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名稱:天柱劍毫
天柱山
制茶歷史悠久,唐代著名
茶典《
膳夫經手錄》就有記載:“
舒州天柱茶,峻拔遒勁,甘香醇美”。天柱劍毫多產自海拔500米以上的深山之中,茶葉因常年受雲靄浸漫,為淑氣所鐘,不用
熏焙自然清香。每年穀雨前後茶農開始採摘
新茶,由於均選用“一芽一葉”,因而產量有限。取少許置於杯中,用開水沖泡,只見茶葉徐徐伸展,湯色碧綠,香氣襲人,入口甘醇。
“奇峰出奇雲,秀木含秀氣,清晏皖公山,巉絕稱人意”(唐代李白《
江上望皖公山》)。
天柱山雄奇靈幽,巍峨秀麗,是
江淮大地的第一名山,唐代道教稱之為“第十四洞天”,自古以來為遊覽勝地。天柱茶也久享盛名。
天柱山位於安徽省
潛山縣城之西北。群峰之巔,聳拔千仞,如“孤立晴霄,中天一柱”,海拔1485公尺,天柱山因此得名。
天柱山歷有潛山、
皖山、
皖公山、
萬歲山諸名。天柱峰深踞群山之中,峰頂拔尖,故稱“潛(尖)山”。西周時
天柱山一帶冊封過一個由皖伯作領主的
皖國,故改為“皖山”,皖,原有美好、明媚的意思,安徽省簡稱為皖,亦由來於皖山、皖水。相傳皖伯執政時,體察民情,施以德政,後人為紀念他,又改皖山為“皖公山”。舊傳,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冬,漢武帝南巡,親臨皖山設台祭岳,百姓高呼萬歲,故也有“
萬歲山”之稱。後來
漢宣帝又敕封天柱山為“
南嶽”,從此名聲遠揚。至於湖南的
南嶽衡山則是以後的事了。
歷史淵源
研製與命名
1985年春,
潛山縣農業局組建的“天柱劍毫”創製小組成員葛子政、宋海寬、汪頓來、李向利四人一起驅車從水吼趕往下河茶場。當時汪頓來在水吼區農技站工作,宋海寬時任站長,葛子政是農業局多經股副股長,李向利是從源潭農技站抽調參加的。汪頓來和李向利是剛剛從
安徽農學院茶葉系畢業的年輕大學生,兩人都才20多歲,宋海寬和葛子政年長些,都已是40多歲,他們一個是安徽農學院的
工農兵大學生,一個是北方某農校的早期大專畢業生。組建“天柱劍毫”名茶創製小組的意圖非常明顯,“兩老”帶“兩新”,這樣工作中有很大的互補性。當時在基層工作最先進而且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就是腳踏車,汪頓來和李向利分別騎著腳踏車載著二位長者大概用了一個小時就到了下河茶場。下河茶場是橫衝鄉(後改為橫中鄉)下河村的村辦茶場,由當地村民余大華老人家承包。茶場就座落在進山公路的下方,交通還算便利。茶場下方是一條小河,小河對面也是一座山,山頂上是毛竹和樹木,山腰就是一大片茶園,山腳下就是河水。由於隔了一條河,對面山上幾乎沒有人家,山上茶園除了採茶姑娘,平時幾乎沒有人去過,所以沒有任何污染,環境非常潔靜。由於這裡特殊的環境,春夏之交,從河裡升騰上的水氣和山上的空氣相遇,經常出現淡淡的雲霧,十分適宜茶樹生長,滋潤著茶葉品質。“天柱劍毫”名茶創製工作首選在這個茶場也是這樣考慮的,因為這裡天生就有好的原料。四個人接連忙乎了好幾天,也做了不少樣品,總覺得還不是很滿意。一天,在一起簡單地開了一個會,但是後來回想起來這次會議太重要了,因為涉及到名茶能否創製成功的一個關鍵問題—“名人效應”。大家討論認為,創製的名茶樣品內在品質要好,這是前提,但沒有名人來指導也很難很快出名。由於小組中有三個人都是安徽農學院的學生,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老師陳椽教授,再之
