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土地稅在各種稅中歷史最久,並為各國普遍採用。最初的土地稅,以土地大小定
稅額多少,繼而以產量(產值)或土壤肥瘠的程度定稅率的等級,也有的以
土地價格為徵稅標準。
西方已開發國家通行的是
地價稅,即根據土地價格向土地所有者課徵地稅。地價稅始於1873年加拿大的荒地稅,隨後有紐西蘭、奧地利和德國採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亦相繼實行。地價稅分為土地原價稅和
土地增值稅。前者按土地的本身價格(不包括
土地改良物價格)課徵;後者按
土地價格增加的數額課徵。土地
增值稅又分為土地轉移增值稅和土地定期增值稅。前者在土地價格的部分課徵;後者在土地所有權沒有轉移的條件下,按一定時期內土地價格增加部分課徵。
1949年以前,中國的土地稅一般稱為“
田賦”,即以農村土地為對象課徵的稅。始於
魯宣公15年(公元前594年)的“
初稅畝”,即開始實行按土地面積(畝)徵收賦稅。經過2000多年的演變,到中華民國時期,才將對土地所征的各種
稅收統稱為“田賦”。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規定向一切從事農業生產、有農業收入的單位和個人徵收農業稅。對
城市土地的
課稅,在中國一般稱為“地產稅”或“
土地使用稅”,屬於
財產稅類型的土地稅或資源占用稅類型的土地稅。1930年中華民國政府公布
土地法,曾規定在部分城市開徵地稅和
土地增值稅。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地產稅被列入《全國稅收實施要則》,後來與
房產稅合併改成“城市房地產稅”。1973年對企業徵收的部分併入工商稅後,
城市房地產稅只對城市的房地產管理部門、有房產的個人和
涉外企業徵收。1984年在國有企業進行
利改稅的第二步改革時頒布《土地使用稅條例(草案)》,規定保留稅種,暫緩徵收。將原地產稅改為土地使用稅,是因為中國實行城市土地國有制,企業、單位和個人只有
土地使用權而無土地所有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私自買賣土地,所以不使用地產和地產稅一詞。
現狀
對於中國
土地稅制的界定,學術界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比如有的學者把
土地使用稅、
耕地占用稅、
房產稅、農業稅和
土地增值稅等五個典型的稅種稱為“土地五稅”;有的學者把上述稅種都歸為土地
稅費。中國土地稅制的構成可分為主體和附屬兩部分,主體是針對土地及其附著物徵收的稅,主要包括
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
契稅、房產稅和土地增值稅;附屬主要是包含在其他各類稅種中主觀上雖沒有針對土地徵收,但客觀上起到了調節
土地資源作用的
稅收。
土地使用稅的徵稅範圍和納稅人
除農業用地外,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土地,都屬於
土地使用稅的徵稅範圍。
土地使用稅的
納稅人為在我國境內擁有土地使用稅徵稅範圍內的
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
依據稅率
土地使用稅採用幅度定額稅率。以每平方米為計稅單位,按大、中、小城市和縣城、建制鎮、
工礦區及農村分別確定幅度差別稅額。
減免範圍
根據稅法規定,下列土地可以免徵
土地使用稅:國家機關、人民團體、軍隊自用的土地;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事業經費的單位自用的土地;宗教寺廟、公園、名勝古蹟自用的土地;市政建設、廣場、綠化地帶等公共用地;直接用於農、林、牧、漁業的生產用地;經批准開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廢棄土地、交通、水利設施用地和
其他用地。
缺陷
缺乏規範
立法層次低,缺乏統一規範
現行的幾部涉及
土地稅收的法律都是由國務院頒布的行政管理法規,其具體實施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結合地方實際制定。幾部法規不但立法層次低,而且在內容上留下了許多空白,需要地方政府去填補。這雖然有利於各地結合地方實際,但過多的空白造成了各地區法律適用的不統一。在改革開放初期,這或許是權宜之計,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法律法規不統一的弊端日益顯露:一方面權威性差,缺乏規範;另一方面導致
