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微觀經濟效益

外貿微觀經濟效益是指通過外貿活動,外貿企業所取得的盈利。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實質即通過外貿活動實現社會勞動的節約,其形式是通過實物形態及價值形態的轉換,使國內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同世界市場結合起來,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排名也由2003年的第4位升至2004年的第3位,並在2005年繼續保持了這一位次。但由於受“出口創匯”思想的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評價指標體系中也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

基本概念,國家對外貿經濟的規定,提高外貿經濟效益的途徑,加強調控力度,維護好經營秩序,調整投資比例,完善外貿結構,調整企業組織結構,提高規模經濟效益,建立健全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的保障機制,深化微觀管理,加強基礎工作,我國對外貿易經濟效益評價指標,對外貿易經濟效益,存在的問題及影響,外貿經濟衡量指標存在問題原因及修正,相關資料,

基本概念

通過外貿活動,外貿企業所取得的盈利。

國家對外貿經濟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允許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定在中國投資,同中國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合作。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經濟組織以及中外合資經營的企業,都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它們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保護。

提高外貿經濟效益的途徑

加強調控力度,維護好經營秩序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基本框架的逐步建立和有中國特色的自由貿易制度的初步形成,國家對外貿的調控已經實現了由過去以行政手段為主的直接控制型,向以匯率利率、稅率等經濟手段為主的間接控制型的轉變。這種轉變一方面極大地激發了外貿企業自主經營的積極性,有利於廣大企業在激烈競爭的國際市場上放開手腳奮力搏擊。但是,從另一方面也應該看到,由於國家對外貿企業直接控制的力度小了,也帶來了經營秩序混亂的負面效應,具體表現在:我們的外貿企業在出口業務中對內搶購貨源,對外削價競銷:在進口業務中抬價爭購;在對外承包勞務中自相削價競標、爭項目。這些行為極大地損害了我國的貿易利益,減少了經濟效益,對此必須予以糾正。在今後的外貿工作中,國家應進一步加強巨觀調控的力度,加強對外貿管理的制度和法規建設,用政策、法規和經濟調節機制來協調和管理對外貿易,以維護國家的整體經濟利益。具體可採取如下措施:首先,應在政策上向經濟效益好,出口規模大,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企業傾斜,在進出口信貸出口退稅等方面給予優惠待遇。其次,應建立完善的進出口審批,最低出口限額等制度。第三,優先保證效益良好企業的進出口用額,區分良莠。第四,統一制定進出口最低(高)限價,杜絕自相競爭,國家受損的不良現象,將一切經濟行為切實轉到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

調整投資比例,完善外貿結構

投資是經濟成長的主導因素,也是加速經濟成長方式轉變的物質保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投資規模增長很快,僅在“八五”期間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就淨增了2.6倍,年均增長37.5%,儘管投資增長很快,但投資結構和投資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在:1.農業等基礎產業投入過低,供給不足,造成農業等基礎產業的生產成本急劇上升,比較優勢迅速下降。2.投資規模小而分散,效益低下。3.技術改造投資比重較低,與企業面臨的技改任務不相適應。4.科技投入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低,且逐年下降,科技、生產兩張皮現象嚴重。投資結構欠佳,必然帶來外貿結構的不合理性。“八五”期間,我國進出口商品構成中,雖然工業製成品的比例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在出口結構上仍然具有明顯的開發中國家的基本特徵:出口產品仍然以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產品為主,出口規模的擴大主要依賴於數量擴張,實際經濟效果並不大。為了切實提高經濟效益,“九五”期間必須調整好投資結構
首先,應建立科學的投資決策體系和風險約束機制,堅持“誰投資、誰決策,誰受益、誰承擔風險”的原則,真正做到投資領域責、權、利的統一。
其次,實行不平衡發展戰略,突出重點,集中投資,提高經濟效益。國家應把資金集中起來,選擇重點集中投資,迅速形成達到經濟規模的生產能力。
第三,調整投資結構,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投資技術含量。我國出口商品由於單位物耗高,品種質量差,技術含量低,因此,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較弱,經濟效益自然也不可能很高。若要扭轉這種不利局面,國家必須進一步調整投資結構,增加科技投入,大力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並以此來帶動整個民族工業的發展。果如是,我們的經濟效益必定會有較大的改觀。
第四,進一步深化改革,使企業真正成為投資和產業技術進步的主體。
第五,協調國家整體利益與地方利益的關係,增進地區間協作。

