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建設體育強市的實施意見

《關於建設體育強市的實施意見》已經天水市政府第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6月22日印發.請認真組織落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建設體育強市的實施意見
  • 頒布時間:2022年6月22日
  • 發布單位: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

全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建設體育強國的總體戰略部署,按照《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建設體育強省的實施意見》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甘肅重要講話及指示精神,不斷推進全民健身生活化、競技體育優勢化、體育產業生態化、場館設施智慧型化,全面推動體育強市建設。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全市“一縣一館、一村一場”實現全覆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占全市總人口比例達到40%,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達到92%,社會體育指導員比例達到3‰;競技體育項目布局更加科學合理,優勢項目保持全省領先水平;體教融合深入推進,青少年身體素質明顯提升;體育產業融合發展,體育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加豐富;體育文化交流不斷加強,影響力不斷體高,體育成為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
到2035年,全面建成在隴東南地區富有特色的體育強市,全市社區、街(鎮)和行政村基本公共體育設施基本滿足民眾健身需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5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到45%,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超過93%,社會體育指導員比例達到5‰,體育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二、工作任務
(一)全面貫徹全民健身戰略
1.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構建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體育社會組織網路,持續開展全民健身“六個身邊”工程和“體育機關、體育學校、體育社區、體育企業、體育鄉鎮”五創活動。全面提升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專項化健身技能培訓,每年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不少於500名。豐富全民健身服務機構,扶持體育社會組織、體育培訓機構、體育俱樂部的建設和發展。充分發揮國民體質監測作用,深度開展體質監測,定期發布體育健身活動指南,發揮全民科學健身在促進健康、慢性病預防和康復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積極對接鄉村振興規劃,進一步加大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資源向農村傾斜力度,不斷滿足人民民眾健身需求。
2.統籌建設體育場地設施。落實中央、省上工作要求,制定《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民眾體育的若干措施》。利用體育彩票公益金、政府專項資金,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兜底線,因地制宜實施城鎮和農村體育基礎設施補短板工程。全面實施甘肅絲綢之路體育健身長廊“四個一”提升工程,統籌全市沿山、沿河公益性建設用地、廣場公園等公共資源,加快推進健身步道、騎行道、全民健身中心、體育公園、社區多功能運動場等場地設施建設。完善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政策,推動符合條件的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學校體育場館有序向社會開放。
3.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推動全民健身生活化,因地制宜推廣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桌球、網球、門球、腳踏車、垂釣等形式多樣、方便民眾參與的全民健身活動,扶持推廣太極拳、中華武術、健身氣功等傳統非遺運動項目。豐富職工業餘期間和農民農閒期間鍛鍊方式,舉辦全民健身大會、職工運動會、社區運動會、殘疾人運動會和少數民族傳統項目競賽等賽事活動,營造“全民健身、萬眾參與”的濃郁氛圍。
(二)全面提高競技體育綜合實力
1.最佳化項目布局。堅持突出重點、最佳化結構、合理布局原則,建立市、縣(區)“一盤棋”工作格局,依託市體校、縣區業餘體校、翠山樑腳踏車訓練基地等體育後備人才培訓基地,重點發展射擊、武術、摔跤、腳踏車等優勢項目;鞏固提高籃球、桌球、跆拳道、柔道等潛在優勢項目;穩步提升游泳、排球、冰雪運動等項目發展;推進足球改革發展,全面提升“三大球”項目普及;加快推進冬季項目開展。
2.完善訓練體系。學習國內外前沿訓練理論和訓練方法,豐富培養培訓方法手段,科學制定訓練計畫,不斷提高訓練效益與質量。不斷拓寬訓練渠道,選派優秀運動員赴省體工隊或省外接受高水平訓練。加強教練員隊伍梯隊建設,最佳化教練員隊伍結構,強化基層教練員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培養競技體育人才的能力。深入開展賽風賽紀和反興奮劑專項治理,切實增強“純潔體育”“乾淨獎牌”的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
3.全力備戰參賽。立足以備戰促改革,以改革強備戰,實行目標責任制管理,實施凝心鑄魂工程,做好省運會、省民運會、省殘運會、省青少年錦標賽等全省重大賽事的備戰參賽工作,力求在重點項目上取得新突破,全省排名穩中有升,努力實現運動成績與精神文明雙豐收。
(三)全面深化體教融合
