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類群(outgroup)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外類群
- 外文名:outgroup
- 所屬學科:動物學
- 公布時間:1996年
- 審定機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外類群(outgroup)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
外類群 外類群(outgroup)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6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動物學名詞》第一版。
異特龍的系統發育位置非常穩定,屬於異特龍超科的異特龍類,與食蜥王龍具有很近的親緣關係。在多數虛骨龍類的系統發育分析研究中,異特龍也常被用做外類群來確定樹根。生長模式 生長曲線分析顯示,異特龍大約在15歲的時候生長速度達到最快,可以達到一年148千克。這種生長模式與同等體型的大型暴龍類,如惡魔龍非常...
木蘭類植物(學名:magnoliids)是APG II 分類法中用來表示被子植物中第三大類群,即不屬於單子葉植物,也不屬於真雙子葉植物,而是它們的外類群,獨成一支。科學分類 下屬分類 根據APG II及III分類法,木蘭類植物是被子植物的核心分支之一;在單子葉植物和真雙子葉植物分開演化之前,木蘭類與金粟蘭目就已經和...
依據分支系統學原理,選取牛毛蘚科的細葉牛毛蘚Ditrichum pusillum為外類群,以真蘚科21個種作為內類群,選取61個不同形態特徵做成數據矩陣表,利用PAUP4.0Beta軟體對其進行分支系統學分析,利用MP法和NJ法構建分支系統樹。根據所得數據結果,河北師範大學曹娜同意Ochi將真蘚科植物劃分為2亞科的觀點,但並不同意將銀...
選擇舌唇魚屬、長背 屬和鯪屬作為外類群,對79個形態學性狀進行簡約性分析。為了驗證最簡約系統樹中節點的穩定性,以確立華鯪屬的單系性,按照外類群替代方法,以這三個類群其中一或兩個作為外類群而將其餘的作為內類群進行分析。用隔離分化生物地理學的原理和方法,鬧明華鯪屬魚類分布格局的形成,並分析西南地區...
本研究選取了唇鱗苔屬、白鱗苔屬、Aureolejeunea、Evansiolejeunea和Omphalanthus的樣本分別為122份(代表該集合53個種)為內系群,涵蓋了唇鱗苔屬內典型的幾個類群,設定了細鱗苔科的其他12個類群為外類群。在分子分析上選用兩個葉綠體DNA片段(trnL, trnG),用最大簡約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Bayes...
4.1 頂端分類群和外類群的選擇 4.2 性狀選取 4.3 性狀極向分析 4.4 分支分析的運算 4.5 花粉類型的系統演化 5 紫菀族的孢粉地理學研究 5.1 花粉類型的劃分 5.2 各花粉類型植物的地理分布 5.3 紫菀族植物的起源中心與分布中心 5.4 紫菀族植物的一些分散式樣 5.4.1 一枝黃花屬(Solidago)...
outgroup,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名詞,作名詞時譯為“外圍集團”。短語搭配 Outgroup analvsis 外群分析 outgroup p 外集團 the outgroup 圈外人士 Outgroup favoritism 外群體偏愛 ingroup outgroup 群體內 outgroup members 外成員 outgroup records 出版者 random outgroup 隨機外類群 outgroup tolerance 外群體容忍 雙語...
大鼻龍類意為“大型鼻孔”,指的是頭部上方的大型鼻孔,可能作為揚聲器使用。原始小型的無孔類。上顳骨縮小或缺失。棒骨缺失。枕面垂直,不具耳凹。上門齒伸長,頰齒可能是多列的。新的觀點認為大鼻龍類不是無孔亞綱的成員,而是雙孔亞綱的外類群。生存於二疊紀,化石發現於北美、非洲、歐洲和中國。物種分級 界...