調整企業組織結構,提高規模經濟效益

現代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徵是:生產高度集中,企業組織集團化,講求規模經濟效益。多年來,我國經濟成長主要靠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造成這種狀況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的企業組織結構不合理,企業規模小、效益差,在國際上缺乏影響力和競爭力。若要改變這種不利狀況,國家必須進一步調整企業的組織結構,通過政策導向鼓勵一批效率較高的企業進行聯營,充分發揮資金、技術、資源的整體優勢,努力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超大型企業集團。企業在達到了一定經濟規模後,就有能力進行大投資,搞大技改,實現產業技術的快速、滾動進步和產業結構的最佳化升級。同時,每個外向型企業也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挖掘自身潛力,向管理要效益,以質量求生存,憑規模尋發展,籍外力去開拓,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不斷增強自身抵禦風險的能力。

建立健全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的保障機制

外貿企業若要提高經濟效益,從根本上講,需要國家在經濟體制上進一步深化改革,最終形成有利於節約資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業經濟機制,形成有利於自主創新的技術進步機制,形成有利於市場公開競爭和資源最佳化配置的經濟運行機制。為此,國家應在經濟體制改革上,進一步加大力度,改變目前的利益分配機制不公,就業機制不明,企業淘汰機制不順的不利局面。在利益分配機制上應強調高效率下的高效益,改變過去那種靠使用廉價資源等方式來謀取利益的做法,建立一套與市場經濟接軌的突出質量、效率的企業考核指標體系,避免短期利益行業。在就業機制上,要大力發展社會保障體系。據估計,我國各類企業的富餘人員高達20%~30%,企業背上這樣沉重的人員包袱,又怎能談得上降低成本,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呢?國家應在完善的社會保障體制下,優先將外資企業的富餘人員裁減下來,讓企業輕裝上陣,奮力搏擊。應認識到這樣的辯證關係:某個外貿企業發展了,必定會帶動國內相關企業的發展,整個外貿事業發展了,必然能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反過來,國民經濟發展了,綜合國力增強了,又會為對外貿易創造出良好的內部環境,促進外貿事業進一步發展壯大。一旦步入這樣良性循環的軌道,提高外貿的經濟效益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了。在企業淘汰機制上,國家應痛下決心,堅決把那些消耗大、成本高、效益差的企業拉下馬,真正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優生劣汰。

深化微觀管理,加強基礎工作

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提高,固然與國家巨觀經濟政策密不可分,但做好企業的微觀管理,加強基礎工作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首先,要努力提高全體外貿人員的業務素質。由於國際政治、經濟形勢風雲多變,因此,國際貿易遠比國內貿易要複雜得多,這對各類外貿人員也必然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沒有一支技術、業務過硬的外貿人員隊伍,我們的外貿經濟效益也就不可能有較大的提高。人是一切工作之本,我們應牢牢地抓住這個環節,真正做到在對外貿易談判、簽訂契約、履行契約過程中處於主動的地位,為國家獲得更多的貿易利益
其次,要充分重視情報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使用工作,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商場如戰場”,“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當今資訊時代,誰不重視情報工作,誰就必定會在激烈的商戰中敗北,歷史的經驗教訓值得我們認真吸取。
第三、加強產品包裝工作。多年來,我國外貿企業在提高產品質量方面投入較多,但在產品包裝上卻重視不夠,對提高產品包裝的作用認識不足。從國際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包裝較之產品內在質量的作用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產品包裝,尤其是銷售包裝本身就具有美化商品、宣傳商品、促進銷售的功能,也正因如此,銷售包裝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無聲售貨員”的美譽。從多年來對外貿易的實踐來看,我國的某些產品並非內在質量不好,而恰恰是由於包裝不良造成銷路不佳,如果我們在包裝工作上稍微多傾注一點精力和財力,我國出口產品的檔次就會上一個台階,經濟效益也必然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第四、構築新型暢通的銷售通道。縱觀國外著名企業,無不重視產品銷售網路的建立,他們從產品開發、試製階段開始,就廣泛進行市場調查和培育,一旦批量生產很快就能占領市場。相比之下,我們在這方面工作比較薄弱,筆者認為我們應該從以下三方面著手解決這個問題:一是廣泛與國外企業聯合,進行合作生產合作經營,以此來打入並占領國外市場。二是廣泛採取諸如包銷、定銷、經銷、代理、寄售展賣、招標、投標、拍賣、租賃、對銷、補償、加工裝配等多種貿易方式,逐步培育、完善我國的銷售網路。三是廣泛實行我國的名牌戰略,全面提高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這對我國產品全面進入國際市場展開競爭,無疑會有大裨益的。

