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唐秦王陵博物館
- 類別:自然博物館
- 地點:陝西寶雞市北坡公園頂
- 館藏精品:胡人馬樂俑、三彩陶馬俑
- 級別: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占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
發展歷史,建築布局,館藏文物,遺址遺存,文物陳列,參觀信息,
發展歷史
秦王陵始建於公元907年,距今已有1100年的歷史,為唐末五代時期秦王李茂貞(公元856—924年)及其妻子賢德太夫人劉氏(公元876—943年)合葬陵,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原為寶雞縣(現改為寶雞市陳倉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稱“李茂貞墓”或“岐王陵”。2003年9月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於陵墓曾經被盜挖加上經過千年雨水侵蝕,致使文物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為搶救和保護國家文物,本著搶救保護的原則,1998年7月開始對其進行搶救性發掘,2003年4月,在原址基礎上建成博物館並正式對外開放。現由寶雞秦源油業公司出資經營,隸屬於寶雞市文物局。
建築布局
大唐秦王陵建築設計採用唐代獨特的古建風格,由山門、神道、獻殿、祀殿、合兩座地宮組成。在150米長的神道上,陳列著按皇帝生前出行宮廷儀仗的唐代石雕15組34尊。在兩座分別長為120米、80米的地宮殿中,有高8米、寬4米用青磚仿木雕刻而成,保存完整的世界罕見全國唯一的磚雕飛檐古建端樓,做工精細,人物造型逼真。有用青磚砌牆並券的八邊形穹窿頂;有栩栩如生墓道兩側18幅樂伎圖;有唐代珍貴的胡人馬樂俑;有精美的磚雕“十二生肖圖”“八人抬轎圖”“二人抬轎”“漢人牽馬圖”“胡人牽駝圖”。有按北斗七星位置挑開青磚形成勺狀“地面天象圖”;有埃及“金字塔”式的人面獸身鎮墓獸;還有帶有神秘色彩的千年石函……。極具觀賞和研究價值,在唐代帝王陵寢中極為罕見。
館藏文物
遺址遺存
大唐秦王陵博物館為陝西第一座對外開放的唐末五代時期的陵園博物館,主要遺址和遺存有:
神道石雕群:位於秦王陵山門北的神道長112米,寬10米,兩側對稱安放華表兩尊和15組共34尊石雕像。從南向北依次為:虎、馱馬、騎乘馬和控馬官、豬、狗、羊、牛、猴、東西兩側各6尊文武官像。
秦王李茂貞地宮:位於秦王殿東側,長120米,距地表深20米。整個地宮按照庭院式結構建造,內運用磚雕和壁畫相結合的手法,來表現整個宮廷院內人物活動,共有壁畫人物224人,生活氣息相當濃厚。特別是地宮中的墓志銘,上有線刻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方神。正台正面有中楷體銘文1123字,但墓志銘頂蓋卻無一字。這是在效法乾陵武則天的無字碑,還是另有深意,給後人永遠留下一個未解之謎。賢德太夫人劉氏地宮:位於秦王殿西側,長80米,距地表深18米。為平階深梯式雙墓室結構。由墓道、墓室、甬道、後室四大部分組成。這種雙墓室結構,為唐末五代時期墓葬形制一大創新。地宮中的端樓,高8米,寬4米,用青磚仿木建造而成,此端樓保存完整,氣勢恢弘,堪稱全國唯一,世界罕有。
秦王李茂貞地宮:位於秦王殿東側,長120米,距地表深20米。整個地宮按照庭院式結構建造,內運用磚雕和壁畫相結合的手法,來表現整個宮廷院內人物活動,共有壁畫人物224人,生活氣息相當濃厚。特別是地宮中的墓志銘,上有線刻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方神。正台正面有中楷體銘文1123字,但墓志銘頂蓋卻無一字。這是在效法乾陵武則天的無字碑,還是另有深意,給後人永遠留下一個未解之謎。賢德太夫人劉氏地宮:位於秦王殿西側,長80米,距地表深18米。為平階深梯式雙墓室結構。由墓道、墓室、甬道、後室四大部分組成。這種雙墓室結構,為唐末五代時期墓葬形制一大創新。地宮中的端樓,高8米,寬4米,用青磚仿木建造而成,此端樓保存完整,氣勢恢弘,堪稱全國唯一,世界罕有。
地表天象圖:李茂貞夫人地宮上方的地面“天象圖”,北寬南窄,呈長方形。如同棺槨形狀,並從鋪好的青磚中按北斗七星勺狀挑空,斗柄朝北,且每塊青磚上帶有一手印或動物爪印。這種奇特的現象也為後人留下一個未解之謎。天象圖的發現填補了唐末五代時期帝王陵寢建造的空白。
文物陳列
此外,該館還收藏有出土的胡人馬樂俑、三彩陶馬俑以及從社會有償收集了石馬槽、門獅、拴馬樁、門軸基石等360件珍貴民間文物。
該館的主要陳列為《李茂貞生平展》。2006年5月正式展出。展覽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李茂貞從出生到薨後的一生。在陵園西側的石展台上還集中展示了出自李茂貞夫婦神道、墓室的殘存華表、經幢及蓮花座、天王座、石夯、石碑座、殘存石馬、石人等。
該館的主要陳列為《李茂貞生平展》。2006年5月正式展出。展覽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李茂貞從出生到薨後的一生。在陵園西側的石展台上還集中展示了出自李茂貞夫婦神道、墓室的殘存華表、經幢及蓮花座、天王座、石夯、石碑座、殘存石馬、石人等。
參觀信息
年參觀人數10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