陳椽教授名氣也非常大,全國茶學兩大名人他就是其中之一,另一個是
浙江農業大學王澤農教授。《中國茶葉通史》就是陳椽教授著作的,因此他的名字載入了英國《
世界名人錄》。想請陳椽教授的想法向當時任農業局多經股股長汪界平同志匯報後,汪股長很爽快地一口答應,隨後很快就通過省農業廳基地辦秦大東同志(也是陳椽的學生,與教授來往甚密)聯繫到陳椽教授並請老教授到潛山指導工作。
隨後幾天,陳椽教授在秦大東同志的陪同下,從合肥來到了潛山,來到了下河茶場。在這件事情上,要感謝汪界平股長,他為“天柱劍毫”的很快成名以及後來開發推廣工作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陳教授來到茶場以後,認真地研究了樣品,品嘗了茶葉,聽取分析了製做方法介紹,提出了他的建議方案,並且由葛子政股長和汪頓來來實施他的製做方案。茶草(鮮葉)下鍋後,先由葛股長殺青,殺青後攤涼,再由汪頓來來理條,理條好以後再出鍋攤涼,做形時間較長,由汪頓來和葛股長輪換做形,陳教授在旁邊不停指導。由於在陳教授面前做第一
鍋茶,心裡很緊張,但態度非常認真,生怕出現差錯。做形結束以後,陳教授非常滿意,大聲說“好,就這么做”。他還讓四人認真地回顧一下剛才的製做工序和技巧,並吩咐工人把剛做好的茶葉烘乾,烘時要注意把茶葉攤平、壓緊,隨時翻動,不能烘焦,翻動時要將茶葉端離炭火,防止出現煙焦味等等。茶葉做完後,汪界平股長就建議請
陳椽教授給茶取個名字。在此之前,也曾給未來的“名茶”取過“天柱
毛峰”、“
天柱晴雪”等名字,但由於製做工藝一直在變換,名字也更顯得不夠貼切。這次是給未來的“名茶”取名的好機會,在大家的一再要求下,陳椽教授就答應讓他想一想。不到二分鐘,陳教授就一口報出:“就叫‘天柱劍毫’吧”。站在一旁的省農業廳秦大東同志連忙叫好,並解釋說:“‘劍’就是指茶葉外形,象寶劍一樣挺直,‘毫’指茶葉嫩度,茶葉表面布滿茸毛,說明很嫩,同時‘毫’諧音‘豪’,有茶中英豪之意”。這么一解釋,大家都同聲叫好,
陳椽教授當然也很滿意。現在回想起來,這個名字取得還真好,這么多年叫起來一直很響亮,而且不少省外名茶也效仿叫劍毫,僅僅是“天柱”二字不一樣。
送走陳椽教授後,創製小組在下河茶場又做了一些樣品。當然這些樣品都是按照陳椽教授幫我們設計的工序製做的。現在這個茶製做工序已經成型,而且正式命名,要參加全國名茶評比只差樣品數量了。考慮到水吼是老茶區,茶場比較多,產好茶的地方也多,所以創製組就決定兵分兩路,開始到各茶場去製做樣品。宋海寬和李向利一組,從下河茶場出發,到高峰茶場、佛嶺茶場、楊畈茶場製做樣品。汪頓來和葛子政一組也從下河茶場出發,到梅寨茶場、馬潭茶場、天柱茶場、林畈茶場製做樣品。由於是新產品新技術,當地茶場沒有一人能會,就連採茶都是四人自己帶著採茶姑娘到茶園教她們採摘,一天下來也采不到多少茶草。下午和晚上是做茶時間,所有茶草全靠二人自己手工去做,生怕別人動手會影響質量。整整用了九天時間,樣品總算做得差不多。回來一稱,兩個組合計做了三十多斤。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揀剔,將不合標準的茶一個一個地揀去,實際上是把符合條件的茶葉一根一根地挑出來,這么一篩選,剩下的大概只有一半了。揀茶工作還是在下河茶場進行,揀過後的茶葉還要進行一次復烘,把多餘的水分去掉,這樣才能產生足夠的香氣,茶葉也難以變質。烘茶是個長時間的等待過程,合計了一下,一次只派一個人去烘茶。
