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科植物研究》是研究木蘭科植物的參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木蘭科植物研究
- 科:木蘭科
1.木蘭科植物的引種
2.木蘭科植物的細胞學研究
木蘭科的15個屬中已有11個屬大約100個種的染色體已被計數,各屬的染色體基數均為19(X=19),多倍體僅存在於幾個屬中,如:木蘭屬(4X,6X),鵝掌楸屬(4X)和擬單性木蘭屬(6X)。在玉蘭亞屬的一些栽培種中,特別是它們的雜交種中,存在著不同的倍性水平和大量的非整倍體,具豐富的遺傳多樣性,其頻繁的缺失或增加,可能是玉蘭亞屬記憶體在大量的形態特徵變異的原因。我們對木蘭科的20種類以及17人工雜交種進行了染色體計數,並通過細胞學鑑定手段確定了我們的人工雜交種的真實性。
3.木蘭科植物的分子系統學研究
木蘭科(Magnoliaceae)植物由於具有較多原始的性狀,被認為是被子植物中原始古老的類群,對研究有花植物的起源和系統發育有著重要意義。因其各屬植物的內部結構和外部形態有很多交叉,長期以來在對木蘭科植物分類系統及親緣關係的認識上存在著很大分歧,除鵝掌楸屬(Liriodendron)外的其餘屬與木蘭屬的界限均有很大爭議。
近些年來,採用分子生物學手段來分析許多存在爭議的系統學問題,已經取得很大成功,RFLP、RAPD、cpDNA基因序列測定(psbA-trnH、atpB-rbcL、matK、ndhF)等分子標記在木蘭科植物系統學研究中得到套用,在驗證了許多解剖學、形態學觀點的同時,提出了許多與形態學分類系統很不相同的木蘭科植物系統發育分支圖,提供了一些新的分類思路。
仙湖植物園對葉綠體中trnL基因內含子區(29個種和2個外類群)、trnL-trnF基因間隔區(19個種和3個外類群)序列及matK序列(包括14個種)的進行了測定和系統分支分析,來探討木蘭科科下屬間的系統發育關係問題。還利用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來檢測玉蘭亞屬種間及品種間的親緣關係,對經典的形態學分類及現代cpDNA序列分析結果進行了驗證。
4.木蘭科植物的雜交育種研究
Soulange-Bodin於1820~1840年將玉蘭與紫玉蘭雜交成花色不同的17個栽培品種,即木蘭科第一批人工雜交品種。在美國,原產木蘭屬種類雖僅8種,可美國學者卻成立了木蘭學會,不僅重視引種我國和日本產的種類,還將其原產種類及其原產種和國外種進行雜交。如:M.virginiana×M.tripetala、M.virginiana×M.hypoleuca、M.hypoleuca×M.sieboldii、M.denudata×M.campbellii等等,培育出很多的園藝雜交種。
對植物資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是植物園的主要任務。仙湖植物園收集的木蘭科植物中現已開花的種類有64種(含20個品種),主要是木蘭屬和含笑屬的種類。2002年開始對現有開花的種類進行了人工雜交實驗,希望選育出一些較好園藝新品種。親本雙方均來自仙湖,將花粉和柱頭的活力進行測定後,在花色不同的、喬灌不同的、常綠和落葉不同的種類間進行雜交。現有19個組合的雜交實生苗,生長良好,部分種類雜種優勢明顯。並全部進行了細胞學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