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概述,相關媒體,
概述
張氏是朝鮮肅宗的廢后,朝鮮景宗的生母。張氏入宮後成為肅宗曾祖母大王大妃(莊烈王后)的侍女,在大王大妃的安排下成為肅宗的愛妾。肅宗的元配仁敬王后在一次生產後不幸辭世。肅宗母親明聖王后心中的怨恨至此爆發出來,她借張氏詛咒仁敬王后的罪名,將張氏趕出宮外。並在喪期過後立即撿擇大臣閔維重之女閔氏為繼妃。不久明聖王后因病辭世。仁顯王后閔氏無子,得知肅宗與張氏的舊事,為了王室的延續著想,下旨讓張氏進宮,並冊封其為從四品淑媛。
張氏懷孕後,肅宗晉升其為正二品昭儀。 公元1688年(肅宗十四年)十月二十八日,張氏於昌慶宮就善堂生下朝鮮景宗李昀。張氏被晉封為正一品嬪,封號禧。肅宗十五年(1689年)下旨廢王妃閔氏、貴人金氏為庶人,同年冊立禧嬪張氏為王妃(即己巳換局)。張禧嬪正式成為王妃,父母親分別冊封為府院君與府夫人,禧嬪的哥哥張希載亦成為捕盜大將。張禧嬪也成為朝鮮歷史上唯一一位以中人身份登上國母寶座的後宮。(朝鮮王妃要求必須是兩班貴族出身,張禧嬪之例可稱的上異數。)
肅宗二十年(1694年),張玉貞感到威脅,遂通過其兄張希載意圖謀害廢后閔氏,不料被肅宗識破,藉此除去其一乾黨羽,張希載亦被流放濟州島。不久,肅宗決定迎接仁顯王后回宮並重立為妃,將張玉貞打回“禧嬪”的原型,與此同時西人被重新起用(史稱“甲戌換局”)。張禧嬪為此深感不滿,多次抗訴不果。七年後,即肅宗二十七年(1701年),仁顯王后病危,據說張禧嬪在昌慶宮就善堂的西殿設定了神堂,請巫師作法,意欲加害仁顯王后,又指示宮女將玩偶、麻雀、老鼠的骨灰埋在昌德宮大造殿與昌慶宮通明殿的前院,仁顯王后去世後,該事被淑嬪崔氏告發。[10-11]九月二十八日,肅宗在昌德宮仁政門親自審問涉事宮女。[11]其後將她們全部處死。詛咒事件的主謀——張禧嬪是世子的生母,肅宗一度猶豫,大臣也多次勸諫,但最終在十月八日下教旨令張禧嬪自盡。肅宗二十七年(1701年)十月十日,張禧嬪服毒藥自殺。同時,張禧嬪的親兄、之前已被流放到濟州島的張希載亦被押回漢城,以“謀害國母”的罪名凌遲處死于軍器寺前路。[12]其家屬亦遭孥戮,十六歲以上男性一律處以絞刑。[13]張禧嬪的親屬家族尹氏、安氏及南人重臣閔黯等人亦被牽連處死。不過,肅宗並未廢黜張禧嬪所生的世子。
景宗李昀即位後追封母親張氏為玉山府大嬪宮,為“七大宮”之首。
後代:1.景宗大王 李昀 2.盛壽君(早夭)
根據《朝鮮王朝實錄》記載,張氏因其堂叔張炫犯罪被牽連,被抄入宮中為莊烈王后身邊伺候的內人。在仁敬王后過世之後被肅宗臨幸,但是因為朝廷的內斗而被趕出宮,張氏去向已成為大王大妃的莊烈王后求情,大王大妃因勢力較弱,安慰張氏會找時機再接她入宮。
不久肅宗迎娶仁顯王后閔氏,張氏一直沒有被接回宮,從此性情大變,發誓要用盡所有方法重回宮中,奪取一切權力。仁顯王后由於入宮三年依舊無子,為使王室有後,仁顯王后向肅宗提出要將張氏接回宮中。張氏回宮後重獲肅宗的寵愛,並在肅宗12年12月10日被封為淑媛。又升昭儀,後張氏為肅宗生育了第一個後嗣李昀(後來的景宗),在肅宗15年被封為正一品禧嬪。張氏自此開始培植她的朝廷勢力,並成功使其子被立為世子。後張氏為了成為王妃,不斷挑撥離間,終於使肅宗廢黜仁顯王后,改立張氏為中宮,是朝鮮王朝第一也是唯一中人出身的王妃,史稱己已換局。自此張氏狂妄驕縱,一方面她年已三十多歲,逐漸中年色衰,再加上又多次責打被肅宗寵幸的宮女,使得肅宗對張氏逐漸厭惡,當時持反對態度的西人派,趁機在金春澤等人的帶領下發起閔妃重定運動,加上民間文人更將仁顯王后被陷害的事跡編成小說謝氏南征記廣為流傳到宮中,肅宗決定迎接仁顯王后回宮,把張氏降為嬪。嗣後,仁顯皇后病重時,張禧嬪請巫師作法加害仁顯皇后,東窗事發,肅宗最後賜死張氏。世子哀痛欲絕,日後謚為大嬪宮玉山府大嬪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