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實施意見

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實施意見

2012年8月29日,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以六政辦〔2012〕89號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分總體要求、主要任務、政策措施、組織領導4部分。

主要任務是:加強體育場館設施建設;力拓展體育運動休閒業;先發展體育健身服務業;導發展體育用品製造業;極推進體育競賽表演業;格規範體育彩票市場;進相關產業融合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實施意見
  • 類型:實施意見
  • 地區:六安市
  • 印發時間:2012年8月29日
檔案發布,意見內容,

檔案發布

2012年8月29日,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實施意見》。

意見內容

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實施意見
六政辦〔2012〕89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開發區、試驗區、示範園區管委,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0〕22號)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實施意見》(皖政辦〔2011〕70號),發揮體育產業在最佳化產業結構,促進六安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等方面的獨特作用,經市政府同意,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全面轉型、跨越崛起、富民強市為主線,緊緊圍繞“五色六安”建設,堅持體育事業與體育產業協調發展,統籌推進體育產業和旅遊、文化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建立並完善有利於體育產業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堅持深化改革、開拓創新,積極培育體育產業主體,不斷增加體育市場供給,努力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多層次的體育需求;堅持依法管理、科學管理,規範體育市場秩序,切實維護體育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為加快建設體育強市、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二)發展目標。到2015年,體育產業總量初具規模,體育產業增加值以平均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長,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超過0.5%,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形成較為完善的體育產業體系,創建一批各具特色的體育產業功能區,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體育骨幹企業,打造一批有本地特色和影響力的體育品牌。加強體育產業基地建設,創建1個國家級體育產業示範基地,積極推進體育健康休閒產業園項目建設,體育市場繁榮發展,居民人均體育消費顯著增加,體育服務貿易較快發展,體育產業從業人數占全社會就業人數比例明顯提高。
到2020年,體育產業增加值繼續保持平均每年20%以上的增長速度,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建立門類齊全、結構最佳化、布局合理、具有六安特色的體育產業體系;建設一批以特色優勢體育項目和體育產品為主導的省級體育產業基地,形成多種所有制並存,各種經濟成分競相參與、共同興辦體育產業的格局;基本建立有利於體育產業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形成體育公共服務與市場服務相互結合、體育事業與體育產業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任務
(三)加強體育場館設施建設。體育場館設施為體育產業提供依託和載體。“十二五”期間,在原規劃地點(市行政中心東側)建成市體育中心(包括一個體育館、一個游泳館、一個田徑場等配套設施),努力把月亮島水域建成體育旅遊示範基地。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要把體育場館設施建設列入本地區的發展規劃,各縣區要建成一個體育場、一個體育館、一個室內全民健身活動中心,一個室內或室外標準游泳池,50%街道建成一個健身房、一個多功能運動場,50%鄉鎮建成一個室內體育活動室、一個燈光球場。切實抓好體育場館管理,提高綜合利用率和運營能力,為人民民眾提供更多、更好、更便捷的體育活動場所。
(四)大力拓展體育運動休閒業。積極整合我市體育資源和山水人文資源,科學規劃、加大投入,以創建南山體育健康休閒產業園帶動產業集群化,實施“城區十分鐘健身圈計畫”,依託老淠河、萬佛湖、天堂寨、白馬尖、龍井溝、古城牆、臨淮崗等體育資源和山水人文資源,逐步打造賽艇、皮划艇、龍舟、游泳、垂釣、攀岩、健身走、登山、徒步、探險、漂流、腳踏車等一批有特色的體育旅遊運動休閒項目。
(五)優先發展體育健身服務業。廣泛宣傳,提高人民民眾科學的健身意識,引導大眾進行體育消費。加大投入,鼓勵和扶持全民健身領域中的各類經營服務項目,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健身服務業,促進健身娛樂、培訓等健身服務業的發展。整合體育資源,著力培育一批體育健身服務企業,帶動全市體育健身服務業健康發展。市國民體質監測中心正式投入使用,促進體育健身與運動康復服務業的發展。
(六)引導發展體育用品製造業。加大對體育用品製造業的扶持力度,積極引導企業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充分運用市場機制,整合資源、擴大規模、提高效益,努力打造名品、精品和拳頭產品,逐步拓展我市羽毛球、羽毛球拍、運動服裝等體育產品市場。
(七)積極推進體育競賽表演業。充分利用山水、旅遊等自然人文資源,積極承辦具有較高知名度和良好品牌影響的水上項目賽事,努力打造“一縣(區)一品”民眾體育品牌賽事,認真承辦好2013年亞洲賽艇錦標賽。
(八)嚴格規範體育彩票市場。認真貫徹落實《彩票管理條例》,以科學管理為抓手,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夯實體彩基礎,提升服務質量,研究探索體育彩票市場發展規律,拓展行銷手段,加強市場管理,健全發行銷售監督機制,保持體育彩票健康發展。
(九)促進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發揮體育產業的綜合效應和拉動作用,促進體育與文化、旅遊、科技、醫療、電子信息等相關產業的融合複合,促進體育旅遊、運動康復、體育會展、體育產品、文化創意與研發等相關業態的發展。充分利用六安青山綠水紅土地、體育運動休閒項目、體育賽事活動、體育健康休閒產業園等資源,大力發展體育旅遊業,培育一批體育旅遊的精品線路、賽事和景區,著力打造環大別山腳踏車賽等運動賽事。
三、政策措施