下載GenBank中通過Blast比對所得該屬北美序列及對該屬分子系統學文獻中的盔孢傘屬歐洲序列,選擇盔孢傘屬的姊妹群裸傘屬作為外類群,並與所用材料獲得的ITS序列結合,通過貝葉斯建立系統發育樹。從系統發育樹結果看,本文報導的3個新記錄種皆與所下載的該種序列聚在一枝,且支持率較高,驗證了3個新記錄種的形態...
一個特徵狀態若是同時表現在外類群和其祖先身上時,稱之為“祖征”;而若只出現在之後的後代時,則稱之為“衍征”。用祖征和衍征來代替原始和先進這些詞是因為,若是在不同的環境之下,每種特徵都有可能是先進的。用祖征來指分支的“分類基礎”在非正式的情況下並不會不普遍。一些種類如果比其他種類具有更多...
檉柳科是一個古老植物科,在中國荒漠植被中地位顯著,其中檉柳屬的綜合利用價值較高。物種研究 選取生長習性、植物形態、解剖結構、花粉特徵以及種子微形態特徵等共66個性狀,採用簡約法對國產檉柳屬16種植物及外類群紅砂Hololachne songarica進行分支分析,並用靴帶檢驗法(Bootstrap)計算內部分支的支持率。分支圖表明...
可以用來切斷植物。戍衛龍最明顯的一個鑑別特徵是喙突/齒骨比例相當高,接近0.31(此前最大的是小號手副櫛龍,比值為0.3)。物種分類 戍衛龍生活在白堊紀末期,研究顯示它屬於一個非常接近鴨嘴龍科的外類群,但演化關係接近特提斯鴨嘴龍(Tethyshadros),可能是已知年代最晚的非鴨嘴龍類鴨嘴龍超科恐龍。
Fjellstrom等(1995)利用限制片段長度多態性(RFLPs,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對胡桃屬13個類群和3個外類群植物(楓楊、P. fraxinnifollia及美國山核桃)的系統發育進行研究,結果與公認的形態學分組不同,將胡桃屬植物分為3組:第1組為黑胡桃組,分成東西分布地2支;第2組為胡桃楸組和灰胡桃組...
鰧形目(Uranoscopiformes)又名瞻星魚目,為脊索動物門輻鰭魚綱真鱸形系的一目。簡述 本目屬於棘鰭類鱸形亞類真鱸形系,依據傳統的形態學分類,本目曾歸類於廣義的鱸形目下的鱷𬶮亞目,但鱷𬶮亞目已知是個多系群。但在實際親緣上,這一類群卻是鱸形目、魨形目及鮟鱇目等的外類群,2017年正式發表...
研究共選取69個樣品,其中4個作為外類群,使用核基因nrITS和1個葉綠體基因片段(matK),共獲得69條ITS和62條matK序列,憑證標本和GenBank登錄號。基於最大似然法(maximumlikelihood,ML)進行系統發育分析,分別構建nrDNA、cpDNA以及nrDNA與cpDNA聯合的系統樹。用ITS序列、matK序列以及聯合矩陣(ITS+matK)構建的ML...
《東亞特有瀕危植物黃山梅親緣地理與保護遺傳學研究》是依託浙江大學,由邱英雄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基於黃山梅葉綠體cpDNA序列變異數據,分析黃山梅群體葉綠體單倍型的地理分布規律及單倍型系統發育關係;通過與外類群序列比較,確定古老單倍型及其分布地;進行網狀支系分析(NCA),推測不同支系曾經歷的歷史...
傳統的觀點認為包括霸王龍在內的多數獸腳類恐龍的牙齒的外表面沒有軟組織覆蓋,牙齒的外側面直接暴露在外。由於與恐龍親緣關係最近的現生外類群鱷類的牙齒的外表面也無任何軟組織覆蓋,因此這一觀點更是深入人心。然而近期的一項研究詳細的對比了現生鱷類,巨蜥和大型暴龍類的吻部形態學特徵。研究結果顯示,大型暴龍...