房地產市場發展不良。影響房地產業的健康發展。而且,《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
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等法規都是計畫經濟下的產物,其中有些規定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
稅費混雜
中國的土地稅費關係混雜,以費代稅、以費擠稅、重費輕稅現象十分嚴重。據統計,許多地方僅官方認定的土地收費項目至少在百項以上,如果把搭車收費等亂收費項目計算在內,估計多達200項左右。這其中很多收費都具有稅的性質:一是以費代稅。比如《
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宣布開徵的“
土地閒置費”;《土地管理法》宣布開徵的“耕地開墾費”、“耕地閒置費”、“
土地復墾費”等實質上都是一些具有懲罰性質的稅,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的特點。二是以費擠稅。中國涉及土地資源的各種收費項目名目繁多,比如新菜地開發基金、
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等等,費項總數遠多於稅項總數。其原因一是土地稅制不完善,籌集的
稅收收入過少;二是政府通過基金、收費等形式籌集收入是被允許的,一些地方稅披上了“費”的外衣,直接扭曲了
收費的性質,孳生腐敗;同時,由於收費單位所有制和管理上的弊端,具有很強的內在膨脹傾向,最終形成收費泛濫,導致土地的高成本和高價格,帶來了房地產價格的迅速上漲。稅費混雜的狀況,抑制了真正意義上
稅收的培育和成長,使稅收政策難以發揮其
經濟槓桿的調節作用。
調節不力
稅制設計不合理、稅收調節力度不夠
一是內外資之間、城鄉之間
稅制不統一。
如城鎮土地使用稅只向國內企業、個人徵收,對
外資企業和外籍個人不徵收,且該稅只
向城鎮和工礦企業徵收,對城鎮以外的
鄉鎮企業用地不徵收,對外資企業徵收的只是場地使用費。耕地占用稅和
城市維護建設稅也只對內開徵。二是中央和地方稅權劃分不清。一方面地方僅擁有徵管權,難以調動地方積極性;另一方面,土地
稅收法規在制定時又給地方留下了太多的空白,不利於稅政統一。三是一些稅種、稅目設定複雜,難以徵收。比如
土地增值稅在30%~60%之間實行四級超率累進
稅率,由於對增值額不好計算。缺乏專業評估人員,致使在實踐中難以有效徵收。四是在土地保有環節稅負過輕。城鎮
土地使用稅採用四檔幅度稅額。最高稅額僅為10元/平方米,雖然對超限額部分土地有規定稅額3倍至5倍的加成徵收,但實施效果不太理想,致使土地保有成本過低,容易造成土地的閒置與浪費,難以發揮土地稅制應有的調節財富分配的功能。
土地稅收征管的配套措施不完善
中國目前的財產登記制度不健全,尤其是缺乏私有財產登記制度,出現了公有財產為私有財產的非法行為,致使
稅源流失。同時,與土地
稅收密切相關的
房地產價格評估制度和房地產稅收評估政策不健全。應當看到,以市場價值為計稅依據是土地
稅制改革的必然趨勢,需要定期對土地、
房屋價值進行評估,這就對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稅務部門內部現有的房地產評估機構、評估人員的素質難以適應稅收征管的需要。
期待改革
一種是已交納了土地出讓金的房產,至少在其土地租期未滿時,理論上不適用於土地保有稅收;另一種則是沒有交納土地出讓金的房產,這其中除了未來有可能土地按照新的出讓方式出讓、應徵收保有稅收的房產,也包括大量的小產權房,甚至還有大量諸如央產房、軍產房、校產房等各種性質的福利房,對此,是否該採用“新房新辦法、老房老辦法”予以區隔徵收?
對於房地產稅收的改革,各界都在猜測可能意味著房產稅的全面推廣,結合土地稅收“由出讓轉向保有”的改革,是否房產稅的內涵將有本質性的變化?而這種本質性的變化將如何來體現?
一石再激千層浪,隨著改革逐步從樓市的外延走向土地財政這一“內涵”,更多的難題正在期待著更多的執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