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者心之用

道德情感是心性本體的顯現和發用。南宋朱熹提出的心性論命題,是其性體情用說的一個重要方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情者心之用
  • 定義:道德情感是心性本體的顯現和發用
  • 提出者朱熹
背景介紹,發展歷史,

背景介紹

在中國儒學史上,先秦時期的孟子、荀子已將心與情聯繫起來考察。孟子從道德本心,趨善論著眼,將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等情感稱之為心的“四端”。荀子則從情慾感知趨惡論人手,主張以心“知道”,使心與情保持“虛壹而靜”的“大清明”狀態。漢唐之間,儒家內部的心情之論始終徘徊於孟荀觀點之間,無理論思維方法上的突破。

發展歷史

北宋初期開始的理學思潮,從哲學理論思維上吸收並融合了中國佛學的體用範疇及其思辨方法,對先秦儒學的心情論述做出了全新的義理詮釋和系統的綜合。經過張載和二程的開拓鋪路,朱熹系統而詳盡地論證了心體和情用的思辨關係。①心兼有體用,情是心體的發用。情因此不具有形而上的獨立意義,是派生性的。情感要服從性理的主宰。②心統動靜,貫已發未發;情是心體感物而動的結果,屬心的已髮狀態。未發的心體是純粹至善的太極天理,已發的情用卻可善可惡。引起情用趨惡的原因有內外兩個方面:外在的原因是外物的引蔽,誘使心體發用流行時失中而變為邪惡;內在的根源是“氣質之性”。③心是有靈覺的存在物,是由理與氣共同構成的實體。單獨由理構成的“天地之性”是心性的至善本體,是一切道德情感的總根源;由理與氣雜合而成的“氣質之性”是心的形氣實體,因其存在清濁、厚薄之分,會使情感產生偏塞狀態,導致情感因失和而致惡。④要克除情用的惡,必須從本根上下功夫,居敬窮理,涵養心性之體;革盡人慾,復盡天理。
朱熹的這些理論闡述,從理學的角度比較好地解決了儒學系統內部性善、性惡,性善、情惡等爭辯,實現了傳統心性、心情思想的理論綜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