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是中國宋明理學人性論的一對重要範疇。天地之性的最初含義,系指自然界的本性,子產說:“哀樂不失,乃能協於天地之性,是以長久”(《左傳》昭公六年)。後來“天地之性”又混同於《中庸》的“天命之謂性”,有了人性論的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
- 所屬領域:宋明理學
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是中國宋明理學人性論的一對重要範疇。天地之性的最初含義,系指自然界的本性,子產說:“哀樂不失,乃能協於天地之性,是以長久”(《左傳》昭公六年)。後來“天地之性”又混同於《中庸》的“天命之謂性”,有了人性論的意義。
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是中國宋明理學人性論的一對重要範疇。天地之性的最初含義,系指自然界的本性,子產說:“哀樂不失,乃能協於天地之性,是以長久”(《左傳》昭公六年)。後來“天地之性”又混同於《中庸》的“天命之謂性”,有了人性...
天命之性,文化術語,拼音是tiānmìngzhīxìng,意思是天所賦予人的道德本性,又稱“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相對。解釋 天所賦予人的道德本性,又稱“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相對。先秦時期即有儒者提出人的道德本性源自於天。宋儒繼承這一觀念,提出了“天命之性”的概念,用以指稱每個人都具有的稟受...
張載把人性分為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並進而提出“變化氣質”之說,是對中國古代人性論和道德修養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一方面闡明了以前一直難以解釋的善惡產生的根源問題,一方面又闡明人們由於氣質之性所造成的道德缺陷,只要努力學習,加強道德修養,是可以回歸到善的本性的。這就為人們約束自己,改惡從善指明...
通過學習改變氣質之性中惡的成份,使之恢復先天的本然的善性,即天地之性。北宋張載人性論的重要命題。張載把人性分為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兩層。天地之性是稟賦太虛之氣而成,太虛之氣的本性即人和物的共同本性,是先天的善的來源;氣質之性是在人生成之後,由於稟受陰陽二氣之不同而形成的特殊本性,“形而後有...
氣質最早作為中國哲學的一個專門術語,起源甚遠。雖然各個時代的學者對此有不同的詮解,但主要指的還是人的生理、心理的素質,這種素質以人的形體作為基礎。如張載在《正蒙·誠明》中提出:“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認為人既具形質又具氣質,並有氣質之性和天地之性的區別。至明清之際,...
康有為論述道德修養重要性及其方法途徑而提出的命題。語見其早期著作《民功篇·堯舜》:上古“專以變化氣質為學,而不以博通禮文度數為尚”。康有為認為,人之所以為人,乃“血氣成之”,所以人性只是氣質之性(見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但人之氣質不免有緩急、剛柔、靜躁、寬猛之別,難得中和,這就需要通過學來...
天地之性人為貴 天地之性人為貴,諺語,意思是世上以人為最寶貴,出自《孝經·聖治》。出處 《孝經·聖治》:“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宋·陳亮《祭鄭景元提乾文》:“死生禍福,不阿不避。天地之性,以人為貴。”
二、天地之別,陰陽之要 三、四氣調神,生氣通天 四、重天,重精氣,重心腎 五、天人相應的節律性 第三節天地氣化模式在人體氣化結構中的體現 一、以名命氣,以氣命處,而言其病 二、天地之氣、天地之位、天地之性 三、氣化結構中天、地、人三部的體現 第四節天地之性是經絡、...
性二元論 性二元論,宋明理學將人性分為氣質之性和天地之性的觀點。由北宋張載首次提出。後被程朱理學繼承和發展。性二元論試圖說明現實人性中共性與差異性問題,但局限於對先天獲得的人性特點的探討,並未說明人性複雜性背後的原因。
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 在人性問題上,張載把他關於氣的學說貫穿於人性理論之中,提出“合虛與氣,有性之名”(《正蒙·太和》)的命題。其中的“虛”系指太虛,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太虛之氣凝集而成,因而太虛之氣的本性,也就構成了人和萬物的共同本性,稱之為天地之性。這種天地之性,就是人的本性,...
張載提出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和心統性情的學說,認為天地之性來源於太虛之氣。程顥提出了心即天以及性無內外的命題,把心、性、天統一起來。程頤則提出性即理的命題,把性說成形而上之理。朱熹認為心之本體即是性,是未發之中;心之作用便是情,是已發之和 ;性和情是體用關係,而心是“主宰”。儒家學說...
四、人性論——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張載總結了先秦以來的人性論,吸取了各家學說的優點和長處,創立了關學具有特色的人性學說。關學認為,人和萬物都是由“氣”產生和構成的。因為氣有清濁、精粗、明昏、偏全、厚薄的不同,便產生了千差萬別的物和人,所以,氣的本性就是人和萬物的本性。據此,可以肯定人和...
提出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相分的理論,更重要的是他主張變化氣質,克服氣質的偏差,通過學習,復歸天地之性。並提出“立天理”[1]《經學理窟·義理》的命題,反對“今之人滅天理而窮人慾”[1]《經學理窟·義理》。這是對宋明理學的理論貢獻。張載提出的“心統性情”的命題也被朱熹譽為“顛撲不破”的理學原理...
朱熹繼承了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相分的思想,但他認為天地之性不是氣的本然之性。在朱熹看來,人之性是理與氣的結合,故人的本性也是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的結合。天地之性即理,其主要內容是仁義禮智,是至善的;氣質之性則有善有惡,因為人生所稟,其氣有清有濁。“論天地之性,則專指理言;論氣質之性,...
張載認為變易為萬有的本性,為人所稟受,稱“天地之性”。人由於身體的結構而形成的性稱“氣質之性”,“心統性情”。程顥也區別“天命之性”與“氣稟之性”,認為天命之性就是理,程頤提出“性即理也”,認為性的內容是仁義禮智。朱熹進一步指出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就是理與氣的關係,又指出心之體是性,心...
引起情用趨惡的原因有內外兩個方面:外在的原因是外物的引蔽,誘使心體發用流行時失中而變為邪惡;內在的根源是“氣質之性”。③心是有靈覺的存在物,是由理與氣共同構成的實體。單獨由理構成的“天地之性”是心性的至善本體,是一切道德情感的總根源;由理與氣雜合而成的“氣質之性”是心的形氣實體,因其...
第一節 “不如野馬、細媼,不足謂之太和”——張載美育思想的本體論基礎 第二節 “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張載美育思想的邏輯起點 第三節 “大其心”——張載論美育綱領 第四節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載論美育境界 第五節 “不聞性與天道而能制禮作樂者末矣”——張載論禮樂 第六章 ...
人之為人者心,心之為心者道,人心之中,只有這一些理義之道心,非道心之外,別有一種形氣之人心也。蓋後人既有氣質之性,遂以發於氣質者為形氣之心,以為心之所具者,此些知覺,以理義實之,而後謂之道心。故須窮天地萬物之理,不可純是己之心也。若然則人生本來祇有知覺,更無理義,只有人心更無...
宋明理學中的理欲之辯,形成於張載和程顥、程頤,集大成於朱熹、王守仁。張載把理欲問題同人性問題聯繫起來,認為天地之性是天理的體現,氣質之性是人慾的表現,他把天理與人慾對立起來,主張返天理,反對徇人慾。程顥、程頤又把理欲問題與所謂古聖賢相傳的“道心”、“人心”聯繫起來,認為“道心”是天理、善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