五月二十八日,全國名茶評比會在南京召開,這是建國後第一次召開的全國大規模的名茶評比會,潛山縣送去的“天柱劍毫”樣品在這次評比會上一舉奪魁,名列全國“十大”新名茶之首。這次評比,送去的樣品茶品質好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非常感謝
陳椽老教授的關心,因為會上陳椽教授很高興地點評說:“這個茶是我親自去指導的”。天柱劍毫的創製成功,從此開啟了潛山縣茶葉大發展的新紀元,潛山茶葉曾經一度輝煌,達到了全省前三強的高度。天柱劍毫創製成功後,創製小組的四個人也相繼得到重用,縣農業局將茶葉專業從多經股中分離出來單獨組建茶葉站,並成立名茶開發公司,由葛子政同志任站長、名茶公司經理,宋海寬同志調縣茶場任場長,李向利同志調回桐城縣人事局工作,汪頓來也調到農業局茶葉站、名茶公司工作。光陰似箭,一晃快三十年過去了,宋老和葛老都已相繼去世了,現在想起當年的情景,讓人十分懷念。
歷史上前身
天柱劍毫創製於唐代,稱
舒州天柱茶。1980年恢復生產,因外形扁直似劍,故稱天柱劍毫。天柱劍毫的開發,始於1978年。初名“奇峰”,出自大詩人李白讚譽
天柱山主峰“奇峰出奇雲”詩句。開始仿製
毛峰,後又改為劍狀,仿天柱山筍子峰。次改“晴雪”,以茶身滿披
白毫,以“
天柱晴雪”風景之名為名。最後,以形似利劍,滿披白毫,定名“天柱劍毫”。一個名茶,花了8年功夫,凝聚了許多茶農、技術人員和茶葉專家的汗水和智慧。
唐代陸羽《茶經》有舒州
太湖縣潛山產茶的記載。唐代
楊華《膳夫經手錄》有“舒州天柱茶,雖不峻拔遒勁,亦甚甘香芳美,良可重也”的記述。唐代《
玉泉子》中有一個南唐
尉遲偓中朝故事:“昔有人授舒州牧,
李德裕謂之曰,到彼郡日,天柱峰茶可惠三角,其人獻之數十斤,李不受還,明年罷郡,用意求精,獲數角投之,德裕閱而受曰,此茶可以消酒食毒,乃命烹一甌,沃於肉食內,以銀合閉之。詰旦,因視其肉,已化為水,眾服其廣識”。作者用極為誇張的手法,闡述了
舒州天柱峰茶能解酒消食的功效。
北宋樂史《大平寰宇記》記載:“舒州土產開火茶,
懷寧縣多智山,……其山有茶及蠟,每年民得采掇為歲貢。”當時
潛山尚未建縣,歸
懷寧管轄,開火茶為潛山所產。北宋沈括《
夢溪筆談》載:“古人論茶,唯言陽羨、顧渚、天柱、蒙頂之類”。說明天柱茶在北宋以前,就與
陽羨茶、顧渚茶、
蒙頂茶並列,可知名氣之大。南宋
王觀國《學林》記述:“薛能謝劉
相公寄茶詩曰,兩串春團敵夜光,名題天柱印維揚。茶之佳品,珍逾金玉,未易多得,……以兩串寄薛能者,皆下品可知也。”薛能是唐代詩人,王觀國在引用他讚譽天柱茶的詩句後,又說好茶珍貴不易多得。
又據《
潛山縣誌》載:“茶以
皖山為佳,產皖峰,高矗雲表,曉霧布蔓,淑氣鐘之,故其氣味不待熏焙,自然馨馥,而懸崖絕壁間,有不得自生者尤為難得,穀雨采貯,不減龍團雀舌也。”
天柱茶在唐、宋時,即美名遠揚,而後卻銷聲匿跡,湮沒失傳。其原因無以考證。為了開發
天柱山茶葉資源,適應
天柱山風景區旅遊業的發展,經過六年的研究、試製,終於在1985年成功地創製出名茶“天柱劍毫”,使天柱名茶重放異彩。.