(十)推進體制改革。堅持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中介組織分開、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開原則,充分發揮市場在體育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建立健全政府管理、行業自律、企業依法經營的管理體制。推動國有經營性體育事業單位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放寬市場準入政策,大力發展非公有制體育企業,凡是法律、行政法規沒有明令禁止的領域,都可向社會資本開放。鼓勵外資、社會資本參與國有體育企業股份制改造和資產重組。積極探索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重大體育賽事活動的市場化運作機制。加強各級各類體育基金會、體育社會團體、職業體育俱樂部等體育社會組織建設。根據形勢發展需要,整合資源,適時成立市體育產業管理公司。
(十一)加大財政投入。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要加大對體育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設立體育產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市級設立體育產業專項扶持資金,從2013年起每年安排100萬元,並隨著財政收入逐年增加, 採取貸款貼息、項目補貼、政府重點採購和獎勵等方式,對符合政府重點扶持方向的體育產業項目給予扶持,培育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體育品牌產品,積極扶持體育企業做大做強。加強對財政資金投入產出效益的評估、監測和考核。
(十二)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體育企業享受國家及省有關稅費優惠政策。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6萬元(含6萬)的小型微利體育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符合條件的體育類非營利組織的收入,可按稅法有關規定,享受企業所得稅相關優惠政策。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支出,可以按照稅法規定扣除。對單位和個人從事與體育有關的新興產業技術轉讓、技術開發以及與之相關的技術諮詢、技術服務取得的收入符合規定的免徵營業稅,並按文化產業或服務業的相關政策規定享受其他稅收優惠。鼓勵符合條件的體育企業新增崗位招收持《就業失業登記證》人員,簽訂1年以上勞動契約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3年內按實際招用人數予以每人每年4800元定額依次扣減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鼓勵企業、個人和其他社會力量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市、縣(區)人民政府(管委)及其部門向體育賽事活動、優秀運動隊、公益性體育設施等捐贈,符合稅法有關規定的,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十三)支持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和體育產業項目用地的規劃、建設、管理和利用,提高體育設施綜合利用率和運營能力。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要科學規劃公共體育設施和體育產業重點項目用地,並納入年度國有建設用地供地計畫,優先安排納入本地體育發展規劃的重點體育設施和體育產業項目用地。多渠道投資興建體育設施,加強中小型體育場館和體育服務設施建設,特別要大力加強農村基礎體育設施和城區“全民健身長廊工程”建設。大幅度增加民眾性體育場所的數量,改善體育設施和服務的供給結構、質量和效率,滿足民眾性體育運動和健身需求。政府對用於民眾健身的公共體育設施日常運行和維護給予經費補助, 對免費開放體育設施的單位,適當給予財政補貼。
(十四)加強體育無形資產的開發和保護。完善相關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各類體育組織、體育賽事依法開發其專有名稱、標識等無形資產,依法保護奧林匹克智慧財產權。制定市辦大型體育賽事和市綜合性運動會市場開發政策,完善全市民眾性體育組織的市場開發政策,明確相關主體在市場開發活動中的權利、義務與責任。依法保護體育無形資產所有者的合法權益,強化智慧財產權對各類體育企業的導向作用,提升體育產業的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加強體育產品品牌建設,推動體育企業實施商標戰略,增加體育產品商標內涵,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體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一個縣區重點幫扶一個我市知名體育企業商標。
(十五)加快體育市場法制化、規範化建設。制定相關政策,完善監督管理機制,明確監管主體及其管理職能和各類市場主體的權利義務,規範體育市場主體行為,保障體育市場規範發展。加強體育經營活動的安全監管,對於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的經營活動,依法確定嚴格、規範、公開、透明的準入和開放條件、技術要求和服務規範,加強技術指導和安全保護,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及產品質量檢測,確保設施設備安全,嚴格管理服務要求,保證消費者人身安全。推行體育服務質量認證制度,建立和完善體育服務規範,提高體育服務水平。開展體育行業特有職業技能鑑定工作,提高體育服務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和專業水平。經營單位和活動組織者應當根據情況,為體育活動參加者提供相關的安全保險。
(十六)加強體育產業人才培養。加大體育產業人才培養力度,重點培養管理、經營、中介、科研等高層次體育產業人才。鼓勵多方投入,開展各類體育產業培訓,多渠道培養複合型體育產業人才。鼓勵有條件的高等院校增設相關專業或課程,有計畫地培養體育服務業專門人才。積極推進體育行業職業技能培訓與鑑定工作。加強現有體育從業人員的崗位職位培訓,建立體育服務業專業人員資質認證制度,提高體育服務從業人員素質。加強體育產業人才培養的交流和合作。
四、組織領導
(十七)加強體育產業工作領導。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要高度重視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切實加強對體育產業工作的領導,把體育產業發展納入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制定和組織實施體育產業發展規劃,加強考核調度,確保政策落實。體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加強對體育產業發展的統籌規劃和協調指導,市、縣(區)體育行政部門應有相關人員專門負責體育產業管理工作。市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各盡其責,通力合作,形成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合力。
(十八)夯實體育產業工作基礎。市體育、統計等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體育產業統計工作機制和體育產業信息發布制度,建立體育產業統計長效機制,確保體育產業統計工作的及時性與準確性。積極推進體育產業法規政策的制定,加強體育產業理論和實踐研究,實施體育產業專家智庫工程。發展體育中介組織,大力開展體育技術、信息諮詢、體育保險等中介服務。建立和完善體育經紀人制度,規範行業管理,促進體育中介業發展。
各縣區要按照本實施意見要求,結合實際,細化完善體育產業政策,進一步抓好政策措施的落實,促進體育公共服務與市場服務相結合、體育事業與體育產業協調發展,努力開創我市體育工作新局面。
六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