我國對外貿易經濟效益評價指標

對外貿易經濟效益

主流觀點指出,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實質即通過外貿活動實現社會勞動的節約,其形式是通過實物形態及價值形態的轉換,使國內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同世界市場結合起來,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但也有的觀點認為,在外向型經濟日趨發展的條件下,應注重開拓新的國際分工和交換的利益源泉,擴展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內涵。

存在的問題及影響

評價指標是從結果角度對已發生事件的評價,其合理性是對以往經濟行為真實有效評價的關鍵。同時評價指標不僅是對已發生經濟行為的結果的衡量和評價,更是對未發生經濟行為的引導。
對外貿易經濟效益作為客觀存在,要求得到評價和衡量。當前我國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衡量指標分兩類:一類是對外貿易社會經濟效益的衡量指標,一類是對外貿易企業經濟效益的衡量指標。對於對外貿易社會經濟效益的衡量指標,包括:進出口貿易總額、平均換匯成本資金利潤率、進出口貿易稅利、貿易條件等;進出口貿易總額是對外貿易的直觀總體表現,反映了我國對外貿易活動的規模,參與國際分工的程度和外貿計畫的完成情況。以此為基礎構築的外貿社會經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在我國外貿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度量、評價和引導作用,極大的促進了我國外貿的快速發展,如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成為一個貿易大國。2004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超過11000億美元,提前6年實現突破10000億美元的規劃目標,其中順差超過300億美元。2005年我國對外貿易仍然保持著迅猛的發展速度,貿易總額14221.2億美元,貿易順差高達1010.8億美元。我國對外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排名也由2003年的第4位升至2004年的第3位,並在2005年繼續保持了這一位次。但由於受“出口創匯”思想的影響,我國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評價指標體系中也中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主要表現為:
(一)過分強調貿易總量和貿易順差
由於對外貿易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充足的外匯儲備是發展對外貿易的必要條件,因此在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衡量指標中特彆強調貿易額順差、出口增長速度等指標。為了完成出口任務,不少企業以犧牲利潤的代價,低價競銷,提高市場占有率和銷售額,在紡織品、服裝等勞動密集行業,出口量增價減、豐產不豐收的情況比比皆是。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是媒體大肆宣傳對外貿易高速增長,外匯儲備增加,外貿形勢大好,另一方面,更多的國內資源廉價地流向了國外,企業利潤更少。
(二)評價指標過於籠統
單獨評價進出口貿易總額,中國毫無疑問是一個貿易大國,但從貿易結構這一重要指標來看,中國距離世界貿易強國的地位還有一定的距離。在2004年中國1.1萬多億美元的總貿易額中,加工貿易就占了6000 多億美元,而外來加工的出口貿易占全部出口額的58%。即便是一般貿易中的份額,也有相當部分為外資企業所創造。如天津2004年的314家外資企業出口總量為99.4億美元,占天津出口總量的99.1%。而103家內資出口企業總計出口234 萬美元,占有量不到0.2%,這種外商主導出口的情況在我國各大城市普遍存在。因此,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喬治-吉爾博伊認為:“中國的高科技和工業產品的出口是由外國公司而不是中國企業在主導。中國企業嚴重依賴從美國和其他工業已開發國家進口的設計、關鍵性元件以及生產設備等,幾乎沒有採取有效措施去吸收消化和推廣它們進口的技術,從而使得中國企業不可能迅速成為全球工業中的有力競爭者。”
(三)忽視了對外貿易社會經濟效益的評價
現有的外貿指標評價體系對社會經濟效益評價的缺失,使得一些出口行業在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的同時,忽視了社會經濟效益。例如,陶瓷生產過程中對環境污染是十分嚴重的,目前許多歐美國家都在逐漸減少陶瓷的生產。而在中國,眾多陶瓷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競相壓價,以犧牲環境資源的代價來取得微薄利潤。中國的勞動力價格比美國、日本低二十倍,比泰國要低一倍,甚至比人均GDP 低於我們的印度都低。沿海地區很多地方的財政稅收每年增幅30%以上,而從事外貿出口的大量民工工資近十年卻沒有多大變化。這種不正常的狀態說明我們的對外貿易經濟效益衡量指標存在較嚴重的問題。

