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推進體育強區建設的意見

《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推進體育強區建設的意見》是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政府辦公室2014年發布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快推進體育強區建設的意見
  • 目的:提高廣大市民的健康素質等
  • 主要任務:競技體育創造新成績等
  • 總體目標:成為有域影響力上海體育強區之一
檔案全文
各鎮人民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奉浦、金海社區辦事處,區政府各部門:《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發展服務市民健康的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增強市民體質,提升競技體育水平,建設體育強市”的奮鬥目標,並規定了具體任務。《奉賢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也相應提出“積極發展體育事業,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提高全民身體素質,提升競技運動水平,加快體育產業發展”。為深入貫徹《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體育強市建設的意見》,促進奉賢體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現就加快推進體育強區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充分認識體育強區建設的重要意義
體育是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綜合國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體育事業,是堅持以人為本、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任務,對提高廣大市民的健康素質,弘揚團隊精神、愛國主義和城市精神,增強民族向心力、經濟生產力、城市影響力和社會凝聚力,對拉動經濟成長,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各鎮、社區、開發區和各部門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認識體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統籌規劃,推進落實。要把建設體育強區作為提高市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進一步增強廣大市民的體育熱情和健身意識,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體育服務;把建設體育強區作為推進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作為堅持“公正、包容、責任、誠信”的價值取向、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內容,通過體育運動的開展和體育精神的弘揚,增強廣大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進一步提高文明素質;把建設體育強區作為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重要機遇,作為促進經濟成長的重要方面,充分利用和發揮體育所蘊含的多元功能和效應,為打造上海杭州灣北岸綜合性服務型核心城市作出積極貢獻。
明確體育強區建設的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
(一)總體目標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建設體育強區為目標,以滿足市民不斷增長的體育需求和提高市民生活質量為基本任務,以構建並完善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為重點,以為民服務為宗旨,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不斷提高競技體育水平,促進體育產業發展,努力實現奉賢體育的新發展、新跨越。力爭到2015年,把奉賢基本建設成為全民健身發展均衡、競技體育成績突出、體育產業發展迅速、重大賽事承辦圓滿、體育文化氛圍濃郁的具有區域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上海體育強區之一。
(二)主要任務
1、全民健身邁上新台階。深入貫徹落實《上海市市民體育健身條例》和《奉賢區全民健身實施計畫(2011-2015)》,進一步完善構建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場地便民化、組織網路化、活動系列化、健身科學化、資源信息化、服務均等化、體育生活化、體質優良化。重點推進以“天天運動、人人健康”為主題的全民健身活動,市民健身意識進一步增強,體質健康狀況進一步改善。
2、競技體育創造新成績。堅持走“精兵強項”發展之路,做強射擊、射箭、田徑、腳踏車等品牌項目,做大跆拳道、網球、手球等潛優項目,做實足球、排球(沙灘排球)、水上、馬術、武術等新增項目,培育奪金點,打造新亮點。建立完善“優秀運動員苗子庫”,加強跟蹤培養,全力做好運動員的服務保障工作,努力為運動員入選國家隊訓練參賽創佳績提供有力支持。突出競技體育精品戰略,繼續鞏固射擊、射箭項目領先地位,著力提升競技體育的核心競爭力、競技體育對城市的影響力、競技體育拔尖人才的輻射力。建立完善競技體育激勵機制,全面實施“全運奪金、奧運奪牌”戰略,力爭上海奉賢籍運動員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參賽奪牌,2013年第十二屆全運會、2014年第十五屆市運會參賽成績超越上屆,五年內上海奉賢籍運動員獲得世界冠軍不少於2人次。
3、體育產業實現新突破。實施體育產業“最佳化發展”戰略,重點抓體育產業的上規模、上檔次,加強體育產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體育產業經營和管理水平,拓寬體育產業創收渠道,加大體育市場安全監管力度,保持體育彩票銷售增長穩定。基本形成包括健身娛樂、運動休閒、競賽表演、體育用品、體育彩票等體育市場和產業體系。全區體育彩票銷售每年以20%的速度遞增。
