作室建成率
>80%
13
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規範管理率
>80%
>83%
14
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
>90%
>90%
15
控制和消除重大地方病的縣區
>95%
>95%
16
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在崗期間職業健康檢查率
≥90%
≥90%
傷害致殘
防控行動
17
生產安全事故發生起數
比2016年
下降10%
以上
比2020年
下降10%
以上
18
聲環境功能區夜間達標率
80.1%
達到85%
康復服務
促進行動
19
每10萬人口康復醫師人數
力爭達到
8人
20
65歲以上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務率
>80%
>80%
21
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的縣區
>80%
22
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的縣區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區康復服務比率
>60%
23
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覆蓋率
>80%
>85%
24
殘疾人輔助器具適配率
>80%
>85%
25
公共建築無障礙設施建設率
100%
註:“十三五”期間未開展數據統計工作的指標2020年數據標註為“—”。
三、重點任務
(一)全面普及殘疾預防知識
1.健全殘疾預防長效機制。認真制定並組織實施殘疾預防行動宣傳教育計畫,積極履行宣傳責任和義務,加大宣傳投入力度,實現殘疾預防宣傳教育社會化、制度化、常態化。充分運用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新聞媒體,在全國助殘日、殘疾預防日、預防出生缺陷日等宣傳節點,在重要版面、時段通過新聞報導、專題節目、公益廣告、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全面加強殘疾預防核心知識的專題宣傳,不斷增強全社會自我防護的意識和能力,引導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殘疾預防工作,進一步提高全民的殘疾預防意識。(市殘聯、市衛生健康委、市委宣傳部牽頭,市委網信辦、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化旅遊局、市應急管理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天水廣播電視台按職責分工負責)
2.開展重點人群科普教育。有針對性的深入開展宣傳教育,積極向兒童、青少年、新婚夫婦、孕產婦、嬰幼兒家長、老年人、高危職業從業者等重點人群提供殘疾預防和出生缺陷防治科普知識,重點圍繞遺傳和發育、疾病、傷害等致殘因素,大力普及科學防控知識、方法。幫助傷病者、殘疾人認識和了解與自己密切相關的常見致殘原因,學習掌握實用殘疾預防和康復知識、方法,增強康復意識,提升自我防護能力。完善健康科普知識發布和傳播機制,構築起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切實提高殘疾預防知識知曉率。(市殘聯、市衛生健康委牽頭,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應急管理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3.豐富普及殘疾預防知識。充分發揮國家殘疾預防科普知識資源庫專業性優勢,利用微信公眾號、報紙、刊物等多種媒體渠道,開設殘疾預防宣傳專欄,向重點人群和殘疾預防各類相關從業人員推廣殘疾預防科普讀物,定期更新和發布殘疾預防核心知識。鼓勵醫療衛生、安全生產等專業機構和各級各類製作播出機構創作播出殘疾預防主題宣傳片、公益廣告,指導公眾合理膳食、科學健身,規範就醫用藥,及時康復干預。(市殘聯、市衛生健康委牽頭,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化旅遊局、市應急管理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天水廣播電視台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強出生缺陷和四、保障措施發育障礙防控
4.樹立優生優育觀念。完善出生缺陷防治網路,建立市殘疾預防專家諮詢委員會,承擔殘疾預防諮詢、評估、宣教等工作。積極推動將殘疾預防和出生缺陷防治核心知識納入醫務人員、婦幼保健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殘疾人工作者等職業培訓課程和教材內容,通過職業培訓,打造強有力的出生缺陷防治專業人才隊伍。指導定點康復機構在殘疾兒童家長互動教學中普及推廣殘疾預防和出生缺陷防治核心知識,壯大殘疾預防知識科普骨幹隊伍,促進殘疾預防知識規範、有效傳播。(市殘聯、市衛生健康委牽頭,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文化旅遊局、市應急管理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天水廣播電視台按職責分工負責)
5.加強出生缺陷預防。積極推進婚前醫學檢查,倡導婚姻登記當事人主動進行婚前醫學檢查,鼓勵育齡夫婦從婚前、孕前、孕期、產前、產後各個階段開展出生缺陷預防。深入實施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增補葉酸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指導科學備孕,為計畫懷孕夫婦提供健康教育、諮詢指導、篩查評估、綜合干預等孕前優生服務,推行補服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加強對遺傳性疾病、指定傳染病、嚴重精神障礙的檢查並提出醫學意見,指導婚前醫學檢查服務機構科學最佳化婚前醫學檢查場所布局及服務流程,加大健康婚育指導力度,降低檢查治療門檻,提高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服務能力。(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婦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6.提升產前篩查診斷服務水平。廣泛開展產前篩查,提供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加強對常見胎兒染色體病、嚴重胎兒結構畸形、單基因遺傳病等重大出生缺陷的產前篩查和診斷。完善出生缺陷防治網路,構建覆蓋城鄉居民,涵蓋婚前、孕前、產前和新生兒各階段的出生缺陷防治體系。推進高齡孕產婦等重點人群的分類管理和服務,落實妊娠風險篩查與評估、高危孕產婦專案管理等制度,強化縣、鄉、村三級婦幼衛生服務網路建設,完善基層網底和轉診網路。(市衛生健康委負責)
