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

白毫

白毫是茶葉嫩芽背面生長的一層細絨毛,乾燥後呈現白色,如果保持其不脫落,茶葉顯現白色,為白茶,浸泡後,白毫仍然附著在茶葉上。綠茶經過揉捻,白毫脫落乾碎,沏茶後,碎落的白毫漂浮在水面,形成似乎像油膜一樣,證明茶葉非常新鮮,如果保存時間長或經過長途運輸,白毫散失,不會再有這種現象。其他種茶葉由於經過深加工,不會有白毫存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毫
  • 白毫:佛家指如來三十二相之一
  • 成語:白毫之賜
  • 注音:bái háo zhī cì
佛教含義,出處,發展,雲海白毫,簡介,雲海白毫沖泡方法,白毫銀針,簡介,沖泡方法,營養知識,適合人群,功效,人名,

佛教含義

白毫:佛家指如來三十二相之一,其眉間白色毫毛,放有光明,稱白毫相。指供養僧徒之物。
成語:白毫之賜
注音:bái háo zhī cì

出處

《佛藏經·了戒品》:“如來滅後,白毫相中百千億分,其中一分供養舍利及諸弟子,……設使一切世間人皆共出家,隨順法行,於白毫相百千億分,不盡其一。”

發展

(佛教含義詳解)
佛教傳入中土為東漢時期,當時佛像眉中就有“點丹”(“白毫”)。現存早期實物中確有眉中點“白毫”的佛像,現藏於拉合爾博物館公元1~2世紀釋迦牟尼的肖像,額中就有“白毫”。“白毫”之意,是佛教造像所規定的三十二相之一相。佛教造像要遵守的基本要求要符合“三十二種大人相”,佛之所以“妙相莊嚴”,就是因為具備了這三十二相。三十二項是指佛陀生來就有的三十二種神異之說,如“手過膝相”、“眉間白毫相”、“頂高髻相”“泉城紅”、“泉城綠”等。

雲海白毫

簡介

有人常把雲海白毫與白毫銀針相混,其實雲海白毫產於雲南雲霧繚繞的勐海縣,屬於綠茶;而白毫銀針則是福建特產的白茶
雲海白毫是雲南大葉種茶葉製作的綠茶。它的產地雲南勐海古樹參天,雲霧繚繞,氣候溫和,雨熱同期,是茶樹生長的理想環境。觀看放在碟子裡的雲海白毫,條索緊直挺秀,身披白毫,香氣清新,而福建的白毫銀針則除了毫髮顯露外,還略帶銀灰色。茶藝師說夏季飲用能消解油膩,對心血病患者大有益處。

雲海白毫沖泡方法

茶藝師說要衝泡雲海白毫一要選擇好的茶葉,外觀看茶葉要鮮活略帶金黃色,外形勻整。
如何沖泡雲海白毫如何沖泡雲海白毫
其次就是泡茶的用水以及溫度,以山泉水泡茶為上,沖泡時水溫掌握在80℃-85℃之間,不要用高溫以免燙壞嫩葉。
第三步就是運茶搖香半分鐘,左手托杯底,右手扶杯,將茶杯順時針方向輕輕轉動,這樣可使茶葉進一步吸收水分,香氣充分發揮。
第四步,為了能欣賞茶葉,可以取山泉水高沖於玻璃觀水瓶中,再插入茶葉,可以看到茶葉上下交錯,湯色黃綠明亮,非常美觀。
最後,聞香品茶,雲海白毫清潤甜爽,芳香四溢。

白毫銀針

簡介

白毫銀針,簡稱銀針,又叫白毫,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稱。由於鮮葉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銀針製成成品茶後,形狀似針,白毫密被,色白如銀,因此命名為白毫銀針。其針狀成品茶,長三厘米許,整個茶芽為白毫覆被,銀裝素裹,熠熠閃光,令人賞心悅目。沖泡後,香氣清鮮,滋味醇和,杯中的景觀也使人情趣橫生。茶在杯中沖泡,即出現白雲疑光閃,滿盞浮花乳,芽芽挺立,蔚為奇觀。
銀針白毫銀針白毫

