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氣質北宋張載關於人性培養問題的一種心理觀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變化氣質
- 出處:《心理學大辭典》
- 提出者:張載
變化氣質北宋張載關於人性培養問題的一種心理觀點。
變化氣質北宋張載關於人性培養問題的一種心理觀點。認為人性可分為“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天地之性至善,氣質之性有善有惡,甚至進而肯定它是惡的根源。為改惡從善,便提出“為學大益,在自求變化氣質”(《經學理窟·義理》)。這...
氣質之性是人的形體形成後才有的,是體現人慾的。人慾有當與不當,因而氣質之性有善有惡,是善惡相混的。人們由於被氣質之性所敝塞,即被物質欲望所誘惑,所以產生了惡。為了恢復先天的善性,就必須變化氣質之性,回歸到本然的...
”(《正蒙·誠明》)氣質之性是不可以認做性的,如果把氣質之性也當做性加以追求,那就是以嗜欲累其心,而成為性累,蔽塞了天地之性,是為惡。張載認為,氣質之性雖然有惡,但經過學習和道德的修養,可以使氣質之性發生變化,...
語見其早期著作《民功篇·堯舜》:上古“專以變化氣質為學,而不以博通禮文度數為尚”。康有為認為,人之所以為人,乃“血氣成之”,所以人性只是氣質之性(見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但人之氣質不免有緩急、剛柔、靜躁、寬猛之別,...
氣質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徵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認識、情感、言語、行動中,心理活動發生時力量的強弱、變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穩定的動力特徵。主要表現在情緒體驗的快慢、強弱、表現的隱顯以及動作的靈敏或遲鈍方面,因而它為人的全部心理活動...
《變化氣質消磨習俗》是明代詩人吳與弼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由來氣質已偏枯,俗染彌深愈失初。於此不加鏖戰勇,卻從何處著工夫。作者簡介 吳與弼, 明江西崇仁人,初名夢祥,字子傅,吳溥子。十九歲即決心專治程朱理學,不...
在人體氣質的構成過程中,後天的生活習俗、地理環境、社會文化、情志刺激、疾病創傷等因素,都會對人體的身心形神產生一定的制約和影響,曠日持久,可以促進氣質的潛移默化。(1)教育薰陶因素。北宋張載提出:“為學大益,在自求變化氣質。
在此基礎上,氣質說繼續發展,成為經典的四種氣質。氣質四種類型 多血質 多血質是人的氣質類型之一。多血質的人表現出這樣的特點:容易形成有朝氣、熱情、活潑、愛交際、有同情心、思想靈活等品質;也容易出現變化無常、粗枝大葉、浮躁...
《改變你的氣質》是2020年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隨著生活環境的不斷變化,女人也在不斷地轉換著自己的角色。不管是什麼角色,女人都希望能展現出不一樣的魅力。毋庸置疑,有魅力的女人永遠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魅力是女人...
根據國外職業分類規範和國內心理學界的研究成果,職業氣質可以分為以下十二種類型:1、變化型:這些人在新的、意外的活動或工作環境中感到愉快,喜歡工作內容經常有些變化。在有壓力的情況下,他們的工作往往很出色。他們追求多樣化的活動,...
張載主張改變“氣質之性”,回到“天地之性”,他說,雖然“人之氣質美惡,與貴賤夭壽之理,皆是所受定分”,但“氣質惡者,學即能移”,通過學習克服追求外物的情慾,“使動作皆中禮”,則能“變化氣質,從而恢複本來的善性,即...
氣質是不以人的活動目的和內容為轉移的心理活動的典型的穩定的動力特徵。含義 氣質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徵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認識、情感、言語、行動中,心理活動發生時力量的強弱、變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穩定的動力特徵。主要表現在情緒體驗...
兒童氣質(children’s temperament) 兒童在心理活動方面表現出的穩定的人格動力特徵。兒童出生時已具備一定的氣質特點,且相對穩定,隨後在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過程中發生一定變化。A.托馬斯和切斯基於對大量兒童的考察和追蹤研究,根據活動...
膽汁質(bilious temperament),人的四種氣質類型之一,其特點是情感發生迅速、強烈,動作的發生也是迅速、強烈、有力。屬於這一類型的人大都熱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氣急躁,心境變化劇烈,易動感情,具有外傾性。基本簡介 人的氣質類型(...
人犯錯誤,作惡了,是氣質之性中的惡性,人要成為聖賢君子,必須變化氣質之性,去掉氣質之性的遮蔽,回歸和彰顯天地之性。變化氣質之性的方法,途徑是接受教育,學習禮義道德,養氣集義。“養浩然之氣須是集義,集義然後可以養浩然之...
氣質 氣質是個人生來就具有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可以指個人的性情或脾氣,也可以指個人心情隨情境變化而隨之改變的傾向,亦即個體的反映傾向。1、氣質是與生俱來的 對於這種先天差異,日本心理學家古川竹二曾經認為是由於血型不同而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