1.加強學校體育工作。重視青少年體育文化培養,開齊開足體育課,確保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鍛鍊時間。將學生體育課程及參與體育競賽活動納入學業要求,開展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規範記錄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及評定等級,列入學生檔案,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指標。
2.完善體育賽事體系。體育、教育部門聯合制定賽事計畫,統一註冊資格,共同組織比賽,建立校內競賽、校際聯賽、市級選拔賽為一體的青少年體育競賽體系,辦好四年一屆的市級綜合運動會及三年一屆的市級中學生運動會。
3.推進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建設。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學校體育模式,評定體育傳統特色學校,每兩年對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發展情況進行評估,並將評估結果納入學校綜合考核結果,激發體育傳統特色學校活力,充分發揮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在促進青少年學生體育活動、掌握體育技能、提升身體素質、培養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實現青少年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的示範引領作用。
4.加強體育師資隊伍建設。把教練員招聘納入高水平人才引進計畫,選拔優秀退役運動員擔任學校體育教師和教練員。推動體育教師、體育教練員雙向交流,加大對全市體校教練員、體育傳統特色學校教練員、體育教師的培訓力度,不斷提升基層教練員專業業務能力。
(四)全面培育體育產業發展新動能
1.深入推進“體育+”融合發展。通過“體育+”的模式承辦、打造一批市場前景廣、知名度高、影響力強的國際國內頂級體育賽事,持續釋放賽事紅利,促進體育產業與文旅、科技、康養、農林等業態融合發展。培育體育消費市場主體,開展體育產業統計監測,及時調整體育產業布局和政策措施。鼓勵市場主體延伸體育產業鏈條,設計開發精品體育旅遊線路,鼓勵縣區打造運動休閒特色小鎮,完善吃、住、行、游、購、娛等配套設施體系,豐富體育消費供給,帶動體育消費。
2.豐富健身休閒產品供給。依託林地、山地、河流等自然資源,推動登山、徒步、垂釣、山地腳踏車、漂流等健身休閒運動項目廣泛開展。挖掘民俗體育資源,打造伏羲武術、姜維武術、李廣射箭等本土特色民俗體育活動。支持發展冰雪運動,開發冰球、冰壺、滑雪、滑冰等項目,豐富體育產業承載內容。鼓勵各區縣、開發區廣泛開展“一縣一品牌、一縣一特色”體育賽事活動,依託自身優勢發展“戶外、水上、馬術”等特色體育活動。開啟夜間體育、假日體育新模式,培育新的體育消費增長點。
3.引領體育產業聚集發展。統籌社會力量,推動我市體育產業向現代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依託麥積山風景名勝區、南郭寺大景區和青鵑山體育休閒公園、運動休閒小鎮等,打造一批運轉良好、帶動能力強的體育產業示範基地、示範單位和示範項目。利用天水市體育中心、南山體育場等體育場館附屬設施和沿山、沿河用地,融合周邊地產、公園綠地等資源,構建集健身服務、場館運營、商貿休閒、競賽表演、綜合培訓等為一體的城市體育服務綜合體。鼓勵社會投資、建設、改造、運營體育場館、體育產業園區、體育綜合體等體育產業基礎設施,支持各類市場主體申報國家級、省級體育產業示範基地。
(五)全面擴大對外影響力
1.弘揚優秀體育文化。發揮好體育在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弘揚核心價值觀中的積極作用,大力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選樹典型,講好天水體育故事,充分發揮體育文化在鄉村振興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凝心聚力的積極作用。做好民族傳統武術、健身氣功、木人摔跤、旋鼓等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和推廣,打造本土體育文化名片。
2.擴大體育文化傳播。積極搭建體育文化宣傳、體育知識講座、體育志願服務、體育冠軍進校園、運動隊訓練開放日等各類體育交流平台,讓體育走進民眾、融入生活;充分利用微博、抖音、微信等融媒體傳播雲端賽事,全面提升賽事活動宣傳水平。
3.加強體育文化交流。積極舉辦“李廣杯”國際傳統弓射箭邀請賽、“麥積山杯”全國山地腳踏車賽、“伏羲杯”武術大獎賽等國際國內有影響力的體育賽事;結合我市伏羲文化、三國文化、大地灣文化、麥積山文化等天水特色歷史文化品牌,打造“一帶一路”體育旅遊賽事和線路,展示人民民眾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展現歷史文化名城新形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市體育局牽頭,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文旅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健委等部門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大體育”格局。
(二)加強政策支持。將體育行政部門納入本級政府國土空間規劃工作議事協調機構,將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納入本級政府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完善公共財政體育投入機制,大力支持基礎性、公益性場地設施建設。加大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力度,大力吸引社會投資,鼓勵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參與體育投資,多渠道籌措資金支持體育強市建設。
(三)強化監督管理。持續深化體育領域“放管服”改革,精簡行政審批事項,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加強對體育賽事、體育市場經營等活動的事前、事中、事後監管,建立賽事熔斷機制、監管長效機制,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按照年度目標任務,對實施意見實施情況進行督查檢查,跟蹤分析任務落實情況,切實推動各項目標任務落地實施。
(四)營造良好氛圍。利用新聞媒體廣泛宣傳我市體育事業發展中湧現的先進典型和工作成效,對在我市體育事業發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營造全市關心、支持、參與體育事業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