正式命名
天柱劍毫創始於七十年代末,幾經工藝改進,1985年春,名茶採制一開始,原
潛山縣農業局請來著名茶葉專家
陳椽教授到下河茶場現場指導。陳椽教授肯定了當時的製作工藝,並建議在做形過程中增加搭和提毫兩種手法,強調烘乾一定要分三次進行。根據陳椽教授建議,最後定名“天柱劍毫”。獨特、品質優異”而一舉奪魁,並成為全國十大新名茶。
天柱劍毫特點
天柱劍毫茶品質特點概括為:色翠勻齊毫顯,扁平挺直似劍;花香清雅持久,滋味醇厚回甜;湯色碧綠明亮,
葉底勻整嫩鮮。以其“葉綠、湯清、香醇
味厚”而聞名,品嘗此茶後,有“入口濃醇、過喉鮮爽,口留余香、回味甘甜”之感。
採摘
天柱劍毫採摘期一般在4月5日至4月25日,按照1芽1葉的標準進行分期分批採摘。鮮葉分1芽1葉初展、1芽1葉開展、1芽2葉初展3個等級。天柱劍毫於清明後開園採摘,選擇陰天或晴天上午11時前、下午3時後采葉,採摘標準為一芽一葉初展,要求芽頭肥壯、勻齊、多毫、節間短,色澤黃綠。
製作
制茶分攤青、殺青、炒坯、提毫、初烘、復烘、足烘、
揀剔整形、包裝等工序。天柱劍毫製造分殺青、做形、提毫、烘焙四道工序。
殺青
鍋溫160~130℃,每鍋投葉量250克。先抖炒,當清香透發時開始理條。殺青時間6~8分鐘。
做形
做形是天柱劍毫成形的關鍵工序。鍋溫90~80℃,時間15~20分鐘。前期以理條為主,中後期結合翻、抖、理、捺、搭等手法,使茶條形成直、扁、平的劍狀。待炒至六成乾,茶條基本固定即可提毫。
提毫
白毫顯露是天柱劍毫主要特徵之一。在做形後期,鍋溫穩定在50℃左右,將茶條理順置於手中,雙手輕輕均勻用力搓揉,而使白毫顯露。全程時間約15分鐘,待炒至八成乾時,起鍋攤涼半小時待烘。
烘焙
分初烘、復烘、足烘三次。初烘溫度80℃左右,兩鍋殺青葉並一烘,烘5~10分鐘。復烘溫度70℃左右,將初烘葉兩籠並一籠,時間10~15分鐘。足火溫度50℃左右,葉量為兩籠復烘葉,烘60~90分鐘,至足乾。經
揀剔,即可包裝。
品質特點
天柱劍毫的品質特點是,外形扁平挺直似劍,色澤翠綠顯毫,花香清雅持久,滋味鮮醇回甘,
湯色碧綠明亮,
葉底勻整嫩鮮。天柱劍毫內含豐富的多酚類、胺基酸等多中有益成份,具有消食去膩、止渴生津、益思少臥、利尿解毒等藥理功能。
社會評價
天拄劍毫系特種名茶,有縣內歷史悠久的天柱茶加工製作而成,1985年全國名茶展評會上被評定為全國名茶之一。2009年4月,“天柱劍毫”商標,被授予“安徽省著名商標”稱號。“天柱劍毫”茶葉正在積極創造條件,準備申請地理標誌證明商標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