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羨茶

陽羨茶產於江蘇宜興,以湯清、芳香、味醇的特點而譽滿全國。歷史悠久,自古享有盛名,不僅深受皇親國戚的偏愛,而且得到文人雅士的喜歡。“天子未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宜興陽羨紫筍茶歷來與杭州龍井茶蘇州碧螺春齊名,被列為貢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陽羨茶
  • 主要原料:茶
  • 是否含防腐劑:是
  • 適宜人群:所有
產地,簡介,歷史,發展,採制,特點,茶韻,相關資料,與巫峽水,

產地

江蘇宜興,古稱陽羨。全市總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南部丘陵山區,占總面積的40%,屬天目山余脈。丘陵山區土壤以黃棕壤、紅壤為主,適宜茶樹種植。宜興的氣候屬北亞熱帶南部季風區,四季分明,溫和濕潤,雨量充沛,適合於茶樹的生長。
陽羨茶陽羨茶
宜興是中國久負盛名的古茶區之一,如今這裡已是江蘇省最大的茶葉產區。在宜興山區,青山逶迤,綠帶縈繞,百里茶區生機勃勃,清香四溢,令人心曠神怡,人稱“茶的綠洲”。

簡介

陽羨茶產於宜興的唐貢山(茶山)、南嶽寺、離墨山、茗嶺等地。“陽羨茶”以湯清、芳香、味醇的特點而譽滿全國。明代周高起,在他的《洞山岕茶系》中贊曰:“陽羨茶”以“淡黃不綠,葉莖淡白而厚,製成梗極少,入湯色柔白如玉露,味甘,芳香藏味中,空深永,啜之愈出,致在有無之外”。宜興,瀕臨太湖,層巒疊嶂,風光綺麗,更兼有“善卷”、“張公”、“靈谷”三洞之勝,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客。不少慕名而來的旅遊者,在飽覽了宜興的湖光山色、洞天奇景之後,都忘不了沏上一杯“陽羨茶”來品嘗一番。泡出來的茶湯清色濃,味香而甜,堪稱茶中佳品。其“陽羨雪芽”和“荊溪雲片”在1989年全國名茶評比時,雙雙獲冠。現以水質上乘的金沙泉(又名玉女泉)泡陽羨茶,盛於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盛夏不易餿的宜興特有的紫砂壺中,已成“江南飲茶三絕”。
陽羨茶陽羨茶
陽羨茶充滿中國一脈相承的茶文化意韻,早已單純超出解渴的範圍,光是從“陽羨雪芽”、“荊溪雲片”、“善卷春月”、“竹海金茗”、“盛道壽眉”等一系列名茶的命名就可見一種恬然的文化追求。宜興陽羨茶博物館、生態觀光園緊扣茶、茶文化、茶鄉這個核心,安排具有宜興特色的江南茶藝表演及茶文化旅遊路線,得到海內外遊客熱捧。

