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介紹 城市結構是指城市各組成
要素 相互關係、相互作用的形式和方式,主要包括經濟結構、社會結構、
空間 結構。城市的發展過程中,並不光是建築物的增加,以及居民的聚集,而是城市內部產生各具功能的區域,如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同時各個功能區之間,存在著有機性的聯繫,構成城市的整體。這種城市內部各種區域性的形成以及它的分布與配置情形稱為“空間結構”或“內部結構”,簡稱“結構”。結構一方面是受城市內部自然環境的約束,另方面也受到歷史發展、文化宗教和城市規劃的影響,人文地理學
家最感興趣的是要了解,何以城市內部地面上會產生各種功能不同的區域。到底有何法則和規範,可以用來解釋它們的空間排列和布置。
城市結構 方法 城市結構是特定社會的各種經濟、文化因素作用在
城市地域 上的空間反映,是城市地理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之。最常見的方法是以
城市土地利用 類型的考察為基礎,通過各種
城市功能 地域的組合狀況來說明
城市內部地域結構 的特徵。但這種從外觀上研究城市地域的所謂景觀論學派,雖然考察了作為人類活動空間結果的城市土地利用結構,但沒有深入去研究形成這種城市內部地域結構的人類活動本身,因而出現了以城市地域社會為研究對象、注重說明城市發展機制的社會生態學派。但是,
社會生態學 派把人看得過於機械化和一般化而受到批判,從而又出現了,注重人類主觀行為的行為論方法。行為論方法僅僅強調了影響人類活動的主觀因素這一方面,而忽視了制約人類活動的各種客觀條件的另一方面,因此,最近的城市地域研究又發展到強調製約人類活動的各種政治、經濟制度的
結構主義方法 ,以及全面探討各種制約條件、動態地研究人類活動的
時間地理學 方法。
城市結構 結構 結構的經典定義是:結構是物質組合、排列的方式。對經典定義,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經典定義只表述了物質的內在結構,沒有包括物質的外在形態和尺度等重要結構因素。現代科學已經證明,物質的外在結構因素,對於物質的性能特徵和力學效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球體、正方體、
流線體 和金字塔物體的力學效應顯然不同;大尺度的宇宙和小尺度的微觀物質的性能特徵與我們日常對象物大相逕庭。如納米材料(指顆粒尺度在納米量級1~100nm的超細材料)的催化性能、力學性能、電子功能、光性能以及其它性能比通常材料均顯示出極大的不同,
納米晶體 銅的硬度比通常的微米級銅要高出五倍。因此,經典結構定義沒有將物質形態和尺度等外在結構因素包括在概念之中,是不完整的。二是經典定義沒有將時空概念引入結構定義。宇宙萬事萬物,都存在於時空之中,離開時空便無物質結構可言,在廣義相對論中,時空還成為動力量。因此,可以認為結構的經典定義不是定義得很好的概念。在中國城市地理學研究中,與相對較多的城市化與
城市體系 研究相比,城市地域及其內部結構的研究卻不多,而城市地域方而的研究又豐要與
城市土地利用 研究相關。本章主要從城市內部生活空間結構和城市土地利用結構兩方面,論述中國
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的特點。
城市結構 城市生活間結構是
城市居民 各種生產、生活活動在城市地域上空問投影的結果,其研究能幫助理解城市內部空問結構的特徵。本節著眼於“單位”這箇中國城市居民生活中的最基本空間組織,通過考察其形成與作用、日常生活類型及其空間分布特徵等,說明中國城市內部生活空間結構的特點,並結合中國社會主義城市管理與規劃來解釋其形成原因。
城市結構模型歸納
西方經濟已開發國家,人口向城市遷移的速度增加,用地功能競爭劇烈,城市內部出現了工業、商業、交通和居住區前所未有的布局結構。城市地理學者,尤其在美國,對城市結構提出各種理論,解釋其發展過程和形成方式,歸納起來主要有幾種:
同心圓式的發展
主要是美國
芝加哥大學 教授
布吉斯 (E.W.Burgess)提出的,按照他的理論,一般城市結構形式並不是如一般人所相信三個圓形地帶,即城市中心、城圍及城外,而是由五個同心圓形所組成的。
扇形理論
最初是以美國200多個城市結構的資料研究出來的理論。後來由