7.強化兒童早期篩查和干預。按照《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辦法》《甘肅省新生兒疾病篩查實施細則》要求,全面開展新生兒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等遺傳代謝性疾病、新生兒先天心臟病和聽力篩查,逐步擴大致殘性疾病篩查病種範圍。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及時準確掌握疑似殘疾兒童線索,共享新生兒疾病篩查、兒童健康檢查、陽性病例等信息,有針對性地做好政策告知,實現兒童殘疾篩查、診斷、康復救助有效銜接,陽性病例及時隨訪、確診、治療和干預,避免新生兒因病致殘。建立嬰幼兒早期發展服務指導機制,加強對家庭、托幼機構、殘疾兒童康復等機構早期發展服務的指導。認真組織實施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出生缺陷干預救助項目,強化0—6歲兒童健康管理工作,大力推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及孤獨症等六類殘疾篩查,逐步夯實縣、鄉、村兒童保健服務網路。(市衛生健康委、市婦聯、市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築牢因病致殘防線
8.加強慢性病致殘防控。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控機制,創新管理模式,推廣健康生活方式,推進慢性病防、治、管整體融合發展。積極推廣科學健身方法,開展全民健身行動,舉辦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充分發揮體育健身在主動健康干預、慢性病防治、康復中的作用。倡導居民定期進行體質測定和健康檢查,提倡戒菸限酒、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科學運動,減少每日食用油、鹽、糖攝入量。實施臨床營養干預計畫,全市二級以上醫院全面配備營養師。全面開展公共場所禁菸,積極創建無煙機關、無煙學校、無煙單位,推動醫療機構設立戒菸門診。加強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規範管理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建立隨訪檔案,開展超重肥胖、血壓血糖增高、血脂異常等高危人群的患病風險評估和指導,做好併發症篩查和干預,強化致盲、致聾性疾病的預防、篩查和治療工作,最大限度控制和減少慢性病致殘。(市衛生健康委牽頭,市教育局、市體育局、市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9.加強社會心理服務和精神疾病防治。充分利用天水市社會心理服務雲平台開展“科普、篩查、諮詢、診斷、服務”等心理健康一體化服務,實現心理問題早期篩查、風險評估和預警干預。開展重點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務、社會工作服務和個體危機干預,強化群體危機管理,將心理援助納入重大疫情、自然災害、安全事故等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為遭遇突發公共事件群體提供心理援助服務。重視精神分裂症、阿爾茨海默症、抑鬱症、孤獨症等主要致殘性精神疾病的篩查識別和治療。全面落實市委政法委等8部門印發的《全市肇事肇禍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排摸管控工作方案》,規範管理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建立服務檔案,落實監管責任,建立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社區康復機構及社會組織、家庭相互銜接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做好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醫療救治工作。(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應急管理局、市婦聯、市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10.加強職業病致殘防控。嚴格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要求,認真開展職業安全健康教育,加強職業衛生監督檢查工作。建立完善市、縣、鄉(鎮)三級職業衛生服務體系和監督體系,開展職業健康監護和作業場所常見有害因素檢測。鄉(鎮)衛生院(所)增加職業衛生工作職能,進行必要的人員培訓,滿足職業衛生管理、諮詢、培訓教育的要求。加強對職業病危害嚴重企業的監管,推進職業病危害源頭治理,督促用人單位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建立職業病防治管理責任制,健全崗位責任體系,根據存在的危害因素,認真落實防塵、防毒、防噪聲、防輻射等重點措施,儘量減少工作場所職業危害,設定或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落實職業病防護措施,配備職業衛生管理人員,開展職業病防治、職業健康指導和管理工作,做到責任到位、投入到位、監管到位、防護到位、應急救援到位。(市衛生健康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人社局、市應急管理局、市總工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加強傳染病及地方病致殘防控。