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變化氣質說
- 定義:通過學習和道德修養的功夫,克服由於人的氣質之性所造成的道德品質方面的缺陷或不足,使之變化回歸到合乎道德的、善的天地之性的學說
通過學習和道德修養的功夫,克服由於人的氣質之性所造成的道德品質方面的缺陷或不足,使之變化回歸到合乎道德的、善的天地之性的學說。它由北宋哲學家張載創立,以後為程顥、程頤和朱熹所繼承、發展,成為宋明理學在人性論和道德修養論方...
變化氣質北宋張載關於人性培養問題的一種心理觀點。認為人性可分為“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天地之性至善,氣質之性有善有惡,甚至進而肯定它是惡的根源。為改惡從善,便提出“為學大益,在自求變化氣質”(《經學理窟·義理》)...
通過學習改變氣質之性中惡的成份,使之恢復先天的本然的善性,即天地之性。北宋張載人性論的重要命題。張載把人性分為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兩層。天地之性是稟賦太虛之氣而成,太虛之氣的本性即人和物的共同本性,是先天的善的來源;...
學的主要目的,在於變化人不良的氣質,而不在於掌握“禮文”、“名物”的具體知識。強調通過學來變化氣質,這是康有為對宋儒傳統主張的繼承。但是,對於如何學、如何變,他與宋儒又有分歧。他對朱熹的格物致知說、王守仁的致良知說均不...
氣質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徵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認識、情感、言語、行動中,心理活動發生時力量的強弱、變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穩定的動力特徵。主要表現在情緒體驗的快慢、強弱、表現的隱顯以及動作的靈敏或遲鈍方面,因而它為人的全部心理活動...
在此基礎上,氣質說繼續發展,成為經典的四種氣質。氣質四種類型 多血質 多血質是人的氣質類型之一。多血質的人表現出這樣的特點:容易形成有朝氣、熱情、活潑、愛交際、有同情心、思想靈活等品質;也容易出現變化無常、粗枝大葉、浮躁...
氣質指表現在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動力方面的、穩定的個人特點,是個性心理特徵之一。氣質(Temperament)一詞來源於拉丁語(Temperamerturm),原意是攙和、混合,按適當比例把作料調和在一起。以後,氣質用於描述人們的興奮、激動、喜怒無常等...
中醫學所說的氣質,是指先天稟乘於父母,後天隨著身體發育、社會經歷、生理、心理的成熟發展起來的人格心理特徵,包括性格、態度、智慧等。它源於中國古代哲學氣一元論,較現代心理學中說說的“氣質”更有深刻內涵。現代心理學中認為是人的...
《改變你的氣質》是2020年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隨著生活環境的不斷變化,女人也在不斷地轉換著自己的角色。不管是什麼角色,女人都希望能展現出不一樣的魅力。毋庸置疑,有魅力的女人永遠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魅力是女人...
《改變你的姿態,改變你的氣質》是2018年9月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井信之。內容簡介 這本書教你如何擁有“大氣之美”,而不是只注重妝容和髮型。首先,可以通過改變“姿態”來擁有大氣之美。在這本書中,選擇眾多女...
《變化氣質消磨習俗》是明代詩人吳與弼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由來氣質已偏枯,俗染彌深愈失初。於此不加鏖戰勇,卻從何處著工夫。作者簡介 吳與弼, 明江西崇仁人,初名夢祥,字子傅,吳溥子。十九歲即決心專治程朱理學,不...
他說:“人倫,道之大原。”[1]《張子語錄下》“禮者理也,須是學窮理”[1]《張子語錄下》。主張“變化氣質”,“製得習俗之氣”[1]《經學理窟·學大原上》,以符合天理的原則。強調“守禮”、“持性”而不違道,“由...
張載一生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用於著書立說,教書育人上。他繼承和發揮了孔子教育思想,在關中興教,使“關學”大盛,以德育人,使學者輩出,關中民風為之一變。張載關學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以德育人,變化氣質,求為聖人。
(2)性格主要是後天在與環境的互動作用中形成的。有“環境塑造性格”之說。(3)性格可以在後天發生變化。性格主要在青春期後期漸漸穩定,但也可能因為成人期所遭受的重大事件的影響或者通過主觀努力而改變。(4)性格與氣質是兩個完全...
氣質的生理基礎,各學派有不同的觀點。主要有:(1)決定氣質血型說;(2)體型決定氣質說;(3)巴甫洛夫的氣質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說;(4)體液氣質學說,如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 概念 巴甫洛夫提出的作為氣質生理基礎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