何以德 (Homer Hoyt)加以發揚。他們認為城市內部的發展,尤其是居住區,並不如布吉斯所說的土地價值繼續向城外增加,而是低值的住宅區也可能自城中心延向城外地區。同時也主張,城市的發展,常從城中心開始,沿著主要交通要道或者沿著最少阻力的路線向外放射。
如
城市地理學 家哈里士(C.D.Harris)和
烏曼 (E.L.Unman)教授所主張,認為美國50方人口以上城市內部的結構,並不光是一個中心,而有多箇中心,各區或以橋樑為中心,或以車站為中心,或以教堂為中心,或以工廠為中心,成為
中心商業區 、批發商區、輕工業區、住宅區等。美國城市的結構是由它自由發展,很少加以規劃的。
城市結構 中國的城市結構是希望要有規劃,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中國城市結構可分為工業區、居住區、商業區、行政區、文化區、旅遊區和綠化區。結構要素中首重工業區、住宅區和商業區,認為工業是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基礎,也是城市內部空間布局的主要因素,居住區是人民生活生息所在和社會活動的地方。商業區則是各種經濟活動中樞。雖然城市結構,在空間布局上劃分功能,形成各有特色的區域,可是也不能截然分開,也有可以互相補足的地方,如住宅區可有少數商店,工業區可帶些住宅。城市內部空間的結構不斷發展,現象日趨複雜,為合理解決城市各區結構的相互協調,地理學家可提供方案,綜合地面自然因素、經濟組織、物質要素和文化特點來制定科學的合理的城市規劃,使現代城市一反漫無目標、一任自然而使其趨於合理的城區劃分。
城市的形成有二個最重要的因素。一是基地,二是位置,當城市初生時,基地往往是誘因。城市的誕生,起先是選擇了有利的基地,可是以後的發展繁榮,要靠另外一個地理因素,那就是它的位置,或者稱為相對地位。
城市特色結構理論
城市特色結構理論關心和試圖解決的主要問題是:在一個
城市系統 中,城市特色之間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關係?相同或不相同的城市特色能否共同存在?如何共同存在?共同存在的依據是什麼?共同存在的屬性和類型有哪些?
研究城市特色結構理論(以下簡稱“結構理論”)是通過尋找一個城市系統中城市特色共同存在(以下簡稱“特色共存”)的規律,以期建立指導城市特色創新的
系統最佳化 理論。
結構理論指出,在一定時空範圍(一定時間段及一定地域或等級的城市系統)內,某城市特色是以其特有的城市特色類型而存在的。城市特色存在的形式可以是獨立的,也可以是不同類型的“特色共存”,相同類型的不能共存。這種不同類型“特色共存”的關係建立在一定地域或等級的
城市系統 中,穩定在一定時間段內,是由城市審美特徵基本屬性決定的相互依託、相互制約且相對穩定的城市特色類型構成關係和方式。
從概念上講,城市特色結構是指在一定時空範圍(一定時間段及一定地域或等級的城市系統)內,能使多種城市特色共同存在的一種相互依託和制約且相對穩定的不同城市特色類型的構成關係和方式。也可簡單表述為:城市特色結構是在一定時空範圍內不同城市特色能夠共同存在的關係和方式。
特徵 綜述
土地利用現狀圖 是中國
城市土地利用 研究中經常使用的資料,但因它是為城市規劃制定的,往往
土地利用分類 過細,不太適宜於城市結構的研究。但是,在建築物用途現狀圖、城市住宅地圖及
地籍圖 等資料缺乏的情況下,如果以土地利用現狀圖為基礎。按研究目的重新劃分
土地類型 並製圖,對從整體上考察城市土地利用的特徵來說,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另外,有些城市有房屋普查資料,通過建築物的用途及其組合狀況的考察也能說明城市土地利用的特點。至於在土地利用現狀圖、建築物用途表示圖等資料的基礎上,結合
實地調查 ,運用計量方法,如方格法中的三分表示法和修正韋沃法等,比較詳細地考察中國城市七地利用結構的研究則幾乎沒有,有待今後的研究。
城市居住區及其特徵
如上所述,中國城市地域是由眾多單位地域構成的,而單位既包括有提供工作場所的工業、商業等用地,又都附帶有居住用地,因此,居住用地廣泛分布且與其它城市用地相互混合是中國城市地域的一大特色。
城市結構 中國城市中的居住區,自市中心區向外大致可分為舊居住區、單位居住區和新居住區3類。
舊居住區是以舊城區為主的市中心區居住地區。主要由行政機關、商業和服務業設施、一些街道工廠及其家屬區組成。1949年以前建設的低層住房多,房屋配套設施差,
建築密度 大,各種用地混合嚴重,居住環境差,並且人口密度大,商業、服務業從業人員相對較多,職、住接近上班方便,利用市中心區各種設施便利等為舊居住區的特點。一般說來,這裡的居民對遷往郊區有牴觸情緒。進入80年代以後,許多城市開始了大規模的