歷史

宜興產茶歷史久遠,古時就稱之為“陽羨貢茶”、“毗陵茶”、“陽羨紫筍”和“晉陵紫筍”。早在三國孫吳時代,就名弛江南,當時稱為“國山茶”。“國山”,即今之離墨山。據《宜興縣誌》載:“離墨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山頂產佳茗,芳香冠他種”。到了唐代,被稱為“茶聖”的陸羽,為了研究茶的種植、採摘、焙制和品茗,曾在陽羨(今宜興的古稱)南山進行了長時間的考察,為撰寫“茶經”一書積累了豐富的原始資料。陸羽在他的《茶經、一之源》中記及:“陽崖陰林,紫者上,綠者次,筍者上,芽者次”。陸羽在品嘗同僧進獻的佳茗後,認為“陽羨茶”確是“芳香冠世,推為上品”,“可供上方”。由於陸羽的推薦,“陽羨茶”因此名揚全國,聲噪一時。從此,“陽羨茶”被選入貢茶之列,故有“陽羨貢茶”之稱。
陽羨茶陽羨茶
大致在中唐代宗年間,常州剌史李棲筠開始,每當茶汛季節,常州、湖州兩地太守集會宜興茶區,並且唐皇特派茶吏、專使、太監到宜興設立“貢茶院”、“茶舍”,專司監製、品嘗和鑑定貢茶的任務。採下來的嫩茶,經焙炒好後,立即分批通過驛道,快馬日夜兼程送往就京城,趕上朝遷的“清明宴”。當時稱此種茶為“急程茶”,一刻也不能延誤。當時詩人李郢的詩“凌煙觸露不停采,官家赤印連帖催……驛路鞭聲砉流電,半夜驅夫誰復見?十日皇城路四千,到時須及清明宴”便是真實的寫照。
陽羨茶陽羨茶
而盧仝曾在宜南山區種茶,他寫的《七碗茶詩》在海內外廣為流傳,更被奉為日本茶道文化的啟蒙內容。與唐朝相比,宋代陽羨茶不僅深受皇親國戚的偏愛,而且得到文人雅士的喜歡。多次到宜興並打算“買田陽羨,種桔養老”的大文豪蘇軾,留下了“雪芽我為求陽羨,乳水君應餉惠泉”的詠茶名句。元朝陽羨茶卻因戰爭而推廣到邊疆少數民族。《萬曆志》卷四記載:“每年貢薦新茶九十斛,歲貢金字末茶一千斛,茶芽四百一十斛”。一斛合今天的33.5升,應該說元代進貢的陽羨茶數量是十分可觀的。為了適合蒙古貴族的嗜好,元朝在貢茶院之外,又設定一個名為“磨茶所”的貢茶官署,兼管宜興的貢茶。到了明代,陽羨茶依舊是貢品。到崇禎年間,開始設立茶館,飲茶得到進一步普及,朝廷對茶葉的生產和經銷採取了更為完備的管理措施,專門設立了“茶局”和“茶引所”。宜興至今還保留著茶局巷、茶亭等茶文化古蹟。在整個清代的幾百年間,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遷,宜興茶業起起落落,但上層名流、文人雅士,仍然十分喜好陽羨茶,並由飲茶而推崇紫砂壺,使紫砂壺達到鼎盛時期。民國以來,宜興人到茶館品茶,已成為有些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宜興人愛飲茶,有朋自遠方來,一定要泡茶表示敬意。
如今,在宜興竹海的陽羨茶生態觀光園開門迎客的盧仝草堂,則將向人們重現茶仙悠然見南山的恬淡景象。