外貿經濟衡量指標存在問題原因及修正

(一)我國外貿經濟效益衡量指標存在問題的原因
1.重商主義的深遠影響
雖然馬克思主義的國際價值論和比較優勢理論一直為我國參與國際分工、進行對外貿易基礎理論和指導思想,但計畫經濟條件下形成的外匯緊缺局面使重商主義對我國外貿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新形式下的“重商主義”,即“提倡節約,重儲蓄,輕消費,擴大出口,減少進口,賺取更多的外匯” 的觀念成為多年來我國發展外貿的主要驅動力。
20世紀80年代,我國外貿收支絕大多數年份是貿易逆差,外匯短缺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創匯,我國採取了諸如出口退稅等一系列促進出口的政策,外匯儲備也由此快速增加。在當時特定的背景下,突出貿易額順差、出口增長率等指標有其現實意義。但是,對這些指標的側重並未隨著世界經濟和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實際情況而發展變化。政策性的出口鼓勵使外貿企業盲目地追求出口數量和出口貿易額的增長,大大忽視了社會效益。在外匯儲備超過7000億美元、即將成為全球最大外匯儲備國的今天,過分強調創匯額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
2.發展對外貿易的經驗仍然欠缺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作為開發中國家,我國十分重視對外貿易及其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但是,我國改革開放時間較短,市場體系與市場機制仍有待完善,與有豐富對外貿易經驗的已開發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對外貿易迅猛發展,但是關於對外貿易方面的各項政策及評價標準並不完善,甚至存在諸多缺陷,其發展和完善也遠不及對外貿易的發展速度。尤其缺乏對不同性質企業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區分以及對進出口商品結構的整體評價。
3.市場經濟體制有待完善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實行計畫經濟體制,對外貿易活動的調控主要採取直接調控方法。改革開放以後,我國由計畫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我國外貿巨觀調控體系開始從以直接調控為主向以經濟和法律手段為主、行政手段為輔的間接調控體系轉變。雖然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在逐步發展和完善,但現行的巨觀調控體系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不能適應外貿發展的需要。市場經濟條件下,因為指令性計畫被取消,所以在對外貿易發展的過程中統計是很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國的統計思想比較淡薄,統計制度不甚嚴格,統計技術不高,統計指標不全面。再者,指令性計畫儘管名義上被取消,但類似進出口指標的變相指令性計畫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此,在計畫經濟體制下制定的對外貿易經濟效益的衡量指標體系並未隨經濟體制的轉變而有實質性的改進,這已不能真實、準確地反映我國的對外貿易經濟效益,對外貿企業也無法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對外貿易經濟效益評價的基本原則
1.實事求是, 科學評價
外貿經濟效益評價既是決定貿易機會取捨的重要前提,也是指導外貿活動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評價對外貿易經濟效益, 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科學評價的原則。首先,評價所採用的數據必須真實、準確、合理。外貿經濟效益評價的基礎是對外貿易活動中所涉及到的相關數據。數據選擇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評價本身的科學性;數據不真實、不清楚,也會導致評價結果失真,繼而導致貿易決策失誤。其次,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標應力求科學、合理。根據對外貿易本身的特點,外貿經濟效益的評價應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應採用有別於國內其他經濟活動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標,而且應具有可測性和可比性,定性指標也應有一定的量化手段與之相對應。這些指標不能過於複雜,計算所需數據也應比較容易獲得和基本可靠。在對外貿易經濟效益評價中,科學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指標應體現如下特徵:
(1)能準確全面地反映對外貿易的綜合經濟效益;
(2)體現經濟效益變動的連續性與可比性, 溝通效益變動的軌跡;
(3)簡便易行,方便操作。
2.貿易前的評價與貿易後的評價相結合
從外貿經濟效益評價的作用來看,貿易前的評價與貿易後的評價應有不同。貿易前的經濟效益評價其實是一種效益預測,評價的目的在於決定貿易機會的取捨,選擇確定合適的貿易對象與貿易條件;貿易後的經濟效益評價則是對貿易效果的總結,把評價結論反饋到今後的決策中去,推進決策最佳化。對外貿易經濟效益與貿易決策之間的關係,可以表述為下面的基本程式,即:貿易前的評價→貿易決策→貿易後的評價→貿易決策最佳化。對一項貿易決策而言,既要依據上一項貿易效益評價的結論反饋,同時也要依據本項貿易的經濟效益預測。堅持貿易前的經濟效益評價與貿易後的經濟效益評價相結合,不僅能客觀地檢測決策的科學化程度,也有利於決策的科學化。貿易前的經濟效益評價(預測) 結果與貿易後的經濟效益評價結果之間的差異,是反映貿易決策水準的一個重要指標。
3.巨觀經濟效益評價與微觀經濟效益評價相結合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對外貿易的巨觀經濟效益與微觀經濟效益之間的關係可能存在著兩種截然相反的狀態,一是巨觀經濟效益與微觀經濟效益正相關,即微觀經濟效益的增長是巨觀經濟效益增長的基礎和前提; 二是巨觀經濟效益與微觀經濟效益負相關,即微觀經濟效益的增長會損害巨觀經濟效益的增長。維持微觀經濟效益與巨觀經濟效益正相關的狀況,是國家調控對外貿易的基本出發點,也是企業對外貿易經營活動的基本準則。因此,堅持巨觀經濟效益與微觀經濟效益評價相結合,確保兩種效益的協調同步增長,就顯得十分必要。由於巨觀經濟效益是微觀經濟效益的矢量和,而不是簡單的數量疊加,那么從微觀經濟效益必須服從巨觀經濟效益的基本原則考慮,必須剔除和修正有損巨觀經濟效益的微觀經濟效益。換句話說,任何建立在損害國家巨觀對外貿易經濟效益基礎上的微觀經營活動,不管其本身的經濟效益如何,都必須加以制止。在這一方面,巨觀經濟效益評價與微觀經濟效益評價同時進行所取得的相關結論,是政府行為發生的重要依據。