舊城改建 ,舊居住區的景觀和職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首先表現在居住用地的縮小和與之對應的商業、服務業用地的增加;其次是建築的高層化和利用上的多功能化,即改建、新建後的中、高層建築有的全部用於住宅,有的則為住宅和商業、服務業共用。北京、廣州等大城市的研究表明,舊居住區的人口密度在下降。但也有一些
中等城市 ,舊城改造不是起了分散人口的作用,而是加速了人口向
市中心區 集聚。因此,不同規模和性質的城市的舊居住區,經舊城改造後表現出不同的土地利用、居住結構等方面的特徵。
單位居住區是指1949年以後的30年間圍繞舊城區、以單位的形式建設而成的居住地區。其特點是4~6層的中層住房多,配套設施較全,居住環境質量較舊居住區為好,絕大部分住房是工廠、行政機關、科研教育單位的住宅,就近上班者多。人口密度普遍較大。中層住宅區每平方公里2~3萬人,
高層住宅樓 集中地區每平方公里高達5~6萬人。
新居住區是80年代以後在
建成區 周圍開發、建設的郊區居住地區,其最大特點是職、住分離性。中、
高層住宅 多,配套設施全,生活環境好,
核心家庭 多。其居住者有兩種類型:①自己購房的高收入階層,趨向於高級住宅及
花園式住宅 ;②單位組織搬遷者,多住中、高層樓群里。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隨近年中國城市
住房制度改革 的不斷深入,以解決中、低收入階層和
住房困難戶 的住宅為目的的"
康居 工程"加速了新居住區的發展。這些以小區成片改造、開發為主的住宅建設,增加了城市居住類型的多樣性,促進著城市居住地域的分化,形成著獨特的中國城市居住地域結構。
城市中心區及其特徵
關於中國城市中心區的研究起步較晚,研究成果較少。隨近年許多城市要建設
CBD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呼聲的提高,出現了關於北京市、上海市、廣州市、西安市等大城市
中心商務區 的實證研究。這裡以上海市的研究為基礎,說明中國城市中心區的特徵。上海市中心商務區的範圍一般是指
西藏中路 以東至
外灘 、
蘇州河 以南至
金陵東路 之間的區域,分屬外灘、
南京東路 、
人民廣場 和金陵東路4個街道轄區,總面積4.96平方公里。早在19世紀後期,
上海中心 商務區已初步成形。發展到本世紀30年代時,已經有以外灘為中心的金融為主的中心事務區和以今南京東路為中心的中心商業購物區。但是,從1937年到80年代初的40多年間。上海中心商務區處於發展停頓階段,與國外大城市
CBD 的發展拉開了很大的距離。進入80年代後,
中心商務區 又再次進入發展期。
城市中心區 根據嚴重敏等的研究,上海中心商務區的高層建築比重不高,垂直利用有待調整和開發。中心商務區的主要3條街道de,外灘以六七層以上的高層建築為主,
南京路 南北兩側以3層建築為豐,而西藏路2層以下的建築占一半(表101)。中心商務區的土地利用特徵基本上從建築物的底層利用狀況得到反映(表102)。也就是說,底層建築的55%用於商業,而用於金融的只有2%,用於行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辦公用房占7%,用於旅館業為5%,說明。七海中心商務區中心商業購物區的性格強,尚未形成金融業和辦公業發達的中心事務區。這也是許多中國大城市中心區的共同特徵。另外,建築物的垂直利用特點是,低、中層以商業和居住為主,中、高層以辦公和旅館占優勢。
城市工業區及其特徵
中國城市中
工業用地 所占比例一般都較大,並且,許多城市裡的工業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發展起來的,工業用地有圍繞市中心區向外擴展分布的特點。一般來說,中國城市地域中的工業區可劃分為3個地帶:①市中心區街坊工廠為主的舊工業地帶;②包圍舊城區由大、中型工業企、Ik構成的混合
工業地帶 ;③新興的郊區工業地帶。
城市工業區 舊工業地帶中的街區工廠主要是服裝和印刷業等典型的城市型工業,廠房破舊,設備簡陋,用地緊張,運輸困難。工廠和居住、行政等用地混雜在一起,工業對居民區的干擾大,環境污染嚴重。改革開放以來,許多城市的中心區進行了大規模的舊城改造,“退二進三”,部分工廠外遷或倒閉,
工業用地 大幅度下降,商業、服務業用地比例增大。廣州市的研究表明,