發展

宜興農業資源十分豐富,全市有茶園7.5萬畝,年產茶葉6500噸,是江蘇茶葉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市(縣);有林地60萬畝,其中毛竹18萬畝,是江蘇最大的毛竹產區,宜興因此被譽為“茶的綠洲”、“竹的海洋”。宜興有山有水有平原,茶區主要分布在南部丘陵山區,這裡山清水秀、溶洞幽藏,氣候濕潤、雨水充沛,獨特的自然條件形成了“雨洗青山四季春”的宜茶環境,優越的生態環境造就了宜興茶的優異品質。宜興不僅盛產茶葉,而且產茶歷史源遠流長。據考證,陽羨茶始於東漢,盛於唐朝,成熟於宋、明、清,衰於民國,復興於今。
陽羨茶陽羨茶
宜興的產茶歷史應早於1800多年前的東漢末期。成書於東漢末年的《桐君錄》中有“西陽、武昌、晉陵皆出好茗”之說。晉陵是今天常州的別稱,而自古以來常州轄區內多產茶的僅有陽羨。由此可以推斷,陽羨出產的茶葉在公元220年的東漢時期就相當有名氣了。
陽羨茶在唐朝達到了空前的鼎盛。唐朝中期,李棲筠任常州太守時,有山僧進陽羨茶,陸羽品為“芳香冠世,推為上品”,“可供上方”。經過陸羽等人的舉薦,陽羨茶以其優良的品質被朝廷定為貢茶。據《宜興縣誌》記載,當時出產貢茶的唐貢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臨罨畫溪,以唐時產茶入貢故名,金沙寺即在其下”,這也就是今天的宜興唐貢山、唐貢村的由來。
陽羨茶陽羨茶
在唐朝的茶政制度中,設貢茶院生產貢茶。宜興貢茶院有“房屋三十餘間,役工三萬人”,“工匠千餘人”,“歲貢陽羨茶萬兩”。唐朝採制貢茶是一件大事。貢茶開採時太守要親臨開園,徵調萬人突擊採茶,貢茶製成後要張宴賦詩,蔚為盛事。由於唐貢山生產的貢茶是皇室偏愛的珍品,產量不多,極為名貴,故須通過驛道快馬加鞭、日夜兼程急送長安,稱為“急程茶”。唐代詩人盧仝在《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中稱:“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充分說明了陽羨茶在當時的至尊地位。宜興西南一山因此而得名“茗嶺”。由於宮廷講究茶事,地方十分重視,茶樹由山嶺野生成為作物栽種,並進而擴展到民間,飲茶之風由此逐漸推開。
據考證,唐人用茶與今人不同。唐人吃的是餅團茶,用茶時,先把餅團茶碾成茶粉,入開水鍋烹煮,湯中加鹽,調成鹹味。皇宮貴族在烹茶時還要加點胡椒粉等調料,增加香味。煮成後舀入碗內,連湯帶茶粉一同吃下,謂之“吃茶”。
與唐朝相比,宋代每年進貢的陽羨茶數量基本沒有減少。陽羨茶不僅深受皇親國戚的偏愛,而且得到文人雅士的喜歡。多次到宜興並打算“買田陽羨,種橘養老”的大文豪蘇軾,留下了“雪芽我為求陽羨”的詠茶名句。
元朝戰事較多,但陽羨茶卻因戰爭而推廣到邊疆少數民族,當時的需求量更大。到了明代,陽羨茶依舊是貢品。明代的制茶工藝、飲茶習慣有了較大改變,葉茶(片茶)逐漸取代了末茶,綠茶製作工藝基本成熟,在沿用煮茶法的同時出現了沏泡茶的方法,並且開始用紫砂壺泡茶。到崇禎年間,開始設立茶館,飲茶得到進一步普及,深入到宜興百姓的日常生活,成為“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之一。
陽羨茶陽羨茶
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宜興的茶葉生產得到了較快的發展,茶園面積從建國初期的1萬多畝發展到現階段的7.5萬畝,茶園面積、茶葉產量均居江蘇省之首。先後創製的“陽羨雪芽”、“荊溪雲片”、“善卷春月”、“竹海金茗”、“盛道壽眉”等一系列名茶,在歷屆全國“中茶杯”、江蘇省“陸羽杯”等名特茶評比中屢獲殊榮。1989年乾元茶場生產的“陽羨雪芽”、新街茶林場生產的“荊溪雲片”雙雙獲得農業部全國名茶稱號,1990年嶺下茶場生產的“陽羨雪芽”又獲國家商業部全國名茶稱號。之後,名特茶在宜興茶葉產品中逐步形成主導地位。2002年,宜興成為全國首批20個無公害茶葉生產示範基地市(縣)之一。2006年茗鼎陽羨雪芽榮獲《陸羽杯》、《陽羨杯》一等獎,2008年茗鼎陽羨雪芽被評為《江蘇省名牌產品》;2009年,茗鼎竹海金茗榮獲第八屆《中茶杯》全國名優茶評比一等獎;同年,茗鼎白茶榮獲宜興市名特茶評比(白茶組)特等獎中第一名;第十四屆《陸羽杯》一等獎。
茶,有利於身體健康,已成為中國國飲,居風靡全球的三大無酒精飲料首位,並將成為21世紀的飲料之王。隨著人們對飲茶與健康關係的認識不斷深入,世界人均茶葉的消費量將持續增加,茶葉的藥用價值、商品價值、文化價值會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和利用,茶葉產品已呈現出市場區隔化的趨勢,茶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潛力巨大。這是面臨的寶貴機遇,必須緊緊抓住、充分利用,推進茶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陽羨茶、紫砂壺鑄就宜興厚重的茶文化。宜興期望通過這次活動,在傳承茶文化上有新的成效,在推進茶產業發展上有新的進展,進一步做強做大茶產業,真正把茶葉打造成宜興高效農業的品牌,成為宜興現代農業的形象,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採制

陽羨春茶多在穀雨前採制。

特點

它的特點是形美、色鮮、香高、味醇。在焙制時,唐貢山下有泉水“從砂礫湧出,泉色金黃……上貢汲完就枯”,故稱金沙泉。
焙制後的成品茶條形緊直鋒妙,色翠顯毫。沏泡後,湯色清澈,葉底勻整,清香淡雅,滋味鮮醇,回味甘甜,沁人肺腑。

