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仔村位於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汝湖鎮東部,距鎮政府約5公里,與房村相鄰,圍仔村由圍仔一組、圍仔二組、圍仔三組三個村民小組(自然村)組成,人口1200人,均為漢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圍仔村
- 位置: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汝湖鎮東部
- 人數:1200人
圍仔村位於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汝湖鎮東部,距鎮政府約5公里,與房村相鄰,圍仔村由圍仔一組、圍仔二組、圍仔三組三個村民小組(自然村)組成,人口1200人,均為漢族。
圍仔村是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觀瀾街道庫坑社區下轄村,位於觀瀾街道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3千米。相鄰自然村有新圍村、庫坑中心村。該村地處丘陵地帶,有倒松窩山、分水凹、架子山、埋銀窩山,海拔約300米;新墟河、廟下河從村北及村...
圍仔村位於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汝湖鎮東部,距鎮政府約5公里,與房村相鄰,圍仔村由圍仔一組、圍仔二組、圍仔三組三個村民小組(自然村)組成,人口1200人,均為漢族。全行政村本地男性家長姓劉、陳、楊,最先從福建遷至廣東,再...
新圍村,位於寮步鎮東北部,距鎮政府約2.4千米。地處丘陵地帶。相鄰自然村有胡屋村、游屋村、葉屋村。始建於清朝,因1959年水災受損,1960年重建家園而取名新圍村,曾用名新圍仔村,別名盤箕窩村。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屬東莞...
新圍村,位於厚街鎮東南部,距鎮政府11千米。該村位於大嶺山森林公園腳下,境內山嶺海拔40米,有橫崗水庫。相鄰自然村有新圍仔村、高排村、九名山村。始建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相傳,早年當地荒無人煙,後隨人口增多,村落圍在...
中圍村,位於寮步鎮東南部,距鎮政府4.7千米,坐落於丘陵地帶。相鄰自然村有泉塘圍仔村、塘尾村、大圍村、駱屋村。始建於明朝中期,由於該村位於其他村的中間而取名中圍村。明朝至清初,屬東莞縣文順鄉;清中後期,屬京山司。民國...
道生村,位於塘廈鎮西南部,距鎮政府約3.5千米。相鄰自然村有新圍仔村。明朝時期,趙姓先祖從莞城浣涌搬遷至此立村。因立村人別號道生,故名。明朝,屬東莞縣歸城鄉第六都。清朝時期,屬戎廳。民國時期,屬第四區。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圍村,位於寮步鎮南部,距鎮政府2.8千米,坐落於丘陵地帶。相鄰自然村有圍仔村、石龍坑村、大蜆地村。始建於明朝中期,由於該村相對附近各村比較遲形成村落而取名新圍村。明朝至清初,屬東莞縣文順鄉;清中後期,屬京山司。民國...
始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因建村於一片埔地,埔地旁的墩上有一社稷,人稱“社伯公”,而村子處於墩的下方,故名社下埔,當地客家話的“社”與“沙”同音,而取名為沙埔村。相鄰自然村有重木村、楊梅崗村、新圍仔村、...
大龍村位於源潭鎮東面,距鎮政府約14公里,人口5245人,耕地面積2663畝,村委會設在上高塱村。該村耕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農業結構調整後,村大量種植經濟作物和名優水果,效果較好。轄47條自然村,為:圍仔村、下斜村、蕉坑村、新村...
中心圍村,位於坂田街道西北部,距街道辦事處1.5千米。相鄰自然村有禾坪崗村、新圍仔村、風門坳村、龍華區清湖村。始建於清代,因客家人多建圍屋而居,而周邊多個村均從該村分遷另立,故該村取名為中心圍村。清朝,屬新安縣。1914...
麻嶺村,位於謝崗鎮東南部,距鎮政府5.4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總面積0.02平方千米。東南與嚇圍仔村相鄰,南與兵營口村、謝樂山村交界,西與黃毛嶺村毗鄰。始建於清初,因村落山嶺旁遍種黃麻而名麻嶺村,曾用名為“麻元嶺”...
河背村,位於坂田街道東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2千米。相鄰自然村有楊美村、禾塘光村和新圍仔村。始建於清乾隆年間,黎姓先祖從今廣東梅州五華遷移至此而形成。因該村位於一條小河邊而取名河背村。該村有銀湖山,海拔330米;附近有...
大布巷村是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觀瀾街道新瀾社區下轄村,位於觀瀾街道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2千米。相鄰自然村有萬安堂村、嚇呃村、觀瀾古墟、圍仔村(新瀾社區)等。村前有一個田段,後面為小山丘;背夫山海拔70米;村東南有觀瀾河流過...
九名山村,位於厚街鎮東南部,距鎮政府9千米。該村位於大嶺山西,為丘陵地帶,境內有狗形山,海拔50米;村北有垃仔河,有橫崗水庫。相鄰自然村有南蛇坑村、新圍仔村、新圍村、高排村。建於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因村後有9座...
大嶺公村,位於塘廈鎮西南部,距鎮政府約3.5千米。相鄰自然村有新圍仔村。明朝時期,趙姓先祖從蛟乙塘老圍遷至此立村,而取名“大嶺公”,曾用名“公山”。村莊建在小山丘上,村前有1口魚塘、1口水井、1株大榕樹。村中有人工...
她趕緊吩咐身邊的女通訊員黎玉趕往公平上軍田圍仔村(周鳳的娘家)通知婆婆。自己咬著牙,慢慢朝村中走去。得知彭湃的後代即將降世,村里父老鄉親們都喜出望外。他們有的燒開水,有的將祠堂左側小房間布置好,熱情地將蔡素屏迎進...
嚇呃村是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觀瀾街道新瀾社區下轄村,位於觀瀾街道西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3千米。相鄰自然村有圍仔村(新瀾社區)、萬安堂村、大布巷村。村落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因陳、張、徐、賴4姓族人聚居在觀瀾墟...
禾塘光村,位於坂田街道中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3千米。相鄰自然村有河背村和新圍仔村。始建於清代,劉姓先祖從龍崗坪山遷移到此而形成。因建村時村邊有一個水塘而得名禾塘光村,曾用名禾擴光村。村邊有銀湖山,海拔330米。該村...
兵營口村,位於謝崗鎮東南部,距鎮政府約6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北與嚇圍仔村相鄰,南與馬公坑村交界,西南與黃猄坑村接壤,北與麻嶺村毗鄰。該村始建年代有兩說,一說建於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源於《東莞市地名志》...
五和井村,位於謝崗鎮東南部,距鎮政府4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平均海拔較低。南接謝崗鎮林場,西南連黃毛嶺村、新圍仔村,北連S357莞惠公路。始建於清鹹豐八年(1858年),建村時,相傳有一位財主去世,其生前所娶五個老婆...
驛站樹屋村 樹屋村,上古人類的家,是我們人類祖先還未步出森林前賴以遮風擋雨、防禦野獸侵犯的窩。如今,九州驛站的樹屋村,在還原古人類居住文化的特徵上,融入了現代的養生休閒文化而成為驛站的重要特徵。身處樹屋村,最能感動人的...
該村在飛來峽鎮和水庫中心,水色優美,空氣清新,旅遊資源豐富,以及大量種植經濟作物和冰糖桔等名優水果,效果較好,轄內20條自然村,分別為:大圍村、圍仔村、井窳村、舊一村、舊二村、舊三村、樓仔村、大塘尾村、連塘村、松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