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嶺公村

大嶺公村,位於塘廈鎮西南部,距鎮政府約3.5千米。相鄰自然村有新圍仔村。明朝時期,趙姓先祖從蛟乙塘老圍遷至此立村,而取名“大嶺公”,曾用名“公山”。村莊建在小山丘上,村前有1口魚塘、1口水井、1株大榕樹。村中有人工運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嶺公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塘廈鎮
  • 地理位置:塘廈鎮西南部
明朝,屬東莞縣歸城鄉第六都。清朝時期,屬戎廳。民國時期,屬第四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第三區;1958年,屬塘廈人民公社蛟乙塘生產大隊;1984年,屬塘廈區蛟乙塘鄉;1987年,屬東莞市塘廈鎮蛟乙塘管理區;1999年,屬塘廈鎮蛟乙塘行政村;2004年,屬塘廈鎮蛟乙塘社區。
世居村民為趙姓。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趙姓先祖從莞城浣涌搬遷至蛟乙塘老圍。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從蛟乙塘老圍遷至從蛟乙塘老圍遷至此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95人,其中男性46人,女性49人;80歲以上3人,最年長者86歲(男)。外來暫住人口1668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5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東莞塘廈話。
傳統農業主要種植水稻、花生、甘蔗、薯、豆、蔬菜以及水果,飼養家禽牲畜。2015年,村民主要是經商、房屋出租、承包山塘果林。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房屋出租、村集體經濟分紅及部分農業生產收入。
特色農產品有荔枝、龍眼等水果。特色傳統食品有茶果、松糕、煎堆等。
蛟乙塘商業大道經過該村。1969年通電,1987年通電話,1994年通自來水,2000年通網際網路,2005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
1999年9月,蛟乙塘社區(含大嶺公村)被廣東省人民政府評為廣東省文明村。
村記憶體碉樓1座,高5層,舊時用作防匪防盜。門廈,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重修於2000年。
該村存有《趙氏族譜》《蛟乙塘村志》《蛟乙塘社區居規民約》。
村裡有“點燈”習俗。上年生男丁的人家在元宵節舉行點燈儀式。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舉行祭祖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