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布巷村

大布巷村是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觀瀾街道新瀾社區下轄村,位於觀瀾街道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2千米。相鄰自然村有萬安堂村、嚇呃村、觀瀾古墟、圍仔村(新瀾社區)等。村前有一個田段,後面為小山丘;背夫山海拔70米;村東南有觀瀾河流過,有上圍大嶺牯山塘。大布巷村含老圍、新圍、嚇圍、新圍場、瓦窯嚇、油榨嚇共6個小村。因觀瀾古墟賣布街生意興隆,一匹匹布曬到村道上,村落不斷發展,聚集了8個姓氏的族群在此地謀生,因"布"成名,因"布"而興,取名大布巷村。現村於1993年重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布巷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觀瀾街道新瀾社區
  • 地理位置:觀瀾街道南部
明清時期,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1935年,屬東莞縣第四區觀瀾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觀瀾鄉;1958年,屬紅色公社;1959年,屬觀瀾公社;1979年,屬深圳市龍華區觀瀾公社;1981年,屬深圳市寶安縣觀瀾公社;1983年7月,屬寶安縣觀瀾區觀瀾鄉;1986 年,屬觀瀾鎮;1993年,屬深圳市寶安區觀瀾鎮;2004年,屬觀瀾街道;2011年,屬深圳市龍華新區觀瀾街道新瀾社區。
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村民主要有黃、張、鐘、林、楊、戴、邱、鄭等8姓。第一大姓為黃姓,明代從福建遷移至廣東東莞,明萬曆年間從東莞樟木頭遷移至該地。第一大姓為張姓,清康熙初年從廣東長樂(今五華)大田遷移至廣東惠東、東莞,後輾轉從丹竹頭遷移至該地。第三大姓為鐘姓,清康熙初年從安徽遷移至廣東南雄,後移居寶安梅林,清康熙末年從梅林遷移至該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578人,其中男性270人,女性308人;80歲以上19人,最年長者93歲(女);實際在村人口578人。非戶籍外來人口2萬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280人、澳門同胞28 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000人,主要分布在歐美、東南亞等地區。歸僑25人。
傳統經濟為農業生產,現村集體主要經營廠房出租、房屋租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工資性收入等。
民和路、沿河路經過該村。1975年通電,1980年通電話,1993年通自來水,1998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06年通網際網路。村內有錦明學校,2015年有9個年級,30個班,在校學生150 人,教職工95人;有錦明幼稚園,在園幼兒260人,教職工26人。有觀瀾足球場、黨員服務中心;有大布巷村圖書館,2015年藏書約600冊。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120座。代表性民居有張氏碉樓,建於1939年,占地面積80平方米,有陽台、騎樓,保存現狀完好,無人居住。黃氏宗祠,始建於1920年,重建於1998年,占地面積120平方米;大門兩側有書於1920年的楹聯"忠誠世德;孝友家聲"。敦睦門,始建於清嘉慶六年(1801年),重修於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為老村入口門樓,8姓人共同出入之所,意為和睦相處。積善門,始建於1930年,客家門樓特色,嚇圍村鐘姓出入的門樓,告誡村人積德行善、與人為善、和睦友好,保存現狀良好。
維新學校舊址,建於1920年前後,坐落在大布巷村鴕嶺山腰。該校當年曾豎起"維才致重,新氣家邦"的教育旗幟,成為大布巷村歷史文化的重要見證。
《江夏黃氏族譜》,黃照仁、黃木有於2012年纂修。《觀瀾黃氏歷史文化》,由黃木有等人於2011年纂修。有黃氏族規,於北宋時期制定。
該村每年春節、清明節有祭祀或團聚活動。大布巷舞麒麟,被列入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948年春節期間,國民黨軍隊對該村共產黨領導的游擊隊進行瘋狂鎮壓,逮捕村中的游擊隊員家屬以及革命青年,甚至無辜者8人,押至河沙堤槍殺,製造了一起慘案。
1957年、1962年先後發生兩場大洪水,村中水浸二三米深,許多瓦磚房倒塌,造成重大損失。
代表性人物∶
黃潛(1926—?),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戰士、革命文學創作人;1942年投身革命、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44年參加"夜襲天堂圍""平湖破襲戰"等抗日活動。中華入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在惠陽地區的白花鎮、良井鎮擔任鎮委書記,後任寶安縣總工會副主席;退休後一直從事《革命回憶錄》的寫作。
黃雯(1933—2006),又名黃照仁,1948年到東莞長山口教書並參加革命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投身教育事業,後被保送至華南師範學院深造;畢業後任廣雅中學高中部科組長及學核工會主席;後任觀瀾中學、寶安中學副校長,為寶安區兩屆政協委員。
黃生(1928—2003),抗戰時期觀瀾地區游擊隊大隊長,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著名的"三條黃"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