茶韻

宜興古稱陽羨,漢代就植茶飲茶,是我國享有盛名的古茶區之一。陽羨紫筍茶是始於唐代的貢茶。宜興的南部丘陵山區,占全市總面積的40%。
陽羨茶
陽羨茶為歷代名人所稱頌、宮廷皇室所賞識。唐肅宗年間(公元757-761),"茶葉祖師"陸羽飲品"陽羨紫筍茶"後大為讚賞,認為陽羨紫筍茶"芳香冠世產",可以貢給皇帝。唐武宗年間,陽羨貢茶數量達到一萬八千四百斤,第一批紫筍茶限清明前運到長安。隱居宜興茗嶺的唐代詩人盧仝曾作詩道:"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起。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曾在宜興居住的著名詩人杜牧在《題茶山》詩中,也寫下了"山實東南秀,茶稱瑞草魁","泉嫩黃金涌,芽香紫壁裁"的名句。
宜興茶葉生產,已是山區的特色產業和優勢產業,茶葉是山區出口創匯的主要產品。全市由地方名茶四隻:陽羨雪芽荊溪雲片善卷春月竹海金茗。宜興有"茶的綠洲"之稱,宜興茶正以卓越的品質風格,享譽國內外。

相關資料

古時在金沙泉邊焙制春茶,茶灶成排,灶火不熄,香飄十里,醇郁不散,有“焙茶十里水泉香”之說。明代周高起在《洞山岕茶系》中曾如此評價陽羨茶:淡黃不綠、葉莖淡白而厚,製成梗絕少,入湯色柔白如玉露,味甘,茅香藏味中,空濛深永,啜之愈出,致在有無之外。”
至於“陽羨茶”的始源,據《宜興縣誌》載,飲茶的創始人卻是一位叫潘三的農民,後來被尊之為宜興的“土地神”。宋代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中引“重修義興茶舍記”:有一位和尚把陽羨山中產的野茶送給當時的常州太守李棲筠,經他請陸羽鑑定後,建議當作佳物進貢給唐代宗皇帝,時間是大曆年間(766年左右)。僅次於陸羽的第二位“茶聖”。詩人盧仝,寫下了“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的詠茶名句,明末清初劉繼莊的《廣陽雜記》記有“天下茶品,陽羨為最”。明代袁中郎(宏道)在評茶小品中指出:“武夷茶有藥味,龍井茶有豆味,而陽羨茶有‘金不味’,夠得上茶中上品”。東鄰日本十分慕名“陽羨茶”。

與巫峽水

據史料記載,宋朝時候,荊溪地方(現為蘇、浙、皖交界的宜興一帶)所產陽羨茶聲名遠播,每年要向朝廷進貢,朝廷各員視為珍物,得之為榮。
王安石幼年寒窗十載,染成一症,晚年常發,經太醫診斷,乃是痰火之症,定要陽羨茶加瞿塘中峽——巫峽之水烹服方可有效。時蘇東坡正被貶黃州任職,與其相距不遠,故王安石囑其下次來京定帶一瓮中峽之水。
時過一年,東坡假送賀表晉京,想起王老太師所囑之事,特遣一小舟行於瞿江之上。東坡見那峭壁千尋,沸波一線,意欲構思做篇《三峽賦》。因連日鞍馬睏倦,憑几構思,不覺睡去。及至醒來,船已行至下峽。東坡吩咐水手掉轉船頭取中峽之水,水手稟道:“老爺,三峽相連,水如瀑布,如若回船則是逆水而上,甚是困難。且三峽一線,並無阻隔,自上、中、下直流而下,哪兒取水不都一樣?”東坡暗想也是,遂命舟人汲了滿滿一瓮水,用柔皮紙封好,連夜趕往京城。
荊公見東坡呈上水瓮,異為興奮,即命侍人煨火烹之。先取白定碗一隻,放一撮珍藏的陽羨茶於內,待到湯如蟹眼,急取倒入,其茶色半晌方見。荊公略一沉吟,笑道:“好大膽,又來欺騙老夫了。此是下峽之水,如何假名中峽?”東坡大驚:“三峽相連,一氣呵成,老太師何以辨之?” 荊公道:“讀書人當謹嚴不苟切忌浮躁,聽我說來。這上峽水性太急,下峽太緩,惟中峽緩急相融。此水烹陽羨茶,上峽味濃,下峽味淡,中峽濃淡之間。今茶色半晌方見,可知是下峽之水。”東坡赧然,只得謝罪而出。
後來王安石終惜東坡其才,奏過神宗天子,復了他翰林學士之職。陽羨茶與巫峽水也成了一段佳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