認真落實《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預防接種工作規範》《疫苗儲存和運輸管理規範》等法律法規要求,加強預防接種監管,確保疫苗接種安全、有效,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達90%以上,鞏固和提高脊髓灰質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等致殘性傳染病的疫苗接種率,確保維持和鞏固無脊髓灰質炎狀態。強化傳染病監測和預測預警,提升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有效處置傳染病暴發疫情。做好地方病監測全覆蓋,針對流行狀況,加強對碘缺乏病、大骨節病、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方病的防治,基本消除重點地方病危害。強化麻風病症狀監測工作,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降低新發病例二級畸殘比例。(市衛生健康委牽頭,各縣區政府負責)
(四)努力減少傷害致殘
12.加大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監管。持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排查整治和重點行業專項治理,督促企業自查自改。對從事長時間高強度重複用力、快速移動等作業方式的人員,採取推廣先進工藝技術、調整作息時間等措施,預防和控制因過度疲勞和工作導致相關肌肉骨骼系統疾病的發生。大力推進工傷預防工作,減少因工傷致殘。落實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加強消防安全管理,排查治理客運車站、醫院、學校、幼稚園、養老院、兒童福利機構、康復托養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及勞動密集型企業等人員密集場所的消防安全隱患,完善消防安全設施,提高防範火災能力。(市應急管理局牽頭,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衛生健康委、市總工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13.加強道路交通和運輸安全管理。加強對交通安全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深化隱患排查治理,提升道路設施安全保障水平。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依法履行職責,落實監管責任,切實構建協調聯動機制。加強旅遊包車、班線客車、危險貨物運輸車、貨車等重點車輛安全管理,推動落實政府領導責任、行業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加強機動車生產、改裝、登記、檢驗等環節監管。完善道路交通安全保障防護機制,特別是對臨水臨崖、連續下坡、急彎陡坡等事故易發路段要嚴格按標準安裝隔離柵、防護欄、防撞牆等安全設施,設定標誌標線。加強公路養護管理,對安全設施缺失、損毀的,要及時予以完善和修復,確保公路及其附屬設施始終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況。要積極推進公路災害性天氣預報和預警系統建設,提高對暴雨、濃霧、團霧、冰雪等惡劣天氣的防範應對能力。(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市工信局、市文化旅遊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4.加強重點人群致殘防控。持續完善兒童等重點人群產品風險和傷害監測體系,實施產品安全預警和風險通報等“四安全”綜合干預措施,減少兒童意外傷害發生。加強對玩具、電子產品的質量監督和分級管理,依法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劣質兒童玩具的違法行為,減少對兒童青少年視力、聽力、精神等方面的傷害。加強兒童步行、乘車、騎車和防範溺水、跌落、燒燙傷、中毒、暴力、誤食等風險的安全教育,推廣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積極開展兒童意外傷害社區、家庭綜合干預,創造兒童安全生活環境。加強老年友好環境建設,倡導家居環境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如在水池旁、馬桶旁、浴室安裝扶手等,改造易致跌倒的危險環境,提高老年人及其照料者預防跌倒的意識和能力。(市衛生健康委牽頭,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婦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15.增強防災減災能力。健全防災減災聯席會議制度,完善災害監測、預報預警、信息發布體系和應急回響聯動機制建設,擴大預警發布傳播渠道和信息覆蓋面,最佳化氣象、洪澇、地震、地質災害等監測和預警預報系統,提升自然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和應急處置水平。加強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強化人員密集場所、基礎設施、道路交通、建築施工等方面的安全風險防控,做好河道、水庫、堤壩、橋樑、邊坡、臨山、臨水、房屋等除險加固。完善應急醫療技能實戰訓練、救援人員康復治療技能培訓、移動醫院和醫療救援裝備儲備等。加大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力度,將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普及納入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繼續教育和中國小教育教學,定期開展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和應急演練活動。