4、品牌活動凸現新亮點。做大做強奉賢“一區一品”品牌賽事,深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突出“體育民生”的理念,全面推廣簡便、易學、健康的健身項目。指導各鎮、社區、開發區、體育協會和各行業積極開展民眾喜聞樂見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動。探索“一鎮二品”、“一開發區(社區)一品”、“一企一品”的發展模式,培育精品項目,實現全區體育事業進一步發展,全區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比例達到46%。
5、體育賽事擴大新影響。建立健全體育部門與教育部門等共同舉辦體育競賽機制,著力構建校有傳統、鎮有品牌、區有重點的體育競賽體系。積極承辦與城市發展戰略相協調,與青少年健康成長相適應,且有著廣泛民眾基礎的體育品牌賽事,全力辦好每年一次的區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和一屆政府一次的區、鎮運動會,努力打造具有一定水平和質量的體育賽事。完善賽事申報備案制度,加強賽事管理,制定、實施《奉賢區體育賽事管理若干規定》,確保重大體育比賽安全、規範、有序。
6、業餘訓練培育新人才。貫徹市“三上一提高”的工作方針,完善以政府辦訓為主體,學校、社會等多種辦訓相結合的業餘訓練新機制,形成“區有重點、鎮有基地、館有隊伍、校有傳統”的業餘訓練新格局,探索青少年高水平運動隊多元化培養的新模式。以“奉賢區體教結合學校”、“一鎮一隊”、“一館一隊”、“奉賢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創建為抓手,科學構建業餘訓練考核機制和區體教結合學校評價機制;完善項目布局,推進國小—國中—高中相銜接的“一條龍”業餘訓練體系;開展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創建,推進訓練規範化、體校標準化建設;搭建項目管理平台,推進區級項目中心組建設;創建市“優秀教練員工作室”,推進業餘訓練人才隊伍組團發展。“十二五”期間,完成“一校一隊”建設,區級場館“一館一隊”優勢明顯,社會力量和俱樂部辦訓初具規模。全區奧全運項目布局不少於16個,從事業餘訓練青少年人數不少於1600人,在訓在冊運動員不少於600名;培養、引進業餘訓練骨幹教練員不少於50名,其他教練員不少於70名;創建區級項目中心組不少於3個,區級體教結合學校不少於18所,市級體育傳統學校不少於5所,區級體育傳統學校不少於15所;每年優秀人才輸送(市二線以上)不少於15人。
7、體育設施提升新層次。完善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和管理,實施“百姓健身設施工程”,打造城區“十五分鐘健身圈”,各鎮、社區、開發區建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體育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百姓健身房”、“百姓健身步道”、“百姓游泳池”,滿足市民健身需求。加快建設南上海體育中心和大型居住社區體育設施配套建設,推進基本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保障市民基本體育需求。“十二五”期間,實現全區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推進社區公共體育設施開放和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提升公共體育場館的開放率和利用率。進一步加強對體育設施的日常管理及維護工作,確保全區體育健身器材完好率達96%以上。
8、團隊建設體現新成果。強化區、鎮(社區、開發區)、村(居委會)三級民眾體育組織機構建設,健全以政府為主導,以事業性體育機構為骨幹,以社團性體育組織為助手,以民眾性體育健身組織為基礎的全民健身組織體系。進一步夯實基層體育團隊建設,實現100%的村(居委會)達到2支以上健身團隊。充分發揮各類體育協會的引領、指導作用,進一步完善各級全民健身組織網路。健全區、鎮(社區、開發區)二級科學健身指導網路,發揮各鎮、社區、開發區體育指導站作用,開展科學健身指導服務工作,推廣培訓健康、有益、新興的健身項目,增強基層健身團隊的活力。進一步完善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上崗、考核及獎勵制度,擴大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規模,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在推進全區全民健身工作中的積極作用。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達到全區常住人口的1.5‰的目標。
加強體育強區建設的組織領導
各級部門要從奉賢“三區一基地”、“三化兩建設”的總體要求出發,把體育強區建設作為提高奉賢市民整體素質、提升奉賢城市形象、推動奉賢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切實加強領導,把體育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納入各級政府精神文明考核、納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科學制定體育事業發展規劃,強化體育行政管理職能。區政府成立體育強區建設領導小組,加強檢查考核,統籌協調各方,合力推進體育強區工作。區有關部門要樹立大體育觀念,明確各自職責,加強協調配合,積極支持體育事業發展。體育部門要認真履行體育行政管理職能,加強體育事業發展規劃,切實把體育事業作為民生體育和提高市民幸福指數的實事來抓。教育部門要將學校體育工作納入學校總體考核評估體系,在升學等方面對優秀體育後備人才給予必要的特殊政策。人事部門負責落實教練員編制、人才引進和社會保障等工作。財政部門要落實好體育事業經費和專項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和基本建設投資計畫,並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而逐步增加。宣傳部門和新聞媒體要加大體育宣傳力度,為推動體育事業發展、加快體育強區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發改委、規土、衛生、旅遊、文化、綠化、殘聯、工、青、婦等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以及有關體育實施項目的要求,發揮自身優勢,制定和完善相關政策,提供有力支持和服務,共同為加快體育強區建設作出貢獻。建設體育強鎮是體育強區建設的前提和基礎。各鎮、社區、開發區要把此項工作擺上議事日程,深入開展“體育創強”活動。加強組織領導,建立相應組織機構,科學制定建設體育強鎮指標體系,量化、細化測評體系,把“體育創強”工作納入精神文明考核和績效考核。狠抓工作落實,配齊配強體育幹部,分解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細化工作措施,創新工作方式,建全工作機制,加大推進力度,不斷開創體育強區建設新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