鑒於中國特有珍稀鐵皮石斛已處於瀕危狀態,部分野生居群已瀕臨滅絕,迫切需要深入開展鐵皮石斛的親緣地理學和保護遺傳學研究。本項目擬運用SSR、cpSSR以及nDNA非編碼區序列,定義鐵皮石斛各居群的單倍型,分析鐵皮石斛單倍型的地理分布規律、構建單倍型系統發育樹。通過與外類群比較,確定古老單倍型及其分布地;按照嵌套支分...
內蒙古龍的發現顯示它與竊蛋龍類具有很多相似的特徵,如較長的頸部和癒合的尾綜骨。因此內蒙古龍的發現支持了鐮刀龍類與竊蛋龍類親緣關係較近的觀點。後續發表的基於大數據矩陣的系統發育分析結果也支持了這一觀點:鐮刀龍類是與廓羽盜龍類親緣關係最近的外類群,而竊蛋龍類是最基幹的廓羽盜龍類。
擬南芥近緣種的全基因組序列的完成為擬南芥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外類群,並且對近緣種本身的研究都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利用完成的基因組數據探討了植物NB-LRR抗病基因家族進化的基本規律和特點。2. 自交不親和系統的進化及其與物種形成的關係 通過群體遺傳學和比較基因組學的方法,對自交不親和位點進行了深入...
該科建立之初被歸到了多鰓魚目(王俊卿、朱敏,1994),現依據 Zhu 和 Gai (2006)的系統發育分析,將其排除於多鰓魚目之外,而作為華南魚目的外類群。主要分類特這頭甲具有發育的角,角內緣具有鋸齒狀小刺;鰓囊多達 30 對或以上。 該科的側線系統屬多鰓魚型,但以具發達的角而不同於多鰓魚目,又以不具吻...
曾經的支序分析表明,華美金鳳鳥處於初鳥類譜系樹的基部,比始祖鳥略微原始,與後者為姊妹群關係。不過最新的分析顯示,金鳳鳥屬於盜龍,確切說是傷齒龍科。而始祖鳥是中華神州鳥的外類群。這說明華美金鳳鳥處在恐龍向鳥類演化過程中一個非常關鍵的位置,這是比較原始的盜龍。華美金鳳鳥的發現在研究鳥類起源、恐龍-鳥類...
仙湖植物園對葉綠體中trnL基因內含子區(29個種和2個外類群)、trnL-trnF基因間隔區(19個種和3個外類群)序列及matK序列(包括14個種)的進行了測定和系統分支分析,來探討木蘭科科下屬間的系統發育關係問題。還利用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來檢測玉蘭亞屬種間及品種間的親緣關係,對經典的形態學分類...
芸薹屬植物的起源,通過芸薹屬與其外類群白花菜科(Capparaceae)形態特徵的比較,將中國芸薹屬植物劃分為白菜組(Sect Pekinensis)、芥菜組(Sect Juncea)、甘藍組(Sect Oleracea)三個類群,其中白菜組最原始、芥菜組較進化,甘藍組進化程度最高;分類學 關於該屬的種的分類有不同意見。傳統的看法把每種蔬菜作為...
以松科2屬3種植物為外類群,運用PAUP軟體進行的系統發育分析僅得到一棵最簡約樹(步長為895,CI=0.850,RI=0.876),該簡約樹的各分支均得到bootstrap分析的支持。結果表明:紅豆杉科與三尖杉科均為單系群,二者互為姐妹群;白豆杉屬與穗花杉屬為紅豆杉科中兩個很自然的屬,白豆杉屬為紅豆杉屬的姐妹群,穗花杉...
4.在分支系統樹中,鼠尾蘚Myuroclada maximowiczii與外類群聚在一起,而分子系統樹顯示,鼠尾蘚與青蘚科其它種類聚在一起,說明其在遺傳上與青蘚科其它種類具有很近的親緣關係,而形態上與青蘚科其它種類差距很大,很可能是因為其在適應環境過程中發生了趨異進化。5.在分支系統樹中,毛青蘚Tomenthyp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