老城區 及其周圍的工業區的工廠數和職工人數比重呈負增長,城市工業由城區向邊緣區和郊區擴散,工業
郊區化 趨勢不僅加快,而且範圍很大。因此,中國大城市中的舊城區工業地帶正在逐漸消失。
混合工業地帶指的是50年代至80年代之間建設的、以國營大工廠單位群為主要形式的、包圍舊城區的新建成區工業地帶。儘管單位內都包括工廠以及住宅等設施,但由丁工廠占地大,工廠和住宅之間有一定距離,能明顯看出工業區的分布範圍。並且,在城市
工業用地 規劃下,一般都有專門化分工不同的若干個工業區。例如,蘭州市新建成區工業地帶內分布有鹽場堡醫藥、紡織和日用品生產工業區,西站石油機械、交通機械和紡織工業區,安寧電器、電子工業區,東崗機械、鋼鐵工業區,
西固 石油精煉、石油化工區等。另外,混合
工業地帶 形成期及形成以後,其內部不斷充填住宅樓,外部又建設新居住區,以致形成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的包圍和反包圍的"千層糕"式空間結構。
郊區1:業地帶是80年代以後新建的、以高新技術產業為特色的新型工業區。與前兩個工業地帶明顯不同的特點是,
工業用地 和居住用地分離,其主要形式則表現為各種各樣的開發區。例如,有名的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利用海淀區大學和科學院的高智力密集優勢以及國家的特殊優惠政策,促使科研成果產業化、產品化,推動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這種成功的經驗又很快輻射到中國的各大中城市,給城市工業增添了活力,促進了城市工業地帶的擴展、更新和合理化。但是,多數郊區
工業地帶 中沒有統一的較為完善的生活居住條件和必要的商業、服務業及
文化福利 設施,職工生活主要依賴城區,導致了只有
工業分散 而沒有
人口分散 、部分職工從城區向郊區通勤的現象。
城市內部商業中心地結構
1949年以來,中國城市在變消費型城市為生產型城市的城市建設方針指導下,不重視發展商業、服務業以及設施網點的配置問題,導致城市商業用地比例極小,商業地域的形成及分化不明顯。城市
零售商業 以國營百貨店為主,主要布局在市中心部的傳統商業區和各個區的中心部。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商業和服務業發展迅速,各種層次的商業中心逐步建立,形成著中國城市內部商業中心地體系。
根據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研究,中國城市內部商業中心地結構分為3級。
市級商業中心
第一級是市級商業中心。如北京市的
王府井 、前門和
西單 ,上海市的
南京路 ,廣州市的
中山五路 等。市級商業中心一般都位於歷史上形成的市中心部傳統商業區內,其特點是商店數目多,經營商晶品種多,並且以高級、專門用品為主,特色店和名店多。這裡行人流量大,比如上海市南京路平均每天的行人流量高達100萬人次。這些市級商業中心經過舊城改建後,新建、擴建了一些超級購物中心,職能更加齊全化、高檔化,加上交通便捷性的改善,吸引全市和大量域外的購買人口。
王府井大街 區級商業中心
第二級是區級商業中心。受
計畫經濟體制 下城市規劃中商業設施規劃的影響,中國城市地域內各區都有其商業中心,以一家綜合性的、經營商品品種豐富的百貨商店為中心,集中有日用品、非耐用消費品以及一些中、高檔商品的商店,有的還有一些專門性商店,基本上滿足了各區居民的購物需求。近年,與人M的分散相對應的郊區商業中心的發展迅猛,有的已接近市級商業中心,可望成為副都心的核心部分。
小區級商業中心
第三級是小區級商業中心。相當於鄰里商業中心和一些大型單位內部的商業設施。主要職能是糧油、食品、果品、小百貨、點心、醫藥、菜場、煤炭、菸酒、理髮等,以及一些小修表店、服裝店等,起著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購物的作用。其服務範圍小,大致為一個居民小區,
服務人口 為5萬人左右。
此外,在中國城市
零售商業 中不可忽視自由市場的存在。遍及全市域的各種類型的自由市場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用品,特別是蔬菜、果品等飲食類用品的重要購物去處。規模較大的集貿市場多設在小區級以及區級商業中心內,眾多的小自由市場散布在居住區內及交通路口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