繼續推進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進學校、進機關、進企事業單位、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推進社區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常態化。(市應急管理局牽頭,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氣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16.加強農產品安全監管。聚焦突出問題,加大食品安全源頭治理力度,全面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聚焦著力解決禁限用藥物違法使用和常規藥物殘留超標等問題,定期開展風險評估研判,防範化解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治理現代化。加強對蔬菜、果品、食用菌等農產品的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檢,檢測範圍覆蓋生產基地、農貿市場及批發市場。加強基層檢測人員新知識學習、新技能培訓,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能力。不定期地舉辦農產品質量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切實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處置能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創建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監測示範點,重點對蔬菜、果品、中藥材、食用菌等種植業產品開展標準化生產示範、農產品質量安全自檢、建立生產檔案等工作,有效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工作。(市市場監管局牽頭,市農業農村局、市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17.加強食品藥品源頭治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加強農產品、畜禽及水產品市場準入管理,切實加強行業自律。組織開展“餐桌污染”源頭治理、糧食重金屬污染專項治理、食品生產及經營企業周邊污染源排查和環境執法行動等專項整治工作,加大農產品和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檢測和監管力度,嚴懲重處食品違法犯罪行為,探索建立食品藥品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合辦案工作機制。加大藥品流通領域日常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藥品、無證醫療器械違法行為。加快推進藥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強化追溯信息互通共享,逐步實現全品種、全過程追溯。(市市場監管局、市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18.保障飲用水安全。建立水質監測體制,全面開展城鄉飲用水衛生監測,定期監測、檢測和評估飲用水水源、供水廠出水和用戶水龍頭水質等飲水安全狀況,確保達到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加強水源保護和水質保障,推動城市供水設施建設改造,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穩步提升農村供水標準和質量,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向農村供水保障轉變。加強飲用水水源地、制水供水(二次供水)、末梢水全過程監管,加大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隱患排查、供水設施、涉水產品監管安全巡查和衛生監督檢查力度。(市水務局牽頭,市生態環境局、市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19.加強空氣噪聲污染治理。加強城鄉大氣環境治理,保障民眾呼吸清新空氣,開展空氣污染等環境污染對人群健康影響監測,及時組織開展治理干預大氣污染防治行動,強化生態環境與健康管理,減少空氣、噪聲等環境污染致殘,加強化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管控,推進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加大超標處罰和聯合懲戒力度。持續推進企業清潔生產,推動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升級改造,加快淘汰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的工藝、設備與產品。深入推進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推進鄉村清潔取暖運行保障工作,完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的區域聯合預警機制。全面實施城市空氣品質達標管理,促進全市城市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市生態環境局牽頭,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水務局、市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全面提升康復服務水平