相關資料

經濟效益的概念介紹
經濟效益:通過商品和勞動的對外交換所取得的社會勞動節約,即以儘量少的勞動耗費取得儘量多的經營成果,或者以同等的勞動耗費取得更多的經營成果。
(1)經濟效益是資金占用、成本支出與有用生產成果之間的比較。所謂經濟效益好,就是資金占用少,成本支出少,有用成果多。
(2)提高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提高經濟效益,意味著生產更多產品和勞務,從而有利於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滿足。
第二,提高經濟效益,意味著增加企業盈利和國家收入,增加資金積累,從而有利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第三,提高經濟效益,意味著提高投資效益和資源利用效益,從而有利於緩解我國人口多與資源相對不足、資金短缺的矛盾,提高經濟成長的速度。
(3)正確處理經濟效益與經濟成長速度的關係。
經濟效益與經濟成長速度之間既有統一的一面,又有不一致的一面。
首先,速度和效益是統一的。符合客觀實際的經濟成長速度本身就標誌著良好的經濟效益,而良好的經濟效益又必然表現為一定的經濟成長速度。
其次,速度和效益又存在著不一致性,經濟成長速度快,經濟效益不一定好。
因為,經濟成長速度是同一指標(產量或產值)在動態上的比較,而經濟效益則是資金占用、成本耗費與有用生產成果的比較。經濟成長速度快,可能伴隨資金占用多、消費大、產品積壓,經濟效益差。正確處理兩者之間的關係必須堅持: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爭取儘可能快的經濟成長速度。
(4)經濟效益又可分為微觀經濟效益與巨觀經濟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