沖泡方法

沖泡白毫銀針的茶具通常是無色無花的直筒形透明玻璃杯,品飲者可從各個角度欣賞到壞中茶的形色和變幻的姿色。沖泡時,白毫銀針的水溫以70℃為好,其具體沖泡程式如下:
  • 備具:多採用有托的玻璃杯。
  • 賞茶:用茶匙取出白茶少許、置於茶盤供賓客欣賞乾茶的形與色。
  • 置茶:取白茶2克,置於玻璃杯中。
  • 浸潤:沖入少許開水,讓杯中茶葉浸潤10秒鐘左右。
  • 泡茶:接著用高沖法,按同一方向沖入開水100—120毫升。
  • 奉茶:有禮貌地用雙手端杯奉給賓客飲用。
  • 品飲:白毫銀針沖泡開始時,茶芽浮在水面,經5—6分鐘後,才有部分茶芽沉落杯底,此時茶芽條條挺立,上下交錯,猶如雨後春筍。約10分鐘後,茶湯呈橙黃色,此時方可端杯聞香和品嘗。

營養知識

白毫銀針知識介紹:
白毫銀針,簡稱銀針,又稱白毫。因其成品多為芽頭,全身滿披白毫,乾茶色白如銀,外形纖細如針,故得高俏雅名。白毫茶是屬於僅有的白茶品種中之極品。它同君山銀針齊名於世,歷代為皇家的貢品。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稱。
銀針成品茶芽肥壯,滿披白色茸毛,色澤鮮白,閃爍如銀,條長挺直,如棱如針,湯色清澈晶亮,呈淺杏黃色,入口毫香顯露,甘醇清鮮。
白毫銀針營養分析:
白毫銀針的“活性酶”普遍高於其它茶葉的一倍。還有多酚類,維生素B1.B2.煙酸、葉酸、維生素E、維生素K和維生素C,兒茶素、25種胺基酸、茶氨酸及多種礦物質等,都比其他茶葉含量豐富。
白毫銀針補充信息:
  1. 對於白毫銀針的藥效,清代周亮工在《閩小記》中,有很好的說明:“太佬山古有綠雪芽,今呼白毫,色香俱絕,而尤以鴻雪洞為最,產者性需涼,功同犀牛,為麻疹聖藥,運銷國外,價同金埒(即同金等)”。 白毫銀針在海外也被視為珍貴。
  2. 白毫銀針的採摘十分細緻,要求極其嚴格,有號稱“十不採”的規定,即:雨天不採、露水未乾時不採、細瘦芽不採、紫色芽頭不採、風傷芽不採、人為損傷不採、蟲傷芽不採、開心菜不採、空心芽不採、病態芽不採。
  3. 白毫銀針由於鮮葉原料全部是茶芽,製成後,形狀似針,白毫密被,色白如銀,因此命名為“白毫銀針”。其針狀成品茶,長約一寸,整個茶芽為白毫覆被,銀裝素裹,熠熠閃光,令人賞心悅目。沖泡後,香味怡人,飲用後口感甘香,滋味醇和。杯中的景觀也使人情趣橫生,茶在杯中沖泡,即出現白雲疑光閃,滿盞浮花乳,芽芽挺立,蔚為奇觀。
  4. 4. 5℃,年均降水量1660毫米左右;紅、黃土壤,土質肥沃,實為宜茶之地。主要種植福鼎大白茶。
  5. 清嘉慶初年(1796年之後)始製作銀針白毫,以有性茶樹群體菜茶的壯芽為原料;從1885~1889年間,改以福鼎大白茶和政和大白茶的壯芽為原料,而以台割更新後萌發的第一批肥壯春芽最為理想。一般在三月下旬至清明節採摘肥芽或一芽一葉,然後進行初制加工。

適合人群

白毫銀針適應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飲用。風熱感冒,麻疹患者可多飲。

功效

白毫銀針食療作用: 白毫銀針味溫、性寒
有解毒、退熱、降火之功效
有健胃提神、法濕退熱之功,常作為藥用,有降虛火,解邪毒的作用,常飲能防疫祛病,被視為治療麻疹的良藥。
其退熱祛暑解毒之功,在華北被視為治療養護麻疹患者的良藥。

人名

白毫 明僧,俗名大時,字官球,歙縣人。
明崇禎七年(1634)進土,後受母命還願入佛門。
清順治二年(1645年)游黃山,住文殊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