20.深化康復醫療服務。認真貫徹落實《甘肅省加快推進康復醫療工作發展實施方案》,爭取建設或轉型1家二級及以上康復醫院;三級醫院康復醫學科爭取實現全覆蓋,90%的二級醫院建立康復醫學科。專科醫院根據需要設定康復醫學科。積極發展中醫特色康復服務,所有三級中醫院和85%二級中醫醫院設定康復科。到2025年,力爭每個縣區有承接殘疾兒童康復服務的機構。在提供基本康復服務中大力推廣中醫藥技術,擴大康復教育、輔具指導、居家康復訓練指導的覆蓋面。積極發展社區和居家康復醫療,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將康復醫療服務延伸至社區和家庭。(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21.保障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繼續開展殘疾人基本需求與服務狀況調查,持續組織實施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細化完善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目錄。認真落實國家《殘疾人社區康復工作標準》《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工作規範》,著力推進精神障礙、智力殘疾等社區康復服務,立足社區資源和條件,開展日間照料等適宜康復服務。加強殘疾人康復機構規範化建設,完善殘疾兒童定點機構準入標準、管理辦法、服務規範,認真落實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推動增加服務內容,提高康復救助標準,加大康復服務供給總量,確保殘疾兒童得到及時有效的康復服務。健全殘疾人康復服務質量監測體系,開展服務質量評價、滿意度調查,規範做好項目監管和資金績效評價。(市殘聯牽頭,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22.推廣輔助器具服務。開展輔助器具個性化適配,重點普及助聽器、助視器、假肢等殘疾人急需的輔助器具。積極探索建立輔助器具補貼制度,對城鄉困難殘疾人、重度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配備給予補貼,開展輔助器具租賃和回收再利用等社區服務。推廣開展脊髓損傷康復“希望之家”、中途失明者“光明之家”、精神障礙患者家屬專家交流互助等殘疾人互助康復項目,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率達85%以上。(市民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工信局、市殘聯按職責分工負責)
23.完善照護服務體系。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銜接的專業化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充分發揮鄉鎮街道(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作用,改善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質量,努力延緩殘疾發生、發展。健全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制度,加強與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銜接。鼓勵發展商業性長期護理保險產品,為參保人提供個性化長期照護服務。(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醫保局、市殘聯、天水銀保監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4.加大無障礙設施改造力度。持續推動城市道路、公共運輸、居住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和殘疾人服務設施的建設改造力度。繼續實施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提高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水平。加強信息無障礙建設,加快普及網際網路網站、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和自助公共服務設備無障礙。在天水廣播電視台持續開設手語欄目。加強公共服務網站無障礙建設改造,市政府網站無障礙服務能力建設達到基本水平。(市委網信辦、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市場監管局、市殘聯、天水廣播電視台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市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具體負責組織實施本行動計畫,指導各縣區及各有關部門落實相關工作任務。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聽取匯報,通報情況,開展調度,研究解決重大問題。各縣區要制定當地殘疾預防貫徹落實措施,明確責任,確保任務目標完成。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細化分解所承擔的殘疾預防工作任務,夯實責任,抓好落實。
(二)實施重點監測,加強評估督導。市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組織有關部門做好任務指標年度監測,及時收集、分析數據信息。開展殘疾預防中期及終期評估,了解掌握本行動計畫實施和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總結經驗做法,查找突出問題,提出對策建議。縣區政府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負責組織有關單位,做好本縣區殘疾預防行動計畫實施情況監測評估工作。對進度滯後、工作不力的,及時督促整改。
(三)深化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氛圍。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把殘疾預防行動計畫實施與保障人民民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結合起來,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殘疾預防有關法律、法規,解讀行動計畫的重大意義、目標任務和主要舉措,幫助社會各界了解掌握行動計畫核心內容,積極引導社會廣泛參與、支持實施,著力營造全社會尊重理解、關心幫助殘疾人的濃厚氛圍,努力讓殘疾人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